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田-南海油田

合集下载

中国油田分布图及各油田产量等情况介绍

中国油田分布图及各油田产量等情况介绍

中国油田分布图及各油田产量等情况介绍节能产业2010-03-06 17:21:10 大庆油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地处哈尔滨、齐齐哈尔市之间。

油田南北长140公里,东西最宽处70公里,总面积5470平方公里。

1960年3月党中央批准开展石油会战,1963年形成了600万吨的生产能力,当年生产原油439万吨,对实现中国石油自给起了决定性作用。

1976年原油产量突破5000万吨成为我国第一大油田。

目前,大庆油田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使原油产量仍然保持在4000万吨以上。

辽河油田:油田主要分布在辽河中下游平原以及内蒙古东部和辽东湾滩海地区。

已开发建设26个油田,建成兴隆台、曙光、欢喜岭、锦州、高升、沈阳、茨榆坨、冷家、科尔沁等9个主要生产基地,地跨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13市(地)32县(旗),总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产量居全国第三位。

克拉玛依油田:地处新疆克拉玛依市。

40年来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找到了19个油气田,以克拉玛依为主,开发了15个油气田,建成792万吨原油配套生产能力(稀油603.1万吨,稠油188.9万吨),3.93亿立方米天然气生产能力。

从1990年起,陆上原油产量居全国第4位。

四川油田:地处四川盆地,已有60年的历史,发现气田85个,油田12个,含油气构造55个。

在盆地内建成南部、西南部、西北部、东部4个气区。

目前生产天然气产量占全国总产量近一半,是我国第一大气田。

华北油田:位于河北省中部冀中平原的任丘市,包括京、冀、晋、蒙区域内油气生产区。

1975年,冀中平原上的一口探井任4井喷出日产千吨高产工业油流,发现了我国最大的碳酸盐岩潜山大油田任丘油田。

1978年,原油产量达到1723万吨,为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突破1亿吨做出了重要贡献。

直到1986年,保持年产原油1千万吨达10年之久。

目前原油年产量约400多万吨。

大港油田:位于天津市大港区,其勘探领域辽阔,包括大港探区及新疆尤尔都斯盆地,总勘探面积34629平方公里,其中大港探区18629平方公里。

中石化各油田情况简介

中石化各油田情况简介
东濮凹陷横跨豫鲁两省,面积5300平方千米,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 量5.85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1351.77亿立方米,生产原油1.29亿吨、天 然气333.1亿立方米。近年来,油田坚持以油藏经营管理为主线,深化 复杂断块群精细研究和构造岩性油气藏勘探,强化油藏精细描述、开发 井网分类调整和技术配套集成,连续五年每年新增探明油气地质储量 1000万吨以上,水驱控制和动用程度大幅提高,自然递减得到有效控 制,稳产基础不断增强。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济南路258号
2. 中原油田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原油田分 公司),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油气销售等业务领 域,公司本部位于河南省濮阳市。主要勘探开发区域包括东濮凹陷、川
东北普光气田和内蒙探区。2010年,新增探明油气地质储量1341万吨, 生产原油272.5万吨、天然气58.3亿立方米、硫磺102.6万吨,加工原 油、轻烃87.5万吨。
河南油田始终把油气勘探放在首位。1970年开始勘探,1971年8月在 南阳凹陷东庄构造发现工业油气流,先后在泌阳、濮阳、焉耆等多个盆 地钻探出油,1972年5月1日成立南阳石油勘探指挥部,河南油田正式诞 生。2009年11月准格尔盆地西北隆起带春光区块划归河南油田,截止 2010年底,探区内共探明油气田16个,含油面积202.47平方千米,累计 探明油气地质储量3.3亿吨(油当量),为全国中小盆地勘探提供了成 功经验,先后被授予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和全国地质勘探先进集体荣 誉称号。在勘探油气的同时,先后又探明安棚碱矿、舞阳盐田,地质储
仍处于兴盛期。特别是作为勘探接替领域的北部湾盆地徐闻区块、苏皖 下扬子中古生界,目前尚处在前期评价研究和早期勘探评价突破阶段, 蕴藏着巨大潜力

