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材料:军工材料专题之复合材料

合集下载

复合材料在军工方面的应用

复合材料在军工方面的应用

复合材料在军工方面的应用复合材料在军工方面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军工领域对新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复合材料作为一种具有优异性能和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正逐渐在军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它的轻量化、高强度、耐热性和抗腐蚀性等特点,使其成为军事装备的理想选择。

首先,复合材料在军用飞机中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

由于其轻质高强的特性,可以有效减轻飞机的重量,提高飞行性能。

同时,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使得飞机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能够更长时间地保持良好的飞行状态。

此外,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隐身性能,可以减少雷达的探测距离,提高飞机的隐蔽性。

其次,复合材料在坦克和装甲车辆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由于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和高强度特性,可以有效提高坦克和装甲车辆的防护能力。

相比传统的金属材料,复合材料更轻,可以减轻装甲车辆的总重量,提高其机动性和速度。

此外,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使得装甲车辆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长时间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此外,复合材料在军事舰船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多。

舰船在海上环境中需要具备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而传统的金属材料容易受到海水的侵蚀和磨损。

而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能够有效延长舰船的使用寿命。

同时,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隐身性能,可以减少舰船的雷达反射面积,提高其隐蔽性。

此外,复合材料还可以应用于军事装备的制造中。

例如,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弹头和导弹的外壳,提高其强度和穿透性能。

复合材料还可以用于制造军用装备的外壳,提高其防护性和便携性。

同时,复合材料还可以用于制造军用无人机的机身和翼面,提高其飞行性能和隐身性能。

总之,复合材料在军工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其轻量化、高强度、耐热性和抗腐蚀性等特点,使其成为军事装备的理想选择。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复合材料在军工领域的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

军工新材料研究报告

军工新材料研究报告

军工新材料研究报告
近年来,军工新材料研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成果,成为军队现
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本文将从军工新材料的概念、功能以及应用等
方面进行探讨。

一、军工新材料的概念和特点
军工新材料是指通过先进的材料技术和加工制造技术研制出来的、具有特定功能和应用的新型材料。

其重要特点包括高性能、多功能、
多层次、多领域和高综合支撑等。

二、军工新材料的功能分类
根据其功能特点,军工新材料可分为结构材料、功能材料、先进
复合材料等几类。

1. 结构材料:主要用于军用装备结构件的制造,其特点包括高
强度、高温抗性和高防护等。

2. 功能材料:主要用于军用设备的感知、传感、控制、指导等
方面,并有着优异的性能表现。

3. 先进复合材料:大量应用于军用装备各部分,其特性在于优
异的轻量、高强度、耐高温性能,以及良好的抗疲劳、抗摩擦等用途。

三、军工新材料的主要应用
军工新材料在武器装备、航空航天、海洋船舶、信息技术等领域
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武器装备:新材料在军用枪械、弹药、火箭等多种武器装备
中广泛应用。

2. 航空航天:应用于飞机、卫星、导弹等航空航天领域。

3. 海洋船舶:广泛应用于各类船舶和潜艇中的船体、动力等领
域中。

4. 信息技术:应用于高精度传感技术、通信技术等领域。

总的来说,军工新材料是现代军队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一部分,其成果的研发和应用为提高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科技创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军工领域材料与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军工领域材料与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军工领域材料与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近年来,国内的军工领域经历了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和转型。

在这个过程中,材料与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新材料在军工领域的应用在介绍新材料在军工领域的应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新材料的概念。

新材料是指在过去的材料基础上,通过新的工艺、新的制备方法、新的组合方式等手段获得的具有优异性能和应用前景的材料。

常见的新材料有:功能陶瓷材料、高温合金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

在军工领域,新材料的应用非常广泛。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以下两个方面:1、航空材料在航空领域,材料的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着飞行器的飞行安全和使用寿命。

新型航空材料能够提供更高的强度、较低的密度和更好的耐腐蚀性能,使得飞机的飞行性能和安全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2、装甲材料在装甲领域,材料的坚固程度和防弹性能非常重要。

