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语

合集下载

医务工作人员服务禁忌语

医务工作人员服务禁忌语

医务工作人员服务禁忌语一、医务工作人员服务禁忌语(一)禁止使用让人感觉不尊重的命令和无称谓的语句1、接诊病人时忌:“早不来晚不来,现在才来”、“别罗嗦,快点讲”、“急什么,又死不了人”。

2、为病人做某项检查时忌:“不是告诉你了吗?怎么还不明白”、“怎么不提前准备好”。

3、病痛呻吟,对喊叫的病人忌:“别哼了,谁生病不难受”、“喊什么,烦死了”、“别喊了,忍着点,这么娇气”。

4、躺(坐)那儿,别磨磨蹭蹭的!5、喂,×床!(不称呼姓名)6、为病人静脉穿刺失败时忌:“你这血管怎么这么难扎?”7、当住院病人寻求帮助时忌:“这事不属于我管,谁管你的,找谁去”、“你没见我正在忙吗,等一会儿再说”、“你家里人呢?怎么都跑了?”8、没到××时间,都出去!9、在这儿签个字,快点!(二)禁止使用侮辱人格、讽刺挖苦,可能让人羞涩的语句1、有什么不好意思的,都这份儿上了!2、瞧着点儿,没长眼睛呀!3、这么大人,怎么什么都不懂!4、对因不良行为引起疾病的病人忌:“谁让你平时不注意”5、没钱就别来看病!6、你这样的见多了,有什么了不起的!7、到这儿撒野来了!(三)禁止使用生硬、不耐烦的语句1、你这人怎么这么多事儿,讨厌!2、没什么,死不了!3、怕疼,别来看病(治病还能不疼)!4、嫌慢,你早干什么来着!5、这儿交班(开会)呢,外面等着去!6、这是法律法规规定的,你懂不懂!7、材料不齐,回去补上!8、上面都写着呢,自己看去!(四)禁止使用不负责任的语言1、对咨询的病人忌:“不知道”、“已经说过了,怎么还问个没完”、“怎么这么多事”、“这事不是我们管的。

”2、谁和你说的(谁答应你的),找谁去!3、快下班了,明天再说!4、我下班了,找别人去!5、没上班呢,等会儿再说!6、嫌这儿不好,到别处去!7、你这病包在我身上,绝对没问题。

8、对有意见的病人忌:“你告去吧,随便你”、“你告到哪都不怕”、“有意见找领导去”。

汉英禁忌语

汉英禁忌语

汉英禁忌语一、禁忌语和委婉语语言禁忌 (Language Taboo),语言禁忌源于人类最初对自然现象和自然力的困惑和误解。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因对日月交替风雨雷电、火山地震以及人和物的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不理解,故幻想创造了神,认为神是万物的主宰、祸福的根源。

因此,神灵不可亵渎,与神灵有关的东西都应被尊为灵物,被列为禁忌,不可冒犯。

英语中,God(上帝)、Satan(魔王撒旦)等均有婉称,汉语中有国讳、圣讳、官讳或家讳。

疾病与死亡为人之大忌,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十分忌讳疾病与死亡,所以在交际时都尽量回避这些字眼,以婉言称之。

禁忌语(taboo)是人们多数情况下不能说或不想说的话。

禁忌语多是与身体某些器官及功能或与宗教,崇拜有关,包括脏话(obscene)、粗俗语(vulgar)、和仵犯神灵的话(profane)。

禁忌语可以不用,可话不能不说,意思不可不表达,因而出现了大量的委婉语来代替禁忌语。

二、英语中委婉语英语中委婉语(euphemism)一词源自希腊语。

前缀“eu”的意思是“good”(好),词根“-phemism”意为“speech”(言语),合起来意思是“word of good omen”(吉言或好听的说法)。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由于语言交际是人类赖以维系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因此人们在交际中通常避免使用引起双方不快从而损害双方关系的语言,而采取迂回曲折的语言来表达思想、交流信息。

因此,委婉语自产生之日起,就担负着“润滑”交际的重任。

“如果没有委婉语,世界的运转会因摩擦而停止,人间将充满仇怨”。

正如美国学者Hugh Rawson 所描述的那样,委婉语“如此深深地嵌入我们的语言,以至我们中间没有谁——即便是那些自诩言谈直截了当的人——能够在不使用委婉语的情况下过完一天的”。

