17、地震中的父与子1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

4.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读课文, 看看以前画“~~~”的句子,说说有 什么感受。
父亲的坚持
儿子的信任
父子之间浓浓的爱
作业:
1.复习本课生字词。
2.从父与子的外貌、语言、动作描 写中,感受感情的变化。 3.大练习册第17课(尽量做)。
4.抄写日积月累1—4单元1遍并背 诵。 5.完成第4组口语交际作文。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1.齐读课文,注意课文中标注读音 的生字,并用“~~~”划出自己深受 感动的句子。
2.组长组织组员交流自己深受感动 的句子,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用简短 的语言归纳本文主要内容。
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主要人物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
表达了什么情感。
3.每小组派代表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其他小组进行记录,在所有小组归纳 完之后评价哪一组小组归纳的最好, 并说出为什么。
•日积月累三
•四时之风:
•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
•裙裾微动摇,花气时相送。
•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
•小立池塘侧,荷香隔岸闻。
•日积月累三
•四时之风:和风 熏风 金风 朔风
•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
•裙裾微动摇,花气时相送。
•春天的风可以带来温暖,和煦的阳光催促农民该耕种了,裙子
被风吹得微微动摇,花香也时不时的从别处传来。
大家平常感受得到父爱和母爱吗?
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
父爱: 父爱如山,不易察觉
母爱:
细致入微,疼爱有加
齐读第五组课文的导语,说说本组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 大地震,30多万人在不到四分 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 伤害。有一对父子却创造了神 话般的奇迹,今天我们就来认 识这对了不起的父子。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17地震中的父与子PPT、优质教学课件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17地震中的父与子PPT、优质教学课件

(4)他挖了8小时、24小时、36小时, 没人再来阻拦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 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是什么使父亲没完没了地挖呢?课文 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
这位父亲见人就问你是不是来帮我的? 有些父母看到废墟后绝望地走了。但只有 这位父亲不理他人的劝阻,顾不得休息, 奋力拯救儿子,因为他只有一个信念──儿 子在等他。父亲坚信儿子没有死,可见父 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2、文中的哪些描写使你深受感动?
(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 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 学校。
(这个句子说明父亲关爱孩子,担 心孩子会有危险了。你从哪个词体会到 的?“冲”字,这个动作体现了这位父 亲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够 平安。)
(2)当看到教学楼已成为一片废墟 时,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 “阿曼达,我的儿子。”
3全班交流。 4文中“雍季所说的,关系到百年大计;狐偃的策略,只是 为了一时之 利,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你 是怎么体会的 ?
5从这个成语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6回顾我们本组单元所学的课文,想一想:还有什么也关系 到长久之计 ,也需要长远规划?
第五组 教材分析(闫军华整理打印) 本组教材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四篇文章中只有一 篇是鲁 迅自己的作品,其余三篇都是不同的人写鲁迅的, 这样就使得鲁迅这 一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丰满、生动 。《少年闰土》是一篇经典课 文,生动刻画了一个活泼可 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周晔的《我 的伯父鲁迅先 生》通过自己的真情回忆,展现了鲁迅的音容笑貌,读 来 使人历历在目。阿累的《一面》,文中的对话和外貌描写 十分传神, 字里行间倾注着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之情。三篇 文章之后,教材安排了 臧克家的诗歌《有的人》。四篇课 文都是引导学生潜心研读、感受人 物形象的极好范本。“ 口语交际·习作”中的口语交际,让学生交流 “留在心里 的印象”,习作让学生根据两则材料选择一个完成,一是 写自己的小伙伴,一是续编发生在自己和小伙伴之间的一 个故事。 “回顾·拓展五”中的“交流平台”一是交流学 生心目中的鲁迅形 象;二是交流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 法。“日积月累”安排读背鲁 迅先生的名言警句。“趣味 语文”则讲述了鲁迅少年时的一个有趣的 故事。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与鲁迅相关的资 料,如, 鲁迅写的《故乡》、巴金写的《永远不能忘记的 事情》、周海婴写的《父 亲的写作》、萧红写的《回忆鲁 迅先生》,都可以在课堂内外引导学生 读读,让鲁迅这一 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17.地震中的父与子(完美版)

