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

合集下载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及数据处理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及数据处理

电导法测定醋酸电离常数一、实验目的1.了解溶液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的概念;2.测量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并计算弱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常数。

二、实验原理电解质溶液是靠正、负离子的迁移来传递电流。

而弱电解质溶液中,只有已电离部分才能承担传递电量的任务。

在无限稀释的溶液中可以认为电解质已全部电离,此时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为Λ∞m,而且可用离子极限摩尔电导率相加而得。

一定浓度下的摩尔电导率Λm 与无限稀释的溶液中摩尔电导率Λ∞m是有差别的。

这由两个因素造成,一是电解质溶液的不完全离解,二是离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所以,Λm 通常称为表观摩尔电导率。

Λm/Λ∞m=α(U++ U-)/(U+∞+ U-∞)若U+= U-,,U+∞=U-∞则Λm/Λ∞m=α式中α为电离度。

AB型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达到平衡时,电离平衡常数K a?,起始浓度C0,电离度α有以下关系:+ + B-起始浓度mol/L:C0 0 0平衡浓度mol/L:C0·(1-α) αC0 αC0K c ?=[c(A+)/c?][c(B-)/c?]/[c(AB)/c?]=Cα2/(1-α)=C0Λm2/[c?Λ∞m(Λ∞m-Λm)]根据离子独立定律,Λ∞m 可以从离子的无限稀释的摩尔电导率计算出来。

Λm可以从电导率的测定求得,然后求出K a?。

Λm C0/c? =Λ∞m2K c?/Λm-Λ∞m K c?通过Λm C/c?~1/Λm作图,由直线斜率=Λ∞m2K c?,可求出K c?。

三、仪器与试剂DDS-11A(T)型电导率仪1台;恒温槽1套;0.1000mol/L醋酸溶液。

四、实验步骤1.调整恒温槽温度为25℃±0.3℃。

2.用洗净、烘干的义形管1支,加入20.00mL的0.1000mol/L醋酸溶液,测其电导率。

3.用吸取醋酸的移液管从电导池中吸出10.00mL醋酸溶液弃去,用另一支移液管取10.00mL电导水注入电导池,混合均匀,温度恒定后,测其电导率,如此操作,共稀释4次。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思考题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思考题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思考题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本文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e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s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在化学领域中,电导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测定溶液中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即电离常数。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1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1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1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姓名:侯芳利班级:化学2班学号:20105051243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桥法测量电导的原理和方法;2.测定电解质溶液的当量电导,并计算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

二、实验原理θAB型(HAc)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达到平衡时,电离常数K与浓度c、电离度α有如下关系:θθ2 K= (c/c )* α/(1-α) ( 1)θ在一定温度下K是一个常数,因此可以通过测定醋酸在不同浓度下的电离θ度,代入(1)式计算得到K值。

醋酸溶液的电离度可用电导法来测定。

电导的物理意义是:当导体两端的电势差为1伏特时所通过的电流强度。

亦即电导,电流强度/电势差。

因此电导是电阻的倒数,在电导池中,电导的大小与两极之间的距离l成反比,与电极的面积A成比。

A kG=(,) l2k称为电导率或比电导,即l为1m,A为1m时溶液的电导,因此电导这个值与电导池的结构无关。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不仅与温度有关,而且还与溶液的浓度有关,因此通常用摩尔电导率这个量值来衡量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本领。

