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心得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反思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反思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反思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反思篇【一】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习作使学生望而生畏。
在多年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我重视作文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指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给学生讲名人故事,培养学生浓厚的作文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强调一个乐字,有趣才会乐,无趣生忧,生忧则必厌。
心境愉悦反应则灵敏,心情抑郁反应则迟钝。
韩寒现象是最好的诠释。
韩寒在1999年以《杯中窥人》一文获得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后来因期末考试七科不及格而留级,引发社会关于学校应当培养全才还是专才等系列教育问题的激烈讨论。
他最终在高一休学,从事写作,陆续发表了小说《三重门》、《像少年啦飞驰》、《毒》、散文集《零下一度》等众多优秀作品,成为一位优秀的作家。
但作为一名学生,谁能说他合格呢?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韩寒对创作有着极大的热情,才给我们带来如此优秀的作品。
二、利用好教材,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学习优秀写作方法关于作文教学,叶圣陶先生早在六十年代就曾经说过: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为,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一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这就是说,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以期学生具有自己会写的本领。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授之以渔的道理。
三、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博采众长,积累好词好句好段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鲁迅也曾这样说:只看一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这都是前人的经验之谈,有很深刻的道理,很值得借鉴。
广泛阅读可以弥补体验生活的不足,间接地获得许多生活材料及对生活的感受,也可以博采众长,多方面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和技能。
四、走出课堂,挖掘好的写作素材,写出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
小学作文教学心得体会精选范文5篇

小学作文教学心得体会精选范文5篇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
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作文教学心得体会,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作文教学心得体会1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
甚至有的学生提起作文就感到为难,害怕。
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
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一从小抓起,做好铺垫和衔接。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应该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
所以,从这时起,语文老师就应该有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意识,上好每一节口语交际课,让学生能通顺地说一句话,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能围绕一个意思说几句相连的话,这样坚持下去,就会增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三年级的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揭开作文神秘的面纱。
小学作文教学实际是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是“写话”和“习作”的结合。
这既符合小学生学习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认识规律,又符合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小学生的作文实质是练习用笔来说话。
当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学生已经学会或基本学会了用口语,现在只是让学生学会用笔来说话,实现口头到笔头的转化,把写变成了一种由内到外的自由倾吐,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从而形成一种写作主体,写自己的自得之见,抒自己的自然之情,用自己的自由之笔,写自己自在之趣的思想境界,这样就从心底里排除了“作文难”的障碍,减轻了学生心灵的压力,有利于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农村小学教育的教师,我深知作文教学在农村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由于地理位置、教育资源、文化背景等因素的限制,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与城市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认为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还是有很多潜力可挖的。
首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要注重生活化。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农村孩子的生活经历和观察视角与城市孩子有所不同。
教师应该引导他们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如乡村美景、民俗文化、家庭生活等,并将这些元素融入写作中,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农村作文。
其次,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要注重实践化。
农村孩子往往缺乏实践经验,写作时缺乏素材和想象力。
教师应该利用农村特有的自然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如种植、养殖、野外探险等,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激发写作灵感。
此外,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还要注重个性化。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考方式,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写出独具个性的文章。
在实践中,我发现以上方法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通过生活化、实践化和个性化的作文教学,学生们的写作兴趣
得到了激发,写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这些方法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优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总之,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只要我们注重生活化、实践化和个性化,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培养出具有独特魅力的农村小学生作文。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提起写作文,老师头疼,学生抗拒。
多数学生不会写作文,怕写作文,写成的作文大多是套话、空话。
教师看得恼火,于是从开头到结尾,甚至中间部分都为学生们列了提纲。
也许一节课下来,教师都示范了一篇完整的作文,可同学们连开头和结尾都没还不知该怎么写,依然写不出,抑或干瘪如故。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同学们的阅读量少,语言积累少,见识也少,缺乏必要的生活体验。
基于这样的原因,教师不得不下工夫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一、带领孩子多读课外书现在国家对农村教育愈加重视,投入也加大了,农村学校也建起了图书室,我们教师要将图书室的资源用起来。
怎样用?又是一个难题。
让学生借书回家看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农村的学生大多没有阅读习惯,一个班有三四十人,其中有五位同学有读书习惯就不错了。
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引领作用,例如把中午的时间利用起来,为同学们选择适合他们的读物。
低年级学生读物应由教师亲自去选,选取童话类注音读物;到了中高年级,就可以由学生自己选了。
教师也应和同学们一起享受中午读书的时光,看到好的词、句就读给他们听,找到好的文章就读给全班听。
笔者不提倡学生只读作文书,而是鼓励他们多读书,只要是他们喜欢的,就让他们读。
笔者还经常与同学们交流读书的体会,或是向学习伙伴推荐美文。
在读书的过程中,同学们的词汇量增加了,语感增强了,习作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也就习得了。
二、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生活中不乏写作的素材,但却缺少发现素材的眼睛。
有一次,笔者要求学生写一篇题目为《我们的学校》的作文,笔者想:学校是同学们生活的地方,他们应该有很多话说,有很多内容可以写。
在教学时,笔者首先让同学们回忆学校的布局,按方位顺序来写。
等大部分学生打好草稿了,笔者看见还有十来个同学在咬笔头,还有的半天只写了几句。
这不行,得让他们去走一走,看一看。
于是,笔者带领着同学们参观校园。
我们首先参观了校门口,当同学们在校门口看见高大的羊蹄甲树时,笔者问他们,怎样描写这株羊蹄甲树呢?同学们的话匣子打开了,有的说,它像一把巨大的伞,下雨时,可以为我们遮雨;艳阳天,又可以为我们遮阳!有同学说,这样冷的天,它竟然枝繁叶茂,不可思议。
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几点体会

