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卷)多彩的光沪科版八级物理(上册)习题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多彩的光—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教用习题PPT优秀课件

多彩的光—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教用习题PPT优秀课件

(名校课堂)多彩的光—沪科版八年 级物理 (上) 教用习 题PPT- 优秀课 件【标 准版本 】 (名校课堂)多彩的光—沪科版八年 级物理 (上) 教用习 题PPT- 优秀课 件【标 准版本 】
(名校课堂)多彩的光—沪科版八年 级物理 (上) 教用习 题PPT- 优秀课 件【标 准版本 】 (名校课堂)多彩的光—沪科版八年 级物理 (上) 教用习 题PPT- 优秀课 件【标 准版本 】
(名校课堂)多彩的光—沪科版八年 级物理 (上) 教用习 题PPT- 优秀课 件【标 准版本 】 (名校课堂)多彩的光—沪科版八年 级物理 (上) 教用习 题PPT- 优秀课 件【标 准版本 】
(名校课堂)多彩的光—沪科版八年 级物理 (上) 教用习 题PPT- 优秀课 件【标 准版本 】 (名校课堂)多彩的光—沪科版八年 级物理 (上) 教用习 题PPT- 优秀课 件【标 准版本 】
(名校课堂)多彩的光—沪科版八年 级物理 (上) 教用习 题PPT- 优秀课 件【标 准版本 】 (名校课堂)多彩的光—沪科版八年 级物理 (上) 教用习 题PPT- 优秀课 件【标 准版本 】
八年级上册(沪科版)物理
(名校课堂)多彩的光—沪科版八年 级物理 (上) 教用习 题PPT- 优秀课 件【标 准版本 】 (名校课堂)多彩的光—沪科版八年 级物理 (上) 教用习 题PPT- 优秀课 件【标 准版本 】
(名校课堂)多彩的光—沪科版八年 级物理 (上) 教用习 题PPT- 优秀课 件【标 准版本 】 (名校课堂)多彩的光—沪科版八年 级物理 (上) 教用习 题PPT- 优秀课 件【标 准版本 】
(名校课堂)多彩的光—沪科版八年 级物理 (上) 教用习 题PPT- 优秀课 件【标 准版本 】 (名校课堂)多彩的光—沪科版八年 级物理 (上) 教用习 题PPT- 优秀课 件【标 准版本 】

安徽专版课件(2019秋,上册):8物理沪科版 第4章 多彩的光(1)4.1 第1课时 光的直线传播课件

安徽专版课件(2019秋,上册):8物理沪科版 第4章 多彩的光(1)4.1   第1课时   光的直线传播课件

12.太阳光透过茂密的树荫会在树下的地面上形成许多 大小不同的光斑,光斑的形状是___圆__形___(填“圆形” 或“杂乱无章”)的,光斑大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___小__孔__到__地__面__的__距__离__不__同____。
【】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都是光沿 直线传播的应用,小孔成像时,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 有关,与孔的形状无关。在物体到小孔距离相等的情况 下,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大小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 据此分析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
14 D
11
看见烟; 好;0.29
15 D
12
圆形;小孔到地 面的距离不同
16
D
17 (1)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
18 像与孔的形状无关 (2)所成的像的形状由物 体的形状决定
(3)倒立;光的直线传播 (4)太阳
1.在①太阳;②月亮;③点燃的蜡烛;④放电影的银 幕;⑤萤火虫;⑥电灯;⑦明亮的水面等物体中, 一定是光源的是___①__③__⑤___,一定不是光源的是 _②__④__⑦__。(均填序号)
【】光必须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才是沿直线传播的, 盐水的密度如果不均匀,光在盐水中传播的路径就不是 直线;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为了清楚地呈 现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可以在水中倒一点牛奶。 【答案】曲线;盐水的密度不均匀;均匀;在水中倒 一点牛奶
9.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8分钟才能到达地球,太阳到地 球的距离大约是__1_._4_4_×__1_0_11_m,光速比声速大得多, 已知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某人 看到闪电4 s后听到雷声,则闪电的云层离此人约 1__3_6_0m。
(2)小明把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半透明纸离小孔越远, 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写在下面 的表格中,请在图乙中画出h、s之间的关系图像。 像的高度h/cm 1.0 2.0 3.0 4.0 5.0 像到小孔的距离s/cm 2.0 4.0 6.0 8.0 10.0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神奇的眼睛》多彩的光PPT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神奇的眼睛》多彩的光PPT课件

