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 科学技术史 课件
科学技术史课件1

第七个问题
当代科技革命在推进 经济与社会发展 群众生活方式变革和 社会制度变革中的作用 是什么?
第八个问题
现代科技发展中的伦理问题
• 科学技术革命、技术创新与经济
发展的关系,一直是有远见卓识 的经济学家和其他学者高度关注 的重大课题。 • 在这场席卷全球的由金融危机引 发的经济衰退中,这方面的研究 成果不断涌现。 • 其中有——
观点二: 三项重大技术创新带来经济复苏
• 美国学者胡安 · 恩里克斯认为: • 金融工程把我们带到了毁灭的边缘,而当前
至少三项重大技术革命已是蓄势待发,即给 生命组织编程;细胞工程学;机器人。 • 随着这些方面的突破和其它突破集中在一起, 我们将会看到全球经济力量的大规模重组、 复苏。
观点三: 技术创新拯救经济
• MIT的创业学教授Simon· 约翰逊认为,技术拯救经
济。他预测,下一次技术繁荣会更多集中于医疗、 生物医学设备、药品研制以及降低医疗成本的软件 等领域。 • 投资银行杰弗里斯公司的副总裁保罗· 德宁格尔认 为,绿色科技将成为使我们摆脱这场危机的力量之 一。 • 高科技企业福里斯特研究公司的CEO 乔治· 科洛尼 提出,科技带领我们走出了过去三次衰退。很明显, 新经济——无论最终以什么方式呈现——将由衰退 期间出现的技术创新来塑造。
这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好补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华传统文化偏于社会伦理道德; 而科技史将展开对自然界深层奥秘的 不懈追求!
• 这里是现代经济学最高成就的一个发祥地,最近几十
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引领了、推动了经济学数理 化的强大潮流。他们是:
• 我们认为: • 认真研究科技发展历史,以敏锐发
《科学技术史》课件

古罗马科技
道路、桥梁和水利工程等建设成就。
古代美洲、非洲、大洋洲科技
原住民的航海技术、农业发展等。
中世纪科技
伊斯兰科技
数学、医学、天文学和化学领域的发展。
欧洲中世纪科技
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时钟制造技术等。
文艺复兴时期科技
印刷术
古籍的大规模印刷与传播, 促进知识普及。
天文学
伽利略的望远镜观测,揭示 宇宙的奥秘。
数学
数学符号的发展,推动数学 的进步。
工业革命
1
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机的出现,机械产业的崛起。
第二次工业革命
2
电力、内燃机和钢铁等新技术的应用。
现代科学技术
电子技术
电子器件和通讯技术的飞速 发展。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的出现和智能化发展。
生命科学
基因、细胞等领域的突破与 应用。
航空航天
航空与航天技术的突破与进步。
新能源技术
太阳能、风能和核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研发。文化带来的深远影响。
2 未来科技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前景。
科学技术史PPT课件
科学技术史PPT课件大纲:简介,古代科技,中世纪科技,文艺复兴时期科技, 工业革命,现代科学技术,总结。
科学技术史的意义
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古代科技
中国古代科技
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众 多发明。
印度古代科技
数学、医学、天文学的重要 进展。
希腊古代科技
几何学、哲学等领域的贡献。
科技史课件

• 1800年粹威席克的高压双动发动机 • 1883年拉伐尔(瑞典)的单级冲动式汽轮 机 • 1884年巴森斯的多级反动式汽轮机 • 1900年宗勒尔(瑞士)的多级冲动式汽轮 机 • 1785年设在帕普尔维克的鲁宾逊纱厂第一 个使用蒸汽机
(3)交通业的发展
1)船的发展 1787年美国菲奇的汽船 1807年美国富尔顿的 “克勒蒙特”号 1838年“阿基米德” 号螺旋桨蒸汽船 2)火车的发展 1814年史蒂芬逊(英 国)的实用的火车蒸 汽机车 各国掀起建设铁路的 高潮
• 1939—40年用燃汽轮机驱动的涡轮螺旋桨 式飞机 • 1941年瑞士制成燃汽轮机车 • 汽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上的动力机 械应用
5、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影响
• • • • • 对社会的影响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不同产业发展的情况 社会服务业的发展 对以后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
三、产业革命与技术革命的关系
(2)交流电机及输变电技术 1876年亚布洛契可夫(俄国)提出制造 多相发电机的设想 1889年多里沃—多布罗勿斯基(俄国) 发明三相异步电动机 1882年德普勒(法国)进行了高压远距 离直流输电实验 1885年布达佩斯赫兹公司研究出单相干 式变压器 1891年布洛在瑞士制造出高压油浸变压 器
科学技术史第一章(1)

