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区

合集下载

内蒙古旅游资源

内蒙古旅游资源

内蒙古旅游资源内蒙古旅游资源简介第⼀讲内蒙古⾃治区概况内蒙古⾃然旅游资源⼀内蒙古⾃治区概况⼀、内蒙古⾃治区成⽴于1947年5⽉1⽇,我国最早的民族⾃治区。

地处我国北部,⾃东向西延伸,横越东北,华北,西北地区。

(⼆)、内蒙古草原幅员辽阔,位居我国的五⼤牧区之⾸。

全区⾯积118.3万平⽅公⾥,她东起茫茫的兴安岭,西⾄阿拉善⼽壁,地跨东北、华北、西北,毗邻⼋省区,接壤俄罗斯、蒙古国。

在这⽚辽阔的⼟地上,有茂密的森林、丰美的草场、肥沃的农⽥、⼴阔的⽔⾯、众多的野⽣动植物和⽆穷的地下宝藏,素有“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矿藏”的美称(三)、内蒙古⾃治区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前有49个民族居住在这块⼟地上。

全区共有⼈⼝2306.55万⼈,其中蒙古族377万⼈,汉族1760多万⼈,其少数民族90多万⼈其中包括鄂伦春、鄂温克、莫⼒达⽡达斡尔3个少数民族⾃治旗。

(四)、⾏政区划内蒙古⾃治区现设有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峰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等12个盟市,下设101个旗、县、市、区、4个旗、17个县、14个市、16个市辖区,内蒙古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农牧林业是内蒙古最⼤的资源优势,⼈均耕地、草场⾯积、森林⾯积均居全国第⼀。

(五)、内蒙古⽓候本区属于温带⼤陆性⼲旱、半⼲旱⽓候区。

特点:热量资源丰富,⽓温变化⼤,降⽔稀少,光照资源充⾜。

内蒙古⾼原是我国东部湿润半湿润⽓候向西北⼤陆性⼲旱⽓候区的过渡地带,草原⾯积⼴阔,特别是东部草类⽣长茂盛,草质优良,成为优质牧场。

本区⼀般⽇照时间长达2900~3400个⼩时,⽩天⽓温⾼,夜间⽓温急剧下降,故⽓温⽇变化⼤,平均⽇温差都⾼于11℃。

冬季寒冷漫长。

阿尔⼭的冬天阿尔⼭的雪不仅以雪质优良著称,更以雪期长⽽闻名于世,雪期从9⽉下旬持续到次年5⽉上旬,长达7个多⽉,227天。

冬季降雪量平均达36.8毫⽶,积雪覆盖期为150余天。

第1讲 旅游资源的价值与评价

第1讲 旅游资源的价值与评价

︱高中总复习︱一轮·地理
要点二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要点导学
1.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旅游资源本身;二是旅游资 源所处的环境及其相关方面,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项目
资源 价值
内容
开发条件评价
旅游资源的自身评价与旅游资源 的特色(知名度)、旅游资源的价 值功能(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 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资源的 组合、结构和规模等
步骤
综合感受 ↓
发挥想象 ↓
移情于景 情景交融
↓ 登高涉水 求质求真
内容 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 触觉等综合感受,体会自然美 自然景观的形象美需要通过想象 才能感知
情景交融,移情于景,情随景变
欣赏自然景观,不仅要达到悦形、 怡情的审美境界,还应追求精神上 的升华
举例
鸟语花香
黄山的猴子观海、巫峡的 神女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 流人物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高中总复习︱一轮·地理
对点训练
(2018·福建师大附中适应性训练)怒江大峡谷又称“东方大峡谷”,位于云南 西北部的横断山脉三江并流地带,呈南北走向,是世界上最长、最神秘、最美 丽险奇的大峡谷,平均深度2 000米。峡谷两侧雪峰林立,雄奇壮观,森林茂密, 湖泊遍布,湖水清澈;峡谷幽静深邃,怒江奔腾咆哮,令人震撼。沿峡谷生活着 傈僳族、怒族、独龙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给怒江大峡 谷增添了情趣。溜索是大峡谷中最有人文特色的景观。溜索是一种原始的渡 河工具,它以一条粗绳连接山谷两侧,一头高,一头低,人可由高向低溜过河谷。 下图示意怒江大峡谷位置。
︱高中总复习︱一轮·地理

