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内乡县衙对联
对联拾趣话官德

河南内乡县衙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县衙三堂门前面黑漆明柱有联云:得—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江泽民、朱镕基等领导来此地参观时,看到此联也称赞不已。
明代山西汾阳知县汤信,信廉严谨,剔弊除奸,爱民如子,两袖清风,深受百姓爱戴。
他在大堂内自题一联云:作汾阳一行吏,春温秋肃;受暮夜半文钱,地灭天诛。
明代弘治年间,官场行贿求官之风盛行,百姓怨声载道,深恶痛绝。
吏部尚书王恕,为告诫内外官吏,并警示自己,为官清廉,任人唯贤,曾题联悬于吏部大堂:仕于朝者,以馈遗及门为耻;仕于外者,以苞苴入都为羞。
羞耻观念常挂于心,藉以自律,藉以警世。
清代顺治年间,官至刑部尚书的的魏象枢,曾在大堂左右书联曰: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清代余云焕所在与义府撰写了大堂联:不要百姓半文钱,原非异事;但问一官二千石,所造何功?此联告诫官吏,清正廉洁非异事,责问官吏,自身俸禄从何来?看似平常,却颇具深意,耐人寻味。
清代陈景登担任晋州州官时,当时晋州的管辖范围土地瘠薄,盐碱地多,收成差,百姓贫穷。
陈景登体察百姓疾苦,在衙门大厅上悬挂这样一副对联:头上有青天,作事须循天理;眼前皆瘠地,存心不刮地皮。
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受到种种阻挠和压力,为此,他自题府衙内厅堂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副对联表现了林则徐豁达大度、清正廉洁、刚直不阿的风骨,是他毕生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生死置诸度外,毁誉更不计及”的生动写照。
清代同治年间进士姚步瀛撰写了下联以自勉:淡如秋菊何妨;清到梅花不畏寒。
联语不仅盛赞了秋菊和梅花气节高坚的“不畏寒”精神,同时勉励自己要像秋菊一样正直浑厚、淡泊宁静,像梅花一样清廉刚直、淡泊名利。
清光绪癸卯进士仵墉,在河北乐亭当知县时,曾在大堂柱上亲自书一副警示联:受一文分外钱,远报儿孙近报身;做半点亏心事,幽有鬼神明有天。
河南—南阳内乡县衙(1)

河南—南阳内乡县衙(1)“北京游故宫,内乡览县衙”。
南阳去内乡县,往返122公里,去时小巴15元,2个多小时,返回大巴走高速,23元,1个来小时。
内乡县衙,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距今有700年历史,古称菊潭古治。
现存建筑为清光绪20年(1894年)知县章炳涛主持营建,占地8500平方米,有6组四合院,85间房屋。
宣化坊,斗拱石牌坊,南面书“菊潭古治”,内乡古称菊潭,“古治”是说这里是历史上治理百姓的权力机构所在;北面书“宣化”二字,就是每月初一、十五,知县要在宣化坊下宣讲圣谕,教化百姓。
内乡县衙,主要建筑自南向北中轴线上有照壁、宣化坊、大门、仪门、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大堂、门房、屏门、二堂、刑钱夫子院、穿廊、三堂、东西花厅、东西库房院、后花园等,东西辅线有寅宾馆、衙神庙、土地祠、三班院、典史衙、县丞衙、膳馆、监狱、吏舍、主簿衙等。
整个建筑群严格按照清代官衙建制而建,体现了古代地方衙署坐北面南、左文右武、前衙后邸、监狱居南的传统礼制思想,“一座古县衙,半部官文化”,封建社会县级衙门珍贵的历史标本。
大门,面阔三间,明间为过道,东梢间置“喊冤鼓”一架,供百姓击鼓鸣冤之用;西梢间立有两通石碑,上刻“诬告加三等,越诉笞五十”。
大门是门子打更报时、监管进出人员的第一道门。
进大门百米甬道,东侧建筑有寅宾馆、衙神庙、三班院,西侧建筑有膳馆和国内仅存的清代监狱。
西侧墙边栓马桩。
双祠院,里面供奉衙神和土地神,古代地方各级衙门均设祠祭供奉,祈求一方平安、年年丰收、仕途通达。
赞侯祠,也称衙神庙,供奉汉代名相、赞侯萧何。
祠卷棚对联“不求当官称能吏,愿共斯民做好人”,意指不求当官声名远播,只愿办实事,做民一样的好人;祠门对联“策马追贤日月近,安邦崇德乾坤新”,引用“萧何月下追韩信”典故,赞扬萧何求贤任能、安邦建德的功绩。
土地祠,供奉土地神,俗称土地爷,其掌管人间善恶,守护百姓平安。
祠卷棚对联“守伏牛门户年年丰黏,护菊潭百姓岁岁平安”,意指守护伏牛山门户年年丰收,护佑菊潭百姓岁岁平安;祠门对联“职司土府神明远,位列中宫德泽长”,意指土地神洞察人间善恶,位居五行中央,长久造福百姓。
河间府署对联43副你读懂几副?

