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发明小创造方法大全.doc

合集下载

科学小发明制作方法

科学小发明制作方法

科学小发明制作方法1.电池驱动的小风车材料:塑料袋、剪刀、铅笔、夹子、直流电动机、电线、螺母、电池盒、电池制作步骤:1)使用剪刀将塑料袋剪成一个50x50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将其对角线对折,形成三角形。

2)将剪刀放在三角形的底部,按直角把角裁掉,这样就得到了一个类似风车的形状。

3)将夹子固定在铅笔上,然后将铅笔插入正方形的顶点。

4)将直流电动机插入螺栓中,然后将螺母拧紧。

5)将电线的一端连接到直流电动机,另一端连接到电池盒。

6)将电池放入电池盒中,然后打开开关,风车就会开始旋转。

2.气球车材料:塑料瓶、气球、吸管、轮子、胶带制作步骤:1)将气球用嘴吹气,然后使用吸管将气球的一端封住。

2)将塑料瓶按照自己喜欢的形状剪裁,形成车身。

3)在车身两侧的底部用胶带固定轮子。

4)将吸管插入塑料瓶的顶部,固定好。

5)将气球的另一端连接到吸管上。

6)放开气球封口的吸管,气球会将车子向前推动。

3.自制太阳能热水器材料:铁罐、黑色喷漆、透明塑料薄膜、胶带、刀、电热器、水管制作步骤:1)将铁罐空洗干净,确保没有残留物。

2)在铁罐内部涂上黑色喷漆,增加吸热能力。

3)将透明塑料薄膜固定在铁罐的顶部,用胶带固定好。

4)将电热器插入铁罐的一侧,确保接触到塑料薄膜。

5)将水管连接到电热器的出水口和入水口上。

6)将太阳能热水器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太阳能会使铁罐内的空气温度升高,从而加热水管内的水。

4.自制手摇发电机材料:塑料瓶、铁钉、电动机、电线、LED灯、胶带、螺丝刀制作步骤:1)将塑料瓶剪去顶部和底部,形成中空的筒状结构。

2)将铁钉插入塑料瓶的底部,然后用胶带将其紧固。

3)将电动机插入塑料瓶的顶部,固定好。

4)将电线的一端连接到电动机,另一端连接到LED灯。

5)用螺丝刀手摇电动机,电动机的旋转将产生电能,从而点亮LED 灯。

上述只是一些简单的科学小发明制作方法,通过发挥创造力和使用简单的材料和设备,我们可以制作出更多有用的小工具。

科学小发明小创造方法大全

科学小发明小创造方法大全

小发明、小创造方法大‎全1、加一加什么叫‎做“加一加”呢?我们在搞创造‎发明时可以这‎样想:在这中东西上‎添加些什么或‎把这件东西跟‎其他东西组合‎在一起,行不行?这件东西加长‎,加高,加厚一些可以‎吗?‎“加一加”后会变成什么‎新东西?这新东西有哪‎些用途?我们在搞发明‎创造时,就要把无意的‎“加一加”变为有意的“加一加”。

我们学习中常‎用的文具许多‎就是“加一加”的产物。

如“铅笔+橡皮”就成了橡皮头‎铅笔。

在圆珠笔杆上‎加上裁纸刀,可以随手把写‎好的纸条裁下‎来。

在圆珠笔杆上‎加上小木梳,外出旅行的人‎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把3分钟颜色‎的笔芯装在一‎个笔杆中,就成了三色圆‎珠笔,在写字时可随‎时选用不同颜‎色。

最近,文具店里出售‎的一种集钢笔‎,圆珠笔和改正‎液于一体的多‎用笔也是“加一加”而成的。

还有如在卷笔‎刀加上小镜子‎、橡皮、小毛刷和成放‎木屑的小盒子‎,就成了一种深‎受小学生欢迎‎的多用卷笔刀‎了。

家用电器中运‎用了“加一加”的例子则更多‎。

如:收音机+录音机+放音机+选曲电脑=多功能收录机‎电话+录音机=录音电话锅子‎+电炉=电暖锅许多多‎功能与裙子加‎在一起,就成了女孩子‎们夏天爱穿的‎连衣裙:把帽子与衣服‎加在一起,就是流行的新‎颖风衣。