新型防弹材料能够提供更高的耐冲击性能和体积密度,从而保护士兵和车辆的安全。

二、新技术在军工领域的应用除了新材料,新技术也在军工领域中大显身手。

下面,我们来介绍三种新技术的应用。

1、智能化技术智能化技术是目前最为炙手可热的技术之一,其在军工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智能化技术能够提高装备的智能化水平,使得军队能够更为高效地完成任务。

2、激光技术激光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武器制造、制导、探测等方面。

激光技术的高精度和高效率,使得它成为武器制造和制导中的理想技术,并在军工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3、生物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是一种注重个体特征识别的技术。

在军工领域,生物识别技术能够提高人员管理效率和保密保障水平。

以指纹识别为例,只要扫描手指,就能够对人员进行识别,使得进出军事区域的人员得到完全的管理和保障。

三、材料与技术的研究方向在未来的军工领域中,材料与技术的研究方向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复合材料方向目前的复合材料已经能够满足许多军工领域的需要,但是在未来,我们需要更进一步地解决复合材料中的选材问题以及材料的制备工艺等问题。

复合材料在军用飞机上的应用

复合材料在军用飞机上的应用

复合材料在军用飞机上的应用
复合材料在军用飞机上的应用
越来越多的军用飞机都开始采用复合材料来构建航空器,从机身到发动机到机翼,复合材料已经取代了传统的金属材料。

复合材料相比于金属材料,具有更低的重量、更强度和更高的耐温、耐磨性能,并且可以缩短开发周期和减少成本,并且可以提高飞行性能。

因此,复合材料的应用在军用飞机上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般来说,复合材料在军用飞机上的应用主要包括机身、机翼、发动机以及内部结构等方面。

首先,复合材料可以大大降低飞机的重量,这使得飞机获得更高的飞行性能,减少燃油消耗和维护成本。

其次,复合材料可以提高机翼的强度和刚性,在高速飞行时可以把力矩尽量降低,从而提高飞行稳定性。

此外,复合材料可以提高机身耐温性能,使得飞机可以在更高温度的环境下飞行,从而提高飞行安全性。

最后,复合材料可以降低发动机的重量,使发动机更加紧凑,这不仅提高了发动机的效率,也有利于降低发动机的维护成本。

复合材料在军用飞机上的应用,有助于提高飞行安全性,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成本,提高飞行性能,保障飞机的可靠性。

复合材料的使用将为航空技术的发展带来更新的突破,将成为军用飞机的新的发展方向。

- 1 -。

新型材料在军工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新型材料在军工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新型材料在军工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新型材料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之一,其应用领域广泛,涵盖了医疗、建筑、能源、交通等不同的领域。

而在军工领域,新型材料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它们可以为军事装备的开发和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本文将从新型材料的概念入手,分析其在军工领域中的应用,并讨论其未来应用的前景。

一、新型材料的概念新型材料是指产生于现代科学技术之下,通过对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调控和设计,具有计划性地改变材料的性能和功能的一类材料。

与传统材料相比,新型材料具有诸如高强度、高韧性、高温性能、高导电性、光学性能、生物相容性等优势,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在军工领域,新型材料的应用已经日益广泛。

比如在陆军的装备中,新型陶瓷材料被用于生产弹药、弹壳和装甲板;新型金属材料在防弹衣和武器上得到广泛应用;新型高分子材料在军服等服装制造中被广泛使用。

在空军和海军的装备中,新型材料的应用也同样广泛,如航空与导弹部分的各种材料、海军中新型复合材料的防腐、防艇上的各种导电、防腐材料等。

所有这些都是新型材料技术的应用,为军事领域的现代化打下了基础。

二、新型材料在军工领域中的应用(一)新型材料在军事器械制造中的应用新型材料在军事器械制造中的应用可以提供更好的性能和功能,如更高的强度、更好的耐磨性、更高的韧性和稳定性等。

这不仅可以提高军事装备的实用性和可靠性,而且可以提高其适应性和稳定性。

比如,材料的弹性系数和韧性可以用来改善弹药的性能;光学和电子材料可以用于制造各种便携式军事设备,提供高质量和高精度的传感器,用于侦测和识别敌方军事设备;新型陶瓷材料和金属材料可以用于生产防弹衣和防弹陶瓷板等防御性装备。