3.下列不是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是( D) A.照相机 B.放大镜 C.投影仪 D.潜望镜 4.物体通过下列光学器件可以成放大的实像的是( B )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平面镜 5.清晨,小草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 产生了__放__大__镜的功能,形成了放大的___虚___像,这是由于 光的___折___射现象的结果。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
3.矫正:
成像于视网膜前.
配戴凹透镜镜片的眼镜.
三、远视眼及其矫正
1.特征:只能看清远处物体,看不清近处物体
2.成因: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
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
3.矫正:
成像于视网膜后。
配戴凸透镜镜片的眼镜. (老花眼镜)
拓展: 近视眼和远视眼产生的原因及矫正方法比较
2、眼镜的度数
眼镜的度数定义:透镜焦度乘100的值 公式:D=100Φ=100/f 单位:度
3、眼镜的正、负度数是什么意思?
眼镜的正、负度数分别表示是凸透镜和凹透镜
[针对练习]
1.焦距是50厘米的人,应戴多少度的眼镜?( D )
AA..5500度度
BB..110000度度 CC..115500度度 DD..220000度度
2.小明和爷爷的眼镜放在一起,虽然爷爷的眼镜是老花镜,小明的
眼镜是近视镜,但是两个眼镜的外形完全相同,请你帮小明用三种
最简单的方法区分两个眼镜。
⑴摸形状:中间厚边缘薄的是老花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近视镜 ⑵看成像:放在报纸上,成缩小虚像的是近视镜,成放大虚像的是老花镜 ⑶看对光的作用:会聚光的是老花镜,发散光的是近视镜
神奇的眼睛
第1课时

安徽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多彩的光课件(新版)沪科版

安徽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多彩的光课件(新版)沪科版
较大.
18.[2016· 南平中考]如图甲所示是小宇同学探究“光的反射 定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硬纸板垂
直立在平面镜上.
(1)小宇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沿OB方 向射出,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改变光的入射角度,多次 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①上述实验探究得到的规律是__B__(选填字母). A.光沿直线传播 B.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物距u(cm) 像距v(cm) 5.0 4.5 6.0 5.5 7.0 6.5 8.0 7.5
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错误是: __像距v__(选填“物距u”或“像距v”). (4)小柯吸取了经验教训,重新选择了一块__薄__(选填“薄 ”或“厚”)的玻璃板进行实验. (5)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 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 ,巧妙地解决了__像的位置__不易确定的问题,他主要采用 的研究方法是__等效替代__(选填“控制变量”、“等效替代 ”或“理想模型”)法. (6)小柯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OO′轴(如图乙玻璃板与 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 对于A__不__(选填“向右”、“向左”或“不”)移动.
解析:(1)根据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 等,通过测量,可以得到A和A′到平面镜P面的距离是相等的, 所以A′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P面成像得到的;(2)由于平面镜成的 是虚像,所以小柯在A′处放了一张白纸作光屏,白纸上不能接收 到蜡烛A的像;(3)小柯测量时把像A′到玻璃板Q面的距离作为像 距,像距测量错误,忽略了玻璃板的厚度;(4)为了减小误差, 实验中应选用薄玻璃板进行实验;(5)玻璃板透明,用其来代替 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 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像的位置不易确定的问 题.这种方法是等效替代法;(6)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 沿OO′轴方向水平向右移动,A和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不变,根据 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A的像和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也不变, 所以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不移动.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折射》多彩的光PPT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折射》多彩的光PPT课件

