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3《猫》优质示范课第2课时教案

《猫》优质示范课教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解、闷”等7个字。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猫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拓展阅读不同作家创作的《猫》片段,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4.观察某种小动物,学习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教学难点】体会不同作家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复习字词: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新的生字朋友,一起来认读一下词语吧。
(PPT出示词语)呼唤响动尽职屏息稿纸梅花解闷勇猛满月淘气2.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了一只怎样的猫?预设:我认识了一只古怪的猫。
这只猫既老实又贪玩,还很尽职;有时温柔可亲,有时又一声不出;有时什么都怕,有时又那么勇猛。
3.导入新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一起去感受小猫的淘气。
(板书:小猫淘气)设计意图:通过认读词语游戏,以学生喜欢的方式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通过对第一课时所学内容的回顾,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问题探究自主探究1.探究任务默读第六自然段,想一想: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猫的淘气的?2.探究活动师:你从哪些词句子体会到猫的淘气的?出示句子一: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
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
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
预设:从“没完没了”这个词感受到小猫一直玩个不停,乐此不疲。
我仿佛看到了小猫在挠着妈妈的尾巴停也停不下来。
师小结:是啊,一群小猫没完没了地疯玩,真是太淘气了。
请同学们接着交流。
出示句子二:它们到院子里来了。
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
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
预设:这段话写的是小猫在院子里玩的事例。
这里的“枝折花落”让我仿佛看到小猫所到之处,院子到处都是掉落的树叶和花瓣,院子里简直是鸡飞狗跳的样子了。
《猫》第二课时教案优秀4篇

《猫》第二课时教案优秀4篇《猫》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通过听赏童声合唱动画片《蓝猫淘气三千问》的主题歌,感受歌曲生动、明快朝气蓬勃的音乐情绪。
表现出蓝猫爱想、爱问、爱动脑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生动、明快、朝气蓬勃和积极向上的情绪。
教学难点:能听辨出歌曲的演唱形式。
教具准备:节奏卡片,球,星星贴纸,打击乐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小星星变奏曲》带领学生律动进教室。
2、游戏:(1)、《捉迷藏》(复习d r m)(2)、《传球游戏》(用已学d r m即兴创编)(3)、律动《跑跳步》说明:复习巩固上界课内容,同时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音乐活动中进行知识与技能的训练。
二、欣赏《蓝猫淘气三千问》1、欣赏歌曲,揭示课题。
2、播放歌曲MTV学生视听结合(激发兴趣)。
3、播放歌曲MTV,引出结尾合唱部分。
(1)、有感情地跟读歌词。
(2)、跟琴慢唱,找出不同地方。
(3)、体会歌词的含义,用歌声表达出积极向上的情绪。
(4)、引出演唱形式——合唱。
(5)、加进动作,表演合唱。
4、播放歌曲音乐,引出领唱。
5、教师有感情地范唱领唱部分,引出领唱歌词。
(2)、加进肢体语言朗读歌词。
(3)、加进小乐器,朗读歌词。
6、播放歌曲MTV开始部分,引出开始合唱部分。
(1)、跟读歌词。
(2)、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
7、播放MTV,总体表演。
说明:通过七遍不同的听赏活动,激发学生情感,在生动明快的音乐声中,在讨论交流的`评价中,让学生快乐地学习音乐知识,并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体验、探究、合作中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机动(复习与拓展)1、复习《摇篮》(指导学生运用已学领唱与合唱的演唱形式演唱)2、教师示范创编(画面提示)3、引发学生联想再创作。
四、师生告别,学生回教室。
猫教案篇二一、活动目标1.能够较连贯地讲述两猫相争的故事情节。
2.学会运用“难解难分”“满头大汗”等词汇。
3.尊重他人的发言,乐意在集体面前,体验漫画的诙谐趣味。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猫》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猫》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能流畅朗读。
3.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小动物的保护意识和爱心。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辨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流畅朗读并理解课文。
•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思考和拓展。
三、教学准备1.课文《猫》相关教学资料。
2.教学课件及相关图片。
3.学生熟悉的动物课件。
4.课堂布置好学生的座位。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安排好学生的座位,准备好相关教学资料和课件。
2. 热身启动•让学生看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家里或者周围是否有养过猫,有什么感受。
3. 主体教学1.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猫”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习课文: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并进行注重重点内容的解释。
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就“猫”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了解学生对猫的认识和想法。
4. 拓展延伸•展示相关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并进行简要讨论。
•让学生猜测猫在不同情景下的表现。
5. 小结反馈•请学生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强调学习要点和方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爱护小动物的情感,教师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猫的生活习性,增加课堂讨论时间,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六、板书设计•标题:《猫》七、课后作业1.复习课文。
2.描述你家里养的宠物或者周围见到的猫的生活习性。
3.阅读相关有关猫的故事或资料。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老师顺利开展教学工作。
16《猫》(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

