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孩子午睡流程规范
儿童午休管理制度细则

儿童午休管理制度细则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幼儿园儿童午休管理,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儿童午休时间1. 幼儿园每天设定固定的午休时间,一般为中午12点至下午2点,具体时间根据幼儿园的放学时间和课程安排进行调整。
2. 在午休时间内,幼儿园保持安静,保证儿童安全舒适地休息。
第三章儿童午休环境1. 幼儿园设立专门的午休区域,保证儿童有足够的休息空间。
2. 午休区域保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保持安静。
3. 午休区域内配备舒适的床铺和被褥,保证儿童能够安心入睡。
第四章儿童午休管理1. 每位班主任对所负责的班级进行午休管理,保证每个儿童的安全和舒适。
2. 班主任在午休时间内进行巡视检查,确保儿童都在规定的休息区域内休息。
3. 如有儿童需要特殊照顾,班主任应及时通知家长或者相关部门。
第五章儿童午休活动1. 在午休期间,可以为儿童提供一些轻松愉快的休闲活动,例如听故事、看图画书等。
2. 儿童午休期间不得进行过于刺激的活动,以免影响他们的休息质量。
第六章儿童午休安全1. 幼儿园要做好午休安全工作,确保午休区域的安全设施齐全,保证儿童的安全。
2. 午休时间禁止儿童做危险动作或行为,如攀爬、跳跃等。
3. 如发生儿童意外伤害,应及时进行急救处理,并通知家长。
第七章儿童午休卫生1. 幼儿园要做好午休区域的卫生清洁工作,保持环境整洁。
2. 儿童午休后,应及时清理床铺和被褥,保证下一次使用的卫生。
第八章儿童午休督导1. 幼儿园要定期对儿童午休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督导人员对儿童午休管理情况进行评估,做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第九章附则1. 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2. 幼儿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和修改,但必须经过相关部门批准。
3. 本管理制度最终解释权归幼儿园所有。
以上就是儿童午休管理制度细则的具体内容,希望能够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幼儿午睡标准化流程

幼儿午睡标准化流程
幼儿午睡标准化流程如下:
1.午睡前准备:
关睡眠室窗户,拉窗帘,调节室温,确保环境舒适。
打开被子,掀开被角,检查床的安全。
摆放拖鞋架,方便幼儿换鞋。
帮助幼儿脱衣服,中大班的幼儿可以培养自己脱衣服的生活自理能力。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轻松散步,确保幼儿情绪平稳。
组织幼儿有序入厕,确保幼儿在上床前完成大小便。
2.保育员看睡工作:
来回巡视,帮助幼儿盖被子,纠正睡姿。
测量体温,检查幼儿是否携带不安全的物品上床。
确保幼儿安静入睡,不打扰同伴。
3.教师分工与站位:
照顾幼儿如厕,确保幼儿在上床前完成大小便。
指导幼儿拿拖鞋,回到座位,安静、有序脱衣。
组织幼儿安静上床,同时做好对幼儿入睡前的安全检查工作。
幼儿园午睡管理制度模版

幼儿园午睡管理制度模版一、目的和背景幼儿园是宝贵的学习和成长时期,午睡是幼儿园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幼儿午睡质量,保护幼儿的身心健康,制定幼儿园午睡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二、基本原则1. 尊重个体差异:不同幼儿对午睡的需求不同,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灵活管理。
2. 安全第一:确保幼儿的午睡环境安全,防止任何意外发生。
3. 规律有序:制定固定的午睡时间和流程,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
4. 爱护关怀:提供舒适的午睡环境,安抚幼儿情绪,给予爱护和关怀。
三、具体要求1. 午睡时间:每天下午固定安排午睡时间,根据幼儿的年龄和需求确定具体时长。
合理控制午睡时间,避免过长或过短。
2. 午睡环境:提供安静、整洁、通风良好的午睡环境,确保卫生和安全。
调控室内温度和湿度,创造适合午睡的舒适条件。
3. 午睡准备:幼儿在午睡前需要上厕所,保持身体清洁。
提供适合午睡的床上用品,如舒适的床垫、被子和枕头。
4. 睡前活动:提供适合的活动,如听音乐、讲故事等,帮助幼儿放松身心,进入睡眠状态。
5. 午睡监管:确保有专职老师在午睡时间内监管幼儿,注意观察幼儿的睡眠状况和个体差异,做到有针对性的管理。
