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重点考察这三大能力
行测知识点总结高照

行测知识点总结高照一、行测概述行测即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行测主要考察考生的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数量关系的运算、逻辑判断和推理能力、常识判断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等。
行测的题型多样,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多种题型,考生需全面备考,注重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行测知识点总结1. 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是行测的重要考察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章中的信息,正确把握作者的意图,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包括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翻译和改错等,涉及到词语理解、逻辑推理和语法表达等多个方面的能力。
2. 数量关系数量关系是行测考试中的重要考察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具备较强的数理逻辑能力和运算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数字和数据进行推理和计算。
数量关系题型包括逻辑计算、数量推理和数量关系比较等,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常见的数学方法和技巧,灵活运用答题技巧和方法。
3. 判断推理判断推理是行测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能够准确分析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和推理。
判断推理题型包括逻辑判断、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行政能力测验等,考生需要熟练掌握逻辑推理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4.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是行测考试的必考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掌握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
常识判断题型包括时事政治、经济社会、科学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考生需要关注时事动态,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5. 资料分析资料分析是行测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够准确把握文章内容,提出适当的观点和结论。
资料分析题型包括图表分析、情景分析和应用文写作等,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各种资料分析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信息处理和综合分析能力。
6. 注意事项在备考行测考试过程中,考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熟悉考试大纲和题型,了解考试要求和考试内容。
笔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笔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评估个体在行政工作中所具备的能力水平的一种测评工具。
该测试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行政知识和技能:考察个体在行政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行政法规、政策和制度的了解程度,行政文件的处理和归档能力,会议组织和协调能力等。
2. 沟通能力:考察个体与他人沟通和协调的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团队协作和协调的能力,以及处理纠纷和冲突的能力等。
3. 决策能力:考察个体在复杂情况下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分析和归纳信息的能力,权衡利弊并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处理紧急情况和压力的能力等。
4. 组织和规划能力:考察个体组织和规划工作的能力,包括设立目标和制定计划的能力,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的能力,跟踪和监控工作进度的能力等。
5. 解决问题能力:考察个体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的解决能力,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寻找解决方案的能力,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通过测验可以评估个体在不同方面的能力水平,帮助企业和组织更好地了解员工的行政职业能力,并为招聘、晋升和培训提供依据。
行测总结知识点

行测总结知识点一、行测概述行测,即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中国公务员招录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行测主要考察考生的言语理解、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常识判断、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行测的考试,能够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进而选拔出符合国家公务员标准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各级机关提供合格的公务员人才。
二、行测知识点总结1. 言语理解言语理解考察考生对文字材料的理解能力。
这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主题、观点、表述方式等内容,并能够进行归纳概括、细节理解、推理判断等题型的解答。
2. 判断推理判断推理主要是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需要考生能够根据提供的条件进行推理判断,合理分析,正确推断出结论。
同时,也需要考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
3. 数量关系数量关系主要考察考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这需要考生能够进行基本的数学计算,包括加减乘除、百分数计算、速算、逻辑计算等。
同时,也需要考生平时多做数学题,提高自己的数学运算能力。
4. 资料分析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对图表、数据的分析能力。
这需要考生能够对提供的表格、图形等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有用的信息,正确解答问题。
因此,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5.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主要考察考生对社会生活常识的掌握程度。
这需要考生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常识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这些常识,解答与之相关的问题。
