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几种基本情绪表现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三章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ppt课件

*
10
临淄区教育中心崔一环制作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第二节
婴幼儿情绪的发生发展
四、婴幼儿基本情绪的发展
哭
*
笑
恐惧
11
依恋
临淄区教育中心崔一环制作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节
婴幼儿情绪的发生发展
三、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一)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1.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2.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3.情感表达(表情)的社会化 (二)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1.情绪的日益丰富 2.情感的深刻化 (三)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1. 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2. 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3. 情绪情感从外显到内隐
第二节
婴幼儿情绪的发生发展
四、婴幼儿基本情绪的发展
(一)哭
婴儿的哭是一种不愉快的消极的反应,并具有重要的适应功 能。啼哭的5种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 感到无聊。
➢生理反射性哭:与生理性需要相关; ➢应答性哭:由不适宜的环境剌激引起的; ➢操作性哭泣:1周岁以后,随着思维和语言的出现,生理 现象引发的哭逐渐减少,由心理需要引发的哭逐渐增加。
第二节
婴幼儿情绪的发生发展
四、婴幼儿基本情绪的发展
(四)依恋
1.依恋的发展阶段
(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3个月) 婴儿对所有人的反应几乎一样,无所谓生人熟人。 (2)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 依恋建立期,对熟人与生人有了不同的反应。 (3)依恋关系明确期(6个月~2岁) 把母亲当做“安全基地”。 (4)目标调节阶段(2岁以后) 能较好地理解父母的愿望、情感和观点,能调节自己的行为。
中班情绪情感动画教案(精选)ppt

教学视频或音频资源
视频资源:提供与 情绪情感相关的教 育视频,帮助幼儿 更好地理解情绪情 感
音频资源:提供与 情绪情感相关的音 乐或故事,帮助幼 儿更好地感受情绪 情感
在线资源:提供与 情绪情感相关的在 线游戏或活动,帮 助幼儿更好地体验 情绪情感
互动资源:提供与 情绪情感相关的互 动游戏或活动,帮 助幼儿更好地表达 情绪情感
情绪易表现,易冲动
情绪逐渐稳定,开始有初 步的自我控制能力
情绪情感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情绪情感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
情绪情感对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情绪情感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情绪情感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影 响
教学方法
第四章
讲解法
定义:通过语言、文字、图片 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 和思想观念
特点:直接、简洁、易于理解
适用范围:适用于传授新知识、 技能和思想观念
注意事项:要注重讲解的生动 性和趣味性,避免枯燥乏味
示范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教授幼儿 如何表达情绪、情感或行为
定义:通过示范行为或言语 来引导幼儿学习情绪情感表 达
实施步骤:教师先进行示范, 然后引导幼儿模仿并练习
注意事项:示范要准确、生 动,引导幼儿理解并掌握表
学习方法指导
制定学习计划:引 导学生制定明确的 学习计划,合理安 排时间,提高学习 效率。
激发学习兴趣:通 过有趣的教学活动 和游戏,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培养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良好习惯:引 导学生养成良好学 习习惯,如认真听 讲、积极思考、及 时复习等。
鼓励合作学习:鼓 励学生之间相互合 作,共同解决问题,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中班情绪课件ppt课件

提升孩子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情绪教育,中班孩子能够学会应对压力和挫折,减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提升心 理健康水平。
对未来中班孩子情绪教育的展望与建议
深化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
未来中班孩子情绪教育需要进一步深化课程设置,完善教材和教学资 源,同时采用更科学、更有趣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加强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
社交能力提高
中班孩子开始对社交产生兴趣,与同 龄孩子和成人建立关系,愿意分享自 己的玩具和经验,也愿意帮助别人。
中班孩子常见的情绪问题
