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合集下载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

三·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工作 1· 大力推进能源节约 ⑴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节能 ⑵推进交通运输和农业机械节能 ⑶推动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 ⑷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 ⑸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 ⑹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 ⑺加快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节约型社会

2· 深入开展节约用水 ⑴推进城市节水工作 ⑵推进农业节水 ⑶推进节水技术改造
循环经济的产生


二.循环经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成果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感到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生 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也不是无限的。 人类社会要不断前进,经济要持续发展,客观上要求转变发展方式,探 索新的发展模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甘肃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 甘肃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 二· 甘肃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 1· 坚持全面贯彻“3R”、减量化有限的原则 2· 坚持统筹规划、优化布局的原则 3· 坚持政府推动、 市场引导的原则 4· 坚持科技创新、猪肚创新并重的原则 5· 坚持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的原 则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和任务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战略目标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 :近期目标——到2010年,力争到2012年,我国单位 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 第二阶段 :中期目标——2011年至2020年。


第三阶段 : 长期目标——2021年至2050年。全面建成人、自然、 社会和谐统一的循环型社会。
循环型农业

⑶农业新技术,科技成果的推进离不开标 准化理论体系

⑷标准化在循环型农业发展中具有引导示 范作用

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与关键措施

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与关键措施
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与关键措 施—以北京市为例
精选课件
1
北京市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与关键措施
• 循环农业(Circular agriculture) “旨在农 作物系统中推进各种资源的往复、多层、高 效流动的活动”,其核心在于扩汇、节支、 增收、环境友好,即实现“资源—产品—废 弃资源再生利用—循环利用”。现以北京为 例,探讨发展现代循环农业的必要性,归纳 总结循环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与关键措施。
• 阔利达公司位于康庄镇。该公司的生物发酵饲料生产 线,用于处理周边菜农的废弃蔬菜和更为丰富的农村 秸秆资源。
精选课件
35
废菜叶变美味饲料
• 而所谓的蔬菜废弃物主要是菜叶、菜帮子和根茎等, 公司按菜叶、菜帮子每斤6分钱、秸秆按每亩20~ 25元收购,日消纳能力30吨,基本能够消纳康庄镇 域内的蔬菜废弃物。
精选课件
31
发展循环农业关键措施
• (4)全民树立循环农业发展理念
• 发展循环农业,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京郊区县政 府在开展循环农业工作过程中,通过广播、电视等新 闻媒体、宣传卡片、村务公开栏、科技入户等自上而 下的形式普及推广各类循环农业新技术。在农业循环 项目实施过程中,保证农民参与项目的制定、实施、 评估、问题分析、总结等各个环节,使农民真正意识 到自己是农业发展的主人,从根本上强化民众的生态 环境保护意识,确实作到“政策措施落实到村,技术 要领普及到户,循环农业意识发展到人”。
• 羊、奶制品、家禽、牛和其他畜牧业是北京的优势产业, 在全国亦有相当的优势,但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畜禽粪便等 废弃物。通过农牧结合,采用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作物秸 秆(青贮) 、作物籽粒—畜禽粪便(人粪便) —沼气发 酵、养殖蚯蚓—沼液沼渣还田—优质有机肥、蚯蚓、沼 气”,使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和物质流取得良胜循环,实

浅析循环农业发展现状与不足

浅析循环农业发展现状与不足

关键词:高邮市;循环农业;模式1国内外背景多年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为“三农问题”)一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被提到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在农村,发展循环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经济模式,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农村的经济模式[1]。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循环农业的发展如日中天,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主流。

农业循环经济(AgricultureRecycleEconomy)是把循环经济理论应用于农业系统,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生态技术学原理及其基本规律作为指导,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自然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废弃物的排放量,实现“投入品-产出物-废弃物”的循环综合利用,最终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2]。

由此可见,农业循环经济能够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高效利用资源,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3R:Reduce,Reuse,Recycle)的循环经济原则[3]。

目前,美国、德国、日本、荷兰、以色列等国外发达国家,正在逐步完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具体内容见表1。