南海油田简介

南海油田简介

南海海岸线北起福建省铁炉港,南至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仑河口,大陆海岸线长5800多公里。

沿海地区包括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

重点海域包括:1.粤东海域包括闽粤分界至广东省汕尾市的毗邻海域。

2.珠江口及毗邻海域包括广东省惠州市至江门市的毗邻海域。

3.粤西海域包括广东省阳江市至湛江市的毗邻海域。

4.铁山港—廉州湾海域包括铁山港湾和廉州湾两个海湾,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的毗邻海域。

5、钦州湾—珍珠港海域包括钦州湾、防城港湾、珍珠港湾等三个海湾,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和防城港市的毗邻海域。

6.海南岛东北部海域包括海南省的海口市、临高县、澄迈县、琼山市、文昌市、琼海市和万宁市的毗邻海域。

7.海南岛西南部毗邻海域包括海南省的三亚市、陵水县、乐东县、东方市、昌江县、儋州市的毗邻海域。

8.西沙群岛海域包括宣德群岛、永乐群岛及中建岛、东岛、浪花礁的毗邻海域。

9.南沙群岛海域包括南沙群岛毗邻海域。

从东海往南穿过狭长的台湾海峡,就进入汹涌澎湃的南海了。

南海是我国最深、最大的海,也是仅次于珊瑚海和阿拉伯海的世界第三大陆缘海。

南海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冲,在经济上、国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南海位于我国大陆的南方。

南海北边是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四省,东南边至菲律宾群岛,西南边至越南和马来半岛,最南边的普母暗沙靠近加里曼丹岛。

浩溯的南海,通过巴士海峡、苏禄海和马六甲海峡等,与太平洋和印度洋相连。

它的面积最广,约有35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6个广东省那么大。

我国最南边的普母暗沙距大陆达2000公里以上,这要比广洲到北京的路程还远。

南海也是邻接我国最深的海区,平均水深约1212米,中部深海平原中最深处达5567米,比大陆上西藏高原的高度还要大。

南海四周大部分是半岛和岛屿,陆地面积与海洋相比,显得很小。

注入南海的河流主要分布于北部,主要有珠江、红河、湄公河、湄南河等。

由于这些河的含沙量很小,所以海阔水深的南海总是呈现碧绿或深蓝色。

油田资质大全

油田资质大全

油田资质大全第1名,中石油—长庆油田6000万吨第一名的长庆油田主要勘探区域为鄂尔多斯盆地,总部位于陕西西安。

长庆油田2020年生产油气当量达到6000.08万吨,其中原油产量达2451.8万吨,天然气产量445.31亿立方米。

这标志着长庆油田已建成我国首个年产6000万吨级别的特大型油气田。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产量是天然气贡献的。

第2名,中石油—大庆油田4300万吨大庆油田是铁人精神的发源地,为解放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使我国一下摘掉了贫油帽子。

2020年,大庆油田全年完成国内原油产量3001.0319万吨,海外权益产量931万吨,双双超出计划;生产天然气46.5537亿立方米,实现“十连增”,销售天然气30.85亿立方米,均创历史新高。

