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创新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重点

合集下载

如何引导早期创业投资——以色列模式带给我国的启示

如何引导早期创业投资——以色列模式带给我国的启示

( ) 导创 业 早期 投 资 , 新 期权 激 励机 制 。Y Z 三 引 创 O MA 参 股 的创投 基 金被 要求 投 资 限于通 信 、 、生命 生 物科 学 、 I T 医药技术 等 领域 , 点是基 础设 施 和有专 利技 术 的企业 。 重 投
资阶段 以企 业创 业早 期为 主 .对 高 科技 企业 创 业早 期投 资 的有意 引导 . 大 的促 进 了创新 创 业 的发展 自 2 0 极 0 4年 以

府 所持 份额 。 这一创 新 的激励 机制 , 不仅激 励 了私人 投 资者 为获 取 高收益 而努 力工 作 .而且 为 以后 创业 投 资业 发展 成
熟 时政 府引 导资金 的退 出作 了很 好 的铺垫

解读 以色列模 式
YO MA基 金计 划在 以色列 妇孺 皆知 . 当今 以色列 的 Z 在
业 发展上 取得 的成 就 . 要得益 于 1 9 主 9 2年推 出的政 府创 业 投 资引 导基 金 计划 ( O MA) 该计 划对 推 动 以色 列创 业 投 Y Z .
资 业 的发 展起 到 了关键 性作 用 , 其政 策有 力。 措施得 当, 果 效 显 著. 些做 法值 得我 国借鉴 。 一
好 的 效 果
场 的不确 定性 等诸 多 风险 因素 .很难 获得 商业 风险 资本 的
青睐, 由此形 成 了所谓 创业 企业 的“ 死亡 谷 ” 这 个 阶段 的资 。
源 配置 出现 了市 场失灵 .一 些 国家和 地 区的发 展经 验 和教 训 表 明 , 了填 补创 业 早期 的资 本 空缺 , 为 促进 创新 创 业 . 政 府 在创业 投 资及其 对 技术创 新 的贡献 中是 一个 非常 重要 的 变 量 .政 府对 早期 创业 投 资的 引导对 于推 动一 国创 业投 资 业 的快 速发 展起 着至 关重要 的作用 被誉 为“ 二硅 谷 ” 以色列 . 创 业投 资 方 面发 展 十 第 的 在

国际先进经验与借鉴

国际先进经验与借鉴

国际先进经验与借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变得前所未有的密切。

各国之间互相借鉴和学习先进经验,是推动各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国际先进经验对于各国的借鉴意义,并从经济、科技和社会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经济方面国际先进经验对于各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各国可以学习先进国家的市场调节机制和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自身的市场经济体制。

例如,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就受益于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模式,在吸收借鉴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其次,各国可以学习先进国家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经验,加强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竞争力。

举例来说,日本在上世纪借鉴了美国的汽车制造技术,成功发展出了世界知名的汽车品牌。

最后,各国可以学习先进国家的财政、金融和税收政策,优化国内的经济运行机制。

例如,欧洲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促进了社会公平与稳定的发展。

二、科技方面国际先进经验对于各国的科技创新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各国可以学习先进国家的科研机构和科技管理模式,提高国内的科研能力和效率。

例如,美国的国家科学基金会和中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都是成功的科研管理机构,其他国家可以在组织架构和运作方式上进行借鉴。

其次,各国可以借鉴先进国家的高等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更多的科研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举例来说,新加坡的科技型大学和德国的德国学徒制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培养科技人才的有效经验。

最后,各国可以借鉴先进国家的科技政策和科技创新支持机制,激发国内的创新活力和创业精神。

例如,以色列的创新生态系统为世界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促进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三、社会方面国际先进经验对于各国的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各国可以学习先进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福利政策,推动社会公平与民生改善。

例如,北欧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模式,为公民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农业发展模式创新案例解读与启示

农业发展模式创新案例解读与启示

农业发展模式创新案例解读与启示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业发展模式也在不断创新与改革。

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寻求适应当地土地、气候和市场需求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通过借鉴和学习这些案例,我们可以对农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以色列的农业发展模式。

尽管以色列地处干旱地区,但它却成功地发展出了一套高效的农业系统。

以色列农业模式的核心是在农业生产中运用科技创新。

通过应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智能化系统,以色列农民能够精确测量植物的需求,并合理调整灌溉、施肥和喷洒等环境因素,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

这种模式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在农业发展中,科技创新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关键。

只有不断引入和应用新技术,才能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个值得探讨的案例是巴西的农业现代化模式。

巴西农业以其庞大的农业面积和优质的农产品而闻名于世。

巴西的农业现代化模式主要是通过农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的生产方式来实现的。

巴西农户借助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批量采购,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效益。

