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农民积极报名参加合作社
二、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2、手工业方面: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和政府采 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从供销 合作入手,逐步发展到合作生产的道路。 第一步,办手工业供销小组。供销小组 由国营商业或供销合作社供给原料和包销 产品。虽未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但已把 个体手动业者组织起来,脱离了资本主义 工商业道路,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坚持用和平 的办法,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 进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极大地促进了 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社会主义改造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的 完成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 ,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 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是这场变 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 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受到人民的普遍拥护 。当然,社会主义改造最大的历史功绩就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三章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简介社会主义改造内容 二、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一、简介社会主义改造内容
社会主义改造是指我国从新民主主义 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 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 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 改造。概括为“三大改造”,是“一 化三改”中的“三改”。
1、农业的社会主改造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 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互助组 由几户或十几 户农民自愿组 成,生产资料 私有,但生产 方面组织起来、 互帮互助,具 有社会主义萌 芽性质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教学课件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 主要是“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
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 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 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一 九五六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对于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 适当。”
——《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法国)
同仁堂的新生
1956 年 1 月 13 日,北京国药业全行业公私合营, 乐松生手捧大红喜报代表北京市工商界人士向毛泽东报喜。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 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上海永安公司董事长郭琳爽在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 上表态企业向国营商业看齐,个人向工人阶级看齐
3、高级社 55年底-56年底
社会主义性质
2、初级社 53年底-55年夏 半社会主义性质
1、互助组 51年底-53年底 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 互助组有两种:临时 性的和常年性的。临 时性的一般是在农忙 时节临时组织起来的; 常年性的是较为稳定 的合作。
山东省黄县(今龙口 市)城南关镇群力农
业社在分粮
入社农户 96.3%
全国入社农户比例图
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指经过合作社的形式, 把个体手工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 义集体所有制。 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对农业的社会主 义改造基本相同。
(1)目标:把个体手工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步改 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2)方针:积极引导、稳步前进。 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对个体手工 业者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通过典型示范和国家帮 助,引导他们在自愿的基础上联合起来。
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历史经验

为什么现在的社会主义 国家不如美国等资本主义 国家发达?
为什么现在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发展手段不同。 第三,发展的时间长短不同。
为什么现在的社会主义国家不 如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发达?
第四,发展环境不同。 第五,包括前苏联、中国等在内的社会主义 国家,在共产党执政以后,对于什么是社 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相当长时期内 没有完全弄清楚,在发展道路、发展战略 和具体政策上有过失误,因而对经济和经 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全行业公私合营
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委托加工 由国营企业通过合同提供主要原 材料或半成品, 材料或半成品,委托私营工厂按照规 定的质量、数量、期限、 定的质量、数量、期限、规格进行加 工生产。 工生产。国营企业付给私营工厂加工 费。加工费包括工资加工产品应缴纳 的营业税和合理的利润。 的营业税和合理的利润。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的改造
1952年全国手工业者有736.4万 人,加上农民兼营手工业者1200 多万人,合计约为2000万人。 从产值上看,全国手工业总产值 1949年为2.37亿元,1952年增为 73.17亿元,分别占全国工农业总 产值的6.9%和8.8%,占工业总值 的23.09%和21.36%。
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委托代销
国营商业把自己的商品委托私人零 售店经销, 售店经销,代销店不以现款向国营商业 进货, 进货,而是把货卖出去后将全部货款交 给国营商业,再从国营商业领取利润。 给国营商业,再从国营商业领取利润。 代销店要交一定的保证金。 代销店要交一定的保证金。代销店也不 能从自由市场进货。 能从自由市场进货。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㈠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
5.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具有 现实可能性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案例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农民以牲畜做股本入合作社的情景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步是办手 工业供销小组 具有社会主义 萌芽性质
手工业社 会主义改 造经历了 三个阶段
第二步是办手工 业供销合作社
具有半社会主 义性质
第三步是建立手 工业生产合作社
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的集体经济组织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二、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制
度的确立是中国
历史上最深刻最 伟大的社会变革。
1956年1月15日,首都各界举行 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的庆祝大会
二、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
“既然建立社会主义 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 平 …… 我们为什么不能首 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 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 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制度的 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
上海市橡胶行业劳资协商会议
第三步: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1956年3月,首都各界庆祝北京市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 主义劳动者
1956年1月22日,女工商业者庆祝“佛山市全行业公私合营大会”上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 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论述适合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论述适合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答案
答:道路: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采用农业合作化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合作社的途径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和平赎买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历史经验: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改造结合起来。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ppt课件

1953年,根据中央精神,各地开始推行公私合营。
这时乐家就不是很乐意了。公方理解他们,为使他们了
解情况,主动同他们组成抽查组。乐家看到工人代表在清
点中工作认真、细致,件件不漏,估价合理,很快转变了 态度。清点核资结果:同仁堂私人资本为123万元,最后 定股为152万元。按定息五厘,每年可提取定息7.6万元, 每部分可得1.9万元,超过合营前领取的1.4万元。
7年20% →10年5%
ppt课件
16
7.何以能赎买成功?
