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山工艺规范

合集下载

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规开采工艺

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规开采工艺

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规开采工艺3.1 一般规定3.1.1 露天煤矿常用的开采工艺可分为间断开采工艺、连续开采工艺、半连续开采工艺、拉斗铲倒堆开采工艺和综合开采工艺。

3.1.2 露天开采工艺的选择,应结合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开采规模等因素,本着因矿制宜的原则,通过多方案比较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保证剥、采系统的可靠性;2 力求生产过程的简单化;3 具有先进性、适应性和经济性;4 设备选型规格宜大型化、通用化、系列化。

3.1.3 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不应配备备用设备。

3.1.4 当采掘场内有矿井采空区时,应对采空区进行专门探查,并应配备探查装备。

3.1.5 开采容易自燃的煤层,或采掘场有矿井的旧巷火区时,应设置煤层消防灭火设施,应确定水源并应采用矿坑积水或疏干排水。

3.2 间断开采工艺3.2.1 地质、地貌复杂和运输距离较短的露天煤矿,宜选用单斗挖掘机-卡车运输开采工艺;地质、地貌简单,当地土地资源价值相对较低,以及采掘场走向较长、运输距离较远的露天煤矿,宜选用单斗挖掘机-铁路运输开采工艺。

3.2.2 单斗挖掘机和装载机采掘的台阶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表土和不需爆破的软岩,不应大于采掘设备最大挖掘高度;2 需要爆破的岩层,不应超过单斗挖掘机最大挖掘高度的1.2倍;3 采用多排孔爆破或爆破后岩块较大时,台阶高度不应大于单斗挖掘机最大挖掘高度;4 采煤台阶高度,除应符合本条第1款~第3款的规定外,尚应根据煤层厚度、倾角及减少开采损失和夹矸混入等因素确定。

3.2.3 采掘带宽度应根据岩性、煤岩分采要求、采掘设备规格和采掘方式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采用单斗挖掘机-铁路运输开采工艺时,表土及不需爆破岩层的采掘带宽度,不宜大于单斗挖掘机站立水平挖掘半径的1.5倍;需要爆破的岩层和煤层的采掘带宽度,应按爆堆宽度等于单斗挖掘机站立水平挖掘半径的1.5倍或按一次采掘宽度的整数倍确定;2 当采用单斗挖掘机-卡车运输开采工艺时,采掘带宽度宜按调车方式和双面装车的要求确定。

露天矿山开采工艺与安全技术

露天矿山开采工艺与安全技术

5
电气安全:规范电气设备安装和使用,防止触电、短路等事故发生
6
应急救援: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救援能力,降低事故损失。
安全培训与教育
培训内容:包括矿山安全法规、安 全操作规程、事故预防和处理等
培训方式:包括课堂培训、现场培 训、模拟操作等
培训对象:包括矿山管理人员、技 术人员、操作人员等
教育效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 安全操作技能,降低事故发生率

07
矿山关闭:包 括设备拆除、 土地移交等环

2
露天矿山安全技 术
安全防护措施
1
边坡监测与治理:实时监测边坡稳定性,采取措施防止滑坡、塌方等事故发生
2
防尘防噪措施:采取洒水、绿化等措施降低粉尘污染,控制噪声排放
3
爆破安全:严格控制爆破作业,确保爆破安全
4
交通安全:加强矿山道路安全管理,防止交通事故发生
绿色矿山的定义:指在矿产资源 开发过程中,采用环保、节能、 高效的开采技术和管理措施,实 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环境污染最 小化、生态破坏最小化的矿山。
绿色矿山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矿山废水处 理、矿山废气治理、矿山固体废 物处理、矿山噪声治理等。
绿色矿山建设的意义:有利于保 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开采流程
01
勘探与规划: 确定矿区范围、 地质条件、资 源储量等信息
02
矿区建设:包 括道路、电力、 供水等基础设
施建设
03
采矿准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包 括设备选型、 采矿方案制定

04
矿石开采:包 括钻孔、爆破、 装载、运输等
环节

露天矿山技术规范

露天矿山技术规范

露天矿山技术规范标准编号:JC/T 1081-2008发布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日期:2008-06-16实施日期:2008-12-01提出单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归口单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起草单位:中国石材工业协会等起草人:林玉华、章少华、江炳林、张德聪等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装饰石材露天矿山矿床地质勘查、矿山设计、矿山建设和生产的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装饰用途的花岗石、大理石、板石以及砂岩类天然石材露天矿山。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所包含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6722 爆破安全规程GB16423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J22-87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T13890 天然饰面石材术语DZ/T020 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JC/T204 天然花岗石荒料JC/T202 天然大理石荒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主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流线构造linear flow structure岩浆在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构造。