此外,巴西的农业现代化模式还充分利用了区域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合理分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品种,以适应市场需求。

这种模式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跨界合作是提高农业竞争力和效益的有效途径。

此外,中国的农业发展模式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中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通过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的农业发展模式强调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素质,通过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农业模式还注重农民的主体地位,通过土地承包制度等政策措施,保护和发展农民利益,推动农民参与和获益于现代农业发展。

中国的农业发展模式告诉我们,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农民的积极参与。

从这些创新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一是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关键,要注重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智能化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国外农业产业集聚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农业产业集聚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农业产业集聚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国外农业产业集聚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农业产业集聚是指通过建立供应链上下游的产业协同关系,将各个环节的企业、组织和个人集聚到一起,形成一条高效完整的生产、流通和销售体系的经济形态。

在农村区域,农业产业集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

国外农业产业集聚经验具有很强的推动效应,对于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和乡村振兴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一、国外农业产业集聚的实践经验1.建立供应链上下游的产业协同关系农业产业集聚的核心在于建立供应链上下游的产业协同关系。

例如,在美国的新泽西州,蔬菜类生产制造商、批发市场、零售商和餐饮服务企业通过协作把蔬菜销售链上下游进行连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产、流通、销售体系。

同时,企业之间互相配合、彼此补充,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这种以供应链为核心的产业协同关系是农业产业集聚的重要基础。

2.依靠地理优势进行集聚地理优势是农业产业集聚的重要条件。

例如,日本的福岛县因为地理位置相邻,加工制造规模较大,促进了果汁饮料、饮料等企业的集聚;美国的伊利诺伊州农民依托区域内湖泊的水路和铁路交通优势,通水陆运物流,引发各个组织和企业的发展,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

依靠地理优势进行集聚,可以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形成完整的产业集群,实现农村经济的大规模发展。

3.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和普及产业技术创新是农业产业集聚的重要驱动力。

例如,荷兰的土壤管理、温室技术领先全球,与肥料、水肥等科技配套推广,有效提高了农作物品质和产量;日本通过引进最新的生产技术和技术管理手段,促进农产品品质的提高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产业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

二、国外经验对中国的启示1.建立完整的生产、流通、销售体系农业产业集聚要建立起完整的生产、流通、销售体系。

在中国,农产品生产环节的体制和机制还比较落后,没有形成完整的生产、流通和销售链。

因此,要抓住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关系这一核心,推动产业结构体系升级,逐步打造完整的供应链。