第3名,中石油—塔里木油田3080万吨2020年底,塔里木油田油气产量当量突破3000万吨大关,达到3080万吨。

塔里木盆地最终可探明油气资源总量为160亿吨油当量,其中,石油80亿吨、天然气1万立方千米,被中外地质家称为21世纪中国石油战略接替地区。

缺点是该油田资源主要分布于沙漠地区,运输成本较高,油藏埋深一般大于4000米,甚至有7000米的深井。

第4名,中海油—渤海油田3070万吨渤海油田是中海油较早开发的油田,总部位于天津。

2020年,中海油渤海油田完成原油产量近2830万吨,生产天然气近30亿方,均超同期计划圆满完成生产任务。

根据规划,渤海油田将在2025年前实现油气上产4000万吨目标。

渤海油田于1967年开采,油藏特点是构造破碎、断裂发育、油藏复杂,储层以河流相、三角洲、古潜山为主,油质较稠,稠油储量占65%以上。

第5名,中石油—西南油气田2540万吨该油田的主要贡献来自天然气,而非石油。

以油气当量计算其产量位居第5名。

2020年生产天然气318亿方(油当量2544万吨)。

高水平建成西南储气中心,提升了川渝地区乃至全国调峰保供能力。

虽然石油的产量略有不足,但是天然气产量一直在全国保持前列,未来发展前景非常美好。

中国近海海域油气地质-东海和南海

中国近海海域油气地质-东海和南海

1、天津分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简称天津分公司)隶属于中海
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位于国家滨海新区的核心区域天津市塘沽区,是 主要负责渤海海域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生产的境外上市公司。 天津分公司的前身是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的一部分,创建于1966年。 1980年实行对外合作,先后与康菲、雪佛龙、壳牌、安纳达克等多家国际 石油公司有合作业务。1999年天津分公司根据中国海油全球发展的战略进 行了重组,2003年又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统一领导下,进行了深层次 的用工与薪酬制度改革。到目前为止,有员工630余人,固定资产总值约 228亿人民币,累计发现原油地质储量40多亿吨,拥有24个海上油气田, 50多座生产平台,4个陆地终端, 2006年年油气生产能力已达到1561.7万 方油当量。 按照中国海油的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年中国海油将实现国内油气年产 5000-5500万方油当量生产规模的战略目标,天津分公司将承担年产3000 万方油当量的艰巨任务。
中国海域油气地质特征
中国海域油气地质特征
中国海疆油气分布
中国海域分布有27个新生代沉积盆地,总面积约172.9 万平方千米,属我国传统疆域线内的为143.2万平方千米。
其中,近岸大陆架有10个沉积盆地,合计面积92.2万平 方千米;南海中、南部有13个,面积59.4万平方千米, 南海北部陆坡与洋壳过渡区中有3个,面积9.3万平方千 米。这些沉积盆地含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中国海域油气田主要分布在渤海湾盆地、东 海盆地、台西盆地、珠江口盆地、北部湾盆地、 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
中国近海油气资源基本状况
中国近海油气资源基本状况
渤海湾盆地是目前海上发现油气田最多的地区,主要集中 分布在辽东坳陷、渤中坳陷和埕宁隆起。3个地区分布着锦 州9-3、锦州20-2、绥中36-1等20多个油气田,其中,以蓬莱 19-3最大,预计探明储量达6亿吨;其次是绥中36-1油田, 探明石油储量28.844亿吨。这些油气田共探明石油储量达 8.6183亿吨,天然气储量271.99亿立方米。 东海盆地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坳陷中的西湖凹陷和丽 水凹陷之中,主要油气田有平湖油气田和春晓气田,另外还 有宝云亭、武云亭、丽水等油气田,以富天然气为主,储量 规模属千万吨级。

南海深水油田开发完井关键技术研究

南海深水油田开发完井关键技术研究

南海深水油田开发完井关键技术研究南海深水油田是我国海上石油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潜力。

开发这些油田对于我国的石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深水油田开发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过程,而完井是深水油田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油田的开发成功与否。

因此,开展南海深水油田完井关键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深水油田完井是指在油井完钻后,将井眼与地面上的设备连接起来,形成油井的一个完整的系统,以便于油气的开采。

深水油田的地质条件复杂,水深较大,海底环境恶劣,完井作业更是具有挑战性。

在南海深水油田开发中,完井技术面临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首先是技术难度大。

深水油田的水深较大,地质构造复杂,导致了完井过程中需要面对高压高温、高含水层压差等复杂地质条件,这对完井工艺和装备的要求很高。

其次是短板技术需要突破。

我国在海上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存在一些短板技术,例如高压高温井完井技术、水平井完井技术等,这些技术的突破对南海深水油田的完井工作至关重要。

