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设计及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2.会用相关资料说明地球的大小。

3.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4.观察地球仪,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5.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教学重点】

1.地球的大小

2.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3.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4.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

1. 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分布、变化规律

2.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及其空间分布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学辅导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比较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但是,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我们自己却看不见。站在地球表面,我们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那么古代人是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哪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

2.学生自学“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这部分教材的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⑴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四个历程中,属于古代人们对地球形状猜测的是哪几个阶段?其主要观点分别是什么?

⑵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中一次伟大的实践活动是(),说明地球形状的最有力的证据是()。

⑶你从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⑷你能从哪几个方面描述地球的大小?

⑸请列举出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例子。(地球的卫星照片;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月食照片;海轮的桅杆、船身出现和消失的先后顺序;同一条经线上太阳直射点和非直射点物体的影子长短)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除了让学生知道结论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思维活动或观察、研讨活动,体验知识的发现过程,了解知

识的产生过程,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从中受到科学观的教育。

3.反馈练习:

有关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个正圆球体 B.是一个扁球体C.是一个南北半球对称的球体 D.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椭球体

4.有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正如诗人描述的,身处地球家园的人类却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为了方面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人们制作出了地球仪。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1.5地球仪的外貌,并与真实的地球作比较,让学生思考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同学们可以自由组成小组进行讨论)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归纳、总结出地球仪的特点:

⑴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⑵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⑶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5.动手操作:让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

主要目的是通过制作地球仪,使学生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并初步认识赤道、两极等重要的点和线。注意不要把此环节上成手工活动的形式。

教学反思:

学校是提前一天通知我的,学校的目的是见到一趟常态课,所以我并没有提前准备什么,像往常一样,留下预习任务,等待第二天的上课。初中地理的第一节安排内容对当前学生来说有些难,所以,在讲课前的几节课,我利用地理知识的广阔性来调动学生兴趣,并且把第一节内容安排的十分简单,充满乐趣,老师们听完也对我的课进行了指导,比如如果可以带个地球仪增加学生直观感受,时间安排再合理一些,布置上作业,这样,整堂课会更加完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