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酶体与疾病
scd诊断标准

scd诊断标准SCD,即溶酶体疾病,是一组以溶酶体代谢功能障碍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
溶酶体是细胞内的一种细胞器,主要负责细胞内代谢物的降解和储存,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
SCD的发生与溶酶体内的酶缺失或功能异常有关,导致细胞内代谢产物在溶酶体中不能正常降解,从而产生毒性代谢产物累积,引发一系列疾病。
SCD可能表现在婴儿期、儿童期或成年期。
表型多样,涵盖了从非典型发作型成人肌肉强直症到极早期的全身功能障碍。
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理想的诊断标准用于确定一个人是否患有SCD。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SCD诊断标准,但仅供参考,具体诊断仍需要临床医生根据患者情况综合判断:1.临床表现SCD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如智力发育迟缓、癫痫、精神退化等-眼部症状,如视网膜色素变性、角膜灰白色斑点等-血液系统表现,如巨细胞贫血、脾脏肿大等-肌肉骨骼系统受损,如肌无力、痉挛等-肝脏和肾脏受损,如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等2.遗传学检查SCD主要是一个遗传性疾病,因此遗传学检查是确诊的关键步骤。
常用的遗传学检查方法包括:-基因测序:通过测定相关基因的突变来确定患者是否携带SCDS 相关突变基因-遗传学家族史:了解患者的家族史,是否有其他亲属有类似疾病的情况-酶活性检测:根据患者体内某些酶的活性来判断是否存在酶缺乏或异常3.图像学检查图像学检查在SCD的诊断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图像学检查包括:- CT扫描:通过CT扫描头部、腹部、胸部等部位,可以观察到溶酶体疾病引起的器官改变- MRI检查:通过MRI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神经系统的异常变化,如脑萎缩、白质损害等-超声检查:对于肝脾肿大的判断,超声检查是一种简单、无创伤的方法4.生化指标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特定生化指标,可以帮助判断患者是否患有SCD。
常见的生化指标包括:-酶活性测定:如酪氨酸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等,这些酶活性的异常可以提示溶酶体功能障碍-代谢产物测定:如尿液中的有机酸,血浆中的脑脊液酸等,这些代谢产物的异常水平可以提示溶酶体功能障碍总之,SCD的确诊需要临床医生综合以上多种方法进行判断,但由于目前对该疾病的了解仍有限,确诊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溶酶体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溶酶体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溶酶体是一种细胞质膜包裹的小囊泡,分布在动物细胞的胞浆中,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器。
它们具有吞噬、分解和消化细胞外部的物质的作用,能够维持细胞内外的物质平衡,并参与细胞的免疫反应、凋亡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
一、溶酶体的构成和功能溶酶体的主要构成成分是酸性水解酶和蛋白酶,包括脂酶、糖酶、核酸酶和磷酸酶等,这些酶能够水解蛋白质、糖类、脂类和核酸等细胞外物质,并对细胞内废弃物、有害物质及外源性病原体产生消化作用。
溶酶体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在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比如,溶酶体能够参与吞噬、分解和消化细胞外部的糖、蛋白质和脂质等营养物质,从而为细胞提供大量的能量和营养成分。
此外,当细胞内部发生变化,如细胞遭受到病原体的入侵或细胞自身老化等,溶酶体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将细胞内的垃圾、有害物质、易感性细胞等进行消化和分解,以保证细胞内部的正常代谢运作。
二、溶酶体在细胞免疫反应中的作用细胞免疫是由细胞介导的一类免疫反应,是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方式之一。
溶酶体在细胞免疫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研究发现,溶酶体与T细胞和B细胞的免疫功能息息相关。
比如,在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过程中,细胞表面的CD8+T细胞能够通过分泌溶酶体内的酶类物质,识别和消灭感染体外的癌细胞和病原体。
