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修改.doc

《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108318 学分-学时4.5-96)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是为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必修课,也是道桥渡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在桥梁工程、道路工程等基础设施中常用的基本构件,其中包括钢筋混凝土构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圬工结构构件及钢结构连接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后续学习《桥梁工程》、《基础工程》课程和其它道路构造物的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

学生在学完《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后应达到下述基本要求:

1.掌握钢筋、混凝土、钢材及圬工材料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

2.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计算原理和方法,能够进行桥梁结构中常用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设计。

3.掌握预应力混凝土和部分预应力结构的基本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能够进行桥梁结构中一般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设计,并对构造要求有一定的了解。

4.能够掌握圬工结构的基本构件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能够进行桥梁圬工结构各种基本构件的设计。

5.掌握桥梁钢结构的常用联结方式及其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

6.能够运用现行行业规范-《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进行桥梁常用构件及结构的设计与分析。

7.学生应对桥梁工程中常用的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基本构件的制做与施工方法有一基本了解。

8.为学习《桥梁工程》、《基础工程》等后续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三、能力培养的要求

1. 分析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形态及破坏机理、配筋构造及其配筋设计方法的能力培养,同时也要注意培养简支梁板结构的设计能力的培养。

2. 计算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对各种结构进行计算或确定计算步骤的能力和对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进行判断或校核的能力。

3. 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概括、消化吸收的能力,以及围绕课堂教学内容,阅读参考书籍和资料,自我扩充知识领域的能力。

4. 表达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作业,清晰、整洁地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的能力。

5. 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钻研问题的习惯,和对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案、选择不同计算方法,以及对计算进行简化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四、实践环节安排

(一)实验(8个学时)

本课程包括3个试验:

1.混凝土简支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实验

2.混凝土简支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实验

3.混凝土偏心受压柱承载力实验

(二)课程设计(1周)

题目: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主梁设计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一份,A2图纸一张(手工绘图)。

(三)课外大作业

题目: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桥的主梁设计计算

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四)上机

本课程尚安排了16小时的课外上机时间,使用辅助教学软件。

1、观看钢筋混凝土梁的破坏模拟实验或相关光盘、录像片40分钟。

2、配合各章节的教学设置习题22道,并配合课堂讨论,解答疑难问题。学生上机计算,课外学时20机时,可自编部分计算程序。

五、建议学时分配

课程内容讲课习题课或课堂讨论实验上机

第一篇钢筋混凝土结构42 4

课程总论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材料4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计算原则4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0 2 2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8

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2

偏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62

正常使用条件下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应力验算、裂缝宽度及变形验算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