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合集下载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doc一、选择题1.生命好像一场旅行,进入中学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不同的风景。

面对新的学校、新的班级、新的同学,你认为正确的做法是①不管环境如何,只要闷头学习,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②尽快了解新学校③等着新同学来认识我④尽快熟悉新老师,融入新的班集体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2020年10月中旬,央视财经频道报道了:小李网购70多元的蛋糕出现问题,需要退款,他点击了一条链接后,不仅70多元退款没要回来,竟瞬间损失1.7万。

由此可见()①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②要远离网络,避免上当受骗③虚拟世界不能进行经济往来④在网络中,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A.①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

其表现在()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②互联网无所不能,可以满足我们生活中的所有需求③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动④借助互联网,不用舟车劳顿,我们就可以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等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4.丽丽在日记中写道:“我的同桌美美因为出板报受到老师的表扬,我却冷言冷语,对其恶意中伤。

事后我反思自己的行为,认识到是由于自己的嫉妒心、虚荣心在作祟,今后我要改正这个缺点。

”这是在()A.通过自我反思认识自己B.通过他人评价了解自己C.通过与他人比较了解自己D.通过集体评价了解自己5.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张存浩说:“从青年时代起,为自己树立的最大科研人生理想、就是报国,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为此,我努力奋斗,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需要()①扬长避短,善于利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回避自己的缺点②树立远大理想,并努力去实现③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④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6.友谊可以带来快乐,让人向往。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法律知识B. 道德规范C. 人际关系D. 科学技术2.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B.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C. 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3.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他人?A. 尊重他人B. 帮助他人C. 理解他人4.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方法包括哪些?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A. 公平原则B. 正义原则C. 平等原则D. 科学原则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不需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2.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

()3.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方法只包括观察法和实验法。

()4.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

()5.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治观念。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内容包括法律知识、道德规范和________。

2.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________和________。

3.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和________。

5.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________和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内容。

2. 简述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他人。

3. 简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方法。

4. 简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原则。

5. 简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目的。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遵守道德规范?2.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3.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我们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4.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增强自己的法治观念?5.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我们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和法治观念?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内容,并举例说明。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doc一、选择题1.小伟进入七年级之后,他感到高兴的同时又有些茫然。

他高兴的是进入了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能学到更多的新知识;茫然的是不知道中学生活应该如何度过。

请你给他支招,做好进入中学生活的准备()①调整心态,做好心理准备,积极应对新挑战②及时和同学交流,向其他同学学习好的经验和方法③明确中学时代的重要性④及时向老师和父母请教。

A.①②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当前,一二线城市经过电商平台多年精耕细作早已饱和,电商平台想要再有新的“收获”,就必须寻找新的市场。

目前,在低线市场,电商平台的渗透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截至2018年6月份,我国农村网民规模已达2.11亿人,这一群体已成为各大电商平台争夺的焦点。

网络对我们日常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是()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空间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④网络可以实现我们所有的实际需要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合理利用网络传播网络正能量,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

下列做法属于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是()①文明上网,传播美好,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②依法上网,严格自律,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③理性上网,明辨是非,发出积极的行动倡议④在网上发布疫情谣言等,提高人们的国家安全意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儿子:“爸爸,您说我长大后能有出息吗?”爸爸:“为什么这么问?”儿子:“因为我在学校学习不算好啊……”爸爸回答最恰当的是()①“你需要学会全面认识自己。

”②“你需要学会控制情绪。

”③“你需要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④“你需要学会自尊自信。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5.“也许一辈子不会站在灯光闪耀的舞台也许一生没有绚丽多彩的鲜花拥来即使没有一个观众的目光你还应该相信总有一个人在欣赏你那就是自己为自己喝彩......”你从诗句中获取的信息是()①欣赏自己就是骄傲自大,目中无人②欣赏自己,学会在失败时为自己鼓气③对自己充满信心,欣赏自己,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自己④欣赏自己的人,都能从失败中走向成功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6.被网友骗至湖南搞传销的安徽小伙儿小波,向解救他的民警哭诉其被骗经历时,一直在说自己像经历了一场噩梦。

2024年人教版初一政治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2024年人教版初一政治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哪种行为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A.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B.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C. 勤俭节约,敬业奉献A. 社会主义制度B. 资本主义制度C. 计划经济制度D. 市场经济制度3. 下列哪种行为属于正当防卫?()A. 甲持刀抢劫,乙持棍抵抗B. 乙持刀抢劫,甲持棍抵抗C. 甲持刀抢劫,乙持刀抵抗D. 乙持刀抢劫,甲持刀抵抗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A. 环境保护B. 节约资源C. 保护人权D. 保障国家安全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 法律具有强制力。

()2. 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3. 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4. 青少年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______。

