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代码813)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年中国古代文学(代码814)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年中国古代文学(代码814)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年中国古代文学(代码814)真题一、诗词曲名句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女也不爽,士贰其行;(1)。

2.既含睇兮又宜笑,(2)。

3.(3),越鸟巢南枝。

4.(4),千里无鸡鸣。

5.(5);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6.馀霞散成绮,(6)。

7.云霞出海曙,(7)。

8.(8),莲动下渔舟。

9.(9),白云千载空悠悠。

10.自去自来堂上燕,(10)。

11.柴门飞闻犬吠,(11)。

12.(12),秋雨梧桐叶落时。

13.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13)。

]4.浊酒一杯家万里,(14)。

15.(15),山长水阔知何处。

16.人生到处知何似,(16)。

17.兴尽欲回舟,(17)。

18.(18),赢得生前身后名。

19.(19),近来湖面亦收租。

20.晓釆谁染霜林醉? (20)。

二、请指出下列著作的作者或编者(每小题1分,共10分)1.《诗集传》2.《新书》3.《花间集》4.《五柳先生传》5.《箧中集》6.《范石湖集》7.《梦窗词》8.《山歌》9.《孽海花》10.《镜花缘》三、解释下列词语(每小题5分,共30分)1.风、雅、颂2.古诗十九首3.世说新语4.唐传奇5.江西诗派6.侠义公案小说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回答问题(共30分)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肉腐出虫,鱼枯生議。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强自取柱,柔自取柬。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螨聚焉。

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1)此段话出于何处?(2分)(2)何谓“荣辱之来,必象其德”?(4分)(3)解释“强自取柱,柔自取束”两句话含义。

(4分)(4)以“君子慎其所立”为题,写一篇300字的议论文。

(20分)五、作品分析(任选其一,30分)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沸泪满衣裳。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类10年考研真题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类10年考研真题
1、韵味2、孟诗韩笔3、“先锋小说”4、可比性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如何理解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
2、简述公安派的文学主张。
3、简析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乡土小说的流派特征。
4、简论巴尔扎克长篇小说的现实主义特性。
四、按卷面提供的文本,自选题目进行作品分析。字数1500-2000字。(50分
1《古诗十九首》的人生哲理
2.谈一下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色

论述(30分
二选一)
1根据材料谈对杜诗集大成的认识(材料出元稹《杜君墓系铭》和秦观《韩愈论》)
2根据"游戏中暗藏密谛"谈一下《西游记》的审美特征
第二部分

名词解释(每个5分)
1《终身大事》2沉钟社3《绝对信号》

简答(每题15分)
1《再别康桥》的艺术特色
1、物质生产与文学生产在发展上的“不平衡关系”
2、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3、感知与诗艺性创造4、刚健与柔婉5、期待视野
二、简答(15分*3)
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
2、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是什么?
3、文学接受(高潮中)的共鸣、净化、与领悟之间有什么区别?
三、论述(30分,答案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说明”充实、清晰,文字通顺流畅)
1、谈《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人物塑造方法的异同
2、论述王唯诗和孟浩然诗的异同.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一、名词解释15'
1《财主的儿女们》2《雅舍小品》 3《会唱歌的鸢尾花》
二、简答30'
1、简述新月派的艺术主张
2、简述京派小说的整体艺术风格
三、论述30'(选其一论述之)

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443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443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443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壹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共8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在清代,_____是国家唯一的最高学府。

【答案】国子监【解析】国子监最初只是管理教育的行政机关,后来在发展演变中与国子学合一,到明代已取代国子学,成为兼有行政机关和最高学府两种性质的东西。

到清代又取代太学,成为国家唯一的最高学府,但其职权已大大缩小,不再是教育行政领导机关。

2.在科举考试中,如果一个人在乡试、会试、_____中都考取第一名,就叫“连中三元”。

【答案】殿试【解析】乡试及格者都称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取中后,通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名,一甲第一名为状元。

如果一个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考取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

3.北魏贾思勰所著的《_____》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农学著作之一。

【答案】齐民要术【解析】北魏时的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阐述了古代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农学思想,根据北方农业生产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精耕细作、保墒施肥的方法,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农学著作之一。

4.《蒙娜丽莎》是意大利画家_____最著名的绘画作品。

【答案】达·芬奇【解析】《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代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所绘的丽莎·乔宫多的肖像画。

