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107例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针刀疗法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经验

针刀疗法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经验

基层医学论坛2020年8月第24卷第23期1.2方法对照组:阿莫西林胶囊(悦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396,规格0.25g/粒),0.5g/次,Bid ;枸橼酸铋钾胶囊(浙江中同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634,规格0.3g/粒),1粒/次,qd 。

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加减香砂六君子汤治疗:组方:党参15g ,白术15g ,茯苓12g ,炙甘草6g ,陈皮6g ,半夏6g ,木香6g ,砂仁6g 。

气虚者加黄芪30g 。

每日1剂,加水浸泡30min 后煎煮,取药汁300mL ,早晚2次等量温服。

治疗期间注意饮食,2组疗程均为1个月。

1.3观察指标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C-反应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①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显效:胃脘痛等症状消失,胃镜检查炎症消失,胃黏膜正常;好转:胃脘痛等症状基本缓解,发作次数及胃黏膜病变改善50%以上;无效:未满足上述标准。

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②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mL ,每分钟3000转离心15min ,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C-反应蛋白水平。

③观察2组治疗期间头痛、消化不良、腹泻、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 ±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临床疗效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2.2C-反应蛋白2组治疗前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C-反应蛋白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2。

2.3不良反应试验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恶心1例,腹泻1例,不良反应率为4.55%(2/44);对照组患者出现恶心3例,腹泻3例,头痛2例,不良反应率为18.18%(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2,P =0.044)。

针灸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 201 7 年 5 月要201 8 年 4 月 1 1 6 例 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 组袁每组分别为 58 例遥 所有患者诊断均与叶 带状疱疹中国专家 共识渊 2 01 8 年冤曳 中相关标准符合袁未接受止痛药物和抗病毒药 物治疗袁未合并心肝肺肾等脏器功能异常袁无妊娠期或哺乳期 女性遥 研究组中男 35 例袁女 23 例袁年龄 22 岁 ~68 岁袁平均年 龄渊 50. 1 ± 2 . 8冤 岁袁病程 1 d ~1 2 d 袁平均渊 4 . 8 ± 1 . 6冤 d 曰对照组中 男 38 例袁女 2 0 例袁年龄 2 0 岁 ~69 岁袁平均年龄渊 50.3± 2 .5冤 岁袁 病程 2 d ~1 3 d 袁平均渊 4 .6± 1 .9冤 d 遥 2 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渊 P> 0.05冤 遥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甲钴胺片联合伐昔洛韦治 疗袁盐酸伐昔洛韦片渊 四川明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袁国药准字 H 1 09602 02冤 口服治疗袁每次 300 m g袁每日 2 次曰甲钴胺片渊 北京 星昊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袁国药准字 H 2 006894 2冤口服袁每次 0.5 m g袁 每日 3 次遥 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针灸和刺络拔罐治 疗院首先使用酒精棉球对发病和放血部位进行常规消毒袁选取 30 号 2 寸毫针围刺皮肤受损局部区域袁施行泻法 60 s袁留针 20 m in袁待去针后予以拔罐袁拔罐治疗时长为 5 m in曰同时对皮 肤区域处的支沟穴尧华佗夹脊穴和后溪穴进行轻刺袁施行泻法 60 s袁留针 2 0 m in 袁另外使用三棱针对大椎穴和委中穴进行针刺 放血袁随后拔火罐 5 m in 遥每天进行针灸和拔罐治疗 1 次遥2 组患 作者简介:王艳袁女袁本科袁主治医师遥 4986