典例 分析
例4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 ) A.海市蜃楼 B.杯弓蛇影 C.水中倒影 D.立竿见影
解析:A.海市蜃楼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 故A正确; B.杯弓蛇影,杯中出现墙上弓箭的影像,看起来像条蛇,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B错误; C.水中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D.立竿见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A.
拓展 练习
1、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D的是
()
A.入射角等于30° C.NN′是界面
B.折射角等于50° D.MM′的右边是玻璃
拓展 练习
1、.下列现象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D( )
A.水面倒影 “折”枝
B.灯下影子
C.墙上手影
D.水面
课堂 探究
光折射的可逆性
光路可逆,是指光逆向传播时路径不变.可见“光路可逆”是对 光线而言的.当光在界面发生折射时,如果光线逆着原来的折射 光线的方向入射时,折射光线就要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的方向折 射出去.
典例 分析
例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 A.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B.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C.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课堂 探究
光折射原理的应 用
人们利用折射原理发明了透镜透镜有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凸透镜有会聚作用故又称聚光透镜, 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凹透镜亦称为负球透镜,镜片的中间薄,边缘厚,呈 凹形,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近视眼镜是凹透镜。
课堂 探究
凸透镜的成像原理
凹透镜的成像原理
(2)按右上图放好装置,探究铅笔为什么看起来会 断了? (3)光线为什么会发生偏折呢?光线在什么情况 下会发生偏折呢?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 期末总复习 第3课时 多彩的光(一) 教学课件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 期末总复习 第3课时 多彩的光(一) 教学课件
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

折射
现象
(1)水中筷子看起来折断了
(2)“潭清疑水浅”——池水看起来变浅了
(3)潜水员在水下看岸上的树木变高了
高频考点归纳
考点一 辨析光现象
例1 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A.水中“弯折”的筷子

B.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3)准备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4)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装置
平面镜
成像
结论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它们到镜面
的距离相等;像和物关于镜面是对称的
评估
交流
(1)实验中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的原因是玻璃板有一定厚度,前后两表面均反射成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
光的反 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射规律
反射
类型
光的反射有两种: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找到蜡烛的像;
(2)玻璃板要与水平桌面垂直;
材,还需要刻度尺、笔和量角器;
(2)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除了能呈现光路外,将右侧纸板绕转动,此
时在右侧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由此可以得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内的结论。
【答案】(1)靠近 笔 量角器 (2)在同一平面内
考点六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例6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神奇的眼睛》多彩的光PPT精品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神奇的眼睛》多彩的光PPT精品课件

