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开学考试题
初一语文上学期考试练习题及答案3篇(完整文档)

初一语文上学期考试练习题及答案3篇(完整文档)初一语文上学期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秕谷(bǐ)憔悴(qiáo)粗犷(kuàng)霎时(shà)B.侍弄(shì)澄清(chéng)蝉蜕(tuì)花梗(gěng)C.匿笑(nì)吝啬(lìn)应和(hè)着落(zháo)D.姊妹(zǐ)黄晕(yùn)荫蔽(yīn)咄咄逼人(duó)2.下列字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贮蓄祷告捶打蓑笠B.菜畦烘托决别健壮C.鉴赏心绪分岐绅士D.静谧叙叨轻捷云霄3.下列句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登上市郊真武山,举目远眺,只见青山如屏,绿水如带,令人心旷神怡。
B.包头北梁棚户区改造后,这里的人们终于各得其所,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
C.语文课上,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D.周末的集市上,人头攒动,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真是人声鼎沸。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
B.一个人是否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C.我们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D.因为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使包头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A.《散步》——莫怀戚——散文B.《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代戏曲家C.《论语》——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D.《金色花》——泰戈尔——泰国诗人作者6.仿写:仿造例句写一个句子,注意形式相同,内容相关。
(3分)例句:爱心是一股甘甜的清泉,使不幸的人忘记生活的苦涩。
仿句:7.默写(10分)(1),江春入旧年。
(2)我寄愁心与明月,。
(3),洪波涌起。
(4)夜发清溪向三峡,。
北京11中学初一新生语文分班考试模拟试题集(含10套试卷和答案解析)

北京11中学初一新生语文分班考试模拟试题集(含10套试卷和答案解析)
试卷一
阅读理解
1.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短文内容...
A. 选项A
B. 选项B
C. 选项C
D. 选项D
2.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
短文内容...
正确 / 错误
完形填空
3.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短文内容...
A. 选项A
B. 选项B
C. 选项C
D. 选项D
改错题
4. 下列句子中划线部分是否有错误,如果有,请给出正确答案。
句子...
正确 / 错误
试卷二
...
答案解析
试卷一答案解析
阅读理解
1. 正确答案:B
解析...
2. 正确答案:错误
解析...
完形填空
3. 正确答案:C
解析...
改错题
4. 划线部分错误,正确答案:... 解析...
试卷二答案解析
...
...
注意事项
1.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 请同学们在答题卡上填写准确的个人信息。
3.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给监考老师。
以上为北京11中学初一新生语文分班考试模拟试题集的简要描述。
具体试题内容和答案解析请参阅附带的10套试卷和答案解析文件。
祝同学们考试顺利!。
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分班(语文)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49分)一.选择题,每小题的答案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搓手(cuō)杂拌(pàn)抽噎(yē)逛庙会(guàng)B.侵蚀(shí)蒜瓣(bàn)翡翠(fěi)万象更新(gēng)C.机械(xiè)爆竹(bào)摩平(mó)张灯结彩(jié)D.一番(fān)挪移(nuó)概括(kuò)逆时针(lì)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凹”字用数笔画查字法,应查6画,第二笔是“┐”。
B.“巨”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一”部,再查3画。
C.“奶”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N”,再查音节“nǎi”。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流光溢彩毫不犹豫浮想联篇颇负盛名B.目不暇接繁花似锦完壁归赵迫不及待C.坐无虚席张灯结彩落荒而逃游手好闲D.为所欲为恍然大悟一泻千里流连忘返4.“天阴沉沉的,有要下雨的意思。
”句中“意思”的正确义项是()。
A.语言文字等的意义B.思想内容C.意见D.某种趋势、苗头5.与“这张邮票真好看”的意思不同的句子是()。
A.这张邮票难道好看吗?B.这张邮票不可能不好看。
C.这张邮票难道不好看吗?D.谁也不能否认这张邮票真好看。
6.下列各组词语中搭配不得当的一组是()。
A.变换一手法变革一体制 B.表示一谢意表达一情感C.截然一反对断然一不同 D.提髙一水平提升一素质7.下列文言文注音、书写、停顿、解释等完全正确的一组句子是()。
A.使/弈秋/诲(huǐ教导)/二人弈。
B.熟(shú谁)为汝(rǔ你)多知乎?C.我以(认为)/日始出时/去(距离)人近,而/日中(中午)时/远也。
D.思援(引,拉)/弓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而射之。
8.对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整天吃吃睡睡不干活,你可真“勤快”啊!(引号,表示原文的引用)B.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C.贝多芬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初一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张冠李戴B. 走头无路C. 迫不急待D. 明查秋毫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今天去图书馆,还是去公园?B. 你明天来吗?来!C. 他是谁?我不知道。
D. 这本书,你读过吗?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是乐于助人。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学习刻苦,成绩优秀,是我们班的榜样。
4. 下列词语中,词义相近的一项是()A. 崭新 - 陈旧B. 清晰 - 模糊C. 宽敞 - 狭窄D. 轻松 - 紧张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 窗外的雨滴答滴答地敲打着窗户。
D. 月亮从云层中探出头来。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坚硬。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C. 他的脸像苹果一样红。
D. 他的声音像雷鸣一样响亮。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他的声音大得像雷鸣。
C. 他的力气大得像牛一样。
D. 他的胆子小得像老鼠一样。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鸟儿叫了。
B. 他学习勤奋,工作认真,生活节俭。
C. 他既聪明又勤奋,既勇敢又坚强。