1.4 制陶技术
制陶技术的发展促成了人类社 会的第二次大分工。 会的第二次大分工。
最早的陶器已近万年甚至还长些。陶器的 最早的陶器已近万年甚至还长些。 出现与人类的定居生活密切相关。 出现与人类的定居生活密切相关。从陶 器的材质、 器的材质、火候可清楚地看到背后的技 烧成温度、陶泥处理、 快轮) 术(烧成温度、陶泥处理、慢、快轮) 陶器的数量和质量反映人类手工业的出 现,这是人类社会的又一次大分工。 这是人类社会的又一次大分工。
思考题
1. 原始人有哪些重要的技术创造? 原始人有哪些重要的技术创造? 2. 怎样看待原始时代科学与技术的起 源? 3. 原始时代的技术创造在人类发展史 上有何重要意义? 上有何重要意义?
本节主要参考书
1. 丹 皮 尔 著 《 科 学 史 》 科 学 史 第 一 章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 2. 宋兆麟 《 中国原始社会史 》 ( 文物出 宋兆麟《 中国原始社会史》 版社) 版社) 3. 吴国盛著 《 科学的历程 》 第一章 ( 北 吴国盛著《 科学的历程》 第一章( 京大学出版社) 京大学出版社) 4. 李建珊主编 《 科技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 李建珊主编《 科技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章(南开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南开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第一章:古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
概略了解原始时代的技术 创造和科学知识的起源, 创造和科学知识的起源, 大体把握四大文明古国早 期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和 欧洲中世纪的科学技术, 欧洲中世纪的科学技术, 重点掌握古希腊的自然哲 学和中国封建时代的实用 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比较中西方科 学技术及其社会环境的异 同,认识中国明代中期以 后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 后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
三次科技革命PPT课件 北师大版

这幅图反映人类取得哪一项科学技术的成就( B )
A、原子能技术
B、航天技术
C、电子计算机技术
D、生物工程技术
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
比较内容
第一次 (工业革命)
第二次
第三次(新的科技
(电力革命)
革命)
开始时间 主要标志
标志性发明
兴起国家 对生产关系
的影响
进入的时代 交通工具
18世纪60年代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 用
2008淮安市中考题
15、现代家庭中许多家用电器的功率计算单位是
“瓦特”,这是为了纪念英国机械师瓦特。他的成就
是( )
B
A、发明“珍妮机” 机
B 、 改良蒸汽
中考试题再现:
2008连云港市中考题
19、历史表明:科技创新是引领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也 会产生消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结构图揭示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历史发展间的
•
12、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不爬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失去机会。在人前微笑,在人后落泪,可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成长。
•
13、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自己的坚持,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
•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努力,你却始终看得见自己。
1.时间: 20世纪40、50年代
第 三
2、兴起国家: 美国 3、主要标志: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及应用
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次 科 4、特点:23、、科科学学技和术技各术领精域密之结间合相,互相渗互透促;进。
《科学技术史》文档---第六讲

《科学技术史》文档---第六讲第六讲工业革命和电力革命第一节流体力学1、托里拆利实验----发现真空,发现大气压亚里斯多德认为,自然界厌恶真空。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也只有在真空中才能得到真正验证。
但对于是否存在真空,伽利略也没有把握。
当获知矿井里的水只能被抽到33英尺就不能再高的情况后,伽利略就猜想对真空的排斥并不是无限而是有限的,应该可以测量出来。
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Evangelista Torricelli)和维瓦尼(Vincenzo Viviani)在1644年选用了汞作实验(汞的密度是水的13.5倍)。
他们在一根四英尺即的玻璃管里灌满汞,把开口的一端塞住,侄过来立在盛汞的盘中,然后拿开塞子。
这时汞开始从管子流到盘里,但当管内汞面降低到比盘内汞面只高30英寸即760毫米时,汞就不再从管里流出,而一直保持这个高度了。
第一个“气压计”就是这样做成的。
是什么使汞柱保持一定的高度呢?维瓦尼提出,这是由于大气的重量向下压在盘中的液体上。
这是一个具有革命性的思想,因为按照亚里斯多德的概念,空气是没有重量的,它只不过在土球的外面占有它自己固有的范围。
但是现在人们开始明白,10米高的水柱或760毫米高的汞柱为大气的重量提供了一个量度,也就是说,这水柱或汞柱的重量就等于截面与之相同、高度为从海平面到大气顶部这样一个空气柱的重量。
如果空气具有有限的重量,大气就一定会有有限的高度。
2、帕斯卡----发现大气压的变化,帕斯卡原理1642年到1644年间帮助父亲做税务计算工作时,帕斯卡发明了加法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器,现陈列于法国博物馆中。
在加法器研制成功之后,帕斯卡认为:人的某些思维过程与机械过程没有差别,因此可以设想用机械模拟人的思维活动。
计算机领域里1971年面世的PASCAL语言,即是为了纪念这位先驱,使帕斯卡的英名长留在电脑时代里。
帕斯卡最主要的贡献还是在物理学上,他发现帕斯卡定律。
后人为纪念帕斯卡,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压强的单位,简称“帕”。
科学技术史第一章