它的拥有者法国政府把它保存在巴黎的卢浮宫供公众欣赏。

5.《木兰辞》是北朝_____民歌的代表作。

【答案】乐府【解析】汉魏六朝乐府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又一个高峰。

汉代独尊儒术,注重诗教,专门设立“乐府”,负责采集民歌,编制乐章,整理外来乐曲,以至后来把乐府搜集来的歌词统称为“乐府诗”。

北朝乐府多述战乱苦难,融入了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代表作有《木兰辞》《敕勒歌》,语言质朴,风格刚健。

6.汉代经学分为“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今文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西汉的_____。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年文学理论 (真题)【圣才出品】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年文学理论  (真题)【圣才出品】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年文学理论(代码811)真题
一、请解释下列名词(每题6分,共30分)
1.“文笔”说
2.性灵说
3.解构主义
4.文体期待
5.大众文学
二、分析下列引文的文学观点和文论史价值(每题20分,共80分)
1.曹丕《典论·文》:“夫文本同而末异。

盖奏议:自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2.《文心雕龙·思》:“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3.韦勒克《文学理论》:“无论是一出戏,一部小说,或者是一首诗,其决定因素不是别的,而是文学的传统和惯例。


4.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意识形态不是一套教义,而是指人们在阶级社会中完成自己角色的方式,即把他们束缚在他们的社会职能上并因此阻碍他们真正理解整个社会的那些价值、观念和形象。

……一切艺术都产生于某种关于世界的意识形态观念。


三、从下列论题中任选一题加以论述(40分)
1.如果说,关于“文学性”的共识主要有“语言(符号)性”、“情感(心灵)性”、“意象(形象)性”、“想象(虛构)性”四方面,你认为哪一方面尤为重要?请举例说明。

2.《孟子·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忐。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试论此说与两方接受美学的“期待视野”及“读者反应批评”的“阐释循环”论之间的理论关联。

2010—2012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0—2012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详解]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新月社【分析】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极重要的文学流派,需要重点备考,主要答出成立时间和地点、代表人物、代表刊物、文学风格等。

【参考答案】新月社于1923年成立于北京,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团体。

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

社名是徐志摩依据泰戈尔诗集《新月集》而起的,以徐志摩在《晨报》副刊上开辟的《诗镌》作为他们代表性的刊物。

新月社对新诗格律化和艺术美的探求有一定积极意义,同时追求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风格,在创作主张与诗体风格方面都表现了“为艺术而艺术”的特点。

2.孤岛文学【分析】孤岛文学是中国抗战时期重要的文学组成部分,主要答出什么是“孤岛文学”及其代表作家与文学样式。

【参考答案】“孤岛”指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被沦陷区包围的上海租界。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历时四年零一个月,称为“孤岛文学”。

孤岛文学最有影响的是杂文,孤岛作家唐弢,柯灵,王任叔(巴人)等发表了很多联系现实、爱憎分明的杂文,后来出版了杂文刊物《鲁迅风》。

戏剧活动和群众报告性文学发展也较快,戏剧有于伶的《夜上海》、《长夜行》,阿英的《海国英雄》等,群众报告性文学的成果主要反映在由梅益、林淡秋等主编的《上海一日》里。

3.中国新诗派【分析】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极重要的诗歌流派,对中国新诗现代化的影响极为深远。

简要答出其得名原因、代表诗人、艺术主张等。

【参考答案】中国新诗派,又称九叶诗派,是指20世纪中国的一个现代诗流派。

20世纪40年代末《中国新诗》的创办被认为是九叶诗派正式形成的标志,因此他们又被称为“中国新诗派”。

陈敬容、郑敏、穆旦等九人出版了《九叶集》,九叶诗派因此而得名。

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814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814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814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及详解一、诗词曲名句填空。

(每空1分,共20分)1.女也不爽,士贰其行;___________。

【分析】原句出自《国风·卫风·氓》。

这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

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

此诗通过弃妇的自述,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受压迫和损害的现象。

原诗如下: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参考答案】士也罔极,二三其德2.既含睇兮又宜笑,___________。

【分析】原句出自于屈原的《山鬼》。

文章描写了一位极其有气质的美女形象,也被传说为一个山林中的神女。

《山鬼》采用山鬼内心独白的方式,塑造了一位美丽、率真、痴情的少女形象。

全诗将幻想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摘录: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参考答案】子慕予兮善窈窕3.___________,越鸟巢南枝。

【分析】原诗出自《古诗十九首》,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

《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

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

原诗如下:行行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参考答案】胡马依北风4.___________,千里无鸡鸣。

