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稠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聚丙烯酸钠增稠剂的特性及用途

聚丙烯酸钠增稠剂的特性及用途聚丙烯酸钠增稠剂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具有优异的增稠和流变性能,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聚丙烯酸钠增稠剂的特性、用途、优势以及应用实例,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其特点和价值。
黏度随浓度变化聚丙烯酸钠增稠剂的黏度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在低浓度下,它呈现牛顿流体性质,黏度与剪切速率成正比。
当浓度增加时,聚丙烯酸钠分子链相互交织,形成网状结构,导致黏度迅速增加。
热稳定性好聚丙烯酸钠增稠剂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以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使用。
其热分解温度高于300℃,因此在大多数应用场景中可以保持良好的增稠效果。
抗剪切能力强聚丙烯酸钠增稠剂具有出色的抗剪切能力,可以在高剪切速率下保持稳定的黏度。
这意味着在诸如高速搅拌、泵送和涂布等过程中,其增稠效果仍能保持良好的一致性。
溶解性好聚丙烯酸钠增稠剂可以很好地溶解在水中,形成透明、均一的高黏度溶液。
其溶解速度取决于搅拌时间和温度。
在大多数情况下,搅拌30分钟至1小时即可完全溶解。
聚丙烯酸钠增稠剂在以下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涂料工业在涂料工业中,聚丙烯酸钠增稠剂可以提高涂料的流动性和稳定性,防止涂料在贮存过程中的沉淀和分层。
它还可以增强涂料在施工过程中的涂布效果,提高涂层的平滑度和均匀性。
油墨工业在油墨工业中,聚丙烯酸钠增稠剂可以改善油墨的印刷适性和流动性。
它有助于提高油墨的传递性和附着力,从而改善印刷品质和干燥性能。
聚丙烯酸钠增稠剂还可以提高油墨的耐磨性和耐候性,延长油墨的使用寿命。
洗衣粉工业在洗衣粉工业中,聚丙烯酸钠增稠剂可以增加洗衣粉的粘着性和抗流动性,提高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和易用性。
它有助于使洗衣粉在水中更容易分散,并形成均匀的溶液,使洗涤剂发挥最佳的清洁作用。
化妆品工业在化妆品工业中,聚丙烯酸钠增稠剂主要用于洗发水、沐浴露和护肤品等产品中。
它有助于提高产品的粘稠度和稳定性,防止产品在贮存过程中出现沉淀和分层。
聚丙烯酸钠增稠剂还可以提高产品的滋润性和保湿性能,为消费者提供更舒适的使用体验。
化妆品中的增稠剂研究与应用

化妆品中的增稠剂研究与应用化妆品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不同类型的化妆品具有不同的质地和使用感受。
其中,增稠剂作为化妆品中的重要成分之一,起到了调整产品质地和使用体验的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化妆品中增稠剂的研究与应用。
一、增稠剂的定义和分类增稠剂,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增加化妆品的粘稠度和黏性的物质。
它能够改变产品的流动性和延展性,使其更易于使用和涂抹。
根据其来源和性质的不同,增稠剂可以被分为天然增稠剂和合成增稠剂两大类。
1. 天然增稠剂天然增稠剂是从天然植物、动物或矿物中提取得到的物质。
常见的天然增稠剂包括藻酸钠、黄原胶、海藻提取物等。
这些增稠剂不仅可以有效增加化妆品的黏性,还具有一定的保湿效果,能够滋润肌肤。
2. 合成增稠剂合成增稠剂是通过化学方法合成得到的物质,常见的合成增稠剂有丙烯酸酯类、硅油类等。
与天然增稠剂相比,合成增稠剂的稳定性更好,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良,以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
二、增稠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增稠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各个类型的产品。
下面将分别从乳液、面膜和口红三个方面探讨增稠剂的具体应用。
1. 乳液乳液是一种水油乳状的化妆品,通常用于面部和身体的护理。
增稠剂在乳液中的应用可以使其质地更加柔软细腻,易于推开和吸收。
常用的增稠剂有黄原胶和羟乙基纤维素等,它们能够增加乳液的黏性和稠度,使其更适合于保湿和滋润肌肤。
