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十八)
2017高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十九)

2017高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十九)(一)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要在财政预算管理体系框架下运行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资金来源是财政拨款,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要遵循财政预算管理的管理要求。
目前,我国经过预算管理改革,已经初步建立起以公共财政为导向的预算管理体系,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要在财政预算管理体系框架下运行。
财政预算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部门预算;2.政府收支分类科目(预算科目);3.国库集中收付4.政府采购5.预算绩效管理(二) 部门预算部门预算的概念:政府部门依据国家有关预算管理政策规定,结合自身未来一定时期履行职能需要,从基层预算单位开始逐级编制、审核、汇总、上报,由财政部门审核并提交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依法批准的部门综合财务收支计划。
部门预算实行“一个部门一本预算”的综合预算管理。
传统功能预算的区别(部门预算的特点)部门预算编制规程中央部门预算编制采取自下而上的汇总方式,从基层预算单位编起,逐级汇总,所有开支项目都落实到具体的预算单位。
(一) 行政和事业单位的概念1.行政单位的定义:是指依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职权,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指挥的国家机关,是国家机构的基本组成部分。
2.事业单位的定义:是指国家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二) 行政和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区别1.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的联系:事业单位一般要接受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
从目前情况来看,事业单位绝大部分由国家出资建立,大多为行政单位的下属机构。
与企业相比,行政事业单位有以下特征:一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二是财政及其他单位拨入的资金主要不以经济利益的获取为回报。
2.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的区别:(1)内涵不同——行政单位是国家机关,而事业单位是社会服务组织。
(2)担负的职责不同——行政单位是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和指挥;而事业单位是为了社会的公益目的从事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活动。
高级会计实务基础知识:现金流量套期会计

高级会计实务基础知识:现金流量套期会计2017年高级会计师考试备考正在进行中,各位考生要抓紧时间复习啦,店铺为大家整理2017年高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只有承担起旅途风雨,才能最终守得住彩虹满天。
祝大家高会考试顺利过关!现金流量套期会计(1)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应当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
(2)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无效套期的部分(即扣除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后的其他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分析原则:(1)账务处理数为套期工具价值变动,无论正负(2)被套期项目不用处理。
所以:套期工具变动<被套期项目变动==》套期工具价值变动:记入其他综合收益套期工具变动>被套期项目变动按被套期项目变动数:记入其他综合收益=》套期工具变动-被套期项目变动:记入当期损益【例题】20×7年1月1日,DEF公司预期在20×7年6月30日将销售一批商品X,数量为100 000吨。
为规避该预期销售有关的现金流量变动风险,DEF公司于20×7年1月1日与某金融机构签订了一项衍生工具合同Y,且将其指定为对该预期商品销售的套期工具。
衍生工具Y的标的'资产与被套期预期商品销售在数量、质次、价格变动和产地等方面相同,并且衍生工具Y的结算日和预期商品销售日均为20×7年6月30日。
20×7年1月1日,衍生工具Y的公允价值为零,商品的预期销售价格为1100 000元。
20×7年6月30日,衍生工具Y的公允价值上涨了25 000元,预期销售价格下降了25 000元。
当日,DEF公司将商品X出售,并将衍生工具Y结算。
DEF公司采用比率分析法评价套期有效性,即通过比较衍生工具Y 和商品X预期销售价格变动评价套期有效性。
DEF公司预期该套期完全有效。
(1)20×7年1月1日,DEF公司不作账务处理。
(2)20×7年6月30曰借:套期工具——衍生工具Y 25000贷:其他综合收益(套期工具价值变动) 25000(确认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 1 075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 075 000(确认商品X的销售)借:银行存款 25 000贷:套期工具——衍生工具Y 25 000(确认衍生工具Y的结算)借:其他综合收益(套期工具价值变动) 25000贷:主营业务收入25000(确认将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衍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转出,调整销售收入)3.对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套期的会计对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套期,应当按照类似于现金流量套期会计的规定处理。
高级会计师复习考点《高级会计实务》

高级会计师复习考点《高级会计实务》高级会计师复习考点《高级会计实务》企业并购动因——挥协同效应金融工具会计一、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一)金融资产的分类●定义:金融资产属于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和衍生金融工具形成的资产等。
注意:本章不包括货币资金及长期股权投资。
●分类: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就应按照管理者的意图、风险管理上的要求和资产的性质,将金融资产分为以下四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投资;(3)贷款和应收款项;(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要求:◢上述分类一经确定,不应随意变更。
