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填空 高频 成语
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高频词

选词填空历年词汇统计(2020版)一蹴而就(真题词频:25次):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通常用于否定句。
层出不穷(真题词频:24次):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司空见惯(真题词频:22次):指某事物十分常见,不足为奇。
南辕北辙(真题词频:21次):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日新月异(真题词频:19次):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
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独树一帜(真题词频:18次):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历久弥新(真题词频:17次):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或者是指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
相得益彰(真题词频:17次):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褒义词。
大相径庭(真题词频:17次):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潜移默化(真题词频:16次):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根深蒂固(真题词频:16次):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中性词。
未雨绸缪(真题词频:16次):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
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毋庸置疑(真题词频:15次):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
有目共睹(真题词频:15次):形容事物非常明显。
比比皆是(真题词频:15次):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一成不变(真题词频:15次):一经形成,不再改变。
一般用于否定句,极少用于肯定句。
水到渠成(真题词频:15次):比喻有条件之后,事情自然会成功,即功到自然成。
和“瓜熟蒂落”相近。
相辅相成(真题词频:15次):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背道而驰(真题词频:14次):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有的放矢(真题词频:14次):比喻说话或做事有明确的目的,有针对性。
不言而喻(真题词频:14次):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此起彼伏(真题词频:14次):这里起来,那里下去。
行测备考逻辑填空高频成语集锦

行测备考逻辑填空高频成语集锦行测备考:逻辑填空高频成语集锦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职业能力测验》包括五大部分内容: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
耳濡目染:濡:浸湿;湿:渗入。
耳朵经常听见,眼睛经常看见,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耳闻目睹:闻:听见;睹:看见。
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反躬自省:谏:自身;省:检查。
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利害凤毛麟角: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
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敷衍了事:敷衍了事:处事不深入细致;了:回去。
指办事马马虎虎,求应付过去即使谁知。
釜底抽薪: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
把柴火从锅底抽出。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富丽堂皇:富丽:华丽;堂皇:盛大,雄伟。
形容房屋宏伟豪华。
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
改弦更张:更:转意;张:给乐器回转。
转意、调整乐器上的弦,并使声音人与自然。
比喻改革制度或更改计划、方法。
同改弦易辙。
高深莫测: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
形容使人难以理解。
各持己见:抱持:把握住不摆。
各人都秉持自己的意见。
顾此失彼:顾了这个,丢了那个。
形容忙乱或慌张的情景。
鬼斧神工:像鬼神制作出的。
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够达至的。
海市蜃楼:蜃:小蛤。
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散射和偏折,空中或地面发生虚幻的楼台城郭。
现多比喻虚无缥渺的事物。
含糊其辞:话说得不清不楚,含含糊糊。
形容有顾虑,不敢把话照直说出来。
囫囵吞枣:囫囵:整个儿。
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
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荒诞不经:荒谬:荒谬诡异;不经:相左常理。
形容言论可笑,不合情理。
讳疾忌医:讳:避忌;忌:怕,畏惧。
隐瞒疾病,不愿医治。
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讳莫如深:讳:隐晦;浅:事件关键性。
原意为事件关键性,讳而不言。
后所指把事情谎报得很紧。
绘声绘色: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甚嚣尘上:人声喧闹,尘土飞扬。
逻辑填空出现频率最高的5个成语

