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典型习题解析
导游业务第九章导游领队引导文明旅游规范练习题答案及解析

第九章导游领队引导文明旅游规范1.【单选题】游览区域对旅游者着装有要求的,导游领队应提前()天向旅游者说明,提醒准备。
A.四B.三C.二D.一2.【单选题】不便于召集行前说明会的,导游()ft向旅游者发送电子邮件、传真,或通过电话沟通等方式,将文明旅游的相关注意事项和规范要求进行说明和告知。
A.领队B.地陪C.全陪D.旅行社3.【多选题】引导文明旅游的主要内容有()。
A.诚信善意B.法律法规C.风俗禁忌D.绿色环保4.【多选题】引导文明旅游的基本要求有()。
A.文武并用B.掌握知识C.分类引导D.率先垂范5.【多选题】导游领队人员在工作期间应做到()。
A.大声喧哗B.以身作则C.恪守职贵D.注重仪容仪表、衣着得体6.【多选题】导游领队应组织旅游者依序候机,优先安排()。
A.残障人士B.老人C.未成年人D.孕妇7.【判断题】导游领队人员对旅游者文明旅游的引导应诚恳、得体。
A.正确B.错误8.【判断题】在服务旅游者过程中不用包含引导旅游者文明旅游的内容。
A.正确B.错误9.【判断题】对于从事违法或违反社会公德活动的旅游者,导游领队不可代表旅行社与其解除旅游合同。
10.【判断题】导游领队应提醒旅游者注意相关习惯、理念差异,避免言行举止不合时宜而导致的不文明现象。
A.正确B.错误11.【判断题】对无出境记录的旅游者,应特别提醒其注意旅游目的地的生活日常和当地特产。
A.正确B.错误12.【判断题】导游领队人员应有维护文明旅游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A.正确B.错误13.【判断题】对于旅游者因无心之过而出现与旅游目的地风俗禁忌、礼仪规范不协调的行为,应不予理会。
A.正确B.错误14.【判断题】)对于从事违法活动的旅游者,不听劝阻、无法制止、后果严重的,导游领队人员应主动向相关执法、管理机关报告,寻求帮助,依法处理。
A.正确B.错误15.【判断题】如需拍摄他人肖像或与他人合影,无需征得同意。
A.正确B.错误16.【判断题】避免不文雅的举止,可以无限制索要免费餐饮等。
袁艳红主编大学物理学第九章课后习题答案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第9章 静电场习 题一 选择题9-1 两个带有电量为2q 等量异号电荷,形状相同的金属小球A 和B 相互作用力为f ,它们之间的距离R 远大于小球本身的直径,现在用一个带有绝缘柄的原来不带电的相同的金属小球C 去和小球A 接触,再和B 接触,然后移去,则球A 和球B 之间的作用力变为[ ](A)4f (B) 8f (C) 38f (D) 16f答案:B解析:经过碰撞后,球A 、B 带电量为2q,根据库伦定律12204q q F r πε=,可知球A 、B 间的作用力变为8f。
9-2关于电场强度定义式/F E =0q ,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 (A) 电场场强E 的大小与试验电荷0q 的大小成反比 (B) 对场中某点,试验电荷受力F 与0q 的比值不因0q 而变 (C) 试验电荷受力F 的方向就是电场强度E 的方向 (D) 若场中某点不放试验电荷0q ,则0=F ,从而0=E 答案:B解析: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E 的大小与试验电荷无关,方向为试验电荷为正电荷时的受力方向。
因而正确答案(B )习题9-3图(B) 穿过S 面的电场强度通量改变,O 点的场强大小改变 (C) 穿过S 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O 点的场强大小改变 (D) 穿过S 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O 点的场强大小不变 答案:D解析:根据高斯定理,穿过闭合曲面的电场强度通量正比于面内电荷量的代数和,曲面S 内电荷量没变,因而电场强度通量不变。
O 点电场强度大小与所有电荷有关,由点电荷电场强度大小的计算公式204q E rπε=,移动电荷后,由于OP =OT ,即r 没有变化,q 没有变化,因而电场强度大小不变。
因而正确答案(D )9-4 在边长为a 的正立方体中心有一个电量为q 的点电荷,则通过该立方体任一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 [ ](A) q /ε0 (B) q /2ε0 (C) q /4ε0 (D) q /6ε0 答案:D解析:根据电场的高斯定理,通过该立方体的电场强度通量为q /ε0,并且电荷位于正立方体中心,因此通过立方体六个面的电场强度通量大小相等。
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第9章 三、功 习题(带解析)