6. 入睡辅导:对于入睡困难的幼儿,给予温和的辅导和安抚,帮助他们安心入睡。
7. 唤醒程序:午睡结束后,根据午睡时间安排,逐渐唤醒幼儿。
提供温暖的唤醒活动,确保幼儿从睡眠中恢复过来。
8. 起床准备:唤醒后,幼儿需要上厕所、整理床铺和换衣服,保持整洁,并完成相关准备活动。
四、保障措施1. 员工培训:定期培训幼儿园员工关于午睡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有效执行午睡管理制度。
2. 家长沟通:与家长沟通并了解幼儿在家中的午睡情况和需求,根据家长的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
3. 检查和评估:定期对幼儿园的午睡管理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根据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五、违规处理1. 对于幼儿园员工未按规定执行午睡管理制度的,将进行相应的警告和纪律处分。
幼儿园午睡时间安排

幼儿园午睡时间安排为了确保幼儿午睡时间的有效管理和提高幼儿的午休质量,特制定以下午睡时间安排。
一、午睡时间1. 午睡开始时间:12:30 PM- 确保所有幼儿在午饭结束后,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漱口、如厕等个人卫生活动。
2. 午睡结束时间:2:00 PM- 考虑到幼儿的睡眠需求,午睡时间定为1.5小时。
二、午睡准备1. 环境布置:- 确保午睡房间内温度适宜,一般保持在25℃左右。
- 保持室内安静、光线柔和,可以使用窗帘或遮光布来调整光线。
- 准备小床或地垫,床上用品应干净、舒适,并根据季节调整厚度。
2. 个人卫生:- 午睡前,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个人卫生活动,如漱口、洗手、如厕。
- 教会幼儿自己脱鞋袜,并放整齐。
三、午睡管理1. 教师职责:- 教师应检查幼儿的床上用品是否整洁,避免有过敏源。
- 监督幼儿午睡,确保他们保持正确的睡姿,避免蒙头睡觉。
- 定期巡视房间,确保温度、光线适宜,并处理突发情况。
2. 幼儿行为规范:- 幼儿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安静地躺在床上,不讲话,不闹腾。
- 教会幼儿自己盖好被子,保持个人卫生。
四、午睡后的活动1. 午睡后整理:- 幼儿起床后,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整理床铺,收拾个人物品。
- 鼓励幼儿自己穿鞋袜,培养自理能力。
2. 午后活动:- 安排一些轻松的活动,如听音乐、看书、画画,以帮助幼儿放松身心。
- 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幼儿下午的学习状态。
五、特殊情况处理1. 幼儿不愿意午睡:- 耐心引导,可以提供安静的阅读角,让幼儿选择喜欢的书籍自我安抚。
2. 幼儿身体不适:- 若幼儿在午睡时出现身体不适,应立即报告给园医,并按照园医的建议进行处理。
总结通过以上午睡时间安排和管理的细节,我们旨在为幼儿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午休环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为下午的学习和生活活动储备能量。
幼儿园午睡管理制度(三篇)

幼儿园午睡管理制度1. 目的:幼儿园午睡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幼儿能够获得充足的休息,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2. 适用范围:该制度适用于所有在幼儿园就读的幼儿。
3. 时间安排:3.1 每天中午12:00至14:00为午睡时间,具体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2 幼儿园教师应提前30分钟准备好午睡的场地和布置整洁舒适的环境。
4. 活动安排:4.1 在午睡时间前,幼儿园教师应引导幼儿进行准备活动,如上厕所、洗手、换衣服等。
4.2 幼儿园应提供适合午睡的场地和床铺,每个幼儿分配一个床位。
4.3 幼儿园教师应在午睡前进行放松活动,如讲故事、听音乐等,帮助幼儿进入睡眠状态。
4.4 幼儿园教师应进行巡视,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安全、规律地进行午睡。
4.5 午睡时间结束后,幼儿园教师应引导幼儿进行清醒活动,如拉伸运动、轻松游戏等。
5. 营造良好的午睡环境:5.1 幼儿园应保持清洁、安静的午睡环境。
5.2 床铺应保持干净,定期清洗和消毒。