2. 法律是______的表现。

3.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

4. 公民有依法______的义务。

5. 青少年要树立______的价值观。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1. 简述法律的作用。

五、综合题(1和2两题7分,3和4两题8分,共30分)1.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保护环境。

3.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4.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024年人教版初一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2024年人教版初一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2024年人教版初一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句话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是()。

A. 工人阶级专政B. 工农联盟C. 人民民主专政D. 社会主义国家2.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A. 国家B. 政府C. 人民D. 党3.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这句话体现了我国公民的()。

A. 平等权B. 政治权利C. 经济权利D. 社会权利4.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这句话体现了我国公民的()。

A. 宗教信仰自由B. 言论自由C. 集会自由D. 出版自由5.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权。

这句话体现了我国公民的()。

A. 受教育权B. 劳动权C. 休息权D. 获得物质帮助权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国家。

()2.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3.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4.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权。

()5.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

2.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3.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

4.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自由。

5.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权。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我国的国家性质。

2. 简述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3. 简述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4. 简述我国宪法的作用。

5. 简述我国宪法的地位。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道德与法治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及答案

道德与法治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及答案

道德与法治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对初中生活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学习的内容多了;但生活更充实,也更有趣了②中学老师管得少了,很多事情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③学习的科目多了,让我的身心不断成长,我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④要适应新的学习方式,更有挑战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2.“正能量”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

传播网络正能量是做一个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的表现。

下列不属于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是()A.积极参加网络公益行动B.只要看到需要救助的信息就在微信朋友圈转发C.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D.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3.“网络政治传播使得公众与政党或者政府之间,有了沟通互动的机会,也在公众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使公众参与各项政治活动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网络媒介的出现和应用,一方面满足了人们追寻公共权力的愿望,另一方面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民众对政党的权力监督。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②网络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③网络让每个人能够直接参与国家生活的管理④网络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儿子:“爸爸,您说我长大后能有出息吗?”爸爸:“为什么这么问?”儿子:“因为我在学校学习不算好啊……”爸爸回答最恰当的是()①“你需要学会全面认识自己。

”②“你需要学会控制情绪。

”③“你需要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④“你需要学会自尊自信。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5.老子说“知者明”,古希阿波罗神庙镌刻着“认识你自己”的箴言,这些都告诉我们,认识自己是多么重要。

下面关于认识自己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②只要正确认识自己,就能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③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④有助于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6.小林发现好朋友最近情绪低落,主动上前询问,朋友却不愿说,以下做法正确的是()①显然这是不把自己当朋友,也不搭理他②心情不好能理解,应该持续关心,多问几次就会说了③要学会尊重朋友,给朋友留有一些空间,默默关心就好了④既然不说,就不强迫朋友,等愿意说的时候再做倾听者A.①③B.③④C.②③D.②④7.我们可以在网上交很多朋友,但是,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一道德与法制(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一道德与法制(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一道德与法制(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各版本)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哪项属于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A. 受教育权B. 劳动权C. 言论自由权D. 选举权2. 下列哪项不属于公民的基本义务?()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C. 依法纳税D. 享有选举权3. 下列哪项属于公民的法定义务?()A. 参军服役B. 受教育C. 言论自由D. 依法纳税4. 下列哪项属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A. 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B. 权利与义务相互分离C. 权利与义务相互独立D. 权利与义务相互对立5. 下列哪项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A. 人身自由权B. 生命健康权C. 财产权D. 环境权6. 下列哪项不属于公民的基本义务?()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C. 依法纳税D. 享有选举权7. 下列哪项属于公民的法定义务?()A. 参军服役B. 受教育C. 言论自由D. 依法纳税8. 下列哪项属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A. 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B. 权利与义务相互分离C. 权利与义务相互独立D. 权利与义务相互对立9. 下列哪项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A. 人身自由权B. 生命健康权C. 财产权D. 环境权10. 下列哪项不属于公民的基本义务?()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C. 依法纳税D. 享有选举权11. 下列哪项属于公民的法定义务?()A. 参军服役B. 受教育C. 言论自由D. 依法纳税12. 下列哪项属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A. 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B. 权利与义务相互分离C. 权利与义务相互独立D. 权利与义务相互对立13. 下列哪项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A. 人身自由权B. 生命健康权C. 财产权D. 环境权14. 下列哪项不属于公民的基本义务?()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C. 依法纳税D. 享有选举权15. 下列哪项属于公民的法定义务?()A. 参军服役B. 受教育C. 言论自由D. 依法纳税16. 下列哪项属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A. 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B. 权利与义务相互分离C. 权利与义务相互独立D. 权利与义务相互对立17. 下列哪项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A. 人身自由权B. 生命健康权C. 财产权D. 环境权18. 下列哪项不属于公民的基本义务?()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C. 依法纳税D. 享有选举权19. 下列哪项属于公民的法定义务?()A. 参军服役B. 受教育C. 言论自由D. 依法纳税20. 下列哪项属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A. 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B. 权利与义务相互分离C. 权利与义务相互独立D. 权利与义务相互对立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近日,班里要开联欢会,大家争着报节目,只有小莉躲在教室的一角,沉默不语。