6. 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主要考察考生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
这需要考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创意、有想象力,能够在一定的条件下做出创造性的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以上所述,是行测考试中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和实际运用,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备考,提高自己的行测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国家公务员考试,成为合格的公务员人才。
希望各位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认真积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顺利通过行测考试。
公务员行测考试的重点

公务员行测考试的重点公务员行测考试的重点公务员行测考试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言语理解与表达:这部分主要包括语句排序、中心理解和标题拟写等题型,主要考察考生的语言理解及表达和思维敏捷度。
2.数量关系:主要考察数据关系的分析、运算和推理,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等。
3.判断推理:主要考察根据事物表面特征、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因果关系做出合理的判断或推理的能力,题型包括图形推理、演绎推理、加强型和削弱型等逻辑推理题。
4.资料分析:主要考察对文字、数字、图表等统计性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能力。
5.常识判断:主要考察的是法律、政治、经济、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行测考试还包括部分客观题,如定义判断、类比推理等,这些题型的难度相对较低,考察的是考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总的来说,公务员行测考试的重点在于考察考生的语言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等能力,以及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因此,考生在备考时需要注重这些方面的练习和提高。
公务员行测考查什么公务员行测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言语理解与表达:这部分考察题型丰富,主要包括语句表达、片段阅读等方式,主要考察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及表达能力。
2.数量关系:主要考察数据关系的运算,题型包括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
3.判断推理:主要考察根据图形、文字等形式对成语、定义、推理等的理解及逻辑思维能力。
包括图形推理、演绎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等。
4.常识应用:涵盖法律、政治、经济、管理、人文、科技等学科知识,旨在考查应试者的知识面和综合素质。
5.资料分析:这部分通常会提供一些带有表格数字等类型的资料,通过计算分析来考查应试者对统计口径、计算公式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行测考试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内容涵盖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等诸多方面,对应不同的题型和难度。
公务员行测考试的分数计算公务员行测考试的分数计算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答题数量登记:在考试结束前,会按照登记的答题数量进行统一公布。
公务员行测考什么东西

公务员行测考什么东西公务员行测考什么东西公务员行测考试一般考察以下内容:1.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驾驭能力。
包括词、句子、片段、篇章等语言文字材料的理解。
2.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计算和推理能力。
3.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根据材料信息理解、分析判断并准确推理的能力。
4.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文字、数字、图表等统计性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5.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6.综合写作:主要测查报考者的材料的分析提炼能力、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不同省份的公务员考试可能会有所差异,需要考生关注官方公告。
公务员行测考大纲公务员行测考大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考察应试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题型包括片段阅读、选词填空等。
2.数量关系:主要考察应试者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计算和推理能力。
题型包括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3.判断推理:主要考察应试者的推理、分析、判断和形象思维能力。
题型包括图形推理、演绎推理、事件推理解答等。
4.常识判断:主要考察应试者对法律、政治、经济、管理、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
5.资料分析:主要考察应试者对文字、数字、图表等形式的统计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
6.申论:主要通过应试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测查其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
题型包括申论概括问题、解决问题等。
此外,行测考试大纲还包括其他一些细节内容,如试卷结构、题型比例、题量等。
这些内容可以帮助考生了解行测考试的总体情况和考试要求,为备考提供参考。
公务员行测考试培训好考吗公务员行测考试培训是否好考,这个问题其实和每个人的基础有关。
行测重点考察哪些能力:

行测重点考察哪些能力?“行测”,系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简称,作为公务员考试公共笔试的一科,一直以来都是广大考生在备考阶段最难啃的“硬骨头”。
部分考生流传“得行测者得公考”,这种说法虽然不甚严谨,但足以说明“行测”在公务员考试中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行测科目的难度。
大部分考生认为行测科目覆盖面太广、题型太复杂,复习无从下手,接下来教育专家就帮大家概括梳理一下行测科目的考查重点与学习技巧。
行测的题型分主要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这五部分中又细分有不同的题型,但归根结底行测考题考查的只是这3大能力:数学运算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和言语理解能力。
(一)数学运算能力显然,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两部分考查数学运算能力,同时极少部分判断推理题目也涉及运算知识。
数量和资料两部分约有30至35道题,所占比重在行测中可能不是最多的,但由于题目耗时长、难度大,成为很多考生提高或者丢分的关键部分,提高数学运算能力的作用不容小觑。
