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矿化度水反渗透处理后的浓盐水综合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反渗透后高盐废水浓缩技术简介

反渗透后高盐废水浓缩技术简介

反渗透后高盐废水浓缩技术简介脱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浓盐水,浓盐水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盐、重金属,也含有预处理、氯化、脱氯和脱盐等过程所用的少量化学品,如阻垢剂、酸和其他反应产物,浓盐水的处理已经是制约着各行业工业废水零排放的关键技术。

由于高盐浓水组成多样,来源各异,因此浓缩处理的难度较大。

目前,较为成熟的高盐水浓缩处理技术主要有超高压反渗透技术、蒸发浓缩技术、电渗析浓缩技术以及不同技术的组合逐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1.新型浓盐水浓缩技术除了已有商品化高盐水浓缩处理技术外,高效碟管式反渗透DTRO膜技术等一些新的技术也正处于研究阶段,有望成为新型的浓缩处理方向。

众所周知,反渗透膜技术是一种常用的脱盐技术。

目前,适用于工业规模的反渗透膜,主要包括乙酸纤维素和聚酰胺膜,其盐截留率94%~97%。

废水通过物化、生物等方法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碟管式反渗透DTRO技术是一种高新反渗透技术,最早始于德国,相对于卷式反渗透其耐高压、抗污染特点更加明显,即使在高浊度、高SDI值、高盐分、高COD的情况下,也能经济有效稳定运行,更加适应高盐废水的处理。

国内主要应用于垃圾渗滤液与海水淡化、苦咸水淡化工程。

DTRO虽然水处理效果卓越,但因DTRO膜组件主要依赖进口,成本相对较高,山东烟台金正环保选用美国陶氏原材,采用德国一流加工设备实现了DTRO膜制造,明显降低该技术运营成本,使该技术得以在国内广泛推广。

DTRO盐截留率为98%~99.8%。

2.电渗析法浓缩技术电渗析法浓缩技术(ED)的核心为离子交换膜,其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对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具有选择透过性,即阴膜仅允许阴离子透过,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透过。

通过阴阳离子膜交替排布形成浓、淡室,从而实现物料的浓缩与脱盐。

电渗析技术起步较早,初期主要应用于海水淡化、苦咸水淡化及工艺物料脱盐。

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开始电渗析技术的研究,并先后成功完成系列离子交换膜、隔板、电极的研制工作,在20世纪80年代初建成200m3/d电渗析海水淡化装置。

环保水处理类反渗透浓盐水处理分析

环保水处理类反渗透浓盐水处理分析

环保水处理类反渗透浓盐水处理分析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加、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已经成为全球最紧迫的问题之一。

传统的水资源开发模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各国都在大力推行水资源管理与节约利用的措施。

其中,环保水处理类反渗透浓盐水处理成为了目前国内外比较重要的水处理技术之一。

反渗透技术是一种利用半透膜对溶液进行分离的技术。

通过半透膜的特性,将溶液中的溶质逆向渗透,提高了纯水的质量,从而达到水的净化目的。

但是,反渗透技术对于浓盐水膜污染的问题一直是其应用过程中的难点,影响了反渗透技术的应用效果与应用范围。

浓盐水通常会引起膜污染,使得膜的通量降低、水质下降、水处理成本增加、膜被污染的几率增加以及保护膜的性能降低等问题,从而降低反渗透技术的处理效果。

因此,如何高效地处理浓盐水也成为了各水处理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近年来,国内外的学界和企业围绕此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和探索,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一方面,研究人员通过改良半透膜材料,以提高反渗透半透膜的阻污污染能力与抗污能力。

目前,商业化的反渗透技术膜主要有三种,即亲水性膜、疏水性膜和交替层膜。

亲水性膜可以吸附水中的矿物质、杂质和有机物而免受膜污染,同时,亲水性膜的表面结构也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可以减少生物污染的发生。

疏水性膜则通过表面处理,使得膜表面呈现出疏水性,避免有机物和其他杂质在膜表面堆积,从而减少膜的阻力,提高反渗透效率。

此外,近年来,研究人员还开发了一种交替层膜,该膜具有亲、疏、交替的结构,具有更好的膜阻力与抗污性能。

另一方面,针对浓盐水反渗透技术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浓盐废水进行处理成为了目前比较重要的解决办法之一。

