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式军服标志服饰

全军换发07式军服,级别资历章是最大的亮点之一。级别资历章,是我们目前对它的称呼,依照国际惯例,其名称为“功勋略表”(我军1955年授衔时,将三大勋章的略章连缀就称为略表);构成略表的一枚枚小彩条,叫做“略章”。

07式军服的级别资历章,由规格相同的级别略章和军龄略章组成,面料为人造丝带。

级别略章为1枚,底色区分:排级为绿色,连级为浅蓝色,营级为深蓝色,团级为紫色,师级为红色,军级为土黄色,大区级为橘黄色,军委副主席和军委委员为柠檬黄色。排级到大区级,正职的级别略章缀两枚、副职缀一枚银白色五星;军委副主席和军委委员均缀一枚亮金色五星和圆形橄榄枝构成的符号。

军龄略章,有10年、5年、4年、3年、2年、1年6种,用不同的条杠和颜色区分。简单地说,略章上有几道杠就代表几年军龄。此外还有银灰色的补充略章,用于填补空缺。

佩戴时,略章像滑块一样放进一个不锈钢“滑道”,三枚略章为一排,每排“滑道”可以相互衔接(级别略章居第一排中央)。连、排级戴1排,营级为2排,以此类推,军委副主席和军委委员为7排。

略表,应是一位军人军旅生涯的“全息代码”

顾名思义,略章,应该是对某些勋章、奖章、纪念章的简略,即那一枚枚小彩条,均代表着一枚枚全章。而我军07式级别资历章只是略章本身,并没有所“略”的勋章、奖章、纪念章。以目前的方案,07式略表由一枚级别略章和若干枚军龄略章构成,按字面解析,“级别”由级别略章表示,而“资历”则由军龄略章表示。

在这里,资历=军龄。

这是07式级别资历章所反映的基本内涵。这与人们关于军人资历的完整理解尚有一定差异,在资历这个概念中,至少还应该包括如下的内容:立功受奖情况、参加重大行动和作战情况,等等。

虽然目前规定了不同级别军官略章架的排数,大致体现出服役时间越长,则胸前的略表越醒目这一特点,但现行的略章主要是军龄的计数形式。近年来,我军先后参加了驻外维和、联合军演、舰队出访等对外交往活动,如果外军官兵被我军军人胸前的略表所吸引,咨询其具体含义,我们的解释可能会让对方产生困惑。

从07式级别资历章的两个构成要件来分析,客观上显示出官阶和军龄“主导”的色彩,即官职越高、军龄越长越光荣。从其所彰显价值取向上说,也存在着一定的局

限性(有人说就是“官本位”和“熬年头”)。

按国际通行的规则,军人胸前的略表,应是一位军人军旅生涯的“全息代码”(大部分外军的士官与兵也佩戴略表),其在服役生涯中的大致情况通过略表可以一目了

然,而且每个人与他人都不尽相同,极具个性色彩。这样管理工作就相对细致繁杂,但是它确实能传递出这样一个应予重视的理念:每一位军人的荣誉都是值得认真、具体地对待的;每一位军人都应该对自己胸前那些沉甸甸的“牌牌”负责。

07式级别资历章与现行奖励制度的接轨设计

07式略表采用目前的构成方式,有着一定的客观原因。即,按我军现行的奖励制度,高级军官立功、受奖的机会较少,基层干部战士立功、受奖机会较多。在立功受奖的次数上,可能我军一位上将军官不如一位连队的炊事员。这在某种意义上是我军的一个优良传统,即把荣誉更多地向基层官兵身上倾斜。但也正因为这一原因,使得高级别军官因为缺少体现荣誉的奖章,按一般规则制定略表会显得比较单薄。

这当然不能反映我军高级军官资历和荣誉的真实情况。以往,当我军高级将领出访时,一些小国军队的将领胸前都是多排花花绿绿的略表,而资历比其丰富得多的我军高级将领,胸前却是空荡荡的。在电视新闻中看到这样的镜头,作为我军官兵自然感到某种遗憾。

