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风格是怎样的
艺术史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绘画艺术的风格演变与艺术家作品分析

艺术史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绘画艺术的风格演变与艺术家作品分析艺术史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经历了艺术风格的演变和创新,对后世的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绘画艺术的风格演变和一些重要艺术家及其作品进行分析。
一、风格演变1. 前期文艺复兴风格文艺复兴时期的最初阶段,艺术家们受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的启发。
他们追求自然主义和人体比例的准确性,注重构图和透视,追求油画的逼真效果。
而在绘画题材上多以宗教为主题,描绘了许多宗教场景和圣徒肖像等。
2. 高文艺复兴风格在高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继续追求古典艺术的完美,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大胆的尝试。
他们将更多的个人感情融入到作品中,使作品更加富有表现力。
此时期的代表艺术家达·芬奇,他以其完美的构图和透视技巧为世人所称道。
3. 曼尼尔斯蒂洛风格曼尼尔斯蒂洛风格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独特风格,强调奢华和装饰性,注重通过细节的繁复和丰富来表现艺术家的技艺。
在这一时期,艺术家们将人物形象塑造成理想化的形象,强调优雅和高贵。
4. 后期文艺复兴风格文艺复兴时期的最后阶段,艺术家们开始追求新的表现形式,注重对光线、色彩和阴影的运用。
他们对人物形象进行了更加写实的刻画,同时也更加重视自然界的描绘,对风景和静物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二、艺术家作品分析1.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展示了高度的技术和艺术天赋。
他的代表作《蒙娜丽莎》以其神秘的微笑和精湛的光影技巧而闻名于世。
2.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雕塑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画家。
他的代表作《创造亚当》和《最后的审判》展现了他对人体结构和肌肉表现的精湛掌握。
3. 拉斐尔(Raphael)拉斐尔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他以细腻的线条和柔和的色彩而闻名。
威尼斯画派的发展特点

威尼斯画派的发展特点
威尼斯画派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地区的一支画派,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手法而著名。
以下是威尼斯画派的一些发展特点:
1. 色彩的饱和和光影的运用:威尼斯画派的画家注重色彩的丰富和光影的表现,通过对色彩的饱满运用和光影的精细处理,创造出明亮、生动、富有艳丽感的画面。
2. 描绘光的效果:威尼斯画派的画家擅长捕捉光的效果,通过对光线的巧妙运用,营造出明暗交错的效果,使画面更加立体和具有光感。
3. 对细节的精细描绘:威尼斯画派的画家注重对细节的准确描绘,他们善于表现人物服饰、建筑物细节等,使画面更加真实而富有质感。
4. 善于表现气氛和情感:威尼斯画派的画家注重表现画面的气氛和情感,通过色彩、光影和人物的表情动作等手法,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5. 画面的丰富和繁杂:威尼斯画派的作品往往画面繁杂,充满细节,表现了丰富的视觉和情感内容,反映了威尼斯繁华的城市生活和多元文化的特点。
6. 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威尼斯画派的画家注重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他们善于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和情感表达,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和具有个性魅力。
总体而言,威尼斯画派注重色彩、光影和情感的表达,追求画面的美感和艺术感染力。
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来的欧洲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威尼斯成为艺术中心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艺术的风格和特点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艺术的风格和特点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和文化被重新繁荣起来,成为了整个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欧洲的艺术家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探索了人类的本质和世界的本质,并为未来几个世纪的艺术界开辟了新的方向。