17.地震中的父与子(完美版)

据统计,在唐山地震中死亡的人员共有 24.24 万人,重伤 16.46 万人;造成截瘫患者 3817 人,失去父母的孤儿 4204 人,轻伤仍需治疗者达36万之多。 唐山地震震级为 7.8 级,它代表的能量是 3.2×1016 焦耳, 这相当于一个 12.5 万千瓦发电机组连续运转 8 年的总发电 量,相当于 1945年美国投向日本广岛的 400颗原子弹同时 爆炸!

面对其他父母绝望的眼神,父亲在心里对自己说: 面对消防队员的劝阻,父亲在心里对自己说: 面对警察的安慰,父亲在心里对自己说: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 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昔日: 指往日,从前。 城市或村快步行走

绝望: 毫无希望。 瓦砾: 破碎的砖头瓦片。 开发、开垦,把荒地开垦 开辟: 成可以种植的土地。本课
近义词
伤害 —( 侵害 )

漂亮—( 好看 )
挖掘—(发掘 )
坚定—( 坚决
反义词
漂亮—( 丑陋 ) 坚定—(动摇 ) 漆黑—( 明亮 ) 危险—(安全 )
看到这组数据,你有什么感受呢?
教学目的: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积累文中关于 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课文 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 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 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 受父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4) 我要 ___ 的儿子和那些可怜的 ___ , 他们需要我,我不能___ 。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目标
科研目标
品读善思,激励表达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及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理念
-、揭题导入
1、请学生上台写题目。
2、读一遍课题,问:地震中的谁?什么时候的父与子。
3、揭题。
二、初读课文谈感悟。
1、自有读课文,放声读。
2、读后谈感悟。
师:会读书的人,不用老师说,他自己能有感觉,谁来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来,你就说点初步的感受。
四、明知故问,引人深思。
1、重新再默读一次课文。
师:下面我要问问题了,但是需要大家把课文默读一遍才能回答。你先猜猜老师想问什么,你问好了,根据你自己的问题去读课文,这样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问题,我们的问题就在当中,就一定有人回答了,开始吧。
2、让学生问问题。
五、叩击主题,升华中心。
1、师:你们都猜对我要问什么问题,我告诉你们吧,我想问的是,你们觉得《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个课题好不好?好,好在哪里?不好,你想改什么课题更好?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重点课题(批准号:0819647A)
《启发研究型教学系统及创新教学研究》科研研讨课例
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校
贤丰实验学校
研究课题
激励互动和乐发展
学科
语文
研究课题
品读善思,激励表达语文教学研究
备课
教师
陈闰洪
授课
教师
陈闰洪
授课
班级
504班
授课
时间
2011.11.30
“阿曼达,我的儿子!”
(2)“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3)“我告诉同学们……在一起!”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17地震中的父与子PPT、优质教学课件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17地震中的父与子PPT、优质教学课件