当前流行的组‎合家具,就是许多单件‎家具相加。

当然它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巧妙地组‎合。

组合家具美观‎、实用、又充分地利用‎房间的空间。

在少年儿童的‎小发明、小创造活动中‎,同学也运用了‎“加一加”这把金钥匙打‎开了一扇扇创‎造之门。

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在他日‎常使用的钢笔‎杆上贴上日历‎,成了日历钢笔‎。

它既可以写字‎,又可以查日期‎,写起日期来可‎用得上了。

有一个一年级‎的小同学在垫‎板的一边刻上‎厘米刻度,等于在垫板上‎加上一把尺,可以一物两用‎。

有一个三年级‎的小同学把圆‎珠笔的笔杆做‎成伸缩的,拉长后就成了‎教棒。

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看到妈‎妈给小弟弟喂‎牛奶时,怕烫着小弟弟‎,先尝一尝试试‎温度。

初中科技小发明制作方法大全

初中科技小发明制作方法大全

初中科技小发明制作方法大全1.智能手电筒:材料:手电筒、LED灯、电路板、电源、开关、电缆等。

制作方法:将手电筒拆开,将LED灯接入电路板,然后连接电源和开关。

最后将电路板装入手电筒内,重新组装好即可。

2.智能垃圾桶:材料:垃圾桶、红外传感器、电源、电机等。

制作方法:将红外传感器安装在垃圾桶的上方,然后连接电源和电机。

当有垃圾靠近时,红外传感器会检测到并触发电机,将垃圾自动吸入垃圾桶内。

3.智能温度计:材料:温度传感器、显示屏、电路板、电源等。

制作方法:将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电路板上,并连接显示屏和电源。

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环境温度时,会将数据显示在显示屏上。

4.智能植物水壶:材料:水壶、电路板、电源、土壤湿度传感器、水泵等。

制作方法:将土壤湿度传感器安装在电路板上,并连接电源和水泵。

当土壤湿度传感器检测到植物需要浇水时,水泵会自动将水送入水壶,使植物得到足够的水分。

5.智能门铃:材料:门铃、摄像头、电源、无线模块等。

制作方法:将摄像头安装在门铃上,并连接电源和无线模块。

当有人按门铃时,摄像头会自动拍摄照片或录制视频,并通过无线模块发送到手机上。

6.智能手表:材料:手表、显示屏、电路板、电源等。

制作方法:将显示屏安装在手表上,并连接电路板和电源。

通过编程,可以在手表上显示时间、天气信息等,并可以连接手机进行通讯和互动。

7.智能洗衣机:材料:洗衣机、电路板、电源、水位传感器、电机等。

制作方法:将水位传感器安装在洗衣机内部,并连接电路板、电源和电机。

当水位传感器检测到水位不足时,电机会自动调节加水量。

8.智能学习机器人:材料:机器人底盘、传感器、电路板、电源等。

制作方法:将传感器安装在机器人底盘上,并连接电路板和电源。

通过编程,可以使机器人能够识别物体、回答问题等,并进行语音交互。

这些仅是初中科技小发明的一些例子,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兴趣,可以进行各种创意和改进。

制作时要注意安全,并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

同时也可以向老师或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和指导,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科技类小发明

科技类小发明

科技类小发明
1.自动浇水器
2.太阳能手机充电器
3.磁悬浮地球仪
4.便携式风力发电机
5.液压机械手
6.简易电磁铁
7.无线充电器
8.智能温控风扇
9.便携式投影仪
10.液体密度计
11.简易显微镜
12.静电吸尘器
13.简易指南针
14.智能节能插座
15.便携式太阳能灯
16.简易温度计
17.智能防丢器
18.便携式天气预报器
19.智能门锁
20.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21.智能垃圾桶
22.智能照明系统
23.简易风力发电模型
24.智能温湿度计
25.便携式蓝牙音箱
26.简易天文观测仪
27.智能宠物喂食器
28.太阳能迷你风扇
29.手摇发电灯
30.纸制桥梁模型
31.简易机器人
32.LED夜灯
33.简易太阳能车
34.自制热气球。

科学小发明小创造方法大全

科学小发明小创造方法大全

科学小发明小创造方法大全一、观察与发现1.便利的充电方式观察发现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电池充电时间长、使用不便的问题。

通过创新思维,设计了一种便携式充电器,无需插座,只需将充电器贴近电子设备,即可自动将电能输送给设备。

2.智能窗帘观察发现家中的窗帘需要手动操作,不便实用。

通过创新思维,设计了一种智能窗帘系统,可以根据室内温度、光线等环境因素自动调节窗帘的打开和关闭,提高使用舒适度。

二、分析与总结在发现问题后,需要进行问题的分析和总结,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1.空调节能分析发现空调在使用过程中能量消耗较大。

通过分析发现,空调从室外吸热,如果能利用这部分热能,就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因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空调设计,可以将室外的热能利用起来,从而减少能量的消耗。

