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常数

合集下载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
目的要求
1. 了解溶液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等基 本概念。 2. 掌握用电桥法测量溶液电导的原理和电导 率仪的使用及溶液电导测定方法。
3. 了解浓度对弱电解质电导的 影响,用电 导法测定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实验原理
• 一定温度下,醋酸在水中发生电离,设电离前醋酸的浓度
为C( mol· L-1),达到电离平衡时,电离度为α,则:
3.
4. 5.
6.
测定完毕就让电极浸泡在二次水中。关闭各仪器电源、自来水开关, 结束实验。
数据记录与数据处理
• 1. 数据记录 • 实验温度:25±0.1℃ ,当天大气压: • 0.01000 mol· L-1标准KCl的 k=1.413mS· cm-1 • 其他原始数据记入表1中。 •
测试液
HAc(1) HAc(2) HAc(3) HAc(4) HAc(5) 二次水
图1. 测定电导率装置图 1.DDS-303A电导率仪;2.恒温瓶;3.铂黑电导电极; 4.待测溶液;5.恒温循环水;6.磁力搅拌器
实验步骤
1. 2. 调节恒温槽温度为25±0.2℃.打开电导率仪预热10min以上。 校准电导池常数:用标准KCl溶液分别润洗恒温瓶和铂黑电导电极, 然后用50ml量筒量取大概50ml的标准KCl溶液,倒入恒温瓶中, 打开磁力搅拌器,调节温度补偿,将电导率仪调节到测量档,测量 标准KCl溶液的电导率,等电导率仪读数稳定后,将读数调节到 1413μS/cm。 然后倒掉KCl溶液,用最小浓度的醋酸溶液润洗恒温瓶和电导电极, 然后倒50ml待测溶液入恒温瓶,待电导率仪读数稳定后,记下来 读数,即为此溶液的电导率。 重复3步,测量其他待测溶液的电导率值。 最后测量二次水的电导率。
kPa
表1 醋酸系列溶液的测定值及计算值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及数据处理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及数据处理

电导法测定醋酸电离常数一、实验目的1.了解溶液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的概念;2.测量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并计算弱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常数。

二、实验原理电解质溶液是靠正、负离子的迁移来传递电流。

而弱电解质溶液中,只有已电离部分才能承担传递电量的任务。

在无限稀释的溶液中可以认为电解质已全部电离,此时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为Λ∞m,而且可用离子极限摩尔电导率相加而得。

一定浓度下的摩尔电导率Λm与无限稀释的溶液中摩尔电导率Λ∞m是有差别的。

这由两个因素造成,一是电解质溶液的不完全离解,二是离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所以,Λm通常称为表观摩尔电导率。

Λm/Λ∞m=α(U++ U-)/(U+∞+ U-∞)若U+= U-,,U+∞=U-∞则Λm/Λ∞m=α式中α为电离度。

AB型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达到平衡时,电离平衡常数K a,起始浓度C0,电离度α有以下关系:+ + B-起始浓度mol/L:C0 0 0平衡浓度mol/L:C0·(1-α) αC0 αC0K c=[c(A+)/c][c(B-)/c]/[c(AB)/c]=C0α2/(1-α)=C0Λm2/[cΛ∞Λ∞m-Λm)]m(根据离子独立定律,Λ∞m可以从离子的无限稀释的摩尔电导率计算出来。

Λm可以从电导率的测定求得,然后求出K a。

Λm C0/c =Λ∞m2K c/Λm-Λ∞m K c通过Λm C0/c ~1/Λm作图,由直线斜率=Λ∞m2K c,可求出K c。

三、仪器与试剂DDS-11A(T)型电导率仪1台;恒温槽1套;L醋酸溶液。

四、实验步骤1.调整恒温槽温度为25℃±℃。

2.用洗净、烘干的义形管1支,加入的L醋酸溶液,测其电导率。

3.用吸取醋酸的移液管从电导池中吸出醋酸溶液弃去,用另一支移液管取电导水注入电导池,混合均匀,温度恒定后,测其电导率,如此操作,共稀释4次。

4.倒去醋酸溶液,洗净电导池,最后用电导水淋洗。

注入20mL电导水,测其电导率。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测定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实验原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可以用离子平衡法求解。

在该法中,电解质溶液中的每个电离平衡都可以表示为以下反应:HA ⇌ H+ + A-其中,HA表示弱电解质分子,H+表示氢离子,A-表示相应的阴离子。

在电解质的溶液中,HA的浓度通常很大,而H+和A-的浓度就相对较小。

电离常数(Ka)表示为:Ka = [H+][A-]/[HA]其中,Ka表示弱电解质的离解常数,[H+]表示氢离子的浓度,[A-]表示相应的阴离子的浓度,[HA]表示弱电解质分子的浓度。

