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26:8.1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课标要求】知道国际社会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确认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说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国家。
【教学内容解析】1.内容:识记主权国家的含义以及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知道国际社会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说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国家2.解析:重视知识的积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关心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命运的民族责任感,树立热爱和平、做负责任大国公民的心态。
【学情分析】本框引领学生认识当代国际社会的基本情况,了解当代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并体会中国在国际社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际政治是公民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公民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责任感,因此本框无论是从知识、能力的角度还是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角度,都是重点内容。
学生对国际政治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缺乏明确而清晰的分析国际问题的认识工具;在国际责任感上也需要激发和强化。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当代国际社会主要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识记主权国家的地位、构成要素及其在国际社会的权利与义务;明确国际组织的类型、作用;理解联合国的性质、宗旨、原则及其积极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有关主权国家、国际组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活动等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国际社会的发展,关心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命运,增强民族自信心。
【教学重点】联合国的性质、宗旨、原则及其积极作用;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简单问题自主学习,重点问题合作探究,对于学生陌生的问题由老师讲解;教学手段:多媒体【课前准备】与学生共同收集相关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在课前准备过程中,首先研读了《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中关于本课的要求,分析了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根据学生认知水平选取大量素材,编写教学设计,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在选取素材中本着就近、就新原则,从学生身边现实政治生活中取例,努力使学生兴趣浓厚,并且有话可说。
教学设计17:8.1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课标要求1、内容目标:知道国际社会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确认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说明我国在国际社会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
●设计理念1、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的发挥:在设计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如安排学生自学建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通过说一说、议一议等方式体现这一理念。
2、注重课堂文化的建构。
民主、开放、竞争和谐的课堂氛围。
3、贴近生活:选取生活中典型实例来帮助理解教材观点。
3、贴近高考:选取近几年相关的高考题,了解高考在本框怎样考。
本框以考察选择题为主,考查对本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国际社会成员,主权国家构成要素及基本权利和义务;理解主权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国际组织及联合国的作用;利用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分析“台独”的荒谬性。
(二)能力目标: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平等权、联合国的作用等)(三)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不断展示自己的风范,明确我国是负责任的国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主权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
三、知识联系:联系经济生活“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哲学对立统一的观点(权利与义务要统一)四、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
2、练习法。
3、探究式、合作式4、讲授法:连环设问,以学定教。
五:学法指导:一分为二分析问题的方法。
六:教学模式:3.15课堂教学模式(自主学习、针对性讲解、典型练习各约15分钟时间) 七、教学环节(三个环节)●课前5分活动:1、学生活动(内容略)2、教师课前时事渗透:●导入:1993年以来,台湾当局连续十几次图谋参与联合国,均遭到联合国大会的拒绝。
1.国家和地区有什么区别?2.主权在国家构成中有何重要性?3.台湾当局参与联合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简述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作用5.简答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一)先学:基础自主学习●基础自主学习(约15分钟)1、宏观把握:自主学习教材,简要建构本框知识体系并展示。
高一政治教案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课题执笔人罗石文编写日期执行人执行日期三维教学目标知道当代国际社会主要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
了解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及其权利和义务。
懂得国际组织的内容和作用。
关注国际社会的发展,树立做负责任大国的心态。
重点难点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教法教具投影教学过程特色教案一、主权国家的地位和国际组织的作用在我们的国际大家庭里,有很多家庭成员。
这些成员主要有两大类型,第一类是主权国家,目前世界上共有194个主权国家,这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
第二类是国际组织,整个世界形成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组织网络。
1、主权国家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基本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包括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
主权即一个国家处理其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
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主权包含两方面的特性:对内表现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表现是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2、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主权国家的权利包括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这些权利都是一个国家主权的体现。