01
02
03
易怒
中班孩子有时会因为一些 小事情而发脾气或哭闹, 情绪容易失控。
焦虑、紧张
中班孩子有时会对新环境 或新事物感到害怕或不适 应,表现出焦虑或紧张的 情绪。
鼓励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
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家长应鼓 励孩子积极面对,帮助孩子调节自己 的情绪,增强抗挫能力。
02
中班孩子的情绪特点
中班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
自我意识增强
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中班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自 我价值,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 不再完全依赖家长。
中班孩子开始对周围环境产生浓厚的 兴趣,提问更多,喜欢尝试新事物和 探索空间。
治疗。
03
如何帮助中班孩子调节情绪
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
情绪认知
教孩子认识不同的情绪, 如开心、难过、生气等, 并让他们学会描述自己的 情绪。
情绪表达
鼓励孩子用语言或图画来 表达自己的情绪,让他们 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情绪镜子
通过观察他人的情绪反应 ,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自己 的情绪。
教会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
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
通过情绪教育,中班孩子能够学会应对压力和挫折,减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提升心 理健康水平。
对未来中班孩子情绪教育的展望与建议
深化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
未来中班孩子情绪教育需要进一步深化课程设置,完善教材和教学资 源,同时采用更科学、更有趣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加强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
社交能力提高
中班孩子开始对社交产生兴趣,与同 龄孩子和成人建立关系,愿意分享自 己的玩具和经验,也愿意帮助别人。
中班孩子常见的情绪问题
01
02
03
易怒
中班孩子有时会因为一些 小事情而发脾气或哭闹, 情绪容易失控。
焦虑、紧张
中班孩子有时会对新环境 或新事物感到害怕或不适 应,表现出焦虑或紧张的 情绪。
鼓励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
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家长应鼓 励孩子积极面对,帮助孩子调节自己 的情绪,增强抗挫能力。
02
中班孩子的情绪特点
中班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
自我意识增强
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中班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自 我价值,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 不再完全依赖家长。
中班孩子开始对周围环境产生浓厚的 兴趣,提问更多,喜欢尝试新事物和 探索空间。
治疗。
03
如何帮助中班孩子调节情绪
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
情绪认知
教孩子认识不同的情绪, 如开心、难过、生气等, 并让他们学会描述自己的 情绪。
情绪表达
鼓励孩子用语言或图画来 表达自己的情绪,让他们 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情绪镜子
通过观察他人的情绪反应 ,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自己 的情绪。
教会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
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
幼儿的情绪情感ppt课件

“幼儿看见同伴欺负别人会生气,看见同伴帮 助别人会赞同,这种体检就是道德感”
(2)理智感: 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 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例如 ,人们在探索未知的事件时所表现出的求 知的欲望、认识的兴趣和好奇心;在解决 问题过程中出现的迟疑、惊讶、焦躁以及 问题解决后的喜悦.快乐;在评价事物时 坚持自己见解的热情;为真理献身时感到 的幸福与自豪;由于违背和歪曲了事实真 相而感到羞愧等,都属于理智感。
2014年12月31日晚,上海陈毅广场发生踩踏 事件,造成36人死亡。
2、情感的种类
情感的主观体验多具有社会性,从情感的社会 内容角度,可将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1)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 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是个 人根据社会道德准则评价自己或别人行为时所产 生的情感,是一种高级形式的社会情感。道德属 于社会历史范畴,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 级有着不同的道德评价标准。
