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知识点

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知识点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知识点》的内容,具体内容: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是长远的。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1.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1).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是长远的。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1.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1).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一年两熟至三熟; 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一年一熟。
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2).地理环境对区域工业发展影响显著:2.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有利的地理环境是: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松嫩平原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其有利的地理环境是: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4、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早期:长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
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农业社会时期: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长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②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③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长人口越来越稠密。
④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农业社会后期:①工商业的发展使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
②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
③今天长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高中地理必修3优质教学设计1:1.2.2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教案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目的:1.了解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举例说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1.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2.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三、全球定位系统(GPS)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称为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
2.组成: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图).7);地面控制部分—一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3.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4.应用⑴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⑵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如:野外调查是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帮助野外考察人员确定考察点的地理位置(经度和纬度)、高程(海拔),从而可在野外调查中获得更为精准的数据。
⑶ 在日常生活中应用——GPS导航无论是在何时何地,只要拥有GPS信号接收机,就能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和所处的地理坐标。
利用GPS为导航服务也成为—种新兴的行业(图1.8)。
GPS汽车导航(图1.8)汽车导航装置可显示城市道路图和该车的位置。
驾驶员辅入出发点和目的地的地名然后从系统显示的可行路线中选择其中的一条。
系统除动态显示该车的位置》L还通过语音提示引导驾驶员把车开到目的地。
5.GPS卫星星座GPS卫星星座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
它们均匀分布在六个轨道平面内。
全球任何地点在任何时刻地平面上空至少有四颗GPS卫星。
思考在GPS汽车导航中,信息在汽车、卫星和服务中心之间是怎样传递的?点拨:汽车中的GPS用户设备接收了GPS卫星信息,解算出本车的位置、速度等信息,并通过无线电信号传送至服务中心。
2022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必修3 第一章 第2讲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争辩中的应用微专题一 遥感技术1.原理不同地物的电磁波特性不同。
2.主要环节目标物――→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 传感器(关键装置)――→收集传输遥感地面系统――→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3.特点:监测范围大、速度快、投入少。
4.应用考向一 遥感技术的原理1.(2022·广东文综)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
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 ) A .大路 B .菜园 C .鱼塘D .果园答案 A解析题干中说明白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与地物表面温度的关系:温度高→亮度大。
因此晴天正午时刻,选项所列温度最高的地物最亮。
大路的热容量最小,升温最快,故选A ,不选B 、C 、D 。
考向二 遥感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2.(2022·安徽文综)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①监测耕地变化 ②调查作物分布 ③估测粮食产量 ④跟踪产品流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D .①③④答案 A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遥感的功能。
遥感为视力的延长,能监测耕地变化、作物分布及依据作物长势估测粮食产量等。
易错辨析 运用遥感技术监测耕地变化、反映出动态过程,表面看来好像是需要“思考、加工”、需要应用GIS 才对,其实是需要前后不同时期的遥感照片进行对比分析,才能得出结论,所以需要遥感技术。
微专题二 全球定位系统1.系统组成三大部分⎩⎪⎨⎪⎧GPS 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系统GPS 信号接收机2.特点: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
3.主要功能: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可供应精密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高度)、速度、时间。