2. 面膜面膜作为一种常见的护肤品,具有深层滋润和修复肌肤的功效。
增稠剂在面膜中的应用能够使其质地更加均匀和稠密,使面膜能够更好地贴合肌肤并释放有效成分。
常见的增稠剂有藻酸钠和丙烯酸酯类物质,它们能够增加面膜的黏性和粘稠度,以提高面膜的使用效果。
3. 口红口红是化妆品中非常常见的一种产品,用于唇部的装饰和保护。
增稠剂在口红中的应用能够使其质地更加柔软和顺滑,使涂抹更加均匀和持久。
常用的增稠剂有硬脂酸、丙烯酸酯类物质等,它们能够增加口红的黏性和粘稠度,以实现更好的上妆效果。
壬二酰二甘氨酸钾 化妆品用途

壬二酰二甘氨酸钾是一种化妆品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中。
它具有多种用途,可以改善皮肤质地,增加产品稠度,提高产品的吸附性能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其在化妆品中的用途。
1. 调理肌肤质地壬二酰二甘氨酸钾具有优良的保湿性能,能够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水分流失,改善肌肤干燥、粗糙等问题,使肌肤变得柔滑细腻。
在乳液、面霜、护肤乳等护肤品中被广泛添加,起到保湿滋润的作用,使肌肤保持水润和光滑。
2. 增稠剂壬二酰二甘氨酸钾在化妆品中还常用作增稠剂,可使乳液、霜类化妆品增加稠度和粘稠度,改善其质地和触感,让产品更易涂抹、更易吸收。
增稠剂还能增加产品的附着性,使其更加持久,并具有更好的滋润效果。
3. 乳化剂壬二酰二甘氨酸钾在化妆品中还可用作乳化剂,能够有效将油性和水性成分均匀地分散在一起,增加产品的稳定性和均匀性,使产品更易涂抹、更易吸收,并且具有更好的触感和滋润效果。
壬二酰二甘氨酸钾在化妆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改善肌肤质地,增加产品的稠度和粘稠度,提高产品的吸附性能,还可以使产品更易涂抹、更易吸收,并具有更好的滋润效果。
它被广泛应用于护肤品、彩妆品等化妆品中,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体验。
当今社会,化妆品市场已经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各种各样的护肤品、彩妆品层出不穷,壬二酰二甘氨酸钾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化妆品原料,在这个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使用化妆品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关注化妆品的质地、保湿性能、附着性以及触感等方面的特点。
而壬二酰二甘氨酸钾的加入,能够有效地改善化妆品的性能,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4. 提升产品稳定性壬二酰二甘氨酸钾具有优异的乳化性能,能够帮助化妆品中的油性和水性成分均匀地混合在一起,从而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这种稳定性不仅能够延长化妆品的保质期,还能够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保持其原有的质地和效果。
5. 减轻肌肤刺激壬二酰二甘氨酸钾作为一种温和的化妆品原料,对肌肤的刺激性较小,适合各种肤质的人裙使用。
增稠剂的作用

增稠剂的作用增稠剂是一种能够增加物质粘度和黏稠性的添加剂。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制药、建筑、油漆等行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食品工业中,增稠剂被用来改善食品的质地和口感。
其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黏稠度,使其更加浓稠,增加口感的层次感和乳化性。
例如,在酱料制作过程中,增稠剂可以使酱料更加浓厚,提高其涂抹性和包裹性。
在奶制品加工中,增稠剂可以使牛奶、酸奶、冰淇淋等更加顺滑、浓稠,提升口感。
在化妆品领域中,增稠剂被广泛用作乳化剂、稠化剂和凝胶剂。
它们可以使化妆品更加稠密,提高其粘附性和延展性。
举个例子,增稠剂在乳液中能够使其更容易涂抹于皮肤表面,并且具有较长时间的保湿效果。
在某些化妆品中,增稠剂还可以起到调节荧光和光泽的作用,使皮肤显得更加光滑和亮丽。
在制药工业中,增稠剂也是不可或缺的。
它们被用来制造口服液、糖浆、注射液等药物剂型。
增稠剂的主要作用是使药物剂型具有合适的黏稠度,在药物的制备、贮存和使用过程中,使其易于流动和搅拌。
同时,增稠剂也可以起到保护药物的作用,防止药物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质量变化。