16《猫》(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猫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复习旧知,导入课题。
1.教师检查对课后“思考探究"的第一题的完成情况,对完整性和对错方面临时性做简要点评。
二、学习新课,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
1.学生齐读第1~2自然段,教师口头提问。
⑴作者是怎样和第一只猫相遇的?又是怎样描述第一只猫的?⑵第一只猫的结局怎样?我有怎样的情感变化?2.指名回答,其他学生补充,教师评价。
明确:⑴三妹从隔壁要来一只新生的猫。
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颜色漂亮;性格活泼。
】⑵小猫死了。
我由“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到最后“感着一缕的酸辛"。
【从“快乐”到“失落"。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学生自由朗读第3~14自然段,教师运用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⑴我家是怎样得到第二只猫的?比较第一只猫有什么不同?⑵第二只猫失踪后,全家人有怎样的反应?⑶第二只猫失踪后,我的心里是怎样想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⑷第二只猫失踪后,我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2.指名回答,其他学生点评,教师评价。
明确:⑴母亲带回来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
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
⑵大家都不高兴,好像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⑶“我心里还有一线希望,以为它偶然跑到远处去,也许会认得归途的。
”这是作者不愿接受的事实,之所以作者有这样的想法,是作者用这样的方式来对自己心灵的安慰,对小猫的回归抱着一线希望。
⑷有些亡失的预警→怅然,愤恨,诅骂(三)学习第三部分。
1.学生自由朗读第15~34自然段,教师逐步提问,学生举手回答或抢答。
⑴师问:作者是怎样描述第三只猫的?它又是怎样进入我家?大家对它的态度如何?生答: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
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
这只可怜的小猫如果我们不取来留养,就会被冬寒与饥饿所杀,于是张婶把它拾了进来。
大家都不大喜欢它。
⑵师问:大家都不大喜欢第三只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生答:它不仅不好看,更重要的是不活泼,好像是具有天生的忧郁性似的,不能给人带来快感。
《猫》第二课时教案

《猫》第二课时教案《猫》第二课时教案1一、学习第一段,体会猫的古怪。
1、自由轻声朗读第一段,想想你读懂什么?2、指名学生说说读懂什么。
板书(卡片):老实贪玩尽职勇猛高兴时温柔可亲胆小古怪不高兴一声也不吭3、读板书。
4、出示: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____(1) (2)要求选自己喜欢的一种形式,填进黑板上写猫性格的词。
5、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按一种形式,摆猫性格古怪的词。
6、指名学生具体地讲讲猫的性格为什么古怪?7、教师领说黑板上的句子。
8、看来,这段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我们可以把这句话作为第一段的段落大意,这种方法叫做摘录法。
9、教师领读第一小节。
课文是用什么句式把猫的老实、领玩、尽职的矛盾性格连起来的?(说它的确可是)10、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出示:说它温柔可亲吧,的确是呀,______________ ,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三自然段的句式。
二、再读第一段,体会情感。
1、猫的性格这样古怪,作者喜欢吗?再读第一段,哪些句子最能反映作者喜欢猫?比较: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脏脚印。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师:第一句体现出什么感情?女同学读出第一句中的讨厌感情,男同学读出第二句中喜欢的语气。
2、还找出了哪些句子?(它还会丰富多腔地)(1)师:猫的声音有长有短,有高有低,好像生:(接答)像唱歌、说话(2)指名读这句句子。
3、还找出了什么句子?4、老师觉得猫捉老鼠时,老舍爷爷也特别喜欢。
(1)尽职、闭息凝视是什么意思?(2)出示填空:闭息凝视( )一连就是几个钟头( )(专心、耐心、决心)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3)指名读猫捉老鼠的句子,读出专心、耐心、决心。
5、师:课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再读读第一段,找出刚才没有读的句子。
猫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猫》第二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通过重点词句了解小猫的淘气可爱,体会作者对小猫的喜爱之情.难点:体会“人爱猫,猫亲人"这一情感,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引入新课.同学们,请大家看大屏幕,猜猜这则谜语:八字胡,往上翘,说起话来喵喵叫,光洗脸,不梳头,夜行不用灯光照。
(学生猜出谜底:猫),随机引出课题板书。
二、复习回顾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猫的?生回答。
(师板书:猫的性格古怪小猫淘气)过渡: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小猫淘气这一部分,这节课我们来看看猫的性格古怪这部分是怎么写的。
二、学习课文,体会古怪。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表示猫古怪的重点词语.2、提问:“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一句特殊在哪?(中心句)讲解中心句的特点和作用。
3、猫的古怪性格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1)分析:老实。
哪些词表现出猫的“老实”?(2)分析:贪玩。
讲解关联词“任凭……也……”提问:“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用到了哪一种修辞手法?(反问)(3)分析:尽职。
提问:“屏息凝视、非……不可”表现出猫的什么心理?(有决心)(4)请学生用关联词把猫的表示猫性格古怪的词语连成一句话。
(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
)第二个方面(1)除了前面总结的这点,还有哪个方面体现出猫的性格古怪?快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交流总结: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
(3)提问:哪些动词表现出了猫高兴时的表现?“无论……也……”和前文中的哪一组关联词意思一样?(4)请学生模仿猫不同心情的叫声.(4)总结:猫的古怪性格表现在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
猫第二课时教案