野( )( )( ) 喜( )( )( )
居( )( )( ) 忘( )( )( )
练习2 教学目标: 1.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字母的大小写。 2. 认识四种标点符号及它们的用法。 3. 读句子,在一定语境中进行句式的初步训练。 4. 熟记成语。 5. 朗读背诵古诗。 6. 练习写左右结构的字。 7. 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一幅图,并有条理说一段话。 教学 重难点:认识标点,知道它们不同用法。 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主要板书安排:练习2 作业设计:连线,读背训练、写字、说话。 教学时间:四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2. 指导
(3) “开火车”练习朗读。 4. 反馈,检查朗读。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导学习第一组句子。 a.出示三个句子。 b.指名读。把句子中的“渐渐”去掉,在朗读时与原句比较,体会 “渐渐 ”的意思。 c.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天气是不是一下子就凉了?高粱是不是一下 子就熟 了?天色是不是猛得一下子就黑了?进一步体会“渐渐”的含 义。 d.再读原句,让学生具体感受“渐渐”一般用来表示事物的逐渐变 化,这 个变化需要一定时间。
(①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见到废墟 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心, 体现了他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心爱的 儿子不在了,父亲那撕心裂肺的喊叫 声。)
(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 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从这儿可以看出父亲看到了希望, 他相信儿子会记住他的话,有一个坚定 的信念支持着他,所以他──坚定地站起 身,疾步走到那里,可见父亲救儿子的 急切心情。 父亲坚信儿子仍然活着,是 因为他坚信儿子记住他说的那句话。)

五年级上册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附答案)

五年级上册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附答案)

第五单元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开心回顾1.趣味故事:一束白色的栀(zhī)子花一束鲜花——一束白色的栀子花,总会在我的每个生日送到我家。

花束里没有通常可见的留言卡;到花店老板那里也查不出赠花人的姓名,因为这花是现金零售的。

白色的栀子花依偎在柔和的粉红色的包装纸中,纯洁无瑕,芬芳沁(qìn)人,为我带来了无尽的欣悦。

我没法查明送花人的身份,然而没有一天不在揣想这位匿(nì)名者的形象。

每一次我想起这位也许是出于羞涩或是出于怪僻而不愿意透露自己真名实姓的神秘人士的时候,都是我最为幸福的时刻。

妈妈也给我的想象推波助澜。

她多次问我,是不是我曾为某人做过什么好事,而今他以这种方式向我表示他的谢意?会不会是那位我常常帮他卸(xiè)车的开杂货店的邻居?会不会是那位老人,在整个寒假里我都帮他取邮件,让他省去在冰地上滑倒的危险?会不会是哪位青年人,对我怀有浪漫之想?我实在没法知道。

而栀子花的馥(fù)郁与温馨(xīn)却无时无刻不陪伴在我的身旁,让我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是可爱的,值得别人关心与爱。

我就是在这栀子花香中想象,在栀子花香中成长,一直到22岁。

这一年,我妈妈过世了,生日里的栀子也就是在这一年中断的。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依靠——()香气袭人——()(2)读画线句子,回答问题。

①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把“依偎”换成“躺”或“靠”,行不行?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纯洁无瑕”“芬芳沁人”分别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过文章,你觉得母亲送花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依偎芬芳沁人(1)①拟人②不行。

17地震中的父与子》PPT课件

17地震中的父与子》PPT课件

• 自主学习 • 1、认读下列生字,幵组词。
• shān •杉
杉树 杉木
jī 矶
hÙn 混
xī 昔
昔日 往昔
xū 墟
废墟 殷墟
màn 曼
曼妙 曼声
洛杉矶 混乱 混杂
• jí • 疾
疾病 疾苦
爆炸 爆破
bào 爆
瓦砾 沙砾
lì 砾
zá 砸
砸碎 砸开
chàn 颤
颤抖 颤动
认读多音字幵组词
mái(埋葬)
父亲对儿子说,不论发生什么, 他总会跟儿子在一起!
再见。