同时,B细胞通过溶酶体对优势B细胞的缺陷抗原进行抗原切割,从而产生更加有效的保护性抗体。
这表明,溶酶体可以参与细胞免疫反应,发挥重要的保护机制作用。
三、溶酶体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由于溶酶体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因此在疾病治疗中也有很广泛的应用范围。
1. 溶酶体酶替代治疗:在某些酶缺失的遗传性疾病中,酶替代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例如,表皮角化不良症和地中海贫血等综合症,就是可以通过溶酶体内的酶类物质进行有效治疗。
2. 溶酶体相关疾病治疗:在对抗溶酶体相关疾病中,溶酶体外的维生素B6和赖氨酸可以用作治疗方法。
溶酶体病综述

溶酶体酶的异常释放引起的两种疾病综述【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更多的从细胞生物水平上解释有关疾病,溶酶体酶异常释放会引起某些疾病,本文就溶酶体酶的异常释放引起的两种疾病——矽肺、痛风,从细胞水平,对这两种疾病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关键词】溶酶体溶酶体酶矽肺痛风发病机制【正文】1.矽肺1.1概述硅沉着病又称为矽肺,是尘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是最早被认识的职业性肺病,见于有多年硅尘吸入史的患者。
患者因长期吸入大量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石英)粉尘导致永久性肺组织瘢痕形成。
严重时影响呼吸功能,丧失劳动力。
可分为速发型和晚发型。
矽肺多在从事接触二氧化硅粉尘的矿工、工人、工种兵和农民(参加铁路建设、乡镇工业接触粉尘的工种)中发生。
接触石英粉尘是否会发病取决于多种因素,长期处于高二氧化硅的环境易感矽肺,此外,还可因在短期内吸入大量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即使脱离接触后,也可能若干年后出现晚发性矽肺。
接触粉尘快者不到1年,慢者可在10多年后发生矽肺。
矽肺(silicosis)是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1]。
矽结节形成是肺部纤维化最简单的形式,但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国内外学者在探索其发病机理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1.2矽肺发病机制石英是如何引起肺纤维化的,学者们曾提出过多种假说,如机械刺激学说,化学中毒学说和硅酸聚合学说;近年又提出可表面活性学说和免疫学说,但都难以圆满的解释发病过程,现概括如下:(1)石英颗粒表面的羟基活性基团与肺泡巨噬细胞、多核白细胞等构成氢键,产生氢的交换和电子传递,使细胞膜流动性降低,通透性增高、进而破裂。
(2)石英在粉碎过程中,硅氧键断裂产生硅载自由基,于空气中的O2, CO2、水或液体中水反应生成自由基和过氧化氢。
参与生物膜过氧化反应,引起膜损伤。
(3)石英损害巨噬细胞膜,导致细胞膜上的Na+-k+ATP酶和Ca+-ATP酶失活,线粒体和内织网Ca+-ATP酶失活,钙离子由细胞器释放入胞浆,细胞外的钙离子大量进入细胞内,形成“钙超载”,导致细胞死亡、破裂。
溶酶体

9
吞噬性溶酶体 吞噬性溶酶体 (phagolysosome) )
按底物的来源和性质可分为: 按底物的来源和性质可分为: 来源 可分为 1.自噬性溶酶体 1.自噬性溶酶体(autophagolysosome): 自噬性溶酶体 内源性底物--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内源性底物--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衰老 2.异噬性溶酶体 2.异噬性溶酶体(heterophagolysosome): ☺ 异噬性溶酶体 外源性底物--胞外物质:细胞、大分子; 外源性底物--胞外物质:细胞、大分子; --胞外物质
肝细胞中不同大小的溶酶体
4
3.组成: 3.组成: 组成 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 60余种 余种), (60余种), pH= pH=5.0 标志酶—酸性磷酸酶 标志酶 酸性磷酸酶
4.溶酶体膜的特征: 4.溶酶体膜的特征: 溶酶体膜的特征 质子泵; 嵌有质子泵 嵌有质子泵; 具有多种载体蛋白; 具有多种载体蛋白; 膜蛋白高度糖基化。 膜蛋白高度糖基化。
19
矽肺的形成: 矽肺的形成:
吸入SiO2 吸入 SiO2释放 巨噬细胞死亡 溶酶体膜破裂 SiO2形成硅酸 巨噬细胞吞入 与溶酶体融合
诱导成纤维细胞增生
胶原结节
肺弹性降低
形成 矽肺
20
五、溶酶体的研究现状
溶酶体膜蛋白如何同其他蛋白区分开来 而特异地分送到溶酶体中? 而特异地分送到溶酶体中? 有报道鸭胸腺细胞凋亡时 ,溶酶体有明显 溶酶体有明显 变化 ,提示溶酶体和细胞凋亡之间的相关 提示溶酶体和细胞凋亡之间的相关 性? 网址: 网址:
21
小结: 小结:
溶酶体的形态结构 溶酶体的类型 溶酶体的功能 溶酶体与疾病的关系 溶酶体的研究现状
22
