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平滑度和吸墨性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

合集下载

纸张的印刷适性及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纸张的印刷适性及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纸张的印刷适性及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影响纸张印刷适性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如下几项:
纸张丝缕
是指纸张中大多数纤维排列的方向,一般把纤维排列方向与平板长边
垂直的叫横丝缕纸张。

纸张是一种对水分很敏感的物质,由于温、湿度的变化,纸张丝缕不
同方向的伸缩率相差很大。

因此,印刷或印后加工中,应考虑纸张丝缕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

在书刊装订中,书芯最好选择直丝缕纸,即纸张丝缕与书背平行,软封皮纸张的丝缕与书背垂直,以保证书本的平整度。

纸张的抗张强度
是指纸张或纸张所能承受的最大的张力,用绝对张力或断裂长来表示。

卷筒纸在高速轮转印刷中,如果纸张的抗张强度低于纸张受到的纵向拉力,就会出现纸张的断裂故障。

印刷速度越快,用于印刷的纸张的抗张强度应该越大。

纸张的表面强度
是指纸张在印刷过程中,受到油墨剥离张力作用时,具有的抗掉粉、
掉毛、起泡以及撕裂的性能,用纸张的拉毛速度来表示,单位是m/s。

高速印刷机印刷或用高黏度的油墨印刷时,应选用表面强度大的纸张,否则易发生纸张掉毛、掉粉的故障,从纸面上脱落下来的细小纤维、填料、涂料粒子,容易将印版上图像的网纹堵塞或堆积在橡皮布上,引起“糊版”
并使印版的耐印力下降。

纸张的含水量
指纸样在规定的烘干温度下,烘干至恒重时,所减少的质量与原纸样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纸张结构特点及性能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

纸张结构特点及性能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

4 )光 学 特 性
向 选 择 油 墨 吸 收 性 能 好 ,干 燥 固 着 快 的 纸 张 ,这 有 利 于 大 批 量 的 印 刷 ; 在 印 制 精 美 画 册 时 , 印 刷 油 墨
多 选 择 氧 化 结 膜 型 或 挥 发 干 燥 型 , 为 很 好 地 体 现 印
纸 张 的 光 学 特 性 会 对 印 刷 品 的 呈 色 效 果 产 生
说 ,吸墨 性 过 大会 导 致 对 油 墨连 结 料 的过 分 吸 收 ,
印 迹 黯 淡 无 光 泽 ,甚 至 产 生 透 印 或 粉 化 现 象 ; 吸 墨
性 过 小 ,则 减 慢 油 墨 干 燥 速 度 , 易 导 致 印 品 背 面 蹭 脏 。 在 实 际 应 用 中 ,根 据 纸 张 的 不 同 的 使 用 目 的 , 选 择 不 同 的 纸 张 。 比 如 在 对 印 品 质 量 要 求 不 高 的 报 纸 业 中 , 一 般 使 用 以 渗 透 干 燥 为 主 的 油 墨 ,我 们 倾
2 纸 张 性 能 对 印 刷 品 质 量 的 影 响
1)平 滑 度
拉 版 的 方法 使 图 文变 形量 与 纸 张 变形 量 达 到 一致 , 使 套 印 更 精 准 。 另 外 , 纸 张 由 于 存 在 两 面 性 ,在 印 刷 过 程 中 会 因 吸 湿 不 均 而 卷 曲 ,这 会 造 成 输 纸 的 困 难 和 故 障 。 因此 ,印刷 前 应 将纸 张 充 分调 湿 ,直至
可 能 在 油 墨 转 移 时 转 移 效 果 不 均 匀 , 使 网 点 形 状 失
真 ,低 密 度 处 网 点 丢 失 受 损 , 高 密 度 处 网 点 并 级 , 这 样 网 点 构 成 的 印 品 必 然 清 晰 度 低 ,层 次 不 丰 富 。

影响胶印质量关键因素分析

影响胶印质量关键因素分析

影响胶印质量关键因素分析高质量的印刷品是印刷工作追求的终极目标。

印刷质量主要是指印刷品各种特性的综合效果,即绝对质量,另一方面,又必须应客户要求,印刷品与客户样品一致,这种对原稿复制的忠实性称为相对质量.影响印刷品质量的因素很多,本文仅从纸张与油墨的印刷适性、印前技术和再现技术等三个关键影响印刷品质量因素进行分析,阐述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提高印刷质量。

