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验证报告

合集下载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标准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标准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标准医疗器械对于人们的生命健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包装质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为确保医疗器械在运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无菌,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标准应当得到遵循和执行。

本文将对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标准进行探讨。

一、背景介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医疗器械的需求增加,更多的医疗器械开始被广泛采用。

然而,医疗器械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严重影响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因此,制定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标准是必要的。

二、灭菌方法灭菌是除去或杀死器械上的微生物,以防止传播感染的过程。

最常用的灭菌方法包括热灭菌、化学灭菌和辐射灭菌。

其中,蒸汽灭菌是最常用的热灭菌方法,其使用高压蒸汽使微生物失活。

而化学灭菌则通过使用化学物质,如氧化剂和酶等,来杀灭微生物。

辐射灭菌则利用电离辐射或紫外线辐射来破坏微生物细胞。

三、包装材料要求医疗器械包装材料应具备一定的特性,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保护器械免受外界的污染。

首先,包装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的物理性能,如耐磨、耐受冲击等,以保护器械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不受损。

其次,包装材料应具备良好的气体屏障性能,以防止细菌等微生物进入包装内部。

此外,包装材料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透湿性能,以防止包装内部湿度过高而引起细菌滋生。

四、包装过程要求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要求。

首先,包装过程应在洁净室环境下进行,以确保无菌性。

其次,包装人员应具备丰富的包装知识和技能,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以防止人为的污染。

此外,所有用于包装的工具和设备应经过灭菌处理,确保其无菌状态。

五、包装验证为确保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的有效性和合规性,需要进行包装验证。

包装验证主要包括包装材料的选择和性能评估、包装过程的验证以及包装的运输和存储条件的验证等。

通过包装验证,可以确保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标准的实施和遵循。

六、灭菌效果监测为确保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的有效性,需要进行灭菌效果监测。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包装材料,无菌屏障系统和包装系统)(医院篇)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包装材料,无菌屏障系统和包装系统)(医院篇)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包装材料,无菌屏障系统和包装系统)(医院篇)前言选择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的材料和包装方式是医院感染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最终医疗器械包装的目标是能进行灭菌、使用前提供无理由保护,保持无菌水平,并使能无菌操作(如无菌打开等)。

医疗器械复杂的具体特性、多种预期的灭菌方法、预期使用、失效日期、运输、和贮存都对包装系统和材料的选择带来影响。

在为可以进行灭菌的医疗器械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时,要仔细的考虑无菌屏障系统的诸多方面,涵盖了与灭菌过程的相容性、对装运和处理中的坚固性、屏障的特性以及与器械最终用途相关的大量考虑事项。

用来描述用以执行医疗器械包装所需特有功能的最小包装应有功能有:可对其进行灭菌、要提供可接受的微生物屏障、可进行无菌操作;保护性包装是保护无菌屏障系统的;这些共同形成包装系统。

预成形无菌屏障系统包括了任何局部组合的无菌屏障系统,如医院用的包装卷等。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系统选择适宜的材料受图1所示相互关系的影响。

图A.1 影响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系统选择材料的相互关系无菌屏障系统是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安全的基本保证。

管理机构之所以将无菌屏障系统视为是医疗器械的一个附件或一个组件,正是认识到了无菌屏障系统的重要特性。

世界上许多地方把销往医疗机构用于内部灭菌的预成形灭菌屏障系统视为医疗器械。

第一章名词解释1. 包装材料package material用于制造或密封包装系统的任何材料。

2. 无菌屏障系统sterile barrier system防止微生物进入并能使产品在使用地点无菌使用的最小包装。

3. 包装系统package system无菌屏障系统和保护性包装的组合。

4. 保护性包装protective packaging材料的结构设计成从组装到最终使用过程中防止无菌屏障系统和其内装物品受到损坏。

5. 最终灭菌terminally sterilized产品在其无菌包装屏障系统内被灭菌的过程。

医疗器械灭菌包装工艺验证

医疗器械灭菌包装工艺验证

医疗器械灭菌包装工艺验证作者:黄堞娜刘琪赵洁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8期摘要:验证是一个在制药、医疗器械等行业内被人熟知的专业词汇。