旅游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

旅游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一单元 • 第二单元 • 第三单元 • 第四单元 • 第五单元
总论 旅游宏观运行
旅游微观运行 旅游运行的接待地影响
定义与学科:旅游现象的学术研究
.
21
对申葆嘉学术思想的分析
研究视角:宏观视角,以群体为出发点
基本观点:
(1)旅游是一种多元化的社会现象。
(2)旅游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3)旅游现象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
.
28
《基础旅游学》目录
第四章 旅游动机与旅游需求 第一节 旅游发生的心理动因 第二节 旅游需求 第三节 旅游决策过程
第五章 旅游体验 第一节 旅游体验的意义 第二节 旅游观赏 第三节 旅游交往 第四节 旅游消费
.
29
《基础旅游学》目录
第六章 旅游流 第一节 旅游流的含义及其特征 第二节 旅游流的形成和运动模型 第三节 国内外旅游流运动的基本态势
研究视角:矛盾论 旅游实际上是人类社会固有矛盾的一种折射,即“日
常生活的空间固定性与人类的本能好奇心”之间的矛盾, 其产生具有双重基本动力:“探索+逃避”。 陈才:论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旅游学刊,2000年
.
8
各种人士对旅游学的看法
业外人士:
– 是一个没有学问(理论)的学科。 – 是一个经济管理学科。
业内人士:
– 是一个应用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科。 – 是一个谁都可以插足的学科。 – 是一个随意摆布、凭空杜撰的学科。
.
9
旅游学的产生与发展(国际)
发展进程(申葆嘉,国外旅游研究进展,旅游学刊,1994)
.
35
终极之问皆困惑:旅游现象的本质?
旅游现象是什么:广义与狭义之之争——国际国内皆困惑 狭义的定义——强调“目的性” 代表观点:谢彦君“愉悦”说 :愉悦——愉快——快感 王宁:有意义的体验 马波:人类精神生活在空间上的展开。

旅游经济学 第1讲

旅游经济学 第1讲
余暇时间
也称为个人自由支配时间,使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之以及外其他必要时间之外的时间,
旅游意愿
人们对自己的消费支出和余暇时间的支配是有个人的偏好所决定的。收入和时间的增加是人们选择外出旅游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需要产生旅游的意愿引导人们的旅游消费,这是可以由游经营者主动通过营销来产生的。
第二节 旅游产业
一、旅游产业的概念及产业化标志
(一)旅游产业的概念
按照现代经济学理论,产业的界定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产业是一个集合的概念
所谓集合,可以从生产集中性的角度看,把从事同类产品和劳务的生产经营企业的集合称为产业。
2、我国把真个工业部门作为一个整体的集合,成为工业产业部门,工业部门内部可分为若干个子部门,如冶金、机械、电子、化工等部门,作为次级集合,但有时也称之为产业,通常被成为行业。
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旅游业在近30年取得了趋势瞩目的发展成就,到2007年,接待海外过夜旅游人数从1978年的82万人次增长到547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从2.6亿美元发展到419亿美元,分别居世界的第四和第五位。国内旅游人数从1993年的4.1亿人次发展到2007年的16.1亿人次,国内旅游总收入从864亿元发展到7771亿元。出境旅游人数达到4095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09万亿元。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教案首页
课程:旅游经济学 授课教师:学年 第 学期
周次
第 一 周
时间
年月日
专业班级:
授课章节
第一章旅游经济活动概述
授课
方式
理论课 □ 实验课 □
实训课 □ 教学做一体化课程 □
教学
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认识现代旅游经济活动是国民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了解旅游、旅游经济活动以及旅游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轨迹。掌握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教案(第一讲)范文

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教案(第一讲)范文

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教案第一讲一、课程背景旅游业是第三产业,或称服务行业,旅游企业以提供优质服务来获取竞争优势。

顾客需要的高接触、体贴入微、富有人情味的个性化服务,当员工带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才能实现。