由于[H+]和[A-]的浓度很小,所以我们通常用pKa表示指数:pKa = -logKa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要求,通过称量固体试剂来制备弱电解质溶液。

2.使用pH计测量弱电解质溶液的pH值,记录下数据。

3.将氧化还原电极放入溶液中,测量电势值。

4.利用计算机或手动计算法,计算出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和pKa值。

实验数据记录:试验物质 | 原始质量(g) | 成功制备量(g) | 浓度(mol/L) | pH值 | 电势值(mV)甲酸 | 5.0g | 4.8g | 0.2mol/L | 3.64 | 195.2计算结果:由于pH计测量时存在一定误差,我们使用电极法来计算电离平衡常数。

对于甲酸,Ka = 1.77 × 10^-4,pKa = 3.75。

结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测定了甲酸这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

这项实验不仅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离子平衡法,还让我们掌握了一种可以用于测定化学平衡的实验方法。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及数据处理41943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及数据处理41943

电导法测定醋酸电离常数一、实验目的1.了解溶液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的概念;2.测量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并计算弱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常数。

二、实验原理电解质溶液是靠正、负离子的迁移来传递电流。

而弱电解质溶液中,只有已电离部分才能承担传递电量的任务。

在无限稀释的溶液中可以认为电解质已全部电离,此时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为Λ∞m,而且可用离子极限摩尔电导率相加而得.一定浓度下的摩尔电导率Λm与无限稀释的溶液中摩尔电导率Λ∞m是有差别的.这由两个因素造成,一是电解质溶液的不完全离解,二是离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所以,Λm通常称为表观摩尔电导率.Λm/Λ∞m=α(U++ U—)/(U+∞+ U-∞)若U+= U—,,U+∞=U-∞则Λm/Λ∞m=α式中α为电离度。

AB型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达到平衡时,电离平衡常数K aө,起始浓度C0,电离度αAB A+ + B-起始浓度mol/L:C00 0平衡浓度mol/L:C0·(1-α) αC0 αC0K cө=[c(A+)/cө][c(B—)/cө]/[c(AB)/cө]=C0α2/(1-α)=C0Λm2/[cөΛ∞m(Λ∞m—Λm)]根据离子独立定律,Λ∞m可以从离子的无限稀释的摩尔电导率计算出来.Λm可以从电导率的测定求得,然后求出K aө.Λm C0/cө =Λ∞m2K cө/Λm-Λ∞m K cө通过Λm C0/cө~1/Λm作图,由直线斜率=Λ∞m2K cө,可求出K cө。

三、仪器与试剂DDS-11A(T)型电导率仪1台;恒温槽1套;0。

1000mol/L醋酸溶液。

四、实验步骤1。

调整恒温槽温度为25℃±0.3℃。

2。

用洗净、烘干的义形管1支,加入20.00mL的0.1000mol/L醋酸溶液,测其电导率。

3.用吸取醋酸的移液管从电导池中吸出10.00mL醋酸溶液弃去,用另一支移液管取10.00mL电导水注入电导池,混合均匀,温度恒定后,测其电导率,如此操作,共稀释4次。

电导的测定及其应用—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测量

电导的测定及其应用—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测量

电导的测定及其应用—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测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桥法测量电导的原理和方法;2.测定电解质溶液的当量电导,并计算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K。

二、实验原理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通常用电导G表示,其单位是西门子,用符号S 表示。

如将电解质溶液中放入两平行电极之间,电极间距离为l,电极面积为A,则电导可以表示为:k: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单位为S·m-1,l/A:电导池常数,单位为m-1,电导率的值与温度、浓度、溶液组成及电解质的种类有关。

在研究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时,常用摩尔电导率Λm来表示,其单位为S·m2·mol-1。

Λm与电导率k和溶液浓度c的关系如下所示:2.摩尔电导率Λm随着浓度的降低而增加。

对强电解质而言,其变化规律可以用科尔劳斯(Kohlraus c h)经验式表示:为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

在一定温度下,对特定的电解质和溶剂来说,A为一常数。

因此,将摩尔电导率Λm对c1/2作图得一直线,将直线外推与纵坐标的交点即为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之比,即用下式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对于AB型弱电解质在水中电离达到平衡时有如下关系:该反应的解离平衡常数K与解离度α有如下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测得一系列不同浓度AB型溶液的摩尔电导率Λm,然后以1/Λm对cΛm作图可得到一条直线,其斜率m等于,如果知道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的数据,即可求得解离平衡常数K。