一、纸张、油墨的印刷适性1.纸张的性能对印刷品的影响印刷品质量与纸张的种类高度相关。

具体说,与纸张的表面平滑度、吸墨性、强度、PH值等5个方面有关。

①纸张的平滑度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

纸张平滑度的高低实际上表现为纸张表面空隙的大小,因此,平滑度的高低对印刷品的质量影响较大。

纸张的平滑度高,印品上的版面图文可以得到如实的再现,尤其是小网点可得到准确还原。

而平滑度低的纸张,由于纸面存有凹陷状,易使网点印刷不清晰,印品版面层次有欠分明。

纸张的平滑度和厚薄均匀度对印刷压力和墨色能否保持均匀一致将有直接的影响。

但是,确保纸张平滑度,主要是采取加填料和压光等方法,这样纸张的紧度提高,其弹性和吸墨性则相对下降,于是印品背面易发生蹭脏现象。

此外,当印刷压力偏大时还易使油墨层铺展、印迹扩大变形.基于这些情况,对纸张平滑度不均、粗光明显差异的,应归类分开,以便在印刷平滑度差的纸张时,通过适当加大印刷压力和墨量来获得清晰的印迹,从而提高印刷质量。

②纸张的吸墨性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

油墨的转移是压力和纸张纤维交织间隙所组成的毛细作用完成的.即当纸张受压后,交织纤维间隙压缩,而压力消失后,纸张表面由于弹性的作用即恢复原状,并同时吸附油墨,这就是墨层形成的过程。

各种纸张由于纤维组织的松紧不一,吸墨性也就不同。

吸墨性好的纸张其所需的印刷压力轻,印版的耐压率就高.如果纸张过于松弛的话,其纤维间隙过大,那么,当油墨黏度较大时便会产生拉纸毛弊病;反之,当油墨黏性较小时,则易使连结料迅速渗透,引起透印现象,对此应通过提高油墨黏性,以适应纸张的印刷适性.所以,纸质紧密、吸墨性较小的纸张多用于彩色印刷,这样可避免油墨中连结料渗透后颜料脱落,而使墨层失去光泽影响印刷质量,但同时也易产生干燥慢、易粘脏、晶化等不良现象。

纸张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纸张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知识文库 第22期203纸张对印刷质量的影响张治军在印刷品生产过程中,决定印刷品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纸张是其中之一。

影响产品质量的纸张印刷适性有白度、吸墨性、平滑度、酸碱度、尺寸稳定性、表面强度等。

熟悉和掌握纸张的这些印刷适性对印刷品质量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并在印刷品生产过程中进行正对性的处理,不仅可以保证印刷产品的质量,而且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印刷产品是一种艺术商品,它是由视觉来评判的,它的质量取决于许多因素。

纸张的特性是一个很重要因素。

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印刷行业对印刷材料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有必要认识和掌握印刷材料的基本组成、结构和性能,特别是纸张的印刷适性。

纸张印刷适性优良,可充分完成油墨转移,使图文信息在纸张表面清晰地再现,从而获得高品质的复制效果。

然而,由于纸张等材料和加工技术的限制,大多数彩色连续调图像不能忠实地再现原来图像的色彩,只能使印刷图像尽可能接近原始图像。

纸是印刷工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纸张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印刷品的质量。

因为纸张的印刷适性不同,其印刷适性也明显不同。

在印刷过程中,纸张的印刷适性有纸张白度、油墨吸收性、表面平滑度、pH 值、纸张尺寸稳定性、纸张表面强度等。

这些特性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纸张印刷适性对印刷产品光泽度的影响。

在印刷生产过程中,印版图文区域的油墨转移到纸张表面,填补了比较粗糙的纸张表面,使印刷产品表面相当光滑。

印刷产品表面墨层对光的镜面反射决定了印刷产品光泽度的好坏,而墨层对光的镜面反射与纸张的印刷适性密切相关。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纸张,光泽度随墨层厚度的变化趋势是不同的。

