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盐废水深度处理
反渗透后高盐废水浓缩技术简介

反渗透后高盐废水浓缩技术简介脱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浓盐水,浓盐水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盐、重金属,也含有预处理、氯化、脱氯和脱盐等过程所用的少量化学品,如阻垢剂、酸和其他反应产物,浓盐水的处理已经是制约着各行业工业废水零排放的关键技术。
由于高盐浓水组成多样,来源各异,因此浓缩处理的难度较大。
目前,较为成熟的高盐水浓缩处理技术主要有超高压反渗透技术、蒸发浓缩技术、电渗析浓缩技术以及不同技术的组合逐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1.新型浓盐水浓缩技术除了已有商品化高盐水浓缩处理技术外,高效碟管式反渗透DTRO膜技术等一些新的技术也正处于研究阶段,有望成为新型的浓缩处理方向。
众所周知,反渗透膜技术是一种常用的脱盐技术。
目前,适用于工业规模的反渗透膜,主要包括乙酸纤维素和聚酰胺膜,其盐截留率94%~97%。
废水通过物化、生物等方法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碟管式反渗透DTRO技术是一种高新反渗透技术,最早始于德国,相对于卷式反渗透其耐高压、抗污染特点更加明显,即使在高浊度、高SDI值、高盐分、高COD的情况下,也能经济有效稳定运行,更加适应高盐废水的处理。
国内主要应用于垃圾渗滤液与海水淡化、苦咸水淡化工程。
DTRO虽然水处理效果卓越,但因DTRO膜组件主要依赖进口,成本相对较高,山东烟台金正环保选用美国陶氏原材,采用德国一流加工设备实现了DTRO膜制造,明显降低该技术运营成本,使该技术得以在国内广泛推广。
DTRO盐截留率为98%~99.8%。
2.电渗析法浓缩技术电渗析法浓缩技术(ED)的核心为离子交换膜,其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对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具有选择透过性,即阴膜仅允许阴离子透过,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透过。
通过阴阳离子膜交替排布形成浓、淡室,从而实现物料的浓缩与脱盐。
电渗析技术起步较早,初期主要应用于海水淡化、苦咸水淡化及工艺物料脱盐。
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开始电渗析技术的研究,并先后成功完成系列离子交换膜、隔板、电极的研制工作,在20世纪80年代初建成200m3/d电渗析海水淡化装置。
高盐废水处理方法及案例

高盐废水是指含盐量超过总含盐量1%的含盐废水,包括高盐生活废水和高盐工业废水,其主要来源于直接利用海水的工业生产、生活污水和食品加工厂、制药厂、化工厂等,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势必会对水体生物、生活饮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产生很大危害。
为了使高盐废水达标排放,目前常用MVR 蒸发或三效蒸发器达到目的,具体表现为:含盐废水进入蒸发装置,经过蒸发冷凝的浓缩结晶过程,分离为淡化水和浓缩晶浆废液,无机盐和部分有机物可结晶分离出来作为固废处理,淡化水可返回生产系统替代软化水加以利用。
但实际应用中由于高盐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高,经常出现蒸发器堵塞、蒸盐效率低、蒸盐颜色深等问题,给企业的稳定运行造成困扰。
高盐废水吸附工艺,对蒸盐前的废水进行预处理,将废水中绝大部分的有机物吸附去除,提高后续蒸发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并降低蒸盐的色度,固盐由危废变为固废,减少企业生产的运行费用,给高盐废水治理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
将废水预先过滤去除其中的悬浮和颗粒物质,然后进入吸附塔吸附,吸附塔中填充的特种吸附材料能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吸附在材料表面,使出水COD 明显减低。
吸附饱和后,再利用特定的脱附剂对吸附材料进行脱附处理,使吸附材料得以再生,如此不断循环进行。
吸附法的优点1.深度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降低吸附出水的COD 及色度,可保证出水蒸盐为白色,提高后续蒸发系统的稳定性; 吸附塔过滤器 高盐废水 后续蒸发氧化后返回生化系统 脱附液2.采用特种改性的吸附材料,吸附容量大,设备投资少,运行费用低;3.工艺流程简单,可实现全程自动化操作,操作维护方便。
4.可实现多层布置,占地面积小,安装周期短。
案例介绍本新建高盐废水吸附处理设施,总设计废水处理规模为100m3/d,废水为厂内混合高盐废水,废水颜色深,蒸发为棕色,固废处理费用高。