其作用正如词语本身的词性一样严谨。

因此,它常常被运用到一些对于安全稳定等要求较高的专业领域。

人们对于工艺包装这个词汇显然很熟悉。

但是,说到“包装工艺验证”,人们却显得一头雾水。

因为,在包装工艺这一行业中,包装物从来都不是以安全性为首要前提的行业。

因此,工艺包装验证主要针对一些对于包装内部的东西有安全性要求的包装物。

最典型的一种包装工艺就是医疗器械灭菌的包装。

因为医疗器械用品包装对于包装是否安全较为敏感。

因此,本文主要立足与包装工艺验证的标准,通过工艺验证三个主要部分对医疗器械灭菌包装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医疗器械;灭菌包装;包装验证一、简述医疗器械包装的相关规定(一)我国曾有相关规定医疗器械灭菌包装在进行包装加工时,不能够由通常的一些后续监测以及测量来确认工艺的安全性,而是必须对其按标准进行验证。

医疗器械通常是在产品在被使用的过程中才能够确认其是否存在问题,因此这对于医疗器械灭菌包装工艺的后续检查而言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尤其是包装的封口和灭菌两项工艺。

在这样的前提下,医疗器械灭菌包装工艺验证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二)医疗器械灭菌包装,在国际上称为Medical Device Sterilization Packaging(MDSP).这项包装工艺对于内部包装物的安全系数而言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欧盟的安全认证(CE)中,医疗器械包装的灭菌验证报告以及其本身产品的设计规格等文件都属于安全认证技术文件的部分。

换句话说,若想获得欧盟的安全认证,包装工艺验证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值得一提的例外案件是,按照标准规程的要求,生产商可以选择一项最具代表和挑战的包装品,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包装工艺验证,验证完成后以书面形式的文档将你所进行的这项产品的验证结果报告以及选择其的合理理由归纳、总结。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验证方案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验证方案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验证方案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WORD文档,可下载修改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验证报告1.0 包装材料和系统的验证1.1 包装材料的选择评估内容:1.1.1 包装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评价目的:可供选择的包装材料基本的物理、化学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评价项目:对包装材料进行物理特性(如外观、克重、厚度、透气性、耐水度、撕裂强度等)、化学特性(如薄膜的溶出物指标、pH值、氯、硫含量等)的评价。

判定方法:通过确认供应商提供的质量保证书验证。

判定结论:验证人:日期:复核人:日期:1.1.2 包装材料的毒理学特征评价项目:确认包装材料不应释放出足以损害健康的毒性物质。

评价项目:对包装材料进行细胞毒性试验、皮内反应试验、皮肤致敏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和溶血试验;判定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生物相容性与毒性测试报告验证。

判定结论:验证人:日期:复核人:日期:1.1.3 包装材料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评价目的:确认包装材料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

评价项目:外观、热封强度、包装完整性。

判定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测试报告验证。

判定结论:验证人:日期:复核人:日期:1.1.4 包装材料的微生物屏障特性评价目的:确认包装材料对微生物的屏障特性,以确保维持灭菌后产品的无菌性。

评价项目:对灭菌袋(PET/PE薄膜+医用透析纸包装)进行微生物屏障特性试验。

判定标准:按ISO11607-1:2006附录C测定。

判定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微生物阻隔测试报告验证。

判定结论:验证人:日期:复核人:日期:1.1.5 包装材料与灭菌过程的相适应性A、灭菌袋的生物负载量验证项目:灭菌袋的生物负载量验证依据:按GB15980-1995、GB 7918.2试验结论验证人:日期:复核人:日期:B、灭菌适应性验证项目:无菌性、灭菌袋的热封强度验证依据:ISO11138-2:1994、EN868-5:1999无菌性检测:验证人:日期:复核人:日期:灭菌袋热封强度检测:验证人:日期:复核人:日期:1.1.6 包装材料与标识系统的相适应性评价目的:包装材料与标签系统在确定的灭菌条件的的适应性。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验证报告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验证报告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验证报告一、概述灭菌医疗器械是医疗领域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其包装验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报告旨在对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验证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二、目的1.确保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2.验证包装是否能有效地保护医疗器械免受外界污染。

3.评估包装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三、方法1.选择一批符合规格的最终灭菌医疗器械进行包装。

2.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包装进行设计和制作。

3.对包装进行各项物理性能测试,包括耐破裂性、耐撕裂性、耐压性、密封性等。

4.进行透气性测试,以评估包装是否具有合适的透气性。

5.进行包装的抗菌性能测试,评估包装对外界细菌的阻隔能力。

6.进行包装的耐辐射性能测试,评估包装在灭菌过程中的耐受能力。

7.设计合适的包装开启方式,以测试包装的易用性。

8.针对每一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四、结果与讨论1.物理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包装具有良好的耐破裂性、耐撕裂性、耐压性和密封性。