(二)、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1、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1)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往活动不断增加,必然产生相应的情绪情感
(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3-4岁幼儿处于从主要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满足社会需要过度
(3)情感表达的社会化
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的表达方式包括面部 表情、肢体语言和言语表情。
两者的联系:情绪和情感同属于感情 性心理活动的范畴,是同一过程的两 个方面。情感是对感情性过程的体验 和感受,情绪是这一体验和感受状态 的活动过程。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 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它又通过情绪来 表达。“柔情似水 ”;情绪也离不开 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 在情绪中蕴含着情感。“心花怒放 ”
(2)理智感: 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 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例如 ,人们在探索未知的事件时所表现出的求 知的欲望、认识的兴趣和好奇心;在解决 问题过程中出现的迟疑、惊讶、焦躁以及 问题解决后的喜悦.快乐;在评价事物时 坚持自己见解的热情;为真理献身时感到 的幸福与自豪;由于违背和歪曲了事实真 相而感到羞愧等,都属于理智感。
2014年12月31日晚,上海陈毅广场发生踩踏 事件,造成36人死亡。
2、情感的种类
情感的主观体验多具有社会性,从情感的社会 内容角度,可将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1)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 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是个 人根据社会道德准则评价自己或别人行为时所产 生的情感,是一种高级形式的社会情感。道德属 于社会历史范畴,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 级有着不同的道德评价标准。
(二)、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1、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1)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往活动不断增加,必然产生相应的情绪情感
(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3-4岁幼儿处于从主要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满足社会需要过度
(3)情感表达的社会化
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的表达方式包括面部 表情、肢体语言和言语表情。
两者的联系:情绪和情感同属于感情 性心理活动的范畴,是同一过程的两 个方面。情感是对感情性过程的体验 和感受,情绪是这一体验和感受状态 的活动过程。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 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它又通过情绪来 表达。“柔情似水 ”;情绪也离不开 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 在情绪中蕴含着情感。“心花怒放 ”
幼儿园中班情感和认识过程的关系表现ppt

2.情绪分化理论:
初生婴儿一般性激动
3个月
快乐 12个月 高兴、喜爱 喜悦
18个月
痛苦 6个月 愤怒、 厌恶、恐惧
妒忌
一、情绪的发生
3.孟昭兰的新情绪分化理论: 认为婴儿从种族进化遗传获得8--10种基本情绪。 (见108页图表)
二、婴儿的几种基本情绪表现
1.哭 ⑴婴儿啼哭的积极意义:
新生儿与外界沟通的第一种方式。
一、情绪和情感概念及关系
(一)情绪和情感概念 【自我分析】 你今天的心情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由此可见: ——是人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体验;这种体验 分为积极的体验和消极的体验。
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 认识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二)情绪和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1、相同点
➢情绪和情感与认识过程一样,都是人脑对 客观事物的反应。
⑵新生儿啼哭的主要原因:
饿、冷、痛、睡眠被打扰和活动被限制等。
二、婴儿的几种基本情绪表现
1.哭 ⑶婴儿啼哭的模式:
饥饿的啼哭 发怒的啼哭 疼痛性啼哭 恐惧和惊吓的啼哭 不称心的啼哭 吸引别人注意的啼哭
⑷新生儿啼哭较多的原因:
中枢神经系统成长、睡眠周期调节困难。
➢笑
➢笑是情绪愉快的表现,儿童的笑,比哭发 生得晚。
2、不同点
Eg:幼儿在医院里看见穿白大褂的人,就知道 那是医生或护士,这是属于认知,但有的 孩子看见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那是对医 生和护士给他吃药或打针的经验的消极体 验。
第一,认识过程反映客观事物本身,而情 绪和情感反映客观现实与人需要之间的关 系。
第二,认识是通过形象或概念来反映客观 事物;而情感则通过态度的经验、变化来 反映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初生婴儿一般性激动