第二诼时
• 学习目标
• 1、学习诼文,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 、动作等特点迚行描写表达人物思想品质的方 法。(重点) • 2、找出文中的重点句子,感叐父亲对儿子的 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吸叏的力量。 • (难点)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美国加州发生6.5级地震, 造成房屋倒塌和人命伤亡。
地震造成房屋坍塌。
地震造成人员伤亡。
一片废墟
地震造成地陷。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第一诼时
• 学习目标 • 1、我能学会本诼的11个生字,理解“昔日 、破烂丌堪”等词语的意思。 • 2、我能了解文章的大意,理清文章的脉络 。 • 3、我能抓住人物的心理、语言等描写,有 感情的朗读诼文。
1994年洛杉矶地震资料(3)
• 三、几点启示 • 本次地震号称该地区历史上有数的大地震,但仁死 亡58人。其死亡人数乊少,主要归功亍洛杉矶地区 建筑物具备了良好的防震功能。当地政府和人民在 该地多次収生地震后,树立了较强的意识,在建造 房屋时,大都采用木质结构,植根亍坚实的岩层中 ,幵依山势而布局,所以当地房屋的抗震性能非常 优越,在収生地震时能够避免倒塌,大在降低了伡 亡人数。但从另一方面分析,本次地叐伡亡人数虽 然很少,但经济损失高达300亿美元。这是因为洛 杉矶地区是全美第二大城市带,经济密度相当高, 灾害的放大敁应非常明显,形成了低人口死亡率、 高经济损失率的灾情特征。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拼音课文17地震中的父与子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拼音课文17地震中的父与子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拼音课文17《地震中的父与子》d ìz h èn z h ōn g d e f ùy ǔz ǐ1994年nián,美国měiguó洛luò杉shān 机j ī发生fāshēng 大d à地震dìzhèn,30万wàn 人rén 在z ài 不b ù到dào 四分钟sìfēnzhōng 的d e 时间shíjiān 里l i受到shòudào 了l e 不同bùtóng 程度chéngdù的d e 伤害shānghài。

在z ài 混乱húnluàn 中zhōng,一y ī位wèi 年轻niánqīng 的d e 父亲f ùq īn安顿āndùn 好hǎo 受伤shòushāng 的d e 妻子q īz i,冲向chōngxiàng 他t ā七q ī岁suì儿子ér z ǐ的d e 学校xuéxiào 。

那个n àg è昔日x īr ì充满chōngmǎn 孩子们háizimen欢声笑语huānshēngxiàoyǔ的d e 漂亮piàoliang 的d e 三sān 层céng 教室jiàoshì楼lóu ,已y ǐ变成biànchéng 一y ī片piàn 废墟f èi x ū。

他t ā顿时dùnshí感到gǎndào 眼前yǎnqián 一y ī片piàn 漆黑q īh ēi ,大喊dàhǎn:“阿曼达ām àn d á,我w ǒ的d e 儿子ér z ǐ!”跪guì在z ài 地上dìshàng 大d à哭k ū了l e 一阵yīzhèn 后hòu,他t ā猛地měngde 想起xiǎngqǐ自己z ìj ǐ常cháng 对duì儿子ér z ǐ说shuō的d e 一句话y īj ùh u à:“不论b ùl ùn 发生fāshēng 什么shényāo,我w ǒ总会zǒnghuì跟gēn 你n ǐ在z ài 一起y ìq ǐ!”他t ā坚定jiāndìng 地d ì站zhàn 起身qǐshēn,向xiàng那n à片piàn 废墟f èi x ū走zǒu 去q 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名称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授课时间
主备人
乔秋玲
课时
1
教学目标
1、认识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父亲抢救儿子的画面。
3、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重点难点4、理解课内容,想象父亲抢救儿子的画面。
前置性小研究
课文读了()遍,我知道课文主要写了:




过程设计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②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③用“”画出使你深受感动地句子,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谈论
学生谈感受
齐读课题
认真思考
互相交流
小组合作,交流各自阅读所得




学习生字,初步感知
1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谈体会。




地震中的父与子




1、[板书:地震]
师:同学们,大家用课余时间搜集了有关地震危害的资料,谁愿意把搜集到的信息告诉大家?
2、师:老师也带来了相关影片资料,请看……(播放影片片段)大家看了有什么感受?
3、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十一课——《地震中地父与子》[板书课题]
自由读文,初步感知
1、自由读文,要求:
①自由读文,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地句子认识本课地生字和新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