在这一客观现实下,07式级别资历章采取以军龄略章“填充”略表的方案,有其可以被理解的原因。从发展的角度看,有比没有好,07式级别资历章实现了我军服制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在某些方面比1955年第一次授衔授勋时工作更细致。

现在,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这一情况下,对其进行必要和必须的完善性改进。

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基于一个迫切的客观现实:即07式级别资历章与我军现行的奖励制度尚未接轨。07式略章架上,并没有预留出现行一二级英模奖章、一二三等军功章略章的位置,那么获得过这些荣誉的军人,将如何佩戴奖章?

按国际通行规则,当军人佩戴略表时,不应再佩挂略章所对应的全章;佩戴勋章、奖章时,应按其颁发规格和等级排列有序。既然我军的英模奖章和立功奖章,均有相应的略章,就应该纳入级别资历章之内,否则只能是零散地孤悬其外。如果军人同时佩戴这些奖章的全章,又会因为07式略表已占据了适当位置,而只能随意找位置佩戴。这样,我们寻求服制与着装体系化、正规化的努力,将因这个问题陷入新的混乱。

不仅如此,除了全军性的英模奖章和立功奖章外,海军、空军、二炮及其他大单位,还曾颁发过一些奖章和证章。在07式军服服饰布局已经比较完善的情况下,这些奖章、证章该佩戴在什么地方?

可能最简单的方式是,把它们放在盒子里收藏起来。但这显然不是颁发奖章的初衷。勋章、奖章的使用价值,在于佩戴。其设计造型也说明了这一点,我军现行勋章、奖章大都是“别针型”的,且分为“全章”和“略章”两个部分,就是为了佩戴方便。而佩戴勋章、奖章的意义,在于将特定组织对获奖者的积极评价公开化、形式化、程序化,从而使获奖者获得荣耀和激励,获得人们的尊敬和羡慕,并对周围的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激励作用。

基于此,初步的完善设想就是:在07式职略章架上最后一列,补充英模和立功奖章的略章,以反映军人立功受奖情况。这样,新的级别资历章的构成要件就会增加为三个部分:级别、军龄、立功受奖情况。这就相对全面地反映了我军军人资历的现实状况。进行这项改进工作相对简单,需要注意的细节大致有三个:

一是对军龄略章中表示军龄尾数的部分使用大年份略章,预留出立功奖章的略章的位置(原使用装饰略章“填空”的可以不使用);

二是将现行英模奖章和立功奖章的略表,按07式略章的样式统一制作(据笔者测量发现,目前二者尺寸规格还略有差异);

三是针对一些军人多次立功、且有些立功等级相同的情况,可参照现行级别略章以金属星数区分正、副职的方案,规定每一种类略章仅佩戴一枚,以在略章上加缀金属阿拉伯数字表示立功次数。

这样,曾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5次、三等功6次的试飞英雄李中华同志的略表最下一列效果为(参照军龄略章排列规则,高等级立功奖章居中):

李中华同志立功奖章略章连缀效果图(他还获得过1枚中央军委颁发的一级英模奖

章及空军颁发的其他奖章,此处从略)

这一设计的最大优点是,针对军人多次立功的情况,不会在略章架排数上有很大变化;一般在现行框架内稍加调整即可实现。

这是一位服役39年的正军职干部的略表。但是按规定其略章排列仍有小错,第2排

右1应该为5年章,这样最后一排就应该有2枚补充略表。可见,最后一列的“空地

儿”是很容易调整出来补充立功奖章略章的

此外,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情况:近年来,随着我军对外交往的增多,经常出现外国政府、军队或国际组织向我出访的高级将领、驻外武官或参加国际维和任务的官兵颁赠勋章、奖章的情况,按照国际礼仪,应该在一定时期内佩戴。目前07式略章架按个人职级固定排数的设计,缺少适应这一情况的灵活性,可以考虑为这些人员配备适当的备用略章架及用于调整的装饰略章。