壮医药线点灸联合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

壮医药线点灸联合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

[ 摘 要] 目的:探讨壮医药线点灸联合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ꎮ 方法:选取 150 例带状疱疹患者ꎬ按患者入院 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ꎬ每组各 75 例ꎻ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ꎬ观察组采用壮医药线点灸联合刺络放血治疗ꎬ对 比两种治疗方法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ꎮ 结果:观察组的整体有效率为 97. 3 % ꎬ高于对照组的整体有效率 84. 0 % ( P < 0. 05) ꎻ观察组患者的皮肤修复时间、结痂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 P < 0. 05) ꎮ 结论:在带状疱疹的临 床治疗中采用壮医药线点灸联合刺络放血方案ꎬ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性与缩短主要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ꎮ [关键词] 带状疱疹ꎻ壮医药线点灸ꎻ刺络放血 DOI:10. 16833 / j. cnki. jbmc. 2019. 05. 045
带状疱疹是一种多发性皮肤病ꎬ由水痘 - 带状疱 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ꎬ对此病毒无免疫力 的儿童被感染后会发生水痘ꎮ 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 带病毒者而无症状ꎮ 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ꎬ感染后 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ꎬ当抵 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ꎬ病毒可生长繁殖ꎬ并沿 神经纤维移至皮肤ꎬ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 的炎症ꎬ给患者带来强烈疼痛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质量与日常工作ꎮ 目前ꎬ带状疱疹的治疗多以西药治 疗为主[1] ꎮ 近年来ꎬ中医疗法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 多的认可ꎮ 为进一步明确中医药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 应用价值ꎬ本研究对壮医药线点灸联合刺络放血治疗 带状疱疹的方式方法与效果进行探讨ꎬ现报告如下ꎮ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我院接 受治疗的 150 例带状疱疹患者ꎬ按患者入院的先后顺 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ꎬ每组各 75 例患者ꎮ 观察组中 男 44 例、女 31 例ꎬ年龄(39. 75 ± 3. 30) 岁ꎬ病程(9. 0

针灸综合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针灸综合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带状疱疹是 由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疾病 , 发 病多与机体免疫功 能低下有关 , 常遗 留神经痛后遗症 , 以年老 尤 及体 弱患者明显 。 本科 自2 1年l] 2 1年 3 , 00 Y 一 0 1 月 运用针灸综合疗 法治疗带状疱疹并配合相关护理 , 疗效显著 , 现报道如下。
a e ae a y lv r on me tTh n c mp r d t er l ia e e t , e t f cu t omig n x v ai g p i lsig atr 0 d y . c t t , c c o i it n 。 e o ae h i ci c l f cs t i n h me o . r ss f r n a d e u i t , a n at f 1 a s n n e Re u t h u e rt n f cie rt n e p r n a ru r 5 5 a d 9 .% r s e t ey t e r i nf a t ih r t a s l T e c r ae a d e e t ae i x e i s v me t g o p we e 6 .% n 6 5 l e p c i l .h y we e sg i c nl h g e h n v i y
W a g n n mi

Te oe ai om,h opt C 6 8 5 , s egScun h p n t gro T ehsi o T M,34 o Wuh n ,i a n d f h
Abtat0bet eT bev h r et f c o e e otrwt cm r es e m toso c p ntr s c jc v o osretea ui e et n h r szs i o pe ni e d fau u c e r i p c p e h h v h u .Me o sO e hn rd t d n u de h