传统的处理方法包括电泳、氧化、还原、还原酶反应等,但这些方法具有反应速度慢、能耗高等缺点。

近年来,一些新型的处理方法也被开发出来。

例如,利用剩余盐水中的氯化物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膜释放出电子,再利用这些电子进行水的氧化还原反应,使浓盐水中的盐分降低,达到废水的处理目的。

环保水处理类反渗透浓盐水处理分析

环保水处理类反渗透浓盐水处理分析

环保水处理类反渗透浓盐水处理分析
反渗透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的高效水处理技术。

反渗透技术通过使用半
透膜来分离水中的溶解物质,减少了水中的溶解离子和有机物的浓度。

这种技术可有效地
降低水的盐度和硬度,提高水的质量。

反渗透技术进一步细分为两类,即低压反渗透技术和高压反渗透技术。

在低压反渗透
过程中,水在半透膜上受到温和的压力,水向半透膜的另一侧流动,而盐和其他溶质则留
在半透膜的一侧。

高压反渗透过程是低压反渗透的升级版,其中水必须在高压下通过半透膜,这导致更多的盐和其他溶质被过滤出来。

反渗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方面,特别是在环保水处理领域。

在环保水处理方面,反渗透技术可以用于去除工业废水中的高浓度盐。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将工业废水转化为
可再利用的水资源,既能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又能有效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从而达到
环境保护的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反渗透技术在处理废水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浓盐水,这就需要对浓盐水
进行处理,以避免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最常用的浓盐水处理技术是蒸馏法,这种方法可
以将盐水中的盐分离出来,得到清洁的水资源。

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化学处理方法,例
如电化学沉积、离子交换和化学沉淀等。

传统上,浓盐水的处理是一项耗时、复杂且昂贵的过程。

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
和创新,现在可以使用一些新的、更高效的方法来处理浓盐水。

其中一种比较流行的方法
是采用自动化系统来监测和管理反渗透设备的性能。

这种方法减少了人力成本和错误,同
时还提高了处理效率和水质。

环保水处理类反渗透浓盐水处理分析

环保水处理类反渗透浓盐水处理分析

环保水处理类反渗透浓盐水处理分析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大量的废水和浓盐水不断地排放到环境中,严重污染了土壤和水源。

为了保护地球环境,人们迫切需要一种高效的环保水处理技术来处理浓盐水。

反渗透技术就是这样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水处理技术,它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盐分和其他污染物,净化水源,保护环境。

在反渗透浓盐水处理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浓盐水的特点。

浓盐水主要是指含有大量盐分的水,通常是海水或者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

这类水中的盐分较高,通常要高于淡水中的盐分浓度,因此处理起来更加复杂。

传统的处理方法往往效率低下,耗能大,造成二次污染,严重影响环境。

而反渗透技术的出现,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反渗透技术利用半透膜对水进行过滤,通过高压力将水中的盐分和其他杂质挤压出去,从而得到清澈透明的清水。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高效去除水中的盐分,还可以对微小的颗粒和有机物进行有效去除,净化水质。

反渗透技术不需要添加化学药剂,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是一种非常环保的水处理技术。

在实际的反渗透浓盐水处理工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是需要选择合适的反渗透设备。

根据实际的水质情况和处理规模,选择合适的反渗透设备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小型的反渗透设备适用于生活饮用水的处理,而大型的反渗透设备则适用于工业废水、海水淡化等大型处理工程。

选择合适的设备不仅可以提高处理效率,还可以降低运行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需要考虑的是反渗透膜的选择。

反渗透膜是反渗透技术中最核心的部分,直接影响到处理效果。

现在市面上有多种不同材质的反渗透膜可供选择,如聚醚砜膜、聚醚砜复合膜等。

不同材质的反渗透膜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反渗透设备的运行和维护也是影响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

反渗透设备的运行需要一定的压力和能源支持,因此需要合理安排设备的运行模式,选择合适的能源配置。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清洗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保持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处理效率。