再次是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南海深水油田位于恶劣的海洋环境中,海上运输困难、风浪大、降水较多等因素会对完井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需要相应的技术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南海深水油田完井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压高温井完井技术研究。

高温高压油气田是我国深水油田开发的主要目标之一,其完井技术相对较难。

需要研究新型完井管柱、防喷技术、井眼封隔技术等关键技术,提高完井的安全可靠性和成功率。

二是水平井完井技术研究。

水平井在深水油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水平井的完井技术相比传统立井更加复杂。

需要研究水平井定向钻井技术、水平段封隔技术、水平段压裂技术等,提高水平井完井的成功率。

三是海洋环境适应技术研究。

针对南海深水油田的海洋环境特点,需要研究海上设备的抗风浪、抗海浪等关键技术,确保完井工作的安全进行。

四是智能化完井技术研究。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中海油南海油田成功试产

中海油南海油田成功试产

P l 皿 n 一 7 和 P u f in - 8 石 油生 产量 小于 原 预期 3 万 桶 /天 ,
使 A E D 现金周转 发生 困难 , 股 价也 大 幅下跌 。 因此 该公 司不得不 出售部分 资产获得 资金 , 用于偿 还债
务 、 与债权 人达 成和解 协议 , 以及 开 采 附近 的T a l b o t
l 、
文 昌 14 -
3 、
文昌 8-
3 四个油田构成。
开 发生 产设 施 公告称 , 根据 收购 方 案 , 中石 化 国 际石 油勘探开 发 有 限 公 司(S I P C )将 承 担P u f f i n 油 田 的经 营权 , 这 些 资产 涉 及 生 产 中P u f f i n 油 田 和 T a l b o t 油 田 的A C /P 2 2 A C /
中亚 、
中东 、
俄罗斯、
美洲 、
南亚 太 2 0 多个 国家 , 在全球 范 围 内经 营或参与 4 0 个勘
探投资项 目。
A E D 一 直 面 临产量 下 滑 和债务 的 困扰 。 P u f f i n 油
田投 入 了石 油开 采项 目的第一 阶段 , 总 投 资超 过 1 . 6 亿
澳元 , 但 由于 A E D 石 油 公 司 的 P u f i n 油 田两 口 生 产井
质储量
12 . 8 7 亿吨 ,
剩余可采储量
2
06

亿吨,
2006 年
产量 为 5 9 7 万 吨 。
事实上 , 三 大石油公 司都与澳大利亚 有油气资源
方 面 的 合 作 。 去 年 9 月 , 中石 油 与 澳 德 赛 能 源 公 司
(W o o d s i d e E n e r g y L t d . ) 签署 了液化天 然气 (L N G ) 购

中国南海油气资源开采的重大战略意义

中国南海油气资源开采的重大战略意义

中国南海油气资源开采的重大战略意义中国南海油气资源开采的重大战略意义中国在南海大规模开采油气的重大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建立了收回南海主权的桥头堡。

在南海大规模开采油气,实际上在南海就有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开发基地,这本身就体现了中国在南海的存在,在南海的主权。

中国南海油气开采基地将像一枚枚无比巨大的国徽,一面面硕大的五星红旗,无时不刻的向世界庄严宣告,南海群岛和相关海域是中国的,是不容别人侵犯的;其本身巨大的显示效果胜过无数条海监船,巡逻船,也超过大量的外交宣言。

有了这样一个基地,必定有与其配套的海陆空保卫力量,这就有了一个小型却又全面系统的军事基地,对南海情报的及时收集,小型摩擦的处理,重大军情的第一时间警示,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如果发生收回南海主权的战斗,其作用更是不可估量。

在战时情况下,我们中国有一切为战争服务,一切为了前线的光荣传统,油气开采基地在战时适时交给军方,稍加改进(基地建设时肯定会预先考虑一些军事用途),发挥的作用会更加明显,等于海洋战役纵深扩展千公里以上,对后勤补给,战术接应配合,侦察设伏,直接发起导弹攻击,都会发挥很大的作用,犹如南海不沉的大型战舰,又俨然交战中双方中的我方坚固桥头堡。