三、仪器与药品SLDS-I型数显电导率仪SYP-Ⅲ型玻璃25mL移液管恒温水槽DJS-1C型铂黑电极50ml量筒、100ml量筒250ml锥形瓶洗耳球KCl溶液(0.1mol.L-1)HA c溶液(0.1mol.L-1)蒸馏水滤纸四、实验步骤1.调节恒温水槽温度为25℃,打开电导率仪预热10分钟。

2.用容量瓶将0.1mol·L-1HA c溶稀释成为:0.0500mol·L-1、0.0200mol·L-1、0.0100mol·L-1、0.0050mol·L-1、0.0020mol·L-1五种溶液。

实验四、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

实验四、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

实验四、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1. 实验原理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直接受到溶液中电离物种数目的影响。

弱电解质在水中溶解时,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形成正离子和负离子,其它大部分分子不电离,形成未电离的分子。

其电离反应式可表示为:HA ↔ H+ + A-电离度α用来描述电离的程度,定义为分子中电离出的分子数与总分子数之比,即α = (数量浓度C_A-C_H+)/(数量浓度C_A) ×100%电离度α远小于1,根据电荷平衡原理可知,溶液中H+离子浓度与A-离子浓度相等,即C_H+=C_A-αC_A由于电导率υ与电离物种数成正比,可用电导率推算出弱电解质的电离度α,进而计算出电离平衡常数K。

考虑到氢离子的极性较大,对电导率的影响较大,可采用酸度远小于pH 7的甲酸钠溶液作为载体,同时用玻璃电极进行测量,其中甲酸钠是一种正常盐,不会影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且在化学实验室易得。

实验中测量甲酸钠和弱电解质混合溶液的电导率,从而计算出弱电解质的电离度α,再由α计算K。

2. 实验仪器、试剂和材料(1)仪器:电导仪、电极(包括导电电极和比较电极)、玻璃刻度试管。

(2)试剂:硝酸钾(KNO3)、甲酸钠(NaHCOO)、氯化亚铁(FeCl2)、氯化亚锡(SnCl2)。

(3)材料:去离子水。

3. 实验操作(1)测定甲酸钠溶液的电导率:1)取一个清洁干燥的50mL玻璃容器,称取2 g甲酸钠粉末,用少量去离子水加热溶解,再稀释至刻度线。

2)将电导仪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测量该溶液的电导率υ,记录实验数据。

(2)测定弱电解质(C5H5N)的电导率及电离度α:2)将电极插入腐蚀液中并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插入干净的电极涂上润湿剂,放入容器中。

4)根据弱电解质的计算公式算出该弱电解质的电离度α。

α = (υ - υ0)/(kυ0) ×100%其中,υ0为甲酸钠溶液的电导率,k为弱电解质的摩尔浓度,该值可由载体溶液的浓度、测量容器体积和弱电解质的摩尔质量计算出来。

电导法测弱电解质解离平衡常数实验报告

电导法测弱电解质解离平衡常数实验报告

Λm
弱电解质CH3COOH的Λm∞可由电解质HCl、CH3COONa即NaCl的Λm∞求得:
Λm ∞ (CH 3 COOH ) = Λm ∞ + ( H + ) + Λm ∞ − (CH 3 COO − )
= Λm ∞ ( HCl ) + Λm ∞ (CH 3 COONa ) − Λm ∞ ( NaCl )
c 我们知道对于弱电解质(如NaCl,CH3COONa等),其 Λm = Λm ∞ − A,而对 于弱电解质(如CH3COOH)Λm与c不是线形关系,故它不能像强电解质溶液 c 那样,从 Λm − A的图外推至c=0处而求得Λm∞。根据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在无限稀释的溶液中,离子运动是彼此独立的,互不影响,即电解质的摩 尔电导率等于正、负离子摩尔电导率之和: Λm ∞ = Λm ∞ + + Λm ∞ −
弱电解质的解离度α随浓度的下降而增大,当溶液浓度趋于无限稀释,弱 电解质将趋于完全解离,即α→1。在一定温度下,某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 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成正比,因而也就与电离度α成正比。所以,弱电解 质的解离度α应等于该溶液浓度为c时的Λm与当溶液浓度无限稀释时摩尔 Λm 电导率Λm∞之比: α= ∞
∞ Λm=+ (34.982ms.m2.mol-1, H+)
Λm ∞ − (CH 3=4.09 COO − )
ms.m2.mol-1
由此计算出醋酸的 Λm ∞。 2.计算醋酸在三种浓度下的解离度α和解离常数Kc的平均值。计算公式如 下: k
k = GJ 标
Λm = c
Λm α= Λm ∞
cα 2 Kc = 1−α
用另一支50cm3移液管从中吸出50cm3用另支50cm3移液管从中吸出50cm3在另因醋酸的电导率很小在配置不同浓度的溶液时应当用电导水以免杂质对电导测定的影响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实验步骤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实验步骤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实验步骤1.调节恒温水浴温度为25.00±0.1℃首先打开恒温水浴开关,按“回差”键将回差设为0.1。