河间府署对联43副你读懂几副?从西汉文帝至武帝400余年间,4次建河间国,其间时国、时郡。
隋至唐,属河间郡或瀛州。
五代时瀛州归契丹辖。
河间府署始置于北宋大观二年,规模宏大,远近闻名。
宋朝李素之为河间府署兴建第一人。
明弘治初年,知府谢文对府署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是自宋以后的唯一一次大动作。
明正德辛未年,府衙毁于火灾,后张翊复建。
之后各任知府相继对府衙进行了完善。
进入清朝后,清政府沿袭旧制,仍在此城设府存县,府署仍在原位。
但随着民国以后废府存县,重心他移,加之财力不济,年久失修,到日本侵略者占领河间时已成废墟。
后2010年复建。
正门对联:濒沧海襟太行京南第一府;理繁难剸紧要冀北无双衙仪门对联:五百里地接郊圻恩光沐浴;二千年邦称文献诗礼传延正堂一:”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这副楹联据说是清康熙年间知县高以永在内乡任职期间所撰写的。
也是内乡县衙内最著名的对联,许多党政领导看到这副对联都深有感触,可见此联已成为警世名言。
正堂二:恤众忧民情系二州十六县;安居乐业颜笄广厦万千间正堂三:气渐皆春远野近郭咸沐雨;心常似水买牛卖剑已成风正堂四:秉公理政是非闻谈一任知我罪我;悟入比定罚赏急稳在于信民亲民正堂五:此地是七省通衢冠盖往来工役纷繁漫说一官能尽职;自古称九河故道田多斥卤岁苦灾歉评将何属为斯民明镜高悬:大门不蠧常来野老嘉宾一推而入;堂鼓生尘惟与春雷礼炮共振如答二堂:谁能行李一肩琴书而已;我愿瀛台小坐风月无边三堂:明日休歌任前志即眼前事;诸君试想去后声乃身后评穿堂:榆枌其乐升平日;禾麦当歌大有年正房:协洽四时;风调雨顺内宅::室内青天常照顶;堂前赤子总萦怀雅韵:经留前汉毛公传;馆刻当年君子名德风:世风常伴政风变;人品应随官品升戒石亭:尔禄尔食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经历厅:举要持纲务先大体;鸿风懿采瞻彼前修照磨所:墨吏私心三尺为照;贤官善政百世不磨西书院:登瀛路近当趋步;入耳声恬是读书同知署:携清风进门心念黎民百姓;留正气出衙情系国泰民康钱谷房:开源节流裕充国课;量入为出利达乡黎刑名房:苦心未必天终负;辣手须防人不堪管粮衙:耕九余三荒可救;储南运北急能周巡捕衙:挥利剑狐狼敛迹;送和风草木生春理刑衙:兴讼无由当止步;宁人有益可回身狱神庙:尔违条犯律罪有应得;吾发奸擿伏歧途指返东厢房:观音殿;寻声救苦悲黎庶;随处现身度众生刘守真祠:书著河间黄卷士;名高汉代靑囊人勤事乐群:重门尽启迎朱履;甲第常开萃好音日华在望:金门可及承天宠;红杏得观染古风清正廉明:刑赏唯求孚众志;清勤端在励官箴养正书院:养智培仁日新其德;正心诚意三省吾身养正书院-南亭:月移竹影侵棋局;风透花香入酒樽。
【文史频道】妙趣横生的反腐对联

【文史频道】妙趣横生的反腐对联作者:匡天龙对联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之一,因其贴近生活,取材丰富,历来为百姓所喜闻乐见。
在我国浩瀚的联海中,反腐倡廉的佳联更是不胜枚举。
河南内乡县衙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县衙三堂门前面黑漆明柱有联云:“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明代况钟,字伯津,江西靖安人。
任苏州知府13年,刚正不阿、执法如山、勤于吏治、廉洁奉公。
上任以后,清理积案、平反冤狱、除暴安良,深受百姓爱戴,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
他死于苏州任上,归葬靖安故里。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在他墓后的清风亭上镌刻了一副对联:“一肩行李,试问封建官场有几?两袖清风,且看苏州太守如何?”两句对联,两句疑问,读后发人深思。
清末,多琪到湖北浠水任县令。
他一到,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弄得民不聊生。
某年除夕,他居然恬不知耻在官署悬挂一联:“奉君命来守是邦,两度蝶飞,只求对头上青天,眼前赤子;与其民共安此土,八年鸿爪,最难忘山间白石,寺里清泉。
”俨然一副正人君子模样,可是此联当晚就被人改动了几个字,变成:“奉王命来虐是邦,两度蝗飞,哪管你头上青天,眼前赤子;与胥吏共刮此土,八年狼藉,只剩得山间白石,寺里清泉。
”上世纪二十年代,直系军阀曹锟花了1300多万元,贿赂500多名议员,买了个“总统”宝座,成为古今罕见的政治丑闻。
