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学理论课件修订(1月4号最新)

合集下载

《西方社会学理论》第五章 韦伯的社会学理论PPT

《西方社会学理论》第五章 韦伯的社会学理论PPT
• 方法论的个人主义
2021/8/28
5
价值中立观
• 韦伯认为社会学和自然科学一样属于经验 科学的范畴,因而必须坚持价值中立 (value-free)的原则。
• “一门经验科学不能告诉他人他应该做什 么,而只能告诉人们他能够做什么,以及 在特定的情况下,他希望去做什么” 。人 们并不能从事实判断逻辑地推出价值判断。 因此社会学作为一门经验科学,应致力于 事实判断,尽力排除价值判断。
• ——,1998,《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1999,《社会科学方法论》,杨富斌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 ——, 2021/8/28 2000,《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胡景北译27,
补充参考书目
•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通史》,姚曾廙译,韦森校订,上
逃逸的“铁笼”(iron cage)。
2021/8/28
20
社会分层的标准
• 财富(property)。经济标准 class
• 权力(power)。政治标准 party
• 声望(prestige)。社会标准 status
• 在任何社会中,利、权、名对人们来说都是稀缺 资源,人们总要在各个活动领域千方百计地逐利、 争权、求名,由此形成三位一体的社会分层结构。 韦伯认为,上述三个分层标准具有相对独立性, 它们指向社会分层的三个重要的维度。按三种标 准对同一人群进行划分,所得结果并不一定吻合。 在强调三个分层标准的独立性的同时,韦伯又.指 出分层中轴原理。
2021/8/28
12
理性化过程
• 理性的含义:理性在英语中有两个相应的词: reason和rationality,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 者基本上是一个哲学概念,并贯穿于整部西方思 想史之中,主要指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和过程; 后者则是韦伯及其他的一些社会科学家通常使用 的理性概念,主要指在社会行动以及社会形成物 当中,行动者所赋予的明确、理智而又系统一贯 的主观意向。

西方社会学理论(4)PPT课件

西方社会学理论(4)PPT课件

.
34
一、理性的相关概念
1、理性
Reason:哲学概念,主要指进行逻辑推理 的能力和过程;
Rationality:韦伯经常使用,行动者赋予 的明确、理智而又一贯的主观意向。
.
35
2、理性化(Rationalization):强调相应 的过程。理性或合理性在西方文明的发 展进程中一步步彰显的过程。也是社会 逐渐讲求效率和可计算性,不断驱逐神 秘性和去除人性化的过程。
其二,影响社会或历史的因素极其复杂, 我们无法找到全部确定的因果关系,我 们仅能洞察某一个历史时期的一些基本 倾向。
.
15
3、个人主义方法论
将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作为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单位 和分析层次。
只有个人才是具有目标的社会行动的承担者,才 能将主观意义赋予行动并成为社会行动的主体 ,任何社会现象都应视为个人社会行动的集合 或结果。而整体、有机体等不是具有独立意志 的主体,不具有可供理解的主观意义。
.
37
三、理性化过程
在传统社会里,价值理性行动占主导地位, 社会生活以实质理性为特征,注重人的情 感、个性,提倡多元价值,强调生活中“ 质”的方面。
近代以来,目的理性行动逐渐上升到主导地 位,形式理性化趋势增加,表现为漠视人 的实际需求、情感和个性,以统一的目标 抑制多元价值取向,强调“量”的方面。
.
13
2、因果说明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并没有停留在理解行动 的主观意义之上,而是主张在此基础上 ,去说明人们的信念和价值观是如何决 定其行动的。
韦伯的因果关系并不是必然的,而只是一 种可能性或机遇,是一种多元的、具体 的因果关系。
.
14
其一,不存在某物A决定另物B的绝对的因 果关系,只存在某物A多少有助于另物B 的出现的这样的因果关系;