摩尔电导率的定义如下:含有1摩尔电解质的溶液,全部置于相距为1m的两个电极之间,这时所具有的电导称为摩尔电导率,摩尔电导率与电导率之间有如下的关系:Λm=k/c-3式中c为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mol?m。

c,*m,11c,,,,,2,,K(,)mmm1电桥法是测定电阻的常用方法。

它的原理如图所示。

,是高频(1000Hz)交流电源,,,是均匀且带有刻度的滑线变阻(全长1000)。

G为示波器,R为可,变电阻。

调节电阻R或移动触电D,可使,D两点间点位等于零,因此,,间没, 有电流。

R、R、R均可直接由仪器上读出,由此可计算出R。

12,,RRSX, RR12RRS1R, XR2三、仪器和药品电桥装置、电导电极(1支)、移液管(5 ml 2支)、移液管(10 ml 2支)、移液管(25 ml 2支)、恒温槽(1套)、容量瓶(50ml 5支)、试管(2.2cm*15cm 2支)KCl(化学纯);KCl 0.0100M溶液;HAc(化学纯);HAc 0.01000M溶液;NaCl (化学纯);NaCl 0.0100M溶液;电导水。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
目的要求
1. 了解溶液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等基 本概念。 2. 掌握用电桥法测量溶液电导的原理和电导 率仪的使用及溶液电导测定方法。
3. 了解浓度对弱电解质电导的 影响,用电 导法测定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实验原理
• 一定温度下,醋酸在水中发生电离,设电离前醋酸的浓度
为C( mol· L-1),达到电离平衡时,电离度为α,则:
3.
4. 5.
6.
测定完毕就让电极浸泡在二次水中。关闭各仪器电源、自来水开关, 结束实验。
数据记录与数据处理
• 1. 数据记录 • 实验温度:25±0.1℃ ,当天大气压: • 0.01000 mol· L-1标准KCl的 k=1.413mS· cm-1 • 其他原始数据记入表1中。 •
测试液
HAc(1) HAc(2) HAc(3) HAc(4) HAc(5) 二次水
图1. 测定电导率装置图 1.DDS-303A电导率仪;2.恒温瓶;3.铂黑电导电极; 4.待测溶液;5.恒温循环水;6.磁力搅拌器
实验步骤
1. 2. 调节恒温槽温度为25±0.2℃.打开电导率仪预热10min以上。 校准电导池常数:用标准KCl溶液分别润洗恒温瓶和铂黑电导电极, 然后用50ml量筒量取大概50ml的标准KCl溶液,倒入恒温瓶中, 打开磁力搅拌器,调节温度补偿,将电导率仪调节到测量档,测量 标准KCl溶液的电导率,等电导率仪读数稳定后,将读数调节到 1413μS/cm。 然后倒掉KCl溶液,用最小浓度的醋酸溶液润洗恒温瓶和电导电极, 然后倒50ml待测溶液入恒温瓶,待电导率仪读数稳定后,记下来 读数,即为此溶液的电导率。 重复3步,测量其他待测溶液的电导率值。 最后测量二次水的电导率。
kPa
表1 醋酸系列溶液的测定值及计算值

实验2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

实验2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

实验二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电导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 DDS-11A 型电导率仪,测定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AB 型(如HAc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达到平衡时,HAc= H + + Ac - c(1-αc )cαccαc其电离平衡常数(K c )与浓度(c )、电离度(αc )之间有如下的关系:cc cc K αα-=12(1)在一定温度下K c 是常数,因此可以通过测定AB 型弱电解质在不同浓度时的αc ,代入上式就可以求出K c 。

醋酸溶液的电离度可用电导法测定,溶液的电导用电导率仪测定。

测定溶液的电导,要将被测溶液注入电导池中,如图1所示。

图1 浸入式电导池若两电极间距离为l ,电极的面积为A ,则溶液电导G 为:G=КA/1式中:К为电导率。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溶液的浓度有关。

因此常用摩尔电导m λ来衡量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

m λ与К之间的关系为:m λ=10-3К/c式中m λ的单位是S·m 2·mol -1,К的单位为S·m -1,c 的单位为mol·dm -3。

对于弱电解质,电离度αc 等于浓度为c 时的摩尔电导(m λ)和溶液在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m λ )之比,即:∞=mmc λλα (2)将式(2)代入式(1):)(2m m m m cc c K λλλλ-=∞∞ cm κλ=∞∞-⋅=m c m c K cK λκλκ2)(以κ对κc 作图应为一直线,其斜率为2)(∞m c K λ ,截距为)(∞m c K λ ,根据斜率和截距可算出 K c 和∞m λ 。