2、为长远经济发展提供后劲。

南海油气的远景储量超过500亿吨,中国南海油气生产规模近期规划是年产5000万吨油当量,长远设想会更多一点。

如果南海的油气资源主权全部收归中国,进行大规模全面开采,年生产能力达到和超过1亿吨,应该不是不成问题的。

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很多人,都认为中国是能源短缺国家,实际上中国的能源储量非常丰富,煤炭、水能、风能、核能等均居世界前列,能源紧张的只有一种,那就是石油。

中国现在年进口石油达到2亿吨以上,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原油消费将会进一步增加,10年后的需求量可能会翻番,而中国内陆的石油生产潜力已经基本上开发殆尽,增产潜力不大;即使新疆油气资源的开发形成气候,所增加的产量大体上只能弥补老油气田自然递减的产量,唯一的增长潜力在海上,其主力是东海和南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油田-南海油田初探南海海岸线北起福建省铁炉港,南至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仑河口,大陆海岸线长5800多公里。

沿海地区包括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

重点海域包括:1.粤东海域包括闽粤分界至广东省汕尾市的毗邻海域。

2.珠江口及毗邻海域包括广东省惠州市至江门市的毗邻海域。

3.粤西海域包括广东省阳江市至湛江市的毗邻海域。

4.铁山港—廉州湾海域包括铁山港湾和廉州湾两个海湾,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的毗邻海域。

5、钦州湾—珍珠港海域包括钦州湾、防城港湾、珍珠港湾等三个海湾,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和防城港市的毗邻海域。

6.海南岛东北部海域包括海南省的海口市、临高县、澄迈县、琼山市、文昌市、琼海市和万宁市的毗邻海域。

7.海南岛西南部毗邻海域包括海南省的三亚市、陵水县、乐东县、东方市、昌江县、儋州市的毗邻海域。

8.西沙群岛海域包括宣德群岛、永乐群岛及中建岛、东岛、浪花礁的毗邻海域。

9.南沙群岛海域包括南沙群岛毗邻海域。

从东海往南穿过狭长的台湾海峡,就进入汹涌澎湃的南海了。

南海是我国最深、最大的海,也是仅次于珊瑚海和阿拉伯海的世界第三大陆缘海。

南海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冲,在经济上、国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南海位于我国大陆的南方。

南海北边是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四省,东南边至菲律宾群岛,西南边至越南和马来半岛,最南边的普母暗沙靠近加里曼丹岛。

浩溯的南海,通过巴士海峡、苏禄海和马六甲海峡等,与太平洋和印度洋相连。

它的面积最广,约有35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6个广东省那么大。

我国最南边的普母暗沙距大陆达2000公里以上,这要比广洲到北京的路程还远。

南海也是邻接我国最深的海区,平均水深约1212米,中部深海平原中最深处达5567米,比大陆上西藏高原的高度还要大。

南海四周大部分是半岛和岛屿,陆地面积与海洋相比,显得很小。

注入南海的河流主要分布于北部,主要有珠江、红河、湄公河、湄南河等。

由于这些河的含沙量很小,所以海阔水深的南海总是呈现碧绿或深蓝色。

南海地处低纬度地域,是我国海区中气候最暖和的热带深海。

南海海水表层水温高(25℃~28℃),年温差小( 3℃-4℃),终年高温高湿,长夏无冬。

南海盐度最大(35%),潮差2米。

南海的自然地理位置,适于珊瑚繁殖。

在海底高台上,形成很多风光绮丽的珊瑚岛,如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南海诸岛很早就为我国劳动人民发现与开发,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南海东部油气田多为中外合作油田西江24-3,30-2油田西江24-3发现于1985年3月,西江30-2发现于1988年7月。