《西方社会学理论》PPT课件

《西方社会学理论》PPT课件
⑶、戏剧性行动。指自己在观众或公众面前的有意识的操作的行为。 既涉及客观世界,也涉及主观世界。
⑷、沟通性行动。指动作者之间的互动。是合理化的行动。同时涉 及客观的、社会的、和主观的世界中的各项内容
沟通行动的职能与合理性
沟通行动具有三种不同的职能:理解的职能、行为 合作化的职能和社会化的职能。
理解的职能:主要服务与文化知识的传承与更新。 行为合作化的职能:主要服务于社会统一与联合的
或者说是当人们观察他们时,他们应如何表现自己。
三、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
1、符号是社会相互作用的中介 2、人们通过对符号的定义与理解进行互动 3、符号互动是能动的与可变的过程 4、符号互动创造、维持与变革社会组织、结构与制度
第十一章 现象学社会学
主要概念和问题: 自然态度、主体间性、生活世界 舒茨现象学社会学对解释社会学的影响?
第十四章
哈贝马斯的 沟通行动理论
主要概念和问题:
沟通行动;生活世界殖民化; 在哈贝马斯理论中认识和兴趣的含义及其关系是什么? 社会行动的类型 哈贝马斯沟通行动的职能是什么?他这样划分的意图是什么?
沟通行动:是指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间以语言或符号为媒介,以言语的有 效性要求为基础,以达到相互理解为目的,在意见一致的基础上遵循规范进行的, 被合法调节的、使社会达到统一并实现个人同一性与社会化相统一的合作化的、 合理的内在活动。
⑵、共同生活的意志类型
“社区”和“社会”两种共同生活形式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把人们联系在一 起的共同意志不同。
共同意志分为:自然意志和理性意志。 这里大家比较一下迪尔凯姆的理论。
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集体意识;
第三节 帕雷托的普通社会学
帕雷托最优:
精英和精英循环理论

国外社会学理论-PPT文档资料

国外社会学理论-PPT文档资料
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变
3、文艺复兴以来的社会哲学思想 ➢ 孟德斯鸠:政体分类的三项原则
共和政体建立在道德基础上 君主政权建立在荣誉基础上 专制统治建立在恐怖基础上
第二节:理论前提(主观)
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变
3、文艺复兴以来的社会哲学思想 ➢ 研究方法的进步:
通过收集各种社会现象统计资料进行分析。 例如:人口学和政治经济学 ➢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 德国古典哲学与黑格尔
第二节:理论前提(主观)
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变
2、中世纪时期的社会观 ➢ 伊本·哈尔顿 (可贵之处在于在充满愚昧
和黑暗的社会中用理智的大脑来看待问题) 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社会分工以及分工带来的社会关系 社会发展服从于客观规律
第二节:理论前提(主观)
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变
3、文艺复兴以来的社会哲学思想 ➢ 马基雅弗利:阶级对立及其后果 ➢ 为、互动和 组织;力求解释社会进程的过程和因果关系。
理论关注的不是特定条件下人们的具体行为 和互动,而是一般意义上人类行为本质。
科学理论可以根据具体情形采取不同的方法 对其进行系统的检验。 拒绝 发展——检验— 修正或保留
THANKS
(区别了社会和国家建立的途径)
第二节:理论前提(主观)
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变
3、文艺复兴以来的社会哲学思想 ➢ 社会契约理论:人之秉性是天生自由的,世
上是人们应享有平等的权利,用社会契约形 式来解释社会的产生和国家权力的本质。
第二节:理论前提(主观)
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变
3、文艺复兴以来的社会哲学思想 ➢ 维科:社会发展的阶段
加剧(产生了深刻的、尖锐的社会矛盾, 需要得到解决)
第二节:理论前提(主观)

(精品课件)西方社会学理论课件 华中师范大学 考研学习必备

(精品课件)西方社会学理论课件 华中师范大学 考研学习必备

A. Comte, primarily a French philosopher, is the right person who coined the term “sociology” and founded the school of philosophy entitled “positivism”. Positivism, in certain sense, can be defined as a set of ideas about the role of sciences in society. Though Comte did not write piles of books in the sociological study, it is undeniable that the coining of both “sociology and positivism” has greatly benefited the disciples in the domain of sociology. Not much of the specific ideas of Comte’s sociology survived into the classical age of sociology (between 1890 and 1930 ) and he was seldom mentioned in contemporary sociology. But some sociologists still assumed that Come would be rediscovered in a certain sense. Nevertheless, some of Comte’s ideas continued its influence even after his death.