◢第一类金融资产和后面的三类不能够相互重分类;后面的三类之间也不能随意重分类。
◢后面三类金融资产之间重分类的要求:如,持有至到期投资,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也可以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但同样要符合一定的条件。
(二)金融负债的分类●分类: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就应按照管理者的意图、风险管理上的要求和负债的'性质,将金融负债分为以下两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2)其他金融负债。
●要求:◢上述分类一经确定,不应随意变更。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之间不能够相互重分类。
企业并购流程【并购决策】(一)并购双方就并购的可行性进行决策企业并购的基本原则是成本效益原则,即并购净收益大于0,这样并购才是可行的。
并购净收益计算方式如下:并购净收益=并购收益-并购溢价-并购费用其中:并购溢价=并购价格-并购前被并购企业价值【例7-4】A公司和B公司为国内手机产品的两家主要生产商,手机市场价格竞争比较激烈。
A公司规模较大,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较高。
B公司经过3年前改制重组,转产手机,但规模较小,资金上存在一定问题,销售渠道不畅。
2017年高级会计师考试知识点

2017年高级会计师考试知识点—教材页码对照表第一章战略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内涵 1战略分析 4战略选择 11战略实施 13战略控制 15企业总体战略的类型 23企业总体战略选择 26经营战略的内涵和类型 30经营战略选择 33职能战略的内涵与类型 37业务组合管理模型 39财务战略概述 42投资战略 47融资战略 51分配战略 57第二章投资决策概述 61投资决策方法 62投资决策方法的特殊应用 72现金流量的估计 76投资项目的风险调整 81最佳资本预算 88私募股权投资概述 93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 96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方式的选择 98融资决策概述 100融资规划与企业增长管理 104企业融资方式决策 111企业资本结构决策与管理 120企业集团融资规划 124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 125企业集团财务公司 126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控制 137第三章全面预算的含义与内容 140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与功能 142战略目标、战略规划、经营目标与全面预算 143 全面预算管理的流程 144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环境 144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 145全面预算管理层级 147全面预算目标的确定 148全面预算的编制方式 151全面预算的编制流程 152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 153成功的预算编制的特征 157 全面预算执行概述 158全面预算分析 158全面预算控制内涵、方式与原则 162全面预算调整 166成功的预算控制的特征 167全面预算考核的作用 168全面预算考核的原则 169全面预算考核的内容 170全面预算考核的程序 171成功的预算考核的特征 172第四章业绩评价的含义 174业绩评价层次与评价角度 174企业业绩评价的功能 176企业业绩评价的程序 177评价指标 179评价标准 194评价计分方法 196业绩评价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197非财务指标 198关键指标法 199平衡计分卡 201对标管理与持续改进 207成功的企业业绩评价特征 209第五章企业风险及其分类 211企业风险管理的作用与构成要素 213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主要特征和基本原则 215 企业风险管理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关系 216 企业风险管理流程及具体方法 217危险性因素、控制性因素(或不确定风险)和机会风险的管理 230风险管理理念和组织职能体系 234企业风险管理策略 234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及文本记录和报告 235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236第六章内部控制目标 237内部控制原则 238内部控制要素 239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组织形式 244企业层面控制 246业务层面控制 254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 272企业内部控制评价 274企业内部控制审计 285第七章成本的含义及分类 289成本管理观念的转变 290成本管理系统的发展 291成本管理方法 291战略成本管理概述 292价值链分析 296作业成本法概述 301作业成本法的核算程序 303作业成本信息与作业基础管理 309目标成本法概述 317目标成本的设定 320目标成本控制与产品设计 322目标成本控制、产品制造及持续改进 325第八章企业并购动因 331企业并购类型 333制定并购战略规划 337选择并购对象 337发出并购意向书 338进行尽职调查 339交易方案设计及进行价值评估 339开展并购谈判 339作出并购决策 340完成并购交易 341进行并购后整合 344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的主要内容 344企业并购价值评估方法 345并购融资渠道 354并购融资方式 355并购支付方式 363并购后整合 366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373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376第九章金融工具类型 388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 388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 394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初始计量 394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395金融负债的后续计量 398金融资产减值 399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区分 402金融资产转移的类型 409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处理 412套期保值的原则与方式 420套期保值的操作 