2.透气性测试结果显示,包装具有适当的透气性,能够保证器械在包装内的通气。

3.抗菌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包装具有较高的阻隔能力,可以有效防止外界细菌的侵入。

4.耐辐射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包装具有良好的耐受能力,可以承受灭菌过程中的辐射。

5.包装开启方式设计合理,易于操作和开启。

6.根据测试结果和评估,认为该包装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能够有效地保护医疗器械免受外界污染。

五、结论经过对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进行验证,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包装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能够保护器械免受破裂、撕裂、压力等外界影响。

2.包装具有适当的透气性,能够保证器械在包装内的通气。

3.包装具有较高的阻隔能力,能够有效防止外界细菌的侵入。

4.包装具有良好的耐辐射性能,能够承受灭菌过程中的辐射。

5.包装开启方式设计合理,易于操作和开启。

6.该包装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能够有效地保护医疗器械免受外界污染。

六、建议1.继续进行包装的监测和评估,确保其持续符合标准和规范。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包装材料,无菌屏障系统和包装系统)(医院篇)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包装材料,无菌屏障系统和包装系统)(医院篇)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包装材料,无菌屏障系统和包装系统)(医院篇)前言选择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的材料和包装方式是医院感染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最终医疗器械包装的目标是能进行灭菌、使用前提供无理由保护,保持无菌水平,并使能无菌操作(如无菌打开等)。

医疗器械复杂的具体特性、多种预期的灭菌方法、预期使用、失效日期、运输、和贮存都对包装系统和材料的选择带来影响。

在为可以进行灭菌的医疗器械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时,要仔细的考虑无菌屏障系统的诸多方面,涵盖了与灭菌过程的相容性、对装运和处理中的坚固性、屏障的特性以及与器械最终用途相关的大量考虑事项。

用来描述用以执行医疗器械包装所需特有功能的最小包装应有功能有:可对其进行灭菌、要提供可接受的微生物屏障、可进行无菌操作;保护性包装是保护无菌屏障系统的;这些共同形成包装系统。

预成形无菌屏障系统包括了任何局部组合的无菌屏障系统,如医院用的包装卷等。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系统选择适宜的材料受图1所示相互关系的影响。

图A.1 影响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系统选择材料的相互关系无菌屏障系统是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安全的基本保证。

管理机构之所以将无菌屏障系统视为是医疗器械的一个附件或一个组件,正是认识到了无菌屏障系统的重要特性。

世界上许多地方把销往医疗机构用于内部灭菌的预成形灭菌屏障系统视为医疗器械。

第一章名词解释1. 包装材料package material用于制造或密封包装系统的任何材料。

2. 无菌屏障系统sterile barrier system防止微生物进入并能使产品在使用地点无菌使用的最小包装。

3. 包装系统package system无菌屏障系统和保护性包装的组合。

4. 保护性包装protective packaging材料的结构设计成从组装到最终使用过程中防止无菌屏障系统和其内装物品受到损坏。

5. 最终灭菌terminally sterilized产品在其无菌包装屏障系统内被灭菌的过程。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 第2部分:灭菌包裹材料 要求和试验方法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 第2部分:灭菌包裹材料 要求和试验方法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2部分:灭菌包裹材料要求和试验方法1. 引言1.1 概述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是确保医疗器械在使用前经过有效灭菌的必需品。

它起着隔离、保护和维持灭菌状态的作用,以确保医疗器械在使用时不会引入任何致病微生物。

灭菌包裹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对于维护医疗器械的无菌状态至关重要。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重点介绍灭菌包裹材料的要求和试验方法。

首先,在第2部分中,我们将详细讨论材料所需的选择标准、灭菌性能要求以及相关的安全要求。

然后,在第3部分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用于评估灭菌包裹材料性能的试验方法。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重要观点,并提出改善灭菌效果的建议,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了解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中灭菌包裹材料所需满足的要求,并探讨适用于评估其性能的试验方法。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灭菌包裹材料的重要性,并为提高医疗器械的灭菌效果提供指导和建议。

2. 灭菌包裹材料要求:灭菌包裹材料是指用于包装医疗器械和设备,在灭菌过程中保护其免受污染和感染的材料。

这些材料在灭菌过程中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以确保灭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1 材料选择标准:在选择灭菌包裹材料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材料的渗透性: 灭菌气体(如乙烯氧化物)需要能够透过包裹材料充分接触到被灭菌物品的表面,以实现有效的灭菌。

