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莱芜概况

合集下载

莱芜广电概况

莱芜广电概况

莱芜广电概况莱芜市广播电视局现有在职干部职工282人,局机关下设办公室、人事教育科、计划财务科、社会管理科四个职能科室和总编室、档案资料工作室、微波站、督察科、“村村通”工作中心、物业管理中心、稽查大队、广视传媒中心等事业科室,辖莱芜人民广播电台、莱芜电视台、莱芜有线广播电视台、莱芜广播电视报社四个事业单位。

数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莱芜广电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记使命,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勇争一流,为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和重要的思想保障,各项工作取得了骄人业绩.新闻宣传声势夺人。

莱芜广电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唱好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战役性宣传报道,导向正确,基调鲜明,声势强大。

积极承担市里的应急性宣传任务,效果好,评价优。

对上宣传节节攀升,在上级新闻媒体特别是山东台《山东新闻联播》和中央台《新闻联播》用稿发稿量每年都有新的突破。

节目创优效应集聚。

围绕提高频道质量、节目质量和板块质量,莱芜广电对广播电视各频率频道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对各频率频道科学定位,对栏目节目合理架构,形成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优势互补、良性竞争、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实现了节目创优效应的集聚扩散。

电台的《政风行风热线》,电视台的《莱芜老乡》、《人物故事》、《乡村家园》、《TV大搜索》、《生活才艺秀》等一批深受受众喜爱的名牌栏目和名牌节目相继诞生并不断获奖。

这些年来,先后有上千件作品获省以上奖励。

其中,《居安思危话防汛》、《潮起潮落话莱芜布鞋》、《农业科技呼唤孵化器》、《莱芜环境报告》、《星火燎原》、《莱芜大战》、《三辣小村人》等12件作品获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

四集少儿电视剧《翩翩小白鸽》荣获第二十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

事业建设潜能崛起。

被市委市政府列入为民办的实事之一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到2007年底已实现村村通全覆盖,扩大了广播电视舆论阵地,提升了广播电视网络创收能力。

莱芜地理

莱芜地理

莱芜地理一、赢牟故国,鲁中明珠1、齐鲁中枢素有“绿色钢城”、“鲁中明珠”之称的莱芜位于山东省中部,地处鲁中山区,东经117度19分~东经117度58分,北纬36度02分~北纬36度33分,北邻济南、东邻淄博、西邻泰安。

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2、赢牟春秋——山东省最小的地级市莱芜市就是1992年11月设立的地级市,总面积2246平方公里,辖莱城区、钢城区、1个省级高新区与5个省级园区,19个乡镇(办事处)。

莱芜古称赢、牟,就是齐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三千多年的冶炼史。

境内汶阳文化就是大汶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存完好的齐长城比秦长城还早400多年,春秋时期著名的长勺之战就发生在莱芜。

莱芜还就是著名散文家吴伯箫的故乡。

二、人口与民族2006年底,人口总数达124、86万人,莱芜市就是山东省人口最少的地级市。

人口密度就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

莱芜中西部平原就是人口主要分布区,其中口镇、寨里等都就是万人以上的集镇;牟汶河与赢汶河谷及山前狭窄的平原地带也就是人口稠密区;而面积较大的莱芜低山丘陵地区人口则相对稀疏。

99%为汉族,少数民族中回族占多数。

三、地形莱芜地形为南缓北陡、东高西低的半圆形盆地;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市的4/5。

巍巍泰山向东延伸,构成了莱芜北部山地的主脉,北部有香山、大山、望鲁山,地势较陡峻;东部山区多为低山缓丘;南部山地陡峻挺拔。

位于莱芜、新泰交界处的莲花山海拔994米,就是莱芜的最高山峰。

莱芜盆地的中西部为起伏平缓的泰莱平原,它就是黄淮海平原的组成部分,就是主要的农耕区。

地质条件复杂,岩石类型多样(燕子石),有丰富的铁矿、煤矿。

四、气候莱芜地处暖温带与半湿润地区,就是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就是最主要特征。