3个月
快乐 12个月 高兴、喜爱 喜悦
18个月
痛苦 6个月 愤怒、 厌恶、恐惧
妒忌
一、情绪的发生
3.孟昭兰的新情绪分化理论: 认为婴儿从种族进化遗传获得8--10种基本情绪。 (见108页图表)
二、婴儿的几种基本情绪表现
1.哭 ⑴婴儿啼哭的积极意义:
新生儿与外界沟通的第一种方式。
一、情绪和情感概念及关系
(一)情绪和情感概念 【自我分析】 你今天的心情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由此可见: ——是人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体验;这种体验 分为积极的体验和消极的体验。
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 认识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二)情绪和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1、相同点
➢情绪和情感与认识过程一样,都是人脑对 客观事物的反应。
⑵新生儿啼哭的主要原因:
饿、冷、痛、睡眠被打扰和活动被限制等。
二、婴儿的几种基本情绪表现
1.哭 ⑶婴儿啼哭的模式:
饥饿的啼哭 发怒的啼哭 疼痛性啼哭 恐惧和惊吓的啼哭 不称心的啼哭 吸引别人注意的啼哭
⑷新生儿啼哭较多的原因:
中枢神经系统成长、睡眠周期调节困难。
➢笑
➢笑是情绪愉快的表现,儿童的笑,比哭发 生得晚。
2、不同点
Eg:幼儿在医院里看见穿白大褂的人,就知道 那是医生或护士,这是属于认知,但有的 孩子看见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那是对医 生和护士给他吃药或打针的经验的消极体 验。
第一,认识过程反映客观事物本身,而情 绪和情感反映客观现实与人需要之间的关 系。
第二,认识是通过形象或概念来反映客观 事物;而情感则通过态度的经验、变化来 反映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PPT教学课件

情绪情感的丰富与深刻化
01
情绪情感的丰富化
1、绪过程越来越分化 2、情感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
02
情绪情感的深刻化
情感的深刻化是指指向事物的性质的变化 ,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更内在的 特点。学前儿童情感的深刻化,与其认知 发展水平有关。
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1.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 幼小儿童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随着幼儿 脑的发育及语言的发展,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 少。
➢ 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幼儿逐渐形成了审美 的标准。
➢ 同时,他们也能够从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和 美术作品中体验到美。
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3.理智感
➢ 5岁左右,理智感以明显地发展起来,突出 表现在幼儿很喜欢提问题,并由于提问和得 到满意的回答而感到愉快。
➢ 6岁幼儿喜爱进行各种智力游戏。
PART 05
理智感
是由于是否认识 的需要而产生的 体验。
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1. 道德感。由(自己)或(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而引起的情感。 幼儿3岁后出现道德感。
➢ 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3岁后在集体生活中,随着儿童掌 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感也发展起来。
➢ 小班幼儿的道德感主要是指向个别行为的,往往是由成人的评价 而引起。
➢ 婴幼儿的情绪不稳定,与其情绪情感具有情境性 有关。
➢ 婴幼儿情绪的不稳定还与情绪的受感染性有关。 ➢ 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3。情绪情感从外显到内隐
➢ 婴儿期和幼儿初期的儿童的情绪完全表露于外。随着言语和幼儿心理活动有意性的发 展,幼儿逐渐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及其外部表现。
学前儿童情绪的培养
幼儿期情绪ppt课件

调节情绪的方法
1.反思法
让孩子想一想自己的情绪表现是否合适。比如,在自己
的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时,想想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和
小朋友发生争执时,想一想是否错怪了对方?
2.自我说服法
孩子初入园由于要找妈妈而伤心地哭泣时,可以教他自
己大声说:“好孩子不哭。”孩子气现实边说边抽泣,
以后渐渐地不哭了。孩子和小朋友打架,很生气时,可
以要求他讲述打架发生的过程,孩子会越讲越平静
3.想象法
遇到困难或挫折而伤心时,想想自己是“大姐姐”、
“大哥哥”、“”男子汉或某个英雄人物等等
.
32
幼儿对自己情绪的控制,期初是被动的,即在 成人要求下,由于服从成人的指示而控制自 己的情绪。到幼儿晚期,对情绪的自我调节 能力才逐渐发展
.
22
3.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婴幼儿的情绪不稳定,语气情绪情感具有情境 性、情绪的受感染性有关
(3)情绪从外露到内隐
婴儿期和幼儿初期的儿童的情绪完全表露与外。 随着言语和幼儿心理活动有意性的发展,幼儿 逐渐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及其外部表现
.