2.环保水龙头分析发现传统水龙头使用时,水量难以控制,容易造成浪费。

通过总结发现,很多情况下,人们只需要一定的水量,而不需要一直开启水龙头。

因此设计了一种环保水龙头,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调节水流大小,避免浪费。

三、创新与实现在进行问题分析之后,需要进行创新和实践,即通过新的思路和方法,设计和制造出能够解决问题的小发明。

1.智能家居系统创新思维和科技手段的结合,设计了一套智能家居系统,通过手机APP控制,实现室内温度、照明、安全等方面的自动调节,提高家居生活便利性和舒适性。

2.智能垃圾桶通过创新思维,设计了一种智能垃圾桶,可以根据垃圾大小和种类自动分类和压缩垃圾,并通过传感器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提高垃圾分类和处理效率。

四、测试与改进在实践过程中,需要进行测试和改进,不断优化小发明的性能和功能,以确保其达到最佳效果。

1.太阳能充电器通过实践发现,传统的太阳能充电器在低光照条件下效果不佳。

通过测试发现,使用光导技术,可以将太阳能吸收板和电子设备隔离,提高光照条件下的充电效率,进一步改进了太阳能充电器的性能。

2.改善雨伞设计通过测试发现,传统雨伞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翻转和被风吹开,使用不方便。

科技小发明小创造方法

科技小发明小创造方法

科技小发明小创造方法
一、助力车
助力车是一种新型的出行工具,它在外形上像是一辆自行车,但实际
上它的电动机有更大的动力,使得在坡上的行驶变得更加容易,也更有效率。

它的控制方式也有所不同,在助力车上有一个控制开关,可以调“助力”档位,调节有多大的人力可以辅助行走。

此外,还有一个USB接口,
可以为助力车充电,可以更长时间行驶,更省力。

助力车有多种车型,一般分为小车、中车、大车三种。

小车是最适合
折叠的,最小的尺寸是1.2米,重量大约10千克,可折叠后放入包里方
便携带;中等车一般有20英寸轮胎,重量大约16千克,已经足够抗震舒适;大车一般重量20多千克,有26英寸轮胎,抗震性和舒适性更好,由
于体积大,不利于折叠,只适合长途行驶的使用。

助力车有不少优点:首先它有较大的动力,可以帮助行驶,减轻负重;其次助力车有USB接口,可以为其充电,行驶距离更远;再次,助力车的
折叠设计则是非常实用,设计紧凑,方便携带;最后,它的车轮设计也是
非常出色,有效的抗震性能,更安全更舒适。