企业只有培育满意的员工,才能培育满意的顾客,因为不愉快的人提供的只能是不愉快的服务。

国内外许多旅游企业管理专家指出,旅游企业应从传统意义上的“顾客满意战略”向“员工满意战略”转变。

人力资源是旅游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全球三大旅游公司之一,美国罗森帕斯旅游管理公司总裁罗森帕斯在他的一本书《顾客第二》(2003年),向“顾客就是上帝”的观念挑战,认为“员工第一,顾客第二”()是旅游企业成功之道。

他认为只有把员工放在第一位,员工才有顾客至上意识。

这本书介绍了全球三大旅游公司罗森帕斯旅游公司,在20多年的时间,罗森帕斯国际集团从美国费城地区的一家小旅行社,一步步发展成为全球的业界领袖,年收入超过了60亿美元。

罗森柏斯的成功原因其实很简单,首先把精力集中在员工身上,其次才是顾客。

因为他坚信,不愉快的人提供的只能是不愉快的服务,创造的只能是不断下降的利润。

旅游企业要提高服务质量和顾客的满意度,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一支训练有素、有强烈责任心的员工队伍。

旅游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建设和培养一支优秀的旅游人才队伍势在必行!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在管理上从最初将员工看作是一种成本消耗,主要任务是控制成本,逐步转变认为,人不仅是一种成本,更是一种可以创造比消耗的成本价值大得多的可再生资源,人都有发挥自我潜能的需要,组织应当把人作为资源,提供富于挑战性的工作,这样人就可以自我激励。

对人的管理不仅要控制人工成本,更重要的是要有效发挥人的潜能,维持并激励人的工作动机,管理应由劳动力的事务性管理为主,逐步转向继续教育为手段,事务性管理为保障,潜能持续开发为目的的过程性资源开发管理。

管理的中心也由对“事”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把“人”提升到企业其他资源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第一讲旅游地理学概论

第一讲旅游地理学概论
成果:在城市规划和国家公园的设立、乡村土地利用研究 中讨论休闲与旅游环境的改善,旅游需求和设施的建立等 问题,少数地理学者参加了早期旅游地的开发和规划研究 工作
代表人物:英国科波克(Coppock J T)和美国克莱门特 (Clement H G )
(3)20世纪60年代中至现在
背景:全球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特点:主动参与和多样化的旅游研究 成果:旅游资源的评价;旅游地与旅游区域的开发研
国内外旅游地理学研究方法比较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69.10% 33.99%
描述性
16.451%9.40%
10.09%8.60%
概念性
构造模型
国外 国内
39.47%
2.90% 数理统计
(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续)
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地理学的旅游系统观点 (二)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简析 (三)国外旅游地理学主要研究内容 (四)国内旅游地理学主要研究内容
(三)国外旅游地理学主要研究内容
旅游吸引物 旅游者行为 旅游空间分布 旅游影响 旅游地发展研究
阅读教材第12至第 14页,了解国外旅 游地理学研究的主
的估算、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企业发展布局。
第一讲 旅游地理学概论
教学内容
一、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四、旅游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四、旅游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一)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二)国外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三)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 (四)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二)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简析

内蒙古旅游资源

内蒙古旅游资源

内蒙古旅游资源简介第一讲内蒙古自治区概况内蒙古自然旅游资源一内蒙古自治区概况一、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5月1日,我国最早的民族自治区。

地处我国北部,自东向西延伸,横越东北,华北,西北地区。

(二)、内蒙古草原幅员辽阔,位居我国的五大牧区之首。

全区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她东起茫茫的兴安岭,西至阿拉善戈壁,地跨东北、华北、西北,毗邻八省区,接壤俄罗斯、蒙古国。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有茂密的森林、丰美的草场、肥沃的农田、广阔的水面、众多的野生动植物和无穷的地下宝藏,素有“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矿藏”的美称(三)、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目前有49个民族居住在这块土地上。

全区共有人口2306.55万人,其中蒙古族377万人,汉族1760多万人,其少数民族90多万人其中包括鄂伦春、鄂温克、莫力达瓦达斡尔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

