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教学计划
中国舞蹈教学计划

中国舞蹈教学计划舞蹈是一门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它通过身体的动作和音乐的结合,传达着美、力量和情感。
中国舞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国舞蹈的独特魅力,我们制定了以下的中国舞蹈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中国舞蹈教学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中国舞蹈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舞蹈技能和艺术表达能力。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舞蹈的历史和发展,并能够运用正确的技巧和表达方式去演绎中国舞蹈作品。
二、教学内容1. 基础舞蹈技巧:教授学生正确的舞蹈姿势、动作和控制技巧,如脚法、手法、转身和跳跃等。
通过多次训练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水平。
2. 舞蹈编排和创作:鼓励学生在学习基础技巧的基础上,进行舞蹈编排和创作。
通过学习舞蹈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3. 中国舞蹈作品欣赏:通过观看中国舞蹈作品的视频和现场表演,让学生了解中国舞蹈的不同风格和流派,并培养他们的舞蹈鉴赏能力。
4. 舞台表演训练:通过模拟舞台演出的环境和要求,训练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包括形体表现、面部表情、舞蹈表达和团队合作等。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教师通过示范舞蹈动作和姿势,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舞蹈技巧。
2. 情景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和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舞蹈知识。
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舞蹈编排和创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4. 反馈评价:及时给予学生的舞蹈表演和学习进步的反馈和评价,帮助他们发现问题、改进和提高。
四、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进步,我们将采取以下的教学评估方法:1. 实际观察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舞蹈表演和课堂情况,评估他们的舞蹈技能和表达能力。
2. 学习日志评估:要求学生记录每节舞蹈课的学习内容和心得体会,以此评估他们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3. 舞蹈作品评估:对学生的舞蹈编排和创作作品进行评估,评价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中国舞蹈班4级教学计划(精选6篇)

中国舞蹈班4级教学计划中国舞蹈班4级教学计划(精选6篇)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教育结构不断发生变革,现代教育和教学理论主张对教学计划的结构实行改革。
本章小编精心为大家准备了中国舞蹈班4级教学计划,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舞蹈班4级教学计划篇1情况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四级班的孩子对舞蹈已有一定的基础,动作也比较规范了,但在基本功方面还不扎实,所以这学期大多数课程都会有基本功的训练和简单的民族民间成品舞教学,为孩子考级做好充分的准备。
学期总目标:1)增加对孩子基本功的训练。
2)能掌握舞蹈动作(双黄手/提压腕/双盖手/双托手/前后抬腿/碎步/小跳/藏族舞中的抬踏步/退踏步/塌腰/屈膝/并腿/吸腿跳等,并知道其名称。
3)初步认识了解藏族舞和东北秧歌,培养孩子的民族意识。
课程内容:第一月目标:1)相互认识和基本功的练习。
2)学会自己用正确的方式练习基本功。
3)学会单盖手/单山手/单晃手/单岸手/单雕手/单托手/增强提压腕团手动作的练习并知道其名称。
第一周:自我介绍,相互认识,新授〈单手位〉和点位的复习。
第二周:复习〈双手位〉把双手位重难点提出来给予纠正加强对亮相节奏的把握。
第三周:复习〈双手位〉,新授〈波浪〉。
第四周:复习〈波浪〉〈双手位〉。
第二月目标;1)掌握勾蹦脚/脚尖外开/勾脚前压腿/和压胯的动作。
2)增强基本功的难度,加强训练。
3)能熟练的完成舞蹈动作。
第一周:新授《勾绷脚》第二周:复习《勾绷脚》,新授〈压胯〉第三周:复习〈压胯〉,新授〈压腿〉。
第四周:复习〈勾绷脚〉,〈压胯〉〈压腿〉新授成品舞〈猪八戒吃西瓜〉。
第三月目标:1)学会前抬腿/后抬腿/抱前腿的组合并知道其名称。
2)能根据节奏的快慢做动作。
第一周:新授《前抬腿》〈后抬腿〉。
第二周:复习〈前抬腿〉〈后抬腿〉第三周:新授〈后吸腿〉,新授〈手位〉。
第四周:复习〈手位〉,新授《松肩》。
第四月目标:1)学会踮脚走/蹦跳步/绷脚跳/双手画立圆/旁锺步半蹲的舞蹈动作。
中国舞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前言中国舞是我国传统舞蹈艺术的瑰宝,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舞,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和表演能力,本学期特制定以下教学工作计划。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舞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培养对中国舞的热爱之情。
2. 通过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技巧和表现力。
3. 使学生掌握中国舞的基本动作和组合,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舞蹈表演。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1. 基本功训练:包括压腿、踢腿、搬腿、腰部练习、手位练习等。
2. 中国舞基础动作:学习基本步法、手位、身段等。
3. 中国舞组合:学习各种风格的舞蹈组合,如古典舞、民间舞等。
4. 表演技巧: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提高舞台表演能力。