针刺结合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针刺结合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和支沟。使用提插泻法 , 多针斜刺 , 毫针停 留 2 5分钟 左右 , 每 天一次 , 一个疗程为 5天 ; 放血 治疗是局 部皮肤 消毒后 , 采 用
无 菌针在疱疹及疼痛部位刺破 , 当皮肤有血点后 , 用火罐在刺 破部位拔罐 , 时间为 5分钟左 右 , 然 后用 消毒棉擦净 血水 , 用
活质量提高 的情况下 , 越来越 多的人对 E l 腔健康 和美观 问题
尤为关注 , 因此前来行 阻生牙拔 除 的患者 也相对 数年前有 质 的增多 。然而在阻生牙拔除过程中会因为操作 的需要难免 对 患者造成一定 的痛苦 , 对 于一些 年龄偏小 以及女性 患者对 疼 痛忍 受 力 不 足, 故心生恐惧、 害怕、 焦 虑 等 不 良 的心 理 情 绪 , 从而对手术 的顺利 的进行 造成 阻碍。 同时这种 普通 常
带状疱 疹患者 3 5 9例 , 随机分 成观察组 和对 照组 , 观察组采取针 刺结合放血 治疗 , 对 照组采 取阿昔 洛韦静
观察组痊 愈率明显高 于对照组 , 差异 有统
带状 疱疹 患者采 取针刺 结合放 血治疗 , 并 给予 相应 护理 , 可 明显 提高 治愈
【 关键词 】 针刺 ; 放血 ; 带状疱疹 ; 疗效观察 ; 护理
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神经 中。携此病 毒的患者若 身体 免疫力减弱 , 过度 劳累 或感 冒等 , 均可 引发 病毒 的生 长及 繁
殖, 至神经 纤维 过渡 到皮 肤 , 导 致神经及 皮肤强 烈的炎症 ] 。 带状 疱 疹 是 临 床 常 见 病 多发 病 之 一 , 年患病率为 1 0 % ~ 2 0 % , 好发于春秋季节。患有该病 的成年人较 多 , 随年龄的
是 当前 口腔科 医生最 信任和青 睐 的治疗 方案之 一 , 帮助患 者

中药配合点刺放血治疗带状疱疹临床体会

中药配合点刺放血治疗带状疱疹临床体会
前, 左侧下胸部开始疼痛 , 而后相继起 红斑及水疱 , 散在前胸 及后背剧烈疼痛 , 不成 眠 , 夜 口干 思饮 、 大便 秘结 。检查 : 左
师在 治疗 此病皮疹发作期 , 常选用银 花 、 花藤 清热解 毒 , 银 以 清解诸经热毒 ; 羌活 、 叶 、 梗发 表透疹 , 苏 桔 疏散 表邪 ; 金 、 郁
京中医院刘殿池老师认为此期病人应 以疏散发表 , 清热解毒
酒大黄 6 、 g 冬瓜皮 1 g 地骨皮 1g 5、 5 。5付 水煎 服 。三 棱 针点刺华佗夹脊穴 、 刺血拔 罐 , 2日 1 。 隔 次
8月 5日复诊 : 疼痛 明显减轻 , 夜间时有 疼醒 , 欲不振 。 食
上方加炒酸枣仁 2 g 荷叶 lg 三棱针快 速点刺 疼痛 较重 部 0、 O,
机体免疫力 。通过 刺络拔罐 、 调整人 体机能 、 正祛邪 , 治 扶 达 疗 目的。针药合用 可使病程 明显 缩短 , 轻神 经根疼 痛而 达 减
到 了治愈 此疾 病的 目的。
20 年 8 1 08 月 1日收稿
疱疹 。中医辨证 : 肝胆湿热兼感邪毒 。
以免引邪入里 , 延误 病情 。在治 疗带 状疱 疹后 遗神 经病 期 ,
常选用 黄芪托里生肌 ; 桂枝温 阳通 络 ; 药养血 止痛肿 止痛 、 皮里膜 外 之疾 ; 祛 酒
大黄活血 化瘀 , 凉血通 腑。整个 组方 以温 通经 络 , 畅气机 调 为主 , “ 达 通则 不痛 ” 之意 。临 床上常在 中药 的基础 上 , 以 配
位, 闪罐 治疗 。8月 1 0日复诊 : 疼痛 已减轻 大半 , 夜间 已安 然 入睡 , 欲好 , 食 大便畅通 。
继上方治 疗 5付 水煎 服 , 刺 闪罐 治 疗。 随访 疼 痛 已 针

针刺结合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

针刺结合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

针刺结合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目的:研究针刺结合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359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针刺结合放血治疗,对照组采取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带状疱疹患者采取针刺结合放血治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减轻痛苦,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

标签:针刺;放血;带状疱疹;临床研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导致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称为带状疱疹。