有人据此写了一副精彩的对联:“初选价贱,复选价昂,二三字换几许金钱,投票远比投稿乐;买者得名,卖者得利,千万人举一个活宝,代表原从代价来”。
【附:作者原创儿歌】新儿歌:放纸船(新儿歌)家乡有一条小河从我的童年流过……我叠一只小纸船交给奔跑的浪波浪波是群野马驹撞翻我的船舵童年的小河啊你可理解我?我想读你两岸的故事然后向大海诉说——在博大的胸怀里听一支磅礴的歌希望,就在前面!心头的帆没有降落小纸船啊小纸船我叠得那么那么多!每次船儿下水总有风儿推动我总有波涛托举我总有阳光牵引我【阅读作者更多佳作】匡天龙:早上好(外二首)匡天龙:童年的燕子(外一首)【文史频道】红军长征途中到底有几次会师?解决问题的常用名言……——匡天龙人生随笔欣赏匡天龙幽默段子集锦。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2013-11-11 第09版:中外历史作者:戈松雪来源:学习时报字数:2112河南省内乡县有一座全国唯一保存最完好的县级官署衙门,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人称“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
县衙内的主要建筑物门前都挂有楹联。
这些楹联对仗工整,笔法遒劲,大多数是为官从政、为人处事的自勉警世之言,含义深远,发人深省,字里行间折射出官员的品德修养,即使今天读来,仍然不失启迪、警示、教训的作用。
挂在正堂门前的是:“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正堂是知县公开审理案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这副对联表达的意思是百姓为天,欺压百姓就如同欺压上天,千万不能做伤天害理、败坏名声的事;辜负了百姓就是辜负了国家,怎么能忍心这样做呢。
挂在二堂门前的是:“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唯轻。
”二堂是知县审理一般民事案件的地方,也是对一些大案要案预审的地方。
这副对联表达的意思是在执行法律和政令的时候没有亲戚朋友关系,人人平等;在证据有疑问的时候,该赏的可以重些,该罚的可以轻些,在处理时留有余地。
挂在三省堂门前的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三省堂是知县正常办公议政的地方。
这副对联表达的意思是说,为官者吃的穿的全是老百姓供给的,老百姓是官员的衣食父母,当官的不能倚仗权势欺压百姓,要记住自己也是百姓的一员;得到一任的官职,不能自视高贵荣耀,为国为民即使丢了乌纱帽,也算不得是什么耻辱事,不要说地方官没多大作用,要知道地方治理的好坏,百姓是否安居乐业,全靠地方父母官。
县衙里有一间衙神庙,门前挂的是:“不求当官称能吏,愿共斯民做好人。
”这副对联表达的意思是不求当官能在官场上声名远扬,但愿能为百姓办些实事,和百姓一样做个好人就可以了。
在主簿衙的门前挂的是:“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
”主簿是主要分管户籍、缉捕、文书等事宜的官职。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_抒情作文1100字

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_抒情作文1100字妈妈今天带我到内乡县衙游玩,妈妈告诉我:中国有四大保存最完整的官衙,分别是北京故宫、河北保定直隶总督署、山西霍州署、内乡县衙。
内乡县衙之所以赫赫有名,除了它保存较完整外,最主要的就是它的对联很有特色,很多东西现代人看来都觉得受益匪浅。
内乡县衙共分为三堂,一进门是仪门。
一幅简短的对联就把内乡县的地理位置介绍的非常清楚了。
上联“东襟白水西带丹江商圣故里”,下联“北接嵩邙南通襄楚襄郦邑菊源”。
仪门右侧是监狱,我们进入了普牢,里面竟然介绍了27种刑法,每种都让我看的胆战心惊。
我心想,古代的刑法是多么残酷啊!有一种刑法叫做车裂,把人的四肢和头分别绑到五个马车上,向不同的方向拉,直到把人体撕成五块,这就是成语“五马分尸”的由来。
第一个是大堂,两侧分别是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部门上都有对联,其中,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礼部大门上的对联“倡礼兴学崇孔孟;制章定典尚萧曹”和兵部大门上的对联“厉兵秣马备不懈;枕戈待旦防未然。
”大堂就是县官平日里升堂审案的地方。
大堂对联是: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背书“明镜高悬”四大大字。
