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诗
千姿百态数字诗

千姿百态数字诗千姿百态数字诗一、经典古诗词中的数字诗古人留下的宝贵的数字诗,入情入理,充满智慧。
1.写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风雪天触景生情,吟下一首传至今日的数字诗: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宋代邵康节的数字诗恬和平淡: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元代徐德可的《夜雨》凄切感人: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斗孤馆入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2.情诗西汉卓文君给夫君司马相如的一首诗: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相思,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作男。
这位著名才女,一首由一到万,再由万到一的诗,可以说字字血,声声泪,终使其夫回心转意。
宋代才女朱淑真,知丈夫另觅新欢,临终前也写一数字诗《断肠谜》:下楼来,余钱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不回,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皂白可须问,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靠,千种相思一撇清。
撇开此诗词中对于薄情寡义之人沉痛伤心的斥责之意,这乃是一则巧妙而又含蓄的数字谜,只须将其中的每一句作为"拆字格"修辞的谜面,谜底正好顺次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十个数字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在戏剧《牡丹亭》第三十几出《如梳中》,也有一段数字诗:十年窗下,遇梅花冻九才开,夫贵妻荣,八字安排,敢你七香车稳情载,六宫宣你朝拜,五花诰村你非分处,论四德,似你那三从结愿谐,二指大泥金报喜,一轮皂盖飞来。
关于数学的古诗20首

关于数学的古诗20首1. 艺文以成名,数学为要端。
策马扬鞭去,求学路漫漫。
2. 数学无高下,思维皆为源。
算术逢困境,勇者不畏难。
3. 数学如强弓,箭法射必中。
圆周求半径,正弦余弦穷。
4. 直线无弯折,曲线兼曲直。
积分求面积,微分为基础。
5. 三角有公理,勾股是定理。
勇攀数学巅峰,智者必成功。
6. 数学如珠玉,璀璨耀人眼。
代数方程式,解之如拨弦。
7. 数学似炼金,变数求定理。
幂函数指数,概率为常识。
8. 几何研究形,平行线相逢。
勾股直角三,错位变式酬。
9. 矩形求面积,梯形勾股求。
变化求差分,导数为导引。
10. 数学如美酒,细品方知趣。
四面体求体积,椭圆椭球求。
11. 等差等比数,差商两维度。
递推求未知,求解脱困境。
12. 数学如宝石,隐秘内蕴深。
线性方程组,矩阵求解题。
13. 空间几何形,立体体积求。
多面体求角度,平行四边形。
14. 代数求根式,整式多项式。
线性方程组,高斯消元法。
15. 等差数列求和,等比求项数。
交点方程求,解方程求根。
16. 数学似星空,无穷蕴无限。
级数求和值,微积分导数。
17. 数学如研磨,细水长流深。
曲线积分求,微分公式求。
18. 三角求变角,求边求角度。
扇形求面积,圆求弧长求。
19. 数学似古琴,音律难领悟。
数学如磁石,吸引解难题。
20. 数学如高山,攀登需汗颜。
求学求真理,数学在其中。
跟数学有关的诗词

跟数学有关的诗词
1、唐杜《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唐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唐白居易《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4、唐杜甫《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5、明李调元《打油诗》十九月亮八分圆,七个才子六个癫。
6、唐崔颢《登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7、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8、唐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9、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10、唐王之涣登《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体现数学意境的古诗

体现数学意境的古诗
1、《山村咏怀》
作者:邵雍(北宋)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译文: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
2、《题秋江独钓图》
作者:王士祯(唐)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译文:戴着一顶斗笠披着一件蓑衣坐在一只小船上,一丈长的渔线一寸长的鱼钩。
高声唱一首渔歌喝一樽酒,一个人在这秋天的江上独自垂钓。
3、《咏雪》
作者:郑板桥(清)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译文:一片一片的雪花纷纷扬扬的从天而落,整个天地都白茫茫的一片。
飘落的雪花落入芦花丛里,和白色的芦花融为一体,叫人难以分辨。
4、《定林所居》
作者:王安石(宋代)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艇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译文:房屋被溪水环绕着,竹林环绕着青山,临水的高山直插白云间。
将小船停靠在溪水边,靠着山坐着,溪水、鸟儿、鲜花和我一起共享这份悠闲。
带有数字的古诗