【分析】原句出自《蒿里行》。

曹操的《蒿里行》是借旧题写时事,内容记述了汉末军阀混战的现实,真实、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的苦难,堪称“汉末实录”的“诗史”。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林精华中西文论比较研究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林精华中西文论比较研究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林精华中西文论比较研究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一、专业的设置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共招生21人,有10个专业,分别是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文化经典教育、语文教育、文化创意产业与媒介素养教育、文化研究。

二、考试的科目三、导师介绍林精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比较文学系主任。

中国高教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央民族大学兼职教授。

在研课题:北京市教委精品教材项目《外国文学史基本问题》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项目《文艺学与民族认同:俄国文学理论的民族性问题研究》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考博如果能够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不论是在备考信息的获取,还是在复试的过程中,都会有极大的帮助,甚至是决定性的帮助。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经过这些年的积淀可以协助学员考生联系以上导师。

四、参考书目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

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

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

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捌九叁,二肆壹,二二六,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

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

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

每一个专题都应当建立详尽的知识体系,做到专题知识点全覆盖。

第三,专业真题及解析。

专业课的试题都是论述题,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强。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代码813)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代码813)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代码813)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6分)1.俳句答:俳句是日本古代重要的诗歌样式之一,也是日本文学最短小的诗歌形式。

它源于日本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在中古后期发展起来。

俳句以三句十七音组成,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故又称十七音诗。

按照规定,其中一般有一个表示春、夏、秋、冬及新年的季节用语,在音韵上具有自然悦耳的特征。

它善于以短小的形式表达诗人瞬间的感受,多采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语言含蓄凝练,风格淡雅闲寂。

最有名的俳句诗人是松尾芭蕉,他因不断发展创新而被称为“俳圣”。

2.《摩柯婆罗多》答:《摩诃婆罗多》是印度古代梵语叙事诗,意译为“伟大的婆罗多王后裔”。

其主要内容是叙述婆罗多族的两个后裔居楼族和般度族间大战的故事。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并列为印度的两大史诗。

《摩诃婆罗多》现存的本子是在一部史诗的基础上编订加工而成,其中有长篇英雄史诗,而且有大量的传说故事作为插话,有宗教哲学以及法典性质的著作。

有10万“颂”,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史诗,规模宏大、内容庞杂。

印度现代学者认为《摩诃婆罗多》是印度的民族史诗,内含印度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堪称“印度的灵魂”。

3.缪斯答:缪斯是希腊神话中科学、艺术女神的总称,为主神宙斯与记忆女神谟涅摩绪涅所生。

对于缪斯女神的数目主要有三女神之说和九女神之说。

三女神是指墨勒忒、阿俄得、谟涅墨三位女神,它们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进行崇拜仪式时所需要的诗歌形式和技巧。

九女神之说最为经典,分别是指克利俄、欧忒耳珀、塔利亚、墨耳波墨涅、忒耳普西科瑞、厄拉托、波吕许谟尼亚和卡利俄珀九位女神,它们代表通过传统的音乐和舞蹈、即时的和流传的歌所表达出来的传说。

4.荒诞派戏剧答:荒诞派戏剧是二战后西方戏剧界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

它兴起于法国,20世纪50年代在巴黎戏剧舞台上上演了尤内斯库、贝克特、阿达莫夫、热内等剧作家的剧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代码813)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6分)1.《抒情歌谣集》答:《抒情歌谣集》是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的诗歌合集。

但其中柯勒律的诗仅有三首。

这部问世之初遭到苛评的诗集开创了一代诗风,成为英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诗歌领域里的一座里程碑。

它摆脱了多数18世纪诗人所恪守的简洁、典雅、机智、明晰等古典主义的创作原则;在形式上摒弃了在蒲柏手里达到登峰造极地步并垄断了当时诗坛的英雄双韵体;在内容上则以平民百姓日常使用的语言描绘大自然的景色和处身于大自然中的人们的生活,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和沉思,开创了探索和发掘人的内心世界的现代诗风。

2.《第二十二条军规》答:《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当代作家约瑟夫·海勒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黑色幽默派的代表作。

约瑟夫·海勒以二战为背景,描写了一支驻扎在意大利附近的美国空军部队的军营生活,无情地嘲讽和抨击了黑暗的现实,揭示了深刻的社会危机,表达了人必须作出人生选择的思想。

小说以喜剧的方式表现悲剧性的内容与主题。

小说利用荒诞不经的情节,反讽俏皮的语言,描写人难以摆脱的困境,揭示了现实生活的荒诞不经,在笑声中嘲笑了社会,但是饱含着辛酸与无奈。

小说成功塑造了“反英雄”形象;通过“人像展览式”的戏剧性结构构建了一个荒诞的世界,整体上显得凌乱破碎,但呼应了小说的荒诞氛围。

3.《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答:《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德国诗人亨利希·海涅创作的政治讽刺长诗。