4.应用考向 GPS 的定位功能1.(2022·山东文综)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道路积雪会影响交通,应用GPS 技术可以( )A .猎取道路积雪影像数据B .解译积雪遥感影像C .分析道路积雪空间分布D .确定待救援车辆位置答案D解析GPS具有导航、定位功能,而“猎取”是RS的主要功能,“解译”“分析”是GIS 的主要功能,所以选D。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二节 课时2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4.数字地球的核心是( B )
123456
A.应用信息技术将地球每个角落紧密联系起来
B.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整个地球的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
C.运用电脑将地球的所有重要数据储存起来
D.用数字表示地球的所有地理特征
解析 数字地球的核心就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整个地球的自
然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并使人们能够通
合作交流
读下面图形材料,回答(1)~(2)题。 材料一 甲图为一幅具有林木、河流和住房的景观图,乙图是根 据该图而建立的空间数据模型。
材料二 某城市部分地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交通线、功能分区、 地价图”。
(1)材料一中两图形对地物的表示有何差异?与地图相比,地 理信息系统有哪些优点? 解析 该题的命题目的主要是要学生知道地理信息系统是如 何建立的,如何将地面地理信息转变为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 据。从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地理信息系统简要的工作程序,是 将区域内地物的有关信息(林木、河流和住房)转变为计算机 可以识别的数据结构,建立起区域地物信息数据模型和空间 模型。
思考 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还有哪些领 域可以应用“数字地球”的相关技术? 答案 全球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破坏;地 震分布带;地形遥感;全球生态环境监测;全球气候 预报;生物分布、生产结构监测等。
合作交流
城市110指挥中心在接到报警电话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 警车到达出事地点。为提高出警效率,许多城市配备了巡警车。 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可大大提高出警效率(教材P12图1.12 城市 最快出警示意)。 (1)110指挥中心要随时掌握每辆巡警车在城市中的位置,可以 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 答案 全球定位系统。
课堂检测
123456
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学案1:1.2.2 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学案第2课时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学习目标】1、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一般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2、举例说出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依据课前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完成预习自测题目,并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填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
小组评价:老师评价:使用日期:年月日预习案(约10分钟)[知识梳理]三、地理信息系统(GIS):1、专门处理地理数据的系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可应用的领域相当广泛,凡是用到或需要处理地理的领域,都可借助GIS。
四、地理信息技术和数字地球:1、数字地球是指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化后,由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2、数字地球是将不同、时间的自然与人文的大量信息,按,从区域到全球进行整合,并进行立方体的、的显示。
[预习自测]1.地理信息系统( ) A.主要是记录地理事物的计算机系统B.具有空间分析的能力,没有动态预测能力C.地图绘制系统D.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2.下面属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的是( )①防灾减灾②交通管理③城市规划④医疗服务⑤学生管理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3.为了规划鸟类自然保护区,在获取了不同鸟类的觅食半径等资料后,准确划定保护区范围可以采用的效率最高的技术手段是( ) A.GIS B.GPS C.RS D.手工绘图4.数字地球的核心是( ) A.应用信息技术将地球每个角落紧密联系起来B.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整个地球的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C.运用电脑将地球的所有重要数据储存起来D.用数字表示地球的所有地理特征5.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区域电子地图材料二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地图处理、数据库和空间分析等功能。
它不仅可以像传统地图一样解决与“地点”和“状况”有关的查询,还能用它进行趋势分析,用“虚拟模拟”进行预测性分析等。
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考向② 全球定位系统的特点 2018 年 11 月 19 日,第 41 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 射。这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 17 颗组网卫星,同时 也是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据此完成 4~5 题。 4.下列不属于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特点的是( ) A.全能性 B.间断性 C.全天候 D.实时性
6.图二所示区域冰川面积变化的情况是( ) A.减少了 1 800 平方米 B.增加了 1 800 平方米 C.增加了 2 700 平方米 D.减少了 2 700 平方米
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冰川区域—“2”,2009 年比 1973 年共减少了 3 个方格, 每个方格面积表示 900 平方米,所以冰川减少的面积为 2 700 平方米,故 D 项正确。
答案 B 解析 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具有全能性、全天候、实时性、连续性等特点。
5.下列不属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成部分的是( ) ①卫星信号接收机 ②北斗卫星 ③传感器 ④车载移动电话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成部分包括卫星信号接收机、北斗卫星、地 面监控系统三部分。
答案 B 解析 可利用卫星影像分析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的范围和云层的移动。
考点 2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 最初是为军事应用而建立的。据此完成 1~2 题。 1.利用 GPS 信号接收机确定地理位置,需要连接的空间卫星数量最少 为( ) A.3 B.4 C.5 D.6
答案 B 解析 利用 GPS 信息接收机确定地理位置,至少需要 4 颗卫星。
答案 D
