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效应概述
税收的经济效应概述

①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④
② 中性效应与非中性效应
③ 激励效应与阻碍效应
① 正效应与负效应
正效应
某税的开征必定使纳税人或经济活动作出某些反应。如果这 些反应与政府课征该税时所希望达到的目的一致,税收的这种效 应就谓之正效应 。
负效应
如果课税实际产生的经济效果与政府课税目的相违背,税收的 这种效应则谓之负效应。
衣物 A I1
■纳税人购买两种商品的组合线由AB移 CD。另一条无差异曲线I2相切,切点为 P2。在这一切点上,纳税人以其税后收
入购买两种商品所得到的效用或满足程 度最大 。
I2 C
P1 P2
O
DB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政府课征一次性税 收而使纳税人在购买商品的最佳选择点由P1移至P2, 这说明在政府课税后对纳税人的影响,表现为因收
■课征公司所得税,会压低纳税 人的投资收益率,如果因此而减 低了投资对纳税人的吸引力,导 致投资者减少投资而以消费替代 投资,就是发生了税收对投资的 替代效应。
投 资
A
I1
P1
D
I2
P2
I1 I2
0 C 1 C2
B 消费
3. 税收对投资的收入效应
投 资
A
■ 如果征税和提高税率减少了
投资者的税后净收益,而投资者
一、税收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 (一)税收的经济效应
(二)税收的收入效应 (三)税收的替代效应
(二)、税收的收入效应
收入效应
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
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 购买量和消费水平。
衣物 ■图中AB线是将纳税人购买两种商品— —衣物、食品的数量组合连成一条直线。 A I1
西方财政理论第7章 税收效应理论

税收折旧率 等于实际折 旧率
税收制度对 私人投资的 影响
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就是中性的。
税收折旧 率高于实 际折旧率 税收折旧 率低于实 际折旧率
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就是刺激性的,其 结果会促使纳税人增加私人投资。
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就是抑制性的,其 结果会促使纳税人减少私人投资。
图7—2 税收的额外负担:均衡产量的减少
均衡产量的变化也可以用税 收的替代效应来解释,由于生 产者所面临的课税商品的价 格相对下降,造成生产者减少 课税商品或重税商品的生产 量,而增加无税商品或轻税商 品的生产量,即以无税商品或 轻税商品替代课税商品或重 税商品。左图揭示了税收对 生产者选择的替代效应。
假定条件
所得税实行比例 税率
劳动力的供给 有完全的弹性
1、税收对劳动投入的替代效应
税收对纳税人在劳动投入方面的替代效应表现为 政府课税会降低劳动相对于闲暇的价格,使劳动和 闲暇二者间的得失抉择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纳税人 以闲暇代替劳动。也就是说,政府课税会造成劳动 投入下降。替代效应的大小,在课征所得税的情况 下,由其边际税率决定。
3 、按税收征收后的效果的不同,可分为正效应 与负效应 如果征税效果与政府课征该税时所希望达到 的目的一致,税收的这种效应就谓之正效应;如 果征税实际产生的效果与政府课税目的相违背,税 收的这种效应则谓之负效应。
4、激励效应与阻碍效应
税收激励效应是指政府课税(包括增税或减税)使得 人们更热衷于某项活动,而阻碍效应则是指政府课税使得 人们更不愿从事某项活动。 但政府的课税究竟是产生激励效应还是产生阻碍效应, 取决于纳税人对某项活动的需求弹性。弹性很少,则政府 课税会激励人们更加努力地工作,赚取更多的收入,以保 证其所得不因课税而有所减少;如果纳税人对税后所得的 需求弹性大,则政府课税会妨碍人们去努力工作,因为与 其努力工作,赚取收入付税还不如少赚收入不付税。税收 效应
赵书博--税收学--第二章--税收效应

23.06.2019
21
• 四、税收对私人投资的影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投资不同于储蓄,储蓄主要取决于家庭, 而投资(净资本形成)的大部分都是由企 业完成的。
• 在各种税中,公司所得税对投资的影响最 大,公司所得税的税率、税前扣除规定和 税收优惠等措施影响纳税人的投资收益和 投资成本。
23.06.2019
32
• 第二,税收影响纳税人的切身利益,国家
可以在设计税制时,有意识地通过税种、 税率、税收优惠等手段的相互配合来贯
彻国家意图,从而使微观主体的行为符合 整个国家的宏观要求。
23.06.2019
33
• (二)税收调控手段 • 根据税收调控经济运行作用的方式不同,可以
将税收调控手段分为两大类:
• 如果其影响是减少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益, 促使纳税人为维持以往的收益水平而增加 投资,即产生了收入效应。
23.06.2019
23
第二节 税收的宏观经济效应
• 国家在利用税收组织收入的过程中,通过 影响市场主体自身的物质利益关系,引
导其行为符合整个国家的宏观要求,从而 减少经济动荡,促使经济平稳运行。
23.06.2019
19
(一)税收对私人储蓄的
收入效应
• 税收对纳税人在私人储蓄 方面的收入效应,表现为 政府课税会减少纳税人的 可支配收入,为维持既定 的储蓄水平,纳税人减少 了即期消费。收入效应的 大小,取决于平均税率的 水平。
23.06.2019
20
(二)税收对私人储蓄的
替代效应
• 税收对纳税人在私人储蓄 方面的替代效应,表现为 政府课税会减少纳税人的 实际利息收入,降低储蓄 对纳税人的吸引力。替代 效应的大小,在课征所得
第3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三、替代效应
1、概念 替代效应是指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
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 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 人减少征税和重税商品的购买量,增 加无税或轻税水平的购买量,即以无 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
第3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2、机制
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
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
会影响
商品的相对价格
纳税人减少
征税和重税商品的购买量
增加
无税或轻税水平的购买量
以无
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
第3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 进口高档化妆品 • 有关税、消费税 • 用国货替代进口高档化妆品
第3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免税店
第3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乍看这朵“海棠花”已然让人心醉,再看,700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大概十个足球 场那么大, GUCCI、CHANEL、Dior、Cartier、ROLEX、Hermès、Burberry…… 近300个国际知名品牌,涵盖了服装、服饰、箱包、香水、化妆品、手表、太阳镜、 小皮件等21个品类,各路大牌汇聚于此,搭配吃喝玩乐,绝对一站式满足你的所有畅 想!更重要的是→_→一大波优惠正在策马扬鞭,纷沓而至!第3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第3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税收与物价稳定
• 1、物价稳定 • 一般物价水平稳定 • 维持一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低而稳定的
通货膨胀率的状态 • 什么是通货膨胀?? • 中国的通货膨胀
第3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 2、税收与物价稳定的一般关系 • 降低税率、减少税收 国民收入变大
总需求变大 物价水平上升 • 提高税率、增加税收 抑制总需求
第3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2020/11/26
税收效应

第四专题税收效应经济决定税收,税收来源于经济,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即对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税收对经济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又称税收效应,是指纳税人因政府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作出的反应,以及由此影响到社会经济运行本身。
税收效应可分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政府征税,不干扰相对价格,仅仅削弱纳税人的支付能力或减少其可支配收入,而不产生额外的效率损失。
税收的替代效应:当相对价格(即广义相对价格,它不仅指特定商品或服务的价格,还包括资金价格――利率、劳动的价格――工资率、外汇价格――汇率,以及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等)由于政府征税而发生变化时,生产决策与消费决策发生改变。
