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的防治策略参考答案
布病防控措施

随着关于人兽共患性疾病的报道不断增多,人们对其重视程度也不断增加,而布鲁菌病是目前世界上流行最广、危害最大的人兽共患病之一。
布鲁菌病,也称波状热,是布鲁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
布鲁菌为布鲁菌病的病原菌,该菌可通过人体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引起感染,以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全身乏力、疼痛为主要特征。
布鲁菌病分布广泛,危害性非常大,其传播流行使世界各地经济受损严重,影响着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加强对该病的监测和防控,对保护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极其重要。
1.布鲁菌病的流行特点(一)传染源羊在国内为主要传染源,其次为牛和猪。
这些家畜得本病后,早期往往导致流产或死胎,其阴道分泌物特别具传染性,其皮毛、各脏器、胎盘、羊水、胎畜、乳汁及尿液也常染菌。
(二)传染途径①经皮肤黏膜接触传染,也可间接接触病畜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而受染。
②经消化道传染。
食用被病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食生乳以及未熟的肉、内脏而受染。
③经呼吸道传染。
病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可发生呼吸道感染。
(三)易感人群人群对布鲁菌普遍易感,青壮年男性由于职业关系,其发病率高于女性。
国内以特区牧民的感染率最高,多发生于春末夏初或夏秋之间。
2.布鲁菌病的防控措施近年来,由于布鲁菌病的频繁流行,全世界已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也因此积累了丰富的防控经验与教训。
布鲁菌病的预防和控制,涉及人类,动物和生态三个主体,因此,对布鲁菌病的预防和控制,通常采取多个部门的共同协调的策略。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召开会议讨论布鲁菌疫苗的研究发展,在人和动物布鲁菌病疫苗的研究方面得一致意见,并进行国际合作,在任何时候分享资源与经验。
在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以及国际上其他相关的团体联合, 共同成立了“重大动物疫病(包括人兽共患病)的全球早期预警体系”,同时强调了布鲁菌病的重要性,因为它不但直接危害公共安全,而且还影响动物和动物产品的贸易,同时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对牧区经济的影响最大。
布鲁氏菌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措施及建议

布鲁氏菌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措施及建议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氏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人类和动物都可感染。
它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和建议。
一、布鲁氏菌病的传播途径布鲁氏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最主要的途径包括接触感染动物或其分泌物、饮食感染污染的食物和饮用污染的水源。
人与人之间也可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血液、组织和分泌物而传播。
二、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措施1. 加强动物疫病监测和防疫(1)加强兽医监督,提高对养殖场动物疫病监测的力度;(2)定期对养殖场、农户进行动物疫病的检查,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3)加强兽医卫生监管,建立健全养殖场消毒、隔离和其他防控制度;(4)对可能感染过布鲁氏菌的动物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
2. 提升饮用水卫生安全(1)保障饮用水源的卫生安全,加强水源的检测和消毒工作;(2)加强对水井、水箱等水源设施的清洁、消毒和维护;(3)提倡饮用煮沸水或经过净化处理的水源。
3.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1)加强对食品加工、贮存、运输过程的卫生监管;(2)提倡食用煮熟的肉制品,避免生吃或未煮熟的肉制品;(3)加强对散养家禽、家畜的管理,防止家禽、家畜的粪便污染饮食水源。
4. 宣传教育(1)开展布鲁氏菌病知识的普及宣传活动,提高人们对布鲁氏菌病的认识和防护意识;(2)向养殖户、农户和居民普及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增强大家的自我保护意识;(3)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对布鲁氏菌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三、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建议1. 养殖户应加强对动物的日常管理和卫生环境的维护,在饲养、喂养和消毒等方面保持严格的卫生要求;2. 家禽、家畜的粪便应妥善处理,禁止将粪便堆放在饮食水源周围;3. 家庭烹饪要保持食品加工的卫生,煮熟的肉制品才能食用;4. 在接触可能感染布鲁氏菌的动物或其分泌物后,要及时洗手并做好个人卫生;5. 如有布鲁氏菌感染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不要随意服用药物,以免延误病情。
布鲁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及措施