07式级别资历章发展的延伸性思考和准备工作

可以想见,我军使用略表的最终方向,将是完全实现与自身奖励制度的无缝衔接,并与国际惯例接轨。目前,距离这一目标还有一段路要走,有些延伸性的思考和准备工作是必要的。

根据我军高级别军官立功受奖机会少的现状,下一步应根据我军现实情况,有针对性地增设部分奖章和证章,逐步改变目前这种以军龄略章代替资历的情况。

我军目前常设的勋章、奖章种类很少,勋章只是在1955年和1988年两次实行军衔制时颁发过,以后就不再发了;奖章也只有功勋类的英模奖章和立功奖章两种,其他如服役类、资历类、抚慰类奖章都没有设置。许多军人在部队干了一辈子,到退休时也没得到一枚勋章或奖章,这无论如何是一种遗憾。而外军常设的勋章奖章通常都有几十种,保证每个军人在部队服役期间至少获得一两枚奖章。

后勤指挥学院学术研究部副研究员徐平同志长期研究建立我军各类勋章、奖章及特殊符号佩戴制度的课题,他曾撰文建议适当增加我军勋章、奖章的种类,可供参考的设想方案是:

红旗勋章。最高军功勋章,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发,授予在保卫祖国和国防建设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个人;

保卫祖国勋章。由中央军委颁发,授予在保卫祖国时期做出较大贡献的作战部队和非作战部队人员及有特殊贡献的平民;

金星奖章。最高战功奖章,由中央军委颁发,授予在保卫祖国的战斗中英勇作战,取得重大战斗胜利的个人和集体;

英勇奖章(勋章)。由中央军委或总政治部颁发,授予战争中牺牲或平时因公牺牲人员;

光荣奖章。由总政治部颁发,授予战争中负伤或平时因工负伤人员;

人民子弟兵奖章。由总政治部颁发,授予在抗击自然灾害中或平时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有突出表现的人员;

圆满服役奖章。可分三级、二级、一级、特级,每10年一级,由总政治部颁发,分别授予服役满10年、20年、30年、40年,长期表现良好的人员;

优秀服役勋章。由中央军委颁发,授予服役30年以上,长期表现优秀的人员;

圆满服役荣誉章。由总政治部颁发,授予退休干部;

士兵圆满服役奖章。由总政治部颁发,授予服役期满的士兵;

士兵优秀服役奖章。由总政治部颁发,授予服役期满,表现优秀的士兵。

还可设立证明军事专业受训情况的证章,可分为初级院校、中级院校和国防大学受训三个等级;

此外,一些全军性的重大行动和纪念日也可视情颁发纪念章。如大型军演、抗灾抢险、维和行动、建军和胜利纪念日等,都应有相应的纪念章及略章,可供军人佩戴。

这样,随着勋章、奖章和纪念证章种类的丰富,将会相应地压缩军龄这一因素在略表中所占的比重(以后可逐步将具体军龄年限计数方式,变为几个年限档次的计数方式),让资历略表更符合“资历”的完整含义。

在这种情况下,规范化管理就成为一个需要特别重视的问题。如,今后全军或各军兵种、大单位颁发勋章、奖章,应考虑其形式与现行级别资历章的衔接。因为略章尺寸小,色彩、条纹变化余地不大,新增设勋章、奖章的丝带图案必须要与已经存在的略章相区别,否则将会出现一枚略章指向不同种类奖章的情况。

这一工作的归口管理,应由总政组织部门一元化管理,建立起详尽的档案资料,如此才能避免这一工作因“政出多门”最后无法统一的问题。而各部队的政治机关,应该有相应的经常性管理机构,负责军人因职级、奖励等资历变化,需要及时调整其略表的工作。

在做好这一工作的基础上,再相应地规范颁奖仪式,必将更好地发挥我军奖励制度的精神激励作用,激发军人的上进心和荣誉感,为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