①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②多年的统一战线关系。 ③国家政权已建立,掌握了经济命脉,国营经济很强大 。 造成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 。 ④统购统销政策,使民族资产阶级只能接受改造。
ppt课件
17
8.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步骤:
③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 义劳动者,把他们当自己人看。
④在改造过程中不操之过急。
ppt课件
15
6.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途径: 和平赎买。
所谓赎买:就是国家有
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 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 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赎买的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
额补偿资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 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ppt课件
19
10.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①几亿人口的大国在短期内较顺利实现了社会变革, 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 发展。
②不但没有引起社会动荡,反而加强了人民的团结, 人民普遍拥护。
③短时间内跨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④解决了当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走社会 主义道路还是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解决了在我国建 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问题。
第三章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第十讲第三章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需超额积累,而这时通过计划经济体制,工农业的"剪刀差"的形式,以剥削农民和农民为代价积累了建设资金.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个体所有制向集体所有制的改造历史上有两种生产资料私有制:劳动者私有制和非劳动者私有制。
农民的生产资料主要靠劳动积累。
马克思讲不能用剥夺消灭农民个体劳动私有制,只能经过合作化途径,把私人生产和占有变为合作社生产和占有。
列宁讲引导农民到社会主义,只要做一件事,就是让农民了解参加合作社的好处。
党和毛泽东根据马列理论和中国农村实际采取了适合中国特点的农业改造方针政策。
第一,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小农经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有利于克服个体经济的局限性,又能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作准备。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向互助合作化道路。
例如,树立榜样的力量。
王国藩合作社。
王国藩是河北遵化县人,全国首届农业劳动模范。
1952年王国藩带头组织东村23户贫雇农办了只有三条驴腿的“穷棒子”合作社,被毛泽东誉为整个国家的形象。
三条驴腿是因为唯一一头驴还有四分之一的使用权属于没有入社的村民。
毛泽东的评价:难道六万万穷棒子不能在几十年内,由于自己的努力,变成一个社会主义的又富又强的国家吗?(播放视频:崛起的共和国第3集02:12开始——第四集06:27)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土改后的农村人口中60%——70%是贫农和下中农,这部分处在困难地位,也是合作化道路的中坚力量。
党据此制定:依靠贫农、下中农,团结其他中农,由限制到逐步消灭富农的农村阶级政策。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互助组社会主义萌芽性质,初级社是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的半社会主义性质;高级社:社会主义性质,生产资料集体所有。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T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中国进入了社 会主义新时代,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的历 史性巨变。开始了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 无论是改造还是改革,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 践,二者有着内在的、历史的逻辑关系。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重大意义
1
标志着中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
义社会的转变,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2 开始了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3
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创造了基本前提。
• 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改革,都是时代发展的要 求,都有其发展的内在必然性,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建立 和发展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两个前后相继、不可或缺的环节。 没有社会主义改造,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 同样,没有社会主义改革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 业的巨大发展。
• 第三,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 而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继承、纠正和发展。
• ⑸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上,形成了国营经济、公私合营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失误和偏差
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提高 的关于建国以来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对社会主义改造进行认真总结,指出了改 造中存在的问题所在:在一九五五年夏季 以后,……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 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至在长 时间遗留了一些问题:
这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进行的深刻社会变 革,呈现出两个罕见的事实
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
1
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 道 路
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社 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在中 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 的国家,社会主义改造是怎样实现的?