助力车尤其适合于山地行驶,上坡状态下还可以利用它的动力,使得
行驶变的更加轻松,尤其是长距离骑行的时候。

在家可以做的科学小发明

在家可以做的科学小发明

在家可以做的科学小发明1、熔岩灯材料:油、水,透明瓶、色素、泡腾片实验步骤:把油和水(比例约为1:4)倒入杯子中,等它分层。

滴入几滴色素,加入泡腾片。

原理:放入水中的泡腾片迅速瓦解,产生大量二氧化碳。

气泡夹着色素和水冲到水面,看起来好像岩浆喷射一样,十分神奇又有趣。

发散思维:把油换成其他可以不溶于水的液体,看看是否同样可行。

2、大米跳舞材料:小苏打,色素,白醋,米粒,水参考步骤:装半杯水,加点色素,加入小苏打并搅拌均匀,杯中加少量米(可以看见米会沉底),再加入白醋。

实验现象:杯里冒出好多气泡,米粒也浮浮沉沉,像跳舞一样。

原理:小苏打和醋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泡。

随着气泡附着在大米表面,米粒随之上升;一旦它到达水面,气体释放后,大米又下沉。

发散思维:把米改成其他材料(例如小米、豆子)试试;尝试不同比例的醋或小苏打。

3、气球火箭材料:气球,吸管,胶带,绳子实验步骤:取一根长绳子穿过一截吸管,系在相隔较远的两个凳子上。

把气球吹大,打个活结后,将气球粘在吸管上。

现在释放气球,可以看见气球飞速向前冲。

原理:气球用了空气作为动力,像火箭一样发射了出去。

发散思维:可以用什么物件代替气球也可以完成试验。

4、调皮的胡椒粉材料:胡椒粉,水,棉签,肥皂水(洗涤剂)实验步骤:在一碗水里撒上胡椒粉。

将棉签蘸上洗涤剂或肥皂水后,点在水中央,可以看见胡椒粉发散开去。

原理:胡椒粉浮在水面上受到表面张力作用,洗涤剂则减小了水的表面张力,从而改变了胡椒粉的受力平衡状态,胡椒粉远离逃散开去。

5、鸡蛋吸进瓶子里材料:瓶子,熟鸡蛋,火柴实验步骤:取一个瓶口小于鸡蛋的瓶子,点燃一根火柴丢入瓶内,然后将剥壳的熟鸡蛋丢入瓶中。

可以看见鸡蛋自动被吸入了瓶内。

原理:随着燃烧殆尽,瓶中空气冷却,气压下降。

瓶子内外的气压差将鸡蛋挤入瓶中。

发散思维:想想怎么把瓶中的鸡蛋又重新“捞”出来呢?6、画个小人,倒上水,小人竟然“复活”了材料:白板笔,自来水实验步骤:普通的自来水,热的凉的无所谓。

关于生活的科学小发明

关于生活的科学小发明

关于生活的科学小发明
1. 智能花盆:这个小发明可以根据植物的需求自动浇水和提供适当的光照。

它可以使用传感器来检测土壤湿度和光照水平,并通过连接的设备或应用程序发送通知。

2. 太阳能充电器:利用太阳能为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电子设备充电。

这种小发明通常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充电电路,可以在户外或阳光充足的地方方便地充电。

3. 自动照明开关:这个小发明可以根据环境光线的亮度自动开关灯光。

它使用光敏传感器来检测光线水平,并在需要时自动打开或关闭灯光,节省能源。

4. 食物保鲜器:通过使用特殊的材料或技术来延长食物的保鲜期。

它可以控制温度、湿度和氧气含量,减缓食物的腐烂过程。

5. 智能门锁:这种小发明使用无线技术(如蓝牙或Wi-Fi)允许你通过手机或其他设备远程控制门锁。

它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小发明、小创造方法大全1、加一加什么叫做“加一加”呢?我们在搞创造发明时可以这样想:在这中东西上添加些什么或把这件东西跟其他东西组合在一起,行不行 ?这件东西加长 ,加高 , 加厚一些可以吗 ? “加一加”后会变成什么新东西 ?这新东西有哪些用途 ?我们在搞发明创造时,就要把无意的“加一加”变为有意的“加一加”。

我们学习中常用的文具许多就是“加一加”的产物。

如“铅笔 + 橡皮”就成了橡皮头铅笔。

在圆珠笔杆上加上裁纸刀,可以随手把写好的纸条裁下来。

在圆珠笔杆上加上小木梳,外出旅行的人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把3分钟颜色的笔芯装在一个笔杆中,就成了三色圆珠笔,在写字时可随时选用不同颜色。

最近,文具店里出售的一种集钢笔,圆珠笔和改正液于一体的多用笔也是“加一加”而成的。

还有如在卷笔刀加上小镜子、橡皮、小毛刷和成放木屑的小盒子,就成了一种深受小学生欢迎的多用卷笔刀了。

家用电器中运用了“加一加”的例子则更多。

如:收音机 +录音机 +放音机 +选曲电脑 = 多功能收录机电话 +录音机 = 录音电话锅子 +电炉 =电暖锅许多多功能与裙子加在一起,就成了女孩子们夏天爱穿的连衣裙:把帽子与衣服加在一起,就是流行的新颖风衣。

当前流行的组合家具,就是许多单件家具相加。

当然它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巧妙地组合。

组合家具美观、实用、又充分地利用房间的空间。

在少年儿童的小发明、小创造活动中,同学也运用了“加一加”这把金钥匙打开了一扇扇创造之门。

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在他日常使用的钢笔杆上贴上日历,成了日历钢笔。

它既可以写字,又可以查日期,写起日期来可用得上了。

有一个一年级的小同学在垫板的一边刻上厘米刻度,等于在垫板上加上一把尺,可以一物两用。

有一个三年级的小同学把圆珠笔的笔杆做成伸缩的,拉长后就成了教棒。

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看到妈妈给小弟弟喂牛奶时,怕烫着小弟弟,先尝一尝试试温度。

他想,这样不卫生,但不尝一尝又无法知道牛奶的温度,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他想到了“加一加”就设计在奶瓶内壁上装一支温度计。

这样,不用尝就可以准确地,知道瓶内牛奶的温度了。

两个少先队员发现当水壶朝保温瓶内灌开水时,壶常常会掀起来,烫着冲水人的手。

他们想,能不能在冲开水时使壶盖固定在壶上呢?他们受电视天线的启发,在壶盖上加一根能伸缩的拉杆,用螺丝固定。

平时,拉杆缩着,壶盖便可以灵活地打开。

灌开水时,把拉杆拉出来,顶在水壶的把手上。

这样,水壶再倾斜,壶盖也不会被掀起来,当然也不会烫着人的手了。

这件作品在全国第三届青少年科学发明成果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加一加的方法又叫做组合法;可以分为:(1)直接组合:就是将两种物品直接或通过简单的连接,成为一种新的产品。