此病毒的特点为亲神经性,一旦感染后,可长期存在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神经中。

携此病毒的患者若身体免疫力减弱,过度劳累或感冒等,均可引发病毒的生长及繁殖,至神经纤维过渡到皮肤,导致神经及皮肤强烈的炎症[1]。

患有该病的成年人较多,随年龄的不断增长下,发病率可明显提高。

在本组研究资料中,我们对观察组带状疱疹患者采取针刺结合放血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结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359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称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80例,其中男111例,女69例,年龄26-76岁,平均年龄(51.29±10.46)岁;对照组179例,其中男112例,女67例,年龄27-77岁,平均年龄(52.18±10.51)岁。

所有患者均经过检查诊断,确诊为带状疱疹。

两组患者年龄与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1.2方法1.2.1观察组:针刺治疗是取患者的两组穴位,轮换施毫针治疗,一组是血海、三阴交和太冲;一组是曲池、合谷和支沟。

使用提插泻法,多针斜刺,毫针停留25分钟左右,每天一次,一个疗程为5天;放血治疗是局部皮肤消毒后,采用无菌针在疱疹及疼痛部位刺破,当皮肤有血点后,用火罐在刺破部位拔罐,时间为5分钟左右,然后用消毒棉擦净血水,用碘伏消毒,风干。

针刺加放血治疗疱疹后遗痛的临床观察

针刺加放血治疗疱疹后遗痛的临床观察

针刺加放血治疗疱疹后遗痛的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7-11-06T11:16:31.620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2期作者:高伟[导读] 针刺放血疗法治疗疱疹后遗痛的疗效优于药物疗法,能更有效、快速缓解疼痛症状,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西黄村社区卫生服务站 100144【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加放血疗法早期干预疱疹后遗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针灸科收治的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维生素B1、维生素B12联合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加放血疗法治疗,同时加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联合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2周、4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法进行疼痛评估,治疗结束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2周、4周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4周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后2周(P<0.05)。

观察组治疗4周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刺放血疗法治疗疱疹后遗痛的疗效优于药物疗法,能更有效、快速缓解疼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痛;针刺疗法;放血疗法;疗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发于5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且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以难治性、阵发性的顽固性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疼痛发作时常导致患者寝食不安,严重影响了患者工作、学习与生活。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主要与中枢神经异常、外周神经病变及神经因素有关【1-3】,抗癫痫药卡马西平是治疗疗神经痛的传统药物,能有效缓解疾病发作时所致的撕裂痛、刀刺样,但副作用较大,老年患者应慎用【4】。

因而,有必要寻求更为安全有效的早期干预措施。

本研究采用针刺加放血疗法早期干预疱疹后遗痛的临床效果,并以卡马西平为对照,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107例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5-10-22T15:48:25.647Z 来源:《河南中医》2015年8月供稿作者:闫松涛[导读] 北京朝阳国医之家中医医院带状疱疹是一种在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

闫松涛(北京朝阳国医之家中医医院北京 100015)【摘要】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107例带状疱疹的疗效。

方法:运用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2011年4月~2014年11月期间就诊的107例带状疱疹患者。

其中针灸治疗依据不同的发病部位选取不同穴位,包括循经取穴、围刺、夹脊穴;刺络放血治疗包括特定穴位“龙眼”及“龙头”“龙尾”区域的刺络放血治疗。

结果:带状疱疹经治疗后,治愈率为92.52%,总有效率为100%。

结论: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针灸;刺络放血;龙眼;龙头;龙尾;带状疱疹【中图分类号】R49;R7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457-02带状疱疹是一种在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

因其皮肤上有红斑水疱,累累如串珠,每多缠腰而发,故又名“缠腰火丹”。

现代医学认为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该病毒有嗜神经性。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潜伏在脊髓后根的神经节,当宿主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时发病,造成沿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出现带状排列的簇状疱疹,同时伴有剧烈疼痛。

笔者在临床中采用刺络放血结合针药治疗带状疱疹,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于2011年4月~2014年11月期间,均为经笔者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共107例。

其中男性36例,女性71例;平均年龄54.31岁,其中20~29岁10例(9.35%);30~39岁9例(8.41%);40~49岁17例(15.89%);50~59岁30例(28.04%); 60~69岁20例(18.69%);70~79岁21例(19.63%)。