猫第二课时教案
时间:45分钟
目标:
1. 学生能够复习和掌握猫的基本知识。
2. 学生能够展示对猫的喂养和照顾的了解。
教学流程:
1. 温暖开场(5分钟)
- 让学生回顾上一课时所学的内容,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猫
的了解。
2. 复习猫的基本知识(15分钟)
a. 展示一些照片或图片,让学生快速说出图片中的猫的特点
和习性。
b. 提出一些问题,询问学生有关猫的基本信息,例如:猫的
毛发颜色有哪些?猫喜欢吃什么食物?猫的习性有哪些?
c. 鼓励学生彼此交流和讨论,以巩固他们对猫的基本知识的
理解。
3. 喂养和照顾猫(20分钟)
a. 介绍猫的日常饮食和喂养方法,例如:猫喜欢吃鱼肉和鸟肉,但不能吃巧克力和洋葱;喂猫的时间和频率等。
b.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照顾猫的健康,例如:定期洗澡、定期
剪指甲、定期检查身体等。
c. 在教室中设置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
一份关于猫的饮食和照顾的小册子。
他们可以画图或写下文字,
重点是要包括猫的健康和喂养的相关知识。
d. 小组展示和分享自己设计的小册子,并让其他小组提问和
评论。
4. 总结和延伸(5分钟)
- 教师总结本课时学习的重点,回答学生关于猫的进一步问题,并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和了解猫的知识。
扩展活动:
1. 学生可以选择写一篇关于如何照顾猫的短文,并和同学分享。
2. 学生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猫的信息,制作海报或展板,并在学校展示。
《猫》第二课时优秀教案(精选

《猫》第二课时优秀教案(精选教案:《猫》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对《猫》这篇课文进行深入学习。
2.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含义。
3. 分析课文结构,学习作者观察和研究动物的方法。
4. 学习课文中描述猫性格特点的相关段落,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技巧。
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正确地书写生字词。
2.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观察和研究动物的方法。
3. 学习课文中描述猫性格特点的相关段落,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观察和研究动物的方法。
难点:学习课文中描述猫性格特点的相关段落,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忆《猫》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猫的哪些特点?同学们对猫有什么看法?二、学习生字词(10分钟)1. 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讲解生字词的含义。
三、分析课文结构(10分钟)1. 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分为几个部分。
四、学习描述猫性格特点的段落(10分钟)1. 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述猫性格特点的相关段落。
2.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这些段落,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技巧。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提醒学生课后继续观察身边的动物,学习作者观察和研究动物的方法。
板书设计:《猫》生字词:懒惰、磨爪子、性格、温柔、老实、贪玩、尽职、古怪课文结构:1. 猫的来历2. 猫的特点3. 猫的性格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猫的性格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书写生字词。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对猫的性格特点表达不够清晰,需要在课后加强训练。
拓展延伸:课后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学习作者观察和研究动物的方法,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动物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面)
《猫》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一、学习第一段,体会猫的古怪。
1、自由轻声朗读第一段,想想你读懂什么?
2、指名学生说说读懂什么。
板书(卡片):老实贪玩尽职勇猛高兴时温柔可亲
胆小古怪不高兴一声也不吭
3、读板书。
4、出示: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要求选自己喜欢的一种形式,填进黑板上写猫性格的词。
5、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按一种形式,摆猫性格古怪的词。
6、指名学生具体地讲讲猫的性格为什么古怪?
7、教师领说黑板上的句子。
8、看来,这段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我们可以把这句话作为第一段的段落大意,这种方法叫做摘录法。
9、教师领读第一小节。
课文是用什么句式把猫的老实、领玩、尽职的矛盾性格连起来的?(说它……的确……可是……)
10、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出示:说它温柔可亲吧,的确是呀,______________,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三自然段的句式。
二、再读第一段,体会情感。
1、猫的性格这样古怪,作者喜欢吗?再读第一段,哪些句子最能反映作者喜欢猫?
比较: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脏脚印。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师:第一句体现出什么感情?
女同学读出第一句中的讨厌感情,男同学读出第二句中
喜欢的语气。
2、还找出了哪些句子?(它还会丰富多腔地……)
(1)师:猫的声音有长有短,有高有低,好像……
生:(接答)像唱歌、说话……
(2)指名读这句句子。
3、还找出了什么句子?
4、老师觉得猫捉老鼠时,老舍爷爷也特别喜欢。
(1)“尽职”、“闭息凝视”是什么意思?
(2)出示填空:
闭息凝视——————()
一连就是几个钟头——()(专心、耐心、决心)
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3)指名读猫捉老鼠的句子,读出专心、耐心、决心。
5、师:课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再读读第一段,找出刚才没有读的句子。
读出味道。
三、朗读第一大段。
师:读着读着我们也喜欢上了猫,朗读全文。
四、.写作练习。
师:老舍爷爷把这只古怪的猫写得这么可爱,真不愧为语言大师。
老师这里有几幅图,同学们可以用“说它……
的确……可是”的句式,围绕一句话来写。
五、学生.写作。
板书:
猫
老实贪玩尽职
古怪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也不吭
胆小勇猛
摘录法说它……的确……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