如何处理反渗透高盐浓水

如何处理反渗透高盐浓水

如何处理反渗透高盐浓水反渗透(RO)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的技术,可以从含盐水中除去盐和其他污染物。

高盐浓水是指含盐量较高的水,通常需要特殊的处理方法才能降低盐浓度。

在处理高盐浓水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和步骤:1.了解水的盐含量和特性:在处理高盐浓水之前,首先需要了解水的盐含量和特性。

可以通过盐度计或将水样送往实验室进行化验来确定盐含量。

此外,还需要了解水中存在的其他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以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2.使用预处理方法:在进行反渗透处理之前,通常需要使用预处理方法来去除或减少水中的固体颗粒、悬浮物、沉淀物和生物物质等杂质。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混凝和消毒等。

3.选择适当的反渗透膜:反渗透过程是通过半透膜将水从含盐水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选择适当的反渗透膜是处理高盐浓水的关键。

根据水的盐含量和特性,可以选择不同的反渗透膜类型,如螺旋式膜、平板膜或空心纤维膜等。

4.设计合理的反渗透系统:根据处理要求和水的特性,设计合理的反渗透系统是确保高效处理高盐浓水的必要步骤。

反渗透系统通常包括进水泵、预处理设备、反渗透膜组件、压力管道、压力调节阀、控制系统和残留浓水处理装置等。

5.控制反渗透操作条件:在进行反渗透处理时,需要控制一些操作条件,如进水压力、反渗透膜元件的通量和截留率、水的流速和温度等。

这些条件的控制可以影响反渗透系统的处理效果和运行稳定性。

6.处理反渗透浓水:在进行反渗透处理之后,产生的反渗透浓水(含有高盐浓度和其他污染物)需要进一步处理。

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浓水处理,如再生使用、混合排放、盐分回收或固化处理等。

7.监测和维护:为了确保反渗透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需要定期监测和维护系统。

监测包括检测进水和出水的水质、反渗透膜元件的性能和压力等。

维护包括清洗反渗透膜、更换损坏的膜元件、调整操作条件和保养设备等。

总之,处理高盐浓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水的特性和质量要求,选择适当的方法和设备进行处理。

反渗透中水回用中高盐浓水处理工艺方法

反渗透中水回用中高盐浓水处理工艺方法

反渗透中水回用中高盐浓水处理工艺方法1. 背景介绍反渗透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水处理技术之一、经过反渗透膜处理后的水中大部分固体颗粒和溶解物质被过滤,产生的废水中残留大量的高盐浓水。

这些高含盐浓水一般都需要再次处理,才能充分利用资源,降低环境污染。

现在,中高盐浓水也能通过一些高效的处理方法再次利用,从而达到节能资源和削减污染的目的。

2. 中高盐浓水污染的问题中高盐浓水一般指的是反渗透膜生产中的浓水,含盐量在10000mg/L以上。

这类水资源不能直接回用,而需要再次处理才能达到农业浇灌、制作工业净水等目的。

假如这些水资源未得到再次利用,将会造成以下的后果:•挥霍水资源,造成更多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大量废水被排放到河流、湖泊等紧要水源地,造成水体污染;•高浓度盐分被排放到土地中,造成土地板结、盐渍化等严重问题。

3. 中高盐浓水处理工艺方法3.1 蒸发结晶法蒸发结晶法是目前反渗透系统中中高盐浓水集中处理的一种技术,利用其物理特性,将水蒸发而盐分浓缩至饱和,随后得到纯洁水和盐分。

这种技术可以分为多效蒸发和单效蒸发。

多效蒸发具有能耗低,效率高等特点,而单效蒸发则较为简单,操作便捷。

3.2 阳离子交换法阳离子交换法是通过离子交换材料吸附和分别水中阳离子盐类,达到削减盐分和降低EC值的目的。

这种技术属于离子交换技术范畴,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可以应用于中低盐度水体的处理。