(一)有关“死亡”的委婉语人们生活中最忌讳的就是死亡,因此语言禁忌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大量存在。

禁忌语与委婉语

禁忌语与委婉语

3)常见英国传统迷信禁忌 There must be a pot of gold or treasure at the end of a rainbow. One should make a wish on a falling star. When someone sneezes, you should say “God bless you!” If someone sees only one cricket in his house, it must be very lucky. If one breaks a mirror, he or she is believed to be unlucky. A black cat cannot be given as a present, because the black cat is regarded as an omen of bad luck.
1)常见英文禁忌词语:Common offensive English words God, Jesus, hell, bastard rascal, shit, a bit of shit, pigs, prick, gosh, bosh to hell with it! to make love to sb; have sex with sb. fuck, tits, Jesus Christ, Holy Mary, son of a bitch Damn. Damn it. Hell You chicken! That cur! Son of bitch! You’re the fa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How to deal with English Taboos 在英美人士的眼里,薪水、房租、财产、年龄、婚姻、健康状况等都属于个人隐私范畴,日常交际中很 少提及。然而有些情况下,这方面的话题会不可避免地牵涉到。比如在就业面试、入境检查、社会 保险号或是户籍登记等一些公共场合,询问年龄就事出必然,非问不可,怎么办?即使在这些场合, 询问也应客气得体,常见的问法有如下几种: Your age, please? What’s your age, please? May I know your age? I’d like to know your age. Could you let me know your age? Please tell me your age. 此外,比较麻烦的就是有关健康方面的表达。假如明显见到对方重病在身,自己不得不谈起对方的健康 状况时,该如何开口呢?不妨选用以下提法: Are you feeling better? Try and give you some rest. Have you been to the doctor? I do hope you’ll better soon. Look after.. Take care of yourself.

英语禁忌语小集

英语禁忌语小集

英语禁忌语1.Stop complaining! 别发牢骚!2. You make me sick! 你真让我恶心!3. What's wrong with you? 你怎么回事?4. You shouldn't have done that! 你真不应该那样做!5. You're a jerk! 你是个废物/混球!6. Don't talk to me like that! 别那样和我说话!7. Who do you think you are? 你以为你是谁?8. What's your problem? 你怎么回事啊?9. I hate you! 我讨厌你!10. I don't want to see your face! 我不愿再见到你!11. You're crazy! 你疯了!12. Are you insane/crazy/out of your mind? 你疯了吗?(美国人绝对常用!)13. Don't bother me. 别烦我。

14. Knock it off. 少来这一套。

15. Get out of my face. 从我面前消失!16. Leave me alone. 走开。

17. Get lost.滚开!18. Take a hike! 哪儿凉快哪儿歇着去吧。

19. You [***] me off. 你气死我了。

20.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关你屁事!21. What's the meaning of this? 这是什么意思?22. How dare you! 你敢!23. Cut it out. 省省吧。

24. You stupid jerk! 你这蠢猪!25. You have a lot of nerve. 脸皮真厚。

26. I'm fed up. 我厌倦了。

禁忌语和委婉语

禁忌语和委婉语

三.禁忌语与委婉语的使用
①Malinowski提出了context的概念 ②Halliday提出了register的概念。 ③Hymes提出了分析言语活动应注意的八组因素。
从社会文化和语言交际式图解
一般词语
社会文化层次
禁忌避讳词
非禁忌避讳词 言语交际层次
言语交际层次
禁忌避讳词
非禁忌避讳词
准禁忌避讳词
非禁忌避讳词
(一)社会文化背景中的禁忌语 ①宗教信仰、文化传统 名讳
西方委婉语的产生最初与宗教信仰和宗教中的禁忌有关。 禁用Jesus, Christ, Moses, Joseph; God → the Lord, 中国封建宗法思想和礼教观念使我们对人名有所避讳: 为尊者,长者,亲着讳,不能直呼帝王,君主,尊 亲的名字,必须直呼时,用其他词代替或省略。E.g. 李世民:世→代,民→人,观世音→观音;点灯→ 放火;敏→秘;买神像→请神像,
④ 政治体制
中国封建社会集权统治下,对皇帝名讳的避讳 在西方政治生活中,常用委婉语来自我美化,掩 人耳目,也称“化妆词”:prison →the big house; the poor →the under-privileged, the disadvantaged, the have-nots; economics crisis→ recession; strike →industrial action, economic things
(二)社会文化背景中的禁忌语在语言交际层次的 半禁忌避讳词语 ①由于语言交际的需要:看病或问幼儿时,排 泄行为得说 ②作为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的一种手法,《红 楼梦》,《水浒传》中用了许多禁忌避讳词 ③在语言交际冲突时常用的咒语,骂人的脏话。 ④讲话者为了表达自己的爱憎感情而用的禁忌 避讳词语。鄙夷,憎恨的人直接说 “他死了”