逻辑填空出现频率最高的5个成语在娱乐圈有这样一句流行语叫“铁打的葛优,流水的美女”。
冯小刚的贺岁电影中几乎都少不了葛优的身影且多为男主角,从而成就了前面的那句流行语。
同样,也有一些成语,易错又非常重要,在公考的逻辑填空题中,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今天图图老师就来分享一下,逻辑填空出现频率最高的5个成语。
相得益彰【含义】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考法】在考试中主要考查这个词语的含义,所以着重识记含义【真题示例】舞台上,一个是中国京剧大师,一个是交响乐指挥家;一会儿传来韵味十足的京腔,一会儿又是沁人必脾的管弦乐。
面对京剧传承的尴尬和交响乐普及的艰难,这种“抱团取暖”的方式,把两个不搭界的艺术形式进行“嫁接”,究竟是_______还是异想天开?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相得益彰B.取长补短C.推陈出新D.移花接木【答案】A。
一蹴而就【含义】踏一步就成功。
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考法】(1)常与“轻而易举”、“一朝一夕”同考,“轻而易举”侧重容易,“一朝一夕”侧重时间短,“一蹴而就”的含义范围比前两者大。
(2)“一蹴而就”比较侧重于过程容易与否,一些形容结果的题,“一蹴而就”不太适用。
【真题示例】在金属发展史上,从陨铁的锻制到人工冶炼铁的出现,这一演进绝不是________的,而是经历了长达600年以上的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一蹴而就摸索B.自然而然努力C.一朝一夕改进D.轻而易举发展【答案】A。
大相径庭【含义】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考法】(1)主要考查含义理解。
(2)常与“截然相反”、“泾渭分明”“南辕北辙”“格格不入”等一起查考。
“截然相反”指完全不同,语意比“大相径庭重。
”泾渭分明“强调界限清楚,是非分明。
“南辕北辙”指行动和目的相反。
“格格不入”强调彼此不协调,不相容,语意较重。
【真题示例】抽样研究是许多定量研究都要涉及的重要环节,开展定量研究时,要力求选择适当的抽样方法来提高抽样精度,__________样本参数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
国考行测必看:搞定逻辑填空,从这5组成语开始

国考行测必看:搞定逻辑填空,从这5组成语开始鬼斧神工VS巧夺天工、南辕北辙VS背道而驰......你们知道这些成语有什么区分吗?有些成语意思是相近的,但用法与语境却截然不同,假如没有分清晰,考试就简单失分。
为此,我整理了5组高频易混成语,行测肯定用得上,备考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小伙伴们抓紧保藏学习!第一组:【鬼斧神工、巧夺天工】——谁的“工”?傻傻分不清晰都强调制作水平之高。
鬼斧神工:侧重于大自然的制作水平之高。
指像是鬼神制作雕刻出来的。
形容建筑、雕塑等奇妙奇妙,不像人力所能达到的。
巧夺天工:侧重于人工事物,人工造就水平之高。
指人工的精致赛过自然制成,形容技艺非常超群。
【例】孔雀蜘蛛的体型特别小,只有4毫米到5毫米,其中,雌性蜘蛛比雄性蜘蛛大。
不过,就是这样小的身躯,也能靠着大自然的________吸引人们的留意。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鬼斧神工B.精雕细刻C.巧夺天工D.匠心独运【解析】正确答案为A项。
首先,分析语境,该空依据“靠着大自然的……”可知,孔雀蜘蛛的形成要体现“大自然造化”的特点。
A项“鬼斧神工”指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超群,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B项“精雕细刻”,是指心细致地雕刻,形容创作艺术品时的苦心刻画,也比方仔细细致地加工。
和C项“巧夺天工”,是指人工的精致赛过自然,形容技艺非常奇妙。
B项C项均比方人的技艺精湛,无法与“大自然”搭配,排解B项和C项。
D项“匠心独运”,独创性地运用精致的心思,形容独特的艺术构思。
侧重于形容人写文章或在艺术等方面奇妙而且独特的构思,也不能与“大自然”相搭配,排解D项。
因此,选择A选项。
其次组:【南辕北辙、背道而驰】——究竟怎么“跑”?我也不知道都表示方向相反的意思。
南辕北辙:比方行动与目的相反。
一般指同一事物,且只用于行动,跟目的相反的情形,适用范围较小。
背道而驰:比方彼此目标方向完全相反。
则可用于双方彼此之间的比较,可以涵盖一切方向或目的等相反的事物或行动,适应范围较大,且语义重。
2020国考行测:逻辑填空中的高频成语.doc