在建筑领域中,增稠剂常用于油漆、涂料和胶水的制造。
它们可以提高这些材料的粘度和附着力,使其更容易涂刷和固化。
添加增稠剂后的油漆和涂料可以更好地附着于墙面、木材和金属表面,提供更长久的保护效果。
总的来说,增稠剂在各个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能够改善产品的质地和性能,提高产品的使用体验和附加值。
然而,使用增稠剂也需要谨慎,因为过量或不合适的使用可能会影响产品的品质和健康安全。
因此,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应的规定和标准,确保增稠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聚醚多元醇增稠剂

聚醚多元醇增稠剂聚醚多元醇增稠剂是一种常用的增稠剂,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从定义、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介绍聚醚多元醇增稠剂的相关知识。
一、定义聚醚多元醇增稠剂是一种由聚醚多元醇制成的增稠剂,其主要作用是增加液体的粘度和黏度,从而改变物质的流动性能。
聚醚多元醇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分子量和粘度。
二、原理聚醚多元醇增稠剂的增稠原理主要有两种:物理增稠和化学增稠。
物理增稠是通过聚醚多元醇分子链的交联、缠绕和扩展作用,使液体分子间的间隙减小,从而增加液体的黏度。
化学增稠是通过聚醚多元醇与液体中的其他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从而改变液体的流变性质。
三、应用聚醚多元醇增稠剂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化妆品、涂料、胶粘剂、油墨、塑料等。
在化妆品中,聚醚多元醇增稠剂可以增加乳液的稠度,提高产品的质感和延展性。
在涂料和胶粘剂中,聚醚多元醇增稠剂可以增加涂料和胶粘剂的粘度,提高涂层的平整度和附着力。
在油墨和塑料中,聚醚多元醇增稠剂可以改善油墨和塑料的流动性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加工性能。
四、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产品性能要求的提高,聚醚多元醇增稠剂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目前,聚醚多元醇增稠剂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开发更高性能的聚醚多元醇增稠剂,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其次,探索新的应用领域,如纳米材料、生物医药等;最后,提高聚醚多元醇增稠剂的环保性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聚醚多元醇增稠剂是一种常用的增稠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了解其定义、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聚醚多元醇增稠剂,并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化妆品中的增稠剂种类与性能评估

化妆品中的增稠剂种类与性能评估化妆品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化妆品中的增稠剂在产品研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增稠剂可以增加化妆品的粘度和黏稠度,提升产品的质感和使用体验。
本文将探讨化妆品中常见的增稠剂种类以及对其性能进行评估。
一、常见增稠剂种类1. 硅胶硅胶是一种常见的增稠剂,它具有良好的温度耐受性、透明度和稳定性。
硅胶可以增加化妆品的黏稠度,使得产品更容易吸附在皮肤上,并且具有良好的润滑性。
常见的硅胶包括二甲基硅烷基二氧化硅和三甲基硅氧烷等。
但是硅胶增稠剂使用过多可能会导致产品过于黏稠,影响使用体验。
2. 羟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是一种来源于天然纤维素的增稠剂。
它具有较好的增稠效果,并且可以提高化妆品的透明度和黏附性。
羟乙基纤维素还可以提供保湿效果,使得产品更加滋润。
然而,过量的羟乙基纤维素会导致产品变得凝胶状,不易推开。
3. 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增稠效果和渗透性。