1988年8月在合同区域15/22启动第一口探井之前,进一步对该区域进行了146公里的地质调查。

第二块油田30-2的商业可行性在1990年被证实。

在对24-3和30-2油田进行了联合开发研究之后,1991年底这两块油田的整体开发计划(ODP)被提交到中国有关部门审批。

ODP中估计开发成本为6亿美元,按计划在1994年11月投产24-3油田,然后30-2油田在1995年10月投产。

24-3油田的原油可采储量为1.83亿桶,30-2油田的原油可采储量为2.54亿桶。

1992年1月ODP获得批准。

这两块油田由菲利普斯石油国际公司亚洲部代表其合作者Pecten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51%)进行作业。

项目组成西江油田的开发包括带有第一阶段分离设备的两个采油平台和一艘用于最终分离、储存和卸载原油的浮式生产储存卸载船(FPSO)。

两个平台相隔13.6公里,一个在24-3油田(合同区域15/11),另一个在30-2油田(合同区域15/22),FPSO则位于二者之间,具体位置在考虑了两个油田原油特点的差异后进行了最优布置。

每个平台均是8脚钢柱式结构,导管架重量达5600吨,每个钢柱重达3760吨。

每个平台的生活区可以容纳100名作业工人。

FPSO是由一条储油船改造而成,带有二级分离装置,储存和分配计量表。

项目采购设备大部分从美国和欧洲采购,很大一部分加工工作是在亚洲进行的。

价格比较而言具有竞争性的中国资源亦被采用,占到项目总投资的20%左右。

项目执行该项目的执行由菲利浦斯、Pecten 和中国海洋石油共同组成的项目组负责。

该小组在设计阶段位于休斯顿,而在制作与安装阶段迁至中国蛇口的PPCIA办公室。

开发井两个平台的钻井和完工进度的执行有Halliburton公司承担,采用了集成式工程服务合同的形式。

克瓦纳约翰布朗在1992年2月至1995年间担任西江油田的主要工程承包商,负责24-3和30-2海上平台顶部设施、生活区、XJ-2钻井机、FPSO加工设施和管线的详细设计和工程。

同时也负责所有加工设备和特种设备的采购、催交、检查、出口/运输。

克瓦纳约翰布朗帮助PPICA制定和评估建造标包,为项目管理小组提供海外人员,管理在中国、韩国和中国海上的建造工作。

现在24-3油田的日产量超过70000桶。

在30-2油田投入生产以后,1996年最高日常量预计为10万桶/日。

生产情况所产石油为25o至38oAPI,不同产层的孔隙度在15%至28%之间,渗透率为400-3700毫达西。

油藏驱动机理为边缘水驱或底部水驱,取决于油藏情况,目前15口井的日产量为27,000桶原油。

惠州油田群由惠州21-1,惠州26-1,惠州32-2,惠州32-3和惠州32-5形成惠州油田群。

其中,惠州21-1油田于1985年8月发现,1990年9月投产。

惠州26-1油田于1988年3月发现,1991年11月投产。

惠州32-2油田于1990年12月发现,1995年6月投产。

惠州32-3油田于1991年1月发现,1995年6月投产。

惠州32-5油田于1996年9月发现,1999年2月投产。

2000年6月,惠州26-1北项目成功投产,该油田石油日产量将增加1万桶。

流花11-1油田流花11-1油田,发现于1987年2月,是目前南中国海发现的最大的油田。

该油田位于南中国海的珠江口盆地,在香港东南方向1000英尺(300米)的水中。

阿莫科于1985年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获得区块29/04合同。

经过初步勘探研究后,流花11-1A 开钻。

测试产油量是每天2240桶重油。

随后进行的评价井钻探流花11-1-3和流花11-1-4证实油储量巨大,超过10亿桶。

1993年12月,科麦奇公司加入合作开发的队伍,持有24.5%的股份,阿莫科也持有24.5%股份,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东部公司持有51%的股份。