3.3 反渗透联合电渗析法反渗透联合电渗析法是将反渗透技术和电渗析技术结合使用,兼具两种技术的优点,可以削减能量消耗、提高产水率和脱盐效率,且操作简便简单。

3.4 集成蒸发法集成蒸发法是一种同时利用多种方法对中高盐度水体进行处理的综合性技术。

通过预处理、电渗析、多级蒸发等工艺将废水流经各阶段系统,通过渐渐浓缩、提高蒸发效率等手段,最后得到纯洁水和可回收的固体盐分。

4. 实际应用案例在一项中高盐度水体饮用水处理工程中,接受了反渗透联合电渗析法。

如何处理反渗透高盐浓水

如何处理反渗透高盐浓水

如何处理反渗透高盐浓水作者:一气贯长空反渗透工艺废水处理过程中,大概大概会产生25%的浓水,也就是废水会被排放。

如果直接排放反渗透浓水会造成水资源浪费。

但是如何处理反渗透浓水,一直以来是个难题。

那么反渗透浓水如何处理呢?反渗透浓盐水处理这块是利用低温—蒸发-结晶的工艺,采用了海水淡化技术,利用蒸馏浓缩的工艺把高盐浓水进行多效蒸发,将回收蒸发的淡水作为补充水,蒸发结晶后的残留固体盐渣作为次生废物再次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反渗透高盐浓水的回收和零排放。

一、反渗透高盐浓水处理现况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反渗透高盐浓水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1.提高回收率;2.直接或间接排放3.通过各种处理之后进行综合利用;4.蒸发浓缩以及去除污染物,最终达到零排放的目的。

二、反渗透浓水处理技术工艺反渗透浓水处理量是非常大的,其特点是含盐量超高,在反渗透浓盐水零排放以及可回收资源利用的基础上,采用下面的工艺流程进行处理,最终达到零排放的目的。

1.蒸馏—结晶工艺过程蒸馏法处理反渗透高盐浓水一般多采用蒸馏一结晶工艺。

它是淡化脱盐方法,是依据从海水淡化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该技术是把反渗透含盐浓水加热之后,使之沸腾直至蒸发,再把水蒸汽冷凝成淡水、浓缩液进一步结晶制盐的过程。

该方法的技术依据主要有多效蒸发、蒸汽冷凝等技术。

2.膜蒸馏一结晶工艺过程采用膜蒸馏分离技术和蒸发结晶相结合组合。

比较其他的膜分离过程,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截留率高;2.能耗低:3.设备简单;4.能有效处理反渗透设备不能处理的高浓度高盐废水。

还具有节能环保的优势,膜蒸馏一结晶还是膜蒸馏和结晶两种分离技术的耦合。

首先膜蒸馏过程是去除溶液中的溶剂,将反渗透浓盐水浓缩至过饱和状态使其结晶,然后在结晶器中得到晶体,这个过程中溶剂蒸发和溶质结晶过程中分别在膜组件和结晶器中完成,此项技术可以利用低热值废热,节约能耗时低温的操作条件对膜和设备的机械性能要求较低,可减少总投资和维修保养成本。

环保水处理类反渗透浓盐水处理分析

环保水处理类反渗透浓盐水处理分析

环保水处理类反渗透浓盐水处理分析随着全球能源和水资源的日益紧缺,水资源的再利用和治理已经成为全球环保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反渗透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和海水淡化领域的水处理技术,其目的是通过对水进行迫使和分离,从而分离出水中的溶质和杂质,得到高纯度和高品质的水。

因此反渗透技术已经成为当今环保水处理中最为先进和有效的水处理方法之一。

反渗透技术的原理是通过高压力将水逼迫向一种半透膜或反渗透膜,水分子能够穿过半透膜或反渗透膜,而溶质分子和杂质分子则被截留在半透膜或反渗透膜上。

在大多数情况下,反渗透技术主要应用于处理类似海水和含盐水的高盐度水,因为这种水通常难以通过常规的处理方法净化。

然而,在反渗透处理过程中,随着水的逼迫和分离过程,难以传递和处理的浓盐水和残留物开始积聚在半透膜或反渗透膜上。

这种浓盐水和残留物的积聚会导致反渗透性能下降,同时还会因为残留物的交互作用而导致反渗透膜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因此,浓盐水处理是反渗透技术应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

