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技术基础PPT课件
合集下载
农业信息技术PPT课件第六讲 农业遥感技术

辐射出射度
辐射照度
辐射亮度 (辐射率)
辐射测量
定义
符号
以电磁波形式传送的能量
Qe
单位时间内传送的辐射能量 Φ
点辐射源在单位立体角中、单 Ie
位时间内所发出的辐射能量
在单位时间内、从单位面积上 Me
辐射出的辐射能量
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 Ee 上接受的能量
在单位立体角、单位时间内, Le
扩展源表面法线方向上单位
遥感中测量的是从目标物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能量,根据其 测定波长范围不同可分为辐射测量(Radiometry)和光度测量 (Photometry)两种方式,前者是以从γ射线到无线电波的整个 波长范围为对象的物理辐射量的测定,而光度测量是对由人类 具有视觉感应的波段-可见光,所引起的知觉的量的测定,它 们使用的术语和单位不同。
➢大气窗口
大气对电磁波衰减较小,透射率较高的波段叫“大气窗口”。因
此要从空中遥感地面目标,传感器的工作波段应在大气窗口处,才能接 收到地面目标的电磁波信息。目前已知的主要大气窗口分布范围如下 图:
(1)可摄影窗口
波长范围为0.3~1.3微米,通过这个窗口的电磁波信息皆属 地面目标的反射光谱,可以用摄影的方法来获取和记录地物的 电磁波信息。这个窗口包括全部可见光(0.38~0.76微米)和 部分紫外线(波长0.3~0.38微米)以及部分近红外波段 (0.76~1.3微米),其短波一端由于臭氧的强烈吸收而截止 于0.3微米,长波一端则终止于感光胶片最大感光波长1.3微米 处。这个窗口对电磁波的透射率在90%以上,仅次于微波窗口, 是目前遥感上应用最广的窗口,被气象卫星、陆地卫星及其它 遥感探测所使用。除了摄影方法外,还可以用扫描仪、光谱仪、 射线仪等来探测记录地物的电磁波信息。
辐射照度
辐射亮度 (辐射率)
辐射测量
定义
符号
以电磁波形式传送的能量
Qe
单位时间内传送的辐射能量 Φ
点辐射源在单位立体角中、单 Ie
位时间内所发出的辐射能量
在单位时间内、从单位面积上 Me
辐射出的辐射能量
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 Ee 上接受的能量
在单位立体角、单位时间内, Le
扩展源表面法线方向上单位
遥感中测量的是从目标物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能量,根据其 测定波长范围不同可分为辐射测量(Radiometry)和光度测量 (Photometry)两种方式,前者是以从γ射线到无线电波的整个 波长范围为对象的物理辐射量的测定,而光度测量是对由人类 具有视觉感应的波段-可见光,所引起的知觉的量的测定,它 们使用的术语和单位不同。
➢大气窗口
大气对电磁波衰减较小,透射率较高的波段叫“大气窗口”。因
此要从空中遥感地面目标,传感器的工作波段应在大气窗口处,才能接 收到地面目标的电磁波信息。目前已知的主要大气窗口分布范围如下 图:
(1)可摄影窗口
波长范围为0.3~1.3微米,通过这个窗口的电磁波信息皆属 地面目标的反射光谱,可以用摄影的方法来获取和记录地物的 电磁波信息。这个窗口包括全部可见光(0.38~0.76微米)和 部分紫外线(波长0.3~0.38微米)以及部分近红外波段 (0.76~1.3微米),其短波一端由于臭氧的强烈吸收而截止 于0.3微米,长波一端则终止于感光胶片最大感光波长1.3微米 处。这个窗口对电磁波的透射率在90%以上,仅次于微波窗口, 是目前遥感上应用最广的窗口,被气象卫星、陆地卫星及其它 遥感探测所使用。除了摄影方法外,还可以用扫描仪、光谱仪、 射线仪等来探测记录地物的电磁波信息。
现代农业信息技术.pptx

格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牛肉和猪肉将高4060%,糖类大约30%,小麦、玉米和奶粉4060%,食用油60%,植物油超过80%。
全球饥饿人口由8亿增至11亿,创下50年来最高纪录 !
粮食的资本、能源属性凸现,世界粮食将告别廉价时代!
