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儿童健康随访工作制度

合集下载

0-6岁儿童健康随访工作制度

0-6岁儿童健康随访工作制度

0-6岁儿童健康随访工作制度
0-6岁儿童健康随访工作制度
一、儿童系统管理对象为本辖区常住的0—6岁儿童(包括外地户口儿童),管理重点对象为0--3岁。

二、掌握本辖区常住(本地+外地)儿童数,所有儿童均需在0—6岁儿童花名册中进行登记。

三、对每名儿童应按4、2、1的体检原则进行系统管理。

四、每次体检均应按“0-6岁儿童管理服务规范”要求进行,6-8、
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一次血常规检测,4-6岁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血常规检测。

五、按要求做好小儿口腔检查,听力筛查及视力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转诊、矫治。

六、对体检中检出的体弱儿,按体弱儿管理要求常规进行登记及管理。

七、做好资料统计、上报工作,要求报表及时、准确,并留底保存。

八、按要求填写儿童体检记录、各种登记本。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与要求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与要求

可疑 或 异常
分析原因, 进行针对性 健康指导或 及时转诊。
询问两次随 访间发育和 患病情况 体格检查和 生长发育评 估 健康指导, 包括科学喂 养、合理膳 食、生长发 育、疾病预 防、预防意 外伤害和口 腔保健等
不需疫苗接种
正常
告知下次健康 管理或疫苗接 种时间
需疫苗接种: 若无禁忌症,按 照免疫程序进行 预防接种。接种 后观察30分钟, 无异常可回家。 填写预防接种 记录。
五、服务流程
儿童保健பைடு நூலகம்诊应相对独立分区(最好
与预防接种门诊相邻,与疾病门诊分隔 开),环境温馨,符合儿童特点。布局与 服务流程合理。
出院后1周内 满月 3月龄 6月龄 8月龄 12月龄 18月龄 24月龄 30月龄 3岁 4岁 5岁 6岁
询问一般情况及预防接种和先天性疾病筛查情况 观察家居环境、进行体格检查等 指导新生儿护理和母乳喂养
②喂养:宣传与指导母亲喂养,教给母乳喂
养的正确技能;母乳不足或无法母乳喂养 的婴儿,指导选用配方奶喂养和调配方法, 新生儿出生2周后适量补充儿童用鱼肝油或 维生素D400IU。
③皮肤护理:注意皮肤清洁,预防脓疱疮、 尿布疹、脐炎等; ④口腔、眼、耳护理:预防鹅口疮、结膜炎、 中耳炎等; ⑤早期发展:促进新生儿感知觉和运动发育, 如说话、注视、看鲜艳玩具、听悦耳音乐、 抚触、游泳等,2~3周后的新生儿可每日俯 卧1~2次,训练抬头发育。
5、处理:当发现有鹅口疮、尿布疹、脐部感 染等,应及时处理。疾病新生儿应及时转 入有条件的专科诊治。
6、建册: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填 写好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
7、转诊: 疾病新生儿应及时转诊,如以下情况: ◆若面色不好、嗜睡、不吃奶、少哭少动, 有硬肿、红肿。 ◆若体温超过37.5℃或低于35.5℃。 ◆呼吸频率超过60次/分或出现呼吸困难、胸 凹陷者。 ◆若出现中度黄疸(累及四肢者)或黄疸退 而复现者。 ◆若囟门隆起、张力高或明显凹陷。

儿童随访管理制度

儿童随访管理制度

儿童随访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儿童随访工作,保障儿童健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管理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的儿童随访管理工作。

第三条儿童随访是指对医疗机构内的儿童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体格测量、病史记录等工作。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儿童随访管理制度,完善随访服务流程,确保儿童随访工作的规范、顺畅。

第二章儿童随访服务流程第五条儿童随访服务流程包括以下步骤:(一)登记注册。

家长或监护人带儿童前往医疗机构,向接待人员登记,完成相关注册手续。

(二)体格测量。

医护人员对儿童进行身高、体重、体温等体格测量。

(三)健康检查。

医生对儿童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包括听诊、观察、询问等。

(四)评估建议。

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对儿童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指导。

(五)记录档案。

医护人员将儿童的健康记录及建议整理成档案,存入电子病历系统。

第六条儿童随访服务流程应实施标准化管理,确保每一步骤的质量和准确性。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设立儿童随访专门窗口,负责接待、引导和指导家长或监护人完成随访服务流程。

第三章儿童随访管理要求第八条医护人员需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和常见疾病,能够熟练操作医疗设备,确保儿童随访服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儿童随访服务质量评估机制,定期对服务流程、服务质量和满意度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服务方式。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严格保护儿童隐私,保密处理儿童的健康记录和个人信息,禁止将相关信息泄露给未经授权的人员。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儿童随访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档案的保管、查阅和使用,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和正确性。

第四章儿童随访安全管理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儿童随访安全管理制度,明确随访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和处理措施。

第十三条医护人员应做好儿童随访过程中的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儿童在随访过程中免受损害。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