421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 424股权激励方式 432实施股权激励的条件 434股权激励计划的拟订和实施 434 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 438第十章部门预算管理概述 446中央部门预算的编制规程 446中央部门预算的编制原则 447政府收支分类 449中央部门收入预算编制 450中央部门支出预算编制 451部门预算执行及调整 455中央部门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 457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概述 459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460财政收入收缴方式和程序 460财政支出类型、支付方式和程序 461公务卡管理制度 462政府采购制度概述 463政府采购当事人 463政府采购的资金范围与政府采购的对象 464政府采购的执行模式 464政府采购的方式 464政府采购的程序 466政府采购的基本政策要求 467政府购买服务与服务项目政府采购 468政府采购的特殊规定 469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概述 470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及处置 470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清查及报告 473 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特殊规定474预算绩效管理概述 477预算绩效管理的原则与组织实施 478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 478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概述 483行政事业单位资产 483行政事业单位负债 491行政事业单位收入 492行政事业单位支出 493行政事业单位净资产 495行政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会计处理 498 行政事业单位其他特殊业务或事项 499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 500政府财务报告 50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概述 503行政事业单位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法 506行政事业单位单位层面内部控制 509行政事业单位业务层面内部控制 51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评价与监督 525。
2017高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十七)

2017高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十七)企业战略选择。
(一)企业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企业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六个因素:(二)成长型战略选择1.成长型战略的特征(1)实施成长型战略企业的发展不一定比整个经济增长速度快,但它们往往比其产品所在的市场增长得快。
市场占有率的增长可以说是衡量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成长型战略不仅体现的是绝对市场份额的增加,而且体现了在市场总容量增长基础上相对份额的增加。
(2)实施成长型战略的企业往往取得大大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率水平的利润。
由于发展速度较快,这些企业更容易获得较好的规模经济效益,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超额的利润率。
(3)实施成长型战略的企业倾向于采用非价格的手段同竞争对手抗衡。
如重视市场开发、新产品开发,在管理模式上等方面都力求具有竞争优势,以相对更为创新的产品和劳务以及管理上的高效率作为竞争手段。
(4)实施成长型战略的企业倾向于通过创造本身并不存在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来改变外部环境并使之适合自身。
这种引导或创造合适的环境的追求是由其发展战略的特性决定的。
要真正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仅仅适应环境是不够的,影响或改变环境以有利于自身发展更为重要。
2.成长型战略的适用条件(1)成长型战略必须与宏观经济景气度和产业经济状况相适应。
一方面,如果未来阶段宏观环境和行业微观环境较好,企业比较容易获得所需资源,就降低了实施该战略的成本。
另一方面,如果宏观环境的走势都较为乐观,消费品的需求者和投资品需求者都会有一种理性的预期,认为未来的收入会有所提高,因而其需求幅度将会有相应的增长,保证了企业成长型发展战略的需求充足。
(2)成长型战略必须符合政府管制机构的政策法规和条例等的约束。
例如,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鼓励高新技术的发展,因而一般来说这类企业可以考虑使用成长型战略。
(3)成长型战略与公司可获得的资源相适应。
由于采用成长型战略需要较多的资源投入,因此从企业内部和外部获得资源的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等。
2017高级会计实务知识点(一)

2017高级会计实务知识点(一)企业合并的判断1.概念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
2.构成企业合并至少包括两层含义(1)取得了对一个或多个企业(或业务)的控制权。
(2)所合并的企业必须构成业务。
业务,是指企业内部某些生产经营活动或资产负债的组合,该组合具有投入、加工处理过程和产出能力,能够独立计算其成本费用或所产生的收入等,目的在于为投资提供股利、降低成本或带来其他经济利益。
3.不形成企业合并事项一个企业取得了对另一个或多个企业的控制权,而被购买方(或被合并方)并不构成业务。
4.不包括在企业合并准则规XX围内的交易或事项(1)购买子公司的少数股权,考虑到该交易或事项发生前后,不涉与控制权的转移,不形成报告主体的变化,不属于企业合并。
(2)两方或多方形成合营企业。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判断(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
判断某一企业合并是否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当把握以下要点:1.能够对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均实施最终控制的一方通常指企业集团的母公司。
2.能够对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实施最终控制的相同多方,是指根据合同或协议的约定,拥有最终决定参与合并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从中获取利益的投资者群体。
3.实施控制的时间性要求:企业合并之前后,参与合并各方在最终控制方的控制时间一般在1年以上(含1年)。