这种效应就是税收的替代效应。
税收的替代效应一般会导致经济的低效率或无效。
长期以来,税收学界一直信奉这样一种流行的观点:即税收应保持中性,不对纳税人的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产生任何影响。
这种观点被称为“税收中性观点”。
但是,税收中性实际上只是一种理论上描述,或者说是建立完善税制的努力方向,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并不存在。
税收作为一种强制和无偿的国家占有社会产品,总会对纳税人的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发生影响,对资源配置和经济稳定、经济增长产生作用。
也就是说,税收实际上是“非中性”的,对税收“非中性”的情况的分析研究正是税收对经济影响的构成内容的研究。
考察税收对经济的影响,应分别置于微观主体层面和国民经济宏观层面来考察。
在微观层面中,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方面分析税收对生产、消费、劳动力供给、投资以及个人储蓄等的影响。
在宏观层面,主要分析税收对经济增长、经济稳定、收入分配的影响。
第一节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是指因为政府课税对纳税人在其经济选择和经济行为中做出的反应。
税收的“非中性”特征使得国家征税行为对纳税人带来超额经济负担和决策行为的变化。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主要分析税收如何影响微观经济主体,如何影响厂商和个人的决策行为,从而导致不同的经济产出的问题。
公共经济学 税收效应

政府课税造成课税商品产量减少,社 会福利损失(税收额外负担)
产量由q减少至q
*
税收总成本:A+B+C+D 税收总收益:A+C 税收的净效益: -(B+D)
政府课税,造成生产者减少课税或重税商品的生产量, 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生产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 替代可税或重税商品
X 政府对商品 X 征税, 的边际成 本升高,边际替代率提高,均衡 点C 沿TT线移动至C 点. X X 产量下降, 产量增加, 即 X 的生产相应替代了一部分X 的生产。
1 2 2 2
L1
劳动时数
三、税收与劳动投入:无差异曲线分析
税收对纳税人在劳动投人方面的两种效应是反向的。因此,要分析税收对劳动投 人的总效应或净效应,将收人效应和替代效应综合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如图1010所示
,
(1)假定收入不变,课税使AB线调整 为DF线, 考察替代效应 L L2 P1 P2 , 1 (2)在(1)基础上课税使收入改变, DF线调整为CB线,考察收入效应 ,
10.3 税收与劳动投入
(1)对劳动投入的研究,不仅研究人们如何实现劳 动投入最大化,而且研究税收对纳税人在劳动和 闲暇之间的选择上有何影响。 (2)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劳动供给 曲线的形状,当劳动者的供给曲线上扬时,课税 会使其减少劳动供给,增加闲暇;当劳动供给曲 线向后弯曲时,课税会使其增加劳动供给,减少 闲暇。
不同税种对劳动投入的效应不尽相同,图10-11揭示了人头税和比例所得税对纳 税人在劳动投入方面的效应区别
人头税: P
1
P3 , L 1
1
L3
, L
1
比例所得税: P
P2
税收效应

泰国(低税) 赞比亚(高税)
巴拉圭(低税) 秘鲁(高税)
毛里求斯(低税) 牙买加(高税)
韩国(低税) 智利(高税)
巴西(低税) 乌拉圭(高税)
新加坡(低税) 新西兰(高税)
西班牙(低税) 英国(高税)
日本(低税) 瑞典(高税)
人均收入 (按1979年美元
计算)
200-300 500-600 500=600 700-1100 1100-1300 1400-1700 1700-2100 1800-5950 4300-6350 8800-11950
当Y和边际消费倾向不变的情况下,对
个人收入征税将减少个人储蓄额(1-b)ty。
2、利息税对储蓄的影响
收入效应:征收利息税降低了个人的实际 收入,他会用他既定的收入减少当前或未来的 消费,增加储蓄以保证未来的消费水平;
替代效应:征收利息税以后,减少了纳税 人的实际税后收益率,使未来的消费价格变得 昂贵了,降低了人们储蓄水平。
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增加储蓄; 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减少储蓄;
3、间接税对储蓄的影响
间接税主要改变消费倾向来影响储蓄。
只会影响消费支出,但在储蓄率或者社会 平均的储蓄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个人的储蓄水 平通常是不会降低的。
思考:可能原因?