以色列实现农业强国的创新发展路径及对我国启示

以色列实现农业强国的创新发展路径及对我国启示

2023年7月中国林业经济July.2023第4期(总第181期)CHINA FORESTRY ECONOMICS No.4(Total 181)•研究报告•以色列实现农业强国的创新发展路径及对我国启示刘洪霞,张学彪,曲春红,谢㊀琳(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81)收稿日期:2023-05-19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1BGL158)第一作者简介:刘洪霞(1973-),女,山东泰安人,硕士,副研究员㊂研究方向:国际农业合作㊂通讯作者:张学彪(1982-),男,山东菏泽人,博士,研究员㊂研究方向:农业经济㊂责任编辑:郑德胜摘㊀要:以色列作为世界农业强国,在自然资源先天不足的条件下,依靠农业科技创新,逐步探寻并走出了一条富有本国特点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㊂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仍存在着诸多困难与挑战㊂在此背景下,介绍以色列农业的基本特点和优势,重点分析以色列实现农业强国的创新发展路径以及我国与以色列之间的农业科技创新差距,总结分析了以色列建设农业强国的一些经验做法以及对我国的启示㊂关键词:农业强国;科技创新;发展路径;差距中图分类号:F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919(2023)04-0013-06DOI :10.13691/23-1539/f.2023.04.003Innovative Development Path for Israel to Become An Agricultural Power and Enlightenment to China LIU Hong -xia,ZHANG Xue -biao,QU Chun -hong,XIE LinAbstract :As a powerful country in agriculture in the world,Israel has explored and walked out of a road of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with its characteristics by relying o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evere shortage of natural resources.As a large agricul-tural country,China faces many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in its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How to overcome thes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and to make China s agriculture larger and more powerful is a problem that China need to think about.In this context,firstly,it summarize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dvantages of Israeli agriculture.Secondly,it highlighted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paths of Israel to realize the agricultural power,as well as th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gaps between China and Israel.Finally,it analyzed and discussed some experiences of Israel in building an agricultural power and the enlightenment to our country.Key words :Agriculture power;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Development path;Gap富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㊂党的二十大报告和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我国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以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㊂ 因此,建设农业强国将是我国农业农村工作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㊂以色列作为世界农业强国,根据本国特点,探索并走出了一条富有本国特点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对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引性和指导性,对我国未来建设农业强国也有着很多积极的㊁可以借鉴的经验做法㊂1㊀以色列农业的基本特点1.1㊀农业生产条件表现先天不足以色列地处西亚地区,农业资源禀赋先天不足,适宜农业生产的土地偏少,沙漠占其国土面积的㊃31㊃㊀㊀研究报告中㊀国㊀林㊀业㊀经㊀济2023年第4期67%,可耕地面积(40多万hm2)大约占国土面积的16%㊂除此之外,半干旱性气候㊁降雨量小㊁淡水资源极度缺乏等问题突出,农业资源及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极其不利[1]㊂1.2㊀农业资源与生产组织管理呈现集约化一是高度集约化的土地利用方式㊂土地归国家所有,任何土地不允许交易;二是高度集约化的水资源利用方式㊂淡水资源非常稀少,全国淡水资源实行高度集约化管理;三是高度集约化的生产组织㊂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包括三种,即基布兹㊁莫沙夫和农业公司㊂1.3㊀农业科研组织管理呈现规范化以色列农业科研组织管理模式,实行的是由全国农业科技管理委员会统筹领导的这样一种管理模式㊂该委员会大致由以下三部分构成,即农业部㊁农业研究机构㊁农业推广服务机构㊁农民组织代表,它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制定全国农业科技方针㊁制定科研主攻方向和领域,以及审查并批准全国农业科学技术方案等工作㊂在以色列农业部还设有农业首席科学家办公室,它的职能包括:制定农业科研与发展政策草案,颁布农业科研项目指南,以及贯彻㊁实施㊁监督㊁跟踪与评价农业科研项目[2-4]㊂1.4㊀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运行有保障以色列农业技术推广成功主要得益于四方面的支持保障㊂一是法律保障㊂政府大力支持农业研究与开发,并专门制定了‘鼓励产业研究与开发法“㊂二是资金保障㊂绝大多数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来自财政拨款㊂三是人才保障㊂具有专家型的技术推广人员和优秀的劳动者㊂四是教育保障㊂重视农业教育,通过地方推广中心经常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促进农民的职业素养和掌握先进技术能力的提升㊂2 