然后按“”键,使十位数字开始闪动,按“▲”键为增加,按“▼”键为减少,将十位设为“2”;接着再按“”键,使个位数字开始闪动,同上面方法,将个位设为“5”,其余各键均为“0”,再按“”键,使“工作”指示灯亮。

打开加热器开关,先置于强档,当温度与所设温度只差2℃(即23℃)时,将加热器置于弱档。

将水搅拌开关打开置于弱档。

恒温。

2.0.05mol/l和0.025mol/l浓度的醋酸溶液的配制用移液管移取25.00ml0.1mol/l浓度的醋酸溶液,注入50 ml容量瓶中,然后加蒸馏水至满刻度并摇匀即成,其浓度即为原溶液浓度的1/2,即0.05mol/l。

然后用刚配好的0.05mol/l醋酸溶液采取同样方法配制0.025mol/l浓度的醋酸溶液。

3.交流电桥线路的连接(已连好)按图用导线连接电桥线路,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为1000Hz,滑动变阻器触头置于50Ω处,接通各自电源,观察示波器屏幕,如果出现稳定的正弦波形,说明接线正确,仪器工作状态正常。

4.电导池常数的测定4.1 将电导电极和试管用蒸馏水洗净,然后用少量0.01mol/l的KCl溶液洗3次。

在试管中加入1/4~1/3容积的KCl溶液,插入电导电极,此时液面超过电极铂片1~2厘米。

将试管置于恒温水浴中恒温10分钟以上。

4. 2 将电阻箱的所有档位旋至0处,然后从最大档位(×1000)开始调节,每旋转一格,观察示波器屏幕上的正弦曲线的波幅变化,调至波幅最小为止。

依次调节下一个档位(×100,×10,×1),最终使得屏幕上波幅最小,尽量形成一条直线,这时可认为电桥达到平衡状态,将电阻箱各档位的读数相加,即为电阻箱阻值。

注意:如果从0开始调节某档位旋钮,发现正弦曲线波幅一直增大,说明前一档位调节过大,应将前一档位的数字减少一个,再回头调节该档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一 电导率的测定及应用一 实验目的1. 测定KCl 水溶液的电导率,求算它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2. 用电导法测定醋酸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常数;3. 掌握DDS 一11A 型电导率仪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 实验原理1.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通常用电导G 来表示,它的单位是西门子(Siemens),用符号S (西)表示。

若将某.电解质溶液放入两平行电极之间,设电极间距为l ,电极面积为A ,则电导可表示为:G =кlA(11一1) (11一1)式中,к为该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单位为S ·m -1,它的数值与温度、溶液组成及电解质种类有关;l/A 称为电导池常数;它的单位为m -1。

在讨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时,常用摩尔电导率Λm 这个物理量,它与电导率к、溶液浓度c 之间的关系如下:Λm =к/c (11一2)摩尔电导率的单位为S ·m 2·mol -1.2. Λm 总是随溶液浓度的降低而增大。

对强电解质稀溶液而言,其变化规律用科尔劳施(Kohlrausch)经验公式表示:c A m m -Λ=Λ∞ (11一3)(11一3)式中,Λm∞为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

对特定的电解质和溶剂来说,在一定温度下,A 是一个常数。

所以将Λm对c 作图得到的直线外推,可求得该强电解质溶液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 Λm ∞。

3. 对弱电解质,其Λm ∞无法利用(11一3)式通过实验直接测定,而是根据离子独立运动定律,应用强电解质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计算出弱电解质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也可以从正、负两种离子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加和求得:∞--∞++∞Λ+Λ=Λ,,m m m νν (11一4)(11一4)式中,∞+Λ,m ,∞-Λ,m 分别表示正、负离子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