28
(四)帮助孩子控制情绪
1.转移法 例如:孩子哭时,对他说:“看这里这么多的 泪水,我们正缺水呢,快来接住吧。”这是爸 爸真的拿来一个杯子,孩子就破涕为笑。有个 幼儿总是爱哭,大人对他说:“你的眼睛里大 概有小虫吧,它让你总是哭,来,怎们一起捉 小虫吧。”孩子的情绪也就转移了。
.
29
2.冷却法
.
11
பைடு நூலகம்
婴儿基本情绪发生时间表
.
12
(二)婴儿情感的发生和发展
3岁前儿童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对于婴 儿理智情感的培养,主要是满足其好奇心, 婴儿情感发展仅仅处于萌芽阶段,以情绪体 验为主。幼儿前期儿童的高级情感开始萌芽 。
幼儿心理学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ppt课件

第三章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1
第一节 早期情绪的发生
2
一 情绪和情感概述 二 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三 情绪的发生和表现
3
一 、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 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体验。 这种体验分为:
第一节积早极期体情验绪的发生 消极体验
4
情绪: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情感:个体和环境间某种关系的维持和改变
第一节 早期情绪的发生
12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1919)根据对医院500多名婴儿的观察 提出了:新生儿有三种主要情绪,即怕、怒和爱。华生还详细描述了 这些情绪的原因和表现:
1.怕 华生认为新生婴儿的怕是由于大声和失持引起的。当婴儿安静地躺 着时,在其头部附近敲击钢条,会立即引起他的惊跳,肌肉猛缩,继 之以哭;当身体突然失去支持,或身体下面的毯子被人猛抖,婴儿会 发抖、大哭、呼吸急促、双手乱抓。 2.怒 怒是由于限制儿童运动引起的。如,用毯子把孩子紧紧地裹住,不 准活动,婴儿会发怒,他把身体挺直,或手脚乱蹬。 3.爱 爱由抚摸、轻拍或触及身体敏感区域产生。如,抚摸孩子的皮肤, 或是柔和地轻拍他,会使婴儿安静,产生一种广泛的松弛反应,或是 展开手指、脚趾。
第一节 早期情绪的发生
22
(1)饥饿的啼哭 (2)发怒的啼哭 (3)疼痛性啼哭 (4)恐惧和惊吓的啼哭 (5)不称心的啼哭 (6)吸引别人注意的啼哭
婴儿啼哭的模式
23
反射性微笑
社会性微笑
无区分微笑
婴儿微笑发生发展
分辨性微笑
24
1 婴儿最初的微笑是内源性的,可以在没有外部 刺激的情况下发生。它通常发生在婴儿的睡眠中 或困倦时,并且是突然出现,低强度的。此时这 些微笑,无论是内源的还是诱发的,都是反射性 的,而不是社会性微笑。 有趣的是,即使在新生 儿期微笑也存在性别差异,女婴自发微笑的次数 比男婴多。
1
第一节 早期情绪的发生
2
一 情绪和情感概述 二 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三 情绪的发生和表现
3
一 、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 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体验。 这种体验分为:
第一节积早极期体情验绪的发生 消极体验
4
情绪: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情感:个体和环境间某种关系的维持和改变
第一节 早期情绪的发生
12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1919)根据对医院500多名婴儿的观察 提出了:新生儿有三种主要情绪,即怕、怒和爱。华生还详细描述了 这些情绪的原因和表现:
1.怕 华生认为新生婴儿的怕是由于大声和失持引起的。当婴儿安静地躺 着时,在其头部附近敲击钢条,会立即引起他的惊跳,肌肉猛缩,继 之以哭;当身体突然失去支持,或身体下面的毯子被人猛抖,婴儿会 发抖、大哭、呼吸急促、双手乱抓。 2.怒 怒是由于限制儿童运动引起的。如,用毯子把孩子紧紧地裹住,不 准活动,婴儿会发怒,他把身体挺直,或手脚乱蹬。 3.爱 爱由抚摸、轻拍或触及身体敏感区域产生。如,抚摸孩子的皮肤, 或是柔和地轻拍他,会使婴儿安静,产生一种广泛的松弛反应,或是 展开手指、脚趾。
第一节 早期情绪的发生
22
(1)饥饿的啼哭 (2)发怒的啼哭 (3)疼痛性啼哭 (4)恐惧和惊吓的啼哭 (5)不称心的啼哭 (6)吸引别人注意的啼哭
婴儿啼哭的模式
23
反射性微笑
社会性微笑
无区分微笑
婴儿微笑发生发展
分辨性微笑
24
1 婴儿最初的微笑是内源性的,可以在没有外部 刺激的情况下发生。它通常发生在婴儿的睡眠中 或困倦时,并且是突然出现,低强度的。此时这 些微笑,无论是内源的还是诱发的,都是反射性 的,而不是社会性微笑。 有趣的是,即使在新生 儿期微笑也存在性别差异,女婴自发微笑的次数 比男婴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早期情绪的发生
一、情绪的发生 二、婴儿的几种基本情绪表现 (一)哭 (二)笑 (三)恐惧 (四)焦虑
一、情绪的发生
1.原始情绪理论: 认为新生儿有三种原始情绪:怕、怒、爱。
怕,这是由于大声或失持引起的。 怒,这是由于限制新生儿运动引起的。 爱,这是由于抚摸、轻拍或触及身体敏感区产生。
一、情绪的发生
也就是说情绪是(外现的、暂时的)
如:快乐、愤怒、恐惧、悲哀等。
情感是(内隐的、稳定的)。
如:道德感、爱国情感、美感等。
思考
北京申奥成功,人们欢呼雀跃,十分兴奋,这 属于什么? 人们对自己的祖国产生自豪感和尊严感,这又 属于什么?
二、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1.情绪和情感的动机作用
如:情绪愉快,儿童愿意学习。
第三,认识过程有着较强的有意性,人们 可以有意地感知、记忆和思维也可以有意 地停止这种认识活动;而情绪和情感有着 较强的自由性,人的情感只有在认识的作 用下才会增强有意性。
(三)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1、关系:
(1)情绪和情感都是人的内在体验,都是心 理体验
(2)情绪是情感的具体形式和直接体验,情 感是情绪经验的概括。
二、婴儿的几种基本情绪表现
3.恐惧 (2)恐惧的消极意义:
强烈的恐惧会使人变得感知狭窄,思维受压抑 ,动作笨拙,也会引起儿童极度的逃避和退缩。 (3)恐惧的积极意义:
适度的恐惧能提高应激能力,抑制冲动念头和 危险动作。
二、婴儿的几种基本情绪表现
4.焦虑
⑴焦虑与恐惧:
①经常联系在一起; ②区别:恐惧有具体的对象和内容,焦虑没有; ③儿童的焦虑与环境中的无助状态相联系,集中表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概述 第二节 早期情绪的发生 第三节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及关系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二)情感和认识过程的关系 (三)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二、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一)情绪和情感的动机作用 (二)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三)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四)对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3)情绪和情感密切相关,情绪要受情感的 制约和调节。
(4)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又 通过情绪表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①从发生过程来看,情绪发生较早, 情感发生较晚。 情绪为(人和动物)所共有.