四、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第1-4周):进行基本功训练,让学生熟悉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第二阶段(第5-8周):学习中国舞基础动作,让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元素。
3. 第三阶段(第9-12周):学习中国舞组合,提高学生的舞蹈技巧和表现力。
4. 第四阶段(第13-16周):进行舞蹈表演技巧训练,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
5. 第五阶段(第17-20周):进行舞蹈汇演,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舞蹈理论知识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要素。
2. 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舞蹈动作和技巧。
3. 观摩法:组织学生观看优秀舞蹈表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演水平。
4. 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实际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舞蹈。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态度和练习积极性。
2. 技术考核:检查学生掌握舞蹈技巧的程度。
3. 表演考核:评价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舞台表演能力。
七、总结本学期中国舞教学工作计划旨在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和表演能力,培养对中国舞的热爱之情。
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严格的考核制度,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舞蹈教学计划方案精选11篇

舞蹈教学计划方案精选11篇舞蹈教学计划方案的制定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非常重要。
一个好的教学计划方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程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下面将介绍11篇经典的舞蹈教学计划方案,希望能够对广大教师和学生有所帮助。
1. 主题:现代舞蹈基础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简介:该教学计划方案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现代舞蹈的基本动作技巧,培养舞蹈表达能力。
2. 主题:民族舞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步骤、舞蹈选材、舞蹈风格、教学评估等简介:该教学计划方案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不同民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和表演技巧。
3. 主题:芭蕾舞蹈基础训练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姿势要求、评估方式等简介:该教学计划方案以基础训练为主线,通过系统地教授芭蕾舞的基本姿势和动作,培养学生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4. 主题:童话舞蹈编排与表演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步骤、编排要求、表演技巧、评估方式等简介:该教学计划方案通过教授编排和表演童话舞蹈的技巧,培养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和创作能力。
5. 主题:爵士舞蹈基础训练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教学方法、舞蹈动作、评估方式等简介:该教学计划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节奏感和舞台表演能力,通过教授爵士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达到此目的。
6. 主题:舞蹈创作与表演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步骤、创作方法、编舞要求、评估方式等简介:该教学计划方案旨在教授学生舞蹈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独立创作和舞台表演能力。
7. 主题:中国舞蹈经典剧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步骤、剧目介绍、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简介:该教学计划方案通过教授中国舞蹈经典剧目的选段和表演技巧,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舞蹈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8. 主题:舞蹈音乐表演训练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步骤、音乐选材、舞蹈编排、评估方式等简介:该教学计划方案旨在通过教授学生音乐表演的基本技巧和舞蹈编排,培养学生对音乐与舞蹈的综合表演能力。
中国舞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背景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国舞蹈文化,培养学生的舞蹈素养和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和表现力,本学期特制定以下教学工作计划。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舞蹈的历史、风格和特点,培养学生对中国舞蹈的热爱。
2. 培养学生的舞蹈基本功,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和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1. 中国舞蹈基础知识:包括舞蹈的历史、风格、流派、代表人物等。