本文将讨论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艺术的风格和特点。
一、形式方面的特点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艺术的形式经历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首先,画作的透视呈线性和遵循科学原则,这是画家用透视来表现深度的经典方式。
这种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描绘建筑物的立面、描绘城市街景以及描绘景物的远景。
其次,欧洲艺术家们更多地关注了人体的比例和解剖学方面的表现,体现在画作中的人物形象更为真实、生动,人物的肌肉和筋骨形态更明显。
此外,画作的颜色使用更充分,混合也更熟练。
在从暗到明、从浅到深的变化中,红、蓝、黄三色具有主导地位。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艺术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追求真实的表现。
艺术家们尝试通过物理学和解剖学的知识,绘制出更真实、更生动的画作。
他们在这方面的成就为后世艺术界提供了可供学习的范例,并在整个艺术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二、主题方面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艺术的主题广泛且多样。
在这个时期,欧洲艺术家们探讨了许多不同的主题和话题,从宗教到贵族阶级的肖像,从风景到战争,以及从私人领域到公共领域的许多主题。
艺术家们向着自然主义和真实主义的方向探索,为现代素材主义艺术打下了基础。
一个特别重要的主题是著名的“圣经主题”,这是指文艺复兴时期壁画和油画中描绘圣经故事的一类主题。
这些画作一些反映出欧洲艺术家们对圣经故事的深入理解,同时还把这些故事与欧洲现实生活中的事件联系起来。
比如,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是一幅献给玛丽亚众人的圣像,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杰作之一。
三、文化和社会方面的特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人文主义的黄金时代。
人文主义特点体现在对人的尊重、个人能力的强调和知识的追求。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艺术家们表现出对人文主义哲学的极大兴趣,他们对人类的本质和世界的本质的探索,代表了文化和社会的变革。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风格是怎样的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风格是怎样的文艺复兴四大经典绘画风格与技法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风格:Cangiante 换色法米开朗基罗《先知丹尼尔》(Prophet Daniel),注意先知袍子在膝盖上的黄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绘画家波提切利(1445—1510)波提切利的蛋彩画《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前期重要的代表作。
它通过罗马神话故事中的人物表现了春天的美和典雅。
被描绘成鼓着腮帮子的代表春风的西风神从画面右端飘然而入,他的双手触及了大地的仙女,仙女的口中溢出了鲜艳的花朵,这些花朵纷飞飘洒,不知不觉地沾在了前面花神的身上,形成了一件美丽的花衣,它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因此引来了画面中央的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
在她的头顶有飞翔的小爱神,前方有正在对舞的三美神和众神的传信使者墨丘里。
所有这些人物从右至左呈横列地排列着,他们所在的带金色的小树林里一派盎然的春意。
显然,诸神们是为春天的到来而欢歌。
美的追求和爱的觉醒是这一作品的主题。
它是一首讴歌维纳斯爱的胜利的赞歌,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肯定和赞美。
平面的装饰性的构图和生动细腻的人物描写,体现了波提切利独特的艺术风格。
达·芬奇达芬奇的壁画《最后的晚餐》是举世闻名的不朽之作。
它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耶稣被他的十二门徒之一犹大出卖而牺牲的传说。
画家选择了耶稣告诉弟子有人出卖他的这一充满戏剧性的瞬间,着重刻画包括犹大在内的十二个门徒听到耶稣突然宣布这一惊人的消息而表现出的各自的内心世界,表达了画家对善与恶、美与丑、崇高与卑鄙的鲜明爱憎。
对人物的微妙而深刻的心理描写,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全画的构图也很完美。
门徒们三人一组,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画面空间与背景的处理上,透视法应用得非常熟练。
从而使它与达·芬奇的另一名作《蒙娜丽莎》成为举世闻名的不朽之作。
米开朗琪罗米开朗琪罗为罗马西斯廷教堂创作的巨幅天顶画《创世纪》,人物多达300多人,分成中央和左右两侧三个部分。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风格与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风格与影响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不仅在文化、艺术和科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绘画艺术带来了独特的风格与表现方式。