以色列农业的优势体现2.1㊀诸多农业创新技术,助推农业科技全链竞争力世界领先以色列作为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领航国家,其农业优势地位的获得主要源于其领先世界的农业创新技术㊂目前,科学技术已深度渗透到农业的各个领域㊁各个环节㊂如世界领先的滴灌技术,推动了农业革命,最经济地利用了淡水资源,使水资源利用率达到95%[5]㊂作为掌握世界上领先的生物育种技术的国家,通过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不断地改进了农作物的抗病性和适应性,使之更加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和生态条件,从而生产出附加值较高㊁有营养价值的绿色农产品㊂再如,走在世界前列的 人造肉 技术,已有多家科创企业迅速崛起,并瞄准中国和美国肉类消费市场,如Aleph Farms公司㊁Future Meat Technologies公司㊁SuperMeat公司等㊂2.2㊀农产品质量以市场为导向,选择经济作物提升附加值以色列一直将出口市场作为农业研究的关键驱动力,政府㊁企业和农民一直把提高本国在全球农业产业价值链中的竞争优势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㊂从20世纪70年代起,政府决定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从以生产粮食为主,转向发展出口创汇的园艺作物,如采用先进的滴灌和微灌技术在温室中种植草莓㊁梨㊁葡萄㊁西红柿㊁黄瓜等㊂以色列农产品除了满足本国市场外,生产目标非常清楚,以附加值高㊁符合欧盟标准生产的蔬菜㊁水果㊁花卉等农产品进入欧洲市场㊂以色列十分重视改善和提高自身农产品品质,如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培育出符合市场消费习惯的农作物品种,增加出口种类,确保全年供给欧洲市场㊂另外,积极创立自己的品牌,并通过技术转移公司,将自己品牌打造成世界名牌㊂2.3㊀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高,形成一批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以色列高度发达的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当地非常成熟的的现代农业科技,作为全球农业技术发展的领航国,以色列已将现代农业做到了极致㊂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色列农业科技进步率就已达到96%[6]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高科技中心之一,以色列在农业信息技术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技术和丰富多样的解决方案㊂包括从基于精准预测的农作物耕种收全过程的智慧农业平台,到领先的感知软件与硬件㊁物联网和云端服务㊂农业信息技术产业被认为是本国最具吸引力的农业科技产业之一,在2014 2018年间,该产业共获得42%的农业科技投资㊂2.4㊀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涌现一批创新型跨国农业企业以色列高新技术公司成长很快,非常重视自身技术创新,为本国提供了约三分之一的就业岗位;其产值占本国GDP一半;在纳斯达克挂牌的高新技术公司中,就公司数量而言,以色列位居第二,位于美国之后㊂2021年,高新科技产品出口份额首次超过50%,达到54%㊂以色列稳定而充满活力的经济㊁㊃41㊃㊀㊀2023年第4期刘洪霞,等:以色列实现农业强国的创新发展路径及对我国启示研究报告顶级的学术研究㊁全面的创新文化等因素结合在一起,再加上本身是众多科技型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聚集地,对当地高科技农业产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进而涌现出一批创新型跨国农业企业㊂如耐特菲姆㊁纳安丹㊁GrowingSmart等跨国公司㊂其中全球著名以色列滴灌公司 耐特菲姆,其灌溉业务遍布全球130个国家,灌溉产品拥有全球30%的市场份额㊂2.5㊀政府与企业共担创新风险,企业反哺并扩大创业资助圈以色列政府对企业的资助采用了借款方式,而不用完全资助的方式㊂政府使用 借款 资助企业,与其共同承担创新风险㊂如果企业研发项目失败,则无需归还研发 借款 ;但如果企业研发项目取得了成功,则就必须偿还所欠借款㊂政府将采用 借款 模式,并循环利用其借款,而企业的还款又可以借给其他创新型企业,支持他们进行研发工作[7]㊂创新成功后的企业,头两年的总销售收入的百分之三都要提供给国家创新署,使资金可以进入资助资金池,而国家的扶持资金也将会进一步的增加,这样就可以支持更多企业创新创业㊂而企业在获利后,对新兴的创业公司也具有反哺带动功能,扩大了国家创新资助资金网络,从而促进了整个社会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创新创业大军中㊂2.6㊀科研机构成立技术转化公司,促进科研成果商业化运作以色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科技,而技术转化公司在前沿科学技术快速进入市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方面功不可没㊂目前,以色列各研究机构均组建了自己的科技转化公司,并且与研究人员保持联系,负责将其科研成果商业化㊂如以色列农业研究组织的Kidum公司㊁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Yissum 公司㊁以色列理工学院的T3公司㊁魏茨曼科学研究院的Yeda公司等㊂这些科技转化机构不仅有助于科研单位保护知识产权,更关键的是在学界㊁企业界和投资界间构筑了一座合作发展的桥梁,从而较好的促进了学界㊁实体经济以及金融产业之间的沟通交流,使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了现实生产力,使利益相关方都能各取所需,各尝所愿㊂3 以色列实现农业强国的创新发展路径以色列农业的成功之处应当归因于劳动人民在同各种不利自然条件做艰苦斗争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本国珍贵的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养活了本国人民㊂作为世界农业强国,以色列发展现代农业所追求的核心目标是节约资源,增产增效,优质环保,改造沙漠,循环利用水资源,培育出适合本国气候和生态条件的农作物品种和畜禽品种㊂以色列实现农业强国主要得益于政府在不同层面上给予农业产业的各种政策支持,并通过宏观调控和具体指导等措施鼓励农民采用新技术,新方案,新理论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8]㊂3.1㊀政府通过立法保障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以色列农业在自然条件极其匮乏的情况下,依赖于本国技术进步和创新基础之上的各种法律法规,实现了农业强国之梦㊂如针对本国淡水资源极度匮乏,政府把节约用水,有效用水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建国初期出台了一部水资源的核心法律 ‘水法“,具体规定了用水权㊁用水配额㊁税费征收㊁水量控制等内容,为政府提供了管理水资源的法律依据[9]㊂这种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㊁规范的用水配额制和清晰明了的阶梯式水价,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使整个国家形成了牢固的科学用水理念和节约用水意识,从而保证了本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0]㊂3.2㊀政府通过财政措施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以色列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的财政支持㊂为了有效增强农业产业的抵御风险能力,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建立了相应的农业开发基金㊁灾害保险基金,并加大了对农业的各种补贴,如农业投入补贴㊁农业保险补贴㊁农业意外自然灾害补贴等㊂同时,为推动出口型农业的迅速成长,当地政府还通过对价格㊁信贷等市场调节机制进行了宏观调控,并采取低息贷款等手段支持创汇农产品生产㊂此外,政府通还采用市场化参与投资风险基金等间接形式,以带动民间资本㊁国外资本等投入高新技术行业,并推动其迅速成长[11]㊂如YOZMA基金,就属于 