带有数字的古诗关于数学的古诗,确实别有一番韵味,它们巧妙地将数字融入诗句之中,既展现了数学的严谨,又赋予了诗词以独特的韵律和意境。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数学古诗,让我们一起品味其中的妙处:《山村咏怀》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首诗通过连续的数字排列,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村景象,展现了数学在描绘自然景物时的独特魅力。
《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此诗中的“两个”、“一行”、“千秋”、“万里”等数字,不仅点明了景物的数量,更在无形中拉大了诗歌的空间感,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气势磅礴。
《题秋江独钓图》清·王士祯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这首诗中的通过多个“一”字的重复使用,“一曲高歌”和“一樽酒”展现了诗人的豪放与洒脱,而“一人独钓”凸显了渔翁独钓的孤独感和秋江的宁静美。
最后的“一江秋”更是将整个场景融入到了秋天的江水中,使得诗的意境更加深远和开阔。
它描绘了一幅秋江独钓的场景,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咏雪》清·郑燮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解析:此诗以数字递增的方式,形象地描绘了雪花纷飞的景象,直至“无数片”,将雪的浩渺无垠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融入了梅花与雪的相映成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这里的数字同样用于描绘景象,星星的稀疏与雨点的零星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
从《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
关于数学的诗词有哪些

关于数学的诗词有哪些1. 数轴纵横展,数学道路通。
2. 几何画图妙,勾股定理求。
3. 圆周率无穷尽,无理数绵延。
4. 矩阵变换美,线性代数成。
5. 质数孤独行,素数无限长。
6. 微积分奇妙术,导数斜率求。
7. 积分面积定,曲线下面准。
8. 斐波那契数,天地间奇妙。
9. 等差数列清,公差一律平。
10. 等比数列异,比例常乘积。
11. 统计数据分,方差标准差。
12. 概率论预测,随机事件行。
13. 群论结构奇,同态同态稳。
14. 数论研究数,整除除不尽。
15. 线性规划求,最优解行程。
16. 拓扑空间广,连接性是关。
17. 罗尔定理用,导数连续求。
18. 贝叶斯定理,后验概率推。
19. 黎曼猜想难,素数分布研。
20. 离散数学多,逻辑推理好。
21. 解方程解不完,无穷多根存。
22. 图论网络连,最短路径求。
23. 泰勒展开式,函数近似求。
24. 美妙复数界,虚实配对成。
25. 欧拉公式美,指数幂相连。
26. 对数函数变,底不变换。
27. 二项式定理,二次项展开。
28. 立体几何学,体积表面求。
29. 数列求和式,通项相加成。
30. 三角函数角,正弦余弦求。
31. 矩阵行列式,行交换成。
32. 向量模长求,方向角算。
33. 转动惯量定,刚体运动求。
34. 网格图分色,染色定理靠。
35. 导数梯度求,方向最速度。
36. 科学计数法,数值表示好。
37. 椭圆曲线密,密码学安全定。
38. 卡诺图化简,逻辑电路表。
39. 哈密顿回路,图论路径求。
40. 无限级数和,收敛发散看。
41. 逆矩阵求解,方程组解出。
42. 平凡定理成,自然数全分。
43. 累加累乘积,连乘连加求。
44. 蒙特卡洛法,随机模拟出。
45. 逼近法用,近似解得出。
46. 线性回归拟,最佳拟合线。
47. 多元方程组,高斯消元求。
48. 切线切点求,切线方程揭。
49. 分段函数画,不连续点定。
50. 美妙数学界,无穷奥妙藏。
有关数学的古诗