她想:我性格内向,不爱说笑,大家肯定不欢迎我参加。

想着想着,她竟掉起了眼泪。

如果你是她的同学,你会建议她①与同学积极交流,以克服心理障碍②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并为集体作贡献③培养热情开朗性格,与同学主动交往④开放自我,在网上结交各种各样的朋友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2.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的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有的人歪曲事实,误导大众;有的人随意宣泄情绪,谩骂、中伤他人……这段文字表达的主题是()①我们要远离网络②网络信息良莠不齐③沉迷网络影响学习④网络是把双刃剑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3.每年的“双十一购物节”、“双十二购物节”都会吸引了众多消费者。

但是值得警惕的是,网络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商家出售假冒伪劣产品、商品售后服务很难保证以及通过网络实施诈骗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A.网络弊大于利,我们要坚决抵制B.提高辨别能力,理性参与网络C.网络便利人们生活,已经能够取代现实生活D.我们要杜绝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和文化4.下边漫画意在告诫人们( )A.要通过自我观察和分析来认识自己B.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既不能高估自己,也不能轻视自己C.只关注自己的优点,以增强自信心D.只关注自己的缺点,以便及时弥补5.进人中学,同学们开始在意自己的学习和容貌,有人为自己成绩差、个子矮而自卑,有人为自己长得丑而烦恼。

为此,我们应该()①发现自己的优势,学会不断了解自己②接受现实,学会欣赏自己③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④学会以积极的心态接纳自己A.①②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网上交友诈骗主要是通过在微信、QQ等社交平台交友的方式骗取钱财甚至感情。