本文将从绘画风格的特点、艺术家的创作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三个方面来探讨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风格与影响。
首先,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风格以追求真实和自然为主要特点。
在此之前,中世纪的绘画作品通常是以宗教题材为主,形象僵硬、色彩单调。
而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们开始注重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追求逼真的细节描绘。
他们通过研究人体解剖学和透视原理,使画作更加生动和立体。
例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展现了逼真的面部表情和细腻的肌肉纹理,成为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其次,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多样化且注重个性表达。
在这个时期,艺术家们开始将自己的个性和情感融入到作品中,追求独特的创作风格。
例如,拉斐尔的作品充满了温柔和优雅的气质,而提香则注重表现人物的力量和动感。
这些不同的风格使得绘画作品更加多样化,反映了艺术家个人的审美追求和创作理念。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家们也积极探索新的绘画技法和材料。
例如,达·芬奇在绘画中运用了素描和明暗对比的技巧,使得画面更加立体和有层次感。
同时,他还尝试了油画技法,使得颜色更加鲜艳且持久。
这些新的技法和材料的运用,为绘画艺术带来了更多的表现手法和创作可能性。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为后世的绘画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对人体解剖学和透视原理的研究,为后来的艺术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他们的创作方法和技巧成为了后世绘画艺术的重要基础。
其次,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审美体验,也推动了艺术市场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绘画作品开始成为贵族和富商们炫耀身份和地位的重要象征,艺术家们也因此得到了更多的赞赏和支持。
这种对艺术的重视和支持,为后来的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创作空间。
文艺复兴时期画派特点

意大利文艺复兴:佛罗伦萨画派自14世纪以来,在乔托、马萨乔等人影响下发展的以写实为导向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流派。
主要特点包括:1、自然主义的写实风格2、运用透视法则强调空间效果3、追求圆雕效果的形体刻画意大利文艺复兴:威尼斯画派15及16世纪以威尼斯为中心的文艺复兴艺术流派,由贾科莫·贝利尼开创。
主要特点包括:1、追求感性表达2、强调华丽的色彩与光影效果晚期文艺复兴:手法主义(矫饰主义、风格主义)时间介于盛期文艺复兴与巴洛克之间的一种美术风格。
存在于1520-1600年。
特点:1、强调通过视觉与光感表现运动,以突出时间的流逝;2、强调对精神性的刻画。
摆脱自然主义写实限制,追求超越性的内涵;3、力求表现空间的无限深远。
4、夸张的尺度与比例巴洛克产生于17世纪的罗马,以天主教教会为主要赞助者,追求辉煌、壮丽、激情及戏剧化效果。
、政治背景:1、天主教会反对宗教改革的势力;2、欧洲新兴的中央集权君主制王权。
特点:1、表现形体、体积与纵深感2、突出宏大场面和华美色彩3、追求动态、张力与起伏洛可可8世纪早、中带有装饰性风格的艺术,曾受到中国“东方风格”影响。
特点:1、表现纤巧、柔美2、展现上流社会浮华生活3、追求梦幻效果新古典主义背景:1、考古发现、历史主义的兴起2、对绘画宣教作用的需求特点:1、以“古典”原则为典范:古代希腊罗马美术及拉斐尔的盛期文艺复兴美术;2、题材多选取古代历史与象征性事件,强调画面的叙事性;3、构图严谨、色彩沉稳、突出人物的静态姿势浪漫主义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早期的欧洲主导流派。
特点:1、主张个性、强调个人情感;2、题材多选取东方情调,突出异域特色;3、突出动态、笔触、肌理现实主义9世纪中晚期的欧洲流派,力图通过对外部世界的客观观察与再现来表现真实的景象。
特点:1、以日常生活为题材;2、强调临场感、追求真实的再现;3、以画面真实来映照对“整个世界”的真实表达。
了解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文艺复兴与现代艺术的比较

了解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文艺复兴与现代艺术的比较文艺复兴与现代艺术是两个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它们在艺术表现形式、主题内容以及艺术观念上存在着许多差异。
本文将就这些方面展开比较,以便更好地了解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