政府+私人资本 模式的股权投资基金,已成为推动以色列风险投资的最主要力量㊂3.3㊀政府通过多种激励措施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在政策上,政府积极制定各项政策,帮助投资者和创业家进行各类创新,如投资补贴与税费优惠㊁财政信贷担保与高风险的创业基金等[12]㊂在法律方面,如1984年由以色列政府颁布的‘鼓励研究与开㊃51㊃㊀㊀研究报告中㊀国㊀林㊀业㊀经㊀济2023年第4期发法律“,意在鼓励以科学技术为基础㊁以出口为主导的产业发展㊂在研发经费支持上,创新署作为政府资助机构,支持企业参与科技创新和技术开发,定期发布研发计划㊂比较有代表性的研发计划包括:磁石计划,主要支持支持大学与企业建立研发联合体,从事共性技术的开发;技术孵化器计划,主要是促进创办高新企业;Tnufa计划,主要是鼓励个人企业家创业;Magneton计划,主要是鼓励公司与研究机构合作,促进技术从研究机构到产业的转移;NOFAR计划,主要是支持高校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研究加速向产业界的转化等㊂3.4㊀政府通过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保障企业创新发展以色列技术创新著称全世界,其世界领先的高科技科创公司的创新发展都依赖于本国健全的㊁并与国际规则全面接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㊂如新的‘专利法“于1967年制定,1995年8月对其进行修订;‘商标条例“于1972年实施,‘商标标准“于1990年制定布;‘商业侵权法“于1999年颁布;新的‘版权法“于2007年颁布等㊂为保护育种者权利,政府于1973年制定了‘植物育种者权利法“,保护期是:自通常的情形下登记之日起为二十年,而对于葡萄㊁果树㊁林木和其他多年生植物则为二十五年㊂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目前以色列采用的方法都是以司法保护为基础,并加以行政保障㊂3.5㊀政府通过启动创新创业计划支持重点地区创新发展海法市位于以色列北部,作为该国第三大城市,政府为支持本国中部以外地区创新创业,2019年在海法市启动了一个 促进技术创新创业计划 ㊂该计划旨在增加海法市初创公司和技术创新项目的数量㊂具体实施措施包括:在海法主要利益相关者(市政当局㊁学术界㊁产业界㊁商业部门和非营利部门)之间创造一种协同效应和合作机制,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海法市的战略资产,鼓励独立创业,加强海法创业社区建设,包括少数族裔的创新创业,同时将海法市打造成为以色列的创业和创新中心㊂3.6㊀政府通过出台人才培养政策应对高技术行业人才短缺随着世界人才争夺愈演愈烈,以色列在信息通讯㊁电子器件㊁网络安全㊁人工智能㊁大数据存储等高科技领域,也遭遇了人才匮乏的困局㊂面对主修自然科学㊁信息技术㊁机械工程和数学等科目的高质量学子数量严重不足的现状,政府制定 国家数学和科技促进计划 ,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学习到上述相关科目,同时增加教师认证机构和师资队伍,以增加上述更多的相关科目㊂面对高新技术领域人力资本匮乏情况,政府紧急启动了两个高技术人才培训专项计划,包括 高技术人力资本基金 和 高技术产业人力资源快速培训与安置应急计划 ,以期为高科技公司及专门技术职位的人才发展进行资金扶持㊂4 我国与以色列之间的农业科技创新差距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障碍和挑战,包括土地问题(耕地面积减少和土地污染严重)㊁农业质量问题(品种与技术相对落后),以及农业生产无保障问题(基础设施薄弱和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等㊂反观以色列,在资源禀赋先天不足的环境中发展成为了一个著名的世界农业强国,其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创新发展水平全球领先㊂目前,两国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所表现的差距越来越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㊂4.1㊀以色列农业科技创新能力高于中国为应对全球化挑战,政府及时调整并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如2008年政府发布了‘以色列2028:全球化世界中的经济与社会愿景与战略“,其根本理念是创新驱动发展㊂据以色列创新署(2020)统计,国内百万人口研究人员拥有数量全球排名第一㊁百万人口工程师拥有数量全球排名第一㊁研发投入强度世界排名第一㊁风险资本可利用性方面世界排名第二以及科研机构的科研能力世界排名第三㊂学术界与产业界合作紧密度全球最高㊂中国在上述指标表现方面明显弱于以色列㊂4.2㊀以色列农业创新生态系统优于中国以色列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其农业创新生态系统,该系统为农民和私营部门在价值链中所遇到的困难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并为他们提供了许多的成长机遇㊂以色列从事农业的人员大多数具有专科文凭,但他们都是来自各个行业的知识阶层,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不断的创新技术才是这些阶层得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法宝㊂在以色列,几乎所有农业研发活动都是围绕农民遇到的现实问题而开展,而且农民对吸收新解决方案的意愿非常强烈㊂然而,在中国,由于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㊃61㊃㊀㊀2023年第4期刘洪霞,等:以色列实现农业强国的创新发展路径及对我国启示研究报告低,现代职业农民队伍尚未壮大,缺乏使用农业先进技术的能力,因此说服农民创新并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㊂4.3㊀以色列农业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地位高于中国在以色列,企业真正成为了国家创新主体,主要体现在:一是企业对自身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强度非常重视;二是拥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三是企业集群化发展模式几乎遍及所有产业领域;四是企业积极与高校合作联办技术转移平台[13]㊂然而在中国,到目前为止,农业企业仍没有真正成为创新主体,问题主要表现在:原始创新能力不足㊁基础研究动力不足㊁国际化研发参与度低㊁对外技术依存度高㊁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差㊁创新生态环境不佳等㊂4.4㊀以色列农业科技创新动力强于中国出口市场一直是以色列农业研究的关键驱动力,如何提高本国在农业产业价值链中的竞争优势,一直是以色列政府㊁企业和农民追求的目标,这种强烈的创新动力主要源于其拥有超强的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㊁充足的农业研发经费㊁高水平的研发队伍以及高端的农业生产技术储备等㊂然而,就农业科技的原始创新来说,欧美日等一些发达国家一直走在世界前端,中国对其一直处在效仿阶段,自主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核心技术也相当匮乏,导致我国对国外生产技术的依赖度过高,农业技术发展长期处在被动局面㊂4.5㊀以色列农业成果技术转移主动性高于中国高校成立科技转化公司,助推知识产权商业化运作㊂以色列目前拥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技术转移网络,该网络有十多家知名技术转移中心组成,其中多所知名大学及研究院所的技术转移机构就包括在内㊂如以色列农业研究组织(ARO)成立的Kidum技术转移公司,使其科研成果的商业化率达到85%以上㊂在中国,尽管大学或者研究类机构成了技术转移部门,但是由于缺乏既懂商业又有学术背景的成果转化队伍,同时又缺乏专业的法律㊁财务团队的支持等原因,科研人员的创新成果转化率依然偏低㊂5 