布鲁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及措施摘要:布鲁氏菌病是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畜牧养殖业迅猛发展、各地域禽畜频繁调运的情况下,布鲁氏菌病检疫阳性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且危害人群数量也是与日俱增。
因此,控制布鲁氏菌病疫情要从源头抓起,要从教育群众入手,增强其防控意识;通过检疫、淘汰病畜和培育健康畜群为主导的综合性预防措施,才能防止畜间布病的发生,最终达到控制和消灭布鲁氏菌病的目的。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畜牧养殖业;人畜共患传染病;布鲁氏菌苗;免疫接种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近二十多年布病疫情出现反复,人间新发病人增多,研究新形势下人畜间布病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遏制布病流行与危害,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及人民群众健康﹝1﹞。
1、布病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1.1病原学布氏杆菌属无牙孢的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可分为6型,即羊型、牛型、猪型、犬型、森林鼠型、绵羊副睾型,但仅前4型对人类致病.1.2流行情况1.2.1传染源布病往往先在家畜或野生动物中传播,随后波及人类,是人畜共患传染病。
羊、牛、猪在布病流行病学上最为重要,既是动物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也是人类布病的主要传染源,鹿、犬和其它家畜居次要地位。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羊是主要传染源,有些地方牛是主要传染源。
1.2.2传播途径布氏杆菌可以通过体表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侵入机体,人的感染途径与职业、饮食、生活习惯有关。
2、布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采取以检疫淘汰病畜为主,免疫健康畜,开展健康教育,加强人间和畜间布病监测,及时发现和治疗病人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建立卫生与畜牧部门互通疫情的工作机制,及时发现畜间疫情,防止人间布病暴发流行。
加强畜间布病检疫和肉、奶制品流通环节卫生检测工作,杜绝病畜肉、奶上市。
加强牲畜交易市场管理,建立引进牲畜申报制度,防止布病病畜的输入。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我保护能力。
在临床医生中开展培训,较少布病的误诊和漏诊。
布鲁氏菌病的防治策略

布鲁氏菌病的防治策略
布鲁氏菌病的预防与处理
1、自治区每年几月定位布病宣传月()A
2、布鲁氏菌病诊断的金标准是()A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布病列为()B
4、关于布鲁氏菌感染途径的描述正确的是()C
5、试管凝集实验对人的阳性判定标准是大于或等于()C
布鲁氏菌病健康教育
1、下列核心信息中只属于面向领导及关键人物的是()C
2、下列选项中关于布病的描述错误的是()B
3、语言教育不包括()D
4、布病急性期首选抗生素治疗,WHO推荐的是()并用多西环素A
5、布病健康教育中存在诸多困难比如()E
布鲁氏菌病临床诊治
1、布病的主要体征的不包括()B
2、布病是一种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治疗方案因人而异,下列治疗方案中,选取不恰当的是()A
3、关于布病的主要症状说法中错误的是()C
4、下列疗效中属于好转的是()D
5、下列临床表现中属于布病的临床表现的是()A
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
1、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具有()A
2、下列关于布鲁氏菌病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
3、不同疫区具有不同的流行特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4、我国人畜间布病疫情,在20世纪50-60年代较重,70年代下降,90年代初疫情初步得到控制,但在()全国布病疫情又快速上升D
5、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不包括()C。
布鲁氏菌病的防治策略-1501-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1501-布鲁氏菌病的防
治策略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
1、我国人畜间布病疫情,在20世纪50-60年代较重,70年代下降,90年代初疫情初步得到控制,但在()全国布病疫情又快速上升
A、80年代后期
B、90年代中期
C、80年代中期
D、90年代后期[正确答案]
E、80年代初期
2、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具有()
A、空间分布[正确答案]
B、时间分布
C、人间分布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3、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不包括()
A、核实诊断
B、确定暴发疫情
C、隔离[正确答案]
D、病例、个案调查
E、、调查暴发疫情的原因
4、下列关于布鲁氏菌病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侵入机体,引起传染—变态反应性人兽共患的传染病
B、布病是甲类传染病[正确答案]
C、布病是人畜共患病。
布鲁氏菌病试题

布鲁氏菌病试题
题目: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放线菌,以下哪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该病?
A. 疫苗接种
B. 抗生素治疗
C. 隔离患病动物
D. 以上都可以
答案:D
解析: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放线菌。
预防和治疗该病的方法包括疫苗接种、抗生素治疗、隔离患病动物等多种措施,因此答案选D。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布鲁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放线菌,可以通过感染动物(如牛、羊、猪等)传播给人类。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尤其是在畜牧业发达的地区更为常见。
预防布鲁氏菌病的方法包括:
1.疫苗接种:目前已有多种布鲁氏菌病疫苗可用于预防该病。
疫苗的接种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但需要注意的是,疫苗并不能完全预防该病,因此还需采取其他预防措施。
2.隔离患病动物:对于已经感染布鲁氏菌病的动物,应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避免病毒传播给其他动物和人类。
3.个人防护:在接触感染动物时,应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避免直接接触感染动物的体液和组织。
治疗布鲁氏菌病的方法包括:
1.抗生素治疗:对于已经感染该病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抗生素治疗。
常用的抗生素有链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等。
2.对症治疗: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还需要进行对症治疗,如输液、止痛等。
综上所述,预防和治疗布鲁氏菌病的方法包括疫苗接种、抗生素治疗、隔离患病动物等多种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保障自身健康。
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治