(四)、行政区划内蒙古自治区现设有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赤峰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等12个盟市,下设101个旗、县、市、区、 4个旗、17个县、14个市、16个市辖区,内蒙古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农牧林业是内蒙古最大的资源优势,人均耕地、草场面积、森林面积均居全国第一。

(五)、内蒙古气候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特点:热量资源丰富,气温变化大,降水稀少,光照资源充足。

内蒙古高原是我国东部湿润半湿润气候向西北大陆性干旱气候区的过渡地带,草原面积广阔,特别是东部草类生长茂盛,草质优良,成为优质牧场。

本区一般日照时间长达2900~3400个小时,白天气温高,夜间气温急剧下降,故气温日变化大,平均日温差都高于11℃。

冬季寒冷漫长。

阿尔山的冬天阿尔山的雪不仅以雪质优良著称,更以雪期长而闻名于世,雪期从9月下旬持续到次年5月上旬,长达7个多月,227天。

冬季降雪量平均达36.8毫米,积雪覆盖期为150余天。

旅游学概论

旅游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3学时)第一讲(1学时)第一节关于《旅游学概论》一、《旅游学概论》是怎样一门课?(一)什么是旅游学?1、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旅游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作为一门科学,旅游学是随着近代旅游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

◎世界:二战之前,旅游发达的地区是欧洲,旅游研究的中心也在欧洲,欧洲有着良好的旅游研究传统。

二战以后,原先繁荣的欧洲成了一片废墟,北美地区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旅游研究的中心也相应地转移到了北美地区。

◎中国:中国旅游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研究总体情况是研究历史短、队伍年轻、学科构成不完善,比较重视应用层面的研究,而忽视对基础理论研究,因此与国外的旅游研究水平尚有一定差距。

国外旅游学研究(1)从单科独进的分散研究向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发展,这是旅游学研究最重要的一个演化特征。

(2)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理论研究。

(3)从研究的领域来看,对国际旅游的研究超过了对国内旅游的研究,对第三世界旅游的研究超过了对发达国家旅游的研究。

国内旅游学研究(1)中国的旅游研究主流仍是“应用导向”和“热点导向”,它表明了旅游学术队伍的不成熟。

(2)与国外的旅游学术研究相比,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一定的差距。

(3)国外研究已深入到旅游现象的细部,而我国还停留在做大文章,框架宏大,内容平常,缺乏科学实证的研究态度和方法上。

2、研究对象◎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的内在矛盾及其表现,旅游学的任务就是要通过研究来认识这种矛盾的性质及其发生原因、形态结构、运动规律和它产生的各种外部影响。

◎旅游学的研究内容是极其复杂的,它包括:旅游作为一种人类经历;旅游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旅游作为一种地理现象;旅游作为一种财源;旅游作为一种商业活动;旅游作为一种行业六个基本方面。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3、学科性质和学科体系旅游学是一门跨学科。

但是,目前的旅游学还不成熟,用衡量是否构成一个学科的标准去考察,它还有不完全具备的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区

