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合集下载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名称模电课程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院系电子通信工程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2013年12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录第一章绪论 (3)1.1目的 (3)1.2内容 (3)第二章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4)2.1设计目的 (4)2.2设计电路图 (4)2.3设计原理 (4)2.4 Miltisim 模拟以及结果 (5)2.5设计的器件 (5)2.6设计物品的实物图片 (6)第三章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6)3.1设计目的 (6)3.2设计电路图 (6)3.3设计原理 (7)3.4 MUltisim 模拟以及结果 (7)3.5设计的器件 (9)3.6设计物品的实物图片 (9)第四章Multisim 模拟差分及运算放大电路 (10)第五章调试与测试数据 (14)第六章结论及设计心得 (17)第一章绪论经过一个学期的对模拟电路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学习了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知识。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

模电课程设计便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模拟电路主要说的是放大电路,在这次模电课程设计中我们主要设计了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和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通过对电路的设计和Multisim 模拟,我们进一步了解和熟悉了模电课上的知识。

对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应用有了更深层次的学习。

1.1 目的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模拟电子技术》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设计教学是知识的综合运用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以理论为基础设计,在实践中检验、修正。

首先设计一个电路,通过Multisim 模拟,再制作电路板实物。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方案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方案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方案报告早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书桌上,我拿起笔,开始构思这份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方案。

这十年来,我已经写过无数个方案,但每一次都仿佛是一个新的开始,充满了挑战和激情。

一、项目背景想起那个炎热的夏天,我第一次接触模拟电子技术,就被它深深吸引。

如今,时代在变迁,模拟电子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技术,我们决定设计一个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的课程方案。

二、设计目标这个方案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让学生在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独立设计并实现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模拟电路。

这个目标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三、课程内容1.模拟电子技术基本原理我们要让学生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

这部分内容就像一座大厦的地基,至关重要。

我们会从最基本的电子元件讲起,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2.模拟电路设计我们将教授学生如何设计模拟电路。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黑夜里寻找光明,需要不断地尝试和实践。

我们会让学生从简单的电路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的电路设计。

3.实践操作理论知识毕竟只是理论,我们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模拟电子技术。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大海里航行,需要勇敢地面对风浪。

我们会为学生提供实验器材,让他们亲自动手,完成电路的设计和制作。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理论教学就像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模拟电子技术的大门。

我们会采用案例分析法、互动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检验理论知识的最好方式。

我们会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网络教学网络教学就像是一股清新的风,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时代的气息。

我们会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

五、课程评价1.过程评价过程评价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

广东海洋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广东海洋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低频信号发生器班级XX XXXX姓名XXXX学号20121192XXXX成绩日期 16低频信号发生器一、课题名称与技术要求1设计能产生正弦波,矩形波(占空比可调)和锯齿波等多种信号的函数信号发生器。

2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a输出信号的工作频率范围10Hz~10KHz,连续可调b输出各种信号波形幅值0~10V,连续可调二、内容摘要信号产生电路有正弦波和非正弦波振荡电路两种形式。

正弦波振荡电路是由正反馈网络和放大电路组成。

常见的有RC正弦波振荡电路和LC正弦波振荡电路。

非正弦信号产生电路主要有方波、矩形波、三角波和锯齿波等信号发生电路。

矩形波发生电路由一个可调占空比的迟滞电压比较器组成。

方波是占空比为50%的矩形波的一种特殊形式。

锯齿波发生电路由一个同相输入迟滞比较器和一个可调占空比的积分电路组成。

三角波又是占空比为50%的锯齿波的特殊形式。

对于正弦波产生电路,关键就是熟悉选频网络的选频特性。

对于非正弦产生电路,关键是要明确放大电路引入的是正反馈,因为只有正反馈才能使电路产生振荡。

本方案采用RC正弦波振荡电路,迟滞电压比较器和RC积分电路。

将这三个电路连接在一起,会依次产生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

由于矩形波积分后不能产生锯齿波,上述方案不能实现,所以单独设计一个矩形波产生电路。

由于矩形波与方波的不同之处在于矩形波的高电平持续时间与低电平持续时间不相等,可以在方波产生电路中设法使电容的充放电时间不相等来实现,即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实现,这就是一个可调占空比的矩形波发生电路。