海普对该废水进行了定制化的工艺设计,废水设计指标如下表。
表1 废水设计参数表指标水量(m3/d)颜色(mg/L)吸附进水100 棕红色吸附出水~100 淡黄色出水蒸盐白色图2 原水(左)、出水(右)外观图图3 出水蒸盐图吸附工艺能深度吸附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减少出水的色度,提高后续蒸盐系统的稳定性和蒸盐的品质,降低企业的生产运行费用,为客户现场稳定生产提供保障。
高盐废液深度脱盐工艺研究进展

高盐废液深度脱盐工艺研究进展油田特高含水开发和气田开发过程中,采出水富余与清水需求矛盾日益加剧。
在国家严峻的环保形势下,富余污水回注废弃地层已被禁止,污水外排标准也逐渐与油气田生产用清水水质要求趋于一致,污水零排放处理成为油气田富余污水处置的首选方向。
调研中石化油气田高盐废液,高盐废液分布广泛,尤其是气田废液TDS有的高达140000mg/L,因此针对于高盐废液深度脱盐处理技术亟需解决。
目前针对于高盐废液深度脱盐工艺常用的主要包括热法和膜法两种。
1、热法深度脱盐工艺(1)多效蒸发多效蒸发主要是通过串联蒸发器,引入蒸汽对废水进行加热。
通常是将加热蒸汽通入一效蒸发器,则溶液受热而沸腾,而产生的二次蒸汽其压力与温度较原加热蒸汽降低,但仍可继续利用,将其引入二效蒸发器,以此类推,使得蒸汽循环利用,多次重复利用了热能,显著地降低了热能耗用量,这样大大降低了成本,也增加了效率。
(2)多级闪蒸多级闪蒸,是一种常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
多级闪蒸装置是由多个闪蒸室组成的。
该装置利用了海水的蒸发进行脱盐,先将海水加热,再引入接近真空的闪蒸室,由于室内的气压远远低于热海水的饱和蒸汽压,压力低至连常温的水实际上也会沸腾,所以海水瞬间气化,随后将室内气化的蒸汽冷却,成为淡水并将其引出,而剩余的热海水再进入下一个闪蒸室,继续接受闪蒸,多次提取热海水中的淡水。
(3)机械蒸汽压缩蒸发机械蒸汽压缩蒸发(MVC)工艺在蒸发工艺中,不仅仅能耗最低而且具有去除有机物的功能。
该工艺的原理是依据物理学的原理,即物质的液体和气态两种相态在转化的过程中,在理想状态下,吸收和释放的热量相同。
MVC工艺主要是通过利用蒸发系统自身产生的二次蒸汽以及能量,将低品位的蒸汽经压缩机的机械做功提升为高品位的蒸汽热源。
目前,MVC工艺已成功运用在化工废水零排放以及高盐废水的浓缩中。
图1是一种常见的MVC工艺流程图。
相比于其他的含盐废水的脱盐工艺,MVC工艺相比较来说,工艺简单、预处理相对简单,另外在运行中废气排放量少、运行管理方便。
废水深度处理工艺

废水深度处理工艺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的发展,废水污染越来越成为危害环境的主要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使用废水深度处理工艺,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大量的废水,使其达到排放水平,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废水深度处理工艺。
废水深度处理工艺是一种综合的处理方法,其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和设备对废水进行处理,从而达到减少废水污染的目的。
废水深度处理工艺通常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和深度脱盐处理等步骤。
下面,我们将对这些步骤进行详细介绍:1. 预处理预处理是废水深度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将废水中大颗粒的杂质如泥沙等筛选出来,从而避免对后续的处理过程产生影响。
预处理可以采用筛网、网格、旋流器等设备进行,这些设备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染物,并减少废水中的固体物质。
2.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废水深度处理的核心步骤,其目的是利用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从而减少废水污染。
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固定化微生物法等。
这些方法都需要建立生物反应器,通过良好的氧化和还原环境,利用微生物活性将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毒无害物质。
3. 物理化学处理物理化学处理是废水深度处理的强化环节,其目的是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杂质。
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沉淀法、吸附法、氧化法、膜分离法等,这些方法可以通过与废水中的污染物之间的化学反应达到去除杂质的目的。
例如,采用氧化法时,废水中的污染物会被氧化成无毒无害物质或分解成易分解的物质,从而达到去除杂质的目的。