岩奖中长形矿物(角闪石等)及长形捕虏体、析离体等呈长轴定向排列,一般平行于岩浆流动方向。

流线方向代表岩石容易劈裂的方向。

3.2 流面构造planar flow structure岩浆在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构造。

岩浆中片状矿物(云母等)、板状矿物(长石等)及扁形捕虏体、析离体呈层状及带状排列。

流面发育的方向代表岩石容易劈裂的构造面和加工时的锯切面方向。

3.3 荒料率block yield设定体积的矿体中,开采出符合要求的荒料总体积与该矿体体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分为图解荒料率(根据测点露头节理裂隙素描图截取荒料统计得出)、试采荒料率和生产荒料率。

《石材露天矿山技术规范》(JC××××

《石材露天矿山技术规范》(JC××××

《石材露天矿山技术规范》(JC××××-2006)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石材露天矿山地质和采矿的要求,适用于花岗石、大理石、砂岩及板石的露天矿山地质勘查于开采设计、建设和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爆破安全规范》(GB6722)《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7-2002)《天然花岗石荒科》(JC/T204-2001)《天然大理石荒科》(JC/T202-2001)3.矿床地质要求3.1储量要求3.1.1矿床资源储量规模划分,见表1。

表 1 石材矿床矿石储量规模划分表3.1.2矿山建设规模要求,见表2。

表2 石材矿山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3.2土地工作程度要求3.2.1地质勘查工作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地勘单位承担,大中型矿山提交详查以上工作程度的地质报告,小型矿山可提交普查报告。

3.2.2在详查地质工作开始前,应与矿山开采专业设计单位、生产单位共同确定首采区和试采区位置。

3.2.3试采区的大小应视石材品种及其赋存条件而定,其长度应不小于30M,宽度应在剥离风化层后继续推进不小于10M,或每一试采点采出的荒料体积不小于50 M3。

3.2.4试采点应详细测绘节理裂隙产状、密度,对石材本身的瑕疵(色斑、色线等)进行统计。

石材荒料率应按照三维方向尺寸进行统计于计算。

3.2.5统计与计算花岗石、大理石和厚层砂岩荒料率的最小荒料规格应为65cm×40cm×70cm,板石和薄层砂岩、千枚岩等相当于石板用途的矿山不以此为最小荒料规格,具体指标可由矿山、地质和设计三方单位商定。

4.矿产开发利用研究石材露天矿山建矿前应进行矿产开发利用研究,矿产开发利用方案应由资料的设计、咨询单位编写,并经相关部门审批。

5.矿山设计石材矿山在开采前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开采设计,并经相关部门审批。

《石材露天矿山技术规范》(JC××××

《石材露天矿山技术规范》(JC××××

《石材露天矿山技术规范》(JC××××-2006)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石材露天矿山地质和采矿的要求,适用于花岗石、大理石、砂岩及板石的露天矿山地质勘查于开采设计、建设和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爆破安全规范》(GB6722)《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7-2002)《天然花岗石荒科》(JC/T204-2001)《天然大理石荒科》(JC/T202-2001)3.矿床地质要求3.1储量要求3.1.1矿床资源储量规模划分,见表1。

表 1 石材矿床矿石储量规模划分表3.1.2矿山建设规模要求,见表2。

表2 石材矿山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3.2土地工作程度要求3.2.1地质勘查工作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地勘单位承担,大中型矿山提交详查以上工作程度的地质报告,小型矿山可提交普查报告。

3.2.2在详查地质工作开始前,应与矿山开采专业设计单位、生产单位共同确定首采区和试采区位置。

3.2.3试采区的大小应视石材品种及其赋存条件而定,其长度应不小于30M,宽度应在剥离风化层后继续推进不小于10M,或每一试采点采出的荒料体积不小于50 M3。

3.2.4试采点应详细测绘节理裂隙产状、密度,对石材本身的瑕疵(色斑、色线等)进行统计。

石材荒料率应按照三维方向尺寸进行统计于计算。

3.2.5统计与计算花岗石、大理石和厚层砂岩荒料率的最小荒料规格应为65cm×40cm×70cm,板石和薄层砂岩、千枚岩等相当于石板用途的矿山不以此为最小荒料规格,具体指标可由矿山、地质和设计三方单位商定。