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治
一.免疫措施:
1、选用S2疫苗免疫:可根据情况选择注射或口服免疫方式。
免疫一次后,免疫期至少可持续3年。
应尽可能提高群体的免疫密度,免疫密度越高,效果越好。
还应尽可能免疫3个月龄至6个月龄的羊,这样可以减少对血清学检疫的干。
二.检疫措施
1、应对羊进行定期检疫。
采用抽检方法进行检疫,但样品数量要具有统计学意义,样品范围要涵盖广泛。
选用S2疫苗免疫的地区,其检疫可在免疫后一年进行。
以后每年至少应进行一次检疫,有条件的应进行二次检疫。
2、检疫以血清学诊断技术为主,但要充分考虑流行病史、临床症状等。
3、检疫采用的血清学诊断技术和判定标准:1筛选试验: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血清0.03ml判定为阳性反应。
2正式试验:试管凝集试验(SAT),血清1∶50(++)以上为阳性。
补体结合试验(CFT),血清1∶10(++)以上为阳性。
鉴别试验:提纯布鲁氏菌病抗原CFT,血清1∶10(++)以上为阳性。
4. 病畜判定:
凡具备下列一项者判为病畜:
分离出布鲁氏菌;或正式试验中,有一项或二项试验出现阳
性,或初筛试验为阳性,并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和临床症状者。
5. 其他措施:除采取免疫、检疫的技术措施外,还需结合以淘汰病畜、加强种畜管理、推广人工授精等其他防治措施。
布鲁氏菌病的防治策略参考答案

xx病的防治策略一、xx病流行病学1、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不包括()C、隔离2、不同疫区具有不同的流行特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牛种布氏菌疫区主要传染源是牛,牛种菌毒力较弱,但有较强侵袭力,易造成牛发生布病暴发流行,对人致病较轻,感染率高发病率低,散在发病,症状不典型,病程短3、xx病的流行特征具有()A、空间分布4、下列关于布鲁氏菌病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布病是甲类传染病5、我国人畜间布病疫情,在20世纪50-60年代较重,70年代下降,90年代初疫情初步得到控制,但在()全国布病疫情又快速上升D、90年代后期二、xx病临床诊治1、下列临床表现中属于布病的临床表现的是()A、布病急性期的患者,潜伏期一般为1-3周,平均2周2、布病的主要体征的不包括()B、呼吸过缓3、布病是一种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治疗方案因人而异,下列治疗方案中,选取不恰当的是()A、急性期主要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4、下列疗效中属于好转的是()D、主要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体温正常;功能障碍明显改善,劳动能力基本恢复5、关于布病的主要症状说法中错误的是()C、无汗为布病主要症状之一,尤以急性期患者为甚三、xx病健康教育1、语言教育不包括()D、标语2、下列选项中关于布病的描述错误的是()B、布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甲类传染病3、布病急性期首选抗生素治疗,WHO推荐的是()并用多西环素A、xx4、下列核心信息中只属于面向领导及关键人物的是()C、当前布病防控策略及措施5、布病健康教育中存在诸多困难比如()E、以上都是四、xx病的预防与处理1、试管凝集实验对人的阳性判定标准是大于或等于()C、1:100+2、自治区每年几月定位布病宣传月()A、9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布病列为(B、乙类4、关于布鲁氏菌感染途径的描述正确的是()C、可以经过体表皮肤黏膜接触传播5、xx病诊断的金标准是()A、试管凝集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鲁氏菌病的防治策略
一、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
1、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不包括()
C、隔离
2、不同疫区具有不同的流行特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牛种布氏菌疫区主要传染源是牛,牛种菌毒力较弱,但有较强侵袭力,易造成牛发生布病暴发流行,对人致病较轻,感染率高发病率低,散在发病,症状不典型,病程短
3、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具有()
A、空间分布
4、下列关于布鲁氏菌病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布病是甲类传染病
5、我国人畜间布病疫情,在20世纪50-60年代较重,70年代下降,90年代初疫情初步得到控制,但在()全国布病疫情又快速上升
D、90年代后期
二、布鲁氏菌病临床诊治
1、下列临床表现中属于布病的临床表现的是()
A、布病急性期的患者,潜伏期一般为1-3周,平均2周
2、布病的主要体征的不包括()
B、呼吸过缓
3、布病是一种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治疗方案因人而异,下列治疗方案中,选取不恰当的是()
A、急性期主要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4、下列疗效中属于好转的是()
D、主要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体温正常;功能障碍明显改善,劳动能力基本恢复
5、关于布病的主要症状说法中错误的是()
C、无汗为布病主要症状之一,尤以急性期患者为甚
三、布鲁氏菌病健康教育
1、语言教育不包括()
D、标语
2、下列选项中关于布病的描述错误的是()
B、布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甲类传染病
3、布病急性期首选抗生素治疗,WHO推荐的是()并用多西环素
A、利福平
4、下列核心信息中只属于面向领导及关键人物的是()
C、当前布病防控策略及措施
5、布病健康教育中存在诸多困难比如()
E、以上都是
四、布鲁氏菌病的预防与处理
1、试管凝集实验对人的阳性判定标准是大于或等于()
C、1:100+
2、自治区每年几月定位布病宣传月()
A、9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布病列为()
B、乙类
4、关于布鲁氏菌感染途径的描述正确的是()
C、可以经过体表皮肤黏膜接触传播
5、布鲁氏菌病诊断的金标准是()
A、试管凝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