第9章三、功一、单选题1.下列生活实例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有()A.甲和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乙2.在下列几个情景中,人没有对物体做功的是()A.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B.女孩把一箱报刊搬起来C.两人合力将陷入雪地的汽车推出来D.运动员用力将足球踢出去3.如图所示,是进行体能训练时,运动员分别用背、抱、平拉、滚拉的方式移动同一组轮胎,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将轮胎运送相同的距离,则他对轮胎做功最多的是()A.背B.抱C.平拉D.滚拉4.小爱用塑料袋提着20个鸡蛋从1楼到5楼的家里,她提鸡蛋的力做功最接近()A.12JB.15JC.120JD.400J5.关于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时,人对杠铃的支持力做了功B.在超市里推车购物时,人对购物车的推力做了功C.拉着拉杆箱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时,拉杆箱的重力也做了功D.足球离开脚后继续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做了功6. 如图所示,斜面长5m,高1m,工人用沿斜面方向400N的力把重1600N 的集装箱匀速推到车上,推力对集装箱做的功()A.1000JB.2000JC.1600JD.8000J7.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在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沿拉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文具盒所受重力做了功B.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做了功C.文具盒所受拉力做了功D.没有力对文具盒做功8.如图所示,运动员从高空竖直向下跳伞,人(包括装备)的质量为80kg,只考虑人受到的重力和空气阻力.运动员下落时经过AB、CD两段路程时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且s AB=s CD,v AB=60m/s,v CD=10m/s,在AB段人(包括装备)受到的重力做功为W AB,重力做功功率为P AB;在CD段人(包括装备)受到的重力做功为W CD,重力做功功率为P CD,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W AB>W CDB.W AB<W CDC.P AB>P CDD.P AB<P CD9.中考体育测试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掷球时,球离手后仍受推力作用B.跳绳时,人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0C.游泳时,水的反作用力使人向前D.引体向上,人要克服自身重力做功10.教学大楼每层楼高为3m,小明提着一重为50N的箱子,沿楼梯从一楼登上三楼,再沿三楼水平走廊走了4m进入教室,则小明从一楼到教室过程中对箱子做的功为()A.300JB.450JC.500JD.650J二、填空题1.质量是20g的子弹从枪膛中水平射出,子弹在枪膛中受火药爆炸后产生气体的平均作用力是700N,枪膛长50cm,子弹从枪膛射出后飞行1000m,气体对子弹做的功为______J.2.一位同学把一个鸡蛋匀速举高2m,它用的力约为______N,做的功约为______J。
第9章金融资产练习题附答案

第九章金融资产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金融资产中,应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是(wom)。
A. 企业从二级市场购入准备随时出售套利的普通股票B. 企业购入有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公司债券C.企业购入没有公开报价且不准备随时变现的 A 公司5%的股权D.企业购入有公开报价但不准备随时变现的 A 公司5%的流通股票2. 关于金融资产的重分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wwom)。
A.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之间不能进行重分类B. 交易性金融资产在符合一定条件时可以和贷款进行重分类C.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之间可以进行重分类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以随意和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重分类3. 企业将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在到期前处置或重分类,通常表明其违背了将投资持有至到期的最初意图。