(二)新型材料在军事装备运输中的应用新型材料的应用也可以改善军事装备的运输和运营。

新型材料可以减轻军事装备的重量和体积,同时提高它们的强度和耐久性。

这样可以方便军队的运输和部署,减轻了装备运输的负担,提高了军队的机动性。

军工新材料行业系列报告二:主要新材料介绍及上市公司梳理:国防装备发展,材料是基础

军工新材料行业系列报告二:主要新材料介绍及上市公司梳理:国防装备发展,材料是基础

2021年12月27日行业研究国防装备发展,材料是基础——军工新材料行业系列报告二:主要新材料介绍及上市公司梳理国防军工新材料在军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国防建设对于装备作战性能要求的提升,以及国外在高精尖领域对国内封锁的现状,装备作为基础的材料,在性能提升、独立自主等方面的需求日益迫切。

部分新材料因具备良好的力学特性及耐高温、耐蚀性能或某种特定的环境适应性,成为航空航天、动力、能源、化工、机械、冶金、电子信息等国民经济关键领域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突出优势是其具有目前其他任何材料都无可比拟的高比强度(强度比密度)及高比刚度(模量比密度)性能。

另外,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还具有耐腐蚀、耐疲劳等特性,因此非常适合应用于对减重要求较高的装备、设备的生产制造中,如航空航天装备尤其是军用航空航天装备。

国内航空航天领域对于碳纤维的需求持续增长,2020年市场需求为1700吨,同比增长21.43%。

石英纤维及复合材料:石英纤维由于具有强度高、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小、耐高温、膨胀系数小、耐腐蚀、可设计性能好等一系列特点,是航空航天领域不可或缺的战略材料。

石英纤维在高频和700℃以下工作区域内,保持最低而稳定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

这些优异的性能使之成为多种航空、航天飞行器关键部位的结构增强、透波、隔热材料。

钛合金:钛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导热系数低、耐高温低温性能好、耐腐蚀能力强、生物相容性好等突出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兵器、化工冶金、海洋工程等领域。

钛及钛合金对一个国家的国防、经济及科技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航空领域,钛合金是飞机和发动机的主要结构材料之一。

近年来,国内航空航天钛材销量持续上涨。

随着国内军用新机型的定型批产,2020年钛材销量增速明显加快,达到15546吨,同比增长54.09%。

高温合金:镍基高温合金是现代航空发动机、航天器和火箭发动机以及舰船和工业燃气轮机的关键热端部件材料(如涡轮叶片、燃烧室等),也是核反应堆、化工设备、煤转化技术等方面需要的重要高温结构材料。

复合材料在军工方面的应用

复合材料在军工方面的应用

复合材料在军工方面的应用随着军事技术的不断进步,军工行业对于材料的需求也随之提高。

复合材料以其轻量化、高强度、高刚度等优点成为军工材料领域中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着重介绍复合材料在军工方面的应用。

一、复合材料在军用飞机、舰艇中的应用1. 军用飞机复合材料作为航空工业中最重要的新材料之一,在军用飞机的制造中占有重要地位。

例如美军的F-22和F-35战斗机以及俄军的苏-57战斗机等都采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

由于复合材料的轻量化和高强度,军用飞机可以在巨大飞行高度和高速的情况下保持较低的油耗和较高的机动能力。

而且,复合材料在军用飞机的燃料效率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2. 军用舰艇复合材料同样在军用舰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美国海军的“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以及“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均采用了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的高刚度、高强度和轻量化等特点,使得军用舰艇在保障航海安全和有效作战时具有了更好的机动能力和灵活性。

1. 坦克坦克是军事领域中装甲攻击的代表装备,在保障作战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复合材料在坦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轻坦克本身的重量,同时提高装甲强度和抗冲击性能。

俄罗斯的T-14“阿玛塔”主战坦克就采用了不少于50%的复合材料。

2. 陆军车辆复合材料在陆军车辆中也具有广泛应用。

例如英军的战术侦察车辆“雅格尔”就采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和玻璃钢构造。

复合材料的轻量化和高刚度不仅提高了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机动性,而且也增加了车辆的承重能力和抗击性能。

三、结论除上述领域外, 复合材料在军工行业的其他应用还包括:1. 导弹技术复合材料作为导弹中的重要材料,主要用于导弹外壳和尾翼等部分的制造。

复合材料的高强度和轻量化可以减少导弹的自重,提高导弹的飞行速度和机动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导弹对于内部恶劣环境的耐受性。