年均温在11、5~13、2摄氏度之间,气温随地形的升高,年平均气温由中部平原及洼地向北、东、南三面山区下降。

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比较大。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季,降水量为670~760毫米,受季风的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很大。

工程项目建议书范文6篇

工程项目建议书范文6篇

工程项目建议书范文6篇工程项目建议书范文 (1) 第一章莱芜市概况莱芜市位于山东省中心部位,北依济南,南接临沂,西临泰山,东靠淄博,总面积2246平方公里,人口123.88万。

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地级市,辖莱城、钢城两区。

莱芜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是齐鲁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齐长城横贯东西,长勺之战世代传颂,莱芜战役名载史册。

境内山水秀丽,自然景观众多,房干生态旅游区、棋山旅游区、雪野湖旅游区风景优美、景色怡人,是度假、观光、休闲的理想之地。

莱芜交通便利,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泰莱(泰安-莱芜)高速公路、博莱(淄博-莱芜)、莱新(莱芜-新泰)高速公路分别与京沪(北京-上海)高速、济青(济南-青岛)高速相接,驱车前往泰山仅需30分钟,到济南国际机场仅需70分钟,到达青岛港3个小时。

磁莱(磁窑-莱芜)线、辛泰(辛店-泰安)线两条铁路穿境而过,分别与京沪(北京-上海)、胶济(济南-青岛)铁路相连。

20__年,莱芜市紧紧围绕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建设高标准现代化城市的总目标,加强了城市建设与管理,全市共完成城市维护建设投资33.04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2.69亿元,施工面积35万平方米。

道路、燃气、供水、园林绿化、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莱芜境内风土人情淳厚质朴,人民诚实勤劳,热情好客。

1995年莱芜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优秀城市",1997年以来,连续七年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

为吸引外商投资,莱芜市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旨在创造最有力的舆-论环境,最优越的社会环境,最优惠的政策环境和最优质的服务环境,确保外来投资者在莱芜投资放心,经营安心,生活舒心。

第二章项目概况1、地理位置凤凰城绿叶岛工程东起205国道,西至两河交汇处(牟汶河与孝义河),南起牟汶河,北至孝义河。

2、项目用地面积及现状总用地面积约2134.5亩,其中建设用地约400亩,一般农田约1734亩,涉及孙故事、官厂、石家庄三个行政村拆迁户471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生活服务处等企事业单位30多家,总拆迁面积约9万平方米,按《莱芜市城市房屋拆迁补偿计算方法和标准》估算,拆迁补偿费总计约1.7亿元。

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范文5篇

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范文5篇

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范文5篇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范文1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___市___县___镇芹菜岭—松树峪三级公路改造工程。

2、项目建设单位___市___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3、建设地点___市___县___镇芹菜岭—松树峪三级公路位于___县东北部,南起101国道由松树峪向北经辛庄接琉辛公路向西至芹菜岭。

4、建设内容与规模芹菜岭—松树峪三级公路改造主要是在原来路由的基础上进行彻底改建和翻建,包括原旧路豁松、路基刨除、路面铣刨、旧路缘石拆除及翻浆处路基处理,按设计完成新路的铺砌、路肩、边坡、排水沟、三座公路Ⅱ级桥梁拆除和新建及道路两侧环境整治和绿化。

该改造工程设计长度约12796米,包括重建桥梁3座。

5、工程进度计划工程计划在20__年3月底完成建设前期程序和初步设计,20__年4月前完成施工图设计,20__年8月中旬完工,配套交通设施和道路工程同步实施。

6、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芹菜岭—松树峪三级公路改造工程设计长度约12796米,总投资1816.76万元,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7、资金筹集及****本项目总投资1816.76万元,拟通过___市政府、___县二级政府财政解决。

其中,___市政府财政支持1000万元,约占项目总投资的55%;___县政府自筹资金816.76万元,约占总投资的45%。

二、编制原则1、在___县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确保乡镇道路发展规划能够顺利实施。