对中国建设农业强国的经验借鉴和启示5.1㊀多举并措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以色列政府为了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制定多项农业管理制度与农业激励政策㊂比如,对化肥㊁农药㊁农用薄膜等农业投入品收取产品税;鼓励农业生产者采用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方式,政府对此会给予一定的补贴等㊂为此,我国未来农业发展需要紧抓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问题,将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在一起,统筹推进,协同发展,这也就表明在坚持以生态优先㊁绿色发展为准则的前提下,此前以追求利润为中心㊁以产量为目标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必须转向以生态效益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度统一为追求目标的农业发展模式㊂5.2㊀继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色列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由政府㊁高等院校㊁企业等作为创新主体组成的创新体系基础架构,各个创新主体除了充分发挥好各自作用之外,还与其他两个主体互相支撑,呈现出螺旋式上升发展㊂因此,中国的创新发展应参考以色列的这种协同创新发展方式,即政府引导科技创新战略方向㊁加强复合型人才储备和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加速建立并健全研发体系,进一步创新技术转移转化模式,以及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㊂5.3㊀尽快建立技术经纪人资质体系以色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之高,主要得益于其专业的技术转移转化队伍以及健全的农业技术经纪人职业资格制度㊂成为专业的技术经纪人,其自身所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素养包括:一是需要熟悉与专业领域相关的农业前沿技术㊁热门农业技术及未来农业发展方向等,二是需要具备敏锐地判断农业市场前景与方向,价值预判㊁商务洽谈㊁公关㊁协调㊁管理等综合技能㊂而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之所以相对较低,其最主要原因是中国缺乏专业化的技术转移转化队伍㊂因此,建议中国政府部门,积极引导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设与技术转移转化有关的学科与课程,并动员和组织学生到知识产权保护公司㊁技术转化公司等去学习与实践,以获取相关的工作经历;同时地方政府也可以建立专门的技术经纪人认证机构[14],以完成相应评估以及资格证书颁发等工作㊂㊃71㊃㊀㊀研究报告中㊀国㊀林㊀业㊀经㊀济2023年第4期5.4㊀重视农业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科学素养以色列农业职业技术培训历史已有70多年,农民受教育程度大都在高中以上,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非常容易接受创新性的农业解决方案㊂为此,我国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农民的的科技文化素养,在农村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职业水平非常欠缺等基础上,需要加大农民职业培训力度,将政府㊁院校㊁企业㊁社会团体等多方力量汇聚在一起,成立专业的培训机构,构建一批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尽快适应我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15]㊂5.5出台人才培养和吸收政策措施以色列之所以被誉为创新型国家,与长远的技术强国战略和创新型人才战略㊁多元化的移民文化背景,以及开放式的人才吸引政策分不开㊂而这些要素综合在一起,为以色列提供了充足的知识型人才人力资源储备,从而形成了以色列国家创新政策的主要力量来源,也就是中国所应该探索的方向㊂为此,因此,我国必须重视人才培养,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必须建立长远的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有机整合的管理体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以及必须优化人才引进㊁选拔和评价机制,并注重拔尖人才培养等㊂参考文献:[1]贾丽慧,刘心雨,李娟,等.以色列农业的成功做法及对新疆农业的启示[J].农业科技通讯,2012,481(1): 9-12.[2]郭久荣.以色列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及对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启迪作用[J].世界农业,2006(7):39-42.[3]李燕凌,张远.以色列农业推广体系的特色及其经验借鉴[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3): 59-64.[4]李干琼,许世卫.以色列农业科技㊃农民培训及科技政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10):172-174.[5]周年生.以色列是如何管理水资源的?[J].海河水利,1983(S1):73-74.[6]吴辉.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度与省际比较[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8.[7]范琳,刘敏,李茂林.国外创新创业发展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对我国的启示:以以色列创新创业经济发展为例[J].北方经济,2018,373(12):74-77.[8]谭明.以色列农业发展战略对广西的启示[J].广西农学报,2009,24(6):99-102.[9]柳一桥.美国㊁法国和以色列农业水价管理制度评析及借鉴[J].世界农业,2017,464(12):93-98.[10]周刚炎.以色列水资源管理实践及启示[J].水利水电快报,2007(5):9-13&33.[11]沈云亭.以色列农业发展经验及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启示[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9,504(3):33-37.[13]詹嘉放,宋治文,李凤菊,等.日本㊁荷兰和以色列发展设施农业对中国的启示[J].天津农业科学,2011,17(6):97-101.[13]叶紫,孙津歌.以色列创新农业与最新农业科技初创公司[J].上海商业,2021,508(6):89-91.[14]董洁,孟潇,张素娟,等.以色列科技创新体系对中国创新发展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4):1-12.[15]李秀艳.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的原因与对策[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1):65-68.㊃81㊃。