有关数学的古诗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数学常常被融入到古诗中,形成了一系列精美的数学古诗。
这些古诗以文学之美表达了数学的深奥和智慧,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用优美的词藻具象化,赋予了数学以更加丰富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关数学的古诗,并探讨其背后所蕴含的数学思想。
一、《圆圆曲》圆截弓形结亦如,不枉圆中综君怀。
进设其周;剖之则见,可器可器。
这是唐代数学家杜诗中的一首诗,解释了圆的性质和构造。
诗中以弓形结比喻圆的形状,表达了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关系。
通过剖析圆,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内部的构造,说明圆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器物。
二、《求圆周》圆周弧度无痕迹,轩辕徙徙把计改。
三纲九恒,编粲明晰,众臣罪己。
这是唐代数学家刘徽创作的数学古诗,表达了寻找圆周长的方法和思想。
诗中以圆周弧度无痕迹比喻圆的周长不可直接测量,通过轩辕改进计量器具,最终找到了计算圆周长的方法。
诗中也提到了三纲九恒,指代了数学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思想方法。
三、《割圆法》萧瑟秋风起,星火燎原根。
分圆变四边,知新觉有因。
这是宋代数学家李方桂创作的一首古诗,描述了割圆法的过程和思想。
诗中以秋风起、星火燎原根比喻数学思想的传播和推进。
通过将圆分割成四个部分,揭示了一种用几何方法求解简单无理数的思路,开拓了数学研究的新领域。
四、《除积定理》离类天地间,无穷诣奇端。
润曲广义式,方知蕴几权。
这是宋代数学家秦九韶创作的数学古诗,描述了除积定理的思想。
诗中通过离类天地间、无穷诣奇端等形象的语言,表达了除积定理的广义形式和数学推理的深度。
诗中也提到了几何代数的概念,说明了数学研究的多样性和内在联系。
五、《方程术》光点相减逐步追,长夜漫漫计花钱。
方程因式归根律,解纷休断听山泉。
这是明代数学家杨辉创作的数学古诗,描述了解方程的算法和数学思想。
诗中以光点相减、长夜计花钱比喻方程求解的过程,通过因式分解和归根求解的方法,找到了解方程的根本规律。
诗中的解纷休断听山泉表达了求解方程时需要耐心和静心。
以数学数字有关的诗