作者于1843年深秋在离开德国12年后重回祖国的旅行,是创作这首长诗的基础。

他认为,德国现存制度是那样腐朽和落后,而反动政府企图用假象、伪善和诡辩来掩盖自己的腐朽,这只能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童话般的幻想。

诗人用一切生机都已死灭萧条的冬天来象征德国社会的昏睡和停滞,所以“童话”前又冠以“冬天”。

海涅在作品运用了多种讽刺手法,把自己的批判融合在讽刺艺术中,使其称为一部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伟大作品。

4.威塞克斯小说答:威塞克斯小说是指19世纪英国小说家哈代创作的以家乡为背景的小说。

威塞克斯是作家的故乡英国西南部多塞特郡的占称。

哈代用威塞克斯作为同一背景,将不同小说联系在一起.所以这些小说因而得名。

这些小说描绘了资本主义的入侵对宗法制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的毁灭性影响,展现了威塞克斯农村社会的悲剧性历史。

其中,小说对宗法制农村社会的怀念之情,对家乡自然风光、人情风俗的描写,使得威塞克斯在小说中具有了生命。

这些作品包括《绿荫下》、《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林地居民》、《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等。

5.《旧约》答:《旧约》是犹太教圣经,也是希伯来民族文学遗产的总汇。

《旧约》原文为希伯来文,其内容主线是讲上帝与其子民希伯来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故事。

后来从犹太教直接诞生了世界三大宗教中的两个——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随这两大宗教的传播,旧约全书被翻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对世界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二、简答题(70分,每题14分)1.简述法国学派对比较文学的认知及其意义、不足。

答:法国学派是第一个比较文学学派,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形成。

这一时期的法国实际上成了全世界比较文学的中心。

这一学派的许多著名学者,如维尔曼、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等,都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这样或那样的贡献,之所以将他们归为一派,原因在于他们都提倡一种以事实联系为基础的影响研究,因此法国学派又被称为“影响研究学派”。

(1)法国学派对比较文学的认知①比较文学应采取实证的方法进行影响研究第一个系统阐述法国学派观点的是梵·第根。

在出版于1931年的《比较文学论》一书中,梵·第根详细地探讨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内容和方法,总结了比较文学发展的历史和理论。

他认为比较文学应该研究国与国之间文学作品的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关系,找出文学影响的途径。

他说:“真正的‘比较文学’的特质,正如一切历史科学的特质一样,是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地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认识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

”这就在理论上为影响研究探讨各种文学间的事实联系,排斥没有直接关系的类同研究奠定了基础。

这一观点也反映了当时比较文学研究的实际情况:法国学者和其他国家的学者们主要是采取实证的方法,研究和考证两国之间作家与作家、作家与作品、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关系。

②比较文学强调事实研究继承和发展了梵·第根的理论,确定法国学派体系的是伽列和基亚。

1951年基亚的《比较文学》出版时,伽列为该书写了一篇纲领性的序言,他认为比较文学不是文学的比较,它研究的是关系,是事实联系。

在伽列看来,比较学者应当研究“拜伦与普希金、歌德与卡莱尔、司各特与维尼”这些确实互相影响的作家之间的种种联系。

基亚的《比较文学》更进一步地明确了该学派对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影响研究的方法。

基亚的定义是:比较文学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比较学者跨越语言或民族的界限,注视着两种或多种文学之间在题材、思想、书籍或情感方面的彼此渗透。

这一定义最清楚不过地说明了法国学派对比较文学的看法:它的归属是“国际文学关系”;它的研究对象与范围是不同民族文学和各国作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它的研究方法是强调事实联系的实证主义方法。

(2)法国学派对比较文学的认知的意义卡雷为自己的学生基亚的专著《比较文学》第一版所作的序言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定义:“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间的精神关系,研究拜伦和普希金、歌德和卡莱尔、司各特和维尼之间的事实联系研究不同文学的作家之间的作品、灵感甚至生平方面的事实联系。

”这一定义明确地说明了法国学者对比较文学这一学科的主要特征的看法,它的归属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的研究对象与范围,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家与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它的研究方法是强调“事实联系”的实证主义方法。

这一定义的主要功绩在于它确定了比较文学的特殊研究领域,从而也就确定了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础。