4.企业之间的合并是否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综合考虑企业合并交易的各方面情况,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进行判断。
通常情况下,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发生在同一企业集团内部企业之间的合并。
同受国家控制的企业之间发生的合并,不应仅仅因为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均受国家控制而将其作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合并交易。
高级会计实务常考知识点

高级会计实务常考知识点近年来,高级会计实务已逐渐成为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从业人员必备的技能之一。
其考试内容涵盖了财务报表分析、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企业税务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在备考过程中,掌握常考知识点是提高考试成绩的关键。
本文将从财务报表分析、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三个方面,介绍一些高级会计实务的常考知识点。
一、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分析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财务报表的综合分析,可以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在高级会计实务考试中,常考的财务报表分析知识点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财务指标的分析。
1. 资产负债表分析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的一份重要财务报表,其中的各项指标对于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至关重要。
在资产负债表分析中,常考的知识点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负债占比、资产负债率等指标的计算和解读。
2. 利润表分析利润表是反映企业盈利情况的财务报表,是分析企业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的重要依据。
在利润表分析中,常考的知识点包括:毛利率、销售净利率、营业利润率等指标的计算和解读。
3. 现金流量表分析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现金流入、流出和净流量的财务报表,对于评估企业的现金状况、现金流量的稳定性和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金流量表分析中,常考的知识点包括:现金流入、流出和净流量的计算和解读。
4. 财务指标的分析财务指标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能力、发展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在财务指标的分析中,常考的知识点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指标的计算和解读。
二、财务会计财务会计是管理会计的基础,是企业进行财务核算和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
在高级会计实务考试中,常考的财务会计知识点主要包括: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会计处理方法和财务报表的编制。
1.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和运用会计制度的基础,包括货币计量原则、持续经营原则、成本原则等。
在考试中,常常要求考生根据题目给出的情况,判断会计核算是否符合基本原则。
高级会计师考试精讲知识点

高级会计师考试精讲知识点2017高级会计师考试精讲知识点不少考生开始备战2017年高级会计师考试,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下面是yjbys网店铺提供给大家关于高级会计师考试精讲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高级会计师考试精讲知识点:回收期法第二章企业投资、融资决策与集团资金管理第一节投资决策一、回收期法1.非折现的回收期法投资回收期指项目带来的现金流入累计至与投资额相等时所需要的时间。
回收期越短,方案越有利。
【例2-1】假设某公司需要对A、B两个投资项目进行决策,相关资料如下:要求:计算两个项目的非折现的回收期。
[答疑编号6177020101:针对该题提问]2.折现的回收期法折现的回收期法是传统回收期法的变种,即通过计算每期的现金流量的折现值来明确投资回报期。
以项目A为例。
[答疑编号6177020102:针对该题提问]折现回收期=2+214.89/225.39=2.95(年)3.回收期法的优缺点净现值指项目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与现金流出量的现值之间的差额。
以项目A为例。
净现值NPV=78.8(万元)【净现值法内含的原理】①当净现值为零时,说明项目的收益已能补偿出资者投入的本金及出资者所要求获得的投资收益;②当净现值为正数时,表明除补偿投资者的投入本金和必须地投资收益之后,项目仍有剩余收益。
所以,当企业实施具有正净现值的项目,也就增加了股东的财富;③当净现值为负数时,项目收益不足以补偿投资者的本金和必需的投资收益,也就减少了股东的财富。
再投资假设:项目现金流入再投资的报酬率是资本成本。
【净现值法的优缺点】(1)净现值法使用现金流,而未使用利润(因为利润可以被人为操纵)。
(2)净现值法考虑的是投资项目整体,在这一方面优于回收期法。
(3)净现值法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尽管折现回收期法也可以被用于评估项目,但该方法与非折现回收期法一样忽略了回收期之后的现金流。
(4)净现值法与财务管理的最高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紧密联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高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十八)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
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政府采购的资金范围与政府采购的对象
1.政府采购资金是指财政性资金。
包括财政预算资金(包括财政补助资金和财政
专户管理的资金)以及与财政预算资金相配套的单位自筹资金(包括经营收入、捐赠
收入等)。
行政事业单位全部或部分用财政性资金开展的采购活动,应遵循政府采购的规
定。
2.政府采购的对象包括货物、工程和服务(在集中采购目录以内或者采购限额标
准以上的)。
政府采购的执行模式
政府采购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的模式。
1.集中采购。
采购人采购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并公布)的政