4. 深度脱盐处理深度脱盐处理是针对含盐水体的处理工艺,其目的是将废水中的盐分去除,达到脱盐效果。
深度脱盐处理方法包括电渗析、纳滤、反渗透等,这些方法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去除废水中的盐分,从而达到良好的脱盐效果。
废水深度处理工艺是一种效果良好的处理废水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污染物,而且对环境影响小,标准化高,安全可靠。
高盐废水处理方法

高盐废水处理方法高盐废水是指总含盐质量分数至少1%的废水.其主要来自化工厂及石油和天然气的采集加工等.这种废水含有多种物质(包括盐、油、有机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
含盐废水的产生途径广泛,水量也逐年增加。
去除含盐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至关重要。
高盐废水如何处理,首先我们对其不同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1、在盐度小于2g/L条件下,可能通过驯化处理含盐污水。
但是驯化盐度浓度必须逐渐提高,分阶段的将系统驯化到要求盐度水平。
突然高盐环境会造成驯化的失败和启动的延迟。
2、稀释进水盐度。
既然高盐成为微生物的抑制和毒害剂,那么将进水进行稀释,使盐度低于毒域值,生物处理就不会收到抑制。
这种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和管理;其缺点就是增加处理规模,增加基建投资,增加运行费用,浪费水资源。
3、在盐度大于2g/L时,蒸发浓缩除盐是最经济也是最有效的可行办法。
其它的方法如培养含盐菌等的方法都存在工业实践难以运行的问题。
高盐废水如何处理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需要对其处理的生物流程有一个详细的认识和理解:(1)调节池。
含盐废水调节池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废水盐浓度的变化,除生产波动周期、冲击因素外,应重点考虑水中盐浓度的变化和如何进行调整,如低含盐水量的减少或过高含盐来水的冲击。
(2)曝气池。
根据废水中含盐类型不同,曝气池选择也应有所不同。
生物处理含CaCL2较高的废水,应采用传统曝气方式。
钙离子能增加活性污泥的絮体强度,高CaCL2可使污泥中灰分达到40%~50%,污泥密度增加,曝气池中的污泥浓度可在5000mg/L以上。
因此,应采用提升力较大的传统曝气、深井曝气、流化床曝气等曝气方法。
曝气也应选用气泡较大、提升力较强的散流曝气器等曝气方式。
不可采用气泡较小的微孔曝气器和可变孔曝气器,防止曝气孔被无机盐堵塞,不利于曝气池的搅动。
在水量小于1000m3条件下也可以采用射流曝气,射流曝气氧的传递效率高,而且不易堵塞曝气设备。
曝气强度也应大于普通生物处理,在10m3/(m2?h)左右,或用中心管来增加提升和搅拌能力。
浓盐水深度处理及零排放方案

浓盐水深度处理技术方案目录1.简况——-——-———-————————-—————-—————---—-——-----—————————-—————----—32。
废水的基本情况-——-———————-——-—-————————-——————-———--—-———----—-——-33。
污水站氧化塘废水深度处理可行方案编制原则———-———-———-————-—34。
需要处理的水质水量————-—-——-——-——--—--—————————-——-—-———————-—-—-—35. 废水深度处理方案-——-—--—-————----————————————-————————————-——-————66.主要设备清单-—-—---——-————-——----—-————————-———————-——----—-————-407.投资概算—--—-—————-————-———-———-—--——---—-—————-———---—————-----—448.运行费用-—-—-—--—-——-—-—-—--————-—————--————————-———-————————————459。
废水深度处理系统水量平衡图——————---———-——---———-—-——-——--——-——-——4610.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图——---—--——-———--—-——-—-—-—-—-———-—————————-——-4711。
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平面布置图-——————-———-—————-——---———-——————---—-511。
简况污水站氧化塘废水深度处理是为了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方针及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为目的,实现废水综合整治并达标排放。
2. 废水的基本情况2.1现有用水系统的介绍(略)2.2 现有废水处理系统的介绍(略)2。