4.矿产开发利用研究石材露天矿山建矿前应进行矿产开发利用研究,矿产开发利用方案应由资料的设计、咨询单位编写,并经相关部门审批。

5.矿山设计石材矿山在开采前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开采设计,并经相关部门审批。

露天矿山开采工艺及安全技术

露天矿山开采工艺及安全技术
废水来源:露天矿山开采过程 中产生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处理方法:沉淀、过滤、吸 附、生物降解等
处理效果:达到国家排放标 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噪声,影响周边居民和生态环境 采取有效的噪声控制措施,如安装消声器、使用低噪声设备等 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噪声的产生 合理规划矿山的布局和作业时间,避免对周边居民造成影响
露天开采:从地表挖掘矿石,使用大型机械设备 地下开采:通过矿井进入地下,使用矿车或提升机 联合开采:露天和地下开采相结合,根据矿床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开采方法选择:根据矿床的规模、矿石品位、地形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露天开采的基本概念:指将地表或近地表的矿体在剥离了上覆岩层后进行采矿的过程。
采剥工艺流程:包括穿孔、爆破、铲装、运输和排土等主要工序。
排土场周边应设置安全警示标 志和围栏,禁止非工作人员进
入。
排土场作业人员应经过专业培 训,熟悉排土场安全知识和应
急处理措施。
通风排尘的原理:利用风流将粉尘排出矿坑,降低矿坑内的粉尘浓度 通风排尘的方式: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方式 通风排尘的要求:风流速度适中,风流方向与粉尘扩散方向相反,风流均匀分布 通风排尘的设备:通风机、风筒、调节窗等
隐患排查机制: 建立隐患排查制 度,对存在的安 全隐患进行及时 排查、评估和整 改,防止事故发
生。
检查与排查人员 培训:加强安全 检查和隐患排查 人员的培训,提 高其专业能力和
责任心。
检查结果与整改 反馈:及时将安 全检查和隐患排 查结果向相关部 门反馈,并督促 整改落实,确保
矿山安全。
露天矿山事故预防 与应急处理
设备故障:矿山 设备老化或维护 不当导致的事故

露天矿山开采工艺及安全技术

露天矿山开采工艺及安全技术

正在进行开采和将要进行开采的台阶所组成的边帮叫工 作帮(图1-3的DF).
通过非工作帮最上一个台阶的坡顶线与最下一个台阶的 坡底线所作的假想斜面叫非工作帮坡面或最终帮坡面(图1 -3的AG、BH)。最终帮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最终帮(边) 坡角。
通过工作帮最上一个台阶的坡底线与最下一个台阶的坡 底线所作的假想斜面叫工作帮坡面。(图1-3中DE)。工 作帮坡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工作帮坡角。
露天矿山开采工艺与安全技术
目 录—第一章 1~4节
第一章 露天开采
• 第一节 露天开采概况与常用术语 一、开采概况 二、常用基本术语
• 第二节 露天开采境界确定 一、剥采比 二、经济合理剥采比的确定 三、确定露天开采境界原则 四、境界剥采比的计算方法 五、露天开采境界的确定方法 六、露天矿开采境界合理确定与安全的关系
这种方法是以矿石工业储量做为计算基础,使露天开采矿石盈 利等于地下开采矿石盈利.其关系式为:
UL
nb 1
UD
γ ——矿石容量,吨/米3;
n ——剥采比,米3/米3;
b ——剥离成本,元/米3; UL、UD ——分别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时每吨工业储量矿 石所获盈利,元/吨。
其经济合理剥采比:
n jh
=
CL=γ˙a+n˙b
(1-5)
式中 CL——露天开采的原矿成本,元/米3
a——露天开采纯原矿成本,元/米3
b——露天开采的剥离成本,元/米3
γ——矿石容量,吨/米3
n——剥采比,米3/米3
使露天开采原矿成本不超过地下开采成本,即:
γa+nb≤γ˙CD
(1-6)
式中 CD —— 地下开采的原矿成本,元/吨.
V n j = A