请专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请专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细胞器的功能和与疾病的关系

细胞器的功能和与疾病的关系细胞器是细胞内的一些具有特定功能的器官,包括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躯干和中心体等。
细胞器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细胞分化、生长和代谢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细胞器的功能也与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将从细胞器的功能出发,介绍一些与疾病相关的细胞器。
一、核细胞核是细胞内含有DNA分子和RNA分子的“指挥中心”,维持细胞的基本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然而,核疾病是一类常见的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就是由于核内滋生癌细胞而引起的。
此外,核周核仁区域缺陷相当普遍,一些早年上过核试验的人身上就有这些缺陷。
二、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内能量的主要来源,通过细胞呼吸产生ATP来满足细胞代谢需要。
线粒体有着非常重要的生物能量代谢功能,而线粒体疾病也是一种罕见但具有严重后果的疾病,比如线粒体疾病患者容易出现乳酸酸中毒、神经肌肉疾病、吞咽、重度迟缓以及癫痫等症状,甚至会导致心肌病和中枢神经系统退化等严重后果。
三、内质网内质网是细胞内的一个复杂而严密的网络系统,包括粗面内质网和平滑内质网两种结构。
内质网主要参与蛋白质合成和修饰,同时还参与脂质生物合成、细胞内信号传导、细胞凋亡以及细胞毒性的调节。
内质网的疾病主要是与内质网压力失控、蛋白质合成和修饰过程的异常有关。
当细胞内环境变化或蛋白质有错配时,会触发内质网应激反应,其中的信号通路会引发一系列的自我保护和反应来降低压力。
如果常年处于应激状态,就会出现内脏器官的功能损伤,从而出现脂漏性肝炎、动脉硬化等多种疾病。
四、高尔基体高尔基体是一种液泡类的细胞器,被广泛地认为是细胞内物质输送和转运的中心。
通过高尔基体的参与,细胞可以调节蛋白质的正确位置、正确数量和正确状态,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和生长。
和其他细胞器一样,高尔基体的功能异常也会导致很多严重的疾病,比如囊性纤维化、足球球体肾病和多发性硬化症等。
五、溶酶体溶酶体是一种含有各种酶、脂酶、蛋白酶等催化分解细胞内各种无用物质的泡状组织结构,这在细胞新陈代谢和废物排除方面非常重要。
溶酶体知识点总结

溶酶体知识点总结溶酶体的结构溶酶体是一种膜包囊泡,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和蛋白酶,以及酸性磷脂和酶原。
溶酶体的膜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膜上蛋白质包括降解酶和转运蛋白。
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包括各种水解酶和糖蛋白酶,用来降解蛋白质、多糖和脂类等物质。
溶酶体中还有酶原和酶促进蛋白,用来帮助水解酶的成熟和活化。
溶酶体的功能1. 噬菌作用:溶酶体能够将被噬细胞的物质降解为小颗粒,然后吞噬吸收。
2. 肿瘤细胞的免疫清除:溶酶体可调节细胞凋亡、清除体内的癌细胞。
3. 细胞自噬:当细胞处于饥饿、感染或否则急性脱水情况时,细胞将通过自噬途径将多余或损坏的器官、膜蛋白降解。
4. 分泌:溶酶体还能将其中的水解酶、酿酒酶、溶菌酶成分等外泄进到细胞外,用于外部物质的吸收和分解。
溶酶体的功能失调溶酶体功能失调可能导致一系列疾病,如糖代谢障碍、关节炎、骨质疏松症、艾滋病等。
酶蛋白屏蔽会使蛋白质在分解前直接积聚在细胞内,引起众多疾病。
溶酶体的发展加入溶酶体自动成熟的前提下,也可使活物脱离体表,因而出生子代成熟。
而溶酶体缺失则可能会使活物发育不全,最终导致不能成熟。
溶酶体和细胞自噬溶酶体还参与了细胞自噬的过程。
当细胞处于压力环境下,溶酶体可以帮助清除和降解细胞内的受损或不需要的细胞器和蛋白质,从而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性。
溶酶体和疾病溶酶体的功能紊乱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疾病,如溶酶体酶缺乏症、溶酶体存储病等。
溶酶体酶缺乏症是指因溶酶体内水解酶缺乏或功能异常而导致的疾病,如漉鹿'氏病、折羊病等。
溶酶体存储病是指因溶酶体内酶缺乏或功能异常而导致的疾病,如黏多糖症、黏酸症等。
溶酶体的药物靶点溶酶体在药物研发中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靶点。
目前,已经有一些针对溶酶体的药物被用于临床治疗,如利拉鲁唑、奥拉罗帕尼、奥拉帕尼等。
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溶酶体相关的疾病。