3 现有废水与排放要求的差距(略)2.4 现有废水系统处理后的废水特点(略)2.5 废水整治后的经济效益(略)3。
高浓度含盐废水处理

高浓度含盐废水处理处理高盐有机废水的工艺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一般都是以降低废水的COD和含盐量为目的。
一、物化法(1)焚烧法:对于热值较高的高盐废水,COD含量高,在800-1000℃的条件下充分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COD转化为气体和固体残渣,一般适用于COD 值大于100g/L的废水,且能耗较高。
(2)电解法:高盐废水具有较高的导电性,在电解过程中,有机物电解质溶液可以发生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质,经过沉淀或生成无害气体除去,降低COD。
该方法处理与有机物和无机盐的种类也有关,Cl-存在时可在阳极放电,生成ClO-降解COD。
但也有实验表明苯酚废水通过电解法处理只改变了COD的存在形式并没有减少TOC的存在总量。
(3)膜分离工艺:目前较成熟的常用膜分离工艺有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电渗析。
微滤和超滤所用膜的孔径较大,对于COD和悬浮物(SS)的截留作用较好,但不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盐分。
纳滤可以截留大部分二价离子。
反渗透(RO)能够截留一价离子,可以除去部分溶解性有机物,但在水处理应用上有一定的限制。
电渗析技术是比较有效和常用的脱盐技术。
根据不同的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膜分离工艺处理,但当有机物浓度高时,膜易被污染,且成本较高。
(4)蒸发结晶工艺:蒸发结晶工艺适用于COD值较低的工艺,其主要目的是使高盐废水固液分离。
目前常用的是多效蒸发工艺和机械压缩蒸发工艺,蒸发结晶工艺瓶颈在于能耗大,各企业含盐废水的水质差异较大,处理效果和费用不同,经济效益不好,也会带来二次污染,常被用于预处理阶段。
(5)吸附工艺:活性炭晶格结构独特,表面有很多含氧官能团,可吸附大量无机物和有机物在表面,同时一些有机物进入活性炭内部微孔形成螯合物,从而净化水质。
Fenton氧化工艺可产生强氧化自由基,自由基可使有机物裂解,从而提高生化活性或去除有机物。
在Fenton试剂体系中引入活性炭,可提高氧化基附近的有机物浓度,提高氧化效率。
(2023版)高含盐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新版)

所属行业: 水处理关键词:废水处理含盐废水工业废水石油化工、电力和煤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无机盐的废水。
这些废水含盐量高,属于高含盐废水 [1]。
此类废水如果直接排放将会破坏周边土壤、使水体含盐量升高,同时浪费矿物资源。
因此,研究如何有效处理该类高含盐废水非常重要。
处理高含盐废水的基本思路是以低投资及运行成本把盐和水分离,并分别进行回收利用。
虽然简单的蒸发过程能够实现,但能耗较大。
近年来一些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分离成本,使高含盐废水的回收利用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1 高含盐废水的浓缩处理技术1.1 热浓缩技术热浓缩是采用加热的方式进行浓缩,主要包括多级闪蒸(MSF)、多效蒸发(MED)和机械式蒸汽再压缩(MVR)技术等。
MSF 是最早应用的蒸馏技术,因其工艺成熟、运行可靠,在全世界的海水淡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存在热力学效率低、能耗高、设备结垢和腐蚀严重的缺点。
MED 是将几个蒸发器串联运行,使蒸汽热得到多次利用,从而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MED 较MSF 的热力学效率高,但占地面积大。
MED 的热力学效率与效数成正比,虽增加其效数可以提高系统的经济性,降低操作费用,但会增大投资成本。
MVR 技术利用压缩机将蒸发器中产生的二次蒸汽进行压缩,使其压力、温度、热焓值升高,然后再作为加热蒸汽使用,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的优势。
相对于 MED 而言,它可以将全部二次蒸汽压缩回用,减少了生蒸汽的用量,因此更加节能。
金桥益海(连云港)氯碱有限公司采用MVR 技术浓缩淡盐水,其热力学效率相当于多效蒸发的 20~30 效,极大地降低了淡盐水浓缩成本。
中盐金坛盐化有限公司引进机械再压缩制盐工艺,相对于多效真空蒸发制盐工艺,节约近25%以上的能耗[4]。
在国外, MVR 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和制药等行业。