独立权。
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和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独立权表现在如一国可以自由修改宪法、变更政体、确定经济体制、缔结条约、进行自卫战争等。
平等权。
平等权指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的权利。
平等权表现在每一个国家在国际会议上的法律地位平等,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等。
自卫权。
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
自卫权表现在国家有权使用自己一切力量,进行国防建设,以防外来的侵犯。
当国家实际已受到外国的武力攻击时,有权进行自卫。
管辖权。
管辖权是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管辖权的范围也包括居住国外的侨民和驻外的使馆。
3、国际组织国际组织并非随着国家的产生而立即出现的。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

《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一框《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教学设计稿说明:本设计稿由教学设计思路整体介绍、教学设计具体内容和教学评价三个部分组成。
教学设计思路总体介绍本课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国际社会的构成”为情景导入部分。
第二:“主权国家的地位和国际组织的作用”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第三:“活跃在联合国舞台上的中国”,做为本课教学重点,是本课的情景回归。
综合考虑教材的逻辑和知识点,我的设计是这样的:先由转动的地球、国旗、国际组织会标等引出主权国家和地区的含义、类型等知识,接着展示法国著名思想家让•布丹关于政权和主权比较的理论,引导学生明确主权的重要性、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
通过图片、抢答等环节巩固该模块知识。
在让学生自学国际组织相关知识之后,展示我国外交风云、我国赠送联合国的礼物等,结合教材和教师讲解学习关于联合国、我国与联合国的关系等知识,小节结束后和同学们一起做课堂练习查漏补缺,完善所学知识。
教学设计具体内容一、教学分析本框题主要从静态方面分析国际社会,讲述的内容有:主权国家、国际组织概况、中国与联合国。
这些内容是国际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旨在引领学生认识当代国际社会的基本情况,了解当代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并体会中国在国际社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际政治是公民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公民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责任感,因此本框无论是从知识、能力的角度还是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角度,都是重点内容。
另外,学生对国际政治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缺乏明确而清晰的分析国际问题的认识工具;在国际责任感上也需要激发和强化。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当代国际社会主要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了解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及其在国际社会的权利与义务;懂得国际组织的内容及其作用;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及作用;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及作用能力目标:采用多种方法收集国际社会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有关国际社会的主权国家、国际组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活动等知识的能力。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教学设计[1]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1927fc23453610661ed9f416.png)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教案第八课走进国际社会第一节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职业中学教师杨艳芬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当代国际社会主要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了解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及其在国际社会的权利与义务;懂得国际组织的内容及其作用。
能力目标:采用多种方法收集国际社会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有关国际社会的主权国家、国际组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活动等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国际社会的发展,关心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命运,增强民族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国家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教学难点:中国在国际社会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是负责任的国家。
三、教学背景分析本框引领学生认识当代国际社会的基本情况,了解当代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并体会中国在国际社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际政治是公民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公民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责任感,因此本框无论是从知识、能力的角度还是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角度,都是重点内容。
学生对国际政治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缺乏明确而清晰的分析国际问题的认识工具;在国际责任感上也需要激发和强化。
四、教学方式及手段教学方式:学生自主探究、问题教学式教学手段:多媒体12PPT PPT PPT③为什么联合国拒绝台湾加入联合国?教师进一步引导:好了,让我们再把时光穿越到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在那一次灾难面前,除了世界各国的无私援助以外,还有哪些主体也参与了其中。
那么这些国际组织我们一般是怎么分类的呢?我们主要按政府间和非政府间的,世界性和区域性的。
要求学生对以下国际组织分类。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①联合国是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国际社会公认一个中国原则。
③台湾作为中国的一部分,不是一个主权国家。
)3.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
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教学设计4:8.1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当代国际社会主要有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组成,了解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及其在国际社会的权利和义务;理解国际组织的内容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心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命运的民族责任感,以及热爱和平,维护本国利益和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相统一的理念。