2. 舞蹈基本功训练:压腿、踢腿、搬腿、腰部练习、手臂练习等。
3. 中国舞蹈组合:包括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等不同风格。
4. 舞蹈编排与创编:学习舞蹈编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
5. 舞蹈表演技巧: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第1-4周):舞蹈基础知识学习,了解中国舞蹈的历史、风格和特点。
2. 第二阶段(第5-8周):舞蹈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
3. 第三阶段(第9-12周):学习不同风格的中国舞蹈组合,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4. 第四阶段(第13-16周):舞蹈编排与创编,提高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
5. 第五阶段(第17-20周):舞蹈表演技巧训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教学方法与形式1. 讲授法:系统讲解舞蹈理论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舞蹈的历史、风格和特点。
2.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舞蹈动作,帮助学生掌握舞蹈技能。
3. 练习法:组织学生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和舞蹈组合练习,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
4. 演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舞蹈作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 互动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六、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舞蹈基本功训练、舞蹈组合练习等。
2. 期末考试:包括舞蹈基本功测试、舞蹈组合表演、舞蹈创编等。
3. 舞蹈比赛:鼓励学生参加舞蹈比赛,检验学生的舞蹈技能和表现力。
中国舞教学计划(通用6篇)

中国舞教学计划中国舞教学计划(通用6篇)光阴如水,我们又将在努力中收获成长,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教学计划吧。
为了让您不再为做教学计划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舞教学计划(通用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舞蹈是一门专业技能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舞蹈教育和舞蹈表演专业舞蹈技能,掌握训练方法,提高舞蹈素养,毕业后能胜任舞蹈教学和舞蹈表演工作,成为合格的教师和舞蹈表演者。
2、教学任务: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姿、完整、流畅、正确、优美地表演各种风格的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具有创编幼儿舞蹈、组织幼儿舞蹈教学的能力。
3、教学基本要求舞蹈技能是一门规范性、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教学中,应按照幼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三基”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全面掌握。
融会贯通,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要求。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本课程应以舞蹈基本理论、舞蹈技能训练为基础,音乐教学法相配合。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1、教学方法:本课程不是纯理论性课程。
其核心是解决实践的问题。
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工作的要求,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
同时,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实践环节。
提高感性认识。
2、教学形式:为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形式以教师讲授、示范作为基础,同时,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小组教学和个别指导与之配合。
第一学期(注重软开度的练习)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的身体姿态,掌握舞蹈的基本舞步。
动作有一定的力度和节奏感,舞蹈动作协调。
1、学时安排60学时专业开设:民族民间舞(20)芭蕾舞基训(20)中国古典身韵(10)幼儿舞蹈考级(10)教材(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解放军艺术学院芭蕾舞基训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身韵北京舞蹈学院幼儿舞蹈考级)2、教学内容:一、理论课1、掌握舞蹈的概念、种类,了解中国舞蹈发展简史。
初级中国舞蹈班教学计划

初级中国舞蹈班教学计划中国舞蹈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初级中国舞蹈班的教学计划应该包含基础技巧、舞蹈基本功、中国舞蹈文化知识及经典舞蹈的学习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舞蹈素养和对中国舞蹈的理解与热爱。
以下是一个初级中国舞蹈班的教学计划:第一阶段:基本技巧学习(4周)1.身体基本素质训练:进行适合初学者的身体柔韧性、力量和耐力的提高训练,包括肌肉拉伸、体能操和基本舞蹈动作的练习。
2.脚部基本技巧训练:学习掌握中国舞蹈中的基础脚法,如前后并进、左右滑行、左右跳蹈等,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脚步灵活性和舞蹈协调性。
3.手臂和手部基础技巧训练:学习掌握中国舞蹈中的基础手臂动作,如展翅、扇面、抬臂等,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对手臂动作的灵活控制和协调性。