(3)法国学派对比较文学的认知的不足①法国学派没有走出“欧洲中心论”的藩篱,研究范围局限在欧洲文学内部。

同时,对影响的强调也在另一个层面上局限了法国学派的视野一一没有渊源关系的作家作品被排除在学者们的考察范围之外。

②法国学派强调事实联系,但这种联系并不总是能够获取的,影响也并不总是能够明确把握的,法国学派有时会陷入烦琐考证的泥淖。

2.简述夏目漱石《我是猫》的叙述视角及其意义问题。

答:(1)夏目漱石《我是猫》的叙述视角《我是猫》是一部通过一只被遗弃的猫的眼睛来观察社会与人生的讽刺小说,由于作品匪夷所思地采用了猫的叙事视角,也使得整个小说获得了非常独特的审美效果。

(2)《我是猫》的叙述视角的意义问题《我是猫》的这种高妙的叙事艺术,独特的叙述视角,使得这部作品无可争议地成了日本近代文学中讽刺文学的典范之作。

①这种叙述视角使小说具有了一种反思性的特征《我是猫》所描写的内容,与当时日本文坛风行的那些自然主义文学并无根本性的不同,主要也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特别是那些细碎琐屑的家庭生活,然而,由于它采用了一个非人化的猫的视野,自然就能够帮助读者与小说所描写的生活现象形成一种距离感,从而可以对此进行审视,特别是作为叙述者的还是一只会进行“思考”的猫,对于其所观察到的生活场景,它并不是纯客观地记录,而总是会发表某些感慨和议论,读者或许并不会完全认同它的思索,但是它的思考必然会引起读者更为深入的理性思考,这使得小说本身的批判性进一步得到了理性化的提升。

②猫的视野基点的变化,形成了小说内在的逻辑结构整个小说叙事的展开演进非常自然流畅,因为它有一个潜在的内在的逻辑发展的机制,那就是猫的视角基点的层层提升和演进。

在第一二节里,它纯粹是以一种异于人类的猫族的视角进行观察的,第三四节里,它开始“以与人同等的心情”来评价人的思想言行了,从第五节开始,它已经超越了普通人,以一种理想的人的理念,来全方位地批评它所观察到的社会生活现象,包括对于苦沙弥,它既同情肯定,也会毫不客气地批评。

到第十一节时,由于它对于所观察到的事物,尤其是苦沙弥与金田家的冲突,都有了比较明确的价值判断,它的功能实际上也就完成了,小说就此戛然而止,恰到好处。

这种自然天成、不露痕迹的结构艺术,是小说获得巨大成功的一种重要因素。

③猫的视角的介入和猫的议论的掺和,进一步强化了小说的讽刺性和幽默感作品本来就有相当多的篇幅是描写一群读书人聚在一起,就周围的社会生活现象,以诙谐风趣的语言,或嬉笑怒骂,或奇谈怪论,这本身就富有讽刺性,具有幽默感。

当这些话语或情景经过一只猫的带有嘲讽意味的眼睛折射之后,其讽刺或幽默的意味也就更浓了,尤其这是一只不甘寂寞的猫,对于它所见到或听到的人和事,又总是要从其“猫”的角度来揣度人的心理,从“猫”的立场发表一番见解和议论,观人所不能观,言人所不能言,而它的议论时而稚拙可笑,时而鞭辟入里,并且与作品中的人物及读者的看法常常是不一致的,矛盾的,甚至会形成一种悖谬的关系,这就不仅增强了原先的幽默感,而且还会使作品中人物的言辞,或是显得更加尖刻,或者反过来又变成了自嘲。

3.你怎样看待《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戏剧艺术创新问题。

答:《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这出戏中所运用的新的表现方法,对于认识布莱希特史诗剧的艺术特点,具有典型意义。

其戏剧艺术创新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主要表现为:(1)内容简洁这出戏的副标题是“30年战争纪事”,这种“纪事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每一场戏之前都有一个内容提要,它的功能是简要介绍一场戏的内容,以缓解观众在看戏过程中对剧情的好奇心。

如第11场的内容提要是:“1636年1月。

皇家军队威胁着新教城市哈雷。

石头开始说话了。

大胆妈妈推动了她的女儿,一个人独自继续拉车。

战争还是长久不能结束。

”它在这场戏演出之前向观众交待了剧情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和大体的内容,其中有的句子对剧情起着诠释作用。

这样,观众在看戏时,所关注的不是表演“什么”,而是“怎样”表演,作者运用一切戏剧手段,调动观众辩证思维的能力,让观众认识哑女行为的社会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