《山村咏怀》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数字诗是将数字嵌入诗中,与其它词语组合,全诗融为一个整体。
这首《山村咏怀》,诗人用“小学数数”的方式将乡村美景一一道来,通俗易懂,仿若画面就在眼前一般。
《雪梅》宋·林和靖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 飞入梅中都不见。
这一首诗则从把数从有穷扩展到了无穷。
《闺怨》清·黄焕中百尺楼台万丈溪,云书八九寄辽西。
忽闻二月双飞雁,最恨三更一唱鸡。
五六归期空望断,七千离恨竟未齐。
半生四顾孤鸿影,十载悲随杜鹃啼。
这一首的数扩充了量级,更加复杂了。
2杂数诗《百鸟归巢图》宋·伦文叙归来一只复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石食。
杂数诗是诗歌的一种体栽。
有以数字为题目的,有以数字嵌入诗句的,类似文字游戏。
这篇诗的题目为什么是“百鸟”呢?诗中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两个“一”、“三”个“四”、“五”个“六”、“七”个“八”的和就是一百。
(1+1+3×4+5×6+7×8=100),这个规律你找到了吗?3数字隐藏诗《断肠迷》宋·朱淑真下楼来,金钱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难留。
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
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人靠,千种相思一撇销。
上面这首词,你能找出隐藏的数字吗?数字隐藏诗,即用猜谜语的形式将数字展示出来。
朱淑真这首作品每句作为“拆字格”修辞的谜面,谜底恰好是“一、二、三.......十”这十个数字。
4一字诗《题秋江独钓图》唐·王士祯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一字诗,顾名思义就是在诗中出现许多“一”字,所以同类项就是“一”字。
“一”字笔画最少,可是经诗人巧妙安排,能化平淡为神奇。
这样的诗多采用白描手法,使读者代入感极强。
5半字诗《半半歌》清·李密庵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65÷(++), =65÷, =60(人); 答:有60个客人. 解析:两位客人合用1只碗,那么每个人用个饭碗;三位合用1只汤碗,一个人用个 汤碗;四位合用一只肉碗,一个人就用个肉碗,那么每个人就用(++)个碗,用碗 的总数除以一个人用的碗的数量就是客人的数量.
晚霞红 太阳落山晚霞红,我把鸭子赶回笼。 一半在外闹哄哄,一半的一半进笼中。 剩下十五围着我,共有多少请算清。 设有x只鸭子,则1/2x-1/2x÷2=15,则1/2x1/4x=15,则1/4x=15,则x=60,所以有60只鸭 子。
韩信点兵
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 七子团圆月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
用3除的剩余数乘70,用5除的剩余数乘21, 用7除的剩余数乘15,将所得的结果相加再 减去105的倍数,即可得所求数。
2×70+3×21+2×15=233,233-105×2=23
李白打酒
李白街上走,提壶去打酒; 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 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 试问酒壶中,原有多少酒? 1斗=10升
楼梯 一条阶梯长又长,一步一阶路茫茫; 每步两级来跨越,剩下一级到顶房; 三阶一步剩二级,五阶五阶剩四级; 每步六阶又剩五,一步七阶适走光。 此梯最少多少级,请你仔细来思量。
一条长长的阶梯,如果你每步跨2阶,最后会剩下1阶;如 果你每步跨3阶,最后会剩下2阶;如果你每步跨5阶,最 后会剩下4阶;如果你每步跨6阶,最后会剩下5阶;只有 你每步跨7阶时,最后才会刚好走完,一阶也不剩下。这个 阶梯最少是多少级?
系羊
旷野之地有个桩,桩上系着一腔羊; 团团蹋破三亩二,试问羊绳几丈长?
1亩=60平方丈,1分=6平方丈
原意
在空旷的原野上有一个木桩,木桩上系着(用 绳扣着)一只羊。羊的活动面积为3亩2分大, 问:系羊的绳子是多长?
这是个已知圆面积求半径的算题。 根据旧制1亩=60平方丈,1分=6平方丈,可知3亩2分=192 平方丈。再依据圆面积公式S=πr2,取π=3(古代一般对π 值要求不很精确),可知,r2=192÷3=64,r=8,即系羊的 绳长为8丈。 注:若取π为3.14,则绳长就约是7.82丈了。
这是一道民间算题。题意是:李白在街上走, 提着酒壶边喝边打酒,每次遇到酒店将壶中酒 加一倍,每次遇到花就喝去一斗(1斗=10升), 这样遇店见花各3次,把酒喝完。问壶中原来有 酒多少?
此题倒着思考就容易解了: 第三次遇花前壶中有酒:0+1=1(斗) 第三次遇店前壶中有酒:1÷2=1/2(斗) 第二次遇花前壶中有酒:1/2+1=1(1/2)(斗) 第二次遇店前壶中有酒:1(1/2)÷2=3/4(斗) 第一次遇花前壶中有酒:3/4+1=1(3/4)(斗) 第一次遇店前壶中有酒:1(3/4)÷2=7/8(斗) 列综合式: [(1÷2+1)÷2+1]÷2=7/8(斗)
30+6=36片
就是加了6片以后现在的片数了
Thank you !
由条件可知台阶数要满足如下条件:(1)除以2余1;(2)除 以3余2;(3)除以5余4;(4)除以6余5;(5)除以7余0. 观察可知如果台阶数加1,那么能被2、3、5、6整除,这样的数 是:29、59、89、119、149、179…,在这其中满足条件(5) 的最小数字是119,所以这条阶梯最少有119级. 解:所求的阶梯数应比2、3、5、6的公倍数(即30的倍数)小 1,并且是7的倍数. 因此从29、59、89、119、149…中找7的倍数就可以了. 所以答案为119.
答:这条阶梯有119阶. 故答案为:119.
学生读书 鹧鸪天 毛诗春秋周易书,九十四册共无余。 毛诗一册三人共,春秋一本四人呼。 一本周易五人读,要分三者几多书。 就见学生多少数,请君布算莫踌躇。
学生:120人,《毛诗》:40册, 《春秋》:30册,《周易》:24册。
广告中的数学
星期天看电视,在一则广告中发现了数学: 某钙片买一盒多送6片,加量20%。 问原来有几片? 现在有几片? 解法: 100% / 20% = 5, 原整盒里有几个6片: 5*6=30片
数学诗
老公问年 有一公公不记年,手持竹杖在门前。 借问公公年几岁,家中数目记分明。 一两八铢泥弹子,每岁盘中放一丸。 日久年深经雨湿,总然化作一团泥。 称重八斤零八两,加减方知得几年。
古代1斤=16两.1两=24铢。
102岁
妇人洗碗 妇人洗碗在河滨,试问家中客几人。 答曰不知人数目,六十五碗自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