三、总体设计方案论证及选择(1)RC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作为输入信号,通过迟滞电压比较器产生方波,再作为输入信号,通过积分电路产生三角波。

原理图如下:正弦波方波三角波1.正弦波产生电路a电路图如下:b. 分析上图是RC串并联正弦波振荡电路,又称文氏桥。

反馈网络和选频网络由RC串并联网络组成,同时加入了一个C007芯片作为放大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及综合设计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及综合设计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及综合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模拟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主要通过实验和设计来加深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该课程包含基础实验、综合实习和设计实习三个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

二、实验内容基础实验基础实验涵盖了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

具体实验内容包括放大器电路实验、滤波器电路实验、振荡器电路实验、示波器使用实验等。

这些实验既可以作为基础知识学习的补充,也可以为学生的后续实验和项目提供支持。

综合实习综合实习是在基础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性实验,主要是组合基础电路实验,进行底层电路设计和性能测试。

该实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进行电子元器件系统设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协同合作能力。

设计实习设计实习是整个课程的重点,在本实习中,学生需要完成一个完整的电子元器件系统的设计,并进行测试和优化。

其中,设计流程包括项目文档编写、功能需求分析、电路选型和原理图设计、PCB设计和工艺制作等。

该实习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电子系统设计和综合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基础实验中,教师将通过演示实验过程和现场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

在综合实习和设计实习中,学生将分组进行,团队之间进行协同合作。

教师将通过集体指导和个别辅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实验和设计中的问题,并对学生的进度和表现进行监督和评价。

四、实验与设计成果在实验和设计过程中,学生将需要完成相关的实验报告和设计文档,并对实验结果和设计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此外,学生还需要进行口头报告和项目演示,以展示其所学的知识和实践能力。

五、实践意义本课程是模拟电子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学生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将获得电路设计和测试的基本能力,并具备加入电子领域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基础能力。

模拟电子技术及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及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及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常用电路;2. 理解并分析常用模拟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性能;3. 学会使用相关软件(如Multisim、Proteus等)进行模拟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模拟电路;2. 能够分析和解决模拟电路中存在的问题;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动手实践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操作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模拟电路设计和分析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素养,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概念:包括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基本电路的定义、分类及功能;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放大电路:以晶体管放大电路为核心,讲解基本放大电路的原理、性能及设计方法;教材章节:第二章3. 滤波电路:介绍不同类型的滤波器原理、特性及应用;教材章节:第三章4. 振荡电路:分析LC振荡器、RC振荡器等常用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教材章节:第四章5. 模拟电路仿真与设计:利用Multisim、Proteus等软件,进行模拟电路的仿真与设计;教材章节:第五章6.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结合实际案例,指导学生完成模拟电路的设计与制作;教材章节:第六章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概念;第二周:放大电路;第三周:滤波电路;第四周:振荡电路;第五周:模拟电路仿真与设计;第六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武汉理工大学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武汉理工大学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武汉理工大学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武汉理工大学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该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模拟电子电路设计和制作的能力,以及对电子元器件及其参数的深入理解。

本文将从课程设计的整体构架、内容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课程设计的整体构架武汉理工大学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理论授课、实验操作和课程设计。

其中理论授课部分主要包括模拟电子电路、常用电子元器件和电路参数、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基本概念等方面的知识;实验操作部分则是在实验室里进行模拟电路设计、搭建、调试和测试的实践环节;而课程设计则是将前两个环节所得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的电子电路中,完成一定难度的模拟电路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重点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设计需求确定、电路原理设计和最终电路实现。

在这三个方面,主要涉及到的知识和技能有:1. 了解电子电路中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及其参数,对于电路中各元器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进行深入理解。

2. 了解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其在电路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3. 熟练掌握基本的电路设计方法,比如赫兹尔电桥法、威恩电桥法、放大器设计等。

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过程中,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1.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 对技术资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 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难点及解决方法在进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通常会面临以下难点:1. 对于某些复杂电路元器件参数的理解和掌握。