动物也有情绪
②情绪带有情景性和暂时性的特 点。而情感则具有稳定性和深 刻性的特点。
③情绪有明显的外部表现;而情 感则比较内隐,不轻易流露表 现出来。
⑵新生儿啼哭的主要原因:
饿、冷、痛、睡眠被打扰和活动被限制等。
二、婴儿的几种基本情绪表现
1.哭 ⑶婴儿啼哭的模式:
饥饿的啼哭 发怒的啼哭 疼痛性啼哭 恐惧和惊吓的啼哭 不称心的啼哭 吸引别人注意的啼哭
⑷新生儿啼哭较多的原因:
中枢神经系统成长、睡眠周期调节困难。
➢笑
➢笑是情绪愉快的表现,儿童的笑,比哭发 生得晚。
二、婴儿的几种基本情绪表现
2.笑
⑴笑的重要意义:
与成人沟通的基本手段。
⑵笑的产生和发展:
①类似微笑的反射(2周); ②微笑(3周); ③社会性微笑(5周—2、3个月); ④分辨的微笑(4个月对亲近的人)。
二、婴儿的几种基本情绪表现
3.恐惧
恐惧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 (1)恐惧的产生和发展: ①最初原因是由于巨大声响或身体失重引起; ②4个月左右视觉对恐惧的产生逐渐起主导; ③6、7个月开始怕生; ④2岁左右开始出现与想象相联系的恐惧情绪。
1、幼儿在高兴、生气时具有 什么姿态表情? 2、儿童在掌握语言之前是以 什么作为交际工具的? 3、幼儿期主要以什么作为交 际的工具?
4.情绪和情感对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对性格具有重要 影响,儿童形成的稳定情绪特征是性格结 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案例分析】
豆豆的样子很乖,虎头虎脑的很可爱,但 他却是个经常发怒和情绪焦虑的孩子,小伙伴 都不喜欢和豆豆玩,老师看在眼里很是着急。 家访后知道豆豆的父母是做生意的,脾气来时 很暴躁,经常对豆豆发怒,心情好时又对豆豆 过分溺爱和迁就……
2.情绪分化理论:
初生婴儿一般性激动
3个月
快乐 12个月 高兴、喜爱 喜悦
18个月
痛苦 6个月 愤怒、 厌恶、恐惧
妒忌
一、情绪的发生
3.孟昭兰的新情绪分化理论: 认为婴儿从种族进化遗传获得8--10种基本情绪。 (见108页图表)
二、婴儿的几种基本情绪表现
1.哭 ⑴婴儿啼哭的积极意义:
新生儿与外界沟通的第一种方式。
2.情绪和情感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情绪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 发、促进作用,或抑制、延缓作用。 如:幼儿喜欢猴子,不喜欢河马。喜欢 观察猴子
幼儿喜欢猴子,不喜欢河马, 喜欢观察研究猴子。
3.情绪和情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 情绪的外部表现叫表情。人类的表情面
部表情、体势表情和言语表情。 面部表情:高兴时“眉开眼笑”等 体势表情:弹钢琴紧张时:坐立不安 言语表情:悲哀时,语音高昂,语调夸张!
【案例分析】
让儿童学会早上来园时跟老师说:“早上好 ”,下午离园时说“再见”,结果许多儿童先 学会说“再见”,而问“早上好”则较晚才学 会。其重要原因是由于儿童早上不愿意和父母 分离,缺乏向老师问早的良好情绪和动机,下 午则愿意立即随父母回家,所以赶快说“再见 ”。虽然同样是学说话,在不同情绪影响下, 学习效果并不相同——动机作用
2、不同点
Eg:幼儿在医院里看见穿白大褂的人,就知道 那是医生或护士,这是属于认知,但有的 孩子看见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那是对医 生和护士给他吃药或打针的经验的消极体 验。
第一,认识过程反映客观事物本身,而情 绪和情感反映客观现实与人需要之间的关 系。
第二,认识是通过形象或概念来反映客观 事物;而情感则通过态度的经验、变化来 反映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一、情绪和情感概念及关系
(一)情绪和情感概念 【自我分析】 你今天的心情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由此可见: ——是人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体验;这种体验 分为积极的体验和消极的体验。
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 认识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二)情绪和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1、相同点
➢情绪和情感与认识过程一样,都是人脑对 客观事物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