其中年龄最小的25岁,年龄最大的83岁。

1.2 诊断标准1.2.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4 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蛇串疮”诊断标准:(1)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

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或可见坏疽性损害。

皮损发于头面部者,病情往往较重;(2)皮疹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或灼热感,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3)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疼痛。

1.2.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皮肤性病学》[2]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1)先兆症状为身体一侧的疼痛、刺痛、或灼烧感,局限于身体的特定部位。

疼痛和灼烧感可非常强烈;(2)皮损沿脊神经根分布,常累及几个紧密相邻的皮区;(3)脐窝状水疱,有时为出血性的水疱或脓疱,成簇,紧密,基底潮红、深入皮肤,有渗出,疱壁较硬,水疱出现后,可随之出现红斑。

1.3 纳入标准:(1)符合1.2所列诊断标准;(2)属于带状疱疹的特殊类型,包括眼带状疱疹、耳部带状疱疹(包括Ramsay-Hunt综合征,即面瘫、耳痛、外耳道疱疹的三联征)。

1.4 排除标准:(1)不符合带状疱疹诊断标准者;(2)带状疱疹后遗症;(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瘢痕体质者;(4)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或全身衰竭者,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病患者,结缔组织病、血友病患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1.5 带状疱疹发病部位:三叉神经分布区5例(4.67%),听神经分布区4例(3.74%),颈神经分布区14例(13.08%),肋间神经分布区56例(52.34%),腰骶神经分布区28例(26.17%)。

1.6 带状疱疹的临床类型:普通型98例(91.59%),特殊型9例(8.41%),特殊型包括眼带状疱疹5例,耳部带状疱疹4例,其中Ramsay-Hunt综合征3例。

2 治疗方法2.1 针灸2.1.1 三叉神经分布区:此区域带状疱疹为特殊型带状疱疹——眼带状疱疹,取穴以翳风,攒竹,丝竹空,四白,合谷,太冲为主穴,配以风池,鱼腰,阳白,曲池。

针刺手法为泻法,留针30分钟。

2.1.2 听神经分布区:此区域带状疱疹为特殊型带状疱疹——耳带状疱疹(包括Ramsay-Hunt综合征)。

取穴以翳风,耳门,听宫,听会,合谷,太冲为主穴,配以风池,阳陵泉,外关。

如果为Ramsay-Hunt综合征,取穴以翳风,耳门,听宫,听会,合谷,配以风池,太冲,阳陵泉,外关及面瘫部位相应穴位。

针刺手法为泻法,留针30分钟。

2.1.3 颈神经分布区:此区域取穴以颈夹脊,风池为主穴,配以合谷,曲池,太冲,针刺手法为泻法,留针30分钟。

2.1.4 肋间神经分布区:此区域取穴以相应节段夹脊穴和阿是穴为主,配以阳陵泉,悬钟,三阳络。

针刺手法阿是穴为皮损局部沿皮下围刺,平补平泻;夹脊穴则取与皮损部位相对应的夹脊穴(病变相应神经节段及上下各一节段),向脊柱方向捻转,阳陵泉,悬钟,三阳络均为泻法。