国内, MVR 技术在制盐工业上已有应用的实例且节能效果显著,但在含盐废水处理方面,仍处于研究和试运行阶段,主要是由于高含盐废水成份较海水复杂,且物理化学性质与海水具有较大的差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盐废水深度处理
目前,水资源的短缺和水体污染已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解决水体污染问题非常迫切。
在一些干旱地区和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特别是水质性短缺问题尤为严重,为了缓解淡水资源日益紧缺的局面,一些沿海地区已经推行海水直接利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如在香港冲厕海水量已达413×105 m3·d-1,约为全港淡水总用量的17%,这些活动导致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盐。
另外,一些工业如杀虫剂、除草剂、有机过氧化物、制药和染料等化学品的制造业,淹制品、海产品加工厂等,其生产产生的废水中都含有大量的无机盐。
含盐废水的排放带来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特别是工业含盐废水,不仅受到本身高浓度盐的限制,还含有大量的有毒、难降解有机物。
这些废水都由于含盐量高不能用传统的生化法处理或处理后达不到排放标准,更是无法解决盐水回收的问题。
1 高盐废水产生途径
1.1海水代用排放的废水
所谓海水代用就是将海水不进行淡化处理而直接替代某些场合使用的淡水资源。
在工业上,海水可以广泛的用作锅炉冷却水,应用到热电、核电、石化、冶金、钢铁厂等行业上。
发达国家年海水冷却水用量已经超过了1000亿m3。
目前我国海水的年利用量为60多亿m3。
青岛电厂1936年就开始将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至今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
目前,青岛市电力、化工、纺织等行业的12家临海企业,年用海水8.37亿m3。
天津年利用海水达到18亿m3。
此外,秦皇岛热电厂、黄道热电厂和上海石化总厂等70多家临海火力发电、核电、化工、石化等企业均已不同的方式直接利用海水。
对于印染、建材、制碱、橡胶以及海产品加工等行业,海水还可以作为工业的生产用水。
城市生活用水。
在城市生活中,海水可以替代淡水作为冲厕水。
目前香港海水冲厕的普及率高达70%以上,未来计划普及率提高到100%,并因此成为世界上唯一以海水作为冲厕水的城市。
而在大连、天津、青岛、烟台等城市的个别单位,也有采用海水冲厕的实践,但规模较小。
1.2工业生产废水
一些行业,如印染、造纸、化工和农药等,在生产中产生高含盐量的有机废水。
1.3 其他高盐废水
船舶压舱水
废水最小化生产中产生的污水
大型船舰上产生的生活污水
2 无机盐对微生物的抑制原理
2.1 抑制原理
含盐废水主要毒物是无机毒物,即高浓度的无机盐。
有毒物质对废水生物处理的影响与毒物的类型和浓度有关,一般随着浓度升高可分为刺激作用、抑制作用和毒害作用三大类。
高浓度无机盐对废水生物处理的毒害作用主要是通过升高的环境渗透压而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和菌体内的酶,从而破坏微生物的生理活动。
①微生物在等渗透压下生长良好。
微生物在质量为5~8.5g/L的NaCI溶液中,红血球在质量为9g/L的NaCI 溶液中形态和大小不变,并生长良好;②在低渗透压(ρ(NaCI)=0.1g/L)下,溶液水分子大量渗入微生物体内,使微生物细胞发生膨胀,严重者破裂,导致微生物死亡;③在高渗透压(ρ(NaCI)=200g/L)下,微生物体内水分子大量渗到体外,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2.2 淡水微生物在不同盐度下的存活率
不同生活在淡水环境下或者淡水处理构筑物中的微生物接种到高盐环境下,仅有部分微生物存活。
这是盐度对微生物的一种选择。
将淡水微生物的存活率定义为100%,当盐度超过20g/L,其存活率低于40%。
因此,
当盐度超过20g/:L,一般认为用不同淡水微生物无法进行处理。
3 适盐微生物的分类与利用
耐盐微生物:能耐受一定浓度的盐溶液,但在无盐条件下生长最好,其生长也不需要大量无机盐。
嗜盐微生物:指在高盐条件下可以生长的细菌,其生长离不开高盐环境。
按照最佳生长盐度范围可以分为三类。
海洋菌:最佳生长盐度1~3%
中度嗜盐菌:最佳生长盐度3~15%
极度嗜盐菌:最佳生长盐度15~30%
此图为部分适盐微生物形态的电镜图
4 生物处理高盐污水遇到的问题
盐度适应差
传统活性污泥法驯化处理盐度低于2%含盐废水。
当盐度环境变为淡水环境时,污泥的适应性会很快消失。
盐度变化影响大
盐度在0.5~2%变化通常会对处理系统产生严重的干扰。
突然变化盐度比逐渐变化盐度对系统的干扰更大
从高盐变为无盐产生影响比低盐环境变为高盐环境产生的影响要大
降解速率缓慢
随着盐度的升高有机物降解速率下降,因此低F/M更适合含盐废水的处理。
图3.5为SBR法处理在各盐度下的处理效果。
污泥流失严重
盐度改变污泥中微生物的组成,改变了污泥的沉淀性和出水SS,污泥流失严重.