总之,溶酶体是细胞内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器官,它主要负责细胞内外物质的降解、吸收和排泄。
溶酶体的结构包括膜、水解酶、酶原和蛋白酶等成分。
溶酶体与疾病

3.溶酶体与休克
休克时导致溶酶体破裂的主要原因是: ① 组织的缺血、缺氧、酸中毒以及内毒素对溶酶 体膜的直接破坏;② 氧自由基对溶酶体膜磷脂的 过氧化作用; ③血 浆补体被激活产生C5a,后者可剌激中性粒细胞 释放溶酶体酶。 释放的溶酶体酶又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休克的发生 、发展和细胞的损害,例如: a. 释放的组织蛋白酶使蛋白质水解,这不但可以 破坏蛋白酶的活性,甚至还可使细胞自溶坏死, 而且所产生的多肽类活性物质,还能加重微循环 障碍;
1.与溶酶体膜失常有关的疾病
矽肺(石棉沉 着病) 类风湿关节炎
痛风
类风湿关节炎(RA)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的、以炎性滑膜 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 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 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 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虽然该疾病的病因尚不清 楚,但是其表现出的关节骨膜的炎症变化以及关 节软骨细胞的腐蚀已被认为是细胞内溶酶体的局 部释放所致。
溶 酶 体 的 类 型
初级溶 自噬体 酶体 初级溶 吞饮小泡 酶体
吞噬体
自噬性溶酶体
异噬性溶酶体
次级溶酶体
初级溶酶体 (primary lysosome)
不含底物,仅含 酸性水解酶
次级溶酶体 含活性水解酶与 (Secondary lysosome) 底物
终末溶酶体 (Residual body)
3.溶酶体与休克
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如组织蛋白酶、多肽 酶、磷酸酶等,但在未释放之前都处于无活性 状态。一旦释放出来后,它们即转为活性状态 而可溶解和消化细胞内、外的各种大分子物质 ,尤其是蛋白类物质。已证明,休克早期,肝 、脾、肠等细胞即出现溶酶体肿大,颗粒丧失 和酶释放增加;内毒素休克动物血液和淋巴中 水解酶浓度增高,且与休克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给动物注射溶酶体或溶酶体酶,可产生类似 休克的各种病理生理改变。
细胞器功能异常与疾病发展

细胞器功能异常与疾病发展细胞器是构成细胞的组成部分,它们在维持细胞生存和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当细胞器发生功能异常时,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几个常见的细胞器功能异常与疾病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线粒体功能异常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线粒体是细胞内能量产生的主要场所,其主要功能包括产生三磷酸腺苷(ATP)等重要物质以供细胞使用。
然而,在一些遗传或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线粒体可能出现功能异常。
线粒体功能异常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例如,阿尔茨海默病就是一种与线粒体异常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实验证据显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的线粒体呼吸链活性降低,并且存在线粒体DNA缺陷和更高水平的氧化应激。
这些内源性因素加速了神经元凋亡和认知损害的进程。
除了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也与线粒体功能异常有关。
帕金森病是一种导致动作障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典型特征是多巴胺神经元的丧失。
研究发现,线粒体功能异常会增加细胞内自由基生成和氧化应激,导致脑细胞损伤和帕金森病的发展。
二、高尔基体功能异常与多种肿瘤高尔基体是细胞中重要的合成和修饰蛋白质的地方。
它在细胞内运输、分泌和表面识别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高尔基体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多种类型的肿瘤发生。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癌变过程中高尔基体功能异常扮演了重要角色。
例如,乳腺癌中常见的HER2受体信号传导通路被证实与高尔基体紊乱相关联。
HER2受体广泛存在于多种人类肿瘤中,并且其过度活化并参与了肿瘤发展和转移过程。
此外,在结直肠癌中也观察到高尔基体功能异常。
研究发现,结直肠癌细胞中的XBP1蛋白在转录过程中存在故障,这可能导致高尔基体功能受损。