儿科随访制度范文

儿科随访制度范文

儿科随访制度范文一、儿科随访制度的目的和重要性1.1目的1.2重要性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儿童身心健康是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的基石。

儿科随访制度能够及时发现和治疗儿童的健康问题,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和智力发展,减少因未及时干预而导致的后遗症和残疾。

二、儿科随访制度的内容和流程2.1随访内容(1)生长评估:包括体重、身高、头围等的测量和监测,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2)发育评估:根据儿童的年龄,评估其语言、智力、社交和自理能力等发育情况。

(3)疫苗接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和疫苗接种日历的要求,给予儿童相关疫苗接种。

(4)常见疾病筛查:如贫血、视力问题、听力问题等。

(5)营养指导:针对儿童的不同年龄和生长发育需要,提供合理的饮食指导。

(6)常见疾病预防和治疗指导:如鼻炎、咳嗽、腹泻等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2.2随访流程(1)建立档案:在儿童出生后,由医生为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记录儿童的个人基本信息和随访情况。

(2)间隔时间:儿科随访时间间隔根据儿童的不同年龄段有所区别。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每月随访一次,3个月后每季度随访一次,1岁后每半年一次,3岁之后每年一次。

(3)随访内容: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身体健康情况,逐项进行评估和检查。

(4)随访记录:医生应及时记录儿童的随访情况,如身高、体重、发育水平等,并对发现的问题给予适当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5)指导与教育:针对儿童的发育和健康问题,医生应向家长提供相关的指导和教育,包括饮食、生活习惯、常见疾病的预防等。

三、儿科随访制度的意义和效果3.1意义(1)早期发现问题:儿科随访制度能够及时发现儿童的生长和发育偏差,提早采取干预措施。

(2)保护儿童健康:通过儿科随访制度,可以预防和治疗常见儿科疾病,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

(3)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合理的营养指导和生活习惯指导,可以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促进其身心发展。

3.2效果(1)提高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及时发现和干预生长和发育问题,可以保证儿童的生长发育达到正常水平。

儿童随访工作方案

儿童随访工作方案

儿童随访工作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儿童健康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对其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儿童随访工作成为了医疗机构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就儿童随访工作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一套完善的儿童随访工作方案。

一、儿童随访工作的重要性。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

儿童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各种疾病和健康问题容易在这个阶段出现。

因此,及时的儿童随访工作对于儿童健康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定期的随访工作,可以及时了解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并及时干预,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儿童随访工作的内容和方式。

1. 儿童身体健康随访。

儿童的身体健康是儿童随访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定期的体格检查、生长发育评估、营养状况评估等方式,全面了解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

此外,还可以对儿童进行常见疾病的筛查,如贫血、视力问题、听力问题等,及时发现并治疗这些问题,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

2. 儿童心理健康随访。

除了身体健康,儿童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在儿童随访工作中,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心理评估、心理咨询等方式,了解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尤其是在学习压力大、家庭关系紧张等情况下,儿童的心理健康容易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及时的心理干预和帮助。

3. 家长健康教育。

儿童随访工作中,家长的参与和配合同样重要。

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开展家长健康教育活动,向家长传授儿童健康知识、养育技能等,提高家长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儿童随访工作的实施步骤。

1. 制定儿童随访计划。

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特点,制定不同的随访计划。

一般来说,可以将儿童的随访工作分为新生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等不同阶段,针对不同阶段的儿童,制定相应的随访计划。

2. 实施儿童随访工作。

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定期的体检、心理评估、家长健康教育等方式,实施儿童随访工作。

可以通过门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校等渠道,全面开展儿童随访工作。

儿童健康检查工作制度模版(2篇)

儿童健康检查工作制度模版(2篇)

儿童健康检查工作制度模版一、目的:儿童入园(所)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

早期发现存在的健康问题,防止将传染病带入园(所)。

同时了解入园儿童生活发育及健康状况,判断能否适应集体生活。

二、检查对象。

准备入园的儿童。

三、检查要求:1、入园儿童检查要求:为保证查体质量,规范管理,入园(所)儿童必须到到济南市儿童保健所或当地县(市)区卫生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托幼机构。

儿童入园(所)体检中发现疑似传染病者应当“暂缓入园”,及时确诊治疗。

入园时儿童持有:(1)检查单位填写的由国家卫生部监制、济南市儿童保健所统一印制的“济南市儿童入托健康查体表”,体检合格,由检查单位印章。

(2)“____岁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及“济南市儿童保健手册”。

(3)“预防接种证”(以备预防接种登记)。

2、离园儿童返园时检查要求:(1)在园儿童,凡离园____个月者,返园时必须进行肝功能检查。

儿童离开园(所)____个月以上需重新按照入园检查项目进行健康检查。

(2)对特殊情况(短期赴外埠、出境、有传染病接触等)的离园儿童可结合实际要求需要,由保健医生决定做必要的检查与检疫。

3、转园儿童检查要求:(1)现在园需转园的健康儿童不需重新体检,持原园填写的“儿童转园健康证明”可直接转园。

“儿童转园健康证明”自离园之日起未出本市且无传染病接触者,在____个月内转园有效。

(2)转园时,原园必须提供该儿童“____岁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若入园不足一年者,应提供儿童入园健康查体表)、预防接种证”、“中国____岁男(女)童身高、体重百分位曲线图”。