2020国考行测:逻辑填空中的高频成语1.未雨绸缪:绸缪:紧密缠缚,引申为修缮。
意思是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
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发生。
2.循序渐进: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指学习或工作)。
3.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4.釜底抽薪: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指暗中进行破坏。
5.人云亦云: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6.如履薄冰:指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7.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8.沽名钓誉:沽:捞取,故意做作以谋取;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
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9.另辟蹊径:另外开辟一条路。
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
10.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11.锦上添花:指在美丽的锦织物上再摆放鲜花。
比喻略加修饰使美者更美,引申比喻在原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12.稳扎稳打:稳当而有把握地打仗(扎:扎营)。
比喻有步骤有把握地做事。
13.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
形容非常勤奋专心。
14.饮鸩止渴:喝毒酒来解渴。
比喻用有害的办法解决眼前的问题,不顾严重后果。
15.杀鸡取卵:为了要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
比喻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
16.缘木求鱼:爬到树上去找鱼。
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
17.竭泽而渔:排尽湖中或池中的水来捕鱼。
比喻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打算。
18.奉为圭臬:奉:信奉;圭:意为土圭,测日影器;臬:意为水臬,古时测量水平的仪器;圭臬:比喻事物的准则。
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
19.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20.一蹴而就:踏一步就会成功。
比喻事情轻而易举,很容易成功。
蹴(c ):踏。
逻辑填空之“高频成语”辨析

逻辑填空之“高频成语”辨析粉笔公考·官方微信1、南辕北辙背道而驰截然相反大相径庭1、(2015国考)交流是复杂的艺术,有声语言并不是表达意义的唯一方式,辅以动作和面部表情,可以使表达生动形象,也折射出历史和文化智慧的光芒。
各民族间的形体语言,有的形式和意义相同(如握手致意),有的虽然形式相同,意义却。
如果不能正确解读就可能产生误会,甚至引起严重的后果。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南辕北辙B. 针锋相对C. 截然相反D. 纷繁复杂2、(2016广东)如果仅仅将农村示范点建设当成供人参观、应对检查的门面工程来打造,则与示范点建设的初衷。
填入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 大相径庭B. 不谋而合C. 南辕北辙D. 不约而同3、(2015辽宁)部分网店以所谓的“实物图”、“细节图”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并发布“生产车间实拍图”、“企业荣誉”等来博取消费者的信任,而消费者收到的实物却和网上照片所示的商品包装______。
相关部门提示消费者注意网购月饼时要______“山寨”。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南辕北辙防范B. 截然不同提防C. 大相径庭谨防D. 殊途同归防备4、(2013天津)据了解,最能代表首都建筑风格的北京四合院在旧时没有任意两个是完全一模一样的,因为每一个四合院的生成都有其独特性,承载了包括家庭习惯、工匠意图、人文传统等多重历史信息。
“而现在的四合院几乎一模一样,仿佛一条生产线上下来,与建筑传统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南辕北辙B. 背道而驰C. 天壤之别D. 大相径庭2、同日而语相提并论混为一谈等量齐观1、(2017国考)我们今天在市场上所见到的创新,大多数属于创新的成果。
内燃机动力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这一发明出现后,乘用车在基本原理上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但今天的车与一百年前的已经不可。
技术进步的推动与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同样是创新的源泉。
行测考试逻辑填空成语积累

粗枝大叶:绘画,画树木粗枝大叶,不用工笔。
比喻工作粗糙,不认真细致。
大而无当:后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实际、不合用。
大而化之:后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粗枝大叶。
飘忽不定:形容人四处流浪,或思想、看法时常变动.也形容物体随风飘荡。
心有余而力不足:心里非常想做,但是力量不够。
各人自扫门前雪:比喻不要多管闲事,或者用来形容那些明哲保身的人。
胡子眉毛一把抓:比喻做事不分轻重缓急。
挑得篮里便是菜:比喻胡乱收取,不计好歹。
身先士卒: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如箭在弦:箭已搭在弦上。
比喻势在必行。
率先垂范:褒义词,带头给下级或晚辈做示范。
如履薄冰:像走在薄冰上一样。
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如临大敌:好像面对着强大的敌人。
形容把本来不是很紧迫的形势看得十分严重。
优柔寡断: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
三心二意: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
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迟疑不决:形容拿不定主意。
瞻前顾后: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
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功败垂成: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
功亏一篑: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半途而废: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前功尽弃:以前的功劳全部丢失。
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
老生常谈:老书生经常说的话。
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
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远见卓识:有远大的眼光和高明的见解。
不经之谈: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
萍水相逢: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
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信口开河: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信口雌黄: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汗牛充栋: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
形容藏书非常多。
更仆难数: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罄竹难书: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不胜枚举: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
形容数量很多。
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数不胜数: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2022年逻辑填空之高频成语辨析-公务员联考行测解题技巧