它可以增加乳液类产品的粘稠度,提升产品的稳定性和保湿效果。
聚丙烯酰胺的使用量要适度,过多可能会导致产品产生粘腻感。
二、增稠剂性能评估1. 黏度黏度是评估化妆品增稠剂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测量化妆品的黏度可以了解增稠剂对产品黏稠度的影响程度。
黏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感受和使用效果。
2. 透明度透明度是评估化妆品质感的关键因素之一。
透明的化妆品更容易被皮肤吸收和吸附,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因此,增稠剂对化妆品透明度的影响需要被重视。
3. 稳定性稳定性是评估化妆品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增稠剂对化妆品稳定性的影响需要被充分考虑,避免产品在存储和使用过程中发生分离、凝胶化或变质等问题。
4. 使用感受使用感受是评估化妆品产品的用户体验的因素之一。
增稠剂应当能够提升产品的质感,使得化妆品更容易推开、涂抹和吸收,并且不给皮肤带来不适感。
综上所述,化妆品中的增稠剂能够提升产品的黏稠度、质感和稳定性。
常见的增稠剂种类包括硅胶、羟乙基纤维素和聚丙烯酰胺等。
陶氏化学2020增稠剂

陶氏化学2020增稠剂陶氏化学是全球领先的化学品公司之一,拥有广泛的产品线,其中包括增稠剂。
增稠剂是一种能够增加液体粘度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和消费品中。
我们来了解一下增稠剂的基本原理。
增稠剂的作用是通过改变液体的流动性质,使其变得更加浓稠。
这是通过增加液体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来实现的。
当增稠剂添加到液体中时,它会与液体中的分子相互作用,形成一种网状结构,从而增加液体的粘度。
陶氏化学的2020增稠剂是一种先进的增稠剂产品,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具有良好的增稠效果。
通过适量添加2020增稠剂,可以显著提高液体的粘度,使其更适合特定的应用需求。
其次,该增稠剂具有优异的稳定性。
无论在高温、低温还是其他恶劣环境条件下,2020增稠剂都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不会发生分解或失效。
除了以上优点,陶氏化学的2020增稠剂还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首先,它常被用作涂料和油漆中的增稠剂。
在涂料和油漆制造过程中,添加适量的2020增稠剂可以改善涂料和油漆的涂刷性能,使其更易于涂刷和涂覆,同时还能提高涂层的附着力和耐久性。
2020增稠剂还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中。
在化妆品制造过程中,增稠剂可以使化妆品的质地更加浓稠,增加其在皮肤上的停留时间,从而增强其效果。
同时,增稠剂还可以改善化妆品的稳定性,延长其保质期。
除此之外,2020增稠剂还被广泛用于食品和饮料工业中。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增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质感和口感,使其更加丰富和可口。
例如,在冰淇淋制造过程中,添加适量的2020增稠剂可以使冰淇淋更加柔滑细腻,增加其口感的层次感。
总的来说,陶氏化学的2020增稠剂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增稠剂产品,具有良好的增稠效果和稳定性。
它广泛应用于涂料和油漆、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食品和饮料等领域,为这些产品提供了增加粘度和改善质感的功能。
通过使用陶氏化学的2020增稠剂,企业和消费者可以获得更好的产品质量和使用体验。
水性增稠剂作用及使用方法

水性增稠剂作用及使用方法水性增稠剂是一种可以在水中增加粘度的化学物质。
它在各种应用中广泛使用,包括涂料、胶水、油墨、纸浆、食品、化妆品等。
水性增稠剂可以提高产品的黏稠度和流变性能,改善产品的悬浊性和均匀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性增稠剂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一、水性增稠剂的作用1.增加粘度:水性增稠剂可以在液体中形成结构化网络,增加其黏稠度。
这种增稠作用可以使液体更易于涂覆和悬浮颗粒物质,提高产品的流动性和涂布性能。