2、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及交通设施,完善乡镇道路的整体功能,发挥___县主干道的交通作用。

3、方案选择本着尽可能利用旧路,减少开挖的工程量,尽量少的占用农田和损伤农田、植被。

4、坚持建设与管理并举的原则,建设期间坚持最大程度不影响老百姓正常出行和道路通畅的原则。

建成后在改善、增强交通设施的同时,加强交通的控制与管理,充分发挥三级道路的交通运行功能。

5、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三、编制依据1、《___县县域规划》(20__年)2、《___县十一五总体规划》(报批稿)。

莱芜区焦卫星报告2023

莱芜区焦卫星报告2023

莱芜区焦卫星报告2023引言此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莱芜区在2023年取得的成就,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各项指标和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莱芜区的发展态势和问题所在,为未来的决策和规划提供参考。

一、莱芜区发展概况莱芜区是山东省下辖的一个区,位于省会济南市南部。

2023年,莱芜区经济持续保持稳定增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以下将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以及教育医疗等方面进行介绍。

1.1 经济发展莱芜区在2023年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GDP超过100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8%。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成为莱芜经济的新增长点。

1.2 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推动莱芜区经济的发展,2023年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和完善。

同时,水、电、气等公共设施也得到了加强,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1.3 环境保护莱芜区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在2023年,莱芜区加大了对污染治理的力度,大力推进生态建设。

大气、水质等环境指标得到了改善,环境状况逐渐得到改善。

1.4 教育医疗教育和医疗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莱芜区在2023年加大了对教育和医疗的投入,改善了学校和医院的硬件设施,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受教育和就医条件。

二、莱芜区未来发展展望鉴于莱芜区在2023年取得的成就和现存的问题,以下将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绿色发展和人文建设等方面展望莱芜区的未来发展。

2.1 经济发展莱芜区未来将继续加大对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支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同时,鼓励创新和创业,提升莱芜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竞争力。

2.2 城市建设在城市建设方面,莱芜区将继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交通、环境、居住条件的优化提升。

注重保护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

2.3 绿色发展莱芜区将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绿色发展。

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莱芜市村庄大全

莱芜市村庄大全

莱芜村庄大全莱芜市现有1083个行政村(居)、1266个自然村;莱城区有843行政村(居),钢城区有240行政村(居)。

村名后的括号内为该行政村的全部自然村名称或有原名及几个行政村为一个自然村等特殊情况。

全市41个城中村改设54个社区居委会,其中莱城新增5个,属凤城街道办事处;钢城新增8个,属艾山街道办事处一、莱芜市莱城区1.凤城街道办事处20个社区居委会,11个村委会。

清馨园社区、芳馨园社区、官寺社区、东升(改为东升社区)(东洪沟、西洪沟、马家洪沟、小河岔)、北埠(改为北埠社区)(北埠、庞家岭、小洼)、石家花园(改为石花园社区)、孙家花园(改为孙花园社区)、戴家花园(改为戴花园社区)、(吕家花园、任家花园二村合为裕园社区)、孟家花园(改为孟花园社区)、董家花园(改为董花园社区)、吴家花园(分为万福园社区、吴花园社区)、南十里铺、北十里铺、业家庄、姚家岭、孟家庄、曹东、曹西(二村合称大曹村)、马家庄、古石沟、孟家峪、蔺家庄、小曹村(改为小曹村社区)(小曹村、胥家庄)、西关(现分为北垣社区、西关社区、顺河社区)、东方红(改为东方红社区)、东风(改为东风社区)(二村合称东关)、石家庄(改为石家庄社区)2.鹏泉街道办事处行政村60个、自然村66个。