解析 GIS 是对已知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遥感图像、野外考察、 室内实验等信息源那里获得数据,然后进行分析表达,并依据数据分析做出 预测。可根据现有火情查明火灾地点、范围,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制定灭火 方案,故 D 项正确。
高中地理必修3优质教学设计8:1.2.2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教案

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标要求】1、结合实例,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教材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RS、GPS、GIS等地理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应用已成为趋势,也给地理学科发展带来了一次好的机遇,同时也是高考的必考点,因此应该高度重视该节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举例说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运用资料分析问题和图表对比方法。
2、尝试小组合作进行资料、图像查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进行探究的兴趣。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在区域的研究中不仅有定性的研究方法,还有定量的研究方法,其中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发展的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地理信息技术的知识及其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第2课时【板书】四、地理信息系统(GIS)1.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汁算机系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
2.地理信息系统的简要程序: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
(P10图1.10“GIS简要程序”:教师指图讲解,使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过程有一般性了解。
高中地理必修3优质教学设计9:1.2.2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教案

1.2.2 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学习目标1.说出遥感的一般原理和主要工作过程。
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说出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及一般工作过程。
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说出地理信息系统的一般工作程序。
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列表比较“3s”技术的区别。
5.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RS的工作过程以及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教学方法读图表资料分析法、例举法、讲授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导入:以前研究地理环境,先要通过查阅地图和书籍获知“在哪里”和“是什么”这样的地理信息,再结合实地考察和所掌握的地理知识,来分析各种地理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这样做,得到的信息少,速度慢,准确度比较低。
现在我们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研究地理环境。
书P9图1.5、图1.6洞庭湖及荆江地区卫星遥感图像,图1.5b和图1.6b是在遥感影像提供信息源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处理而成。
四、地理信息系统1.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成为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
阅读书P12“GIS的简要程序”,简单了解GIS的工作过程。
2.应用──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讨论:书P12活动2城市110指挥中心在接到报警电话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警车到达出事地点。
为提高出警效率,许多城市配备了巡誓车。
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可大大提高出警效率(图1.11)。
——★参考答案★——(1)110指挥中心要随时掌握每辆巡警车在城市中的位置,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2)110指挥中心要确定哪一辆巡警车离出事地点最近,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3)110指挥中心要判定最近的警车至出事地点的道路是否畅通,还需要利用哪些技术?如果存在严重交通堵塞,110指挥中心又该怎么办?还要用到摄像和视频传输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答案
12345
3.2013年1月,甲处发生了海洋风暴潮灾害,造成了当地海岸地貌的显著
变化。为了评估灾害损失,人们应采用( C )
①遥感 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评估灾害损失需要用到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
解析答案
12345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 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 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依据图文资料,完成4~5题。 4.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 A.GPS—RS—GIS B.RS—GPS—GIS C.GIS—RS—GPS D.RS—GIS—GPS
读图回答(1)~(2)题。
(1)如果图中①③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②⑥
表示提供影像数据的功能,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
的功能。关于甲、乙、丙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甲是RS
B.乙是RS
C.丙是GIS
D.甲是GPS
迁移应用
解析 ①③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故判断甲为GIS技术;②⑥表 示提供影像数据的功能,故判断乙为遥感;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 能,判断丙为GPS技术。
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课时2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技术 与数字地球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简要程序。 2.运用有关资料,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等领域的应用。 3.理解“数字地球”的概念,并弄清“3S”之间的关系及其与“数字 地球”的关系。
内容索引
答案
右图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 据此完成(1)~(2)题。 (1)该专题研究可能是( A ) A.耕地分类和评价 B.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C.商业分布和规划 D.学校分布