早期文明中数学、天文学和医学成就
01
数学
古代巴比伦人发展了六十进制计数法,古埃及人则创造了十进制计数法,
并进行了土地测量和几何学研究。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了
许多重要的数学定理和概念。
02
天文学
古代人类通过观察太阳、月亮和星辰的运动,逐渐形成了对宇宙的认识。
古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而古巴比伦人则发展了占星术和
明清时期科技发展
明清时期,中国在传统科技领域继续取得进步,如天文学、医学、农学等。同时,西方科学思想 也开始传入中国,对中国科技发展产生了新的影响。
04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背景、 内容及影响
文艺复兴运动对思想观念解放作用
1 2 3
强调人文主义精神
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强调人的价值 和尊严,推动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
要点二
量子计算
一种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调控量子信息 单元进行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具有 理论上的超强计算能力和潜力。
要点三
生物信息学
一门交叉科学,它包含了生物信息的 获取、加工、存储、分配、分析、解 释等在内的所有方面,综合运用数学 、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的各种工具, 来阐明和理解大量生物数据所包含的 生物学意义。
03 中世纪时期科学技术缓慢 进步原因及表现
欧洲中世纪时期社会背景分析
宗教统治与思想禁锢
01
中世纪欧洲,基督教教会占据统治地位,对科学思想进行严格
控制,导致科学进步缓慢。
战争பைடு நூலகம்繁与社会动荡
02
欧洲各国之间战争不断,社会长期处于动荡状态,不利于科学
技术的稳定发展。
经济基础薄弱
03
农业生产占据主导地位,商业和手工业发展缓慢,缺乏推动科
科学技术史课件

米利都学派:泰勒斯(科学之父)
水是万物的本原; 在天文学上,预测了公元前585年5月28 日将出现日全食,并被证实
在数学上,发展了初等几何,直径平分圆周; 两线相交对顶角相等,半圆内接三角形为 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相似 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若两三角形的两底角 一边对应相等则两三角形全等;利用了影子与 实物的比例关系测量了金字塔的高度
2、天文学: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 逐渐意识到掌握季节的重要,而季节变化 与天文现象是紧密相关的。于是便开始了有意识 地观察天文现象,最初的天文学就这样诞生了。
两河流域:月盈亏,“月”为29.5、30或29天 一年12个月,354天;一周7天,一天12 小时, 每小时60分,每分60秒。 古埃及:一年=12月,1月=30日, 加5日,1年=365日 印度:1年=360日,1年又分为12个月 天文观测:两河流域:区分了行星和恒星,并取得了行星 运行的精确数据,土星379.06日,木星398.96日,误差 仅为1% 古埃及还绘制了星图
几何学方面:阿基米德确定了抛物线弓形、螺 线、圆形的面积以及椭球体、抛物面体等各 种复杂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在推演这些公式的过程中,他创立了“穷竭
法”,即我们今天所说的逐步近似求极限的
方法,因而被公认为微积分计算的鼻祖。
天文学方面:阿基米德在天文学方面也有出 色的成就。除了前面提到的星球仪,他还 认为地球是圆球状的,并围绕着太阳旋转, 这一观点比哥白尼的“日心地动说”要早 一千八百年。限于当时的条件,他并没有
(3)印度
主要就是两本医学著作
5、建筑技术
建筑技术是一种综合 性技术,是一定社会总 体技术水平的体现。 (1)神庙:公元前7 世纪的巴比仑城达到 了顶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大科学技术史课件
第一部分: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
古代中国是科学技术的发源地之一,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
古代,中国人民创造了众多的发明和创新,奠定了中国作为科学技术大国的基础。
1. 商代和西周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
商代和西周时期,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已经开始萌芽。
在农业方面,中国人民已经开
始使用犁耕牛耕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在手工业方面,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已经相当发达,
同时还有一些草木染、织布等方面的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2. 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
秦汉时期,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
在农业方面,实行均田制,推动了农田灌溉技术的进步;在冶炼方面,中国人民已经掌握了高温煅烧的技术,并
制造了大量的农具和兵器;同时还有造纸术、制陶术、丝绸生产等方面的技术也取得了长
足的进步。
3. 南宋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
南宋时期,中国的科学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在农业方面,中国人民开始使用田
间水车灌溉,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在制造业方面,中国人民掌握了火药、指南针、
印刷术等众多重要技术,这些技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部分:近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
19世纪至20世纪初,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受到了西方的影响,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
的发展。
特别是近现代以来,中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
出了重要贡献。
1. 清末科学技术的传入与发展
清朝末年,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在航海、农业、军事等领域进行了大规模
的改革,如改进了农具、引进了新式的火炮等。
中国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京师大学堂(今北大的前身)于1898年成立,这标志着中国开始知识教育的改革。
2. 北京大学的科学技术教育
20世纪初,北京大学成为中国最早的现代综合性大学之一,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科学技术人才。
在北大,开设了一系列科学技术相关的学科,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这些学科为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专门人才。
3. 当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
近年来,中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包括航天技术、高铁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
中国的科学家们在国际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突破,为中国在世界科技舞台上赢得了更多的声誉。
结语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每一个北大人都应该骄傲地看待中国的科学技术史,珍惜中国传统科技的智慧,努力为当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通过本课件的学习,能够激发同学们对科学技术的浓厚兴趣,促进科技的传承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