2. 如何将实验操作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设计中。

3. 如何将策划和设计的工作有效组织起来。

针对以上难点,在设计中,可以注意以下几点:1. 积极探索不同的电路元器件特性,加深理解及掌握。

2. 在实验操作前,需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内容,便于将实验中的知识、技能及经验应用到设计中。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概念,如放大器、滤波器等;2. 了解常用模拟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应用;3. 理解并掌握模拟电路参数的计算与调整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并设计简单的模拟电路;2. 学会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实验设备进行模拟电路测试;3. 能够运用Multisim等软件进行模拟电路仿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 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认识到模拟电子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高中年级电子技术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数学基础,思维活跃,对新技术和新知识有强烈的好奇心。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采用项目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工程意识;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实施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1. 基本概念: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调制与解调等;教材章节:第一章 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概念2. 常用模拟电路:运算放大器电路、反馈电路、滤波电路、振荡电路等;教材章节:第二章 常用模拟电路及其应用3. 模拟电路参数计算与调整:放大器增益、频率响应、滤波器截止频率等;教材章节:第三章 模拟电路参数计算与调整4. 实验与仿真:使用实验设备进行模拟电路搭建、测试;利用Multisim软件进行模拟电路仿真;教材章节:第四章 实验与仿真5. 项目实践:设计并实现一个小型的模拟信号处理系统;教材章节:第五章 项目实践教学安排与进度:1. 第一周:介绍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概念,学习放大器、滤波器等基本电路;2. 第二周:学习常用模拟电路及其应用,进行实验设备使用培训;3. 第三周:深入学习模拟电路参数计算与调整方法,开展实验与仿真教学;4. 第四周:进行项目实践,分组设计并实现模拟信号处理系统;5. 第五周:项目展示与评价,总结课程学习成果。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郑州科技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可调直流稳压电源学生姓名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号院(系)电气工程学院指导教师完成时间随着计算机、通信、工业自动化、家用电器以及电机电器等行业的发展,电源—电子线路的动力源也迅猛发展。

当今电源的设计潮流不仅表现在对电源更加准确的稳定度要求,还表现对便捷、使用寿命及节能等方面的要求。

电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是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的一个重点课程。

众所周知,电源是各种电器和电子设备工作的动力源泉,是各种电器和电子设备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就像人不能离开心脏一样。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直流稳压电源的控制芯片采用的是目前较成熟的进口元件,功率部件是采用目前国际上最新研制的大功率器件,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案省去了传统直流电源因工频变压器而体积笨重。

本课程设计为可调直流稳压电源,通常,在许多参考书上都有类似的电路设计图,在我们需要用时经常面临一个选择的问题,并且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总会遇到许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在书上又不能找到具体的解决方法。

此外,大多部分参考书上所提供的电路图的实物结果都是理想情况下的,并且有些元器件在现实生活中又买不到,还有些电路看似简单,但是实际操作时会发现有很多你没有考虑到的问题,这个课程设计是我构思了两个星期才把仿真图画出来的,把课本上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融会贯通,综合掌握模拟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步骤,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摘要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2)2 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2)2.1 课程设计的任务 (2)2.2 课程设计的要求 (2)3 设计方案和论证 (3)4 电路工作原理及其说明 (6)电路工作原理 (6)单元电路的设计(计算与说明) (8)5 硬件的制作与调试 (15)焊接实物图 (15)焊接过程出现的问题 (16)调试 (17)6 Multisim仿真 (17)仿真软件的介绍 (18)6.2 电路仿真分析和图示 (18)电子产品的调试结果与分析 (21)7 总结 (22)参考文献 (25)附录1:总体电路原理图 (26)附录2:实物图 (27)附录3:元器件清单 (29)摘要可调直流稳压电源一般由电源变压器,整流滤波电路及稳压电路所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报告题目方波、三角波、正弦波信号发生器设计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院部名称机电工程学院专业10自动化班级10自动化学生姓名吉钰源学号1004104001 课程设计地点 C206课程设计学时 1周指导教师赵国树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成绩目录1、绪论 (3)1.1相关背景知识 (3)1.2课程设计目的 (3)1.3课程设计的任务 (3)1.4课程设计的技术指标 (3)2、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 (4)2.1总体设计思路 (4)2.2原理框图 (4)3、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5)3.1 正弦波产生电路 (5)3.1.1正弦波产生电路 (5)3.1.2正弦波产生电路的工作原理 (6)3.2 正弦波到方波转换电路 (7)3.2.1正弦波到方波转换电路图 (7)3.2.2正弦波到方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8)3.3 方波到三角波转换电路 (9)3.3.1方波到三角波转换电路图 (9)3.3.2方波到三角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10)4、电路仿真结果 (11)4.1正弦波产生电路的仿真结果 (11)4.2 正弦波到方波转换电路的仿真结果 (11)4.3方波到三角波转换电路的仿真结果 (13)5、电路调试结果 (13)5.1正弦波产生电路的调试结果 (13)5.2正弦波到方波转换电路的调试结果 (14)5.3方波到三角波转换电路的调试结果 (14)6、设计结果分析与总结 (15)1、绪论1.1相关背景知识由于物理学的重大突破,电子技术在20世纪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特别是近50年来,微电子技术和其他高技术的飞速发展,致使农业、工业、科技和国防等领域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革。