第八讲 委婉语、禁忌语和隐语、黑话

第八讲  委婉语、禁忌语和隐语、黑话

第八讲禁忌语、委婉语和隐语、黑话一.禁忌语和委婉语的界定什么是禁忌语?学界的不同意见简直就是南辕北辙。

一种意见认为禁忌语是“由禁忌或避讳民俗所产生的不能直言而用其他语言作为替代的语言现象”,“被禁言和用以代言者,均属禁忌语”。

1另一种意见则认为禁忌语指的是“在言语中通常避免使用的词语”,“在多数语言中,涉及死亡、性和生殖、排泄等内容的词语往往在禁忌语之列”,这时候就要“用相应的委婉语来代替禁忌语”。

2而所谓的“委婉语”指的是“为避免引起不愉快或失礼,对某些事物或现象采取的委婉说法”。

3以表“怀孕”的“有喜”为例,按照前一种意见,不论“怀孕”、“有喜”均属禁忌语;而按照后一种意见,只有“怀孕”是禁忌语,“有喜”应属委婉语。

我们赞成后一种意见。

禁忌语和委婉语是一对孪生兄弟,有禁忌语必有委婉语。

如“死”、“怀孕”、“拉屎”等就是禁忌语,而代替它们的“老了”、“有喜”、“方便”等便是委婉语。

可见,禁忌语是委婉语的原形、替代对象,而委婉语则是禁忌语的变形、替代物,禁忌语同委婉语意义上可以有所不同,但所指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所谓的原形和变形之间的关系,并不同于缩略词同其原形之间的关系。

前一些年,有一首歌很流行,其中有一句歌词是“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于是有些大学生就用“长得很温柔”来指称“长的很丑”。

学界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缩略词,是一种“截取式缩略”,是对歌词使用了藏头用法——只截用后半句,而意指前半句的结果。

4你以为这种意见对吗?为什么?二.禁忌语(委婉语)的类别禁忌语(委婉语)从内容上来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有关人类的一些隐秘器官或部位的词语,如“阳具、女阴、乳房、屁股”等。

(2)有关人类的性、生殖、疾病、死亡等行为以及与这些行为相关的词语,如“月经、性交、怀孕、死”等。

(3)有关人类身体状态、品行的评价的词语,如“貌丑、老、肥胖”等。

(4)各行各业在生产活动中所忌讳的一些词语,如养蚕业将“(蚕)爬、喂(蚕)、(蚕)长了”等都列为禁忌语,而要婉称“(蚕)行、撒叶子、(蚕)高了”;同时也忌说“伸”字,因为蚕只有死了才是伸直的,连与“伸”谐音的“笋”也列为禁忌语,而要改称“萝卜”;而且与蚕病有关的字词也列为禁忌语,如“亮蚕”是蚕病的一种,所以忌说“亮”字,“天亮了”要说成“天开眼了”,“僵蚕”也是一种蚕病,所以也忌言“僵”及其谐音字,“姜”要说成“辣烘”,“酱油”要说成“颜色”或“罐头”;“跑、没、冲”等词也因为其不吉利而被列为禁忌语,连与“冲”谐音的“葱”也得说成“香火”,怕有所冲犯。

禁忌语中文解释

禁忌语中文解释

1、introduction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尤其是跨文化的交往中常常会遇到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这就是禁忌,禁忌像一种无形的戒律束缚着人们的语言和行为,使他们在禁忌区内不敢越雷池一步。

禁忌几乎是无处不在的,而语言禁忌则是社会禁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个社会中,都存在语言禁忌,英美社会自然也不例外。

在同一种文化中,由于地区或者次文化的差异,禁忌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在不同的文化中,禁忌的差异就更大了。