【数学运算例题】有长短粗细不一的两根蜡烛,已知长蜡烛长度是短蜡烛长度的二倍,长蜡烛完全燃尽需要20分钟,短蜡烛完全燃尽需要30分钟。
当同时点燃两根蜡烛,两根蜡烛燃烧到所剩高度相同需要多长时间?A.10分钟B.15分钟C.20分钟D.25分钟【解析】本题正确选项为B。
本题考点是行程问题当中的追及模型,两根蜡烛长度关系已知,各自燃尽的时间也已知,则可以把两根蜡烛燃烧的速度表示出来。
不妨设长蜡烛长度为60,短蜡烛长度为30,则两根蜡烛燃烧的速度分别为3和1,速度差为2。
那么从点燃开始到两根蜡烛所剩长度相同,两根蜡烛燃烧的长度差为30。
因此可以利用公式:路程差=速度差x时间,带入数据30=2T,求得时间为15分钟。
(二)逻辑判断能力逻辑判断能力的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判断推理和常识判断两部分题目中,其中,前者考查比重很大,考生应通过题目发挥对各类事物的逻辑推理能力,而后者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微妙地锻炼考生的逻辑分析,考生需要学会在题目的构建的逻辑框架中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的答案。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目类型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目类型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目类型1、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2、言语理解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
3、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4、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5、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
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生活等方面。
省考行测分值分布1、行测常识判断分值分布:考查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地理、自然、科技等常识,总共20道题,每题分值在0.5分左右。
2、行测言语理解分值分布:选词填空20道题,片段阅读20道题,总共40道题。
每题分数在0.6至0.8分左右。
3、行测判断推理分值分布:定义判断10道题,图形推理5道题,类比推理10道题,逻辑判断10道题,总共35道题。
每题分数在0.6至0.8分左右。
4、行测数学运算分值分布:总共10道题。
每题分值在1分左右。
5、行测资料分析分值分布:分为三份资料,每份资料有5道题,总共15道题。
每题分值在1分左右。
行测备考方法1、夯实基础,把握方向首先,考生应当将行测考试中考查的五大部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进行系统的学习。
这第一遍的学习一定要细致,目的是了解掌握考试中可能会涉及到的全部知识。
2、熟练应用,迅速提高大家知道,考试中每道题的思考时间是很短的,如此短的时间内还要保证答案正确的确是有一定难度的。
行测和申论的考试内容

行测和申论的考试内容详解在中国的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行测)和申论是两个重要的考试科目。
行测主要考察的是考生的基本知识、思维能力、语言理解以及问题解决能力,而申论则主要考察考生的文字表达、信息处理以及问题分析能力。
下面,我们将详细解析这两个科目的考试内容。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行测)行测是一种标准化的考试,其内容涵盖了语文、数学、逻辑、常识等多个方面。
这种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在行政职业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具体来说,行测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语文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和写作等。
2.数学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如数量关系、资料分析等。
3.逻辑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如判断推理、逻辑推理等。
4.常识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常识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在行测考试中,考生需要通过快速准确地解答各种题目来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知识储备。
因此,备考行测需要注重练习和积累,提高自己的思维敏捷度和知识储备量。
二、申论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另一种重要科目,主要考察考生的文字表达、信息处理和问题分析能力。
申论考试通常会给出一些背景资料,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撰写一篇议论文或说明文,主题通常与行政工作相关。
申论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字表达能力:申论要求考生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用词准确、逻辑严谨。
2.信息处理能力:申论通常会给出大量的背景资料,考生需要从中提取关键信息,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归纳。
3.问题分析能力:申论的问题分析能力考察的是考生能否对给定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备考申论需要考生注重练习写作,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同时,还需要关注时事热点和政策法规,了解行政工作的实际需求和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
综上所述,行测和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两个重要科目,分别考察了考生的不同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测重点考察这三大能力
【导语】中公江西招警考试网为各位考生提供2019江西法检考试行测备考资料等,帮助各位考生更好的复习。
在“行测”,系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简称,作为公务员考试公共笔试的一科,一直以来都是广大考生在备考阶段最难啃的“硬骨头”。
部分考生流传“得行测者得公考”,这种说法虽然不甚严谨,但足以说明“行测”在公务员考试中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行测科目的难度。
大部分考生认为行测科目覆盖面太广、题型太复杂,复习无从下手,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就帮大家概括梳理一下行测科目的考查重点与学习技巧。
行测的题型分主要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这五部分中又细分有不同的题型,但归根结底行测考题考查的只是这3
大能力:数学运算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和言语理解能力。
(一) 数学运算能力
显然,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两部分考查数学运算能力,同时极少部分判断推理题目也涉及运算知识。
数量和资料两部分约有30至35道题,所占比重在行测中可能不是最多的,但由于题目耗时长、难度大,成为很多考生提高或者丢分的关键部分,提高数学运算能力的作用不容小觑。
【数学运算例题】有长短粗细不一的两根蜡烛,已知长蜡烛长度是短蜡烛长度的二倍,长蜡烛完全燃尽需要20分钟,短蜡烛完全燃尽需要30分钟。
当同时点燃两根蜡烛,两根蜡烛燃烧到所剩高度相同需要多长时间?