教学重点1.国家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2.中国是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国家。
教学难点国家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本节课以“伊朗核问题——我们关注的问题”主题活动为主线,引领学生对于国际政治生活进行观察、参与和反思。
活动前三点提醒:(1)分组,每组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并规定中心发言人。
(2)活动中需具有合作、效率与竞争意识。
活动过程活动主题:伊朗核问题——我们关注的问题第一步我们的观察观看视频资料:《制裁伊朗:美国要名,中国获利》第二步我们的参与联合国安理会秘书长“潘基文”主持,分为五个小组。
(第一组伊朗代表;第二组美国代表;第三组土耳其代表;第四组欧盟代表;第五组中国代表。
)对于伊朗核问题,我们是这样看的:。
安理会最后裁决:。
我们认为。
(活动目的:设置情境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引导学生站在不同角度关注国际政治问题。
共同探究,了解生活实际,很容易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引起共鸣,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并能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关注国际政治生活的意义和必要性。
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的处理应充分鼓励学生思维的开放性。
)第三步我们的反思1.作为主权国家,我们的基本权利是:。
2.作为主权国家,我们的基本义务是:。
3.对联合国的认识:。
(活动目的:回归教材,落实基础。
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到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应该具有哪些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作为重要的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应该对国际的和平与发展起到应尽的作用;同时还应了解中国在国际舞台中的地位与作用。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公开课教学计划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教学设计政治组韩世泽一、教材依据第八课第一框主要从静态方面和动态方面分析国际社会,讲述了国际社会的构成,主权国家及其权利与义务,国际组织概况、分类和作用。
从这两个不同的角度来阐述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曾强学生多国际社会的认识。
本框内容对学生来讲并不陌生,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与此相关国际、国内时事。
但是学生看到的只是表面的现象,不能对此作出自己的分析。
教学中通过联系有关历史地理知识和实例,让学生感悟当代国际社会的复杂现状,理解理解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特点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当代国际社会主要有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组成,了解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及其在国际社会的权利和义务2、理解国际组织的内容及其作用。
(2)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心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命运的民族责任感,以及热爱和平,维护本国利益和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相统一的理念。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2)教学难点国家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
四、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五、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导入新课,展示目标2010年3月26日,韩国“天安”号警戒舰在黄海朝韩两国争议海域白翎岛和大青岛之间巡逻,在船尾发生不明原因爆炸后于21点45分沉没。
发生爆炸沉没,造成58名船员获救,46名船员遇难。
联合国安理会7月9日以协商一致方式通过了关于“天安”号事件的主席声明。
主席声明对韩国政府、人民、该事件遇难者及其家人表示深切同情和慰问。
声明提及韩国联合调查结果,也提及朝鲜表示与此事件无关,谴责导致“天安”号沉没的攻击,强调维护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和平、稳定,以及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重要性。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教案设计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教案设计《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教案⼀、教学⽬标知识⽬标:知道当代国际社会主要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把握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及其在国际社会的权利与义务;理解国际组织的内容及其作⽤。
能⼒⽬标:培养学⽣⾃主学习、探索有关国际社会的主权国家、国际组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活动等知识的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关注国际社会的发展,关⼼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命运,增强民族⾃信⼼。
⼆、教学重点、难点国家主权是国家的⽣命和灵魂中国在国际社会发挥重要作⽤,是负责任的国家三、教学⽅法:⾃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四、教学过程导⼊新课:《歌曲》导⼊新授过程:展⽰图⽚了解国际社会的构成,重点强调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是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主权国家:(⾃主学习)请同学们⾃主阅读课本第89-90页相关内容,找出并记忆下列知识点,然后主动回答。
1、地位:主权国家是当代国际社会_____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______。
2、类型:按国家性质分,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按经济发展程度分,有______ 和_______。
3、构成要素:___、领⼟、政权和_____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
4、基本权利:_____、______、⾃卫权、管辖权。
5、义务:主权国家应履⾏不侵犯国,_________,以____________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
学⽣脱离课本回答,教师强调主权的重要性并作相应的解释说明。
合作探究:聚焦中菲对峙:4 ⽉10 ⽇:菲律宾海军欲在南海中沙群岛黄岩岛附近抓扣中国渔民,被赶到的中国海监船制⽌,双⽅随后发⽣对峙。
4 ⽉16 ⽇:中国外交部称,菲律宾在黄岩岛海域仍有20 余艘船只。
更令⼈惊讶的是,还有⼀艘“考古船”进⼊黄岩岛泻湖内开展所谓“考古打捞作业”,船上载有若⼲菲海警⼈员和⼗余名法国⼈。
菲律宾外交部称,这艘进⾏考古作业的船只14 ⽇下午遭中⽅船只和飞机“骚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当代国际社会主要有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组成,了解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及其在国际社会的权利和义务
2、理解国际组织的内容及其作用。
(2)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关心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命运的民族责任感,以及热爱和平,维护本国利益和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相统一的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
(2)教学难点