由于这一点,禁忌就更为人们的交际活动,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设置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障碍,使人们不得不注意它,不得不避开它,以期交际的顺利进行。

实际上,中国人自古代起就十分注意这个问题了。

《礼记·曲礼上》就明确记载着“入境问禁”的礼仪规范。

而且随着历史的演进,人们甚至把某些重要禁忌写成条例公布于众,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英语国家的人们同样十分注重禁忌。

在日常交往中,如果谁触犯了禁忌,轻者表示不快,重者翻脸不认人,甚至断绝来往。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了解中西禁忌有助于国际交往的顺利进行。

2、the evolution of linguistic taboo 语言禁忌最初是从塔布产生的。

塔布是因人类还不理解或不能理解自然现象和自然力的本质产生的。

18世纪英国航海家James Cook到了南太平洋的汤加群岛Tonga,发现那里的居民有很多奇特的社会现象,如某些东西只允许特定的头等任务(神、僧侣、国王、酋长)实用,而不允许一般人使用;或只许作特定的用途,而不准用于一般目的;或不需某一社会集团或某些人(如妇女)使用等等。

那里的居民称这种禁忌为塔布。

塔布这个词后来就进入了人类学、人种学和社会学领域。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禁忌)的专用名词而被广泛使用。

塔布现象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受尊敬的神物不许随便使用,另一方面是受鄙视的贱物不能随便接触。

因此,语言塔布,实质上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言的灵物崇拜,二是语言的禁用或代用。

中国禁忌语举例

中国禁忌语举例

中国禁忌语举例【篇一:中国禁忌语举例】委婉语,比如解手,禁忌语:过去皇帝死亡不能叫死,教驾崩,敬语就是尊称,令尊,谦语就是自谦,比如:鄙人【篇二:中国禁忌语举例】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中国古代社会的女性禁忌语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中国古代社会的女性禁忌语禁忌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的禁忌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之中,也就是所谓的禁忌语言。

禁忌语就是在语言交际中是不能随便说的,说出来就可能会引起听话人的不快和反感的语言,可能因社会、地区、情景、地方、民族、文化、场合、性别等因素而异。

性别的不同是人类社会的自然现象,男女在使用同一种语言或者方言是时表现出来的差别就是语言的性别变异。

在戴庆厦主编的《社会语言学概论》中这样说到,“不同性别在语言形式的选用上,往往形成‘男女有别、互不通用’ 的严格界限,表现为‘男性语言’或‘女性语言’”。

这种“女性语言”反映在禁忌语中就是女性禁忌语。

禁忌语属于文化习俗的范畴,是社会语言文化中的一种,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同时也反映着、记录着本民族的社会文化。

文化特征总是在语言中留下印记,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蕴藏会在作为一定文化现象的语言禁忌中体现出来。

禁忌语言现象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这和我国古代社会的文化背景密不可分。

我选择“中国古代社会的女性禁忌语”这一论题,主要是探讨古代社会中女性禁忌语产生原因,和对女性所使用的禁忌语的举例分析,希望能窥探古代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和意识形象,并进行反思,由此总结出当今女性的社会角色的转换和社会地位的提高的意义。

1.1.2 选题意义中国古人很早就已经认识到禁忌语的存在,在《礼记曲礼上》中,明确记载着“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的礼仪规范,身处于不同的环境中,就有必要对不能提及的事物进行回避,反映在语言上就是不能说。