在反渗透处理中,多种因素会导致浓盐水的积聚和沉积。

其中,反渗透膜和水质的性质是影响浓盐水积聚和沉积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反渗透膜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孔径大小和膜表面的化学成分等,对浓盐水的积聚和沉积都有很大的影响。

水质的性质也会在反渗透处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比如水中的溶质和杂质含量、水的PH值和温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反渗透性能和浓盐水处理效果。

针对浓盐水处理过程中的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已经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方法就是通过增加反渗透膜的通量来提高反渗透性能,尽可能减少反渗透膜上的浓盐水积聚和沉积。

此外,也可以通过调整反渗透膜材料和结构,选用更加适合的材料和结构来提高反渗透性能和稳定性。

总之,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反渗透技术在环保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因此浓盐水处理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将会成为反渗透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矿化度水反渗透处理后的浓盐水综合处理方法水的矿化度又叫做水的含盐量,是表示水中所含盐类的数量。

由于水中的各种盐类一般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所以水的矿化度也可以表示为水中各种阳离子的量和阴离子的量的和。

一般用M表示。

高矿化度矿井水一般是指含盐量大于1000mg/L的矿井水。

反渗透(RO)脱盐处理是借助压力((30 -70kg/cm范围)促使水分子透过半透膜,而溶质被截留下来,进行浓缩矿井水的方法。

将盐水和纯水用只有水分子可以通过的半透膜隔开,水分子就会透过半透膜进入盐水,盐水变稀且液而上升至某一定值,水柱的高度(决定于盐水的浓度)是由于盐水的渗透压所致,此现象为渗透。

如果我们向盐水的一侧施加大于渗透压的压力,则盐水中的水分子就会透过半透膜流向纯水的一侧,而溶质被截留在盐水的一侧,就形成了反渗透。

反渗透法对进水水质要求比电渗析法高,高矿化度矿井水进入反渗透之前,除了必要的预处理还应作软化处理,防止由于Ca+、Mg+形成反渗透膜化学性结垢,造成膜堵塞。

RO处理后的浓水中富集的主要污染物主要有45种。

其中对人类和环境危害重大的污染物有:a.内分泌干扰物,Nghiem等通过试验指出反渗透工艺产生的浓水和清洗水会浓缩大量的内分泌干扰物;b.药物,Radjenovic等发现饮水厂的纳滤和反渗透浓水中可检测到每升几百纳克的药物残留,而这些浓水被排入附近的一条河流;c.病原菌,Ivnitsky等指出微生物种群、胞外聚合物的形成和累积对降低膜的渗透性影响很大,而病原细菌生物膜的形成会影响浓水的安全排放,以及回用水的可持续利用。

RO处理后浓盐水的处理方法有:1.直接或间接排放1.1将浓水直接排入海洋将反渗透浓水直接排入海洋,高效、廉价,是最常用的方法。

但海洋对排放物的消纳能力并不是无限的,高浓度的浓盐水和淡化过程中引入的化学物质可能对排放口周围的海洋环境及生物造成伤害,或对水源产生污染。

此外,浓水可能快速沉入海底并危害敏感的深海环境,影响大小取决于排放地的水力及地理因素、海测学、波浪、水流、海水深度等[。

因此,将反渗透浓水排放口设在远离海岸的地方,会减小其对海岸及海洋的环境风险。

选择排放地,要充分考虑排放口周围海水的水力、环境、气候等特征,还可以采用一些特殊设计(如扩散器)来加快稀释、分散,避免浓盐水聚集或沉入海底若利用潮汐周期规律排放浓水,稀释扩散效果更好,但需要浓水储存池,只适用于小型海水淡化厂。

1. 2排入地表水或污水处理系统将反渗透系统浓水排入地表水体,首要关心的问题是浓水对地表水体水质的影响,排入地表水体的水质决定了是否要在排放前对浓水进行处理。

因此,该方式适用于浓水排放量不是很大的反渗透系统。

一种间接排入地表水体的方式是,将反渗透系统浓水与处理后的污水或雨水进行混合后排放。

只有在确保不会对地表水体产生不利影响的前提下,才可将浓水直接排入地表水体。

排放口的设置应科学合理,国外设置排放口的水域水深大多在10~30m。

应尽量选择在水深、流速快、交换能力强的水域排放,也可使用扩散器来加快稀释。

反渗透浓水也可排入市政污水体系,与城市污水混合后通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但此方式,仅适用于浓水排放量小的反渗透系统,因为大流量的浓水会影响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工艺的运行稳定,甚至超出现有污水体系的处理能力。