中国经济发展对发展中的启示

中国经济发展对发展中的启示

中国经济发展对发展中的启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其快速的经济增长和成功的发展模式而受到世界的瞩目。

中国经济发展给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本文将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从而提供一些有关经济发展的有益经验。

一、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例如高速公路、桥梁、港口等。

这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也应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可以提升交通、通信和能源等领域的效率,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体的经济增长。

二、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中国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启示是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并向科技研发领域投入大量资源。

这有助于提高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增长速度。

发展中国家应该将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并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通过培养创新人才和加强科技合作,发展中国家可以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推动经济向高端产业升级。

三、坚持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还在于坚持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

作为全球贸易大国,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中国还积极促进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推动共同发展。

发展中国家可以学习中国的做法,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扩大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获取更多机遇和资源,进而推动经济发展。

四、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国的经济发展也给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关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启示。

中国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但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环境状况。

发展中国家需要意识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采取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通过制定环境保护政策、绿色产业的发展和节能减排等举措,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综上所述,中国的经济发展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其他发展中国家可以从中国的经验中学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坚持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以及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以色列创新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以色列创新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发展
以色列创新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过程,如今已成为世 界知名的创新型经济体,拥有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
以色列创新经济的特色与优势
特色
以色列创新经济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注重研发和创新创业,拥有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同时也非常注 重知识产权的保护。
优势
以色列创新经济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风险投资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些优势为以色列创新经济的发展提 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02
中国经济发展概述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 续的高速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产业结构的优化
中国经济逐渐从以农业为主导转向以制造业和服务 业为主导,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创新能力的提升
中国政府大力支持科技创新,推动了一大批 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快速发展。
人才流失问题
以色列面临人才流失的问题,许多优秀的人才流向了美国等发达国家,而中国也面临着人才流失的问题,但近年来随着国 内经济发展和政策支持,人才流失问题有所改善。
企业竞争力比较
企业结构
企业创新能力
品牌与营销
以色列企业结构以中小型企业 为主,创新能力强,灵活性高 ,而中国则以大型国有企业为 主导,企业在规模和资源上具 有优势。
培养创新人才
以色列重视人才培养,善于吸引 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中国应加 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人才 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
推进改革开放,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深化改革
以色列在市场经济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应进 一步深化改革,打破体制机制障碍,释放经济发展活力 。
扩大开放
以色列的开放型经济模式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借鉴。中国 应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和 技术,促进经济发展。