与此同时,电子技术也正在改变着人们日常生活。

在电子技术中,信号发生器是一种能够产生多种波形,如三角波、锯齿波、矩形波(含方波)、正弦波的电路被称为函数信号发生器。

函数信号发生器在电路实验和设备检测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可以用于生产测试、仪器维修和实验室,还广泛使用在其它科技领域,如医学、教育、化学、通讯、地球物理学、工业控制、军事和宇航等。

它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通用信号源。

1.2课程设计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增进自己对模拟集成电路方面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自己在模拟集成电路应用方面的技能,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培养自身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电路设计初步掌握工程设计方法,逐步熟悉开展科学实践的程序和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的实际工作提供引导性的背景知识,打下必要的基础。

1.3课程设计的任务①设计一个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发生器;②能同时输出一定频率一定幅度的三种波形: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③用±12V电源供电;先对课程设计任务进行分析,及根据参数的确定选择出一种最适合本课题的方案。

在达到课题要求的前提下保证最经济、最方便、最优化的设计策略。

然后运用仿真软件Multisim对电路进行仿真,观察效果并与课题要求的性能指标作对比。

仿真成功后,用实物搭建电路,进行调试,观测示波器输出的波形。

1.4课程设计的技术指标①设计、组装、调试信号发生器;②输出波形:正弦波、方波、三角波;③频率范围在10Hz~10000Hz范围内可调;④比较器用LM339,运算放大器用LM324,双向稳压管用两个稳压管代替。

整形电路积分电路2、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2.1 总体设计思路本次课程设计要求设计方波、正弦波、三角波函数发生器,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方案,所以结合课本【1】所学知识,我将设计思路定位如下:先产生正弦波信号,然后通过整形电路将正弦波变成方波,再由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成三角波。

其中,根据课本9.6RC 正弦波震荡电路可知RC 正弦波震荡电路有桥式振荡电路、双T 网络式和移相式振荡电路等类型。

这里主要采用桥式振荡电路来产生正弦波,并采用二极管进行稳幅,获得稳定输出的正弦波。

由课本9.8.1电压比较器得,过零比较器是单门限电压比较器,即输入电压Vi 每次过零时,输出就要产生突然的变化,在高电位和低电位间相互切换,因而产生了方波。

用集成运放构成的电压比较器可以用加限幅措施,避免内部管子进入深度饱和区,来提高相应速度。

方波的函数表示形式是常数函数,对常数函数进行积分则可以得到一次线性函数,用图像表示为以直线,所以考虑到用积分电路将方波变为三角波。

2.2 原理框图总体框架结构示意图:已设计信号发生器模拟电路图:已设计信号发生器实物图:正弦波方波三角波正弦波信号发生器产生方波产生三角波3、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3.1正弦波产生电路3.1.1 正弦波产生电路图3.1.2 正弦波产生电路的工作原理1.电路组成由上图可知,正弦波由RC桥式振荡电路。