如果处置或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的金额相对于该类投资(即企业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出售或重分类前的总额较大,则企业在处置或重分类后应立即将其剩余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即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扣除已处置或重分类的部分)重分类为(wwwom)。
A.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B. 应收款项C.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D. 交易性金融资产4. 下列金融资产中,应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且交易费用不计入初始入账价值的是(wwm)。
A. 交易性金融资产B. 持有至到期投资C.应收款项D.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5. 某企业于2008 年1 月1 日,购进当日发行的面值为 2 400 万元的公司债券。
债券的买价为2700 万元,另支付相关税费20 万元。
该公司债券票面年利率为8%,期限为 5 年,一次还本付息。
企业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则购入该公司债券时企业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的金额为(wwom)万元。
A.2 720B.2 400C.2 700D.2 6806. 2008 年8 月1 日,甲上市公司购入乙公司的债券,准备持有至到期。
购入时支付的购买价款为210 万元(其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8 万元),另外用银行存款支付交易费用 6 万元,债券的面值为200 万元。
自动控制原理第9章 习题及解析

第9章 习题参考答案9-1 设一阶非线性系统的微分方程为3x x x =-+试确定系统有几个平衡状态,分析各平衡状态的稳定性,并作出系统的相轨迹。
解 3x x x =-+由30x x -+=解得1230, 1, 1e e e x x x ===-。
作出系统的相轨迹图如下:平衡状态(0, 0)稳定,平衡状态(1, 0), (1, 0)-不稳定。
9-2 已知非线性系统的微分方程为(1) 320x x x ++= (2) 0x xx x ++= (3) 0x x x ++= (4) 2(1)0x x x x --+= 试确定系统的奇点及其类型,并概略绘制系统的相轨迹图。
解 (1) 奇点(0, 0)。
特征方程为2320λλ++=两个特征根为1,21, 2λ=--平衡点(0, 0)为稳定节点。
在奇点附近的概略相轨迹图:x(2) 奇点(0, 0)。
在平衡点(0, 0)的邻域内线性化,得到的线性化模型为0x x +=其特征方程为210λ+=两个特征根为1,2j λ=±平衡点(0, 0)为中心点。
在奇点附近的概略相轨迹图:x(3) 奇点(0, 0)。
原方程可改写为0000x x x x x x x x ++=≥⎧⎨+-=<⎩其特征方程、特征根和类型为21,221,2100.50.866 10 1.618, 0.618 j λλλλλλ⎧++==-±⎪⎨+-==-⎪⎩稳定焦点鞍点 在奇点附近的概略相轨迹图:(4) 奇点(0, 0)。
在平衡点(0, 0)的邻域内线性化,得到的线性化模型为x x x-+=其特征方程为210λλ-+=两个特征根为1,20.50.866jλ=±平衡点(0, 0)为不稳定焦点。
在奇点附近的概略相轨迹图:xx9-3 非线性系统的结构图如图9-48所示。
系统开始是静止的,输入信号r(t)=4·1(t),试写出开关线方程,确定奇点的位置和类型,在e-e平面上画出该系统的相平面图,并分析系统的运动特点。
基础化学第8版-自测题及课后习题解答-第9章

第九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首页难题解析学生自测题学生自测答案章后习题解答难题解析例9-1 什么是原子轨道?原子轨道是什么样子?析原子轨道不是像月球绕地球运动或地球绕太阳运动的那种圆形或椭圆形的运动轨迹,因为原子核外的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不可能同时有确定的位置和速度,也就无法按照一定方向行进。
电子的运动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我们不能知道某一刻电子在什么位置,但是我们能知道它出现在那个位置的可能性有多大。
为了表达这样的概率,人们发现了波函数。
波函数的几何图形就是原子轨道的形状。
答原子中的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概率是通过波函数描述的,波函数的平方的意义是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概率密度。
习惯上把这种描述电子运动的波函数称作原子轨道。
原子轨道的角度部分和径向部分可以用几何图形表现出来。
角度部分的几何图形是原子轨道的形状,如s轨道是球形的,p轨道是哑铃形的。
