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教案《我是爸妈小帮手》含反思

合集下载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爸妈小帮手》含反思精选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爸妈小帮手》含反思精选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爸妈小帮手》含反思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社会教材第二章《我爱我家》,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家庭中父母的工作,学会体谅父母,培养做家务的习惯,掌握简单的家务劳动技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父母在家中的辛勤付出,学会感恩和体谅。

2. 培养学生做家务的兴趣和习惯,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家务劳动技能,为家庭和谐做出贡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学生学会体谅父母,主动承担家务劳动。

重点:培养学生做家务的兴趣和习惯,掌握简单的家务劳动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家务劳动图片、视频等。

学具:家务劳动实践工具(如扫把、拖把、抹布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播放视频《爸爸妈妈的一天》,让学生了解父母在家庭中的辛勤付出。

(2)讨论:你们了解父母在家中的工作吗?他们每天都要做哪些家务劳动?2. 例题讲解(1)讲解做家务的好处,如锻炼身体、培养独立生活能力等。

(2)展示家务劳动图片,引导学生学会体谅父母,主动承担家务。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家里会做哪些家务劳动。

(2)小组讨论:如何分工合作,完成家庭中的家务劳动?4. 实践活动(1)分组进行家务劳动实践,如扫地、拖地、擦桌子等。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提醒注意事项。

(1)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感受。

(2)引导学生认识到做家务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家里多帮父母分担家务。

六、板书设计1. 大《我是爸妈小帮手》2. 副学会体谅,分担家务3. 板书内容:(1)父母辛勤付出,我们要学会感恩和体谅。

(2)做家务的好处:锻炼身体、培养独立生活能力等。

(3)掌握简单家务劳动技能,为家庭和谐做贡献。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帮父母做一件家务劳动,记录过程和感受。

2. 答案:(1)完成作业的过程:如扫地、擦桌子、洗碗等。

(2)完成作业的感受:体会到父母的辛苦,更加懂得感恩和体谅。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爸妈小帮手》及教学反思(1)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爸妈小帮手》及教学反思(1)
2. 教学实例是否具有代表性,能否引发学生的共鸣。
三、教学方法方面
1. 是否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视频、讨论、情景模拟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是否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
四、课堂氛围方面
1. 课堂氛围是否轻松愉快,学生是否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教师是否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爸妈小帮手》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家庭中爸爸妈妈的日常工作,感受父母的辛苦,学会关爱父母。
3. 增进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学会关爱父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2. 在强调重点内容时,适当提高语调,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二、时间分配
1. 确保实践情景引入、互动环节和课后反思等环节的时间充足,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体验和思考。
2. 控制好每个环节的时间,避免拖延或过于紧凑。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时要注重启发式,引导学生思考,避免直接给出答案。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二、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父母的辛苦
1.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中感受到父母的辛苦。
2. 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让他们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体会到父母的辛勤付出。
3. 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为父母分担家务,进一步体会到父母的辛苦。
三、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互动环节和课后反思
五、作业设计方面
1. 作业是否具有实践性和真实性,能否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关爱父母的意义。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爸妈小帮手》含反思精选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爸妈小帮手》含反思精选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爸妈小帮手》含反思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社会教材第二章《我爱我家》,详细内容为“我是爸妈小帮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学会在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家庭中爸爸妈妈的辛勤付出,学会关心家人,体贴家人。

3. 增进幼儿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和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真正理解家庭责任,愿意主动承担家庭任务。

重点:培养幼儿关心家人,体贴家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家庭日常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自己在家庭中是如何帮助父母的。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图片和视频,向幼儿展示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如整理床铺、摆放餐具、扫地等,让幼儿了解这些事情的意义。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场景,实际操作家务活。

4. 小结与讨论(10分钟)组织幼儿分享自己在练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引导他们认识到帮助父母的重要性。

5. 情感教育(10分钟)教师讲述一些关于家庭和谐、亲子关系的故事,让幼儿感受家庭的温暖。

六、板书设计1. 课程《我是爸妈小帮手》2. 重点内容:学会关心家人,体贴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家庭责任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今天我帮爸爸妈妈做了哪些事情?在帮助父母的过程中,我有什么收获?2. 答案:幼儿需根据自己的实际经历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家庭实践中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共同培养幼儿的家庭责任感。

同时,教师可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我是小当家”、“家庭总动员”等,让幼儿在活动中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于培养幼儿家庭责任感的内容。