非煤露天矿山设计规范

非煤露天矿山设计规范

非煤露天矿山设计规范
露天矿山是一种重要的矿山开采方式,其设计规范直接关系到矿山的安全、高效开采和环保等方面。

本文将从非煤露天矿山设计规范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非煤露天矿山设计。

1. 地质勘查与选矿确定
地质勘查是露天矿山设计的首要步骤,其目的是准确了解矿山地质构造、矿体赋存和矿化特征等信息。

在确定矿体后,需要进行选矿确定,确定矿石品位和选矿工艺,为后续的开采作业提供基础数据。

2. 矿山平面设计
矿山平面设计是矿山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目的是确定矿山开采的布置方式和矿山结构。

在进行平面设计时,需要考虑矿体的形状、倾向和倾角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开采方案,确保矿石的高效开采。

3. 矿山开采工艺设计
矿山开采工艺设计是矿山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确定矿山的开采工艺流程和生产计划。

在进行工艺设计时,需要考虑各种工艺参数和设备选型,确保开采作业的顺利进行。

4. 矿山采空区处理与回填
矿山开采完成后,会形成一定的采空区,为了减少对地表环境的影响,需要对采空区进行处理与回填。

在进行采空区处理时,需要考虑环保要求,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对地表环境的破坏。

5. 矿山安全与环保管理
在矿山设计中,安全与环保是始终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矿山设计规范中应包含安全与环保管理措施。

在进行矿山设计时,需要考虑安全生产和环保要求,确保矿山开采作业的安全可靠和环境友好。

综上所述,非煤露天矿山设计规范是保障矿山开采的安全、高效和环保的重要基础。

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设计规范,才能确保非煤露天矿山的良性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露天采场工艺技术规程
露天开采是从地表开始逐层向下进行的,每一水平称为一个台阶。

一个台阶的开采使其下面的台阶被揭露出来,当揭露的面积足够大时,就可以开始下一个台阶的开采。

随着开采的进行,采场不断的向下延伸和向外扩展,直至到达设计的最终境界。

在此过程中,剥离工程与采矿工程的关系对露天矿山工程能够正常进行,有用矿产能够合理开采,且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作用。

1、剥离管理:
1、1剥离工艺流程
斜坡道施工方样技术交底
安全挡坎
标高控制开拓斜坡道
排水沟
标高控制掘沟安全挡坎
标高控制分层平面开挖平整度
台阶坡面
清理凿岩工作面
安全平台
平台开挖线放样技术交底
凿岩爆破
1、2开拓斜坡道
技术要求
(1)平面位置与设计吻合,误差±0.3m
(2)宽度符合设计要求,误差±0.5m
(3)纵坡不大于10%;局部最大纵坡不大于12%,且坡长不大于43m
(4)平整度眼睛观看平顺,无明显凸凹,±0.15m以内
(5)外侧安全挡坎平顺、规则,宽×高=0.8m×0.6m
(6)工作进度与计划吻合,必须超前一个分层
(7)内侧排水沟宽×高=1m×0.5m
1、3掘沟
(1)根据各分层《采剥综合平面布置图》布置
(2)严格控制掘沟底标高,与分层标高吻合,误差±0.2m
(3)工程进度与计划吻合,必须在上一分层剥离结束前完成
(4)掘沟宽度与挖机工作台数所需工作线长度吻合,最小底宽20m
1、4分层平面开挖
(1)标高与设计一致,误差±0.5m
(2)平整度除局部爆破残根、瞎炮引起的凸凹外,控制在±0.8m,且眼睛观看大面平整,施工形象文明
(3)工作面挖机摆放规则,工作间距7—10m,同一工作面统一推进,两机之间不留残堆,不留墙,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4)提高工作线利用率,减少移动,提高挖机工作效率
1、5台阶施工
(1)浮石清理,在下一个分层开挖前,必须对上一分层坡面浮石进行清理,确保下一分层剥离施工安全
(2)各分层安全平台标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误差±0.3m
(3)上一台阶坡面浮石清理及安全平台清扫完成后,具备施工放样条件,及时施工放样,个点位要标明标高,且标志明显
(4)靠近坡面凿岩施工,必须经过设计并通过生产设能部审查通过;设计中应包括控制减震措施及相关设计参数,而且符合《爆破安全规程》
(5)台阶坡面角,符合设计要求,误差±2°
(6)安全平台宽度符合设计要求,误差±0.5m
(7)台阶坡面不允许超挖、欠挖,欠挖不大于±0.5m
(8)台阶坡面、平台清理验收不合格,不允许进入下一分层施工
1、6凿岩
(1)根据各个分层爆破顺序设计图,放样凿岩区域,根据岩性
最小抵抗线,确定经济合理的空网参数,放出炮孔
(2)爆块区域大小要根据剥离进度计划设计,并用装运设备工作参数验证工作线长度能否满足生产需求
(3)凿岩前测定凿岩面标高,确保孔底标高与设计分层平面标高吻合,误差0.1m (4)矿块孔网参数确定,保证800mm以上大块产出率小于20℅,减少二次破碎
(5)孔底超深为最小抵抗线的0.35倍,最小抵抗线不大于3米
(6)矿块出矿留3m,作为侧向挤压爆破介质,且合理加大第一段管状药量(7)靠近边坡必须采取控制爆破及减震措施,确保边坡稳定,满足生产安全要求
2采矿管理要求
2、1采矿工艺流程
分层地质填图
分层地质取样及储量计算
矿块划分查明矿体赋存条件
根据品质及赋存条件划分矿块
采矿单体设计
矿体厚度
上盘剥离直接暴露矿体—小于大于1.5m—上盘剥离3至5m
爆块垂直矿体走向布置清理矿体上盘弃渣矿岩整体记录各孔矿体位置
(5分层一次性清理)穿孔起爆采用空气耦合装药
软弱介质用岩粉填塞
整平矿体底脚平台矿体上盘岩石清理
出坑综合样
分层矿体采掘配比发矿
出坑块度
剥离矿体下盘弃渣
按剥离规定清理平台、边坡
2、2矿块划分
(1)五米分层地质填图:每分层矿体后适时进行原始地质编录,并进行地质填图,表明岩层界线及岩性,断层位置,类型及产装
(2)分层地质取样及储量计算:每分层矿体揭露后,适时进行地质取样及矿块编录,依据cu≥0.3℅作为边界品位进行矿块圈定。