因此,包裹材料应具有一定的渗透性。

2) 材料的耐热性: 包裹材料需要能够耐受高温条件下的灭菌过程,而不会产生变形、融化或释放有害物质。

因此,耐热性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3) 材料的强度和穿刺抗性: 包裹材料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穿刺抗性,以避免在包装过程中被破坏或污染。

4) 材料的透明度: 透明的包裹材料可以让操作人员在灭菌过程中观察到被包装物品,以确保其正确放置并在灭菌后进行正确处理。

5) 材料的可回收性和环境友好性: 在选择包裹材料时,应优先考虑可回收性和环境友好性,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医疗器械-环氧乙烷验证报告

医疗器械-环氧乙烷验证报告

验证合格证书验证项目名称:XXXXXXXXXXXXXX环氧乙烷灭菌验证验证方案编号:验证报告编号:验证完成日期:验证有效期至:上述验证项目已按确认方案进行确认,各项确认结果符合标准要求,批准该验证项目投入使用。

管理者代表签名:年月日XXXXX环氧乙烷灭菌验证报告目录1. 概述2. 验证目的3. 相关文件4. 验证组织职责5. 验证实施时间6. 验证内容与方法7. 漏项、偏差的处理程序8. 验证周期9. 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10.附件附件1:产品族划分研究附件2:灭菌协议附件3:人员资格确认表附件4:灭菌适用性确认表附件5:生物指示剂检测报告附件6:环氧乙烷灭菌剂检验报告附件7:初始微生物负载检验记录附件8:HQM-系列环氧乙烷灭菌器确认验证报告附件9:环氧乙烷灭菌器运行记录附件10:无菌检验记录附件11:生物指示剂检验记录附件12:成品检验记录附件13:环氧乙烷残留量检验记录1.概述宁波骏马医用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XXXXXXXXXXX将会直接与患者的器官和组织接触,器械以无菌的形式提供给医院。

XXXXXXXXXXX的包装总体分3层,从内向外依次是无菌包装、彩盒包装和瓦楞纸箱包装。

每一个无菌包装中放置一套器械,瓦楞纸箱包装是最终的运输包装。

其中无菌包装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医用聚乙烯薄膜和透析纸。

然后用专用的热封机将封口热封合到一起,形成完整的阻菌屏障。

由于透析纸具有一定的通气性,故EO混合气体可以穿过盖材进入包装内,从而实现杀灭的目地。

2.验证目的通过本次测试,验证XXXXX系列产品采用的热封工艺和EO灭菌工艺,产品能够达到以下标准:a)热封工艺有稳定可重复的输出结果,满足厂内标准;b)在合适的EO灭菌工艺参数下能确保足够的无菌保证水平;c)能可靠的在有效期内处于无菌状态;d)灭菌工艺对产品的使用性能不产生影响;3.相关文件3.1 环氧乙烷灭菌器作业指导书3.2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无菌医疗器械附录4.验证组织职责4.1验证人员职责管理者代表:负责验证方案、验证报告的批准;负责签发验证证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验证报告 1. 0 包装材料和系统的验证 1. 1 包装材料的选择评估内容: 1. 1. 1 包装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评价目的:可供选择的包装材料基本的物理、化学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评价项目:对包装材料进行物理特性(如外观、克重、厚度、透气性、耐水度、撕裂强度等)、化学特性(如薄膜的溶出物指标、 pH 值、氯、硫含量等)的评价。

判定方法:通过确认供应商提供的质量保证书验证。

判定结论: 1. 1. 2 包装材料的毒理学特征评价项目:确认包装材料不应释放出足以损害健康的毒性物质。

评价项目:对包装材料进行细胞毒性试验、皮内反应试验、皮肤致敏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和溶血试验;判定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生物相容性与毒性测试报告验证。

判定结论: 1. 1. 3 包装材料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评价目的:确认包装材料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

评价项目:外观、热封强度、包装完整性。

判定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测试报告验证。

判定结论: 1. 1. 4 包装材料的微生物屏障特性评价目的:确认包装材料对微生物的屏障特性,以确保维持灭菌后产品的无菌性。

评价项目:对灭菌袋(PET/PE 薄膜+医用透析纸包装)进行微生物屏障特性试验。

判定标准:按 ISO11607-1: 2006 附录 C 测定。

判定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微生物阻隔测试报告验证。

判定结论: 1. 1. 5 包装材料与灭菌过程的相适应性 A、灭菌袋的生物负载量验证项目:灭菌袋的生物负载量验证依据:按 GB15980-1995、 GB 7918. 2 试验结论样品编号平行取样总数平均菌数稀释倍数(10-1)结果(cfu/件)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9 10 结论备注 B、灭菌适应性验证项目:无菌性、灭菌袋的热封强度验证依据: ISO11138-2: 1994、EN868-5: 1999 无菌性检测:样品 1 2 3 4 5 6 7 8 9 10 测试结果结论灭菌袋热封强度检测:编号数据灭菌袋灭菌前的热封强度灭菌袋灭菌后的热封强度 1 2 3 4 5 1 2 3 4 5 测试结果结论 1. 1. 6 包装材料与标识系统的相适应性评价目的:包装材料与标签系统在确定的灭菌条件的的适应性。