三、仪器及试剂仪器:恒温装置 1套,DDS-11A 型电导率仪,电导电极,移液管(25 ml 、5 ml 和 1 ml 各 1支),容量瓶(50 ml 5只),250 ml 烧杯1只,洗耳球1只。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ppt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ppt
实验十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用电导法测量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平衡常数。 2、了解溶液的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基 本概念。 二、实验原理 电导是电阻的倒数,其物理意义是:当导体 两端的电位差为1伏特时所通过的电流强度。 在电导池的情况下,电导(G)的大小与两 电极之间的距离(L)成反比,与电极的面积 (A)成正比:
恒温10分钟进行测量其电导率。用同样方法 测定另两种浓度醋酸溶液的电导率。 4、测量完毕后,倒去醋酸液,洗净电导池及 铂黑电极,电导池中注入电导水,测其电导 率。 五、注意事项 温度对电导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整个实验必 须在同一温度下进行。 六、数据处理 1、计算各浓度醋酸溶液的摩尔电导率Λm, 电离度α,电离常数Kc。
2、298K时,无限稀释溶液中离子的无限稀 释离子摩尔电导率 Λm ∞ =349.8×10-4S· m2· mol-1, Λm ∞ =40.9×10- 4S· m2· mol-1。 七、思考题: 1、能否用电桥测电导? 2、实验中为何用镀铂黑电极?使用时应注意 哪些事项?
开关
电导率仪的结构
量程
显示屏
醋酸在溶液中电离达到平衡时,其电离平衡常数 (Kc)与浓度(C)和电离度(α)有如下关系:
c 2 Kc 1
(10-3)
在一定温度下Kc是一常数,因此可通过测定醋酸 在不同浓度下的电离度来计算Kc值。 根据电离学说,弱电解质的电离度α随溶液的稀释 而增大,当溶液无限稀释时,则弱电解质全部电离, 在一定温度下,溶液的摩尔电导与离子的真实浓度 成正比,因而也与电离度(α)成正比,所以弱电 解质的电离度(α)应等于溶液在浓度为C时的摩 尔电导率Λm 和溶液在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Λm ∞ 之比,即:
G=A/L (10-1) Λ称为电导率,即L为1米2时溶液的电导,其值与电 导池的结构无关。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不仅与温度有关,而且还与 溶液的浓度有关,因此通常用摩尔电导这个量值来 衡量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本领。 摩尔电导的定义如下:含有1摩尔电解质的溶 液全部置于相距为1米的两个电极之间,此时两电 极之间的电导率称为摩尔电导率( Λm )。摩尔电 导率与电导率之间有如下关系: Λm =Λ/C (10-2) 式中C为溶液的摩尔浓度。

实验二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和难溶盐的溶度积

实验二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和难溶盐的溶度积

作图求得

二、实验原理
5.电导法测定溶度积
(PbSO4 ) (溶液) (水) 3 3 c(饱和) 10 10 m (PbSO4 ) m (PbSO4 )
1 2 1 (PbSO4 ) m ( Pb ) m ( SO 2 4 ) 2 2 2
二、实验原理
4. 解离平衡常数
HAc 起始时: c 平衡时: c(1-α) H+ + Ac0 0 cα cα
c 2 Λm $ K$ c Λm ( Λm Λm )
c Λm $ 1 1 c $ 2 Λm K ( Λm ) Λm
1 $ cΛ 作图求得 。 K 对c对 对c 作图求得 和 m Λm
二、实验原理
2.摩尔电导率
溶液的摩尔电导率是指含有1mol电解质的溶液置于相 距为1m的两平行板电极之间的电导。以Λm表示:
10 Λm c
3
Λm的单位是Sm2 mol-1,c的单位为moll-1。
二、实验原理
3. 电离度
Hale Waihona Puke Λm ΛmΛm可由实验测得的 求出。
Λm (H + ) λm (Ac ) HAc λm Λm (HCl) Λm (NaAc) Λm (NaCl)
注意单位,数据处理时要转成S m-1
4.
四、实验数据处理
1 对c Λ m 作图求得 K $(HAc)。 1. Λm
2. 计算硫酸铅溶度积 K sp 。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G是其电阻R的倒数,其大小与两 电极间的距离(l)成反比,与电极的面积(A)成正比。 A l 表示为:G 或 G K cell G A l Kcell称为电导池常数,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