依据各矿块赋存条件,进行储量计算,为采矿单体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3)采矿单体设计:依据地质资料,进行采矿单体设计,并计算每设计贫化率,损失率,且两者控制在3m以内
(4)地质工作必须随分层掘进工作同时进行,随分层剥采工作结束,不得延误。

单体设计在下分层采矿工作开始前必须结束,无相应的单体设计而又必须采矿时需经生产设能部及公司相关领导审批,查明原因,追究相关人员或施工单位责任。

2、3采矿
根据矿体空间赋存条件、厚度,采用合理、使用的清理、采矿方法
(1)矿体厚度小于1.5m,且矿石松散的细脉状,零星扁豆状透镜体矿块
a.上盘剥离时直接暴露矿上盘,原则上不允许从矿体下盘推进(掘沟除外)
b.整平上盘矿体底脚平台
c.沿矿体走向采矿:挖机顺破刮矿,收集成堆后装车
d.对透镜产出的零星矿石,先清理杂石,待矿体充分暴露后再采集装车,原则
上不允许“掏洞式”采矿,造成过大的贫化,损失
e.对于需起爆才能采出的细脉状,零星透镜状矿体,应先起爆矿体后采装
f.矿石采集并清理结束后,矿石下盘围岩一次起爆,并按剥离规定清理平台、
边坡
(2)大于1.5m以上成矿连续性好的矿体
a.矿体上盘剥离预留3至5m围岩,作为矿块起爆保护层。

保护层厚度,根据块体倾角具体确定,原则:以矿体上盘底脚线为预留边界。

不能预留过多影响采矿速度。

b.采用矿岩整体穿孔起爆
起爆方向垂直矿体走向布置,原则上一个矿块一次起爆,矿块较大时分次起爆合理确定孔网参数,穿孔时记录各个矿体及柔软介质的位置,在装药时,采用空气耦合装药,矿体位置必须合理,充分分配炸药量,大块产出率(块度≤800mm)控制在20左右,软弱介质采用岩粉填塞,以减少炸药能耗损失
起爆前,爆块前矿堆预留3米矿不出,作为矿块挤压爆破介质,采用挤压爆破
c.矿块起爆后,先清理上盘围岩预留石渣,严禁边出渣边采矿
d清理矿块,待矿石充分暴露后,对爆堆综合取样,确定综合品位,对不同的矿块发矿。

要根据计划入选品位,确定确定合理配比发矿
e.严格控制发矿出坑块度。

原则上小于800mm
f.矿石采掘并清理完毕后,按剥离规定清理平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