程故事(程故事社区)、小故事(小故事社区)、大故事(大故事社区)(大故事、太平岭)、冯家林(冯家林社区)、南姜庄(南姜庄社区)、北姜庄(北姜庄社区)、地理沟(地理沟社区)、黄泥沟(黄泥沟社区)(原名黄沟)、前宋、后宋、李陈庄(原名陈家庄)、北孝义、孝义楼、中和(原名王家庄)、南连河(南连河、东连河)、北连河、朴务头、毕家庄、郭家庄、官厂、大桥(大桥社区)、孙故事(孙故事社区)、南孝义、南张家庄、陶家庄、泉子、瓜皮岭、柳龙崮、马龙崮、西峪(西峪、东峪)、杨家庄。

郭家沟、秦家洼、大石家西陈家峪、小陈家峪、中陈家峪、上陈家峪、汶阳、段盘龙、马盘龙、陈盘龙、侯盘龙、前盘龙、草沟、东龙崮、南龙崮、近崮、前坡、邹家埠、磨山子、北张家庄、东沈家庄、长安、姜家庄(姜家庄、小辛庄)、老鸦峪、孔家庄(北孔家庄、南孔家庄、上孔家庄)、傅家庄、大山、小山。

莱芜市房地产市场报告

莱芜市房地产市场报告

莱芜市人口总数在山东省内为最少的地级市,截止2017年初莱芜市总人口约 137万人,城镇化率约61%,相对省内经济强市城市人口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莱芜市近5年人口情况分析
宏观市场研究
城市经济研究
莱芜经济总量省内排名最末,2016-2017年增长速度实现大的跨越,第三产 业GDP比重逐年增长,经济转型稳步发展。
规划用地性质为二类居住用地(R2),
商住 商业40年 用地 住宅70年
容积率不小于2.0且不大于2.5, 建筑密度不大于30%,绿地率不小于30%。 规划配套商业建筑面积比例为地上总建筑面积的3%-
11000
5%
2200
8800
50
莱芜市场分析
莱芜市住宅市场竞争格局
天泰绿城
莲河项目
城发广场
雅致 檀香湾
500
25
高层 别墅
5900
300
70
高层
4000
800
40
高层 洋房
2038
540
35
24451
4671
面积区间(㎡)
86-160 84-268 61-137 80-150 103-154 104-344 113-179 44-164 94-203 103-178 78-175 88-155
目前均价(元/㎡)
都不超过20%,远低于其他同类城市的30%比例,莱芜房地产市场存在上升空间。 莱芜市房地产市场销售逐年递增,销售面积保持在40-50万㎡左右,2017年在良好的销售大环境下出现爆发式
增长,去库存效果明显。 2017年以前莱芜房地产市场受成交区域及成交结构影响,在5000元/㎡左右浮动;2017年开始出现上扬,近
莱芜市近5年GDP情况分析

莱芜市旅游攻略

莱芜市旅游攻略

莱芜市旅游攻略
莱芜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是一座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

莱芜旅游资源丰富,
有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

以下是莱芜市旅游攻略,带你领略这座城市的风情。

莱芜市概况
莱芜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风光。

市内有着许多
著名的景点,如云门山、铜官窑遗址等,深受游客喜爱。

莱芜市还以煤炭资源丰富而
闻名,是山东省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

景点推荐
1. 云门山
云门山是莱芜市的标志性景点,山势雄伟,景色壮观。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
莱芜市的风光,尤其是日出和日落时分,景色更是令人震撼。

在山间漫步,感受大自
然的宁静与魅力。

2. 铜官窑遗址
铜官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陶瓷窑址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游览铜官窑
遗址,可以了解古代陶瓷制作的工艺和历史,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美食体验
莱芜市的美食以地方特色为主,有着丰富的美食文化。

不可错过的特色美食包括
莱芜烤鱼、铜官窑糕点等,口味地道,令人回味无穷。

品尝当地美食,也是体验莱芜
风情的重要方式。

实用信息
1. 交通:莱芜市交通便利,可乘坐火车或汽车前往,市内交通也便捷。

2. 住宿:莱芜市拥有多家星级酒店和旅馆,游客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住宿。

3. 购物:莱芜市有着丰富多彩的购物场所,可以购买当地特色商品和纪念品。

以上是莱芜市旅游攻略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带给您一次愉快而难忘的旅行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故乡是山东莱芜,莱芜市地处山东省中部,人口125万。