1. 3排入蒸发塘蒸发塘在气候炎热、蒸发量高、降水量少而且有足够廉价土地的地区是一种比较实用的处置方法。

在合适的气候条件下,可以有效利用充足的太阳能,将反渗透浓水储存在蒸发池中让其蒸发。

蒸发塘一般要经过防渗透衬里处理和放溢流处理,这样就不会进入地下水和地表水水体中。

蒸发残余固体要定期清理,送到垃圾填埋场处置。

中东地区一些国家,如阿曼、约旦和阿联酋的一些小型海水淡化厂采用蒸发塘来处理浓水。

1. 4深井注射深井注射是连续处置大量反渗透浓水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但实施深井注射的过程非常复杂,且成本较高。

深度通常为1300 ~2000m,这一方法已经实践多年,例如在美国有超过800个深井用于注射处理各种有毒有害废水,包括海水淡化反渗透浓水。

深井注射对地理条件的要求相当特殊,设计和施工方面的要求也很高。

例如,选择注射井的地点必须地震学上稳定、有高度渗透的、面积广泛的注射区、不危及矿物资源等;必须与适于饮用的地下含水层相隔离,所以注射位置要低于所有邻近的含水层,岩土的透射性要相对较高以便于注射;在建造注射深井时的实验工作量较大,需要探明选址地含水层的深度,分析岩土结构并进行打压试验等等大量的试验、探查和模拟工作。

因此,深井注射的处理方式应慎重选择。

2综合利用2. 1余压回收利用浓水通常具有较高的压力,尤其是如海水淡化和苦咸水淡化,操作压力高,回收率低,大部分能量因浓水放空而没有利用,从节能和经济性角度考虑,这部分能量回收十分重要。

2. 2作为太阳池的储热介质大型反渗透海水淡化厂,浓水排放量大,可考虑利用盐湖太阳池效应,将浓水作为太阳池下对流层的储热介质,建造人工太阳池,使底层水温达到70~100℃,以色列、美国、日本等国应用这项技术,用来发电、供暖及盐田化工生产,己达到工业化实用阶段。

以色列和阿拉伯海湾地区己广泛将大规模海水淡化厂和太阳池合建,经济效益明显。

2. 3回用作生产用水反渗透浓水可结合生产工艺综合利用。

国内大多经浓水用作过滤器反冲洗水、循环冷却水、厂区除尘、除渣水等,或经简单处理后混入原水回收,浓水回流可提高回收率。

2. 4资源化利用海水淡化浓盐水其温度和盐度都较高,可采用太阳池、电渗析或自然蒸发等方法制盐和提取化工原料,有效利用资源,还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反渗透海水淡化后的浓水,进行预处理后,再进行适当的勾兑,可用于珍贵海产品的人工养殖。

反渗透浓水还可用于灌溉,但是一般受浓水水质的限制,以及植物的耐受程度,有些盐土植物可承受高于35000mg/L的盐度,此外,还要考虑浓水对土壤、周围地表水及地下水系统的影响。

