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变质变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的主要问题:一、如何全面理解和把握对立统一规律?答:(一)对立统一规律概述对立统一规律又叫矛盾规律,它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它的基本内容是: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矛盾双方又同一又斗争促成对立面的转化,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既是客观的、普遍的,又各有其特殊性。
它揭示了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事物发展的实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深刻本质在于事物的矛盾性,强调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它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最根本的方法。
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它揭示一切事物内部对立面的又同一又斗争,是一切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因,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三)矛盾及其基本属性1、什么是矛盾?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就是既对立又统一。
它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的性质和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简而言之,矛盾就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1)矛盾的同一性—-又称统一性、一致性,都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之间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体现着对立面之间的互相吸引、互相转化的趋势.第一,矛盾着的对立双方互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彼此相消;矛盾的矛盾双方必须是共处于同一个统一体之中;第二,矛盾双方具有某种共同点。
矛盾双方之所以能够相互联结在一起构成一个同一体,就是因为矛盾双方具有某种共同点。
没有共同点就构不成矛盾,也就不可能相互依存。
马原基本原理——方法论意义

马原基本原理——方法论意义基本原理一、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1、原理归纳: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叫物质。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2、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二、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原理及方法论要求1、原理归纳: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但会受主客观方面因素的影响,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会不同。
主观方面的因素主要有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知识结构不同。
2、方法论要求:只要我们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不断充实我们的科学知识,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正确认识世界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三、意识反作用的原理及方法论要求1、原理归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反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既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又要反对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
四、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1、原理归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消极阻碍作用。
2、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基本原理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及方法论要求1、原理归纳: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量变与质变方法论

量变与质变方法论量变与质变是一种方法论,用来观察和解释事物发展的过程。
简而言之,量变是指事物变化的程度或数量上的变化,而质变则是指事物在质量性质或本质上发生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常见的两种变化方式,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都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量变是事物数量上的变化。
它涉及到数值的增加或减少,常常被用来描述事物的大小、数量或程度的增减。
量变是一种演变式的变化,是事物在数量层面上的延伸或收缩。
例如,如果某个公司的销售数量从1000件增加到2000件,这就是一种量变的变化。
量变通常是连续的、累积的,可以通过数值上的比较来进行观察和分析。
与之相对的是质变,质变是在事物的质量性质或本质上发生的变化。
质变不同于数量上的变化,它描述的是事物的内在属性、结构或状态的变化。
质变是一种飞跃式的变化,是事物在质量上的重大转变。
例如,如果某个公司由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转变为自动化生产方式,这就是一种质变的变化。
质变通常是间断的、非连续的,需要改变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结构。
量变和质变既有联系又有差异。
首先,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方式。
量变是事物沿着某一维度上的连续变化,而质变是事物在某个时间点上产生的突变。
量变和质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
数量上的变化常常为质变提供了条件,而质变经常是数量上变化的结果。
其次,量变和质变在不同的领域和层次有不同的应用。
在物理学中,量变通常是指物质量、体积、能量等方面的变化。
而质变则是指物质在结构、性能、状态等方面的变化。
在生物学中,量变可以用来描述物种数量、某个特征的频率等。
而质变则可以指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的新形态出现,或者是物种间的跳跃式变化。
在社会科学中,量变可以用来描述人口数量、经济增长率等指标的变化。
质变则可以指社会结构的转变或国家制度的变革。
最后,量变和质变的方法论对于解释事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量变可以通过可观测的指标来进行观察和比较,它可以提供关于事物变化的趋势、增长率等信息。
量变质变规律的方法论

量变质变规律的方法论
量变是指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可以通过相应的反应和物理属性调控变化发生。
对于量变变质,遵循着一定的变规律:
一、物质变化变质时,它的物理特性会有所变化,包括形状、体积大小、颜色等,也有可能发生化学特性变化;
二、物质变化变质时,所发生的物理变化也有可能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它们之间可能相互作用或相互影响;
三、在物质系统变化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物质的新形态,并且能在表面上感觉新的空间形状;
四、物质变化变质时,除了当前改变,也会影响到周边物质,也有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变化;
五、一些物质可能会在变化中被消耗,最后消失;
六、物质变化变质时,也有可能被新的物质取代,因此可以认为,物质的变化可能是在原物质的基础上产生新的物质。
总而言之,物质变化变质时,一定会遵从上述变规律。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变规律来更好地分析物质的变化。
知识点-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变成了椭圆;再变,过了一个关键点,椭圆就变成了抛物
线。截口的这种变化过程所包含的哲理是(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 )
②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③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量变和质变的方法论意义 【典型例题】
【解析】 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关系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 的分析理解能力。抓住题干中的“稍变一点,圆变成了椭 圆”“过了一个关键点,椭圆就变成了抛物线”,说明截口 的微小变化会带来截面的性质变化,故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 辩证关系原理,③④应选。①②不为材料所反映。 【答案】 D
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在量变已经达到一 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抓住 时机,促成质变的实现。
量变和质变的方法论意义 【知识解析】
3、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当我们需要保持 事物的性质不变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坚
持适度原则。
4、当我们要改变事物性质时,只有善于抓住机遇,才能赢
不出来。有科学家认为,智齿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最终消
失。这一现象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外部矛盾有时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量变和质变的方法论意义 【典型例题】
【解析】 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意在考查学
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智齿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最终消失”
则可能就会出现问题。这里体现的哲学思想是(
①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 ②事物之间没有本质联系
)
③要看到光明的前途,也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④任何量变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量变质变规律方法论原则