✓ 近10年全球谷物生产、需求同 步增加 全球粮食消费刚性攀升:年增 长2-3% 世界谷物库存量下降:5年下降 5个百分点
(一)农业的发端:原始农业时代
人类以石器和木棍进行渔猎采集已有二百余万年历史。 史学家认为,农业的发端是在距今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 期开始的。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转折点,是人类 社会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之所以说农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它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开端。 第二: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驯化,逐步替代采集和狩猎。
(四)现代农业及其特征
1. 现代农业 所谓现代农业,就是指在现代世界范
围内处于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
2.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
第一、现代农业是可持续发展农业; 第二、现代农业是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而 运用的农业; 第三、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和信息技术所武装 的农业; 第四、现代农业是标准化农业。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 体的食品等多元化产品制造技术迅猛发展,成为现代农业 发展的重要动力。
✓ 近47年来的粮食价格:两次价 格高峰 近5年所有食品价格指数与粮食 同步增长
✓ 粮食与石油能源紧密关联: 5年石油上涨2倍,生产资料价 格同期升高3倍
✓ ……
全力推进新的绿色革命
✓ 鉴于全球人口激增、耕地锐减、环境恶化、 粮食短缺等问题,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是 保障粮食供给的唯一出路。
✓ 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显示,今后粮食增长的 80%将依赖单产水平的提高,而单产提高必 须依靠品种改良、栽培技术提高、水源保证 以及农机、化肥和农药等手段。
全球饥饿人口由8亿增至11亿,创下50年来最高纪录 !
粮食的资本、能源属性凸现,世界粮食将告别廉价时代!
✓ 近10年全球谷物生产、需求同 步增加 全球粮食消费刚性攀升:年增 长2-3% 世界谷物库存量下降:5年下降 5个百分点
(一)农业的发端:原始农业时代
人类以石器和木棍进行渔猎采集已有二百余万年历史。 史学家认为,农业的发端是在距今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 期开始的。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转折点,是人类 社会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之所以说农业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它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开端。 第二: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驯化,逐步替代采集和狩猎。
(四)现代农业及其特征
1. 现代农业 所谓现代农业,就是指在现代世界范
围内处于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
2.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
第一、现代农业是可持续发展农业; 第二、现代农业是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而 运用的农业; 第三、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和信息技术所武装 的农业; 第四、现代农业是标准化农业。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 体的食品等多元化产品制造技术迅猛发展,成为现代农业 发展的重要动力。
✓ 近47年来的粮食价格:两次价 格高峰 近5年所有食品价格指数与粮食 同步增长
✓ 粮食与石油能源紧密关联: 5年石油上涨2倍,生产资料价 格同期升高3倍
✓ ……
全力推进新的绿色革命
✓ 鉴于全球人口激增、耕地锐减、环境恶化、 粮食短缺等问题,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是 保障粮食供给的唯一出路。
✓ 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显示,今后粮食增长的 80%将依赖单产水平的提高,而单产提高必 须依靠品种改良、栽培技术提高、水源保证 以及农机、化肥和农药等手段。
农业信息技术第六章作物模拟模型ppt课件

作者或发表者及发表年份 C.T. de Wit (1978) Williams等(1984) Penning de Vries等(1989) TAES-BRC(2003) Van Keulen等(1982) van Keulen等(1986) Stockle等(1991) Kiniry等(1991) Halvorson等(1982) Woldren(1984) Shaffer等(1987) Hayes等(1982) Parton等(1992) 陈家麟等(1994) Littleboy等(1989) APSRU(2001) 胡克林等(2007)
⑥叶面积增长模型 ⑦发育和器官形成模型 ⑧衰老模型 ⑨田间管理措施模型
模拟结果 的数据或 图形
作物生长模型的结构框图
已发表的大田作物生长模型名录 (单作物专用模型)
作物 小麦
模型名称 CERES-Wheat CERES-Wheat(氮素版) TAMW (未定名) SIMTAG WHEATSM CROPSIM-WHEAT AFRCWHEAT WCSODS WheatGrow
作者或发表者及发表年份 Ritchie(1985) Godwin等(1985) Maas和Arkin(1980) Aggarwal等(1989) Stapper(1984) 冯利平(1997) Hunt等(1995) Porter等(1993) 高亮之等(1998) 曹卫星等(1996)
第三层次模型关系图 (Penning de Vries等,1989)(引自潘学标,2003)
第一节 作物生长模型研究及其应用
二、作物生长模型的类型与结构
(二)作物生长模型的结构
输入模块
模拟模块
输出与分析模块
气候数据 土壤数据 作物数据
《智慧农业》课件pptppt

自动化作业
荷兰花卉种植过程中广泛采用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实现播种、浇水、施肥、采 摘等环节的自动化作业,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德国“精细农业”的实践
精确种植
德国的精细农业强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田进行精确的 种植和管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智能化农机