警示人们要自律、勤勉、公正、廉洁(讲解员阿姨语)。
大堂东西分别是县丞衙和主簿衙,都是辅助县官的。
县丞衙大门对联: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
主簿衙大门对联: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
穿过大堂来到了二堂。
要想进入二堂,需要经过一个门房,讲解员阿姨还开玩笑说现在的“走后门”在古代就有了。
二堂有一棵七百多年的老桂树,它是内乡县衙历史悠久的证明。
普通的桂花只在八月开花,但这棵桂树在九月份还会再开一次,且花的颜色是橘红色,俗称“丹桂”。
旁边还有一颗南天竹,二者合在一起,起到“主贵”的寓意。
二堂的对联是“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唯轻”。
二堂旁边还放着两套刑具,一个是夹棍,主要夹男人的小腿;二是拶子,主要夹妇女的手指,这两种刑具都能使人的腿骨和指骨折断,丧失劳动能力,所以使用这两种刑具,需要上级审批。
内乡县衙楹联赏析

内乡县衙楹联赏析内乡县衙楹联赏析不少人都知道这样一幅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它就悬挂在内乡县衙的三省堂门口,我们不妨认真看一看内乡县衙的楹联。
河南省内乡县县衙,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封建社会县署衙门。
县衙布局主要有:照壁、宣化坊、大门、仪门、戒石坊、宅门等屏仪建筑;大堂、二堂、三堂等县令坐堂、审案等办公衙门;六房(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工房)、夫子(钱粮、刑名师爷)院、三班(皂班、壮班、快班)院、监狱、典吏衙等办事机构;县丞衙;主薄衙;衙神庙、土地祠等神衙;东西账房等银局税库;东西花厅、吏舍等知县、眷属、县吏住所;阁架库、承发房等档案库、公文收发房;后花园,寅宾馆、膳馆等县官、县吏观赏、避事,以及待客、招待之处等。
县衙有2000多年的历史,县令、县丞等主要官吏中,大都是进士、举人、拔贡等科举入仕,县吏也多是科举落第的士人充当,官吏的文化素质颇高。
历史记载,金、元、明、清等朝内乡180多名县令中,贤官能吏也不乏其人。
如金代著名文学家元好问,以及明清不少进士、举人出身的县令等,勤劳行政,政绩卓著,口碑良好。
县衙众多的门、堂、衙、坊、房、祠等,有众多的楹联。
这些楹联多是封建官吏题联明志、告诫部属、戒约自勉之作,其内容丰富,针对性强,体现了有远见卓识的封建官吏抱负、理财、治安、修身等重要为政思想,至今还闪烁着它的思想光芒。
特择要分组介绍于后:一、以民为天的为政思想(一)正门联:治菊潭一柱擎天头势重;爱郦民十年踏地脚根牢。
这幅联是县衙的最后扩建者,清代五品知县章炳涛所撰。
菊潭、郦,旧指内乡。
上联讲的是,治理菊潭像独柱顶天,责任重大。
下联的意思是,如果爱菊潭的百姓,就不要有“镀金”之想,要在基层脚踏实地干上十年。
历代地方官任期一般不超过三年。
任满后卓异者升,平庸者平调,有过者革或降,应升迁而百姓请留者可以连任。
章炳涛说到做到,在县令任上干了九年。
内乡县衙楹联

内乡县衙悬挂的匾额,楹联大多语言精炼,含义深刻,令人赞不绝口。
如大堂楹联: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这是县衙大堂(正堂)上的楹联。
古人认为上天最具神威,能洞察一切。
这副对联的意思是,欺负百姓如同欺负上苍,不循天理也侮辱了自己的人格。
所以,不要做伤天害理、坑民害己的事。
辜负了百姓就是失信于民,也就辜负了国家的重托。
二堂屏门“天理、国法、人情”匾额。
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唯轻。
这是县衙二堂(琴治堂)的楹联。
上联道出了对县官执法的基本要求,阐明法只认法,不认亲故,为官者要公正执法,不能区分亲疏远近。
下联真实地反映了为政当官者的执法思想,封建社会在审案时讲的是“疑罚从轻”,这副对联的意思是告诫知县对有疑问的案件要慎重处理,从轻发落,以免造成冤假错案。
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
这是丞衙对联,意思是说当官施政要宽厚一点,减轻百姓负担,使黎民得到恩泽,老百姓就能多得到一点实惠。
如果非法索取钱财,收受贿赂,那就丧失了人格,自己也变得一文不值了。
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这是二堂宅门前对联。
为官者常常自居人上,爱夸夸其谈,上联直触病端,以省身克己治之,意思是说为官从政,要少说空话,多办实事,时时躬身反省,做到克己奉公。