D. 他喜欢读书,喜欢运动,喜欢旅游。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手法的一项是()A. 为什么我们要珍惜时间?B. 我们为什么要珍惜时间?C. 我们珍惜时间,是为了什么?D. 我们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呢?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我们难道不应该珍惜时间吗?C. 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D.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初一考试题目语文题目及答案

初一考试题目语文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应(yīng)该B. 着(zháo)急C. 模(mó)样D. 强(qiáng)迫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老师的帮助,我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B. 他因为刻苦学习,所以成绩优异。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D. 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生病。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
C. 那座山像一位老人,静静地矗立在那里。
D. 太阳从东方升起,光芒四射。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叶子黄了,冬天的雪白了。
C. 他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学习。
D. 我们既要学习知识,也要锻炼身体。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他的个子很高。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亮。
D. 他的力气很大。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
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诗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
4.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
5.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
三、阅读理解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的早晨》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空气清新。
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花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孩子们在草地上追逐嬉戏,老人们在长椅上悠闲地聊天。
这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早晨。
1. 短文中描述了哪些春天的景象?(5分)2. 短文中提到的人物有哪些?他们分别在做什么?(5分)3. 短文给你的整体感受是什么?为什么?(10分)四、作文题(共30分)题目:《我的家乡》要求:1. 字数不少于500字。
2023年小升初语文初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卷【含答案】

2023年小升初语文初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得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10分)jiāo—()带触()yì—()力()制()立kān—()测()称yù—犹()富()忧()二、选字组词。
(6分)(呐纳)喊火柴(梗便)气(魂魄)(魅魁)力(嘹缭)亮(溶熔)炼三、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用“心”这个字分别组成三个不同的词语,填入句中的括号里。
(3分)小姑娘看着经过()挑选的海螺都成了一般大小,她()地笑了。
能够把海螺卖出去,上学的学费就不用愁了。
母亲也就()多了。
四、选词填空。
(5分)屹立矗立耸立1.人民英雄纪念碑像巨人一样()在人民广场。
2.中国像巨人一样,巍然()在世界的东方。
3.大街两旁()着很高层建筑。
必须必需4.阳光、空气和水是人们生活的()品。
5.建造多媒体信息处理系统,()在系统内设一个“司令部”,这个“司令部”就是“电脑”。
五、下列诗句中有咏莲的,也有咏菊的,其中咏莲的诗句是()(2分)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②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⑤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A、①③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④六、按要求写句子。
(10分)1.看到女孩子的求救信息,桑恩连忙打电话给紧急救援中心。
(改为双重否定句)2.世界上没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改为肯定句)3.他用微弱的声音告诉艾迪,他梦见200亿年前的宇宙。
(改成直接对话句)4.三天后,德诺静静地躺在了长满青草的地下,双手抱着艾迪穿过的那双球鞋。
(缩句)5.艾迪抽泣地说:“我很难过,没能给德诺找到治病的药。
”(改成转述句)七、古诗积累。
(8分)1.春色满园关不住,。
2.春潮带雨晚来急,。
3.,一片冰心在玉壶。
4.,江南虽好是他乡。
八、阅读理解。
(26分)(一)课内阅读。
(12分)“不要放走一个!”窗外一声粗暴的吼声。
北京第一零一中学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模拟试卷(10套试卷带答案解析)

北京第一零一中学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模拟试卷(10套试卷带答案解析)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40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8分)wú gūɡuò lǜ yān hóu piāo yì()()()()huā ruǐ juàn liàn bǐng bào tún bù()()()()(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2分)1.下列拼音有错的一项是()A、乘(chénɡ)虚而入B、挑剔.(tì)C、瘦削(xuē)D、树冠(ɡuān)2.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金碧辉煌B、银妆素裹C、迫不急待D、温文而雅3.下列加点字义有错的一项是()A、学而不厌.(满足)B、鉴.往知来(观察)C、匪夷.所思(安全)D、同仇敌忾.(愤恨)4.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三十年来,社会沧桑巨变,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他百感交集。
B.看着小明的大花脸,同学们都忍俊不禁。
C.整顿旅游市场是为了避免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上当受骗。
D.尽管这游戏已经过时,可有些年轻人却依然乐此不疲。
5.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昨天的语文课上,刘老师回忆了过去的往事。
B、每个学生都应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C、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D、看了《青铜葵花》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6.下列四句中,和“风来花自舞”对仗最工整的一句是( )A. 千树落花红B. 云傍马头生C.山高月上迟D.春到鸟能言(三)、根据提示填写诗句、名言警句。