不说实际上就是“噤”,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到:“口闭也,从口禁声。

” 如果用点头、摇头等肢体语言不能说明自己的意思,这个时候人们就需要借助其他变通相似的语言来传达自己的思想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大多数美国人和英国人来说, 打听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的 年龄是不礼貌的。此外,收入、 婚姻状况、政治倾向和宗教信 仰等,除非对方表示不介意, 站长站素材 OM 否则也不宜过问。因此,在同 讲英语的外国人交谈时,下列 问题是应该避免的,尽管对中 国人来说没什么不妥。How old are you?(你多大年纪?) What’s your income?(你收 入多少?) How much did you pay for that car?(你的 汽车是多少钱买的?) Are you married or not?(你结婚 了吗?) Are you a Republican or Democrat? (你是共和党人还是民主党 人?)What’s your religion? (你信什么教?)。如果必须 了解这类情况,比如在医院或 旅馆里或填写表格的时候,可 以在提问前说明理由。
忌三 的、
英 汉 语 言 禁
一个民族的语言可以反射出这个民族 的文化特征,而禁忌语作为语言的特殊 变体,必然也潜藏着各个民族不同的文 化心理,中西方在社会历史、价值观念、 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必然会在禁忌语 言中体现出来。
差 异 性
1、隐私方面的禁忌
大众话题 年龄、工资收入、婚姻状况、 家庭财产 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核是个体 意识,即每个人都具有独立 人格和自由意志,英语谚语 如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等就反映了这种 文化特征。 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பைடு நூலகம்群体 意识,即每个人都是群体的 一部分,个人的事就是大家 的事。在人际关系中,中国 人推崇“君子坦荡荡,小人 常戚戚”,“事无不可与人 言”的观念。
报告人:
2014年 5月14日
目 录
一、禁忌语在中西社会中的起源
Definition Taboo is the prohibition or avoidance in any society of behavior believed to be harmful to its members in that it would cause them anxiety.
之后,taboo一词逐渐进入西方人类学、社会学及语言学 等学科, 开始作为一个社会现象和课题而得到广泛的重视
• 在中国, “禁忌”一词的历史也很悠久。早在汉朝就 已经在一些史料典籍中出现。
• 《汉书〃艺文志》中记载: “及拘者为之, 则牵于禁 忌, 泥于小数, 舍人事而任鬼神。”
• 中国是一个以差序格局为文化取向的社会, 历来讲究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可见, 禁忌作为一种 文化现象在中国应该在汉朝之前就已产生。
3.灾祸性的禁忌语
人们对死亡的恐惧还延续到对疾病的忌讳: 1.我病了 英语:I’m ill I’m not feeling well 汉语:我不太舒服 2.癌症 英语:the big C, 汉语:那个病 3.忌讳数字 英语;13 汉语: 4
4.贬义性的禁忌语
• 美国种族歧视(白人种族主义者) • 黑人:Nigger, Negro • 华人:Chinks • 犹太人:kikes 波兰人:polacks 日本人:Japs 意大利人:dagos
4.社会地位、等级方面的禁忌
英语当中, 生活的贫富、职业的贵贱都倾向于低调 的陈述,而不要直言不讳。如美国官方对贫穷 (poor)一词就很忌讳, 常用委婉语(needy, underprivileged, disadvantaged), 当然穷人自己也不 愿意被称为贫民或 穷鬼 ,而富裕和贫穷的国家则分 别称为“the developed country; developing country”对 学习上一无建树的学生称“underachievers”或 “exceptional students” 汉语中也有许多类似的表达, 称“富”为“经济条 件不错”,“贫”为“经济条件不好”或“生活有 困难”等等。由此可见, 中西文化有许多共性的一 面, 体现在禁忌语中, 有许多相似之处。
• 因人类有共同的荣辱观和羞耻感,人们用语都 力求避俗就雅,英汉文化都把猥亵性词语当作是 不雅而需要回避的词语。这类词被认为是粗俗而 不堪入耳的,它们主要涉及人体某些部位、性行 为以及分泌排泄等不洁之物,在交际中一般要用 委婉的、含蓄的或雅致的词语来代替表示人体部 位的“屁股”
• 英语:seat 古汉语: 臀
禁忌, 英语为“taboo”,汉语也称作塔布。“taboo” 一词源于南太平洋玻里尼西亚汤加岛人的土语, 意思是 “神圣的不可接触的事”或“要极端注意的事。”1777年 英国的James Cook在南太平洋上探险, 来到汤加群岛时发 现, 当地存在着许多惊人的社会现象, 如某些词语不能 随便使用, 当地居民把这种禁忌现象称为“taboo”。 [ 语言禁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即语言的灵物崇拜( 语 言拜物教) 和语言的禁用或代用] 。