2. 人造卫星由于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高温和耐腐蚀等优点,它在航空和航天等领域多有应用。

在人造卫星的制造领域中,复合材料同样不可或缺。

复合材料的研究报告

复合材料的研究报告

复合材料的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复合材料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报告将重点介绍复合材料的种类、制备方法、性能以及应用领域,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1. 引言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通过不同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

相对于传统的单一材料,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刚度、耐腐蚀性和耐磨性等特点,因此在航空航天、汽车、建筑和电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 复合材料的种类根据复合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可以将其分为无机复合材料和有机复合材料两大类。

无机复合材料主要包括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和碳基复合材料等;有机复合材料主要包括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

不同种类的复合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领域。

3. 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包括层叠法、浸渍法、注射法和挤出法等。

层叠法是将不同材料层叠在一起形成复合结构;浸渍法是将基材浸泡在浸渍液中,使其吸附复合材料的材料;注射法是将复合材料注入到模具中,通过固化形成所需形状;挤出法是将复合材料挤出成型。

不同的制备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复合材料和应用场景。

4. 复合材料的性能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其次,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适用于高温和恶劣环境;再次,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密度,能够减轻结构的重量;最后,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磁性能和导热性能,可应用于电子和导热领域。

5. 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复合材料在工程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航空航天领域,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飞机机身、翼面和发动机等部件,以提高飞机的性能和降低重量。

在汽车领域,复合材料被应用于车身、底盘和内饰等部件,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燃油效率。

在建筑领域,复合材料被应用于结构材料、隔热材料和装饰材料等,以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和节能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s)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能、不同形态的材料,通过复合工艺组合而成的新型材料。

复合材料既能保持原材料的主要性能,又能通过复合效应与协同效应获得单一原材料不具备的性能,克服单一材料的缺点,从而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

复合材料的用量已成为衡量军用装备先进性的重要标志。

复合材料的兴起丰富了现代材料家族。

尤其是具备高强度、高模量、低比重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出现,使其成为各类军民装备重要的候选材料之一。

美国国防部在2025年国防材料发展预测中提到,只有复合材料能够将强度、模量和耐高温的指标在现有基础上同时提高25%以上。

复合材料正成为航空以及国防装备的关键材料。

国际先进军民用飞机中,复合材料用量持续增长。

主要应用复合材料的部位包括整流罩、平尾、垂尾、平尾翼盒、机翼、中前机身等。

F-22战机与空客A380飞机的复合材料用量在20%-25%之间,而波音B787与空客A350的复合材料用量将突破50%,超越铝合金成为用量最大的材料。

飞机正进入复合材料时代。

一、复合材料概览(一)复合材料的定义复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s)是由有机高分子、无机非金属或金属等几类不同材料通过复合工艺组合而成的新型材料。

它既能保留原有组分材料的主要特色,又通过材料设计使各组分的性能相互补充并彼此关联,从而获得新的优越性能,与一般材料的简单混合有本质的区别。

复合材料包含基体(matrix)和增强材料(reinforcement)两个部分。

基体材料主要起到包裹、支撑和保护增强材料的作用;增强材料是复合材料的关键,分布在基体材料中起到提高增强基体材料性能的作用,如提高强度、韧度及耐热性等,增强材料与基体间存在明显界面。

复合材料的用量已成为衡量军用装备先进性的重要标志。

复合材料的兴起丰富了现代材料家族。

具备高强度、高模量、低比重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已成为各类军民装备重要的候选材料之一。

美国国防部在2025年国防材料发展预测中提到,只有复合材料能够将耐高温、高强度、高模量的指标在现有基础上同时提高25%以上。

复合材料正成为各类航空以及国防装备的关键材料。

复合材料在应用中的占比持续提升,形成了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四分天下的局面。

(二)复合材料的分类复合材料可以根据基体材料类别、增强材料形态、复合材料功能的不同来进行分类。

1)按基体材料类别,复合材料可分为金属基、有机非金属基与无机非金属基,如树脂基、铝基、钛基复合材料等;2)按增强材料形态,复合材料可分为纤维增强、颗粒增强、短纤维增强、片状增强等,如纳米碳管、碳纤维复合材料等;3)按材料功能,复合材料可分为结构复合材料、功能复合材料及智能复合材料,如导电复合材料、光导纤维、形状记忆合金等。