一、艺术表现形式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注重绘画的逼真效果,追求形象的真实与精确。
画作中的人物形象和构图大多是对现实的临摹和描绘,注重细节的表现和光影的运用。
同时,在雕塑领域,文艺复兴艺术家强调人体比例的恢弘和对细节的刻画。
而现代艺术则更加注重表现艺术家的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倡导一种更自由、更抽象的创作方式。
绘画作品中常常出现夸张的形象、非常规的构图和大胆的色彩运用,以表达艺术家对于现实世界的独立见解。
二、主题内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以宗教和神话题材为主,它们使人们回忆起古典时代的文化遗产和艺术传统。
绘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多与宗教主题相关,展现着虔诚和宗教信仰,强调信仰对灵魂的拯救。
相比之下,现代艺术中的主题十分广泛,艺术家们开始关注社会问题、人性、思想和情感等更现实的议题。
现代艺术作品往往引发观众的思辨和思考,以及对社会现象和艺术形式的质疑。
三、艺术观念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被视为一种手工艺术,艺术家通常是在某一领域内成为专家。
他们将自己看作是一种手艺人,追求技巧的完美和传统的继承。
艺术创作被视为一种高贵的职业,并受到统治阶级的庇护和赏识。
而现代艺术则更加注重艺术家的个人创造力和独特性。
艺术家不再受制于传统和规范,他们追求自由和创新,不断挑战传统观念和艺术边界。
现代艺术强调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将艺术视为一种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的手段。
总结而言,文艺复兴与现代艺术在艺术表现形式、主题内容和艺术观念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文艺复兴追求形象的逼真与精确,主题多以宗教与神话为主,注重传统与技巧的继承;而现代艺术更加抽象和自由,作品中的形象和构图更加夸张和非常规,主题内容更加广泛,艺术家更注重个人的创造力和观念的表达。
艺术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艺术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时期,也是艺术史上一个独特的时期。
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通过对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的研究,以及对人体解剖学和透视法的探索,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本文将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及其特点。
1. 几何规则的透视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开始运用几何规则来创造逼真的透视效果。
通过研究和应用透视法,他们能够准确地呈现出远近景深和物体的比例关系。
这种透视法使得画面更具立体感,观者可以感受到真实的空间深度。
这种透视法的应用不仅在绘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影响了建筑和雕塑的创作,使得这些艺术形式也具备了几何规则的透视效果。
2. 自然主义的肖像画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对人体解剖学的研究使得他们能够更加准确地描绘人体的各个部位。
艺术家们开始创作自然主义的肖像画,通过细腻的皮肤质感和真实的表情来展现人物的个性和内心世界。
肖像画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展现自己技巧的一种方式。
同时,文艺复兴时期的肖像画也成为了贵族和富商们展示自己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3. 宏大叙事的历史画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对历史的热爱使他们开始创作宏大叙事的历史画。
这些历史画通过生动的场景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讲述着古代历史中的英雄事迹和重大事件。
艺术家们通过绘画的方式向观者们传递对历史的敬仰和对英雄的赞美。
历史画也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题材之一,它们不仅使人们对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让人们对历史中的英雄事迹充满敬畏之情。
4. 精细而华丽的细节描绘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注重细节的描绘。
无论是肖像画还是历史画,艺术家们都力求尽可能地还原事物的真实细节,以达到更加逼真的效果。
他们通过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绘制人物、服饰、建筑等细节,使得作品显得格外精致华丽。
这种注重细节的描绘也成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风格的一大特点,它使作品更富质感,更具观赏性。