德国的农机设备也高度智能化,能够实现自动化播种、施肥 、喷药等作业,同时收集和分析各种农业数据,为农民提供 科学种植的建议和方案。
智慧农业的发展趋势
技术进步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 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农业将 迎来更多的技术突破和应用创新 。
政策支持
各国政府逐渐加大对智慧农业的 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
市场需求
随着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 、环保等方面需求的不断提高, 智慧农业的市场需求将不断扩大 。
智慧农业面临的挑战
全面、及时的数据支持。
人工智能技术
图像识别与分类
利用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农作物病虫害识别、 产量评估等应用。
智能预测与优化
基于机器学习模型,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智 能预测与优化,提高产量和品质。
语音识别与交互
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实现人机交互,方便农民使 用农业设备。
区块链技术
数据可信与追溯
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数据的可信记录与追溯,提高产 品质量和品牌信誉。
要点二
完善政策支持和保障 体系
加大政府对智慧农业的支持力度,出 台相关政策,完善相关法规,为智慧 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要点三
加强人才培养和市场 开拓
加强农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农 业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同时加 大市场开拓力度,推动智慧农业与市 场需求的融合。
荷兰花卉种植过程中广泛采用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实现播种、浇水、施肥、采 摘等环节的自动化作业,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德国“精细农业”的实践
精确种植
德国的精细农业强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田进行精确的 种植和管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智能化农机
德国的农机设备也高度智能化,能够实现自动化播种、施肥 、喷药等作业,同时收集和分析各种农业数据,为农民提供 科学种植的建议和方案。
智慧农业的发展趋势
技术进步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 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农业将 迎来更多的技术突破和应用创新 。
政策支持
各国政府逐渐加大对智慧农业的 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
市场需求
随着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 、环保等方面需求的不断提高, 智慧农业的市场需求将不断扩大 。
智慧农业面临的挑战
全面、及时的数据支持。
人工智能技术
图像识别与分类
利用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农作物病虫害识别、 产量评估等应用。
智能预测与优化
基于机器学习模型,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智 能预测与优化,提高产量和品质。
语音识别与交互
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实现人机交互,方便农民使 用农业设备。
区块链技术
数据可信与追溯
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数据的可信记录与追溯,提高产 品质量和品牌信誉。
要点二
完善政策支持和保障 体系
加大政府对智慧农业的支持力度,出 台相关政策,完善相关法规,为智慧 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要点三
加强人才培养和市场 开拓
加强农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农 业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同时加 大市场开拓力度,推动智慧农业与市 场需求的融合。
农业信息技术基础PPT共43页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农业信息技术基础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第九章 农业信息技术基础

营 养 吸 收
…
器 官 发 育
产 பைடு நூலகம் 形 成
作物生长模型功能结构图
9.3.2 虚拟作物模型
虚拟作物模型就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作 物在三维空间生长发育过程,它是由计算机 生成的高级人机交互系统,利用三维数字化 技术和可视化技术对植物生长过程中形态结 构的连续、精确的表示。
9.3.2 虚拟作物模型
9.2.2数据采集技术
一些传感器
9.2.3无线传感器网络
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 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 跳自组织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图
9.3 3S技术与精准农业
“3S”技术是:
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RS)、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s,GIS)、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 GPS)的统称, 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 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 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 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
9.2.1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就是利用传感器从外界获取数 据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可用信息的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包含的主要元素有传感器、线 路、信号调解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主机 及系统软件等。
9.2.1数据采集系统
9.2.2数据采集技术