5.3 定期检查床铺和床上用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断裂、磨损等。
5.4 幼儿园应提供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保持空气清新。
5.5 幼儿园应为每个幼儿准备舒适的被子、枕头等。
6. 注意事项:6.1 幼儿园教师应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按时参加午睡,不得缺席或早退。
6.2 幼儿园教师应密切关注每个幼儿的睡眠质量和时间,并记录每个幼儿的午睡情况。
6.3 若幼儿出现不适或异常反应,幼儿园应及时通知家长,并采取相应措施。
6.4 若幼儿患有慢性疾病或特殊疾病,幼儿园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特殊护理。
6.5 幼儿园教师应定期组织午睡管理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7. 家长配合:7.1 家长应保证幼儿有足够的睡眠时间,避免让幼儿过于疲劳或兴奋。
7.2 家长应在幼儿回家后进行交流,了解幼儿的午睡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幼儿园。
7.3 家长应与幼儿园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了解幼儿园的午睡管理制度,并配合执行。
8. 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午睡习惯:8.1 幼儿园教师应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的示范和引导,如按时入睡、保持安静等。
幼儿园午睡教育方案

幼儿园午睡教育方案一、方案背景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午睡是幼儿园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然而,许多幼儿园在午睡教育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孩子们难以入眠、起床后精神不佳、睡眠时间不足等。
因此,为了提高幼儿园午睡教育质量,制定一份全面的详细方案十分必要。
二、目标本方案旨在帮助幼儿园改善午睡教育问题,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和品质,并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三、实施步骤1. 制定合理的午睡计划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制定合理的午睡计划。
一般来说,3-4岁孩子需要1-2小时的午休时间;5-6岁孩子可以进行短暂休息。
同时,在制定计划时应考虑到室内外温度、气氛等因素。
2. 营造良好的午睡环境保持幼儿园内的环境整洁,每日进行通风换气。
为孩子们提供舒适的床铺、柔软的被子和枕头。
营造安静、温馨的氛围,让孩子们感到放松和安心。
3. 制定午睡规范制定清晰明确的午睡规范,包括:如何入眠、起床后如何活动、如何处理突发情况等。
同时,对于不守规矩的孩子应进行及时纠正。
4. 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为了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给孩子提供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2) 减少孩子看电视、玩游戏等娱乐活动时间;(3) 晚上保持安静环境,避免吵闹声影响孩子入睡;(4) 鼓励家长与老师合作,共同关注孩子们的睡眠问题。
5. 进行心理调适有些孩子可能会出现午休焦虑或失眠等问题。
在此情况下,老师应及时发现问题,并与家长沟通,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心理调适。
6. 评估效果对于幼儿园午睡教育方案的效果应进行定期评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四、实施效果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提高幼儿园午睡教育的质量,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睡眠习惯和品质。
同时,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也会得到有效提高。
幼儿午睡的流程与细节