不同温度下醋酸溶液Λm∞见表11一1。

表11一1不同温度下醋酸溶液的Λm∞在弱电解质的稀薄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很低,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可以认为它在浓度为c 时的解离度α等于它的摩尔电导率Λm 与其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Λm 之比,即:α=Λm /∞Λm(11一5)对1一1型弱电解质,例如醋酸,当它在溶液中达到解离平衡时,有:HAc ⇔H + +Ac ˉ该反应的标准解离平衡常数K º与浓度为c 时解离度α之间有如下关系:)1(02αα-⋅=c c K (11一6) (11一6)式中c º为溶质B 的标准浓度, c º=1.00mol ·dm -3,合并(11一5)和(11一6)两式,即得:)(20mm m mc c K Λ-ΛΛ︒Λ=∞∞ (11一7) (11一7)式可改写为:m Λ1=2)(∞Λ︒︒Λm m K c c +∞Λm1 (11一8) (11一8)式为奥斯瓦尔德(Ostwald)稀释定律。

根据(11一8)式,以1/Λm 对c Λm 作图可得一直线,其斜率为1/c °K °(Λm ∞)2 。

根据前面所给醋酸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Λm ∞数据,即可求得K º。

三 仪器与药品DDS 一11A 型电导率仪1台;铂黑电导电极1支;恒温槽装置1套;25cm 3移液管3支; 50cm 3移液管1支;三角烧瓶3只.KCl 溶液(c = 0.0100mol ·dm -3);醋酸溶液(c=0.100mol ·dm -3);电导水。

四 实验步骤 1. 准备调节恒温槽温度至指定温度[25℃(或30℃)±0.1℃]。

将电导率仪的“校正、测量”开关扳到“校正”位置,打开电源开关预热数分钟。

电导率仪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见附录。

用移液管准确量取0.0100mol ·dm -3 KCl 溶液25.00cm 3,放入三角烧瓶中,在另一个三角烧瓶中放入供电导法测定用的电导水。

将它们放置在恒温槽内恒温5~10min 。

2. 电导池常数的测定(1) 将电导电极用0.0100mol ·dm -3KCl 溶液淋洗3次,用滤纸吸干(注意滤纸不能擦及铂黑)后,置入己恒温的KCl 溶液中。

把电导率仪的频率开关扳到“高周”挡。

(2) 将电导率仪的量程开关扳到“×103”挡,调整电表指针至满刻度后,将“校正、测量”开关扳到“测量”位置,测量0.0100mol ·dm -3KCl 溶液的电导。

读取数据3次,取平均值。

根据(11一1)式,求出电导池常数l/A(0.0100mol ·dm -3KCl 溶液的电导率(见附表)。

将电导池常数调节器旋在己,求得的电导池常数的位置.重新调整电表指针至满刻度。

测量0.0100mol ·dm -3 KCl 溶液的电导率。

此时仪表示值应与该实验温度下0.0100mol ·dm -3KCl溶液的电导率的文献值一致。

如不一致,重复步骤(2)的操作。

在调整好以后,就不能再旋动电导池常数调节器。

3.KCl溶液的电导率测定(1) 如上所述, 测量0.0100mol·dm-3 KCl溶液的电导率,并记录数据;(2) 取一支洁净的25cm3移液管, 准确量取25.00cm3己恒温的电导水,加入原先的KCl 溶液,使KCl溶液的浓度稀释至0.0050 mol·dm-3,恒温2min,测定其电导率,读取数据3次,取平均值。

在此后的测量中,随着待测溶液电导率的变化,要调整电导率仪的量程开关及其对应的频率(高、低周)开关,以达到使电表指针在表头上偏转最大的目的,从而能精确地进行测量;(3) 依次分别加入50.0、100、200 cm3己恒温的电导水, 恒温2min后, 测量各种不同浓度的KCl溶液的电导率。

4.醋酸溶液的电导率测定(1) 将电导电极分别用电导水及0.100mol·dm-3HAc,溶液各淋洗3次,用滤纸吸干;(2) 用移液管准确量取0.100mol·dm-3HAc溶液25.00cm3,放入三角烧瓶中,将其放置在恒温槽内恒温5min, 测定其电导率;(3) 依次分别加入25.0,50.0,25.0 cm3电导水, 恒温2min后, 测量各种不同浓度的HAc 溶液的电导率。