RC桥式振荡电路由选频网络和放大电路组成。

其中,选频网络有RC串、并联组成,属正反馈网络。

放大电路由运放741、电阻R3、R4、R5及两个型号为1N4148的二极管构成。

R3、R4为负反馈网络。

RC串并联网络与R3、R4负反馈支路正好构成一个四臂桥路,中间分别连接到同相和反相两个输入端。

2.原理分析 ①选频特性反馈系数令Wo=1\RC得当该电路可以输出频率为 ,RC 振荡电路一般用于产生频率低于1MHz 的正弦波。

②稳幅措施采用非线性元件二极管: 起振时 ,其中R ’3是R3、D1和D2并联支路的等效电阻sC sRC sC R Z +=+=111sRC R sC R sC R Z +=+⋅=1112212o f )()()(Z Z Z s V s V s F V+==()[]RC s R sC sRC sRC R ++++=1//)1(1/)(2)(31sRC sRC sRC ++=由s=jw RCC R RCF Vωωω3j )1(j 222+-=&2002)(31ωωωω-+=V F 3)(arctg 00f ωωωωϕ--=RCf fRC π21100====或ωω幅频响应有最大值 相频响应 0f =ϕRC f π210=31132>'++=R R R A V 稳幅环节31max=V F稳幅条件:AvFv=13.2 正弦波到方波转换电路3.2.1 正弦波到方波转换电路图3.2.2正弦波到方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1.电路组成该电路主要由过零比较器LM339、两只型号为1N4735A的齐纳二极管组成。

2.原理分析过零比较器其参考电压V REF=0,则输入电压Vi每次过零时,输出就要产生突然的变化,在高、低电位间相互切换。

①电路图②电压传输特性(过零比较器的特点:门限电压为零)解说:当输入信号电压Vi小于参考电压0时,即差模输入电压Vid=Vi<0时,运放处于负饱和状态,Vo=Vol;当输入信号电压Vi升高到略大于参考电压0V,即Vid=Vi>0,运放立即转入正饱和状态,Vo=Voh。

如上图电压传输特性图所示。

所以,根据过零比较器的特性,有以下输入输出:3.3 方波到三角波转换电路3.3.1方波到三角波转换电路图3.3.2方波到三角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1.电路组成积分电路的用途主要有:扫描电路,模数转换器,数学模拟运算器。

该部分电路主要由运放LM324AD 、10K 欧姆电阻、100K 欧姆电阻及一个100n F 电容组成。

2.原理分析 ①基本积分电路②特性推理i 1 v i++RR PCv o_v cR v i i1 =∴虚地Θt i C v v d 1C C O ⎰-=-=此时,运放进入饱和状态,Vo 保持不变,而停止积分。

4、电路仿真结果 4.1 正弦波产生电路的仿真结果vV I(a )V-vV I(b )τ1 i i C =∴虚短Θt v RCv o d 1i ⎰-=当输入电压如图a 所示时,t RCV t V RC v I o id 1-=-=⎰RC =τ:由积分时间常数t V v I o τ-=I V v t =-=0,τ当omv v v t +=->00,,直到增大当τ4.2 正弦波到方波转换电路的仿真结果4.3 YYY到ZZZ转换电路的仿真结果5、电路调试结果5.1正弦波产生电路的调试结果5.2正弦波到方波转换电路的调试结果5、3方波到三角波转换电路的调试结果6、设计结果分析与总结人们总说,是我们成长的不是时间而是经历。

通过本次模电课程设计,我受益匪浅。

这次课程设计不仅加深了我对模电知识的理解,更锻炼了我的思维,增强了我的动手能力。

在课程设计初期,我对信号发生器的概念非常模糊,对自己能否顺利完成任务感到非常担心和紧张。

通过仔细阅读课本和理解老师PPT的讲解内容,我逐渐明白: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基本电路原理及相关参数的计算,开始渐渐对课程设计感兴趣。

在设计过程中,每一元件都需要精心的计算,电路图的设计也需精心琢磨,所有这一切都是对我耐心和学问严谨态度和科学精神的考验。

在实物连接过程中,我接触了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小器件,比如:二极管、电容、变阻器各种运放等等,对他们的属性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此外,此次课程设计也促使我以后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要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在课程设计的整个过程中,我感慨最深的是我们的赵老师一直陪伴着我们,有时周五晚上都会知道我们至9点多,课后还为我们找机房练习模拟。

虽然他平时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格,但我还是很喜欢这样的老师,老师的严格往往也是我学好一门课的动力。

感谢老师的精心指导。

参考文献【1】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