个人交纳间接税的税额很少;导致收入
效应很小,替代效应很弱。
与居民的储蓄思想也有很大的关系。
三、税收对投资的影响
途径:通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税率、税前 抵扣和税收优惠等措施影响纳税人的投资收益 和投资资本。
替代效应:课征企业所得税,会降低企业 的投资收益率,如果因此而减少了投资对纳税 人的吸引力,导致投资者减少投资而以消费代 替投资。
第六章 税收效应理论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是指因为政府课税对 纳税人在其经济选择和经济行为中做出的 反应。 税收对生产、 一、税收对生产、消费的影响
税收对生产行为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税收对生产的收入效应
税收对生产的替代效应
第二节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
税收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 商品税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 所得税税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供给学派减税理论
• 供给学派的基本观点
• 税率的普遍降低会提高个人所获得的资产报酬 率和公司税后利润率,从而提高储蓄水平和投 资水平,进而促进经济发展;而过高的税率会 挫伤工人的积极性,即高税率使闲暇的相对价 格上升,人们会选择更多的闲暇和更少的工作 时间。 • 公共部门的生产率远没有私人部门的生产率高, 所以把资源从公共部门转向私人部门会提高整 个经济的生产率。
进一步的思考
第二节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
三、税收对私人投资的影响
税收对投资的效应分析
• 对投资收益课税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
第二节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
• 税收影响企业投资的因素分析
• • • • 税率 对费用扣除范围和标准的规定 对折旧和投资抵免规定 减税免税
第一节 税收效应概述
一、税收效应的概念
税收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抉 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即通常所说的 税收调节作用或效用。 税收效应是与税收中性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第一节 税收效应概述
二、税收效应的分类
正效应与负效应 中性效应与非中性效应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第二节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
第二节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
二、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税收》
第5章 税收效应
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课程负责人:郝晓薇
本章主讲人:郝晓薇
课件 制 作:郝晓薇
第5章 税收效应
•第1节 税收效应概述
•第2节 税收微观效应
•第3节 税收宏观效应
第1节 税收效应概述•税收效应概念
•税收效应的分类
5.1.1税收效应概念
税收效应
•纳税人因国家征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作出的反应,或者说是国家征税对纳税人在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的影响。
•一般而言,政府课税除为满足财政所需外,总是要对经济施加某种影响。
但其影响的程度和效果如何,不一定会完全符合政府的最初意愿,纳税人对政府课税所做出的反应可能和政府的意愿保持一致,但更多的情况可能是与政府的意愿背道而驰。
5.1.2 税收效应的分类
•税收效应在理论上常分为正效应与负效应、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中性效应与非中性效应、激励效应与阻碍效应等。
正效应与负效应
•某税收的开征必定使纳税人或经济活动作出某些反应。
如果这些反应与政府课征该税时所希望达到的目的一致,税收的这种效应就谓之正效应;如果课税实际产生的经济效果与政府课税目的相违背,税收的这种效应则谓之负效应。
正效应与负效应
•政府课征某税究竟是在产生正效应还是在产生负效应,
可用课征该税取得收入的环比增长率来测定。
收入环比增长率=(本期收入-上期收入)/上期收入*100%
正效应与负效应
•如果政府课征该税的主要目的是筹集财政收入,上式中收入环比增长率为正时,则该税产生的效应为正效应;如果比率为零或为负时,则说明该税没有产生正效应甚或产生了负效应。
•如果政府课征该税不是为了筹集财政收入,而是为了限制经济活动向原有方向发展或促进其向新的方向发展,那么上式中,收入环比增长率为负时,则该税产生的效应为正效应;如果比率为零或为正,则说明该税无效应或产生了负效应。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是指课税减少了纳税人可自由支配的所得和改变了纳税人的相对所得状况。
税收的收入效应本身并不会造成经济的无效率,它只表明资源从纳税人手中转移到政府手中。
但因收入效应而引起纳税人对劳动、储蓄和投资等所做出的进一步反应则会改变经济的效率与状况。
替代效应
是指当某种税影响相对价格或相对效益时,人们就会选择某种商品或行为来替代另一种商品或行为。
税收的替代效应一般会妨碍人们对消费或活动的自由选择,进而导致经济的低效或无效。
从税收对纳税人的影响来看,一般可产生收入效应或替代效应,或两者兼有。
中性效应与非中性效应
中性效应
是指政府课税不打乱市场经济运行,即不改变人们对于商品的选择,不改变人们在支出与储蓄之间的抉择,不改变人们在努力工作还是休闲自在之间的抉择。
在现代社会,完全意义上的中性税是根本不存在的。
非中性效应
是指政府课税影响了经济运行机制,改变了个人对消费品、劳动、储蓄和投资等的抉择,进而影响到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公公抉择等。
几乎所有的税收都会产生非中性效应,因而现代社会的税收属于非中性税收。
•中性税只能是对每个人一次征收的总额税——人头税,因为人头税不随经济活动的形势变化而变化,所以它对经济活动不会发生影响。
激励效应与阻碍效应
•激励效应是指政府课税(包括增税或减税)使人们更热衷于某项活动;而阻碍效应则是指政府课税使人们更不愿意从事某项活动。
•政府课税究竟是产生激励效应还是产生阻碍效应,取决于纳税人对某项活动的需求弹性。
弹性很小,则政府课税会激励人们更加努力地工作,赚取更多的收入,以保证其所得不因课税而有所减少;需求弹性大,则政府课税会妨碍人们去努力工作,因为与其努力工作,赚取收入付税,还不如少赚收入不付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