虽然油墨是相同的,但不同纸张的印刷萍光泽度随墨层厚度变化的趋势有所不同。

高光涂布纸在墨层较薄时,印刷产品光泽度随着墨层厚度的增加反而减小。

这是由于油墨墨层覆盖了原本高光泽度的纸张本身,而墨层本身的光泽度由于纸张的吸收而比较低。

纸张平滑度和吸墨性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

纸张平滑度和吸墨性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
张 平滑度与 印品的质量 的关系 .现在 只局限在定性 的讨论 无法 给 出油墨 向纸张 转移 的数
学模 型 .建 立表达油 墨转移 的数学 方程 定量 的描 述纸张 的平滑 度对油墨转移 的影响 .不
能满足 E, 过程数据化 的要求 。 pJ ¥
由于 纸 张 的 吸 墨 性 体 现 纸 张 对 油 墨 的吸 收 能 力 该 性 能 取 决 于 纸 浆 造 纸 工 艺 等 很 多 因


纸张平滑度和纸张 吸墨性研究 的现状
由于纸张 的表面 凹凸程 度不大 以及纸 张的可压缩性 一般无法直接利 用别的行业里 测 量表面不 平度的方法 这 给研究纸张 的平滑度 与印刷品 的质量带来 了一定 的麻 烦 现在 测 量纸张平衡 的方法有空气 泄漏法 ( 别克式 ) 光 学接触法 .针 描法 水迹法等 。关于纸
素 ,国 内外 E t 理论工作者 对纸张 的吸墨性能进行 了大量定性和 定量的研究 .通 常采用测 pl  ̄ J 定纸 张吸收 油墨的吸收速度 或吸收 量的方法表征纸 张的吸收性 能 ,如毛细管 吸收速 度法和 表面 吸收质量法。本 文采 用IT p G E  ̄适性仪 测量吸墨性 。
二 、纸张平滑度
度降低 反 差变小 。如 果墨层太厚 容易使油 墨由低 凹处溢 出,造成 印迹 毛边 网点扩大
图1
严重等 。所 以平滑度 比较 好的纸张 能够 比较容 易的控制 油墨的需要量 并 且在整体上能给
l ¨ 。稳0 l 蠹h
0 - 鏊0 譬
曲质与 峨 | I
l l
纸张 生产 工艺对纸张平 滑度的影 响主要取决于造纸 工艺 .特别是纸张 内部的纤维本 身
的形态 纤 维的分布形态 加填量 以及压光程度 。如果单纯 的从 获得纸张平滑 度的角度来

纸张性能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纸张性能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纸张性能对印刷质量的影响摘要:本文结合实际印刷的工作经验,对纸张印刷平滑度、油墨接受性能等12个纸张的重要印刷在实际印刷过程中影响印刷品质量的情况进行分析,力求为纸张制造工艺提供纸张应用方面的参考依据,使造纸时对各项使用性能指标的控制更有针对性。

纸张的种类繁多,但一各种用途的纸张,基本上都要进行图文印刷。

所以纸张的印刷性能是衡量纸张性能的重要指标。

纸张的印刷性能决定着印刷过程中能否顺利印刷,以及能否得到高质量的印刷品。

纸张的性质,在一定条件下取决于所选用的植物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能,以及制浆方法。