2.意译法
o 同样,在英汉翻译中,当英汉禁忌语和委婉语在 内容和形式上有着很大差异的时侯,译者也往往 要放弃对原文表达的形式韵保留而采用意译的方 法将源语言中禁忌语和委婉语暗含的意义翻译出 来。 如:(2)An old white pimp named Tony Roland was known to handle the bestlooking working girls in New York. 译:一个名叫托尼•罗兰的白人老淫媒,据说手 里掌握着纽约市最美貌的窑姐。 这个例子中的“working girls”即指烟花女子,采 用意译法将其翻译为”窑姐”,而没有译为其本义 “工作妇女或劳动女性”是合适的。很明显,如果 这里将其直译为“工作妇女或劳动女性”就会使人 产生误解。
• 种族主义认为,有些人种天生低劣,素质不如其他人种。种族 歧视语言就是显示对某些种族带有偏见的词语和说法。在英语 中,不管有意无意,多数这类词语显示对黑人有种族偏见或无 意中会使他们不快。
• “黑”与“邪恶”、“罪孽”、“肮脏”等有关,如: blackguard,blacklist, black mark等。
• 上厕所
• 英语: use the bathroom, go to the restroom, to wash one’s hands, to go to number one, because nature calls(幽默语)等。 • 汉语:去洗手间、去洗手、去一号 等。
3.灾祸性的禁忌语
对于表达凶险、厄运、不详的词语,不管 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都怀有畏惧的心理, 希望用委婉的说法避开从而淡化“凶”义 以求“吉”义。 死 英语:go, to go to heaven, troubles be over, be with God 等。 汉语:病逝、仙逝、去世、谢世、弃世、 去了、故去、寿终、亡故等。
• black sheep/white sheep, white lie/black lie。
• 难怪有些黑人抱怨说,连语义学也使“黑”字显得又丑又贱。
5.社会地位、等级方面的禁忌
• 英语当中, 生活的贫富、职业的贵贱都倾向于低调的 陈述,而不要直言不讳。如美国官方对贫穷(poor) 一词就很忌讳, 常用委婉语(needy, underprivileged, disadvantaged), 当然穷人自己也不愿意被称为贫民 或 穷鬼 ,而富裕和贫穷的国家则分别称为“the developed country; developing country”对学习上一无建 树的学生称“underachievers”或“exceptional students” • 汉语中也有许多类似的表达, 称“富”为“经济条件 不错”,“贫”为“经济条件不好”或“生活有困难” 等等。由此可见, 中西文化有许多共性的一面, 体 现在禁忌语中, 有许多相似之处。 。
1.亵渎性的禁忌语
• 宗教和宗教信仰是禁忌语存在的一个重要领域。
• 英语国家 上帝 • Jehovah God devil hell Christ Jesus等涉及上 帝宗教的词语只能在宗教场合或严肃的讲话中才 能使用。 • 中国,信仰佛教和道教的人都忌妄语,就是忌胡 说、乱说、说假话
2.猥亵性的禁忌语
3、命名、称谓方面的禁忌
西方社会中除上帝的名字是一种语言禁忌之外,名称禁忌很不 常见,虽然在对王室成员、地位很高的神职人员及社会地位较高 的人士称呼有一定的规则。而中国的名称禁忌却有着悠久的历史 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历代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名讳制度盛 行,主要有国讳、家讳和名人讳三种。犯名讳被认为是大不敬, 触犯国讳甚至要引来杀身之祸。 1. 司马迁在写《史记》时, 因其父名为“谈”, 他就把“赵 谈”改为“赵同”, 把“李谈”改为“李同”, 所以我们在 《史记》里找不到一个“谈”字。
四、禁忌语在英汉互异中的 处理技巧
1.直译法
o 对于英语和汉语中在语义和文化上刚好对应的委婉语,翻译 时应尽量采用直译的方法。这样有助于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 和文化内涵,这是翻译禁忌语的首选也是最佳的方法. (1)The old man lay taking his rest after a life of bitter hardship. 在这里,“take one’s rest”在英语中的意思是“die”,而在 汉语中,恰好也有个具有对应委婉含义的词“安息”来指“死 亡”,故这句话可译为:这位老人辛辛苦苦了一辈子,现在安 息了。 (2)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 译:once I closed my eyes and breathed my last… 这个例子中,对于“闭眼”、“断气”这样的委婉语,采取了直 译的翻译方法。
二、英汉语言禁忌的共性
信奉禁忌是人类共有的精 神现象,它是建立在语言魔 力、信仰语言神秘感的基础 上的。禁忌语涉及范围很广, 虽然社会环境和文化价值不 同,但英汉禁忌语有着许多 相似之处,对同一内容在表 达上也有着不谋而合之处。 这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人类民 族文化的共性,同时也体现 了相异文化具有互相影响、 互相渗透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