评价项目: 1) 标签系统在灭菌前应保持完整和清晰; 2) 标签系统不会因灭菌过程而导致难以辨认; 3) 标签系统不会引起墨迹向产品迁移。

验证依据: ISO11607-1: 2006 试验结论分类数据灭菌前灭菌后标签是否完整清晰是否符合规定标签是否清晰墨迹是否迁移测试结果结论 1. 1. 7 包装材料与贮存、运输过程的适合性评价目的:在规定的贮存、运输条件下,验证包装材料是否能保证其特性。

评价项目:灭菌袋封口完整性。

验证依据: GB12085-89 试验结论: 1. 2 稳定性试验 1. 2. 1 加速老化评价目的:灭菌袋在有效期内始终能保持产品的无菌性。

评价项目:抗张强度、延伸率、微生物阻隔能力。

判定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测试报告验证。

判定结论: 1. 2. 2 真实老化评价目的:灭菌袋在有效期内始终能保持产品的无菌性。

评价项目:抗张强度、微生物阻隔能力。

判定方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测试报告验证。

判定结论: 1. 3 提供的信息评价目的:标签、说明书、外包装等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是否能是否能提供规格、批号、有效期、贮存条件、灭菌方式等信息。

评价项目:标签、说明书上的内容及形式验证依据: ISO11607-1: 2006 试验结论类别编号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能否提供规格、批号、贮存条件、灭菌方式等信息 A1~10 B1~10 C1~10 检查结果结论 2. 0 包装过程确认 2. 1 安装鉴定 2. 1. 1 设备确认设备(封口机)确认事项列表项目描述检查结果完成/状态未完成/不需要1 设备是否记录在册 2 确认设备安装处预留有足够的空间用以生产以及维护、调节和清洁等 3检查设备的紧固和松动部件是否安装无4确认主电路开关存在、有标识并运行正常5 确认加热控制器存在、有标识并运行正常 6 确认当电压有一定波动时设备可以运行 7确认仪器操作者已接受相关培训并给出8确认设备能否运行正常 2. 1. 2 人员资格确认项目描述检查结果完成未完成/不需要1 操作员是否满足岗位要求 2 培训记录是否齐全 2. 1. 3 计量器具确认计量器具确认表验证目的:确认设备附属量具和检测仪器均经过校验验证要求:确认设备附属量具和检测仪器均经过校验并在有效期内验证依据: ISO11607-1、 2-2006 序号量具名称量具编号检定单位检定日期结论 1 ○合格○不合格 2 ○合格○不合格 3 ○合格○不合格综合结论: 2. 2 运行确认(OQ) 2. 2. 1 参数优选试验 2. 2. 1.1 参数区域中值确认表评价目的:确认热封参数区域的中值有效性。

评价项目:温度、时间验证依据: EN868-1: 1997 EN868-5: 1999 试验结论检测项目涂胶转移试验热封强度试验包装完整性检测结论样品编号第 1 点值第2 点值第3 点值 1 / / / / 2 / / / / 3 / /4 / /5 / / / /6 / / / / 综合结论 2. 2. 1. 2 参数区域确认表评价目的:确认热封参数的区域。

评价项目:温度、时间验证依据: EN868-1: 1997 EN868-5: 1999 试验方法: 1. 0 通过调整工艺参数的范围设定,寻找合适的失败条件,并重复试验3次,应符合要求。

由于压力维持时间和发热体作用时间之差的变化对过程的输出性能影响不明显,因此,仅仅对温度和发热体维持时间做挑战试验。

2. 0样品制备检测项目数量温度(℃)发热体维持时间(s)压力维持时间与发热体作用时间之差(s)样品编号 1 3 130 3 1 2 3 130 4 1 3 3 135 2 1 4 3 135 3 1 5 3 1354 1 6 3 140 3 1 7 3 140 4 1 8 3 145 3 1 9 3 145 4 1 3. 0 将各组样品进行包装完整性测试。