当然,与印刷条件和油墨性能也有密切关系。

下面主要谈谈纸张各种性能与实际印刷使用要求的关系。

1、纸张平滑度1. 1、平滑度在印刷中的重要性纸张平滑度是指纸张表面的平整程度。

它是纸张重要的印刷性能,印刷平滑度是在纸张上获得忠实于原稿的印刷品的首要条件。

它决定了在压印瞬间,纸张表面与着墨的印版或橡皮布表面接触的程度,是影响油墨转移是否全面,图文是否清晰的重要因素。

印刷的目的就是要忠实地再现原稿,它包括颜色和阶调的再现两个方面。

阶调的再现要求把印版上用网点组成的图像,通过印刷完整还原在纸面上,这就要求油墨能均匀地分布在各个网点内。

目前,印刷在涂料纸上的网点线数大多数为150线/英寸(甚至更高),这时最小的网点间隔为170 um左右。

除了网点与网点相重叠的暗调部分外,中间调部分的网点直径都在170um以下,亮调部分的网点直径就更细小,也就在几十微米以下了。

如果纸面上有较大的凹凸不平,显然就不利于细小的网点还原,无法体现高精细产品应有的阶调层次。

无论采用何种印刷方式,用平滑度高的纸张所得印刷品,其字迹和图像的轮廓都比较清晰,这是因为平滑度高的纸张在压印时,能较好地与版面接触,从而能使印版上的油墨层均匀地转移到纸面上的结果;而平滑度低的纸张,在印刷时由于表面不平整,从微观上看,压印时纸表面与印版的接触是不均匀的,因此各处产生压力的不均一,油墨的转移量便受到影响,体现在印张上则是墨膜厚度的不一致,并且印版上细小网点因纸张该处下陷产生复制故障,即图像的亮调层次丢失,如果是图像实地部分则墨色均匀性下降,达不到预期的印刷密度,严重时能够观察到印张上印迹发虚,墨色不均一,影响图像复制效果。

印刷材料性能对胶印质量的影响

印刷材料性能对胶印质量的影响
 ̄■ …l 艺 技 术 ■ ■■o ■iW ■■ r ■n ■■ d工 ' … ■ t ■ 一

2 8 .8 o1
印刷材料 性能对 胶印质量 的影 响
天津职 业大学印刷工程 系 孟婕
胶 印 过 程 中 印刷 材 料 的性 能 对 印刷 质 量 的影
实 际 印 刷 中 如 果 纸 张 比 实 际 需 要 的平 滑 度 要 差 , 印 刷 操 作 人 员 可 以采 用 适 当 提 高 印 刷 压 力 或 增
加 墨层 厚 度 两种 方法 来提 高 印 品质 量 ,但一 定 要注
响 很 大 , 因 此 合 理 选 用 印 刷 材 料 ,掌 握 印 刷 材 料 性
能 , 对 提 高 胶 印质 量 有 着 重 要 意 义 。 本 文 从 纸 张 、
油 墨 、 润 版 液 等 印 刷 材 料 的 印 刷 适 性 入 手 , 分 析 阐
述 这 些 性 能与 胶 印质 量 之 间 关 系 , 以印刷 出高质 量
的产 品。
意要 有一 定 的限度 。 2)纸 张 吸 墨 性 对 胶 印 质 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影 响
纸 张 的油 墨 吸 收 性 能 决 定 着 油 墨 印刷 到 纸 张
1 纸 张 性 能 对 胶 印 质 量 的 影 响
组 成 的 毛 细 作 用 完 成 的 。 即 当 纸 张 受 压 后 ,交 织 纤 维 间 隙 压 缩 ,而 压 力 消 失 后 , 纸 张 表 面 由 于 弹 性 的 作 用 即 恢 复 原 状 , 并 同 时 吸 附 油 墨 , 这 就 是 墨 层 形 成 的 过 程 。 各 种 纸 张 由 于 纤 维 组 织 的松 紧 不 一 , 吸 墨 性 也 就 不 同 。 吸 墨 性 好 的 纸 张 其 所 需 的 印 刷 压 力 轻 ,印版 的耐 压 率 就 高 。如 果 纸张 过于 松 弛 的话 , 其 纤 维 间 隙 过 大 , 那 么 , 当 油 墨 黏 度 较 大 时 便 会 产 生 拉 纸 毛 弊 病 ;反 之 , 当 油 墨 黏 性 较 小 时 ,则 易 使 连 结 料 迅 速渗 透 ,引起 透 印 现 象 ,对 此应 通 过 提高 油 墨 黏 性 , 以 适 应 纸 张 的 印 刷 适 性 。 所 以 , 纸 质 紧

纸张印刷适性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纸张印刷适性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纸 张 吸 墨 性 是 指 纸 张 吸收 油 墨 的 能 力 。 纸 张 吸 墨 性 强 , 印 迹 就 容 易 十 燥 , 吸 墨 性 过 强 , 使 印 迹 模 糊 且 缺 乏 光 泽 , 重 但 会 严 时还会 导致透 印; 反之 , 墨 性 弱 , 吸 印迹 干 燥 速 度 慢 , 易 发 生 容
空 纤维 膜Biblioteka 成 型 制 所 纺 制 的 中空 纤 维 的纵 向拉 伸 强 度 . 其可 以 区别 使 用 使
四 、 论 结
4 后 处 理 纺 制 成 的 中 空 纤 维 膜经 超 滤 水 浸 泡 , 去 添 加 . 洗