4.身体平衡和转身技巧训练:学习掌握中国舞蹈中的身体平衡和转身技巧,并通过练习和实践提高学生对平衡和转身的掌握能力。
第二阶段:舞蹈基本功强化(4周)1.舞蹈节奏感训练:加强学生对舞蹈节奏的感受和掌握,通过跟随音乐进行简单的舞蹈节奏练习,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和舞蹈表现力。
2.舞蹈姿势训练:注重学生的舞蹈姿势和动作装饰的准确性,通过反复练习和纠正,培养学生良好的舞蹈习惯。
3.步法组合和转场训练:学习不同舞蹈的步法组合和转场技巧,通过实践和排练提高学生的舞蹈流畅性和场面转换的协调性。
4.舞蹈基本功训练:加强学生的舞蹈基本功练习,如踏步、转体、跳跃等,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技巧和表演能力。
第三阶段:中国舞蹈文化知识学习(4周)1.中国舞蹈历史概述:介绍中国舞蹈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变,学生了解中国舞蹈的地位和价值。
2.中国舞蹈剧目学习:学习中国舞蹈的经典剧目,如《梨花颂》、《赵客缦胡缨》等,通过分析和解读,学生了解中国舞蹈剧目的创作背景和演出形式。
3.中国舞蹈表演技巧:给学生介绍中国舞蹈的表演技巧,如舞台造型、面部表情、手势等,通过实际演练和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
初级中国舞蹈班教学计划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初级中国舞蹈班教学方案中国舞蹈是中华民族文化珍宝之一,具有深厚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魅力。
初级中国舞蹈班是为了让同学通过系统的学习,把握中国舞蹈的基本功和舞蹈技巧,培育同学的舞蹈素养和表演力量,提高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生疏和理解。
下面是一份初级中国舞蹈班的教学方案,期望能给您供应一些参考。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舞蹈的起源和进展历史,生疏中国舞蹈的独特魅力。
2.把握中国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舞蹈技巧,培育同学的舞蹈基本功。
3.提高同学的舞蹈节奏感和舞蹈表演力量。
4.培育同学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5.通过舞蹈学习,增加同学的自信念和自我表达力量。
二、教学内容1.中国舞蹈的起源和进展2.中国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舞蹈技巧3.中国舞蹈的基本动作练习4.中国舞蹈的基本舞蹈形态的学习与表演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相结合:通过讲解和呈现,介绍中国舞蹈的相关学问。
2.示范教学:老师进行动作示范,并指导同学练习。
3.个别辅导:发觉同学的不足之处,并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4.集体表演:组织同学进行集体表演,培育同学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步骤1. 第一课时:介绍中国舞蹈的起源和进展历史,让同学对中国舞蹈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 其次课时:教授中国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舞蹈技巧,如转身、扭腰、跳动等。
3. 第三至五课时:进行中国舞蹈的基本动作练习,挂念同学把握基本舞姿和动作要领。
4. 第六至八课时:学习并练习中国舞蹈的基本舞蹈形态,如扇子舞、绸缎舞等。
5. 第九至十课时:进行舞蹈节奏感培育和舞蹈表演力量的提高训练。
6. 第十一至十二课时:组织同学进行集体表演,呈现同学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评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课堂表现评估:通过观看同学的动作是否正确、舞蹈技巧是否娴熟等,评估同学的学习状况。
2.集体表演评估:评估同学在集体表演中的协作度和表演力量。
3.学习笔记评估:要求同学完成相关的学习笔记,评估同学对舞蹈学问的理解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舞蹈教学计划
新兴满族乡中心学校
二0一一年三月
中国舞蹈教学计划
教学目的:舞蹈教学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舞蹈教育形象、生动活泼、感染力强,是少儿十分喜爱、易于接受的一种艺术
形式。
舞蹈教育适合幼儿的发育成长,使之更好地掌握身体,便于有表情地、创造性地使用动作语言,以表达丰富的内心世界。
教学内容:
第一周把身体训练成有表现力的工具,动作协调,对动作、音乐、节奏等的感知更敏锐。
基本功训练(1)地面压腿
第二周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
1、基本功训练(1)地面压腿、(2)双吸腿
第三周把身体训练成有表现力的工具,动作协调,对动作、音乐、节奏等的感知更敏锐。
1 、基本功训练(1)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
绷脚练习
第四周培养创造力、即兴表演能力以及艺术欣赏力和鉴力。
1 、基本功训练(1)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
第五周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
1、基本功训练(1)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2、训练组合《踏浪》3、小碎步
练习4、神秘的森林
第六周培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共同合作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柔韧性1、基本功训练(1)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
2、训练组合《踏浪》
3、小碎步练习
4、神秘的森林
第七周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1、基本功训练(1)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2、训练组合《踏浪》3、小碎步