A. 10分钟
B.15分钟
C.20分钟
D.25分钟
【中公解析】本题正确选项为B。
本题考点是行程问题当中的追及模型,两根蜡烛长度关系已知,各自燃尽的时间也已知,则可以把两根蜡烛燃烧的速度表示出来。
不妨设长蜡烛长度为60,短蜡烛长度为30,则两根蜡烛燃烧的速度分别为3和1,速度差为2。
那么从点
燃开始到两根蜡烛所剩长度相同,两根蜡烛燃烧的长度差为30。
因此可以利用公式:路程差=速度差x时间,带入数据30=2T,求得时间为15分钟。
(二) 逻辑判断能力
逻辑判断能力的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判断推理和常识判断两部分题目中,其中,前者考查比重很大,考生应通过题目发挥对各类事物的逻辑推理能力,而后者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微妙地锻炼考生的逻辑分析,考生需要学会在题目的构建的逻辑框架中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的答案。
另,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也需要考生进行逻辑分析和判断。
【逻辑判断例题】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中公解析】本题正确选项为C项。
题干图片都是轴对称图形,且按照竖直方向对称轴分开图形分别为字母H、E、O、F。
四个选项虽然都是轴对称图形,但只有C选项按竖直方向分开为字母C。
(三) 言语理解能力
众所周知,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题目是行测的一个重头戏,题量高达40道,所占比重居高不下。
此外,常识判断、判断推理乃至全部的行测题目,都渗透着对考生言语理解能力的考查,考生运用言语、理解和把握文字内涵的能力对于公务员考试至关重要。
下面各举一例言语题目和常识题目:
【言语例题】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
在不知不觉之中,____的孩子“渐渐”变成的青年;____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____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组是:
A.活泼天真雄心勃勃慷慨激昂血气方刚
B.天真烂漫野心勃勃慷慨豪侠血气旺盛
C.天真无邪狼子野心豪侠好义血气方刚
D.懵懂无知野心勃勃慷慨豪侠血气旺盛
【中公解析】本题选择B选项,第一处划横线排除D选项“懵懂无知”,该词义指粗浅了解,略带贬义;第二处划横线排除C选项贬义词“狼子野心”;第三处划横线处,因为“慷慨激昂”更是强调一种振奋、激昂的情绪,而“慷慨豪侠”意思是慷慨的勇敢而有义气的人,更符合青年的形象,因而“慷慨豪侠”更恰当;第四处划横线处用“血气方刚”是形容年轻人激进的进步热情,形容成年不恰当。
本题题干出自丰子恺《缘缘堂随笔》(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常识例题】宪法分为社会主义宪法和资本主义宪法,分类依据是()
A.根据宪法的内容
B.根据宪法的形式
C.根据宪法的本质属性
D.根据宪法的名称
【中公解析】本题选择C选项,该题就体现了常识判断题目不仅仅需要考生具备必要的常识知识,也考验考生对于题目文字概念的理解,考生若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概念有所理解,就可以通过言语理解能力轻松的选对答案。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行测的五大题型所考查的不过是数学运算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和言语理解能力这三种能力,考生要以提高这三种能力作为切入点,逐一分类进行练习和总结,对整个行测的掌握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