2024年大班社会精彩教案《我是爸妈小帮手》含反思精选

2024年大班社会精彩教案《我是爸妈小帮手》含反思精选

2024年大班社会精彩教案《我是爸妈小帮手》含反思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家庭生活》,详细内容为第三课时《我是爸妈小帮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家庭中爸爸妈妈的辛苦付出,教育幼儿学会关心父母,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培养幼儿的家庭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让幼儿体会父母的辛劳,培养幼儿关心父母、热爱家庭的情感。

2. 技能目标:让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家务技能,如扫地、擦桌子、整理物品等。

3.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懂得帮助父母分担家务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关心父母,主动帮助父母分担家务。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家务技能,培养家庭责任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家务劳动图片、家务技能操作视频。

2. 学具:小扫帚、小拖把、小抹布、整理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PPT,展示家庭中父母做家务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2)教师提问:“你们看到爸爸妈妈在家里都做了些什么?他们辛苦吗?你们想不想帮助他们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扫地、擦桌子、整理物品等家务技能。

(2)教师邀请一位幼儿上台演示,其他幼儿观察并学习。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家务技能进行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操作错误。

(1)每组幼儿分享自己的练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是爸妈小帮手》2. 板书内容:(1)父母辛苦做的家务:扫地、擦桌子、整理物品等。

(2)我会帮忙做的家务:扫地、擦桌子、整理物品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帮助父母完成一项家务,记录下来并分享给老师和同学。

2. 答案示例:我帮妈妈扫了地,妈妈夸我是个懂事的孩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学会关心父母,帮助父母分担家务。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爸妈小帮手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爸妈小帮手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爸妈小帮手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让幼儿体验帮助父母做家务的乐趣,增强家庭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教学活动主题:我是爸妈小帮手2.教学活动时长:1课时三、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一幅家庭场景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中的内容。

(2)教师提问:你们在家里面都帮爸爸妈妈做过哪些事情呢?2.教学活动(1)教师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我们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2)教师分享一些关于家务劳动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家务劳动的重要性。

(3)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4)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家务劳动中如何与父母互动。

3.实践环节(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实际操作,如扫地、擦桌子等。

(2)教师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家务劳动,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3)教师观察并指导幼儿的操作,确保安全。

(1)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3)教师鼓励幼儿在家庭中继续担任“小帮手”,为父母分担家务。

四、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实践环节的表现,评估幼儿对家务劳动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2.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评估幼儿在家庭中的责任感。

五、教学反思2.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关注和指导。

3.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幅家庭场景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中的内容。

例:图片中,妈妈正在做饭,爸爸正在擦桌子,小弟弟正在帮忙摆放碗筷。

2.教师提问:你们在家里面都帮爸爸妈妈做过哪些事情呢?例:我帮妈妈叠衣服,我帮爸爸扫地,我帮妈妈洗碗。

二、教学活动1.教师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我们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例:因为爸爸妈妈很辛苦,我们要分担他们的家务劳动;家务劳动是家庭成员共同的责任。

2.教师分享一些关于家务劳动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家务劳动的重要性。

例:《小猪帮忙》、《小兔子学做家务》等。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爸妈小帮手》含反思精选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爸妈小帮手》含反思精选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爸妈小帮手》含反思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社会教材第四章《我爱我家》,详细内容为第三节《我是爸妈小帮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学会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家庭的基本结构,知道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 学会尊重父母,关心家人,愿意为家庭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学会为家庭做出贡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庭照片、家务劳动工具(如扫把、拖把、抹布等)。

2. 学具:手工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家庭照片,让幼儿谈论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家中帮助父母做家务的经历。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导幼儿学会尊重父母,关心家人。

通过实物演示,教幼儿学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如整理床铺、扫地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家庭情景,讨论如何帮助父母做家务。

分组展示:每组派代表展示家庭情景,并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

表扬积极参与、表现优秀的幼儿。

六、板书设计1. 家庭成员及关系图2. 常见家务劳动列表3. 幼儿劳动成果展示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是小帮手请幼儿在家中观察父母做家务的过程,选择一项家务劳动,尝试自己完成。

家长协助记录幼儿完成家务劳动的过程和成果。

答案:例:我帮妈妈扫地,先将地上的垃圾捡干净,然后用扫把从里向外扫地,将垃圾倒进垃圾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观察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家庭责任和劳动习惯方面的进步。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分享家庭教育的经验和心得。