2.增加润滑性:水性增稠剂可以减少颗粒物质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产品的润滑性。
这对于涂料、墨水等需要流动性的产品尤为重要,可以减少涂层的斑块和不均匀现象。
3.改善悬浊性:水性增稠剂可以帮助悬浮颗粒物质固定在液体中,防止其沉淀。
这对于沉淀物较多的液体,如胶水、墨水等非常有效,可以保持产品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4.调节流变性:水性增稠剂可以改变液体的流变性质,使其具有所需的黏度和流动性。
根据产品的不同要求,可以通过添加不同类型和浓度的水性增稠剂来调节产品的流变性能。
二、水性增稠剂的使用方法1.选择合适的增稠剂:不同的水性液体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增稠剂。
根据产品的要求,需根据增稠剂的水溶度、增稠效果、耐候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增稠剂。
2.控制使用浓度:增稠剂的使用浓度是个关键因素。
低浓度增加剂会导致增稠效果不明显,高浓度增加剂则会影响产品的流动性和涂布性能。
需根据产品要求和试验结果来调节增稠剂的使用浓度。
3.加入方式:增稠剂的加入方式取决于产品的特性。
一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加入,即预溶液加入和直接加入。
预溶液加入适用于加入液体之前,提前将增稠剂与水混合,形成溶液;直接加入则适用于液体中已有其他成分存在的情况。
4.充分搅拌:增稠剂的充分搅拌是保证增稠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增稠剂加入液体后,需进行充分的搅拌,以保证增稠剂能够均匀分散在液体中。
5.调整PH值:水性增稠剂在不同PH值下的增稠效果可能不同。
根据产品的需要,可以通过调节PH值来改变增稠剂的增稠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稠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1增稠剂分述能够作为增稠剂的物质很多,从相对分子质量看有低分子增
稠剂,也有高分子增稠剂;从功能团来看有电解质类、醇类、酰胺类、羧酸类
和酯类等等。
下面按化妆品原料的分类方法对增稠剂进行分类,表l列出了目
前使用的增稠剂。
1.1低分子增稠剂1.1.1无机盐类用无机盐来做增稠剂的体
系一般是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体系,最常用的无机盐增稠剂是氯化钠,增稠效果
明显。
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形成胶束,电解质的存在使胶束的缔合数增加,
导致球形胶束向棒状胶束转化,使运动阻力增大,从而使体系的黏稠度增加。
但当电解质过量时会影响胶束结构,降低运动阻力,从而使体系黏稠度降低,
这就是所说的"盐析"。
因此电解质加入量一般质量分数为1%-2%,而且和其他
类型的增稠剂共同作用,使体系更加稳定。
1.1.2脂肪醇、脂肪酸类脂肪醇、
脂肪酸是带极性的有机物,有文章把它们看成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因为它们
既有亲油基团,又有亲水基团。
少量的该类有机物的存在对表面活性剂的表面
张力、omc及其他性质有显著影响,其作用大小是随碳链加长而增大,一般来
说呈线,陛变化关系。
其作用原理是脂肪醇、脂肪酸能插入(参加)表面活性剂
胶团,促进胶团的形成,同时由于该极性有机物与表面活性剂的分子间有强烈
的相互作用(碳氢链间的疏水作用加极性头间的氢键结合),使两分子在表面上
定向排列得很紧密,大大改变了表面活性剂胶束性质,达到增稠的效果。
1.1.3表面活性剂类1.1.3.1烷醇酰胺类最常用的是椰油二乙醇酰胺。
烷醇酰胺能与
电解质相容共同进行增稠并且能达到最佳效果。
烷醇酰胺增稠的机理是与阴离
子表面活性剂胶束相互作用,形成非牛顿流体。
各种不同的烷醇酰胺在性能上
有很大差异,而且单独使用与复配使用其效果也不同,有文章报道了不同烷醇
酰胺的增稠及泡沫性能。
近来报道烷醇酰胺制成化妆品时有产生致癌物质亚硝
胺的潜在危害。
烷醇酰胺的杂质中有游离胺,它是亚硝胺的潜在来源。
目前个
人护理品工业对是否在化妆品中禁用烷醇酰胺还没有官方意见。
1.1.3.2醚类
在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ES)为主活性物的配方中,一般仅用无机盐即能调成合适的黏度。
研究表明这是由于AES中含有未硫酸化的脂肪醇乙氧基化物,对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增稠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深入研究发现:对平均乙氧基化