府采购项目,必须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
2.分散采购。
采购人采购集中采购目录之外且达到限额标准以上的采购项目,
应当实行分散采购,按政府采购的要求和程序办理。
政府采购的方式
政府采购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询价以及国务院
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
公开招标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方式。
采购人应当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其具体数额标准,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其授权管理范围规定。
政府采购的程序
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之间的关系
三项制度构成了科学的财政预算管理的机制
三项制度不仅分别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采购环节进一步深化了财政预算改革,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们相互衔接、相互配合,改变了传统的预算编制与执行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初步建立起了以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对分离为主要特点的科学的财政预算管理机制。
科学的财政预算管理机制提高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改变了传统的财政“豆腐预算”,增强了预算执行的刚性,进而为我国公共财政的建立和目标的的达成提供强大的制度和程序保证。
国库集中收付,是指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和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的一项国库管理制度。
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国库集中收入管理
规范非税收入收缴程序。
改革层层汇缴的收缴方式,实行直接缴库和集中汇缴两种收缴方式,实现非税收入直接缴入财政专户
国库集中支出管理
财政直接支付与授权支付的范围(最终目标)
政府收支分类是按照一定的原则、方法对政府收入和支出进行类别和层次划分,以全面、准确、清晰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
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也称为预算科目,是政府收支分类的具体项目。
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体系包括“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三部分。
收入分类
收入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收入的来源和性质。
收入分类设类、款、项、目四级科目。
根据财政部制定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收入分类科目的类级科目包括: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在以上收入分类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类科目的类级科目包括: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债务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支出功能分类
支出功能分类主要根据政府职能进行分类,反映政府支出的内容和方向,表明政府支出用在了哪些领域。
支出功能分类设置类、款、项三级科目。
总体来说,支出功能分类的类、款、项科目主要根据政府职能,按由大到小、由粗到细分层次设置。
其中:类级科目反映政府主要职能,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国防、教育、公共安全等;款级科目反映政府履行某项职能所要从事的主要活动,如教育类下的普通教育、特殊教育等;项级科目反映某活动下的具体事项,如普通教育下的小学教育、初中教育等。
支出经济分类
支出经济分类主要反映政府各项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是在支出功能分类的基础上,用于某个领域支出的再细分。
支出经济分类设类、款两级科目。
根据财政部制定的《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支出经济分类的类级科目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转移性支出、债务利息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和其他支出。
预算举例:XX部2016年预算(节选)
2016年财政拨款收支总预算2,983,855.11万元。
收入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拨款2,253,616.4万元,上年结转730,238.71万元。
支出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4,721.27万元,外交支出2,358,474.52万元,教育支出763.6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977.54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42,996.11万元,住房保障支出5,312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476,600万元。
预算举例:XX部2016年预算(节选)
XX部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50,042.01万元,其中:人员经费35,160.66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伙食补助费、绩效工资、其他工资福利支出、离休费、退休费、抚恤金、生活补助、医疗费、助学金、奖励金、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购房补贴、采暖补贴、物业服务补贴、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日常公用经费14,881.35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因公出国(境)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专用材料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交通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信息网络及软件购置更新、其他资本性支出。
(本文来自东奥会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