组织幼儿参观社区,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学会为家庭做出贡献”。

2024年大班社会教案《我是爸妈小帮手》及教学反思

2024年大班社会教案《我是爸妈小帮手》及教学反思

2024年大班社会教案《我是爸妈小帮手》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社会教材第四章《家庭小帮手》,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务,学习做爸妈的小帮手,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和独立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家庭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务,知道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学会帮助父母分担家务。

3. 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和独立性,使其懂得为家庭作贡献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培养责任心。

教学重点:学会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家务分配表等。

学具:玩具家务工具、实践操作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家庭场景,让幼儿观察并讨论家庭成员都在做什么,引导幼儿关注家庭生活中的日常事务。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PPT形式展示教材内容,讲解家庭小帮手的重要性,让幼儿了解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关于家庭事务的问题,让幼儿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4. 动手实践(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组,每组分配一套玩具家务工具和实践操作材料,让幼儿模拟做家务,如扫地、拖地、擦桌子等。

5. 小组讨论(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我是爸妈小帮手2. 内容:家庭生活中的简单事务学会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培养责任心和独立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观察并记录自己能为家庭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拍照或画画形式呈现。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家庭生活中的简单事务,学会帮助父母分担家务。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较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中积极参与家务,与父母分享所学内容,将责任心和独立性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爸妈小帮手》含反思精选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爸妈小帮手》含反思精选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爸妈小帮手》含反思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社会教材第四章《家庭小帮手》,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家庭中父母的家务劳动,学习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独立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家务劳动的意义,认识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应该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

2. 培养幼儿做家务的技能,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父母、热爱家庭的情感,增强幼儿的家庭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掌握做家务的技能,并能独立完成简单的家务事。

重点: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独立性,让幼儿认识到做家务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家务劳动图片、家务事视频。

2. 学具:小扫把、小拖把、小簸箕、小垃圾桶、玩具洗衣机、玩具厨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家务劳动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家务事。

(2)讨论:这些家务事都是谁做的?为什么要做这些家务事?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PPT讲解做家务的好处,如:锻炼身体、培养责任感等。

(2)讲解如何做简单的家务事,如:扫地、拖地、收拾玩具等。

3. 随堂练习(1)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家务事,讨论如何完成。

(2)每组派代表演示所选家务事的做法。

4. 小组比赛(1)教师设置比赛环节,让幼儿现场完成简单的家务事。

(2)评选出“家务小能手”,给予表扬和奖励。

(2)让幼儿认识到做家务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回家后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

六、板书设计1. 课程我是爸妈小帮手2. 主要内容:(1)家务劳动的意义(2)如何做简单的家务事(3)培养责任感和独立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帮助父母完成一项家务事,并记录下来。

答案示例:今天我帮妈妈扫地,妈妈夸我扫得真干净!2. 作业要求:家长签字确认,幼儿带回幼儿园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课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

但在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家务事的掌握程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爸妈小帮手》含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我是爸妈小帮手》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习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激发关心、热爱爸爸妈妈的美好情感,使幼儿知道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培养幼儿初步的责任感,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社会《我是爸妈小帮手》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使幼儿知道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培养幼儿初步的责任感。

让幼儿学习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激发幼儿关心、热爱爸爸妈妈的美好情感。

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编排情景表演“小华在家里”
幼儿操作材料、教学挂图“我是爸妈的小帮手”。

活动过程
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的爸爸妈妈工作和做家务事的情景,激发幼儿为爸爸妈妈做事的愿望。

启发幼儿谈谈自己的爸爸妈妈是怎么辛辛苦苦劳动的,并思考自己应该怎样为爸爸妈妈分担一些家务。

让幼儿看情景表演“小华在家里”,启发幼儿思考以下问题:
小华是怎样关心爸爸妈妈的?我们可以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
启发幼儿说出自己的事要自己做,不让爸爸妈妈操心,还可以帮助他们做一些自己会做的事。

鼓励幼儿说出自己可以协助做的家务事。

引导幼儿回忆自己从事过的劳动内容,如:摆收碗筷、擦桌子、扫地、洗手绢和袜子、叠衣服、拿牛奶、倒垃圾等。

请幼儿把自己帮助爸爸妈妈做的某一件事说给同伴听,让幼儿互相学习。

向幼儿提出帮助爸爸妈妈做事的要求。

要求幼儿回家后先问爸爸妈妈,自己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妈妈爸爸的小帮手,然后认真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件事,回园后要想老师和小朋友汇报。

让幼儿欣赏儿歌“小帮手”。

反思
这节课让幼儿渐进明白,理解爸爸妈妈的辛劳和付出,家长备感欣慰。

小百科:帮手指作为下级或副职人员而行动的人,助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