总结: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由几何规则的透视、自然主义的肖像画、宏大叙事的历史画以及精细华丽的细节描绘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风格是怎样的文艺复兴四大经典画法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在西方文化里耳熟能详。
你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风格怎样的吗?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风格,希望对你有用!文艺复兴四大经典绘画风格与技法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风格:Cangiante 换色法米开朗基罗《先知丹尼尔》(Prophet Daniel),注意先知袍子在膝盖上的黄色和旁边的绿色。
文艺复兴前期意大利绘画虽然也有胶绘(Détrempe)、蜡彩(Encaustique)等诸多画种类别,但还是以湿壁画(Fresque)和坦培拉(Tempéra)为主。
当时受到技术及材料的时代局限,色料种类很少,艺术家们只能用很有限的少数几种颜色作画。
尤其是在湿壁画的绘制中,由于石灰上不能使用对碱性物质敏感以致产生不良化学反应的颜料,所能使用的颜色就更少。
因此当时的画家采取了相对简单的办法来表达色彩和明暗,比如简单地在物像固有色中调入黑色来表示暗部等方式,以用颜料画素描的办法来表达彩色的物件,而对色彩变化却无法深入表现。
这时Cangiante——换色法就应运而生了。
这种方法旨在使用近似的颜色代替简单加白的亮部或简单加黑的暗部,只要这两种颜色的明度和色相差异不太大就可以。
早在乔托(Giotto)的作品中,就能看到他偶尔用到这种方式,而安吉利科(Fra Angelico)则开始较多地运用这种以近似色代替的办法了。
其实这种方法虽然被称为是一种技法,但还是源于色料种类不健全时代的权宜之计。
随着进入文艺复兴盛期时,颜料的种类也丰富了一些,然而这种传统却被承传了下来。
米开朗基罗就是将这种技法发扬光大的人。
米开朗基罗喜欢色彩本身对艺术家意境的表达,因此从艺术的角度他反对在色彩中简单地掺入黑色来画暗部,而喜欢用较纯的颜色。
例如他画的西斯汀天顶画,为了体现天堂的光辉和神的光明,他采用很纯很明亮的颜色换掉了许多原本应画得灰暗的色彩,通过改变色相的方法提升了色度,调亮了色调。
这就使得天顶画呈现出非常响亮、光芒四射的色彩效果。
由于米开朗基罗的名声和影响力巨大,也使得Cangiante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以致后期此技法一直被沿用下来,并形成了一种艺术风格,在色彩上给予一定程度的夸张表达。
其后的绘画,如风格主义(Maniérisme)和枫丹白露画派的作品中也时常看到这一技法留下的痕迹。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风格:Chiaroscuro 明暗对照法乔瓦尼·贝利尼《圣约伯教堂装饰屏》(Retable de san Giobbe)画家合理地以明暗组织画面,使用明暗对照法在二维的平面上,形成了三维景深的空间感和人物立体的美感。
Chiaroscuro从广义上讲,是指用明暗来表达形体和空间的起伏变化,这种技法早已被当今几乎所有的学院派所传授,而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画家就已经使用它了。
虽然后来巴罗克前期的卡拉瓦乔(Caravaggio)在暗背景下将强烈的光线布置于主要人物身上,通过加强了的对置明暗关系使画面达到戏剧性的舞台剧效果,因此常常被称为明暗对照法的代表人物。
但实际上在他之前许多画家就把这种技法掌握得炉火纯青了,比如乔瓦尼·贝利尼(Giovanni Bellini)的很多作品就已经体现出画家合理地运用明暗组织画面,从而在二维的平面上形成了三维景深的空间效果和人物立体的美感。
Chiaroscuro之所以被称为是一种技法,是因为它其实是一种与客观事实不一定相符的处理手法。
举例来说:比如画一个站在露天的人,通过实际观察我们会发现,自然的天光一般都是四面来光,不会像单一光源那样造成非常明显的明暗状态。
然而很多作品中的人物虽然身处大自然中,但为了便于艺术家塑造出立体感,总是像在单一光源之下,这与客观现实是完全不同的。
由于不同地区画家之间的来往,使各种技法在各国相互影响,逐渐让各类艺术风格走向成熟。
比如以凡·艾克(Van Eyck)等人为代表的早期弗拉芒(Primitifs flamands)绘画技法流传到意大利地区后,在威尼斯和佛罗伦斯等地就逐渐演变出了一些与其本土技法融合后稍有不同的变体技法。
当时的画家在完善明暗对照法的过程中,也逐步地发展出越来越丰富的绘画语言。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风格:Sfumato 晕涂法明暗对照法(Chiaroscuro)、晕涂法(Sfumato)和统合法(Unione)其实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都是在同一种研究背景下逐步演化而来的。
达芬奇闻名于世的晕涂法(Sfumato,直译为“烟雾法”)也同样是基于对光影的研究。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不断地思考、探究达芬奇那神秘的朦胧美感,到底是通过怎么样的技法做到的。
对于人所共知的Sfumato,大多数人的对其了解,也仅仅停留在它那“烟雾般”的名字上。
这套技法从2004年起经过6年时间被欧洲同步辐射设施组织(European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和卢浮宫的研究团队使用X射线萤光光谱测定法(Spectrométrie de fluorescence des rayons X)得以解密。
他们在2010年的总结报告中指出,达芬奇虽然在不同的作品中,运用了并不完全相同的画法及大量的色层,但每一个色层都画得相当薄。