径向部分的图形是曲线,例如径向分布函数曲线的峰表现据原子核一定距离处电子概率的极大值。
例9-2 概率密度、概率、径向分布函数之间是些什么关系?析概率就是可能性。
电子在原子核外的整个无限区间出现的概率为1,在空间某一有限区域出现的概率必小于1。
这个空间区域电子概率的大小与空间区域的大小和概率密度有关,是这两个因素的总体体现。
答概率密度反映了电子在原子核外的某一点周围微小区域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概率密度与此微体积的乘积就是这个微区域的电子概律;把微体积扩大到无限空间,概率等于1。
如果把微小区域定义为离原子核一定距离的球形表面乘以表面上微壳层的厚度,那么概率密度函数乘以求表面积所得到的径向分布函数,表现了离原子核一定距离处电子概率的大小。
例9-3 为什么周期表中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一般都比金属原子小吗?析原子半径的大小可以表现为电子出现的平均概率离原子核的远近,或者直接说电子离核的远近,它受核对电子吸引力大小的直接影响。
所以本题的关键是有效核电荷的变化规律。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9章第4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练习题(带解析)

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单选题1.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坝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由于水对坝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B.飞机的机翼能获得向上的升力,是利用了流体速度越大压强越小的原理C.大气压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D.压力的方向总与支持面垂直2.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包饺子时捏出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B.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C.铅垂线的应用原理是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D.飞机的升力是因为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3.下列有关压强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刀刃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力B.利用托里拆利实验可以测出大气压的值C.物体的重力越大对接触面的压强就一定越大D.动车运行时,车厢附近的气流速度较大,压强较大4.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A.菜刀的刀刃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B.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利用了液体压强大小随深度增加而减小C.飞机升力是由于机翼上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造成压强差所引起的D.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测出大气压强值5.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
下列有关物理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水坝建造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B.啄木鸟的嘴很尖细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容易凿开树干捉到虫子C.珠穆朗玛峰顶的气压比海平面的气压低是因为气压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升高D.打开高速行驶的大巴车车窗时,窗帘往外飘,是因为车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大6.下列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B.台风掀开屋项的瓦--屋内外空气的流速不同,压强不同C.托里拆利实验测出的大气压值比实际值小--玻璃管倾斜D.软包装饮料吸管--端做成尖形--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7.往两张自然下垂且靠近的纸中间用力吹气,两张纸将()A.