5. 电导水的电导率测定将电导电极用电导水淋洗3次, 放入已恒温的电导水中。

把电导率仪的频率开关扳到“低周”挡, 量程开关扳到“×1”挡。

恒温2min后, 测量电导水的电导率。

整个实验结束后,将电导电极用电导水洗净,养护在电导水,关闭各仪器开关。

五注意事项1. 普通蒸馏水常溶有CO2和氨等杂质,所以存在一定电导。

因比做电导实验时,需要纯度较高的水,称为电导水。

2. 温度对电导有较大的影响,所以整个实验必须在同一温度下进行。

每次稀释溶液用的电导水必须温度相同,可以预先把电导水装入三角烧瓶, 置于恒温槽内恒温。

3. 铂电极镀铂黑是为减小极化现象和增加电极表面积,使测定电导时有较高的灵敏度。

铂黑电极在不使用时,应保存在电导水中,不可使之干燥。

六数据记录与处理1.数据记录室温:____;大气压力:_____;恒温槽温度:____。

(1) 测定KCl溶液的电导率:0.0100mol·dm-3 KCl溶液的电导率G/S:____;电导池常数l/A:_____。

记录表格(2) 测定HAc溶液的电导率电导水的电导率κ(H 2O)/(S ·m -1):______。

2. 数据处理以KCl 溶液的Λm 对c 作图,由直线的截距求出KCl 的Λm∞。

(2) HAc 溶液的各组数据填入下表内:表中кˊ为所测HAc 溶液的电导率,к为扣去同温下电导水的电导率к(H 2O)后的数值,即: к=кˊ-к(H 2O)求出HAc 溶液标准解离平衡常数的平均值<K 0>。

以HAc 溶液的1/Λm 对c Λm 作图,由直线的斜率求算K 0,并与<K 0>进行比较。

(3) 将KCl 溶液和HAc 溶液的电导率数据输入计算机,分别求出KCl 分别求出溶液的∞Λm 和HAc 溶液的K º。

七 思考题1. 为什么要测定电导池常数?电导池常数是否可用尺子来测量?2. 如果配制醋酸溶液的水不纯,将对结果产生什么影响?附录 DDS 一11A 型电导率仪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DDS 一11A 型电导率仪是测定液体电导率的基本仪器.它是直读式的,测量范围广,操作简便,还可以自动记录电导值的变化状况。

下面简单介绍DDS 一11A 型电导率仪,仪器外貌见图11一1。

一 测量原理在图11一1中,稳压电源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供给振荡器和放大器,使它们工作在稳定状态. 振荡器输出电压不随电导池电阻变化而改变,从而为电阻分压回路提供一稳定的标准电势E. 电阻分压回路由电导池R x 和测量电阻箱R m 串联组成,E 加在该回路AB 两端,产生测量电流I x 。

根椐欧姆定律:I x =m x R R E+=mm R E所以:E m =x m m R R ER +=GR ER m m/1+式中G 为电导池溶液电导。

上式中E 不变,R m 经设定后也不变,所以电导G 只是E m 的函数。

E m 经放大检波后,在显示仪表(直流电表)上,用换算成电导值或电导率值显示出来。

一 使用方法1. 未开电源开关前,观察表针是否指零.如不指零,可调整表头上的螺丝,使其指零。

2. 插接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预热数分钟。

3. 将校正测量开关4板在“校正”位置,调节校正调节器9使表满刻度指示.。

4. 当待测液体的电导率低于300μS ·cm -1(3×10-2S ·m -1)时,开关3扳到“低周”;当待测液体的电导率为300~105μS ·cm -1(3×10-2~10S ·m -1)时,将开关3扳到“高周”。

5 将量程选择开关5扳到所需要的测量范围。

如预先不知被测液体电导率的大小,应先扳图11一1 DDS 一11A 型电导率仪的面板图 1-电源开关;2—指示灯;3—高周、低周开关; 4—校正、测量开关;5—量程选择开关。

图11一2 DDS 一11A 型电导率仪原理图在最大电导率测量挡,然后遂挡下降,以防表针打弯。

6 电极的使用用电极杆上的电极夹夹紧电极的胶木帽,将电极插头插入电极插口7内,旋紧插口上的紧固螺丝,再将电极浸入待测液体中。

把电极常数调节器10旋在该电极的电极常数位置处.。

电极常数的数值己贴在胶木帽上。

7 进行校正.将校正测量开关4板到“校正”,调节校正调节器9,使电表指针满刻度。

注意: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当使用×103μS·cm-1和×104μS·cm-1这两档时,校正必须在电导池接妥(电极插头插入插孔,电极浸入待测液中)的情况下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