“儿童转园(所)健康证明”有效期____个月。

如提供资料不全,新接收单位可要求其重新体检。

四、体检内容:按“上海市儿童入托健康查体表”中的项目要求进行检查。

1、了解儿童既往疾病史、传染病史、过敏病史,并要求家长签名。

2、体格检查。

测量身高(身长)、体重,并进行评价。

眼(进行视力检查)。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1、对低体重、生长迟缓、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 病儿童进行登记,并转入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
2、对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筛查结果可疑或异常的儿童进行登记并转诊 。
3、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且无条件诊治者应转诊: (1)皮肤有皮疹、糜烂、出血点等,淋巴结肿大、压痛 (2)头围过大或过小,前囟张力过高,颈部活动受限或颈部包块 (3)眼外观异常、溢泪或溢脓、结膜充血、眼球震颤,婴儿不注视
一、服 务 对 象
辖区内常住的0~6岁儿童
包括: 户籍在本辖区,平时也居住在本辖区; 户籍不在本辖区,但在本辖区居住半年 及以上。
不包括: 户籍在本辖区,但离开本地半年以上
二、服 务 内 容
(一)新生儿家庭访视 (二)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 (三)婴幼儿健康管理 (四)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 (五)健康问题处理
皮肤苍白、发绀、发花和厥冷、出血点和瘀斑 明显黄染 皮肤硬肿 脱水征象 皮肤脓疱 脐部周围皮肤发红和肿胀,有脓液渗出
呼吸:
频率<20次/分或>60次/分 呼吸困难(呼气性呻吟、胸凹陷) 喘息样呼吸 呼吸暂停
循环:
休克征象: 发绀或苍白、肢端凉,心率快,肢端毛细血管 充盈时间延长(>3秒)
24月(满24月至24月29天);30月(满30月至30月29天),其他 月龄段的健康检查内容可以增加健康检查记录表
内容: 填表说明:增添“体重/身高”,“发育评估”及“两次随访间患病情况” 1.失访与死亡注明 4. 体格检查: 4岁、5岁和6岁可分别免费测一次血常规(或血红
蛋白) 5.发育评估:发现发育问题在相应序号上打“√” 10.3岁(满3周岁至3周岁11个月29天);4岁(满4周岁至4周
时间: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 地点:新生儿家中 主要内容:

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随访制度

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随访制度

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随访制度一、背景和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儿童营养与健康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和提高健康成长水平。

然而,由于地域差异、家庭经济状况、家长营养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改善我国儿童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建立一套完善的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随访制度至关重要。

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随访制度是指通过对儿童进行定期的人口学、营养状况、健康状况等方面的调查、监测和评估,了解儿童营养与健康水平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儿童的营养与健康水平。

二、随访制度的内容1. 随访对象: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随访制度适用于我国0-6岁儿童。

2. 随访周期: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随访制度分为定期随访和专项随访。

定期随访每三年进行一次,专项随访根据实际需要进行。

3. 随访内容:(1)人口学信息:包括儿童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家庭地址、联系方式等。

(2)营养状况:包括儿童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贫血率、维生素D缺乏率等。

(3)健康状况:包括儿童患有慢性疾病的情况、免疫力状况、视力、听力、牙齿等方面的情况。

(4)喂养与生活习惯:包括儿童的喂养方式、辅食添加情况、饮食习惯、睡眠状况、运动情况等。

(5)家长营养知识与态度:了解家长对儿童营养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喂养态度。

三、随访制度的实施与保障1. 组建专业团队:由儿保医生、营养师、公共卫生医师等专业人员组成随访团队,负责儿童的随访工作。

2. 培训与指导:对随访团队进行专业培训,提高随访质量。

3. 宣传与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儿童营养与健康知识,提高家长的认识和参与度。

4. 数据管理与分析:建立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数据库,对随访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5. 政策建议与落实:根据随访结果,提出改善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的政策建议,并协助政府落实相关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6岁儿童健康随访工作制度
一、儿童系统管理对象为本辖区常住的0—6岁儿童(包括外地户口儿童),管理重点对象为0--3岁。

二、掌握本辖区常住(本地+外地)儿童数,所有儿童均需在0—6岁儿童花名册中进行登记。

三、对每名儿童应按4、2、1的体检原则进行系统管理。

四、每次体检均应按“0-6岁儿童管理服务规范”要求进行,6-8、
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一次血常规检测,4-6岁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血常规检测。

五、按要求做好小儿口腔检查,听力筛查及视力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转诊、矫治。

六、对体检中检出的体弱儿,按体弱儿管理要求常规进行登记及管理。

七、做好资料统计、上报工作,要求报表及时、准确,并留底保存。

八、按要求填写儿童体检记录、各种登记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