但是,由于产出原油非常稠密的特点以及油层的相对较浅深度的特点,表明要使流花油田能够生产,必须使用革新性的技术和成熟的技术相结合的办法。

技术上的突破在1987年至1992年间,阿莫科和南海东部公司工程部对各种开发设想进行了试验和测试,直到发现了突破性的解决方案。

项目组决定该油田的海上生产系统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一个浮式生产系统,用于钻井和采油(FPS)一个浮式生产、储存和卸载系统,用于加工和储存原油(FPSO)一套革新性的水下系统,使用电动半浸式泵,其可以服务于约20口水平井全球化的快速开发方案1993年3月,在油田被发现后6年之后,流花11-1的整体开发计划获得中国各级政府的批准,项目进入了实施阶段。

1993年9月购买了一艘半潜式钻井船,并被改装成南海挑战号FPS。

1993年10月又购买了一艘14万吨的油轮,并被改装成南海胜利号FPSO。

1995年6月和1996年3月分别进入预定位置。

两艘船系泊相距3公里。

FPS是经过改装的半浸式钻机,带有钻探水平井的系统。

除此以外,FPS可以安装和运行水下折叠系统并安置发电设备和电力分输设备。

开始时钻了10口井,到1996年底再完成10口井。

FPSO是一艘改装过的油轮,用来加工原油。

储存加工后的油,燃烧相关的气体和处理生产废水。

FPSO上的处理设备能够每天加工65000桶油和30万桶的流体。

该船的储存能力是72万桶,加工过的原油将通过前后系泊的往来运送船卸载。

建立模块概念流花项目中水下系统的模块概念是该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

通常,深水系统机构庞大,必须在陆上建造,然后拖到现场。

但是这个方法在流花油田却不实际。

于是工程师设计了一个可以在现场拼装的系统,通过浮式钻机来进行安装。

通过将水下系统分割成可控制的组件,并使用一些革新性的技术-包括连接井与井的现场加工的牵索-工程师们创造了能够在FPS上拼装的系统,然后沉到海底,不需要潜水作业。

所有的独立水下组件均被设计成从FPS上使用水下机器人来安装和收回的模式,而不需要潜入水中。

一个特殊的单点锥体,放置在海底,它也是设计成水下机器人可自由在水下选择工具而非往返水面更换工具的模式。

生产情况1996年3月正式投产。

1999年平均每天产油13,800桶,总共有25口生产井。

陆丰13-1,22-1油田其中,陆丰13-1油田于1987年1月发现,1993年10月投产。

陆丰22-1油田于1986年5月发现,1997年12月投产。

番禺5-1油田田番禺5-1油田田于1999年发现。

中国海洋石油南海东部公司(CONHE )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直属公司。

主要经营石油天然气的加工、贮运、销售;天然气管道的输送、石油、天然气产品的生产、销售及利用(含成品油、液化气、石化深加工等)。

兼营与主营相关的技术服务、咨询服务及配套服务。

南海东部公司成立于1983年6月,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属的四个地区油公司之一。

负责南海东部东经113°10′以东、面积约13.1×10 4 km 2 海域的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业务,授权全面执行该海域的对外合作的石油合同和协议。

13 年来,已有8个油田建成投产,公司每年原油产量大幅度增长,至1996 年产油量超过1000×10 4t,在全国陆海油田中年产量排行第四位。

南海西部油气田涠洲10-3油田于1982年12月发现,是南海西部公司最早的海上合作油田,合作方是法国的TOTAL公司。

1986年8月7日投产,1992年5月16日转为自营,与1991年8月20日自营建成的涠洲10-3北油田连片生产,形成年产能30万吨,至今已产原油近400万吨。

作业采油平台:南海自强号涠洲11-4油田涠洲11-4油田仍是涠西南油田群主力油田之一,1982年11月发现,1993年9月19日自营建成,设计产能60万吨,经改造达80万吨。

与1999年8月2日自营建成的涠洲11-4东油田连片生产,形成年产能90万吨以上,至今已产原油近600万吨。

作业采油平台:涠洲11-4A ,涠洲11-4C涠洲12-1油田涠洲12-1油田,是涠西南油田群的最大油田,1989年12月发现,1999年6月12日自营建成,设计产能100万吨,至今已产原油近160万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