国家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
三、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
性。
(二)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师:同学们,明代东林党的大儒顾宪成曾说过:“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虽身在校园,不仅仅要关心我们身边的事,尤其作为文科生,更要胸怀天下。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国际社会看一看。
初中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只是我们说的和平是总体和平,由于国家利益的对立,也会导致局部的战乱与冲突不断,而有那么一个事件,引起了全球的高度关注,这个事件是什么呢?就让我们一起来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
(过渡)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个事件是什么了,那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就让我们一起通过一段文字来具体了解一下:
ppt展示文字材料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过渡)这就是事件发生的背景。
面对着这种紧急态势,此时乌克兰强烈要求联合国召开大会。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重现联合国会议现场。
学生活动:模拟联合国大会
全班分成4个小组,分别代表乌克兰、俄罗斯、联合国和中国,围绕大会主题进行讨论、发言。
1、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权利与义务
通过乌克兰代表的发言,明确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权利和义务,并重点强调主权对国家的重要性: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2、主权与人权的关系
通过俄罗斯代表的发言,明确主权高于人权,人权本质是一个国家的内政。
3、国际组织的含义、种类、作用
(过渡)乌克兰是向联合国寻求帮助,那能不能找WTO和IOC呢?引出国际组织相关的内容。
在此强调国家组织的作用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作用
通过联合国代表的发言,明确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作用,并通过教师的引导与讲解让学生体会联合国也有其局限性。
5、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
通过中国代表的发言,明确中方一贯支持、积极参与联合国在宪章精神下进行的活动,并通过中国与其他国家在联合国的投票的对比,让大家深刻认识到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四)学以致用,情感升华
思考:通过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冲突及其结果,让大家谈谈从中得到的启示。
通过学生的发言讨论,明确在外交关系中落后就要挨打,国家应该千方百计提升综合国力,才能完整的去捍卫国家主权。
(五)课堂总结、点评
通过模拟联大会议,体会并理解祖国的未来需要每位国民的努力与付出,你光明了,祖国就不会黑暗。
第八课走进国际社会
第一框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学习目标
1、识记:(1)当代国际社会主要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
(2)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及其在国际社会的权利和义务。
(3)国际组织的内容和作用。
2、学习重点:(1)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2)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3、学习难点: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自主学习
一、主权国家的地位和国际组织的作用
思考1:旧中国为什么被称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思考2、人权与主权哪个重要?美国以伊拉克侵犯人权为理由发动战争,你觉得这个理由是合理的吗?为什么?(人权:人因其为人而应享有的权利。
)
二、活跃在联合国舞台上的中国
知识拓展:世界上唯一有权采取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为联合国安理会,坚持五大国一致原则。
思考4:联系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利比亚战争,联合国可以解决世界上所有的安全与和平问题吗?
2、中国与联合国
(1)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
(2)中国在联合国的作用:
自主探究
材料一近十年来,乌克兰经济持续恶化,导致政坛也时常变动。
2013年11月乌克兰持续动乱,克里米亚共和国随即宣布脱离乌克兰,俄罗斯派遣军事力量借入。
次年3月16日,克里米亚举行公投决定加入俄罗斯联邦。
此时乌克兰建议联合国召开大会,商讨克里米亚公投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材料二克里米亚又称克里木,苏联时期曾归属于俄罗斯联邦,苏联解体后,成为乌克兰的一个自治共和国。
克里米亚半岛扼亚欧两大洲之咽喉,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面积约2.5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50万,近58%的居民为俄罗斯族人,乌克兰人约占24%,鞑靼人占到12%左右。
这座黑海之滨的“弹丸”之地却异常复杂,北部是乌克兰人,南部是信仰东正教的俄罗斯人,中部则生活着穆斯林鞑靼人。
民族、宗教与历史的恩怨,在这里持续发酵。
问题:(1)如何看待乌俄之间的冲突?(从乌克兰、俄罗斯、中国和联合国四个角度进行思考)
(2)是否赞成克里米亚公投?
(3)从此次乌俄冲突事件的演变,我们从中能够得到什么启示?
课后检测
1、2014年6月,世界杯足球赛在巴西举行,来自全世界的32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参加
了这一盛会。
下列对国家和地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国家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地区是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成员B.国家有政权,地区没有政权
C.国家具有主权属性,地区是指不具有国际社会承认的主权的区域D.国家有人口,地区没有人口
2、3月29日,一艘中国海军护卫舰停靠也门港口亚丁,撤离中国公民。
3月30日,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护卫舰潍坊舰载着449名中国公民平安撤离也门西部荷台达港。
至此,需要撤出的571名中国公民已全部安全撤离也门。
这说明主权国家具有()
A.自卫权B.独立权C.管辖权D.平等权
3、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人民充分享有人权的前提和保障。
这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这段话告诉我们()
①保护和促进人权是一个主权国家的首要目标和职责②一个国家如果不能维护主权就不能维护人权③公民应当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④人权应当高于主权,人权是主权的目的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4、近日,日本自卫队两架飞机闯入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对中俄海上联合演习实施侦察干扰,中国军队飞机紧急升空并采取了必要的识别、防范措施。
这表明()
①我国行使了独立权、自卫权和管辖权②日本没有积极履行不侵犯别国主权的义务
③主权国家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与者④领土是一个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2015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决不允许开历史倒车。
”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理应担当起这个责任与使命。
中国提出并积极倡导共同、安全、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以实际行动切实加强亚洲各国的沟通、理解与合作。
这表明()
①中国是战后国际秩序的实际主宰者②中国是联合国宪章的坚定支持者
③中国是维护亚洲安全的中坚力量④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