下联谕示为官者要识大体,一定要有全局观念,每做一件事,都要从民众的需要和国家的利益出发,既举其“纲”,又不遗其“目”。
三堂楹联是康熙十九年知县高以永撰写的:“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也就是说,官员在其位就应该尽力谋其政,真心实意为百姓办事,但是在做官的时候,要时刻记住自己也是百姓中的一员,不要欺负老百姓。
楹联以朴素的语言揭示了官与民、荣与辱、得与失的辨证关系,是为官从政、为人处事的自勉警世之言。
河南南阳内乡县为古宛名邑,汉代为郦邑,隋唐时称为菊潭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乡县衙对联的政治地位
图:习近平26日所念的对联,出自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衙的楹联资料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26日在山东菏泽召开座谈会,习近平给市、县委书记们念了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他说,“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
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
”
习近平提到的这副对联出自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衙,恐怕是当今中国政坛受到高层关注最多的一副对联。
2004年秋,时任河南省委书记李克强考察内乡时,也曾在内乡县衙看过此联。
1999年5月25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南阳火车站短暂停留时,听取汇报得知此联,很感兴趣,当即指示中办随行人员查找此联“出自何人之手”。
1995年6月8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到内乡县衙三堂看到这副对联时,高度评价了其中阐述的官民辩证关系。
贾庆林、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中央领导人亦曾实地参观过此联。
据考证,这副对联乃清代康熙年间内乡知县高以永所撰。
内乡县衙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县级官署衙门。
该县衙最大的特色当推遍及各院各房的匾额楹联,对为官之道、从政之道有?精闢独到的阐释,号称“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此番引用对联,也意在以古喻今,告诫各级领导干部亲民为民,以民为本,问政于民。
除了他所引用的三堂对联外,内乡县衙大堂对联“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以及二堂对联“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唯轻”,均在告诫为官者当遵纪守法、恪守政德、勤政爱民、赏罚分明,这在今天仍然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再如,县丞衙大门对联“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主簿衙大门对联“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刑名钱粮夫子院对联“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亦均鞭闢入里,发人深省。
如果说上述对联所指所言都比较笼统概括的话,内乡县衙吏、礼、兵、刑、户、工六房的对联可堪称是针对不同部门官员的为官指南。
如主管司法的刑房对联是“按律量刑昭天理;依法治罪摒私情”,核心思想就是尊重法制,依法办事,不徇私情。
吏房主管人事,相当于先进的组织部,其门口对联是“选官擢吏贤而举;考政核绩廉以衡”,可以说涵盖了干部选拔、任用、考核、监督这个环节。
负责财政赋税的户房对联是“编户方田勤并慎;徵赋敛财公亦平”,同时是在提醒官员常思律己之心,常怀为政之德。
这些悬挂于政府大门两旁的对联,对于日日出入的官员是一种时时刻刻的警示,同时也是公之于众、接受社会监督和百姓评价的载体。
谆谆箴言,堪为当今为政者鉴。
【本报北京二十七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