3、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l (1)以原生性为主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世界地位突出 •(2)文化内涵深邃,生命力旺盛 •(3)资源种类多样,内容丰富 (4)旅游资源空间组合不同,地域特色显 著 •(5)旅游资源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第一讲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区
链 接:
l 原生性旅游资源:经过漫长的自然与社会历 史过程所形成的对于现今而言是先天赋予的旅 游资源。包括基本属于天然性质的自然资源和 做为历史遗产的人文资源。都具有不可再生的 特点。是自然和人类祖先物产赠与的,构成了 世界旅游业发展最基本的旅游资源。是传统旅 游业发展的基础。
候类型、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 l (二)历史背景: l 悠久的历史、丰富的遗迹 l (三)文化背景: l 灿烂的文化、多彩的民族风情
第一讲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区
辽阔的国土
第一讲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区
复杂的地貌类型
第一讲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区
第一讲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区
•多样的气候类型
•天涯海角
第一讲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区
第一讲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区
托马斯·库克——近代旅游业创始人
l 1841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540人从莱 斯特到洛赫巴勒参加禁酒大会,每人收 取1先令费用,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团体旅 游活动。
l 1845年,托马斯·库克在家乡莱斯特创办 通济隆旅行社。
第一讲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区
陈光甫——中国旅游业创始人
第一讲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区
旅游
德国作家黑塞说,“旅游就是艳遇”。 •(tourism)是在闲暇时间从事 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
旅游者从居住地经过旅游通道到达旅 游目的地参观、游览再回到居住地, 这个过程是旅游的本质属性。
第一讲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区
l 旅游是一种社会产物,最早出现在灌溉农 业发达的古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 希腊、古罗马等地。
第一讲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区
二、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区
1、旅游资源的概念 2、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背景 3、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4、旅游资源的分类 5、旅游区划概念 6、旅游区划的目的和原则 7、中国旅游地理分区方案
第一讲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区
1、旅游资源的定义问题:
l 郭来喜(1982): l 陈传康(1990):
l 帝王及皇室人员:巡幸天下,宸游或巡游
l 士大夫阶层:沉浮宦海,远途离任或上任, 宦游
l 文人学士:游历四方,探奇览胜,漫游
l 宗教僧道:化缘或传教,行踪不定遍及四方 ,云游
l 公元前22世纪大禹,他为了疏浚九江十八河,游 览了大好河山。
l 春秋战国时的老子、孔子二人了。老子传道,骑 青牛西去。孔子讲学周游列国。
Geography of Recreatiaon and Tourism 休闲和旅游地理学 我国(保继刚):Geography of Tourism 旅游地理学 日本和韩国称为观光地理学
第一讲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区
l 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 、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及社会化 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郭来喜,1985)
l 1923年8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正式 宣告成立,开创了旅行部早期艰难的创业道 路。
l 1927年6月正式成立“中国旅行社”,这是 中国人自己建立的最早的旅行社。解放前 迁往香港,即为现在的香港中国旅行社 。
第一讲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区
2、地 理
•自然地理环境:• 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
•地
l 汉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波斯,今伊朗和叙利亚 l 唐时玄奘取经到印度。 l 明时郑和七下西洋,远至东非海岸。
第一讲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区
l 旅游作为一种大众化的社会经济现象,起源于 近代,是西方由于工业化的逐步完成经济发展 达到相当程度的产物。
l 近代旅游诞生的标志是旅游业的出现。 而旅行社的出现,标志着旅游作为一种 产业的诞生。
l 杨振之(1996): l 保继刚(1999):
第一讲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区
国家旅游局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制定 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
l 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凡能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 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 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
第一讲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区
2、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背景
•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地理环境特征;不同 的地理环境中孕育形成了不同类型、各具特 色的旅游资源。 • 我国旅游资源特点的形成与我国特定的 地理背景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第一讲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区
2、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背景 l (一)自然背景 l 辽阔的国土、复杂的地貌、多样的气
第一讲旅游资源和旅游 资源区
2020/12/5
第一讲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区
第一讲 旅游和旅游地理学
一、旅游和旅游地理 二、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区
第一讲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区
一、旅游和旅游地理
何谓旅游? 何谓地理? 旅游和地理有何关系?
第一讲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区
1、三个基本概念
•闲暇 •游憩 •旅游
第一讲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区
闲暇
(leisure)指人们扣除谋生时 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 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换句 话说,闲暇时间是指个人不受其 他条件限制,完全根据自己的意 愿去利用或消磨的时间。
第一讲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区
游憩 •(recreation)一般指人们在闲 暇时间进行的各种活动。游憩可以 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他包含的范 围及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 度假都属于游憩。
第一讲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区
第一讲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区
•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
第一讲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区
(二)历史背景

第一讲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区
第一讲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区
(三)文化背景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源远流长
第一讲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区
第一讲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区
第一讲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区
自然要素;
理 •人文地理环境:•居民点、城乡聚落、风俗民
•环
情、政治军事;

•经济地理环境:•工农业、交通运输业、商
贸与服务等;
•地理环境是旅游开展的基础,地理环 境的差异是旅游活动最基本的外在动 力。
3、旅游地理学
加拿大:Recreatiaon Geography 游憩地理学 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