结构
瞳孔
光圈
视网膜(有感光细胞) 底片(有感光材料)
成像
倒立、缩小、实像
像距不变,当物距改变时,焦距不变,当物距改变时,
调节 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 通过改变镜头与底片间的
作用 度,来改变焦距,使视网 距离,来改变像距,使底
膜上成的像清晰。
片上成的像清晰。
知1-讲
【例1】〈多选题〉有关眼睛视物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
(来自《典中点》)
知识点 2 眼疾和眼镜
问题
知2-导
若晶状体不能调节或调节能力减弱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1. 近视眼:
成因:晶状体太厚(太凸,焦距太小),折光能力太 强,远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2. 远视眼:
知2-讲
成因:晶状体太薄(太扁平,焦距太大),折光能力 太弱,近物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
知2-讲
知2-练
1 (中考·怀化)外出旅游,照相机是我们必备的工具,
它能记录我们沿途所见的美丽风光,在照相机构造
中有一个关键的成像光学元件,它相当于一个( D )
A.反光镜
B.凹面镜
C.平面镜
D.凸透镜
(来自《典中点》)
知2-练
2 (中考·襄阳)某市公交公司为了保证人们的上下车安 全,在公交车上安装了“电视监控器”。凸透镜是 该装置的光学系统,“电视监控器”的摄像头能成 __倒__立____(填“正立”或“倒立”)、___缩__小___(么样的眼镜矫正
视力( D )
A.都是凸透镜
B.都是凹透镜
C.凸透镜和凹透镜 D.凹透镜和凸透镜
(来自《典中点》)
5 (中考·连云港)谷歌公司推出了一款“谷歌眼镜”,
它是一个戴在眼睛上的微型电脑,如图所示,使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多彩的光复习课件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多彩的光复习课件
• 4.当u<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 5.当u=f时,凸透镜不能成像
凸透镜成像记忆口诀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总是异侧倒;物近像远像变大. 虚像总是同侧正;物近像近像变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
练习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与光屏分别置于凸 透镜两侧,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如图所 的a、b、c、d四点,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当把蜡烛位于
知识点13 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
思考:正常人眼如何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在视网膜上成清楚的像?
看远处——晶状体薄,焦距大
看近处——晶状体厚,焦距小
人眼调节原理——改变晶状体的厚度(焦距)
知识点14 近视眼及其改正
1.成因:
2.改正:
晶状体太厚,会聚能力太强, 焦距变小将远处物体成像于视 网膜前,因此看不清远处物体。
利用凹透镜对光发散特点 配戴用凹透镜做成的近视眼镜。
知识点 15 远视眼及其改正
1、成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改正: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 将近处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 因此看不清近处物体。
利用凸透镜会聚特点 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远 视眼镜。(老花眼镜)
知识点15 放大镜(凸透镜)
A’
A
F B’ B
F
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f
绿 青蓝
知识点3 物体的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
红 色 透 明 物 体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其余的色光被物体吸取了。 所有颜色的光都能穿过的物体是无色透明体如(无色玻璃和纯净水)。
知识点4 物体的颜色
2.不透明体的颜色
吸取其他光线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卷)多彩的光沪科版八级物理 (上册 )习题 精品课 件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 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_投___影___仪___(选填“照相机” 或“投影仪”)。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__靠___近_____(选填“靠近”或 “远离”)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若在图中的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一眼镜, 光屏需向左移动像才能清晰,此眼镜是__远___视__镜___(选填“近视镜”或“远视 镜”)。
(安徽卷)多彩的光沪科版八级物理 (上册 )习题 精品课 件
(安徽卷)多彩的光沪科版八级物理 (上册 )习题 精品课 件
9.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反 射光线OA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 射光线。
(安徽卷)多彩的光沪科版八级物理 (上册 )习题 精品课 件
第四章 多彩的光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70分)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第 9 题、第 10 题各 2 分,共 22 分) 1.据报道,某市一辆小客车,因车主将一瓶矿泉水随手放在仪表盘上的防滑垫上, 导致防滑垫起火。这瓶矿泉水所起的作用相当于_凸___透__镜____。 2.夏天,我们常常可以在茂密的树下看到一个个圆形的小光斑,这些小光斑是光在 空气中_沿__直___线___传___播__的结果,其实这些小光斑是太阳倒立的_____实_____(选填 “实”或“虚”)像。一张不透光的纸开一个极小的“△”形孔,太阳光垂直射 到这张纸上,通过这个小孔在地面上形成的像的形状是___圆__形_____的。
A.一定是① C.一定是③
B.一定是② D.②和③均有可能
17.将蜡烛、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假设光屏上下足够长,根据光路可知,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透镜的焦距大于 20 cm B.此时光屏上能看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C.移动光屏至凸透镜的左侧并左右移动,可以在光屏上找到蜡烛的像 D.将蜡烛移到刻度尺左侧 30 cm 刻度线处,为了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需将图 中的光屏向右移动
(安徽卷)多彩的光沪科版八级物理 (上册 )习题 精品课 件
(安徽卷)多彩的光沪科版八级物理 (上册 )习题 精品课 件
12.某同学游玩时拍下的一张照片如图所示。根据这B张照片可 推断( )
A.山峰有多高,湖水就有多深 B.照片中实景在上,倒影在下 C.群山通过照相机镜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D.倒影通过照相机镜头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14.潜艇在水下作业时发现岸上的楼房变高了,能解释这一现象产生原因的光路图 是( D )
15.用白光照射绿色透明玻璃时,会出现的现象是( B )
16.如图所示,在 A 处点燃一支蜡烛,在 P 处的方框内分别放入①平面镜、②凸透 镜和③中央有小孔的纸板时,均能在方框右侧成清晰的像。现保持蜡烛的位置不 变,若在方框内放入上述某一器材后,能在方框的右侧光屏上成像,而且随着光 屏远离 P,所成的像逐渐变大。对于方框内所放的器材,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C )