量变质变规律方法论原则
量变质变规律方法论原则是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旨在揭示自然和社会发展中的变化规律。
这个思想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系统,它的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是量变的结果。
量变和质变在发展过程中的关系非常重要,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和方法论原则。
量变是指事物在数量上的变化,如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而质变是指事物在质量上的变化,如性质、形态、结构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而质变则是量变的结果。
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和方法论原则。
量变质变规律方法论原则的核心思想是,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量变和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是必然存在的,这种变化过程的规律和方法论原则是可以总结和归纳的。
其中,量变和质变的相互关系是最基本的规律之一,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是决定事物发展方向和质量变化的重要因素。
量变质变规律方法论原则还包括了其他重要的原则和规律,如渐进性原则、阶段性原则、革命性原则、定性定量相统一原则等。
这些原则和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规律和内在机制,对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量变质变规律方法论原则是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它揭示了自然和社会发展中的变化规律和方法论原则,对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简述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简述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意义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突变性的辩证统一、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首先会出现一段时间的量变,也就是事物数量的积累或减少。
在量变的基础上,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质变,进而引发系统性或内在性的重大变化,使得事物的性质、结构或状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而在质变之后,事物又会进入新的量变阶段,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一个不断推进、不断进步的发展过程。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事物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首先,这一原理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量变过程。
在量变阶段,我们需要耐心、细致地积累经验、进行积累和探索,并且要不断加以总结和归纳,以为质变做好准备。
其次,原理还告诉我们,事物的质变是事物发展的重大飞跃,是推动事物向更高层次、更好状态发展的关键时刻。
在质变时,我们需要在捕捉和抓住质变的机遇上下功夫,要有眼光、有远见地察觉质变的迹象,以及在质变之后抓住质变带来机会,推动事物再度进入量变阶段。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对于实践和决策的指导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当事物处于量变阶段时,我们需要通过积累数量、拓展网络、提高经验等方面的努力,推动事物向更好的状态发展。
而当事物发生质变时,我们则需要针对新的情况和问题,进行结构性或系统性的和变革,通过调整和创新方法、理念等,打破旧的格局和模式,开创新的发展路径。
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明确辨别量变和质变的时机和条件,灵活运用相关策略和手段,以达到事物发展的目标和要求。
在总结和实践中,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还具有一些其他的方法论意义。
首先,通过对量变和质变之间的关系的把握,可以加深我们对于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
事物的发展始终受到数量和质量的双重要素的影响,只有深入研究和理解这种辩证关系,才能真正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其次,这一原理还可以提醒我们在发展中要注重平衡和协调。
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一)

质量互变规律的⽅法论意义(⼀)质量互变规律的⽅法论意义(⼀)质量互变规律揭⽰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状态,是客观辩证法的重要内涵之⼀,它对于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法论意义。
1、量、度作为规范事物存在的最基本的范畴,转化为⽅法论就是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及其相互关系,这是⼈类认识相实践的最基本的⽅法系列。
定性分析是判断事物所具有的各种因素、属性及其运动状态的分析;定量分析是判定各种因素的数值和数量关系的分析。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关系是辩证的,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础。
但只有定性研究是不够的,还必须在此基础上进⾏定量研究,定量研究是定性研究的深化和精确化。
若对事物的分析仅仅停留在定性上,那么,我们对事物的性质的认识还只能是初步的,不了解决定事物质的数量界限,在实践中就难以提出⼗分明确的具体的指导。
以⼈造卫星为例,如果对它的各⽅⾯的数量关系,如第⼀宇宙速度、⽕箭的推⼒、各种轨道的参数等等,没有准确甚⾄精密的数据,那么,我们对⼈造卫星性质的了解就是不精确、不完整的,从⽽也⽆法把它制造出来,送上预定的轨道。
2、质量互变规律是把握事物联系和发展的重要参照系统,把握质量互变规律对于我们处理⽇常⽣活和⼯作有着重要的⽅法论意义。
既然质变是在量变基础上形成的,那么⼯作和学习都应该脚踏实地、埋头苦⼲、⼯作要⼀步⼀步地做,知识要逐渐积累,“急于求成”、“⽴罕见影”、拔苗助长,除了事与愿违外,不会获得别的结果。
没有量变⼀点⼀滴的长期准备,就不会产⽣新的事物,创造新局⾯;反过来,当质变来临时,畏⾸畏尾,不敢抓住时机,不敢闯,不敢跃上⼀个新的台阶,也会坐失良机,造成损失,特别是在现代实践和科技迅速发展的条件下,时机⼀闪即逝,⼀步落后便会步步落后,抓住质变的契机,“牵⼀发⽽动全⾝”,带动整个系统,就成为⼗分重要的问题了。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的⽅法论意义还在于,它表明,事物的发展总是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纯粹的连续性和纯粹的间断性都不可能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变质变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
一、量变与质变的定义
量变是指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是一种逐渐的、连续的变化。
质变则是指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从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
二、量变与质变的相互转化
量变和质变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
首先,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事物的变化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
其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打破了旧质的束缚,为新的量变开拓了广阔的道路。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在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而质变又表现为一定阶段上的量变。
三、方法论意义
量变质变规律对于指导实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首先,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不断做量的积累,才能为质的变化创造条件。
同时,我们也要抓住时机促成质的飞跃,因为只有质的飞跃,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其次,在实践中要善于抓住时机,促进事物质的飞跃和发展。
最后,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量变质变规律,科学地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制定正确的战略和策略。
总之,量变质变规律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之一,它对于指导实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在实践中要善于运用这一规律,促进事物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