1、传感器技术
在农业中常用的传感器有温度传感器、风速传 感器、风向传感器、光照传感器、PH值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等。
9.4智能农业系统
1、农业决策支持系统
辅助决策者通过数据、模型和知识,以人机交 互方式进行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的计算机 应用系统。 农业决策支持系统为决策者提供分析农业问题、 建立模型、模拟农业管理和决策过程和方案的 环境,调用各种信息资源和分析工具,帮助决 策者提高决策水平和质量。
第二讲农业信息技术概述

第二讲农业信息技术概述
农业信息技术(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IT)是指
在农业中应用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的综合应用系统。
以信息资源的统筹为
基础,有效的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前提下,从而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以期推动农业发展和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技术系统和服务。
农业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以下领域:
一、农业信息化技术
农业信息化技术是指以农业信息技术为基础,运用信息科学、网络技
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整个农业生产过程的数据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管理等的系统化。
二、农业服务信息技术
三、农业产品与市场信息技术
农业产品与市场信息技术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以农业产品为中心的
信息采集、处理、整理、发布的系统,实现对农业市场的实时监测与报告、数据分析、建模、仿真等,从而更好的匹配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
四、农业机械装备信息技术
农业机械装备信息技术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
智慧农业pptppt

02
智慧农业技术
物联网技术
定义
物联网技术是一种基于互联网、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实现人与 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信,进而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 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
应用
在农业生产领域,物联网技术主要应用在农业环境监测、生产管理、远程监控等 方面,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增加农民收入
溢价销售
通过提升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来 源,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降低成本
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 入。
拓展市场
利用互联网等渠道,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增加 农民收入来源。
05
智慧农业的发展趋势
政策支持中央和地方政府Fra bibliotek持随着国家对智慧农业的重视,各级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 提供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土地租赁优惠等措施。
果品质量安全追溯
通过建立果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实现对果品从种植、管理到销 售全过程的追溯和管理,提高果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江苏“智能水产”项目
智能水产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 水产养殖的智能化和高效化,提高 水产养殖的产量和效益。
水质监测与调控
通过部署传感器,实现对养殖水体 的实时监测和调控,确保水质的适 宜条件。
增强抗风险能力
智慧农业通过智能化监测、预测等技术手段,实 现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实时监控和预警,提高抗风 险能力。
优化资源配置
智慧农业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农 业生产资源的精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 低生产成本。
提升农产品质量
智慧农业通过可追溯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农 产品生长过程的全面监控和记录,提高农产品质 量安全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 (information technology,IT)是指获取、 处理、传递、存储、使用信息的技术,是能够扩展人们的信 息功能的技术。它集通信 (communication)、计算机 (computer)和控制 (control)技术于一体,国外又称之为 "3C"技术,其内容包括信息采集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 处理技术及信息控制技术,其功能对应着人体信息器官的功 能,即感觉器官、传导神经网络、思维器官和效应器官。
戈登·摩尔
三、现代信息技术内容
(一)微电子技术 (二)传感技术 (三)信息存储技术 (四)计算机技术 (五)多媒体技术 (六)通信技术 (七)计算机网络技术
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是将非电物理量 (如压力、温度、 湿度、流量等,转换为电量的装置,可以对 某些物理量进行测试或处理。传感器包括力 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离子敏传感器、光 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多种类型。
方案。 第六,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在宽带网上根据自己的权限实时使用数字地
球中的信息,无论生产者是谁,无论数据在什么地方;运用具有传感 器功能的特制数据手套,还可以对数字地球进行各类可视化操作。 第七,数字地球的服务对象包括整个社会层面,无论政府机关还是科教、 生产单位,无论专业技术人员还是普通老百姓,部可以找到自己所 需要的信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信息技术 (二)近代信息技术 (三)现代信息技术
(一)古代信息技术
乘马传递曰驿,驿传 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 式。