迁移应用
解析 地理信息系统图层涉及到土壤、水系、地形、土地利用及居民点分 布,综合分析各选项可知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相关性不明显,商业分布 和规划、学校布局等应该与交通运输、人口数量有更密切的联系,故BCD 项与图层相关性不密切,只有耕地分类和评价与上述图层联系密切。
2.数字地球
(1)概念: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 计算机 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2)作用:将不同空间、时间的自然、人文的大量信息进行整合,进行 立体的 、动态的显示,为生产、研究活动提供实验条件和试验基地。
答案
右图为“3S”(RS、GPS、GIS)技术的相互关系示意图。
知识拓展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应用
主要功能
主要向城市居民提供日常工作和生活所需的各 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
种信息
城市规划
进行城市与区域多目标的开发和规划
显示有关道路的路况、交通流量、沿线环境等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
空间和属性信息
实时跟踪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对灾害进行快速 城市抗灾减灾 分析、评价和模拟,辅助开展灾后的应急和恢复
解析答案
(2)下列有关“3S”技术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运用RS可以确定110巡逻车的位置 B.运用RS可以获取水灾淹没区域的动态信息 C.运用GIS可以确定运钞车位置 D.运用GIS可以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
解析 运用GPS可以确定110巡逻车的位置,故A不符合题意。运用遥 感 技 术 RS 可 以 获 取 水 灾 淹 没 区 域 的 动 态 信 息 , 故 B 符 合 题 意 。 运 用 GPS可以确定运钞车位置,故C不符合题意。运用RS可以获取森林火 场遥感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等工作
答案
1.“GIS地图”和“普通地图用比例尺、方向、图例、注记及等值线来表示地理事
物的有关内容,而GIS地图则是地图的延伸,它通过采集、处理数据、建 立模型来表示地理事物的有关内容。
2.如果将GIS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答案 GIS是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它可以将最新的资料经 过处理后及时提供给研究、规划和决策等人员使用,因此,在监测森林 火灾时可以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制定灭火方 案等。
解析答案
12345
5.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 D ) A.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 B.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 C.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 D.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
解析 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是地理空间数据的一种,因此在数字城市规划 中不能用于统计城市流动人口的数量。
解析答案
返回
12345
解析 地理信息系统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它能对 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它是地图的延伸,凡是用到 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均可以借助地理信息系统。
解析答案
2.下面属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的是( B )
12345
①防灾减灾 ②交通管理 ③城市规划 ④医疗服务 ⑤学生管理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解析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领域有多个方面,它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方方
面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GIS作为空间信息获取、管理和应用的技术
体系,在社会经济信息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已广泛应用于金融、电
信、交通、国土资源调查、电力、水利、农林、环境保护、地矿等领域。
2.“3S”技术手段的选取技巧 对于“3S”技术的考查,主要是考查“3S”技术作用和应用领域的不同。 因此, 学生只要大体上抓住“3S”技术的区别,就能对“3S”技术的 选取做出正确的判断。可以重点记住三种技术的主要区别:
另外,注意在“用词”方面的差异,也是正确选取“3S”技术的方法之 一,具体方法如下: (1)若有“获取”“监测”“估测”“调查”等词语的一般选取遥感技术; (2)若有“定位”“导航”“测量”等词语的则选取全球定位系统; (3)若有“分析”“评估”“预测”“预报”“处理”“管理”“决 策”“规划”“选址”等词语的则多是选取地理信息系统。
一、地理信息系统(GIS)
二、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课堂训练
当堂检测 巩固反馈
一、地理信息系统(GIS)
1.概念:专门处理 地理空间数据 的计算机系统。
自主预习
2.简要程序:信息源→ 数据处理 →数据库→ 空间分析 →表达。
3.应用
(1)区域地理环境研究
答案
(2)城市管理
查看、查询相关信息资源 制作相关的 统计分析图 和 专题图 综合分析相关信息,进行 应急事件 的录入、处理、决策
解析答案
知识点拨
1.地理信息系统中叠加图层判读的“三个明确” (1)明确GIS图层是由许多专题地图组成的,这些专题地图是由许多具有 空间属性的数据在计算机中生成的,它们分别反映了某种专题地理事物 的空间分布特征。 (2)明确不同的专题地图反映的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 (3)明确图层叠加之后会形成一个可以反映多个地理要素分布特征的新地 图,在这幅新地图中的某个位置上,我们可以综合考虑各个要素,评估 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场所的合理性。
工作
城市环境管理 环境规划与决策、监测、评价、预测与模拟
城区公共卫生
提供预警和决策支持
返回
二、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1.地理信息技术
自主预习
(1)遥感获取 地理信息数据 。
(2)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 空间定位 。
(3)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对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 空间分析
和应用评价。
解析答案
(2)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的选址,
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D )
①大气污染 ②区域规划 ③造纸厂、印刷厂分布
④水文地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垃圾深埋易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并且会对某些地表功能区的布局产 生影响。深埋垃圾场选址考虑水文地质和区域规划,而大气污染、造纸厂、 印刷厂分布与深埋垃圾无关。
解析答案
知识点拨
“3S”技术与数字地球的关系
“3S”技术仅仅是数字地球的部分支撑技术,数字地球还需要虚拟技术、 网络技术等,数字地球不能简单说是“3S”技术的综合。
返回
课堂训练
当堂检测 巩固反馈
1.地理信息系统( D ) A.主要是记录地理事物的计算机系统 B.具有空间分析的能力,没有动态预测能力 C.是地图绘制系统 D.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