我们在结交网友时一定要做到()①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②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③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④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增加真实而贴近的感受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7.黄骅市常庄联校里,杨福来一直充当有智力障得的同学小宝的贴身“保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花木兰代父从军B. 郯子鹿乳奉亲
C. 王祥卧冰求鲤D. 黄香扇枕温席
【答案】ABCD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花木兰代父从军”,实为对父亲的爱心与对祖国的忠心的凝聚,是巾帼英雄本色的表现,所以A符合题意。“郯子鹿乳奉亲”,该故事讲述的是孝子郯子冒着生命危险,想方设法得到鹿乳来奉养亲人,体现了对父母的孝心,所以B符合题意。“王祥卧冰求鲤”,讲述的是王祥在母亲冬天想吃鱼的时候,他就直接跑到冰面上去,因为当时冰面已经结冰了,他就直接解开衣服,用身体暖着冰块,想让冰块融化,体现了对父母的孝心,所以C符合题意。“黄香扇枕温席”,讲述的是黄香在炎热的夏天,他用扇子扇凉席子让父亲睡,冬天则先钻进被窝温热被子让父亲睡体现了对父母的孝心,所以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ABCD。
(2)①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磨砺坚强意志,增强生命的韧性,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②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从小事做起,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
【解析】
【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感受生命的意义、活出生命的精彩,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主要可以从实现自我价值、积极承担责任、平凡与伟大的关系、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等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认识挫折、珍爱生命以及生命的价值等知识。第一点“人生难免有挫折”回答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的知识。第二点“使人消沉难成长”回答挫折是把“双刃剑”的知识。第三点“活着才会有希望”回答要珍爱生命的知识即可。第四点“奉献社会铸辉煌”回答生命的价值的知识即可。
三、观察与思考(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答案】A
【解析】
【详解】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A体现的就是奉献精神,符合题意,B的意思是怎样也报答不了母爱,与题意不符,C表达友谊的诗句,不合题意,D的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表达爱国情怀的,不合题意,排除,故选A。
3.近几年,无论在地铁、公交上,还是朋友聚会,任何场合里你都会发现这样一群人——低头族。他们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拿出手机、平板等上网、看视频、打游戏、聊微信。你对“低头族”的建议是( )
①要做网络的主人
②不要沉迷于网络游戏
③要重视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
④拒绝网络,远离手机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题文中“低头族”的做法是不能正确利用网络的表现,应该学会做网络的主人,不要沉迷网络游戏,要重视与现实中的朋友交往多个,①②③观点正确;④拒绝网络,远离手机的做法没有认识到网络的积极作用,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答案选C。
4.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赞美老师伟大人格的诗句是
(1)感恩父母:从材料一故事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感恩老师:结合材料,回想一下,在学校中老师给了你哪些帮助?
(3)亲近老师:走近老师,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你有哪些好办法?
【答案】(1)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1)我们应该学习最美孝心少年哪些优秀的品质?
(2)家和万事兴, 了构建和谐家庭我们应怎样做?
【答案】(1)自立自强,意志坚强;承担责任,勤劳勇敢;孝亲敬长,传承美德;与人为善,无私奉献;勇对挫折,乐观向上。
(2)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有效交流和沟通,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让亲情更浓、让我们的家庭更和睦。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主要可以从磨砺坚强意志品质、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将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等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2)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3)尊重老师的“不同”,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学会正确面对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尊重老师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和劳动成果;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解析】
【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家的意味、孝敬父母,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主要可以从家是我们的身心寄居之所、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作为子女要孝敬父母等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和谐家庭我出力的认识和理解。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迹,归纳总结其优秀品质即可。第(2)问,可以围绕如何构建和谐家庭回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四、活动与探索(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2.2017年12月21日正义网消息:被乡亲们誉为:“耶鲁哥”的湖南省衡山县福田铺乡白云村大学生村官、黑土麦田公益联合发起人秦玥飞,是耶鲁大学经济学和政治学专业的髙材生。在过去6年中,秦玥飞经历了3次选择:第一次是耶鲁毕业,选择到中国农村去;第二次是放弃提拔为乡长的机会,选择去了白云村;第三次是做黑土麦田公益计划,让更多的优秀大学生进入乡村。
二、辨别与分析(10分)
9.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 会遇到一些挫折、失利乃至失败。面对这些失败,有的人越挫越勇,有的人胆怯懦弱,还有人半途而废。
【答案】①生活难免有挫折,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②挫折是把“双刃剑”。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但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也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从而帮助我们成长。③生命来之不易,是独特的,也是短暂的,我们只有活着才会有希望。因此我们要珍爱生命、善待生命、敬畏生命。④生命的伟大在于创造和奉献,对他人、对社会的奉献会使人生更辉煌。我们要珍爱生命,勇于面对挫折,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多项选择(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少选者:若有两个正确选项,只选一项者得1.5分;若有三个 正确选项,每选一项得1分;若有四个正确选项,选三项者得2分,选一、二项者均得1分)
5.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长河中,不乏关于“孝心”的故事。下列历史典故体现“孝心”的是( )
(1)作为耶鲁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却做了一名村干部,这样选择有意义吗?为什么?
(2)向秦玥飞学习,我们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有意义?
【答案】(1)①有意义,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其地位的高低,而在于他能够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②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③做好本职工作,完成自己职责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点睛】审清题意明确题干主旨,把握生命的意义,要珍爱生命等知识点,对题干进行深入的分析,灵活作答即可。
8.2018年4月25日,王铁峰下班时发现一辆载有多名乘客的公交车起火,他一边迅速组织路人做灭火准备,一边拨打电话报警。并将重重的消防水带扛在了肩上,确保消防水 最大程度接触燃烧大火。对此,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
C.科学安排,珍惜时间
D.勇于探索,不断攀登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学习的认识,题文中的意思是不登上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高远;不走进深谷,不知道地有多深厚。启发我们要注重实践,凡事要自己经历了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ABC观点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D。
2.是子曾说过:“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下列说法与此相同的是( )
7.江西省道德模范胡启初,13岁因疾病瘫痪,只能与轮椅相伴。之后的岁月,他与命运抗争,并用还能活动的左手写出了长篇小说《又见杜十娘》《情剑归鞘》等作品,他还组建了“守望之家”,用温情助力留守儿童。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增强生命韧劲,战胜挫折
B. 生命是可贵的,要珍爱生命和健康
C. 生命 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及答案-―、比较与选择(共20分)
▲单项选择(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荀子《劝学》日:“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这说明我们在学习中要
A.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B.掌握方法,享受学习
A. 不顾个人安危救火是不珍惜自己生命的表现
B. 王铁峰的行为是见义勇为、珍爱生命的表现
C. 此举是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表现
D. 王铁峰与其他生命休戚与共,传播社会正能量
【答案】BCD
【解析】
【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珍爱生命的认识,题文中王铁峰舍身救火,是见义勇为,珍爱生命的表现,是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表现,能够与其他生命休戚与共,传递社会正能量等,A观点错误,我们既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珍爱他人的生命;BCD观点正确,所以正确答案选BCD。
11.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公益活动《2018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 李新颖、高梓渊、李小燕等最终获得“最美孝心少年”称号。“寻找最美孝心少年”不仅仅是教育每一个少年尊老爱老的活动,更是将孝亲敬老的美德在社会广泛播种的过程。孝心少年们的事迹彰显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诠释了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