度约为3EO或10EO时起最佳作用。
另外脂肪醇乙氧基化物的增稠效果与其产物中所含未反应的醇及同系物的分布宽窄有很大关系。
同系物的分布较宽时产品
增稠效果较差,愈是窄的同系物分布,可得到愈大的增稠效果。
1.1.3.3酯类最普通使用的增稠剂是酯类。
最近国外又报道了PEG-8PPG-3二异硬脂酸酯、PEG-90二异硬脂酸酯和PEG-8PPG-3二月桂酸酯。
这类增稠剂属于非离子增稠剂,主要用于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体系中。
这类增稠剂不容易水解,在宽的pH和温度范围内黏度稳定。
目前最常用的是PEG-150二硬脂酸酯。
用来作为增稠剂的酯类,一般相对分子质量都较大,因此具有一些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能。
增稠机理是由于在水相中形成三维水化网络,从而将表面活性剂胶束包含进去造成的。
此类化合物除了在化妆品中用作增稠剂外,还可以作为润肤剂和保湿剂。
1.1.3.4氧化胺氧化胺是一种有极性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特征表现为:在水溶液中,由于溶液的pH值的不同,它显示出非离子性,也可以显示强离子性质。
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即pH大于或等于7时,氧化胺在水溶液中以不电离的水化物存在,显示非离子性。
在酸性溶液中,它显示弱的阳离子性,当溶液pH小于3时,氧化胺的阳离子性尤为明显,因此它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与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和两性离子等表面活性剂很好配伍并显示协同效应。
氧化胺是有效的增稠剂,当pH为6.4-7.5时,烷基二甲基氧化胺可使复配物黏度达13.5Pa.s-18Pa.s,而烷基酰胺丙基二甲基氧化胺可使复配物黏度达34Pa.s-49Pa.s,后者加入食盐也不会降低黏度。
1.1.3.5其他少数甜菜碱和皂类也能作增稠剂(见表1),其增稠机理和其他小分子的作用类似,都是通过与表面活性胶束相互作用达到增稠的效果。
皂类可用于棒状化妆品中的增稠,甜菜碱主要用于表面活性剂水体系中。
1.2水溶性高分子增稠剂许多高分子增稠剂增稠的体系不受溶液的pH值或电解质浓度的影响。
另外,高分子增稠剂需较少的量就能达到所需要的黏稠度,比如一个产品需要表面活性剂增稠剂如椰油二乙醇酰胺的质量分数3.0%,达到同样的效果仅需纤维素聚合物0.5%即可。
大部分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在化妆晶工业不但用来作增稠剂,而且用来作悬浮剂、分散剂和定型剂等。
1.
2.1纤维素类纤维素类在水基体系中是一类非常有效的增稠剂,广泛应用于化妆品的各种领域。
纤维素是天然有机物,它含有重复的葡萄糖苷单元,每个葡萄糖苷单元含有3个羟基,通过这些羟基可以形成各种各样的衍生物。
纤维素类增稠剂通过水合膨胀的长链而增稠,纤维素增稠的体系表现明显的假塑性流变形态。
使用量一般质量分数为1%左右。
1.2.2聚丙烯酸类聚丙烯酸类增稠剂自1953年Coodrich公司将Carbomer934引入市场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了,现在这系列增稠剂已经有了更多的选择(见表1)。
聚丙烯酸类增稠剂的增稠机理有2种,即中和增稠与氢键结合增稠。
中和增稠是将酸性的
聚丙烯酸类增稠剂中和,使其分子离子化并沿着聚合物的主链产生负电荷,同
性电荷之间的相斥促使分子伸直张开形成网状结构达到增稠效果;氢键结合增
稠是聚丙烯酸类增稠剂先与水结合形成水合分子,再与质量分数为10%-20%的
羟基给予体(如具有5个或以上乙氧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结合,使其卷曲的
分子在含水系统中解开形成网状结构达到增稠效果。
不同的pH值、不同的中和剂以及可溶性盐的存在对该增稠体系的黏度有较大影响,pH值小于5时,pH值增大黏度升高;pH值在5-10黏度几乎不变;但随着pH值继续升高,增稠效率
又要下降。
一价离子只降低体系的增稠效率,二价或三价离子不但能使体系变稀,而且当含量足够时会产生不溶性沉淀物。
1.2.3天然胶及其改性物天然胶
主要有胶原蛋白类和聚多糖类,但是作为增稠剂的天然胶主要是聚多糖类。
增
稠机理是通过聚多糖中糖单元含有3个羟基与水分子相互作用形成三维水化网
络结构,从而达到增稠的效果。
它们的水溶液的流变形态大部分是非牛顿流体,但也有些稀溶液的流变特性接近牛顿流体。
它们的增稠效果一般与体系的pH值、温度、浓度和其他溶质的存在有较大关系,这是一类非常有效的增稠剂,一般
用量为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