留针30分钟。

2.1.5 腰骶神经分布区:此区域取穴以腰夹脊穴主穴,配以秩边(或环跳),委中,八髎,承扶,殷门,风市,阳陵泉,昆仑,悬钟。

针刺手法要求秩边(或环跳)针感直传至脚,腰夹脊穴向脊柱方向捻转。

委中,八髎,承扶,殷门,风市,阳陵泉,昆仑,悬钟均为泻法。

留针30分钟。

2.2 刺络放血2.2.1 龙眼穴:位于患侧小指近端关节尺侧面,握拳取之。

75%医用酒精局部常规消毒后,以7号一次性注射器针头点刺,并挤压针眼创口,以出血9滴为度。

2.2.2 龙头、龙尾:带状疱疹最先出现开始处为“龙头”,随后继续延伸,则此处即是“龙尾”。

放血部位应起于“龙头”,止于“龙尾”。

患者取侧卧位,充分暴露患处,75%医用酒精局部常规消毒后,以7号一次性注射器针头点刺患者疼痛的部位,局部微微滲血为度。

再以75%医用酒精擦拭刺激滲血之针眼处,使出血量增多。

然后选择大小合适的玻璃罐,迅速拔在刺络放血部位,留罐10分钟(年老者或体态肥胖者可适当缩短拔罐时间,目的是防止出现水疱)。

取罐后用75%医用酒精消毒患处。

操作中视带状疱疹面积大小,决定火罐的型号和数量。

2.3 治疗频次2.3.1 针灸:从就诊之日开始计算,连续治疗3次,然后改为隔日1次。

2.3.2 刺络放血:从就诊之日开始计算,连续治疗3次,然后改为隔日1次。

3 疗效观察3.1 疗效标准:参照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

(1)痊愈:皮疹消退,临床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2)好转:皮疹消退约30%,疼痛明显减轻;(3)未愈:皮疹消退不足30%,仍有疼痛。

3.2 全部107例带状疱疹中,治愈99例,好转8例,无效0例。

治愈率为92.52%,总有效率为100%。

结果见表24 讨论本病多因情志不畅而使肝气郁结,日久郁而化火,肝火妄动,或因饮食不节,使湿热内蕴于脾胃,外溢皮肤而生。

年老体弱者,常因气虚血瘀,湿热内蕴,以致疼痛迁延不止,成为后遗之症。

针灸具有调节阴阳平衡、扶正祛邪、疏通经络气血的作用。

大量研究已表明,针刺可以激发机体内部的生理应激系统,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调节,使机体痛阈提高,免疫功能加强;同时还可以调节血管的舒缩活动及皮肤温度的变化,在针刺时,外周血管呈舒张反应,改善了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致痛物质的加速清除和破坏,针刺还可以使炎性灶的血管通透性降低,增加其屏障机能而抑制炎性物质渗出,从而起到治疗作用[4]。

针刺阿是穴可以直达病所,改善因气血运行障碍而导致的疼痛,散其邪实,则可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针刺夹脊穴是带状疱疹针灸治疗的最主要手段,夹脊穴位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之间,可调节一身之阳气,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从解剖结构分析,夹脊穴位于椎间孔附近,紧邻由脊髓分出的脊神经后支及其伴行动静脉丛。

针刺带状疱疹相应神经节段分布区域之夹脊穴,可刺激以上结构及其周围组织,可能一方面使神经中的痛觉纤维传导阻滞,同时针刺还能提高机体痛阈,增强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另一方面刺激夹脊穴引起的针感传导反应,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作用,可影响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化学介质,从而达到镇痛作用[5]。

《灵枢?小针解》中有“菀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的论述,通过刺络放血,以达到活血化瘀、疏通经脉、调理气血的作用。

其中龙眼穴为金针大师王乐亭的经验穴。

它位于小肠经脉中,属于经外奇穴,刺之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功效[6]。

故取龙眼穴放血治疗带状疱疹是比较独特的。

龙头、龙尾是指疱疹发生部位的前面(龙头)与后面(龙尾),将龙头龙尾刺破出血,并拔罐以尽恶血,从而截断病势的蔓延,控制病势的发展。

此法为“截法”。

恩师钮韵铎教授在其著作《金针再传》中将“截法”形象的理解为“釜底抽薪,直折其热”。

在107例带状疱疹中,治愈99例,好转8例。

治愈率为92.52%,总有效率为100%。

综上所述,运用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显著,并且操作简单,治疗成本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20[2]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3[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20[4]张涛,杭群.针灸现代研究与临床[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518-519[5]魏玲,苑贵花.穴位注射夹脊穴加针刺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1,21(6):333-334[6]钮雪松.金针大师——王乐亭[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10作者简介:闫松涛,男,43岁,1972年9月出生,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针、药结合治疗中医内外妇科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