练习4、神秘的森林5、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第八周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柔韧性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
1 、基本功训练(1)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2、训
练组合《踏浪》3、小碎步练习4、神秘的森林5、每当走过老
师窗前
第九周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协调性和柔韧性1 、基本功训练(1)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2、训练组合
《踏浪》3、小碎步练习4、神秘的森林5、每当走过老师窗前第十周培养幼儿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
的协调性和柔韧性1 、基本功训练(1)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2、训练组合《踏浪》3、小碎步练习4、神秘的森林5、每当走过老师窗前第十一周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和协调性与柔韧性1 、基本功训练(1)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2、训练组合《踏浪》
3、小碎步练习
4、神秘的森林
5、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第十二周培养创造力、即兴表演能力以及艺术欣赏力和鉴力。
1 、基本功训练(1)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2、训练组合
《踏浪》3、小碎步练习4、神秘的森林5、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6、春天在那里
第十三周培养创造力、即兴表演能力以及艺术欣赏力和鉴力。
1 、基本功训练(1)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2、训练组合
《踏浪》3、小碎步练习4、神秘的森林5、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6、春天在那里
第十四周培养创造力、即兴表演能力以及艺术欣赏力和鉴力。
1 、基本功训练(1)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2、训练组合
《踏浪》3、小碎步练习4、神秘的森林5、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6、春天在那里
第十五周培养创造力、即兴表演能力以及艺术欣赏力和鉴力。
1 、基本功训练(1)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2、训练组合
《踏浪》3、小碎步练习4、神秘的森林5、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6、春天在那里7 、小鸟小鸟
第十六周1 、把身体训练成有表现力的工具,动作协调,对动作、音乐、节奏等的感知更敏锐。
2、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
3、培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共同合作的能力。
4、培养创造力、即兴表演能力以及艺术欣赏力和鉴力。
1 、基本功训练(1)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2、训练组合《踏浪》3、小碎步练习4、神秘的森林5、每当走过老师窗前6、春天在那里7、小鸟小鸟第十七周1 、把身体训练成有表现力的工具,动作协调,对动作、音乐、节奏等的感知更敏锐。
2、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
3、培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共同合作的能力。
4、培养创造力、即兴表演能力以及艺术欣赏力和鉴力。
1 、基本功训练(1)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2、训练组合《踏浪》3、小碎步练习4、神秘的森林5、每当走过老师窗前6、春天在那里7、小鸟小鸟8、恰恰恰
第十八周1 、把身体训练成有表现力的工具,动作协调,对动作、音乐、节奏等的感知更敏锐。
2、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
3、
培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共同合作的能力。
4、培养创造力、
即兴表演能力以及艺术欣赏力和鉴力。
1 、基本功训练(1)地
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2、训练组合《踏浪》
3、小碎步练习
4、神秘的森林
5、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6、春天
在那里7、小鸟小鸟8、恰
恰恰
第十九周1 、把身体训练成有表现力的工具,动作协调,对动作、音乐、节奏等的感知更敏锐。
2、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
3、
培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共同合作的能力。
4、培养创造力、
即兴表演能力以及艺术欣赏力和鉴力。
1 、基本功训练(1)地
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2、训练组合《踏浪》
3、小碎步练习
4、神秘的森林
5、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6、春天
在那里7、小鸟小鸟8、恰恰恰
第二十周1 、把身体训练成有表现力的工具,动作协调,对动作、音乐、节奏等的感知更敏锐。
2、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
3、
培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共同合作的能力。
4、培养创造力、
即兴表演能力以及艺术欣赏力和鉴力。
1 、基本功训练(1)地
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2、训练组合《踏浪》
3、小碎步练习
4、神秘的森林
5、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6、春天
在那里7、小鸟小鸟8、恰
所需器材:1、电脑
2、投影
3、电视
4、音响
5、泡沫板
6、教师服装
新兴满族乡中心学校
二0一一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