莱芜古称嬴、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莱芜境内资源富集,尤以煤、铁储量丰富,矿冶历史源远流长,曾是全国重要的冶铁中心。

目前,莱芜已经发展成为以钢铁为主导的新兴工业城市,莱芜盛产生姜、大蒜、蜜桃等农产品,莱芜自然风光优美,有雪野湖房干等著名旅游景点,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莱芜区域经济明显,资源优势突出。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莱芜实际,实施重点区域带动、优化产业升级、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战略,构建了“发展三大产业板块、建设六大功能园区”的经济发展新格局,搭起了莱芜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框架。


前,“三大产业板块”、“六大功能园区”正在迅速崛起,已成为莱芜强势招商引资的优良载体、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高位平台、展示对外开放形象的崭新窗口。

“三大产业板块”:
(一)北部生态旅游板块。

以雪野旅游区为重点,山水生态资源优势明显,涉及北部5个乡镇、400多平方公里。

目前,88平方公里的核心景区总体规划已经完成,先后发展起九龙大峡谷、天上人家、雪野湖等生态景区十几处,年接待游客260多万人次。

拟重点引建旅游度假、五星级酒店、休闲娱乐、水上运动、山地运动、沙滩浴场等项目。

(二)中西部姜蒜产业板块。

以莱城姜蒜产业区为重点,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种质资源基地、标准化种植基地、储运加工基地和产品信息交易中心。

该板块主要涉及全市6个乡镇、370多平方公里。

目前已发展姜蒜标准化生产基地30多万亩,年产姜蒜50万吨,全市户均1吨多;加工储运企业600多家,储运加工能力120万吨,是当地产量的2倍。

“生姜种植资源基地”、“生姜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姜蒜产业区交易中心”等项目正在建设。

拟重点引建姜蒜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信息研发、储运交易等项目。

(三)南部钢铁加工物流板块。

以莱钢等大企业为依托,发挥钢铁产业优势,该板块主要涉及4个乡镇、25万人;该板块目前已发展钢铁深加工企业372家,年加工能力550万吨;物流企业283家,年物流量
2200多万吨。

以齐鲁钢铁物流园、莱钢技术研发中心等重点项目为核心,拟重点引建钢铁精深加工、现代物流等项目。

“六大功能园区”:
点引建高新技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化工、新医药、节能环保、旅游、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等项目。

(1)莱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莱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山东省政府2002年批准的省级高新区,是我市重点规划建设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经过近些年的建设发展,已累计引进外来投资项目310多个,发展规模以上企业近百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7家,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50%以上,被评为山东省“科学发展园区”,一座基础设施完备、产业优势突出、服务环境优良、生活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城区已初具规模。

重点引进机械加工、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纺织服装、饮料食品等产业项目。

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拉长现有产业链,紧跟电子信息产业和技术发展的趋势,在集成电路设计开发、新型电子元器件、信息材料、通信等领域重点引进一些技术水平高、发展前景好、具有行业带动作用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项目;在新材料方面,围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航空航天、防弹、人体防护等国防领域以及海洋工程、体育用品、劳动防护、医疗器材等民用领域招引项目;新能源产业方面,重点发展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制冷空调等热利用产品项目,太阳能光伏模块及组件、硅太阳电池等光伏产品项目,太阳能电动车等光电产品项目,太阳能水泵滴灌工程、太阳能取暖系统工程及再生能源产品项目等等。

(2)莱城工业区
莱城工业区是2006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是莱芜工业集聚区、济南都市圈制造业基地和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示范区。