反观我国,我国疆域辽阔,具有水土资源不相匹配、气候条件丰富等特点,因此,在不同的地域,农业发展的状况也不尽相同。

近些年,我国循环农业发展主要围绕着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循环利用、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建设等,不同地区循环农业的典型模式及发展现状见表2[5]。

2当地现状高邮市(是县级市)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江苏省中部,北接宝应县、金湖县,南望扬州市,西连天长市,东连兴化市。

养殖业主要有淡水鱼、虾、蟹和鸡、鸭、鹅、猪、兔、羊及特种水禽、家禽等;种植业主要有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等。

高邮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这是因为当地的水产养殖和农作物种植发展得很好,带来了不少的经济效益。

循环农业的由来及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现状2015张传量

循环农业的由来及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现状2015张传量

循环农业的由来及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现状摘要: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循环经济在保护环境和资源,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理念的循环农业将是世界农业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该文就国内、国外农业的产生和发展, 以及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 系统而全面地分析、归纳了循环农业的兴起、成长、发展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为循环农业的发展和完善起理论支持作用。

关键词:循环农业循环经济生态农业“3R 原则”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市场农业转变进程中, 农业的增长方式正面临着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从不可持续到可持续的转变。

农业要实现持续发展, 很重要的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发展循环农业。

循环农业的兴起将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 它将是农业发展观念、发展模式、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上的一场革命。

它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也为资金、技术在耕地上的集约利用创造条件[1] 。

1 循环经济的概况循环农业(也称循环型农业)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

讨论循环农业的发展趋势不能不首先追究循环经济的发展[ 2] 。

“循环经济”一词, 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 ·波尔丁在20 世纪60 年代提出的, 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 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 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 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常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在环境方面表现为污染低排放, 甚至污染零排放, 要求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3R)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

它打破了传统工业社会的由“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废物排放”的线形流程组成的开环式经济模式, 是一种善待地球的经验发展新模式。

它要求把经济发展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

所有的原料和能源要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图1)[ 3] , 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低的范围内。

日本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经验及启示

日本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经验及启示

E t 本 是 一 个 人 多 地 少 的 国家 ,不 仅 面 临 农 地 、
水 资源 、能源等制 约 ,也 曾经 出现农业环 境污染 和农
源循 环 设 施 ,充 分利 用 当地 的稻 壳 作 为辅 料 ,采 用
先进 技 术 加速 发 酵过 程 ,高效 处 理牲 畜粪 便 ,最 终 实现废 物 的高度 资 源化 、无 害化f l I 。 日本发 展农 业循 环经 济 ,主要有 以下 4种典 型模式 。 1 . 再 生 利 用型 通 过对 农 业 废 弃 物 进 行再 加 工
牲畜 3 . 6万 头 , 为 处 理 牲 畜 粪 便 ,投 资 9亿 日元
( 1 O 0日元 约 合 6 . 1 4元 人 民 币,2 0 1 3 ) ,建 设农 业 资

1 5
世孝 壤业 W0 r i d A g r i c u I t u r e
防治 病 虫 草 害 ;秸 秆 还 田 、施 用绿 肥 和 厩 肥 保 持 养 分循 环 ;合 理 耕 种 防止 水 土 流 失 ;以及 保 护 生 物 多
世棼 袭业 W0 r i d A g r i c u I t u r e
日本 发 展 农 业循 环 经 济 的 主要模 式 经 验及 启 示
何 龙 斌
摘 要 : 日本 是世 界 上 农业 循 环 经济 发 展较 为成 功 的 国 家之 一 ,主要 有 再 生利 用型 、
有机 农 业型 、立体 复合 型 和 沼 气利 用 型 4种 模 式 ,其 成 功经 验在 于 完善 法律 法规 、 提 供 政 策 支持 、重视技 术 支持 、推 行认 证制 度 以及创 新 农业 组 织。本 文 通过 总 结 日 本发展 农 业循环 经 济的模 式和 经验 ,提 出 中国发 展 农业循 环 经济的 建议 。 关键 词 : 日本 ;农业 循环 经济 ;环境 保全 型农 业 ;可持 续农业