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农村小学生由于见识少,课外阅读量少,知识不丰富,导致他们怕作文,厌作文,感到作文难写,写起作文来总是咬着笔杆冥思苦想,觉得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无从下笔或者总是口号式的几句,空洞无物。
作为农村小学教师,如何调动小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培养农村小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发展农村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呢?通过总结自己二十余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和不断探索尝试,我认为要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水平,首先要解决作文教学入手问题。
一、从培养兴趣入手,激发求知欲。
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这句话透彻地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是不断地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有以下几种方法:1、情感渲染,上作文课时用富有魅力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并鼓励学生放开胆子勇敢地写。
通过这种形式的训练,学生既感兴趣,写作能力又得到了提高。
2、抓住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作文教学巧妙地富于有趣的活动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譬如:让小组里每一个学生考虑一个故事良好的开头句,写在一张纸上。
在教师的指示下,每个学生应把自己的这张纸传给下一个同学,接下去的人就续写这个故事的第二句话,用这种方式在组内轮流,并注意留出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读了前面已写的部分后,再加上自己的句子。
连续写了十到十二个句子时,要重新开始写一段,写完十至十二个句子,作文又转回到原写作文的人手里,他将给它加上一个题目,然后把所写的故事带回家并把文章写完整。
通过向别人朗诵或在公布栏上张帖的方式,与同学共享完成的故事的快乐。
这种故事游戏,学生很感兴趣,真可说是学中玩,玩中学。
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3、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开展作文竞赛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报刊的写作竞赛活动。
譬如:开展作文竞赛,可把范围扩大。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心得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心得哈尔脑乡中心小学李晓梅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心得哈尔脑乡中心小学李晓梅我是一名语文老师,执教语文对于我来说不成问题,但对于我所教的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却成了我的一大难题,写作文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
为了写好作文,我每次都会付出许多的时间和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
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对老教师的虚心求教,我认为,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在生活中取材农村小学生的课外材料非常少,所参照的只有身边接触的人或事物,每次习作的时候我的选题在他们的视觉之内。
例如:有的时候亲自带学生去我们的园子、山上,或让学生亲自动手去种菜、锄地等,来激发他们的灵感。
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事物有了,但在语言组织上又遇到的新的问题,怎么想的就怎么说了,像流水帐一样、乏而无味。
二、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我认为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
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
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
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这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中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
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四、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我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
大家都知道《金色的鱼钩》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以“怀念老一辈先烈”为主题班会活动。
要求学生寻找自己身边的老红军,向他们了解红军在抗战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并为我们新中国的胜利付出了生命,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新中国,我们做为新一代的小学生一定要匆忘国耻,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强大。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心得】小学作文教学心得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心得】小学作文教学心得小学作文教学心得作文教学心得河南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李盼红对于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
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
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要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
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2.要通过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重要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
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
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
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作文教学要精心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解决学生“想写”的问题。
作文难写,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爱它的欲望、冲动和兴趣;其次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觉得没有什么可写。
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因而我们要重视作文前的指导,极力反对那种作文前“无所作为”,而临到“写”时才唠叨什么命题、中心、选材、构思之类。
谈谈自己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体会

谈谈自己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体会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
多年来,在教学过程中,每当叫学生写作文,就发现大多数学生抓耳挠腮,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只有及个别学生动笔。
我想这也是农村语文教师最头疼的事。
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学生课外读物较少,语言积累又不多,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觉得无内容可写。
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1 作文指导,情境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情境氛围,就如鲜花招引蜜蜂那样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使他们在美好的情境中能展开思路,从头脑中提取已经储存的信息作为题材,写出自己的起初经历和真实感受。
我认为,让学生进入情境,摸一摸,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学生就能较准确地抓住事物的特征,从中发现美,感知美,唤起表达的欲望,从而激发起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我采用编故事、猜谜语等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将所要表达的主题告诉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视野和认识能力组织材料,组织故事在脑子里,然后把各类故事表演出来,学生很有兴趣。
他们经过讨论,能根据情况塑造自己的角色,因为表演是生动的,又是直观的,再由学生把故事用文字叙述出来,就容易做到有内容,有个性,有文采。
通过情境教学,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作文练习之中。
2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一样需要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
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
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心得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
阅读量小,知识面窄,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
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
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
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
这样就让学生
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
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
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班会活动。
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
(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
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
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三、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
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
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
生要有较高的要求。
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
(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于学生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