(8分)1. ,闻过则喜。
户枢不蠹,。
2.“,死亦为鬼雄。
”这是李清照的人生观。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是于谦刚正不阿的写照。
3.什么是春夏秋冬?古人用诗歌告诉我们:春,就是高鼎笔下描绘的“,拂堤杨柳醉春烟。
初一语文上册考试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上册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应和(hè)狭隘(ài)倔强(jué)迸溅(bèng)B. 矗立(chù)眺望(tiào)踌躇(chóu)蹒跚(pán)C. 蹑手蹑脚(niè)锲而不舍(qiè)哽咽(yè)踌躇(chú)D. 黝黑(yǒu)踌躇(chú)蹑手蹑脚(niè)锲而不舍(qiè)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关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D. 他因为迟到了,所以受到了老师的批评。
答案:B二、填空题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中的名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 《论语》是记录春秋时期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经典著作,其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孔子的一句著名教诲。
三、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背影》节选朱自清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转道回家。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1.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背影”,这个“背影”指的是谁的背影?答案:指的是作者父亲的背影。
2. 作者为什么会感到难过?答案:作者感到难过是因为祖母去世了,同时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家庭遭遇了不幸。
3. 父亲在文中说了什么话来安慰作者?答案: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四、作文题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语文开学考试题第一篇:初一语文开学考试题初一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酝酿.(liàng)窠.巢(kē)黄晕.(yùn)发髻.(jì)B.水藻.(zǎo)看.护(kàn)着.落(zháo)棱.镜(léng)C.静谧.(mì)风筝.(zhèng)莅.临(lì)吝啬.(sè)D.贮蓄(zhù)高邈.(miǎo)咄.咄逼人(duō)菜畦.(qí)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朗润嘹亮抖擞屋蟾B.贮蓄喉咙睫毛响晴 C.化妆粗扩干涩澄清D.竭石凄冷竦峙蟋蟀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上课铃响后,同学们兴奋地坐在教室里,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新来的语文老师。
B.参加舞蹈表演的男女同学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
C.教师节这天,我班同学都争先恐后....地向校广播站投稿,表达对老师的赞美之情。
D.经过努力,张军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一中,心里异常兴奋。
4.以下词语不是动词的是()(2分)A抖擞 B 酝酿 C 嘹亮 D 贮蓄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明天的旅游,你是去呢?还是不去?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D.“大桥就要通车了”,他说:“请大家做最后的冲刺。
”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B.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C.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出征马里亚纳海沟,执行大约7000米左右的海试任务。
D.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7.下面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2分)A.《济南的冬天》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满族。
著作有话剧《龙须沟》《骆驼祥子》,小说《四世同堂》《茶馆》等。
B.《观沧海》作者是曹操,曹操字孟德,是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曹操的形象也是忠勇的化身,京剧脸谱是红色,象征忠义。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借助想象把自己的思念托付给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
D.《世说新语》是南宋临安王刘义庆所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东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
8、默写(7分每小题1分,第6小题每问1分)1.,影入平羌江水流。
2.水何澹澹。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中将取代旧事物之意的诗句是。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表明对朋友北边远行的忧虑、关怀之意的句子是:。
5.《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写在万籁俱寂的夜里,夜风送来凄凉幽怨的芦笛声,陡然唤醒“征人”思想情绪的诗句是:。
6.“乡思”是古代文人墨客写诗作赋的一个重要主题,在许多诗词中都流露出作者的离愁别绪。
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两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唐朝诗人王湾也在《次北固山下》中用“,”两句委婉地表达了这种情感。
9、名著阅读(3分)(1)《西游记》这本书的作者是。
(2)《西游记》中孙悟空学艺时拜的老师是;把孙悟空投入八卦炉中炼成火眼金睛的是10.综合性学习(6分)(1)仿写句子,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
如果。
(2)将下面诗歌补充完整,最恰当的选项是:()大漠沙如雪。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A.长河泛孤舟 B燕山月似钩 C明月照西楼 D 长城月如钩(3)古代诗歌中,有许多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名篇佳作,它构成了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写出与下列古代诗歌名句相对应的传统节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1-13题。
(5分)晚春①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②,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①作者写这首诗时已年近半百。
②无才思,此处指杨花榆荚不像百花那样鲜艳美丽。
11.这首诗在体材上属于一首。