一、实验目的1. 学会用电导法测定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2. 熟悉电导池、电导池常数、溶液电导(或电导率)等相关基本概念;3. 掌握电桥法测量溶液电导的实验方法和技术。

二、实验原理根据Arrhenius(阿累尼乌斯)的电离理论,弱电解质与强电解质不同,它在溶液中仅部分解离,离子和未解离的分子之间存在着动态平衡。

如醋酸水溶液中,设c为醋酸的原始浓度,αc为解离度,其解离平衡为:式中电导率κ的单位是S·m-1,为测量的电导电极两极片间的间距,A为电极片的截面积,对于一个固定的电导池,l和A都是定值,故比值l/A为一常数,称为电池常数Kcell。

所以有κ=Kcell/R(6)根据以上关系,只要我们在指定温度下测得不同浓度下的电导率κ(用电导率仪)或溶液的电阻(用1000Hz交流电下的惠斯通电桥测),就可以计算出摩尔电导率∧m,再根据式(3),即可计算出解离常数K来。

本实验我们采用测溶液电阻的方法,先用已知电导率的KCl标准溶液测出那个条件下的特征电阻值RS,算出Kcell;然后使用同一电导池测定待测乙酸溶液的电阻Rx,最后就可以得到解离常数K因此,实验中必须考虑的是,在增大交流电频率以防极化的同时,还要尽量消除相位差对电桥平衡的影响。

比较好的办法是,选择1000Hz的交流频率,尽可能使电流通过电导池里的溶液电阻而不是寄生电容Cx,从而使电导池上的电压降的相位移动较小,而不至于影响测量精度。

三、仪器和试剂仪器:XD-7型低频信号发生器1台,ZX56型电阻箱1台,SJ8001型示波器1台,恒温水浴1套,260型铂电导电极(镀铂黑)1支,带支管试管4支,25ml移液管1支,容量瓶2只(50ml),小烧杯,洗瓶,导线若干。

试剂:0.01000mol/L KCl溶液,0.1mol/L 左右的HAc溶液(准确浓度c标于瓶签)。

四、实验步骤1. 调节恒温水浴温度为25.00±0.1℃2. c/2和c/4浓度HAc溶液的配制:用移液管移取25.00ml真实浓度为c(标于瓶签上)的HAc溶液,注入50ml容量瓶中,然后加蒸馏水至刻度并摇匀即成,其真实浓度分别为原溶液浓度的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电导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 DDS-11A 型电导率仪,测定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AB 型(如HAc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达到平衡时,
HAc
= H + + Ac - c(1-αc )
cαc
cαc
其电离平衡常数(K c )与浓度(c )、电离度(αc )之间有如下的关系:
c
c c
c K αα-=12
(1)
在一定温度下K c 是常数,因此可以通过测定AB 型弱电解质在不同浓度时的αc ,代入上式就可以求出K c 。

醋酸溶液的电离度可用电导法测定,溶液的电导用电导率仪测定。

测定溶液的电导,要将被测溶液注入电导池中,如图1所示。

图1 浸入式电导池
若两电极间距离为l ,电极的面积为A ,则溶液电导G 为:
G=К
A/1
式中:К为电导率。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溶液的浓度有关。

因此常用摩尔电导m λ来衡量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

m λ与К之间的关系为:
m λ=10-3К/c
式中m λ的单位是S·m 2·mol -1,К的单位为S·m -1,c 的单位为mol·dm -3。

对于弱电解质,电离度αc 等于浓度为c 时的摩尔电导(m λ)和溶液在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
m λ )之比,即:

=m
m
c λλα (2)
将式(2)代入式(1):
)
(2
m m m m c
c c K λλλλ-=∞∞ c
m κλ=
∞∞-⋅=m c m c K c
K λκ
λκ2
)(
以κ对
κ
c 作图应为一直线,其斜率为2
)(∞m c K λ ,截距为)(∞
m c K λ ,根
据斜率和截距可算出 K c 和
∞m λ 。

三、仪器及试剂
仪器:恒温装置 1套,DDS-11A 型电导率仪,电导电极,移液管(25 ml 、5 ml 和 1 ml 各 1支),容量瓶(50 ml 5只),250 ml 烧杯1只,洗耳球1只。

药品:0.0100 mol•dm -3 KCl 溶液(KCl 于110℃烘4h ),0.1000 mol•dm -3 HAc 溶液,电导水。

四、实验步骤
1.调节恒温槽温度为25±0.1 ℃。

2.配制溶液:准确配制浓度为0.050、0.010、0.0050、0.0010 和0.0005 mol•dm-3的HAc溶液。

3.测定电导池常数(K cell)(即电极常数):倾去电导池中的纯水(为防止电导电极干燥后吸附杂质,及干燥后的电极浸入溶液时表面不易完全浸润引起气泡,造成表面积发生变化等而影响测量结果,常将电导电极浸在电导池内的纯水中)。

然后用少量的0.0100 mol•dm-3KCl 溶液洗涤电导电极三次,加入0.0100 mol•dm-3 KCl 溶液,使液面超过电极铂片1~2 cm,再移入25±0.1 ℃恒温槽中恒温10 分钟后用电导仪测量(DDS-11A 型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详见附录)。

测量时,将DDS-11A 型电导率仪“量程”档开关置于“200”档,将“测量/校准”开关扳至“校正”位置,调节“常数”旋钮使屏幕显示为“1.00”。

将“测量/校准”开关扳至“测量”位置,读出屏幕显示的KCl标准溶液的电导(S2),电导池常数K cell=S1/S2,S1为KCl标准溶液的电导率(0.01mol/L KCl标准溶液,25℃时S1=1413μS/cm,30℃时S1=1552μS/cm),S2为测量得到的KCl标准溶液的电导。

4. 测定乙酸溶液的电导率:倒去KCl 溶液,用电导水充分洗净电导池及电导电极,再用少量0.0005 mol•dm-3 HAc 溶液洗涤电导池和电导电极三次,将电极浸入0.0005 mol•dm-3 HAc 溶液中,将“校准/测量”开关置于“测量”,将量程开关由大到小逐渐调节,直至所需测量范围,屏幕显示读数乘以量程开关倍率(C=1)即为被测溶液的实际电导率。

数据记入表1中,重复测量两次一并记入表1中,取三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该浓度HAc的电导率。