在复合材料中,结构性树脂复合材料的技术、经济和社会价值有着重要意义。

因此,对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一直是各国研究应用的重点。

而在军事装备,尤其是航空装备中,连续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应用价值。

(三)复合材料的特点各向异性和材料可设计性。

这是复合材料最大的特点。

复合材料的性能取决于基体、增强体和其含量、铺设方式。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热、光、防腐、抗老化等性能都可以按照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通过组分材料的选择和匹配以及界面控制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合理的设计,用最少的材料满足设计要求,有效发挥材料作用。

整体成型。

复合材料的构件与材料是同时形成的,具有复合材料的组分材料在复合的同时也形成了结构,一般不再对复合材料进行加工。

因此复合材料的整体性好,大幅度减少零部件和连接件数量,降低成本、缩短加工周期、提高可靠性。

比强度、比模量高。

飞机结构上主要使用的复合材料以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为主,它具有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

比强度和比模量是材料强度和弹性模量与密度的比值,比强度和比模量是真正体现材料性能优劣的参数,意味着较少的材料能承受更高的载荷。

先进的复合材料比强度可以高出铝合金6-10倍,比模量高出4倍,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能大幅降低飞机的结构重量。

二、复合材料在航空国防领域的发展及应用复合材料的发展对航空装备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飞机性能一半取决于设计,另一半取决于材料。

材料的优劣对速度、高度、航程、机动性、隐身性、服役寿命、安全可靠性、可维修性等性能起无可置疑的重大影响。

根据统计,飞机减重中有70%是由航空材料技术进步贡献的。

飞机机体的材料结构已经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复合材料的广泛使用使其正在迈入第五阶段。

这五个阶段为:第一阶段(1903~1919年),木、布结构;第二阶段(1920~1949年),铝、钢结构;第三阶段(1950~1969年),铝、钛、钢结构;第四阶段(1970~21世纪初),铝、钛、钢、复合材料结构(以铝为主);第五阶段(21世纪初至今。

):复合材料、铝、钛、钢结构(以复合材料为主)。

使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飞机,在减轻飞机重量、减少燃油、减少维修成本和延长飞机使用寿命上有明显优势,而传统的铝合金材料则会随着时间推移被慢慢腐蚀,降低飞机安全性。

采用50%复合材料的波音B787飞机维修费用在服役数年后依旧稳定,而传统的铝合金结构飞机B767飞机维修成本将大幅上升。

波音公司指出,复合材料将成为“航空航天结构的未来”。

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次承力构件—尾翼级主承力构件—机翼—机身主承力构件四个阶段,逐渐由小型构件向大型核心构件,由军用向民用发展。

在欧美,20世纪60年代是复合材料的研发阶段,70年代进入应用阶段,此后复合材料在飞机上的应用比例逐步提升。

(一)军用飞机作为一项新兴的材料技术,复合材料首先在军用飞机上得到应用。

60年代,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首先开始应用于飞机的整流罩、襟副翼中。

此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还相对较低,应用复合材料制造的飞机零部件尺寸小、受力水平小。

60年代后期,硼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开始应用于飞机结构上。

例如,F-14于1971年开始将硼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应用在平尾上。

70年代中期,诞生了以碳纤维为增强体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开启了复合材料在飞机上的大规模应用。

具有卓越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腐蚀、耐疲劳性能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非常适合航空装备需求。

军机的垂尾、平尾等受力较大、尺寸较大的部件开始逐步使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如F-15、F-16、Mig-29、幻影2000、F/A-18等飞机的复合材料尾翼、垂尾。