位于嘉峪关火车站广 场的“驿使”雕塑
(一)古代信息技术
➢ 唐代对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陆驿快马一天 走6驿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驰 500里;步行人员日行50里;逆水行船时,河行40 里,江行50里,其它60里;顺水时一律规定100到 150里。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 一诗中写到“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 阳,幕及陇山头”。
四、数字地球构想
(一)数字地球的提出
▪ 数字地球 (digital earth)的 概念是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于 2019年1月31日在加利福尼 亚科学中心发表演讲时提出 来的。 数字地球是美国继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NlI,俗 称信息高速公路)和国家空 间数据基础设施 (NSDI,俗 称地学信息高速公路)之后 的又一个意义更加深远的全 球性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设想。
第一章 农业信息技术概述
21世纪是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时代。以基因工 程、生物芯片等新型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 正在引发医学、农业等领域新的科技革命,形成新 的生物产业浪潮。
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作为21世纪农业科技发展 的两大前沿领域,对未来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生产 经营的影响更是不可估量。
农业信息技术是农业科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 合的新兴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 领域应用的理论与技术。本章简要介绍现代信息技 术发展及其农业应用状况。
第一章 农业信息技术概述
第一节 信息技术发展概述 第二节 农业信息技术发展 第三节 作物智能栽培学
第一节 信息技术发展概述
一、信息技术的概念 信息(information)是信息源所发出的各种信号和消息
经过传递被人们所感知、接收、认识和理解的内容的统称。 信息有物质信息和精神信息。信息现象无时无处不在,信息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活动过程中,信息 现象是永存的,超越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
(二)数字地球的特点
第一,数字地球具有空间性、数字性和整体性。 第二,数字地球的数据具有无边无缝的分布式数据层结构,包括多源、 多比例尺、多分辨率、历史和现时的、矢量格式和栅格格式的海量数据。 第三,数字地球具有迅速充实、联网的地理数据库。 第四,数字地球以图像、图形、文本报告等形式提供服务。 第五,数字地球采用开放平台、构件技术、动态互操作等最先进的技术
(三)信息处理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就是应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及数字传输网, 对信息进行文字、图形利用数据库、知识库实 现信息存储和积累的技术。
(四)信息控制技术
信息控制技术的功能是根据输入的指令信息 (决策信息) 对外部事物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实施干预,是效应器官功能的 扩展延伸。
➢ 宋代将所有的公文和书信的机构总称为“递”, 并出现了“急递铺”。急递的驿骑马领上系有铜铃, 在道上奔驰时,白天鸣 铃,夜间举火,撞死人不负 责。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无阻,昼夜兼程。
(一)古代信息技术
▪ 罗斯柴尔德家族简介
罗斯柴尔德家族是欧洲乃 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 它发迹于19世纪初,其创始 人是梅耶·罗斯柴尔德(Mayer Amschel Rothschild)。他和 他的5个儿子即“罗氏五虎” 先后在法兰克福、伦敦、巴 黎、维也纳、那不勒斯等欧 洲著名城市开设银行。建立 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王 国。
(一)数字地球的含义与特点
数字地球,可以理解为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 象统一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是以地球为对象,以 地理坐标为依据,具有多分辨率、海量数据和多种 数据的融合,并可用多媒体和虚拟技术进行多维立 体动态表达,具有空间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 化和可视化特征的技术系统。数字地球的本质是一 个全球性的综合信息系统,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宽带网络、仿真与虚拟技术的高度 综合和升华,是对地表、地下和太空的多尺度、多 层次的地球信息数字化三维显示的虚拟地球。
(二)近代信息技术
摄影技术、电影技术、电报与电话技术、 广播与电视技术等 。
(三)现代信息技术
集成电路上可容纳 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 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 性能也将提升一倍,当 价格不变时;或者说, 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 脑性能,将每隔18个月 翻两倍以上。这一定律 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 速度。
第一节 信息技术发展概述
(一)信息采集技术的技术 能有效地扩展人类感觉器官的感知域、灵敏度、分
辨力和作用范围的技术,包括传感、测量、识别和遥感 遥测技术等,但目前广泛使用的主要是传感技术、遥测 技术、遥感技术。
(二)信息传递技术 通信技术,是传导神经网络功能的延伸,包括数字
程控交换技术、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光纤通信。
戈登·摩尔
三、现代信息技术内容
(一)微电子技术 (二)传感技术 (三)信息存储技术 (四)计算机技术 (五)多媒体技术 (六)通信技术 (七)计算机网络技术
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是将非电物理量 (如压力、温度、 湿度、流量等,转换为电量的装置,可以对 某些物理量进行测试或处理。传感器包括力 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离子敏传感器、光 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多种类型。
方案。 第六,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在宽带网上根据自己的权限实时使用数字地