向两边分开B.向同一边摆动C.向中间靠拢D.几乎不动8.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A.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测出了大气压强值B.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利用了液体压强大小随深度增加而减小C.菜刀的刀刃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D.飞机升力是由于机翼上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造成压强差所引起的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B.拦河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C.在拉萨做米饭要用高压锅才能煮熟,是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低D.飞机获得升力的原因是流体的速度越快,压强越大10. 如图为我国制造的世界上最快的高速列车“复兴号”进站情景。
高中物理人教必修三第9章第2节 电场 电场强度(综合练习题)(解析版)

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 9.3 电场 电场强度 综合练习题一、单选题:1.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电场中,A 、B 两点电场强度相同的是( )答案 C解析 电场强度是一个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从题图可以看出A 、D 选项中电场强度的方向不一致,故A 、D 错误;B 图中,在点电荷的电场中有E =kQr 2,所以A 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 点的电场强度,故B 错误;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处处相等,故C 正确.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只要有电荷存在,电荷周围就一定存在着电场B .电场是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一样,是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客观存在的东西C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产生的,电场最基本的性质是对处在它里面的电荷有力的作用D .电场和电场线一样,是人为设想出来的,其实并不存在 【答案】 D【解析】 凡是有电荷的地方,周围就存在着电场,电荷的相互作用不可能超越距离,是通过电场传递的,电场对处在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A 、C 正确;电场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不是人为假想出来的,而电场线是为了描述电场人为假想出来的,其实并不存在,B 正确,D 错误.3.如图为真空中两点电荷A 、B 形成的电场中的一簇电场线,已知该电场线关于虚线对称,O 点为A 、B 电荷连线的中点,a 、b 为其连线的中垂线上对称的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B 可能为带等量异号的正、负电荷B.A 、B 可能为带不等量的正电荷C.a 、b 两点处无电场线,故其电场强度可能为零D.同一试探电荷在a 、b 两点处所受电场力大小相等,方向一定相反,可知该电场为等量同种电荷形成的,故A 、B 均错误;a 、b 两点虽没有画电场线,但两点的电场强度都不为零,C 错误;根据等量同种电场的特点可知,同一电荷在a 、b 两点所受电场力等大反向,D 正确。
4.真空中,带电荷量分别为Q 1=+4.0×10-8 C 和Q 2=-1.0×10-8 C 的两个点电荷,分别固定在x 坐标轴x =0、x =6 cm 的位置上,如图5所示.则x 轴上电场强度为零的位置是( )图5A .x =-6 cmB .x =4 cmC .x =8 cmD .x =12 cm答案 D解析 某点的电场强度是正电荷Q 1和负电荷Q 2在该处产生电场的矢量和,根据点电荷的场强公式E =k Qr 2,要使电场强度为零,那么正电荷Q 1和负电荷Q 2在该处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为Q 1的电荷量大于Q 2,所以该点不会在Q 1的左边;因为它们电荷电性相反,在连线上的电场方向都是一样的,连线上的合场强不为零,所以也不会在Q 1、Q 2之间的连线上;只能在Q 2右边,设该位置据Q2的距离是L,则有:k Q1() 6 cm+L2=kQ2L2,解得L=6 cm,则在x坐标轴上x=12 cm处的电场强度为零,故A、B、C错误,D正确.5.