试验方法见 EN868-1: 1997 附录 F。

试验结论项目编号包装完整性试验结论 1 2 3 1 2 3 4 5 6 7 8 9 综合结论 2. 2. 2 参数确认评价目的:确认热封最佳参数区域在试产阶段的有效性。

评价项目:温度、时间验证依据: EN868-1: 1997EN868-5: 1999 灭菌袋试验样品批号:样品数量:试验结论编号热封性能的剥离测定热封处剥离强度测试包装完整性检测胶转移试验结论 A1~A10 / / / B1~B10 / / / C1~C10 / / / A11~A20 / / / B11~B20 / / / C11~C20 / / / A21~A30 / / / B21~B30 / / / C21~C30 / / / A31~A40 / / / B31 ~B40 / / / C31~C40 / / / 综合结论 2. 3 性能鉴定(PQ) 2. 3. 1 运行试验评价目的:确认热封最佳参数区域在量产中的有效性。

评价项目:温度、时间验证依据: EN868-1: 1997 EN868-5: 1999 灭菌袋试验样品批号:样品数量:试验结论编号热封性能的剥离测定包装完整性检测胶转移试验结论灭菌前灭菌后灭菌前灭菌后灭菌前灭菌后 A11~A20 / / / / B11~B20 / / / /C11~C20 / / / / A21~A30 / / / / B21~B30 / / / / C21~C30 / / / / A31~A40 / / / / B31 ~B40 / / / / C31~C40 / / / / 试验记录 2:编号灭菌前热封剥离强度值(N/15mm)灭菌后热封剥离强度值(N/15mm)结论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C 综合结论: 2. 3.2 加速老化试验 1)纸/塑剥离测定、剥离强度测试、完整性检测、胶转移和盖材撕破检查试验评价目的:灭菌袋在有效期内始终能保持产品的无菌性。

评价项目:纸/塑剥离测定、剥离强度测试、完整性检测、胶转移和盖材撕破检查验证依据:EN868-1: 1997 EN868-5: 1999 灭菌袋试验样品批号:样品数量:试验结论表 1:纸/塑剥离测定、完整性检测、胶转移和盖材撕破检查表编号热封性能的剥离测定包装完整性检测胶转移试验结论灭菌前灭菌后灭菌前灭菌后灭菌前灭菌后A11~A20 / / / / B11~B20 / / / / C11~C20 / / / / A21~A30 / / / / B21~B30 / / / /C21~C30 / / / / A31~A40 / / / / B31 ~B40 / / / / C31~C40 / / / / 结论表 2:热剥离强度测试编号灭菌前热封剥离强度值(N/15mm)灭菌后热封剥离强度值(N/15mm)结论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C 结论 2)无菌性检测试验评价目的:灭菌袋在有效期内始终能保持产品的无菌性。

评价项目:无菌性。

验证依据: ISO11138-2: 1994 灭菌袋试验样品批号:样品数量:试验结论编号灭菌后的培养没灭菌的培养结论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C 结论加速老化试验综合结论: 2. 3. 3 实时老化试验 1)纸/塑剥离测定、剥离强度测试、完整性检测、胶转移和盖材撕破检查试验评价目的:灭菌袋在有效期内始终能保持产品的无菌性。

评价项目:纸/塑剥离测定、剥离强度测试、完整性检测、胶转移和盖材撕破检查验证依据: EN868-1: 1997 EN868-5:1999 灭菌袋试验样品批号:样品数量:试验结论表 1:纸/塑剥离测定、、完整性检测、胶转移和盖材撕破检查表编号热封性能的剥离测定包装完整性检测胶转移试验结论 A4~A6 / / B4~B6 / / C4~C6 / / A7~A9 / / B7 ~B9 / / C7~C9 / / A10~A12 / / B10~B12 / / C10~C12 / / 结论表 2:热剥离强度测试编号热封剥离强度值(N/15mm)结论1-1 1-2 1-3 2-1 2-2 2-3 3-1 3-2 3-3 A1~3 B1~3 C1~3 结论 2)无菌性检测试验评价目的:灭菌袋在有效期内始终能保持产品的无菌性。

评价项目:无菌性。

验证依据: ISO11138-2: 1994 灭菌袋试验样品批号:样品数量:试验结论编号灭菌后的培养结论1 2 3 124h 72h 120h 168h 24h72h120h168h24h72h 120h 168hA B C 结论实时老化综合结论: 3. 0 综合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