1、开窗通风,将窗台、橱柜、地面用配制好的84消毒液、擦拭,保持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2、睡前:被褥提前铺好(中大班幼儿可在老师指导下,自己准备)。
放下窗帘,保证室内光线柔和,有利于睡眠。
3、每日观察天气:根据四季气候,开窗或开空调(开窗不要吹对流风,开空调保证室内温度在26度)4、值班老师组织餐后、睡前的铺垫工作,饭后散步或15分钟动画片,稳定幼儿情绪,有利于饭后消化休息。
5、休息过后入厕。
6、指导幼儿脱衣服,并整理放好。
(幼儿间互相帮助)。
7、安排床位:最好每个幼儿睡一张床,如果两个幼儿睡一张床,要各睡一头,男孩一边,女孩一边,体弱幼儿在背风地方。
有的幼儿生活习惯好,从小养成定时吃饭、饮水、睡眠、二便的习惯,有的幼儿入睡困难一些,作为老师需要帮助他们,可以坐在她身边,坐一会儿,有时一个鼓励、信任的眼神,就可以使他逐渐平静下来、安静入睡。
8、睡间:教师巡视幼儿,对于生病的幼儿多予以观察并记录,有无咳嗽,发热现象,及时测体温,及时处理,其他幼儿擦汗、盖被,调整睡姿,观察面色呼吸等。
中间有上厕所的孩子,要穿好衣服,穿上拖鞋,带他去入厕。
9、如有早醒后的可以让他穿衣入厕,由一个老师带着陆续帮助睡醒的幼儿穿好衣服入厕、洗手、喝水、吃水。
10、在卧室老师的指导幼儿穿衣,全部离开卧室后,开窗通风15分钟以上。
翻开被子,检查后再叠起、拖地(如果幼儿枕巾、被褥、因汗潮湿,要及时拆洗,幼儿身上的衣服也随时换洗)。
午睡的流程基本是这样的,每天都需要本班教师、保育教师细心观察、耐心坚持、爱心呵护,保证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对于刚入园,实在不肯睡、苦恼的幼儿,一位教师可以单独带着幼儿在另一个房间,讲故事、抱一抱或作手工、聊聊天说说话,转移注意力,主要是幼儿要适应幼儿园的大环境,老师的态度、关注、爱心非常重要,慢慢地孩子信任老师,喜欢老师,这是他的一个情感的需要,通过老师及时鼓励、注意力会转向其他小朋友、其他活动才会适应班内环境、午睡的问题会逐步解决!。
幼儿园教师如何合理安排幼儿作息时间

幼儿园教师如何合理安排幼儿作息时间幼儿园教师如何合理安排幼儿作息时间幼儿园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负责管理和照顾幼儿的作息时间,包括午睡、饮食时间、活动时间等。
合理的作息时间安排能够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并有助于幼儿的身体、智力和情感发展。
一、午睡时间的安排午睡是孩子们生长和发育的重要环节,对于幼儿来说,午睡是必须的。
幼儿园教师要合理安排幼儿午睡时间,以保证幼儿能够充分休息和恢复精力,以应对下午的学习和活动。
1.午睡时间的长短:一般来说,幼儿需要每天进行2-3小时的午睡,以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
午睡时间长度可以根据幼儿的需要和具体情况而定,但不宜过长或过短。
2.午休环境的安排:为了让幼儿有一个良好的午休环境,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确保室温适宜,空气流通,保持清洁卫生。
(2)在每个幼儿床前放置被褥等保暖用品,以使幼儿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下休息。
(3)制定规范,要求幼儿在午睡期间保持安静,可以放轻音乐,让幼儿放松。
3.保障午睡时间:幼儿园教师要保证幼儿能够充分休息,不要因为时间紧张或其他原因而削减午睡时间。
可以通过合理安排课程和活动等方式,保障午睡时间。
二、饮食时间的安排饮食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幼儿园教师要合理安排幼儿的饮食时间,以满足幼儿的生理和营养需求。
1.定时定量的饮食:幼儿园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生理和营养需求,制定定时定量的饮食计划。
在饮食时间前应该提醒幼儿准备,培养幼儿的饮食习惯和自理能力。
2.多样化的食物:幼儿喜欢吃色彩、形状、味道丰富的食物,幼儿园教师可以在制定饮食计划时,增加多样化的食物种类,以满足幼儿的口味和偏好。
3.营养均衡的饮食:幼儿园教师要注意饮食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均衡和足够。
可以采用食谱综合规划来保证幼儿的营养摄入。
三、活动时间的安排幼儿的身体活动是他们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他们乐观向上的保障。
幼儿园教师要合理安排幼儿的活动时间,让幼儿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各种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孩子午睡流程规范
!