球中的信息,无论生产者是谁,无论数据在什么地方;运用具有传感 器功能的特制数据手套,还可以对数字地球进行各类可视化操作。 第七,数字地球的服务对象包括整个社会层面,无论政府机关还是科教、 生产单位,无论专业技术人员还是普通老百姓,部可以找到自己所 需要的信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信息技术 (二)近代信息技术 (三)现代信息技术
(一)古代信息技术
乘马传递曰驿,驿传 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 式。
位于嘉峪关火车站广 场的“驿使”雕塑
(一)古代信息技术
➢ 唐代对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陆驿快马一天 走6驿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驰 500里;步行人员日行50里;逆水行船时,河行40 里,江行50里,其它60里;顺水时一律规定100到 150里。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 一诗中写到“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 阳,幕及陇山头”。
四、数字地球构想
(一)数字地球的提出
▪ 数字地球 (digital earth)的 概念是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于 2019年1月31日在加利福尼 亚科学中心发表演讲时提出 来的。 数字地球是美国继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NlI,俗 称信息高速公路)和国家空 间数据基础设施 (NSDI,俗 称地学信息高速公路)之后 的又一个意义更加深远的全 球性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设想。
第一章 农业信息技术概述
21世纪是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时代。以基因工 程、生物芯片等新型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 正在引发医学、农业等领域新的科技革命,形成新 的生物产业浪潮。
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作为21世纪农业科技发展 的两大前沿领域,对未来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生产 经营的影响更是不可估量。
农业信息技术是农业科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 合的新兴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 领域应用的理论与技术。本章简要介绍现代信息技 术发展及其农业应用状况。
第一章 农业信息技术概述
第一节 信息技术发展概述 第二节 农业信息技术发展 第三节 作物智能栽培学
第一节 信息技术发展概述
一、信息技术的概念 信息(information)是信息源所发出的各种信号和消息
经过传递被人们所感知、接收、认识和理解的内容的统称。 信息有物质信息和精神信息。信息现象无时无处不在,信息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活动过程中,信息 现象是永存的,超越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
(二)数字地球的特点
第一,数字地球具有空间性、数字性和整体性。 第二,数字地球的数据具有无边无缝的分布式数据层结构,包括多源、 多比例尺、多分辨率、历史和现时的、矢量格式和栅格格式的海量数据。 第三,数字地球具有迅速充实、联网的地理数据库。 第四,数字地球以图像、图形、文本报告等形式提供服务。 第五,数字地球采用开放平台、构件技术、动态互操作等最先进的技术
(三)信息处理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就是应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及数字传输网, 对信息进行文字、图形利用数据库、知识库实 现信息存储和积累的技术。
(四)信息控制技术
信息控制技术的功能是根据输入的指令信息 (决策信息) 对外部事物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实施干预,是效应器官功能的 扩展延伸。
➢ 宋代将所有的公文和书信的机构总称为“递”, 并出现了“急递铺”。急递的驿骑马领上系有铜铃, 在道上奔驰时,白天鸣 铃,夜间举火,撞死人不负 责。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无阻,昼夜兼程。
(一)古代信息技术
▪ 罗斯柴尔德家族简介
罗斯柴尔德家族是欧洲乃 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 它发迹于19世纪初,其创始 人是梅耶·罗斯柴尔德(Mayer Amschel Rothschild)。他和 他的5个儿子即“罗氏五虎” 先后在法兰克福、伦敦、巴 黎、维也纳、那不勒斯等欧 洲著名城市开设银行。建立 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王 国。
(一)数字地球的含义与特点
数字地球,可以理解为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 象统一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是以地球为对象,以 地理坐标为依据,具有多分辨率、海量数据和多种 数据的融合,并可用多媒体和虚拟技术进行多维立 体动态表达,具有空间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 化和可视化特征的技术系统。数字地球的本质是一 个全球性的综合信息系统,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宽带网络、仿真与虚拟技术的高度 综合和升华,是对地表、地下和太空的多尺度、多 层次的地球信息数字化三维显示的虚拟地球。
(二)近代信息技术
摄影技术、电影技术、电报与电话技术、 广播与电视技术等 。
(三)现代信息技术
集成电路上可容纳 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 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 性能也将提升一倍,当 价格不变时;或者说, 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 脑性能,将每隔18个月 翻两倍以上。这一定律 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 速度。
第一节 信息技术发展概述
(一)信息采集技术的技术 能有效地扩展人类感觉器官的感知域、灵敏度、分
辨力和作用范围的技术,包括传感、测量、识别和遥感 遥测技术等,但目前广泛使用的主要是传感技术、遥测 技术、遥感技术。
(二)信息传递技术 通信技术,是传导神经网络功能的延伸,包括数字
程控交换技术、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光纤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