三、实验探究题(第 18 题 12 分,第 19 题 10 分,第 20 题 12 分,共 34 分) 18.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小李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他先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且与镜面保 持__垂___直_____。
(2)小李让一束光 EO 贴着硬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硬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 OF,然后将硬纸板绕 ON 向后折,如图乙所示,此时在 NOF 面上_看___不__到____(选 填“看到”或“看不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___存___在____(选填“存在”或 “不存在”)。 (3)为了进一步确定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小李将硬纸板沿 PQ 剪开,将硬纸板 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丙所示,发现在硬纸板右侧的___下__部_____(选填“上部” 或“下部”)会看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____在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4)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 OF 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 OE 方向射出,这表明光反射时,光路是_可___逆___的___。
(2)如图所示,烛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__放___大_____的实像。 如果此时撤去光屏,人眼在图示位置____能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 看到烛焰的像。 (3)在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果蜡烛向左移动,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 个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____左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2)解决了上面的问题后,蜡烛 B 与蜡烛 A 的像能够完全重合,如图所示,说 明__像___与___物__的___大___小__相___等_____。 (3)老师在演示这个实验时,表演了一段哑剧:先将手放在蜡烛 B 的火焰上烧一 下,立即缩回,还用嘴吹了吹手,似乎很痛苦;接着,老师练了两下气功,又将 手放在蜡烛 B 火焰上烧,摇头晃脑、若无其事的样子。老师的手真的不怕烧吗? __不___是_____,因为_平__面___镜___成__的___像___是___虚__像____。
(安徽卷)多彩的光沪科版八级物理 (上册 )习题 精品课 件
13.如图所示,一束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 30°角,入射光方向不变,将平面镜绕入 射点顺时针旋射角是 20°
B.反射角是 70°
C.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 70° 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 70°
19.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 A 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 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
(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 B 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 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玻_璃___板___没__有___竖___直__放___置。
5.某校在新建设的喷水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 照在右池壁上,在 S 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图中 的 a 位置时,站在池边的人看到右池壁上亮斑的位置在 S 点的___下__方_____(选填 “上方”或“下方”)。水面从 a 位置升至 b 位置的过程中右池壁上亮斑的位置到 S 点的距离___变___小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当水面升至 c 位置时,人看 到水面下右池壁亮斑的位置在_S_点___上__方___(选填“S 点”“S 点下方”或“S 点上 方”)。
3.影院银幕用表面粗糙的白色幕布制成是为了方便观众能从各个方向都看到画面, 这利用光的_漫___反___射___原理;皮鞋擦过鞋油后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是 由于反复擦可使鞋油填平皮革表面的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从而增加 镜___面___反__射__的效果。(均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4.小明在家打扫卫生时不小心在正在播放的彩电屏幕上留下几个水滴,紧张之时, 透过水滴,他忽然看到了彩电屏幕上只有红、___绿_______、蓝三种颜色,这三种 色光等比例混合后为____白______光。
(4)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见下表。 通过观察数据可知,第____6______次数据是不可能的。
次序 1 2 3 4 5 6 物距/cm 80 60 30 20 16 10 像距/cm 11.5 12 20 30 45 60 (5)小宇同学在实验过程中,中指的指尖触摸到凸透镜的一小部分,在光屏上 ___没___有____(选填“有”或“没有”)小宇同学指尖清晰的像。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宇在早上 9:00 利用太阳光进行观察某凸透镜焦点的实验。他将这个凸透 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 亮点,他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你认为该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凸___透___镜__没___有___正___对__太___阳___光__放___置___。
6.学校教师利用人脸识别系统签到,老师们站在机器前 0.5~1.2 m 处时,安装在 墙上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由此判断,人 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_凸___透___镜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焦距可能为__0__.1__m____(选填“0.1 m”或“0.4 m”)。
(安徽卷)多彩的光沪科版八级物理 (上册 )习题 精品课 件
(安徽卷)多彩的光沪科版八级物理 (上册 )习题 精品课 件
8.如图所示,眼睛和照相机都可以成像,但它们的调节方式不相同。用照相机拍摄 远处景物时,必须___减__小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使像成在胶片上。而正常人的眼睛看远处物体时,调节晶状体的厚度使之 ___变___薄____(选填“变薄”或“变厚”),从而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安徽卷)多彩的光沪科版八级物理 (上册 )习题 精品课 件
10.画出左侧两条光线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画出光线 A通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的大致传播方向。
(安徽卷)多彩的光沪科版八级物理 (上册 )习题 精品课 件
(安徽卷)多彩的光沪科版八级物理 (上册 )习题 精品课 件
二、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4 分) 1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