从开始的薄底色、中间的塑造层,直到高层的数十层透明色罩染,每一层的厚度在色层干燥后都薄到只能用微米来计算,这就要求颜料的颗粒必须研磨得非常细腻。
众所周知,达芬奇本人同时还是科学家和发明家。
有研究指出,达芬奇的颜料是用自己发明的机器研磨出来的,所以比同时代画家用手工研磨出来的颜料要更加细腻。
达芬奇对于高品质绘画的追求使他作画时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小心仔细地反复刻画和渲染,这让他的很多作品完全看不见下笔的痕迹。
Sfumato的精妙之处,在于画家在画面有意处理得较浅的中间塑造层上,使用了非常细腻透明的色料和流平性好、易于薄涂的罩染媒介,一层一层极为谨慎地运用此前在弗拉芒地区高度发展的叠置罩染法(Superposition de glacis)。
每一层的颜色,都微妙轻薄到几乎看不出来,而每一层都必须耐心等待那一层油色干燥后,再以不同的透明色罩染下一层,并根据物件结构的不同和光影的长调渐变来调整罩染色层的分布区域。
就这样孜孜不倦地进行几十层罩染,非常缓慢地逐渐丰富色调,以花费数年时间的辛勤工作,换来了异常柔和的视觉美感。
由于层层透明色的处理方法,导致人们看到的颜色不是在调色板上调出的颜料本色,而是光线射进层层不同的透明色,在此光学作用下呈现出来的自然综合的整体色彩感受。
同时,这种由多层罩染技法处理过的某些轮廓的模糊状态,有效地克服了绘画中焦点透视法(Perspective conique)里单视点的弊端。
因为人有左右两只眼睛,所以在现实中人看到的东西不会完全和单镜头相机照出来的东西一致。
照片往往给人一种平面感,是因为传统相机无法类比具备天然视角差的双眼,把看到的物像通过视神经综合反映到大脑后所产生的图像和空间感。
所以对轮廓线某些部分的虚化,使画中人物切实地融入他们所在的空间,让画面更具有真实感——就像我们用两只眼睛看到的那样。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画家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处理微妙细腻的色彩关系和明暗过渡上,但却始终保持着古典美所宣导的提炼取舍的原则,画面上并没有面面俱到的繁琐细节。
这种大气而又精细的风格,也体现了画家的气度和对古典精神的把握。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风格:Unione 统合法拉斐尔《椅中圣母》(La Viergeà la chaise)。
(以上皆为网络图片) 没有像米开朗基罗那样在雕塑上的成就,也没有类似达芬奇涉足各类领域的好奇,拉斐尔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天赋统统放在了绘画上。
也正因为他在这一领域的专注与成就,后世的许多艺术大师都推崇拉斐尔为绘画史上的集大成者。
尽管在美术上有着非凡的天赋,拉斐尔一刻也没有放松过向前人和同时代的其他大师学习。
他的虚心好学和与人为善的性格,让他年轻时就与许多当时的艺术家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时常一起研究探讨绘画技法。
因此,拉斐尔很早就掌握了各大流派的技艺,在本已异乎寻常的天赋下,又经过不断地苦心钻研与反复实践,终能达到融汇贯通于一身。
在掌握了Chiaroscuro和Sfumato等技法后,拉斐尔发现这些技法虽然能带来真实的空间感与柔和的渐变,但技法本身基于对明暗塑造过多的依赖,导致画面的深色部分和中间灰调在逐级的过渡下拉长,让画面整体偏暗。
拉斐尔在他的艺术生涯中,主要绘制的都是表现神和圣徒的作品,而只有明亮的、散发光彩的绘画才更适合于表现神圣题材,这让他想到了类似米开朗基罗一样,用较亮的颜色换掉阴暗色彩的办法。
但拉斐尔所采用的,并非是早期的Cangiante那种简单置换而导致色彩支离破碎的方式,而是根据环境光和反光的色彩倾向,再按不同色相本身的明度差异,通过他精简后的晕涂法作出莹润的色彩过渡。
这样画出来的作品,既保证了色彩的明度又具备了造型上微妙的明暗过渡,光彩照人。
这种既避免了晕涂法色彩饱和度不足的问题,而又能将形与色有效统一到一起的办法,就是统合法(Unione)的由来。
拉斐尔的老师佩鲁吉诺(Pietro Perugino)是翁布利亚画派(École ombrienne)的代表画家,以能出色地运用透明罩染技法而闻名。
在老师的真传下,拉斐尔20岁以前就完全掌握了这门技法。
当他学会了达芬奇的Sfumato后,就把这两种技术综合了起来,在减少叠色罩染次数的同时,略微增加了每层透明色的厚度,这也是为了配合他那远厚于达芬奇的中间色层的厚度——为了体现神圣正义的力量,拉斐尔习惯于用较厚的中层色彩和肯定的笔触作画。
不同于印刷品的图片,从原作的侧面对着光看去时,透过起伏不平的深厚笔法,可以清晰地体会到画家作画时的力度与信心。
然而,从正面欣赏作品时,由于罩染层的光学作用,那些下层的笔痕又奇迹般地消失了,只有一个个生动的形象散发着高雅的古典气息。
人们总能看到拉斐尔画面上那些红黄蓝绿等纯而透明的色彩,却又被从浅色底层那里“来自内部的光”和谐地统一着。
人物的皮肤,即使是阴影部分也有足够的明度和微妙渐变的颜色,在古典静谧平衡的构图中尽显优美。
从拉斐尔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其他大师技法的影子,有些技法风格甚至都是相互对立的,然而集大成者的拉斐尔却能完美地把它们统一在同一幅画中,以散发光芒的色彩表现神圣,美妙柔和的过渡展现纯善,雄厚有力的笔触表达正义,协调统一的色调体现理性,这就是拉斐尔的Unione——统合法。
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绘画家波提切利(1445—1510)波提切利的蛋彩画《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前期重要的代表作。
它通过罗马神话故事中的人物表现了春天的美和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