《西方社会学》课件

《西方社会学》课件
要点一
总结词
强调人类行为的社会性和符号意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符号互动论是社会学中的另一种重要理论,它强调人类行 为的社会性和符号意义。该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通过符号 和意义进行交流和互动的,这些符号和意义在社会互动中 被赋予特定的含义。符号互动论关注人类行为和社会互动 之间的关系,认为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是形成社会 结构和文化的重要因素。
文化研究
总结词
文化研究是社会学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主要研究 文化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文化如何影响个体的行为和 思维。
详细描述
文化研究关注文化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功能,探究文化 与社会、文化与个体之间的互动关系。该领域的研究范 围广泛,包括文化认同、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播等方面 。此外,文化研究还涉及到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和 群体的比较研
强调社会的稳定性、整合性和秩序性
详细描述
结构功能主义是社会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强调社会的稳定性和秩序性,认为社会是由各个相互关联 、相互依存的部分所组成,这些部分在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中发挥着各自的功能。结构功能主义注重 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共同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观察等多种方法的组合。
04
社会学应用领域
社会阶层与流动
总结词
社会阶层与流动是社会学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主要 研究社会成员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和变化,以 及这些变化对个体和群体的影响。
详细描述
社会阶层与流动研究关注社会阶级、阶层和地位等问 题,探究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和相似性,以及个 体在社会阶层流动中的轨迹和影响因素。此外,该领 域还涉及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阶级等方面的研 究。
响,探究全球化进程中个体和群体的身份认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问题。

《西方社会学理论》西方社会学理论PPT

《西方社会学理论》西方社会学理论PPT
• 杰弗里·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二战以来的理论发 展》,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2021/8/28
6
主要参考书目
• 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 帕特里克·贝尔特《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上海译文出
版社2002 • 尼格尔·多德《社会理论与现代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2年版 • 布赖恩·特纳编《Blackwell社会理论指南》,上海人民
• 变量(variable):就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 的子范畴、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 而那些只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取值的概念,则叫做常 量。
• 陈述(statement):按照一定方式将概念联结起来。 说明概念所指称的事件相互联系的方式,同时解释 事件应该如何以及为什么相互联系。如命题或假设。
• [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一 卷):实证主义、预设与当前的争论》,于晓、唐少 杰、蒋和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 [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二 卷):古典思想中的矛盾:马克思和涂尔干》,夏光、 戴盛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 [英]吉拉德·德朗蒂《当代欧洲社会理论指南》,李康
2021/8/28
8
主要参考书目
•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 周晓虹《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一卷),上海人 民出版社2002
• 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 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2年版
• 文军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 格式(format):按照一定方式将陈述组合起来。 四种基本格式:思辨的框架、分析的框架、命题的 框架和建模框架。