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模式

引言随着全球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循环经济模式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资源高效利用、废弃物再生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解决环境和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循环经济模式的定义、发展背景、主要特征、应用领域、优势、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循环经济模式的定义循环经济模式是一种通过延长产品生命周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废弃物产生,实现资源的闭环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

其核心理念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在生产、消费和废弃物处理的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背景资源短缺全球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使得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以“资源—产品—废弃物”为路径,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循环经济模式通过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再生利用,缓解了资源短缺问题。

环境污染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严重影响了环境质量。

循环经济模式通过减少废弃物产生和污染物排放,改善了环境质量。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共识,要求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循环经济模式通过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循环经济模式的主要特征资源高效利用循环经济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

例如,通过节能技术和节水技术,减少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

废弃物再生利用循环经济模式通过废弃物的回收和再生利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环境污染。

例如,通过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和再制造,减少电子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产品生命周期延长循环经济模式通过设计优化和维修保养,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

例如,通过模块化设计和可维修设计,延长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

循环经济模式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实现资源的闭环循环利用。

例如,通过工业共生和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摘要:发展循环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潮流和趋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我国建设资源友好型、环境节约型社会,有利于我国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本文根据我国国情就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几种发展模式做一简要叙述。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01一、前言上世纪60年代,“循环经济”(recycle economy)由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提出。

为了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1992年“可持续发展”在联合国发展大会上被提出,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了一种被称为“循环经济”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所谓循环经济是一种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友好保护为主要特征,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我国,循环经济正逐渐应用到农业建设方面,在借鉴传统农业经验的基础上,将经济学和生态学的原理应用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建立起了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科学的、最大限度的利用农业资源和环境条件,实现我国农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势在必行(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现当今我国的农业资源和生态问题都比较突出。

先来看农业资源方面,我国人口密度大、人均资源贫乏,土地和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4,矿产资源的人均资源更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再来看生态问题,由于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农机具等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和大气的污染,另外迅猛发展的养殖业产生的畜禽粪便排入河中造成水污染,总体来看,农业污染比较严重。

目前,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面临的生态问题亟待解决,传统型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严重威胁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循环型农业经济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业绿色发展的循环经济发展

农业绿色发展的循环经济发展

农业绿色发展的循环经济发展农业绿色发展的循环经济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循环经济是指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不断优化、升级的经济发展方式。

农业绿色发展则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下面将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循环经济进行探讨。

1.资源利用的优化农业绿色发展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循环利用资源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农业废弃物、尿素等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浪费,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可以借助循环经济模式,将资源紧密结合,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闭环,不断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农业生产模式的升级在农业生产中,传统的农业模式常常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使用农药、化肥过多,造成土壤污染和农产品质量下降等。

为了实现农业绿色发展,需要不断升级农业生产模式。

可以通过推广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3.农产品流通的优化农产品的流通环节也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

通过建立健全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可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减少食品浪费和资源浪费。

同时,对农产品进行溯源管理和标识,增强农产品的可追溯性,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

4.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绿色发展的循环经济不仅是一种发展模式,更是一种发展理念。

通过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可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发展绿色农业和绿色产业,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打造美丽乡村,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5.鼓励农民参与绿色发展农村是农业绿色发展的主战场,鼓励农民参与绿色发展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

通过开展农业绿色发展知识宣传和培训,帮助农民了解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经营能力。

同时,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种植有机农产品、发展绿色产业,共同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6.加强循环农业技术研发农业绿色发展的循环经济需要不断地引入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国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 “减量化”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代表性的包括美国精准农业、以色列节水型农业。

- “再利用”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德国“绿色能源”循环利用农业的持续发展模式转型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个。

- “再循环”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以日本的菱镇的循环农业为典型代表,主要是将农业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通过抑制转化为生物有机肥,这些废弃物通过发酵后产生的甲烷则用于发电,而甲烷充分燃烧后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发的电再转而用于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中去,这种再循环发展模式充分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