实线为三条未知方向的电场线,从电场中的M点以相同的速度飞出a、b两个带电粒子,a、b的运动轨迹如图1-3-4中的虚线所示(a、b只受电场力作用),则()A.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B.电场力对a做正功,对b做负功C.a的速度将减小,b的速度将增大D.a的加速度将减小,b的加速度将增大【答案】D【解析】由于电场线方向未知,故无法确定a、b的电性,A错;根据a、b的运动轨迹,a 受向左的电场力,b受向右的电场力,所以电场力对a、b均做正功,两带电粒子动能均增大,则速度均增大,B、C均错;a向电场线稀疏处运动,电场强度减小,电场力减小,故加速度减小,b向电场线密集处运动,故加速度增大,D正确.6.两带电荷量分别为q和-q的点电荷放在x轴上,相距为L,能正确反映两电荷连线上场强大小E与x关系的是图()【答案】 A【解析】 设q 、-q 间某点到q 的距离为x ,则到-q 的距离为L -x ,则该点的合场强E =kqx 2+kq L -x 2=kq ·2x 2-2Lx +L 2x 2L -x 2=kq ·2x -L 22+L 22x 2L -x 2,由上式看出当x =L 2时,合场强有最小值E min =8kqL 2>0,所以A 项正确.7.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小球用细线系住,线的一段固在O 点,若在空间加上匀强电场,平衡时线与竖直方向成60o 角,则电场强度的最小值为A .2mg q B 3mgC .2mgqD .mgq答案:B【解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故小球受到重力mg 、绳的拉力F 1、电场力F 2三个力作用,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拉力F 1与电场力F 2的合力必与重力mg 等大反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章典型习题解析1.某危险点的应力状态如图所示,试按四个强度理论建立强度条件.解:由图知,,0,ττσσσ===x y x ,单元体的最大和最小主应力为22122τσσσ+⎪⎪⎭⎫ ⎝⎛+= 02=σ22322τσσσ+⎪⎪⎭⎫ ⎝⎛-= []σστσσ≤++=2421221r[]στσμσμσ≤+++-=22242121r当30.=μ时[]στσσσ≤++=2224650350..r []στσσ≤+=2234r[]στσσ≤+=2243r2.图所示的两个单元体,已知正应力σ =165MPa ,切应力τ=110MPa 。
试求两个单元体的第三、第四强度理论表达式。
解:(1)图(a )所示单元体的为空间应力状态。
注意到外法线为y 及-y 的两个界面上没有切应力,因而y 方向是一个主方向,σ是主应力。
显然,主应力σ 对与y 轴平行的斜截面上的应力没有影响,因此在xoz 坐标平面内可以按照平面应力状态问题对待。
外法线为x 、z 轴两对平面上只有切应力τ,为纯剪切状态,可知其最大和最小正应力绝对值均为τ,则图(a )所示单元体的三个主应力为:τστσσσ-===321、、,第三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为()eq313165110275a σσσστ=-=+=+=MPa第四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为:()()()222()eq412233112a σσσσσσσ⎡⎤=-+-+-⎣⎦()()()22212σττττσ⎡⎤=-+++--⎣⎦ ()()()22211651102110110165252.02⎡⎤=-+⨯+--=⎣⎦ MPa(2)图9.1(b)所示单元体,其主应力为第三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为:()eq31322055275b σσσ=-=+=MPa第四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为:()()()222()eq412233112a σσσσσσσ⎡⎤=-+-+-⎣⎦ 1222223220.01141651654110,55.022σσστσσ⎡⎤⎡⎤=±+=±+⨯==⎣⎦⎣⎦-a a 220MP 55MP -252.0==MPa3.一岩石试件的抗压强度为[]σ=14OMPa,E=55GPa, μ=0.25, 承受三向压缩。
己知试件破坏时的两个主应力分别为1σ=-1.4MPa 和2σ= -2.8MPa ,试根据第四强度理论推算这时的另一个方向的主应力为多少?解:设另一个方向的主应力为σ,则根据第四强度理论可得[]4σσ=≤228.4639188.240σ+-=解得138MPa σ=-所以,另一个方向的主应力为-138MPa.4.薄壁圆筒容器,筒壁材料处于二向应力状态,按第三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是什么? 解:第一强度理论认为最大拉应力1σ是引起材料脆性断裂破坏的主要因素,这一理论强度条件为[]11r σσσ=≤;第二强度理论认为最大伸长线应变是引起材料脆性断裂破坏的主要因素,其强度条件为()[]1123r σσμσσσ=-+≤;第三强度理论认为最大切应力max τ是引起材料塑性屈服破坏的主要因素,其强度条件为 []313r σσσσ=-≤;第四强度理论认为另外的两个主应力也影响材料的塑性屈服,其强度条件[]4r σσ=≤; 其中,可以直接根据破坏情况不同,来选择强度理论,例如铸铁,砖石与混凝土一类塑性材料,一般发生脆性断裂破坏,通常采用第一强度理论;而钢材一类塑性材料的破坏形态多为塑性屈服通常采用第二或第四强度理论。