(1分)12.对本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本诗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珍惜之情。
B.本诗寓理于景,启示人们要珍惜并抓住时机展示自己的才华。
C.本诗既表达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索,又具有活泼幽默的情趣。
D.“漫天”一词写出了杨花榆荚在春风里随风飞舞、欲与飞雪比美的情态。
13.从修辞的角度简要分析画线句的妙处(2分)(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16题(共10分)[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①奉其母。
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
”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
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②。
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
子其去之。
”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
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
《诗》③曰:“宜尔子孙承承兮。
”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①镒:二十两。
②馆:这里指家。
③《诗》:这里指《诗经》。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3分)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行:②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乃:③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15.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待君久不至,已去。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6.[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3分)?(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7-21题(12分)【甲】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这块水(2)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21.将乙文中“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改为“哪儿的水都比不上济南”好不好?为什么?(2分)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乙】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分。
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
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
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
先不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
这种鲜绿全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
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
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吻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
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
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
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
羡慕死诗人呀!(选自老舍《一些印象》)17.两文都是写济南的水,从季节上看,甲文写的的水,乙文写的是的水。
(2分)18.甲文中水的特点是,乙文中水的特点是。
(2分)19.甲、乙两文段均出自老舍之手,自然写作风格也一样,写水都用了拟人的手法,如甲文中的“ ”,乙文中的“ ”。
(请在原文中找出相应句子作答)(2分)20.理解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4分)(1)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四)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2-27题(13分)秋思梁衡⑴ 月里有机会到吕梁山中去。
一进到山的峰谷间,秋浓如酒,色艳醉人。
长年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真不知道大自然原来是这样地换着时装。
这山,原该是(甲)着一件绿裳的吧,而这时,却(乙)上了一层花毯,那绒绒的灌木、齐齐的庄禾、蔚蔚的森林,成堆成簇.如烟如织,一起(丙)成了一幅五光十色的大图案。
⑵这花毯中最耀眼的就是红色。
坡坡洼洼,全都让红墨浸了个透。
你看那殷红的橡树、干红的山楂、血红的龙柏,还有那些红枣、红辣椒、红金瓜、红柿子等,都珍珠玛瑙似地闪着红光。
最好看的是荞麦,从根到梢一色娇红,齐刷刷地立在地里,远远望去就如山腰里挂下一方红毡。
此时,点缀这红色世界的还有黄和绿。
山坡上偶有几株大杨树矗立着,像把金色的大扫帚,把蓝天扫得洁净如镜。
镜中又映出那些松柏林,在这一派喧热的色彩中泛着冷绿,更衬出这平酽酽的秋色。
金风吹起,那红波绿浪便翻山压谷地向天边滚去。
登高远望,只见紫烟漫漫,红光蒙蒙,好一个热烈、浓艳的世界。
⑶我奇怪,这秋色为什么红得这么深浓。
林业工作者告诉我,这万山一片在春之初本也是翠绿鹅黄,一色新嫩。
以后栉风沐雨,承受太阳的光热,吸吮大地的养分,就由浅而深,如黛如墨;再渐黄而红,如火如丹。
就说这红枣吧,春天里繁花满枝,秋时能成果的也不过千分之二三,要经过多少场风吹雨打、蜂采蝶传,才得收获那由绿而红,一粒拇指肚大的红果,这其中浓缩了多少造物者的心血。
那满山火红的枫叶则是因为她的叶绿素已经用完,显红色的花青素已经出现。
这是一年来完成了任务的讯号,是骄傲与胜利的标志。
⑷本来,四时不同,爱者各异。
人们大都是用自己的心情去体贴那无言的自然。
所以春花灼灼,难免林小姐葬花之悲;秋色似水,亦有欧阳修夜读之凉。
其实顺着自然之理,倒应是另一种感慨。
芳草萋萋,杨柳依依,春景给人的是勃发的踊跃之情,是幻想,是憧憬,是出航时的眺望;天高云淡,万山红遍,秋色给人的是深沉的思索,是收获,是胜利,是到达彼岸后的欢乐。
一个人只要是献身于一种事业,一步步地有所前进,他的感情就应该和这大自然一样的充实。
我站在这秋的山巅,遥望那远处春天曾走过的小路,不觉想起保尔在晚年关于年华的那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忆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生活庸俗而羞愧;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我想,不管是少年、青年还是中年人,都请来这大自然的秋色中放眼一望吧。
她教你思考怎样生活,怎样去创造人生。
22.下列词语中,填在第一自然段甲、乙、丙三处横线上最恰当的字分别是哪个?(3分)穿/披盖/铺拼/组甲:乙:丙:23.作者是抓住吕梁山秋景的什么特征来描写的?(2分)24.第②段“坡坡洼洼,全都让红墨浸了个透”和“点缀这红色世界的还有黄和绿”,两种说法不矛盾么?为什么?(2分)25.第②段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有很多,请找出一个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子并分析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