在幼儿午睡环节,幼儿园应根据人员配备要求,合理分工安排,做到工作有序,配合默契,切实做好幼儿午睡环节的组织和管理。
以下是一则幼儿园午睡环节的流程规范,我们共同学习,为保障幼儿高质量的午睡做准备:
1.散步完毕回活动室,三位教师配合组织幼儿有序如厕。
保育员在厕所指导协助幼儿,两位教师在午睡室指导幼儿上床。
小班需要三位教师同时进行如厕和上床的指导和帮助。
检查幼儿身上的小别针、小玩具,头上的发卡是否取下,确认幼儿口中无含留食物。
2.幼儿的床不要贴墙安放,应保持0.5米以上距离。
3.脱鞋,将鞋子整齐摆放于指定位置;上床,脱裤子,脱袜子,脱上衣,折叠好衣物摆放旁边;入睡。
4.指导幼儿采用正面或侧面的正确睡姿,每15分钟巡视一次,巡视幼儿睡眠情况,盖被子,协助有需要的幼儿大小便。
根据幼儿需要提供其他协助,帮有需要的幼儿缝缀衣物上快脱落的扣子,修整拉链等。
5.对多尿的幼儿睡前要提醒小便,午睡中叫醒,让其再小便一次,并防止其着凉。
6.值班人员检查幼儿是否将异物放入耳、鼻、口中,注意幼儿是否有发热、痉挛等特殊情况,若发现特殊情况应立即通知保健医生并协助改善。
7.起床:提前10分钟进卧室关窗。
每位教师一次组织25位幼儿起床,指导幼儿按正确程序穿戴,依次穿上衣、袜子、裤子、鞋。
8.班级一半幼儿穿戴完毕时,一位教师便带其回活动室,待其余幼儿全部穿戴完毕,由另一位教师带其余幼儿回活动室。
当班教师填写《交接班表》。
9.幼儿寝室温度夏天应保持在26℃、29℃,冬天保持在18℃左右。
保持卧室空气流通,不形成对流风。
10.两位教师分工配合,保育员及时整理完睡房回活动室协助。
11.一名教师为有需要的幼儿逐一梳头,同时注意其他幼儿的情况;另一名教师负责为没轮到梳头的幼儿和不需要梳头的幼儿整理着装,同时兼顾所有幼儿的看护任务。
12.梳头:轻轻解下幼儿原发辫,分成缕,一点点梳顺,梳子蘸水梳发辫,橡皮筋松紧适合,戴发饰。
如果头发打结,先从头发内部发尾分成缕,层层往外梳,梳子沾水将头发顺平。
13.教师梳头时,应细致、轻柔,安抚幼儿情绪,保护幼儿发根免受伤害。
14.整装:检查衣服的顺序和正反是否正确,确认翻好衣领,检查指导衣服是否扎整齐,妥帖;检查指导幼儿鞋子的正反以及鞋带、鞋扣是否妥当。
15.梳头整装完毕后,组织幼儿有序洗手,分发午点。
16.保育员整理时间须在15分钟内完成,所有幼儿的整装过程须在半小时内完成。
各种哭闹、自言自语、翻来覆去……你还在经历这些午睡乱象?让我们来看看幼儿午睡难题如何化解:
在幼儿园常可以看到这些现象:吃完午饭后或者看见午睡值班教师时,小班幼儿有的开始哭哭啼啼,有的在床上翻来覆去,迟迟不能入睡;有的趴在床上四处张望、自言自语或唱歌;有的不停地做一些不良小动作;还有的到了该睡时不想睡,该起床时却醒不来……消除幼儿午睡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提高幼儿午睡的睡眠质量成了极其重要的问题。
在对教师、家长和幼儿本身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提出了以下解决建议。
经两个月的努力,幼儿在园午睡难问题开始好转。
精心布置睡眠环境
精心布置寝室环境,是保证幼儿午睡质量的首要前提。
寝室的布置应给孩子一种温馨宁静的感觉:配置合适的窗帘,保证寝室的光线适宜;天天定时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新鲜。
另外,针对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还与班上的老师
一起做了一些睡眠中的动物图案,在墙上布置了一些星星、月亮等符合午睡环境的图案,以增加孩子睡眠时的安静感。