3其他处理方法芬顿法。

反渗透浓水含盐量高,导电性能好,用芬顿法处理时可降低能耗。

芬顿法主要用于去除浓水中的有机物,电解完成后加入混凝剂,处理后的浓水可作为反渗透系统的进水重新利用。

膜蒸馏。

膜蒸馏技术是在常压下利用温差将浓水尽可能的回收甚至结晶化。

王军等的研究表明,采用膜蒸馏技术回用反渗透浓水在技术上是可行的,通过构建反渗透一膜蒸馏集成系统,可使总产水率达95%以上。

国内RO浓盐水处理方法:1.回流法。

RO浓水回流可提高回收率,增大膜表面冲洗流速,减少污堵;但回流率过高,又会使进水盐度升高,增加膜的负担,影响膜寿命。

2.回用作生产用水。

由于RO浓水中无悬浮物,含阻垢剂且有压力,可用作过滤装置的反冲洗水、除尘水、冲灰冲渣水、冷却水;或经过简单处理后混入原水回收。

如果浓水中含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则需慎重使用。

3.资源化利用。

可采用水力涡轮增压器、功交换器和压力交换器等利用余压产能;海水淡化厂的RO浓水用于制盐,可节约盐田,缩短晒盐周期;预处理后适当勾兑,可用于海产品养殖。

4.蒸馏浓缩。

膜蒸馏技术是一项新技术,在常压下利用温差可将浓水尽可能地回收(回收率>95%)堪至结晶化,但目前经济、高质量的疏水微孔膜尚未研发成熟。

国外RO浓盐水处理方法:1回流法Lew等的浓水回流试验表明,当回流率为80%时,膜装置运行正常。

Ning R Y等指出反渗透的回流率最高可达90%,但易导致结垢现象。

Figueruelo等的试验表明当体积浓缩因子为2. 5(浓水回流比为60%)时,能维持稳定的出水量。

Singh指出苦咸水淡化厂通过增设浓水回收膜系统,可使淡水总回收率从75%上升至87%一90%。

2直接或间接排放(1)排入地表水或海水。

该法是处理浓水最常用的方法,高效价廉,但RO浓水中的有害物质及离子会影响到受纳水体的水生环境或对水源产生污染。

将RO浓水排放口设在远离海岸的地方,会减小其对海岸及海洋环境的影响。

若利用潮汐周期规律排放浓水,稀释扩散效果更好,但需要浓水储存池,只适于小型海水淡化厂。

(2)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远离含盐水体的淡化厂可将浓水排入污水处理系统,但浓水的流量不宜过大,否则会影响污水厂生物处理工艺的稳定运行。

(3)深井注入地下。

将浓水注入土地的场所要慎重选择,注入管应做防腐处理,还需在线监测周围的土壤。

Ning等将RO浓水混凝、沉淀、过滤处理后一部分排入沙漠深井,另一部分回流,继续处理。

(4)排入垃圾填埋场。

浓水可作为液体废物处理,也可加入凝固剂后作为固体废物处理,减少渗滤液的渗透和泄漏,从而减轻环境危害。

3综合利用(1)资源回收。

浓水有时比渗透液更有价值,尤其是食品行业,在化学和制药工业也常用压力驱动膜来浓缩有机溶剂。

Allegre等用过滤/中和/纳滤/反渗透工艺处理染料废水,纳滤排出的浓缩染料、反渗透排出的浓缩盐水可多次回用,既减少了原料投入,又减少了废水排放量。

(2)灌溉用水。

浓水可灌溉耐盐度高的植物、产籽类作物,还可作为生态景区的补充水,但当地的地质也必须适合浓水灌溉,需要密切监测地下水或受纳水体的污染情况。

Fiona等用海水灌溉油籽类盐土植物,生长季过后植物生长良好。

4蒸发浓缩浓水的蒸发塘法适用于气候炎热、蒸发率高、年降雨量低、土地广裹、地价低廉的地区,且要做好防渗工作,保护地下含水层。

5污染物的去除(1)吸附。

颗粒活性炭预处理主要去除疏水性和可生物降解性的DOM(碱少80%~ 90%的DOM)使膜渗透稳定、渗透液质量提高。

(2)生物法。

厌氧生物系统可以降解多种染料,在纺织废水和浓水处理方面也是可行的。

然而,厌氧法处理RO浓水的研究尚处于开始阶段,需解决高盐度和有机组分抑制或毒害微生物等问题。

(3)焚烧。

含高浓度有机物的垃圾渗滤液可焚烧处理,且这种方法能从废水中获取能源,但危险废物焚烧必须在回转窑焚烧炉中进行。

(4)高级氧化。

臭氧和过氧化氢氧化高效但昂贵;Fenton试剂法对一些有机物有效,但氧化程度较低;TQ2光催化氧化法高效且经济,但催化剂回收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