同样方法,由稀到浓分别测定0.0010、0.0050、0.0100、0.0500 和0.1000 mol•dm-3的HAc溶液的电导率,一并记入表1。

5. 同法测定电导水的电导率,重复测定三次。

以校正电导水对溶液电导率的影响。

6.将恒温槽温度调至35±0.1℃,同法测量不同浓度HAc的电导率,列于表2。

7.实验结束后,先关闭各仪器的电源,用蒸馏水充分冲洗电导池和电极,
并将电极浸入蒸馏水中备用。

表1 25℃不同HAc浓度时的电导率
表2 35℃不同HAc浓度时的电导率
五、结果与讨论
1. 计算κ
c
并列于表1和表2中。

2. 以κ对
κ
c
作图,根据斜率和截距计算不同温度下的 K c 和 ∞m
λ 。

六、注意事项
1. 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实验中的一切操作都必须采用电导水。

常用的电导水是用离子交换树脂来制备的。

为了除去其中的CO 2,要通入氮气几分钟。

本实验中电导水以蒸馏水代替,通氮过程忽略。

2.实验过程中严禁用手触及电导池内壁和电极。

3.溶液的电导率对溶液的浓度很敏感,在测定前,一定要用被测溶液多次荡洗电导池和电极,以保证被测溶液的浓度与容量瓶中溶液的浓度一致。

4. 离子的极限摩尔电导率∞
m λ与温度有关,通常温度每升高1度,电导率增
加 2~2.5%, 因此测量前溶液要充分恒温。


m λ可由下式计算:
∞m λ(HAc )=
H +、Ac -的极限摩尔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为:
)]25(01385.01[1082.349/4
12,-+⨯=⋅⋅--∞+
t mol m S H
m λ )]25(0238.01[109.40/412,-+⨯=⋅⋅--∞-
t mol m S Ac
m λ
式中t 为体系的摄氏温度。

由上式可计算任何温度下HAc 的∞
m λ值。

七、思考题
1.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为什么一般用交流电而不用直流电?
2.若实验过程中,电导池常数发生改变,它对 HAc 的电离常数有何影响? 3.结合本实验结果,分析当HAc 浓度变稀时,К、m λ、αc 、K c 等怎样随浓度变化?你的实验结果与理论是否相符合?为什么?
4.将实验测定的K c 值与文献值比较,试述误差的主要来源。

)Ac ()H
(m
m -∞+
∞λ+λ
附录:DDS-11A电导率仪的使用说明
1、开机
a)电源线插入仪器电源插座,电导电极插入仪器后面板的电极插座中;
b)按电源开关接通电源,预热10min后,进行校准。

2、校准
按下“校准/测量”按钮,使其处于“校准”状态,调节“常数”调节旋钮,使仪器显示所使用电极的常数标称值。

电导电极的常数,通常有10、1.0、0.1、0.01四种类型,每种类型电导电极准确的常数值,制造厂均标明在每支电极上作为参考。

常数调节方法如下:电极常数为1的类型:如电极常数的标称值为1.048,调节“常数”调节旋钮,使仪器显示值为104.8,(测量值=显示值×1)。

电极常数(即电导池常数)也可由测定KCl标准溶液的电导计算而得,电极未使用前,标于电极上的电导池常数与测定KCl标准溶液得到的值相差不大,电极长期使用后,其电极常数值变化较大,此时需由测定KCl标准溶液的方法计算得到,而不再使用标于电极上的电导池常数值。

3、测量
a)电导常数及量程的选择
在电导率测量的过程中,正确选择电导电极的类型和量程,对获得较高的测量精度是非常重要的。

表1 电导率测量范围与对应使用的电导电极常数推荐表
“量程”选择开关,可选择(2、20、200、2000及2×104)μS/cm五个测量量程档。

根据本实验所选用的铂黑电极(电极常数为1.0),实验时仪器量程可根据被测溶液电导率大小,选择20、200或2000量程档。

b)温度补偿
用温度计测量被测溶液的温度后,将“温度”调节旋钮指向被测溶液的实际温度值的刻度线位置。

此时,显示的值是经温度补偿后换算到25℃时的电导率值。

c)测量
按下“校准/测量”按钮,使其处于“测量”状态,(此时,按钮为向上弹起的位置),将“量程”开关置于合适的量程档,待仪器显示稳定后,该显示值即为被测量溶液换算到25℃时的电导率值,实际测量结果与使用各种不同电导电极常数有关。

本实验使用的电导电极常数C为1,测量结果(单位μS/cm)为显示读数×C,即显示读数×1。

仪器在测量状态下,将清洗过的电极浸入溶液中,此时显示数值即为被测溶液的电导率值。

测量过程中,若显示屏首位为1,后三位数字熄灭,表示测量值超出测量量程范围,此时,应将“量程”开关置于高一档量程来测量。

若显示值很小,则应该将“量程”开关置于低一档量程,以提高测量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