逻辑填空之高频成语辨析-2022公务员联考行测解题技巧规律填空始终是大家最头疼的地方,涉及到的词汇量多,成语与成语之间意思很接近,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差别在哪里,本文我就针对大家的困惑列举一些高频词汇,关心大家记忆。
【独辟蹊径、标新立异】独辟蹊径:辟:开拓。
蹊径:路径。
独自开拓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比方独创一种全新的与人迥异的风格、手法。
标新立异:标:提出,写明;异:不同的,特殊的。
提出新颖的主见,表示与众不同。
常修饰见解、主见、想法等。
例题:(2022 国考)早在上世纪70年月末,钱学森就曾多次提出:国防科技的进展不能满意于“追尾巴”“照镜子”,而是要独辟蹊径地开拓新领域和新方向。
比如英国人针对重机枪机动性差的弱点,创造了坦克,一举撕裂了枪炮林立的僵持局面。
这类非对称式的进展思路有助于打破先进国家的技术垄断,形成后发优势。
例句:(2022国考)日新月异的互联网语言在表达自我的同时也塑造着表达者的形象,一批又一批标新立异的新词慢慢从网络用语走入公众生活,这些新词适应了节奏快速的现代社会交际需要,降低了识别“自己人”的时间成本。
【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绸缪:紧密缠缚。
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
比方事先做好预备工作。
强调预备行动已经实施完成。
居安思危:居:处于;思:想。
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消失危急的可能。
指随时有应付意外大事的思想预备。
强调考虑到可能遇到的问题,却无预备措施。
例句:(2022 新疆)制定一项公共政策时就算再高瞻远瞩、未雨绸缪,也不能无视广阔基层民众的心声,无视“公正”二字,否则只能成为众矢之的了。
例句:防汛减灾无小事,当少一些口号,多一些实效;多一些主动的未雨绸缪,少一些被动的亡羊补牢。
唯有如此,各地才能真正应对好频频消失的暴雨天气以及洪涝灾难,爱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平安。
例句:(2022山东)没有哪一个人的生活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居安思危,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相提并论、同日而语】相提并论:相提:相对比;并: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辑填空高频成语
1.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
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一般多用于否定句中。
2.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或印象不深刻,浮于表面。
3.缘木求鱼:爬到树上去找鱼。
比喻做事情方向或方法不正确,无法达到目的。
4.南辕北辙:心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
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5.休戚相关: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联。
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6.釜底抽薪: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7.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
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使用时主语不能是人。
8.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9.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
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10.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
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不必要的事发生。
11.脱颖而出:指锥尖透过布袋显露出来,比喻人的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12.杀鸡取卵:为了要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
比喻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
13.竭泽而渔:也作“涸泽而渔”。
抽干池水,捉尽池鱼。
比喻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打算。
14.饮鸩止渴: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15.唇齿相依:象嘴唇和牙齿那样互相依靠。
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靠。
16.如影随形:好像影子老是跟着身体。
比喻两个事物关系密切或两个人关系密切不能分离。
17.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那样融合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得很紧密。
18.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19.背道而驰:朝相反的方向跑去。
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20.独善其身:比喻只顾自身而不管他人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
21.势如破竹:形势就像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
比喻姐姐顺利,毫无阻碍。
22.势不可挡:指来势迅猛,不可抵挡。
23.势在必行: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24.根深蒂固: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一般指思想观念、偏见等。
25.积重难返:长期形成的不良的风俗、习惯不易改变。
也指长期积累的问题不易解决。
26.登堂入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
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27.登峰造极:登上顶峰到达最高点。
比喻学问或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29.光怪陆离:形容形状奇怪,色彩繁杂,现象奇特,中性词(不能用来形容人),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30.因势利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