从70年代至今,国外军机尾翼已经全部采用复合材料。

采用复合材料的平尾、垂尾一般占飞机全部结构重量的5%-7%。

在尾翼进入复合材料时代后,复合材料的应用开始向军机的机翼、机身等结构受力大、尺寸大的主要构件发展。

1976年,麦道公司率先研制了F/A-18复合材料机翼,并于1982年正式进入服役,把复合材料用量提高到13%。

此后各国所研制的军机的机翼也几乎全部采用了复合材料。

例如美国的AV-8B、B-2、F/A-22、F/A-18E/F、F-35、法国的“阵风”、瑞典的JAS-39、欧洲四国联合研制的“台风”,俄罗斯的S-37等。

目前世界先进军机中复合材料用量占全机结构重量的20%-50%不等,主要应用复合材料的部位包括整流罩、平尾、垂尾、平尾翼盒、机翼、中前机身等。

如果复合材料占飞机总重量的50%左右,则全机绝大部分结构件由复合材料制成,如B-2隐形轰炸机。

(二)民用飞机民用飞机更加考虑飞机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因此在复合材料的应用上比较谨慎。

但随着复合材料技术的进步和制造成本的降低,20世纪70年代开始,民机也逐步开始使用复合材料部件。

与军机类似,民机复合材料的部件也从小承力构件向主承力构件发展。

以美国为例,复合材料在民机的应用大概经历了4个过程。

第一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复合材料主要应用于受力较小的前缘、口盖、整流罩、扰流板等构件上。

第二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复合材料主要应用在受力较小的升降舵、襟副翼等构件。

第三个阶段,复合材料应用在受力较大的垂尾、平尾等构件上。

例如波音777飞机的垂尾、平尾都采用了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占结构总重量的11%。

第四个阶段,复合材料在飞机最主要受力部件机翼、机身上得到应用。

波音787梦想飞机的复合材料用量为50%,超过了铝、钢、钛等金属材料重量的总和。

主要应用在机翼、机身、垂尾、平尾、机身地板梁、后承压框等部位,是第一个采用复合材料机翼和机身的大型商用客机。

在欧洲,空中客车公司也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A300系列飞机上的应用研究。

1985年,完成了对A320飞机复合材料垂尾的研制,此后A300系列飞机尾翼一级的部件均采用了复合材料,并将复合材料用量迅速推进到15%,超过了波音公司。

空中客车A380飞机的复合材料用量在25%左右,主要应用在中央翼、外翼、垂尾、平尾、机身地板梁和后承压框等部位。

并采用了大量的先进复合材料,比如全球最大树脂膜浸渗成型的机身后承压框,应用玻璃纤维增强铝合金材料(Glare)的机身上壁板等等。

空客新一代飞机也将迈入以复合材料为主的时代。

空客的A400M大型运输机将采用35%-40%的复合材料,主要应用区域包括机翼、垂尾、平尾和螺旋桨叶片等。

2013年首飞的A350XWB则采用了52%的复合材料,超过了波音B787的50%。

(三)直升机直升机对复合材料应用非常显著。

军用、民用和轻型直升机均大量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直升机复合材料用量已达到结构重量的40%-60%。

例如,美国武装直升机科曼奇(RAH-66)的复合材料使用量为50%;欧洲NH-90直升机的复合材料使用量达到80%,接近全复合材料结构。

V-22旋翼飞机是一种新型的飞行结构,可以垂直起降,倾旋转翼后又能高速巡航,复合材料使用量为51%,包括机身、机翼、尾翼、旋转机构等均为复合材料制成,也是一个全复合材料的飞机。

(四)无人机军用无人机对减重有着迫切的需求,因此复合材料大量应用于无人机上。

例如,美国X-45系列飞机的复合材料用量达90%以上;X-47系列飞机基本上为全复合材料飞机,“全球鹰”无人侦察机复合材料用量达65%,其中机翼、尾翼、后机身、大型雷达罩等均由复合材料制成;欧洲的试验无人机“梭鱼”、美国远程攻击无人机“臭鼬”等的情况也基本如此。

(五)航空发动机复合材料的用量和占比也成为衡量航空发动机先进程度的一个度量。

根据冷热端工作温度的不同,航空发动机相应采用了多种不同基体的复合材料进行应用。

树脂基复合材料优异的比强度和比模量性能对于高推比航空发动机的减重、提高推进效率、降低噪声和排放以及降低成本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应用在航空发动机的冷端部件上,工作温度在150-200℃以下,例如涡扇发动机压气机叶片、导向叶片及其框架组件、涡扇发动机鼻锥及整流装置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