以色列创新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以色列创新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创新是解决经济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
面对资源短缺、环境压力等挑战,以色列通过创新实现了高效、可持续
的经济发展。
培养创新人才与建设创新环境
重视教育投入和创新人才培养
以色列在教育领域投入大量资源,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 支撑。
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
以色列社会文化鼓励创新思维和冒险精神,宽容失败,支持创新者不断尝试和探索。
和挑战。
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绿色发展
中国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
数字化转型
中国将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 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区域协调发展
中国将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开放合作
中国将继续坚持开放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以双方文化差异较大, 需要加强沟通与理解,以 促进合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技术转移
以色列的技术优势与中国 庞大的市场需求相结合, 为双方带来了巨大的商业 机会。
中以创新经济合作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建议
加强政策沟通
中以双方应加强政策层面的沟通,共同制定 创新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
促进技术交流
鼓励双方企业、研究机构之间的技术交流与 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
以色列建立了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促进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激发了创新活 力。
优化产业结构与推动产业升级
1 2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技术产业
以色列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 高技术产业,提高了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仍然处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时期,该时期发展对我国未来有关键影响。

以色列国家在创新经济发展进程中,不断创造奇迹,促进国家实现发展与进步。

由于中国和以色列国家之间具有互补性,因而促进两国合作尤为重要。

然而,在中以合作中,存在一定的阻碍,对其合作产生不良影响。

对此,本文主要对以色列创新经济进行深入分析,并从建构主义理论和国关理论视角而提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以色列;创新经济;我国经济发展;启示
一、前言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国家发展中,应建构图式,并且促进个体对世界知觉理解和思考,以创建认知结构。

在以色列国家发展中,从一穷二白到科技强国,其中创新经济发挥着重要的推动性作用。

我国与以色列国家之间具有互补性,只有加强二者的合作研究,才能使处于经济转型关键时期的我国如鱼得水,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对此,我国相关部门人员有必要对以色列国家创新经济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指导。

二、以色列创新经济
在我国经济发展,以色列国家是推进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条件。

一方面,以色列国家的创新能力较强和科技水平较高。

该国的自然资源十分匮乏,但其坚持走创新经济之路,实现知识型经济的成功飞跃。

创新是以色列的创新经济灵魂,依靠创新,逐渐解决生存问题,并且能够科技竞争实力逐渐增强。

在其发展中,政府给予支持、以出口为主、大力发展国内风险投资、注重将风险投资和科技发展相结合,同时坚持科技创新,为国家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另一方面,以色列国家重视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将其上升至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政府对该观点给予高度认可,为中以两国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

现阶段,我国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以色列国家能够对我国提供外援式的帮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佳伙伴,同时为我国提供有力支持。

三、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从以色列国家创新经济视角出发可知,对我国经济发展给予一定的启示。

我国要更好实现经济转型,必须坚持与以色列国家之间合作,并清除中以合作阻碍因素,实现求同存异及提出促进中以合作的有效策略,对推动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1.中以合作中的阻碍
首先,中以两国之间存在着文化和思维的差异性。

在中以建交20多年以来,双方合作越来越密切,但仍然对彼此的了解不够。

就两国思维方式而言,以色列国家遵循“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我国坚持“中庸之道”。

例如:就两国农业发展来看,以色列农业设备设施十分完善,但农作物大棚却朴实;我国农业设备设施相对较为先进,但软件系统、管理理念仍然有所欠缺,阻碍农业发展进程。

其次,受国关影响相对较大,主要受阿拉伯、美国等方面的影响,中以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受其牵制较大,影响两国之间建交的深度、广度。

再次,政府层面的统筹机制相对较为缺失,不能为中以两国深入合作提供有力的框架支撑。

最后,双边关系相对不具备对称性,受国土等资源的限制影响较大,亟需得到双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引导,以促进两国之间合作企业的良好发展。

2.促进中以合作的策略
从建构主义和国关理论来看,中以合作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必然选择,我国经济发展中有必要积极借鉴以色列国家的创新经济发展模式,以充分激发中以技术合作的潜力。

首先,我国应从战略高度而对待以色列国家,积极发展双方合作的项目,如农业中节水技术、海水淡化技术等;公共卫生事业及新能源开发等,并重点突破。

我国是农业大国,解决“三农”问题尤为重要。

以色列国家的农业相对较为发达,不仅农业设备设施相对较为完
善,而且农业管理水平较高,能够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有力借鉴。

其次,中以合作中,应加强政府和民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夯实合作基础,为我国提供创新经济的借鉴。

基于此,中以两国应确立合作机制,并构建合作平台,促进各层面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

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看,能够为中以两国合作提供行为路线图。

再次,中以两国之间应加强fta的商谈,将中以合作推向新的高度。

最后,创新中以合作方式和提高合作层次[3]。

四、结论
通过国关理论可知,各国要更为积极的应对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竞争与挑战,必须营造良好的国际关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以形成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

以色列国家创新经济发展中,使该国从一穷二白走向富强,与我国而言,具有激励性。

因此,我国相关部门人员应加强对其创新经济的研究,从中获取启示,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充足动力,推进我国经济转型的发展进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