现 在 围 内研 究 增 强 型 中 空纤 维 的 机 构 很 多 , 要 都 是 从 事 主 热 致 相 分 离 法 ( IS 的 研 究 , 是 由于 膜 难 薄化 、 折 断 、 形 TP ) 但 易 易 成 表 面 皮 层 以 及 膜 内 的 孑 易 呈 封 闭 或 半 封 闭 式 , 采 用 的 是 熔 L 且 法 纺 丝 方 法 , 本 高 、 备 难 。 因 此 , 型增 强 型 纤 维 膜 凭 借 其 成 制 新 优 势 , 到 很 多研 究 者 的关 注 , 为 其 使 用 的 湿 法 制 膜 _ 艺 , 受 因 I = 制 作 工 艺 简单 . 本远 远 低 于热 致 相 分 离 法 ( IS , 所 得 到 的 中 成 TP )且 空 纤 维 膜 的 强 度 是 普 通 膜 的 2到 3倍 , 以 这 种 新 型 增 强 型 中 所 空 纤 维 膜 具有 很 高 的研 发 价 值 , 旦 产 业 化 , 益 也 相 当 可观 。 一 效 ( 者单位: 津工业大学) 作 天
维普资讯
对 产 品质 量 D f 3 l ,  ̄m 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刷渗透性,IGT印刷适性仪测量就是:通过一滴油在一定压力和速度下碾在纸面上形成的油痕长短来确定纸张的吸墨性。

文/陈航航
纸张平滑度和吸墨性对
印刷品质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纸张油墨的印刷适性 董明达,王城编 印刷工业出版社 1988
【2】纸张油墨的性能与印刷适性 陈永常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7
【3】印刷适性 高分子学会印刷适性研究委员会 科学出版社 1982
【4】印刷材料 周震 贾静儒 袁朴等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5】印刷材料 高晶 江辽东 印刷工业出版社 1987
【6】数值分析 闵涛 秦新强 赵凤群编 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2003
数据处理与实验分析
1.采用Newton插值多项式对表2上述离散数据进行拟合。

2.Y=2.9×10-8×4+7.141×10-5×3+2.17×10-4×2+
3.82×10-3x -0.2717
Y:印刷密度;X:平滑度
3.采用空气泄漏法测定时要对纸张施加一定的压力,对纸张表面的不平度有所改变,因此测的数据不能完全反映纸张的原始状态。

同时施加的静压力与印刷过程又有比较大的差别,不能反映印刷过程的纸张表面状况。

4.采用空气泄漏法测量,误差比较大。

5.对于测量平滑度较高的纸张需要较长的时间,影响效率。

6.利用IGT印刷适性仪测量纸张的吸墨性,由于和印刷的过程不同,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印刷的实际状态,所以存在误差。

结论
纸张的平滑度和纸张的吸墨性对印刷品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平滑度越高,油墨的用量越容易控制,墨层厚度越均匀,印刷光泽度越高,印刷密度越高,清晰度和反差越大。

纸张的吸墨性太强,油墨中的连结料将被纸张大量吸收,虽然加速了印迹的干燥,但容易造成印迹不牢,“起粉”和“透印”的弊端,印刷产品光泽暗淡、印迹粉化、墨色密度降低、改变油墨颜色色相等不良的后果;相反,纸张的吸墨性太弱,油墨中的连结料不能得到正常的吸收,致使印迹不能如期干燥,延缓了墨层干燥,容易造成印刷产品的背面蹭脏的现象,严重时还粘连。

如果想得到图像色彩鲜艳、逼真,具有光泽和立体感很强的色彩印件,只有用平滑度和吸墨性适当的纸张才可以达到要求。

样品号项目1
23456平滑度(s)30.7
39.560.5126.0141.5148.0渗透性(1000/mm)
16.918.315.415.412.713表1 字典纸纸张平滑度与纸张吸墨性实验
样品号项目
123456平滑度
148.0141.5126.060.539.530.7印刷密度0.630.600.580.430.300.39表2 取(黄墨)纸张平滑度与印刷密度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