经过这几年的建设发展,莱城工业区建成了莱城大道、汇河大道等“五纵五横”十条主干道,形成了“一环、两轴、五纵五横”的道路交通网络,完成了一批亮化、绿化、美化以及电力、通讯、燃气、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在16平方公里范围内实现了“七通一平”,初步拉起了发展的大框架。

重点规划发展台湾工业园,重点引进汽车零配件、精细化工、新医药、新材料、现代物流等优势产业项目。

在新化工产业方面,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发展新型非萘系减水剂项目,打造国内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减水剂生产基地;在新医药产业方面,加强产学研联合,重点发展新医药、生物工程药物、生物医学材料制品项目,加快形成和发展具有特色的生物医学工程
产业;依托我市盛产多种中药材的优势,重点发展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示范基地和中药现代化科技示范企业项目。

(3)钢城经济开发区
钢城经济开发区是2006年3月省政府批准的省级经济开发区,紧邻国家特大型钢铁企业莱钢集团,是中国最大的H型钢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粉末冶金及制品生产基地;区内有全国规模最大的冶金专业研发中试基地—莱钢技术研发中心,世界尖端、国内唯一中低速磁悬浮轨排生产项目,全国最大的粉末冶金及制品项目。

重点引进钢铁生产与深加工、汽车零部件产业、粉末冶金制品、现代物流、总部研发经济等产业项目,延伸产业链,发展配套加工项目,壮大产业规模。

(4)雪野旅游区
雪野旅游区2007年9月揭牌成立,有总水面15平方公里的雪野湖,山水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近几年来,雪野旅游区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大力加强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绿化美化建设,建设了沙滩浴场、水上游艇、雪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航空科技体育公园等项目,引进了恒大集团北岸特色小镇、山东高速雪野国际度假区、游艇俱乐部、莱钢星级酒店等项目,叫响了“航空运动之城”和“浪漫雪野”的品牌,成为我市外来投资的新热点、招商引资的新平台。

重点依托现有的生态旅游区、航空体科技体育公园、雪野旅游度假区、山水运动中心等项目,重点引进航空科技、运动、展览、培训等航空产业和山地运动、星级酒店、商务会议中心、旅游度假等产业项目,努力打造集休闲度假、时尚运动、会议展览、美食养生于一体的特色旅游新城、航空运动之城和休闲度假胜地。

(5)钢城高新技术工业园
钢城高新技术工业园成立于2001年5月,2006年被省政府批准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有亚洲最大的智能车库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挠性覆铜板生产基地、全省一流的高新技术孵化基地,是全省重要的钢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

重点依托现有的泰达车库有限公司、金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汇合高创公司、电子PI膜、美邦电子、国信电子等企业及齐鲁钢材大市场、韩国工业园、高新技术孵化园等发展平台,积极发展钢铁生产与深加工、电子信息、新材料、现代物流等产业项目。

(6)莱芜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莱芜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2008年4月,市政府将莱城区杨庄镇规划为莱芜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同年,11月14日被省政府批复为省级农高区),是山东省五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之一。

目前,莱芜
农高区已入驻姜蒜加工储藏企业137家,年加工储藏能力达到74万吨,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8家,有11家企业取得自营进出口权并通过了GAP认证,4家企业获得“绿卡”,有全国生姜出口第一大户——莱芜万兴果菜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和全省果蔬冷藏第一库——莱芜祥盛食品有限公司;被定为中国园艺学会姜蒜葱分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生姜分会所在地,设立了国家级生姜试验站,园区发展的基本框架已经搭起。

重点围绕农业高新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着力打造生物工程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现代农业装备制造园、数字化农业物流园四大园区,招引种质资源保护和创新利用、生物肥料、生物环保厕所、生物降解地膜、洗涤化妆品等高新技术项目;招引生物医药原料、生物医药中间体、生物医药或保健产品等项目;招引农产品会展经济、仓储配送、电子商务交易等项目,建设一流的种植园区、一流的加工园区、一流的农产品集散地、一流的科技研发中心,把农高区打造成集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科技研发、商贸物流、生态观光、品牌展示于一体的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