5.图示的薄壁圆筒受最大内压时,测得εx =1.88⨯10-4, εy =7.37⨯10-4,已知钢的E=210GPa ,[σ]=170MPa,泊松比μ=0.3,试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其强度。
解:由广义虎克定律得所以 123183.1MPa ,94.4MPa ,0σ=σ=σ= 用第三强度理论 []r313a183.1MP σ=σ-σ=σ因为[][]r300181.31707.7170σ-σ-==σ所以,此容器不满足第三强度理论,不安全。
6.试用第三强度理论分析图所示四种应力状态中哪种最危险 (应力单位为 MPa)。
=+-=)(12x y y E μεεμσMPa 1.18310)88.13.037.7(3.011.272=⨯⨯+-=+-=)(12y x x E μεεμσMPa 4.9410)37.73.088.1(3.011.272=⨯⨯+-A解:(a ) 三个主应力 12390MPa,30MPa,10MPa σ=σ=σ= 按第三强度理论 1380MPa σ-σ=(b) 12390MPa,0,10MPa σ=σ=σ=- 13100MPa σ-σ=(c) 1290MPa,90MPa,0σ=σ=σ=1390MPa σ-σ=(d)12390MPa,0σ=σ=σ=1390MPa σ-σ= 所以,四种应力状态中(b)危险。
7.一脆性材料制成的圆管 , 内径 d=0.lm, 外径 D=0.15m, 承受扭矩 Mn=70kN ·m, 轴向压力 P 。
如材料的拉伸强度极限为 10OMPa, 压缩强度极限为 25OMPa, 试用第一强度理论确定圆管破坏时的最大压力 P 。
解:在扭矩的作用下,圆管产生扭转,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为()MPad W M p n 13211611070433max =-⨯==απτ 在轴向压力作用下, 横截面上的应力 AP x -=σ主应力[]12xσσσ=+≤即1002xσ+≤所以MPa x 24.74-≤σ , ()kN d D A P x 5.7284124.7422=-⨯=≤πσ8.如图所示,在船舶螺旋桨轴的 F-F 截面上,由于主机扭矩引起的切应力 τ=14.9MPa, 由推力引起的压应力 σ‘x=-4.2MPa, 由螺旋桨等重力引起的最大弯曲正应力'x σ= 士22MPa ,试求截面 F-F 上危险点 C 的主应力大小及其方位,并求出最大切应力。
若轴的材料许用应力 [σ]=10OMPa, 试按第三强度理论校核该轴的强度。
解:根据题意可知, x y 4.22226.2MPa,0σ=--=-σ=,x 14.9MPaτ=1、主应力MPa x x x74.69.141.131.132222221=++-=+⎪⎭⎫ ⎝⎛+=τσσσMPa x x x94.328.191.1322223-=--=+⎪⎭⎫ ⎝⎛-=τσσσ , 20σ=设最大主应力方位角为ϕ,即2214.92 1.1426.2x x y tg τϕσσ⨯=-=-=--2ϕ是第三象限的角,即2228.7,114ϕ=︒ϕ=︒最大切应力 ()MPa 84.192131max =-=σστ 2、按第三强度理论校核 ()[]MPa MPa 10068.3931=≤=-σσσ 强度满足。
9.如图所示,已知MPaMPa x y x 80,40-==-=σττ。
(1)画出单元体的主平面,并求出主应力; (2)画出切应力为极值的单元体上的应力;(3)若材料是低碳钢,试按第三、四强度理论计算单元体的相当应力。
解:(1)主应力MPax x56.166.5628022221=+-=+⎪⎭⎫⎝⎛+=τσσσ MPa x x6.966.5628022223-=--=+⎪⎭⎫ ⎝⎛-=τσσσ所以 12316.56MPa ,0,96.56MPa σ=σ=σ=- 最大主应力方位240tg2180-⨯ϕ==-2ϕ是第三象限的角,即2225,112.5ϕ=︒ϕ=︒(2)最大切应力 ()()MPa 6.5626.9656.162121max =--=-=σστ 与最大主应力作用面之夹角为45︒,参看下图。
xτyτ(3) 按第三强度理论计算得单元体的相当应力为[]()MPa 2.1136.9656.1631=--=-=σσσ按第四强度理论计算得单元体的相当应力为[]()()()MPa 9.1052213232221=-+-+-=σσσσσσσ10.有一发生弯扭组合变形的圆轴,已知其弯矩和扭矩数值相同,M=80ON ·m, 材料的许用应力 [σ]=90MPa 。
试按第三和第四强度理论计算其直径,并比较这两个直径相差多少?解: t t 33Z p M 16M M 32M,W d W d σ==τ==ππ根据第三强度理论得:[]σππτστ≤⎪⎭⎫ ⎝⎛+⎪⎭⎫⎝⎛=+233221643242d M d M根据第四强度理论得:[]σππτστ≤⎪⎭⎫ ⎝⎛+⎪⎪⎭⎫ ⎝⎛=+232322163323d M d M将题中已知条件代入得,两个直径相差:5.04-4.93=0.11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