这一功能异常可能通过增加肿瘤细胞生长和迁移能力来促进结直肠癌的发展。
三、溶酶体功能异常与免疫系统疾病溶酶体是一种与消化、分解和清除细胞内外碎片相关的细胞器。
它包含多种降解酶,并参与细胞自噬和吞噬作用。
然而,当溶酶体功能异常时,可能会引发免疫系统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高歇氏病
病因:巨噬细胞和脑神经细胞的溶酶体中 缺乏β-葡萄糖苷酶,导致葡萄糖脑苷脂无法 分解成葡萄糖和酰基鞘氨醇,而造成葡萄糖脑 苷脂在溶酶体内的积累。 临床症状:患者出现肝,脾,淋巴结的肿 大,中枢神经系统的齿状核,黑质,脑干网状 系统发生变性和萎缩。此病多发生于婴儿,常 于1岁内死亡。如果幼年后才发病,则病程进 展慢,最长者可活10多年。
(二).泰-勒二氏病
病因:由于细胞内先天缺乏氨基己糖酶A, 此酶可将神经节苷脂GM2上糖链末端的N –乙 酰胺基半乳糖切下,进而使糖降解。患者的细 胞以正常速度合成神经节苷脂,而降解速度 极慢,因而在脑组织中积累了大量的糖脂, 致使细胞异常。 临床表现:渐进性失明,痴呆和瘫痪。病 孩在出生后6-8个月出现症状,一般在2-6岁 内死亡。
一.几种先天性溶酶体病
(一).庞皮病(Ⅱ型糖原贮积病) (二).泰-勒二氏病 (三).高歇氏病 (四).I-细胞病
(一).庞皮病
病因:由于在肝细胞常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 缺陷,使溶酶体内缺乏α-葡萄糖苷酶,导致 糖原无法降解为葡萄糖,而造成糖远在肝脏 和肌肉内大量积累。 临床表现:此病多发生于婴儿,表现为肌无 力,心脏增大,进行性心力衰竭,多于两周 岁以前死亡。
肺组织纤维化
肺弹性降低功能受损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致病机理
类风湿性因子——巨球蛋白IgM IgM-IgG免疫复合物 补体激活 细胞内溶酶体酶外逸
关节组织的破坏及炎症
一.概念
先天性溶酶体病是由于染色体上某些基 因发生突变,而先天缺乏某种溶酶体酶而导 致的一类代谢性遗传病。患者因酶缺失或酶 结构缺陷,致使细胞中相应的底物无法降解 而贮存,堆积在次级溶酶体中,造成细胞代 谢障碍,故又称溶酶体贮积病。
Disorders Resulting from Defects in Lysosomal Function
溶酶体功能的缺陷导致 的机能失调
lysosomal溶酶体的 hydrolytic水解的 content内含物 silica二氧化 矽 phagocytic cell吞噬细胞 lung肺 fiber 纤维素 membrane膜 scavenging cell清 理细胞 asbestosis石棉沉着病 symption症状 joint distases关节病 inflammatory 炎症 rheumatoid arthritis 类风湿性关节炎 synovial fluid关节液 organelle细胞器 mannose-6-phosphate 甘露醇-6-磷酸 fibroblast成纤维细胞 secreted 分泌 N-acetylglucosamine N-乙酰葡萄糖胺 phosphotransferase磷酸转移酶 α-glucosrdaseα-葡糖苷酶 glycogen 糖原 β-N-hexosaminidase β–N-已糖苷酶 organelle细胞器 sphingolipid 鞘脂类 dysfunction 功能障碍 Tay-sachs泰-勒二氏 ganglioside神经节苷脂 cytoplasm 细胞质 skeletal骨骼的 cardijac心脏 respiratory abaomality呼吸作用的异常 amnioccntesis羊膜穿刺术 macrophage 巨噬细胞 liver肝脏 spleen脾脏 anemia 贫血 bloodsteam 血液的流动 placental胎盘的 oligosaccharid chains寡聚糖链 endocytosis 胞吞作用 bone marrow 骨髓
休克引起溶酶体酶释 放
1.缺血缺氧降低溶酶体膜稳定性 2.三羧酸循环受阻,钠泵失调,膜 通透性升高 3.细胞内pH值下降,酸性水解酶活 化
溶酶体水解蛋白质是胎儿营养的必要条件。 其中一些特异性蛋白质降解产物可能引起 畸形形成。
(四).I-细胞病
病因:患者细胞中先天性缺乏 N–乙酰氨 基葡萄糖转移酶,使溶酶体酶不能形成分 选信号M6P,结果溶酶体酶不能被M6P受体 识别和分选进入溶酶体,而被分泌到细胞 外进入血液。
其他疾病
1.癌症与溶酶体 2.休克与溶酶体 3.婴儿畸形的形成与溶酶体
溶酶体与癌的发生有关
1.致癌作用的辅助因子通过影响溶酶 体膜的通透性从而诱发细胞的异常分裂。 2.溶酶体分解代谢中的某些产物为肿瘤细胞增值 提供了物质基础。 3.肿瘤细胞内的溶酶体的多种酶均发生了癌性变 化,主要是酶糖链磷酸化,是酶蛋白增多,酶 活性升高,代谢循环途径活跃进行。 治疗措施:利用溶酶体释放的水解酶是癌细胞自 溶。
一.溶酶体的功能
消化分解作用 参与受精过程 参与细胞分泌 参与机体的器官组织变态和退化 吸收和消除陈旧的骨基质
二.溶酶体缺陷导致的疾病
1.溶酶体与矽肺病 2.溶酶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 3.先天性溶酶体病 4.其他与溶酶体有关的疾病
SiO2
肺内巨细胞自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