睡前过多的运动易引起幼儿兴奋、神经紧张,因此要合理安排午睡前的活动,在午饭后可以为幼儿安排一些安静放松的活动,使幼儿入睡时情绪安定。
如组织幼儿散步等。
平时,我们不难发现有个别的幼儿因睡前玩得太开心而忘了小便,午睡不到两三分钟就叫:“老师,我要小便。
”而某些调皮的孩子也就跟着凑热闹:“老师,我也要小便,我也要小便……”结果,影响了整体的睡眠。
因此,在午睡前10分钟,要及时提醒幼儿大小便。
对个别不想或不愿意去的孩子,教师要细心观察、及时督促。
幼儿大小便后,要要求他们轻轻走进午睡室,安静上床,对个别情绪易激动者,教师更多的应采用亲切柔和的言行态度,拍拍他的背、摸摸他的头,使幼儿转移注意力,自然地安静下来。
为了营造午睡的气氛,睡觉前可以让幼儿听着和缓优雅的旋律、节奏舒缓宁静的音乐如摇篮曲、轻音乐等,轻声进入午睡室。
教师要用手势代替语言,暗示幼儿尽快入睡;多用鼓励性的动作夸奖他们,如翘翘大拇指、轻抚他们的头部等,使他们产生一种安全感、温馨感。
细心观察睡眠状态
在小班,幼儿的睡姿可谓是千姿百态,有弓着身体趴着睡的,有把头蒙在被子里的,有把大拇指放进嘴里吸吮的,有张着嘴打呼噜的。
这些姿势都会给幼儿造成一定的危害。
因此,我就把有关幼儿睡姿的文章和道理,用出示图片的方式告之幼儿,让他们能自然地以正确的姿势午睡。
另外,每天在午睡的巡视中我也会及时提醒幼儿改变不良的姿势。
孩子身体不适常会反映在睡眠上,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
幼儿在午睡以后如果精神呆滞、面带潮红、呼吸急促,则预示着孩子发病了。
需要仔细巡视的还包括个别好动好奇的孩子。
他们在睡前和睡醒后的那段时间,因耐不住安静,常乘教师不注意偷偷玩口袋中或身上的小件物品,甚至放入口中。
教师要克服孩子睡觉时不会有事的麻痹思想,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
幼儿午睡期间,禁止闲人入内,禁止在午睡室里聊天也是必要的制度。
要让他们做到走路轻、说话轻,保持午睡室的祥和气氛。
尊重孩子的睡眠差异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个性和需求,表现在睡眠习惯上也千差万别。
有的早睡晚起、一觉睡足;有的早睡早起,中午必须午睡;也有的晚睡晚起,似“夜猫子”……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教师要根据幼儿的不同个性和需要做出区别对待,或者由孩子自己做出选择。
对晚睡早起、中午不想睡觉、精力还特别充沛的,我们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把孩子午睡时间推迟几分钟,允许他们在教师身边叠纸、看图书等,让兴奋的神经慢慢安静下来,使周围安静的气氛激起他的睡意,自然睡下;另一种是让孩子在活动室里做些安静的活动,但要求孩子学会控制自己,避免发出声音。
在一定的情况下,对个别孩子个别对待,一方面体现了成人的认可和接纳,带给孩子一份安全和尊重;另一方面,孩子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可以从中获得自信和自爱。
在对幼儿进行指导的同时,教师也要对家长进行指导。
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宣传栏”、“家长学校”、“网站论坛”等形式,帮助家长提高认识,改变教养态度,从而使家园步调一致,互相配合,共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