5 高盐污水生物处理工程对策
5.1 驯化淡水微生物
适应于生活在淡水生物处理设施中的微生物在进入一定浓度的含盐环境内,会通过自身的渗透压调节机制来平衡细胞内的渗透压或保护细胞内的原生质,这些调节机制包括聚集低分子量物质来形成新的胞外保护层,调节自身的代谢途径,改变基因组成等,因此,正常活性污泥可以在一定盐度范围内通过一定时间的驯化处理含盐废水。
虽然污泥通过驯化可以提高系统耐盐范围,提高系统的处理效率,但是,驯化污泥中的微生物对盐度的耐受范围有限,而且对环境的变化敏感。
当盐度环境变化时,微生物的适应性会立刻消失。
驯化只是微生物适应环境的暂时生理调整,不具有遗传特性。
这种适应性的敏感对污水处理工程的实施很不利。
研究认为,在盐度小于20g/L条件下,可以通过盐度驯化处理含盐污水。
但是驯化盐度浓度必须逐渐提高,分阶段的将系统驯化到要求盐度水平。
突然高盐环境会造成驯化的失败和启动的延迟。
5.2 稀释进水盐度
既然高盐成为微生物的抑制和毒害剂,那么将进水进行稀释,使盐度低于毒域值,生物处理就不会收到抑制。
这种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和管理;其缺点就是增加处理规模,增加基建投资,增加运行费用,浪费水资源。
5.3 利用适盐微生物
接种或者基因固定化适盐微生物处理高盐污水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
此种方法可以处理超过3%的高盐污水,这是不同驯化法无法实现的。
其筛选出的某些具有特定污染物去除的适盐菌可以具有高的专性降解能力,大大提高处理效果。
筛选接种物来源于海洋或者河口底泥、晒盐场底物和其他高盐环境下的活性物质。
筛选往往有一定的程序和基因化措施。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启动时间长,前期启动费用高。
但是对于高盐污水生物处理而言,是可行的方法。
5.4 添加拮抗剂
拮抗作用是指一种毒物的毒害作用因另一种物质的存在或者增加而降低的情况。
图中可以看出一种毒物的毒害作用随着另一种物质的低浓度增加而减少,并在最佳状态后,随拮抗剂浓度的进一步增加而反应速率下降。
目前研究,发现K会对Na产生拮抗作用,减少Na盐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
吸钾排钠作用
主要原理可能是Na+/K+反向转运功能。
细菌的生长虽然需要高钠的环境,细胞内的Na浓度并不高,如盐杆菌光介导的H+质子泵具有Na+/K+反向转运功能,即具有吸收和浓缩K+和向胞外排放Na+的能力. K+作为一种相容性溶质,可以调节渗透压达到细胞内外平衡,其浓度高达7mol/L,以维持内外同样的水活度.例如嗜盐厌氧菌、嗜盐硫还原菌及嗜盐古菌是采用细胞内积累高浓度K+来对抗胞外的高渗环境.例酵母中的Na+/K+反向载体可以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提高酵母的耐盐性.
5.5 选择合适处理工艺
不同的处理工艺影响微生物的耐盐范围。
以下为报道的几种生物处理方法中NaCl浓度的限制量
研究普遍认为生物膜法的耐盐能力大于悬浮活性污泥法。
另外, 加设厌养段可以大大提高后继好氧段的耐盐范围。
6 高盐污水生物处理的设计要求
6.1 增设盐度调节池
盐度变化对稳定的系统产生极大的影响,表现为处理效率的急剧下降和污泥的大量流失。
设计时应设立调节池保证盐度的相对稳定。
可以在调节池进出口设立电导监测装置,加强盐度的在线的控制于反馈,防止盐度冲击造成处理系统处理的失败。
6.2 减少污泥负荷
盐度降低生物降解的速率,因此设计负荷要相对减少。
很多研究已经证明,在高盐环境下污泥指数降低,因此,不必担心过低负荷造成的污泥膨胀。
6.3 增加污泥浓度
高盐处理污泥的蓄凝性差,污泥流失严重。
因此,在设计中应保证高的污泥浓度。
这也是提高处理效率的一种手段。
还可以在设计污泥浓缩池时,保证额外的污泥储量,当污泥流失时,迅速补给。
6.4 加大澄清池停留时间
高盐影响蓄凝性,因此加长的停留时间有力于污泥的沉降。
6.5 加大曝气量
微生物在高盐环境的适应表现为好氧呼吸速率加大,因此呼吸会造成额外的氧耗量。
提高水中溶解氧浓度利于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
提供其适应高盐环境的生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