社会主义制度是怎们形成的?
主要内容:
一、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 史经验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的重大意义
一、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的重大意义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 初步确立 2、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 度的重大意义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 步确立
表1 1956年与1952年相比,不同经济成分在国民收入结构中的变化情况
年份
1952 1956
国营经济 19.1%
合作社经 济
15%
公私合营 经济
0.7%
资本主义 经济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 同时并举。 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进行和平改造。
如何评价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失误和偏差
主要是“在一九五五年夏 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 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 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 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 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 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
“我深切地感受到,中 国共产党高举马列主义、毛 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旗 帜,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 根本利益,致力于保护和发 展先进的社会生产力,中国 共产党指引的方向,就是中 华民族前进的方向。”
——荣毅仁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69%
个体经济 71.8%
32.2%
53.4%
7.3%
0
7.1%
表2 1956年与1952年相比,不同经济成分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
年份
社会主义工业 国家资本主义工业 资本主义工业
1952 1956
56% 67.5%
26.9% 32.5%
17.1% 0
表3 1956年与1952年相比,不同经济成分在商业零售额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步骤:
第一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小组。 第二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第三步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恩格斯
1894年恩格斯说:“我们决 不认为,赎买在任何情况下 都是不容许的;马克思曾向 我讲过他的意见:假如我们 能赎买下这整个匪帮,那对 于我们是最便宜不过了。”
年份
1952 1956
国营商业和供 销合作社商业
42.6% 68.3%
国家资本主义商业 和原来的小私商组 织的合作化商业
0.2%
27.5%
私营商业
57.2% 4.2%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 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 (社会结束了)长达数千年的阶级 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 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 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从这时开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对私营工商 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工业)、 经销代销(商业)等.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个别企业的公私 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视频:公私合营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在1953年以前,主要实行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第二步是从1954年到1955年夏,主 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第三步是从1955年秋到1956年,主 要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大体上经 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53年底以前,主要发展互助 组,同时试办初级社。第二阶段从1954年到 1955年下半年,主要是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 作社。第三阶段从1955年下半年到1956年底, 由于对所谓“右倾机会主义”的批判,农业 合作化运动的步伐加快,进入农业合作化的 高潮,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转为高级农业 生产合作社,有些由互助组直接转为高级社。
2.我国经济落后,需要尽可能地利用民族 资本,以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我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一定现代科学文 化知识和技术专长,可以为社会主义建设 服务。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 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国家资本主义,就是 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 下的资本主义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之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第503页
列宁
“对那些肯接受并能实施 ‘国家资本主义’,能精明 干练地组织真正以产品供应 千百万人的大企业而对无产 阶级有益的资本家谋求妥协 或向他们实行赎买。”
——《列宁选集》第3卷第 530-531页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和列 宁的设想,结合中国的具 体情况,中国共产党提出 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 和平赎买的方针。第一次 成功地实现了对民族资产 阶级的和平赎买 。
活动家没有提 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 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 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列宁全集》第2卷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上, 有两个事实是世界历史上各种革命 大变动中罕见的:
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 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 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 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 济的发展;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 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 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基本普遍 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
毛 泽 东
视频:三大改造
问题:为什么要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 平赎买而不是暴力没收?
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具有两面性的 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同官僚资产阶级不 同,在民主革命时期,它既有革命性的 一面,又有妥协性的一面。新中国成立 后,民族资产阶级仍然具有两面性。它 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 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 面。他们在拥护工人阶级领导、抗美援 朝、土改、镇反、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和 国际宣传等方面,都起了积极作用。
(一)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农业合作化必须坚持“积极领 导,稳步前进”的方针,积极引导农 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 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 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 况,掌握正确的阶级政策。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 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