西方社会学理论绪论ppt课件

西方社会学理论绪论ppt课件
洛克(1632-1704) 法国卢梭(1712-1778)
15.05.2020
.
7
主要参考书目
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浙江人 民出版社1987年
D.P.约翰逊《社会学理论》,国际文化出版公 司,1988年
玛格丽特·波洛玛《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华 夏出版社1989年版
杰弗里·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二战以来的 理论发展》,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5.05.2020
.
1
米德的互动论(理论顺序:微观向宏观)
1.主观定义与符号世界 (1)姿势对话(gesture dialogue) (2)主观定义(subjective definition) (3)姿势的发展阶段:象征性→虚设性→间接性和对象性 (4)抽象性可以让人的大脑想象出更多的具体,也同时使它更具普遍性 2.心灵、自我与社会 (1)自我的三个特征 I是主观的我 ME是客观的我 I是即时的我 ME是历时性的我 I是抽象的我 ME是具体的我 (2)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分化 A.嬉戏阶段:角色意识的形成、模仿 B.游戏阶段:复杂性、组织性、规则性、预期性、稳定性、普遍性 C.概化阶段:抽象性、普遍性 (3)符号的功能(宏观) A.符号是一种结合力(主观定义) B.符号保持了社会的持续
15.05.2020
.
9
主要参考书目
刘易斯·A.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上海译 文出版社1988
贾春增主编《外国社会学史》(修订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5.05.2020
.
10
主要参考书目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 版社1997年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7-25
14
• Far from being of theoretical interest alone, the social sciences, like the natural sciences, must ultimately be of concrete benefit to man and play a major part in the amelioration of the human condition.
2013-7-25
4
4. Divergent methodology of social theory Macrocosm vs microcosm Positivism vs anti-positivism
2013-7-25
5
Chapter one : Auguste Comte (1798—1857)
An Introduction to Western Social Theory
1.The significance of studying western social theory
1.1 The developing tendency of social
science 1.2 The sociology’s researching target 1.3 The independence of sociology
2013-7-25
7
• In the summer of 1817 Comte was introduced to Henri Saint-Simon • who was to have a major and lasting influence on Comte's life and works. • In 1824 Comte finally broke with his master.
2013-7-25 11
• Natural science, Comte argued, had succeeded in establishing the lawfulness of natural phenomena. • the new science relied on "reasoning and observation, duly combined" as the only legitimate means of attaining knowledge.
2013-7-25 17
• At the positive stage, which rejects the validity of metaphysical speculation, the existence of final causes, and the knowableness of the absolute, and confines itself to the study of experimental facts and their relations, represents the perfection of human knowledge.
2013-7-25
1
2.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theory 2.1 accumulation 2.2 development stage 2.3 diversification
2013-7-25 2

3.The four stages of social theory 3.1 The first stage: from 1837 to the beginning of 20 century---the foundation of sociology 3.2 The second stage: from 1920’s to 1960’s---the general theory appearance
2013-7-25
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began to publish his course of philosophy in 1826. • Because of his unhappy life, • He realized that mere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is insufficient for life, and, having presented Positivism as the scientific doctrine and method, he aimed at making it a religion, the religion of humanity.
2013-7-25
20
• In 1837, Spencer joined the staff of the London and Birmingham Railway as an engineer. In 1848, he found a stable position and assured income as a subeditor with the London Economist. While working on the Economist, Spencer finished his first book, Social Statics, which was published in 1851.
2013-7-25 10
A Summary of Ideas • Comte's aim was to create a naturalistic science of society, which would both explain the past development of mankind and predict its future course. The study of social dynamics and social statics--of change and stability--are the twin pillars of his systems.
2013-7-25
9
• Comte's chief works are his "Cours de philosophie positive" [6 vols.: Phiosophie mathé matique (1830), astronomique et physique (1835), chimique et biologique (1838), partie dogmatique de la philosophie sociale (1839), partie historique (1840), complé ment de la philosophie sociale et conclusions (1842);
2013-7-25
15
• "For it is only by knowing the laws of phenomena, and thus being able to foresee them, that we can . . . set them to modify one another for our advantage. . . . From Science comes Prevision; from Prevision comes Action." (Savoir pour prevoir et prevoir pour pouvoir.)
2013-7-25 18
•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Positivism is that sense experience is the only object of human knwledge. science cannot be, as Aristotle conceived it, the knowledge of things through their ultimate causes, since material and formal causes are unknowable, final causes illusions, while metaphysics, under any form, is illegitimate. Positivism is thus a continuation of crude Empiricism and Associationism.onism,

2013-7-25 3
3.3 The third stage: from 1960’s to 1980’s --- the prosperity of social theory 3.4 The forth stage: from 1980’s till now---the integration of social theory
2013-7-25
12
• Every scientific theory must be based on observed facts, but it is equally true that "facts cannot be observed without the guidance of some theory
2013-7-25 16
• The Law of Human Progress • the theological---the metaphysical--- the positive • Comte pointed out that the evolution of the human mind passed through three successive stages: the theological---the metaphysical--- the positive
• • • • • The Person A Summary of Ideas 1 the law of human progress 2 hierarchy of science 3 social statics and dynamic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