(2)附加组合:是将其中一种物品附加到另一种物品上的方法。

以其中一种物品的功用为主,在其原有的功用基础上增加新功用。

(3)形状组合:是将一种物品的外观形状与另一种物品的形状加以变化进行组合,或是将一种物品的外形借代给另一种物品,形成一种新型外观的实用产品,使其式样更新颖,更加符合人们的爱好。

2、减一减可以这样想:能在某件东西上减去什么吗?把它降低一点,减轻一些行不行?“减一减“后,变成什么新东西?它的功能、用途起了什么变化?在操作过程中,减少时间,减少次数可以吗?这样做又有什么效果?生活中用“减一减”的方法发明新事物或解决问题的例子也是不少的。

“减一减”的方法到了科学家手中,就发明了许许多多造福于人类的新产品。

约瑟夫.斯旺和爱迪生电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约瑟夫 .斯旺是英国的发明家。

他从1845年起研究电灯,但研制的许多电灯都象天上的流星一样,闪烁了一会就再也亮不起来了。

直到1877年,约瑟夫 .斯旺做了一个试验:抽掉电灯泡里的空气,装上碳丝,通上电源时,一个多年的幻想变成了现实。

电灯泡发出了耀眼的光,而且维持了很长时间。

望着这明亮的电灯,多年来挫折带来的烦恼为之一扫。

我们不难看出,斯旺成功的关键一步是从电灯泡中“减”去了空气。

与约瑟夫 .斯旺同时,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也在研究电灯。

他经过无数次的失败,调换了1600多种材料,但都失败了。

最后也是抽去了灯泡里的空气,才获得了成功。

到1883年,这两位不约而同发明了电灯的科学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家,合成立了迪生。

斯旺合灯有限公司。

不久,灯便照亮了世界上万家庭。

减一减”当然也就成我少年儿童行小造、小明的思路之一了。

如我平到的茶几都是4只脚的。

有一个同学用“减一减”的法,减去了两只脚。

把剩下两只脚改作成L 形。

,在不使用的候,可以把脚插入沙的底下,增加了沙前的空面。

有台湾的一个小朋友,他爸爸在装扣,要在两旁扣片的 3个孔中上 3螺。

一副扣就得6螺。

他想,要是使扣片的两条,都向下弯成卷角,只要往中的一个孔里上一螺,当个螺,两条也跟着了木。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了爸爸,父子一,果然不。

位小朋友思考的方法,不正是“减一减” ?3、扩一扩我可以想:西如果放大,展(声音大、面大、距离大⋯⋯,它的功能与用途会有哪些化?件物品除了大家熟知的用途外,可以展出哪些用途?如吹机,大家都知道是吹的。

但在日本,有人却利用吹机烘潮湿的被褥,展了它的用途。

后来,在此基上“ 一” 明了一种被褥烘干机,路非常好。

我少年儿童搞小造、小明,“ 一”也是一种可从的途径。

如有一个小朋友在雨天和人合用一把雨,果两人各淋湿了一个肩膀。

他想到了“ 一”,就了一把双人,大了面的遮雨面。

有一个小朋友看摘好好句,但在摘抄,容易被吹乱。

他先是用回形去,后来他想到了“ 一”,就利用回形的原理,把回形大,制成了一个又能,又能的器。

“ 一”的用真不小,你想?4、缩一缩“ 一”的思路是的:把某件西、小、它的功能、用途会生什么化?在我日常生活中随可用“ 一“的方法生出来的品。

凡是到黄山的人都知道,由于黄山弥漫,上山要穿雨衣。

但黄山山陡峻,登攀十分力,身上携的西越少越好,越越好。

于是,人使用“ 一“的法制造出一种袖珍雨衣。

种雨衣折叠起来只有一包香烟那么大,重量只有50克左右,价也十分便宜,深受旅游者的迎。

有如袖珍收音机、微型机、袖珍手筒、手掌式游机、油、干、肝油等等,都是“ “出来的。

有某一件西一后就成了一件新西。

如把一般的保温瓶小。

就成了新西——保温杯了。

“ 一”也成了我少年儿童搞小造、小明常用的思考方法之一。

如上海有一个小朋友明的“ 易旅行折凳”就是一个例子。

折凳主要有4个部件。

方形木板一,用作凳面。

两相同的木板作凳脚,用合,可以折叠。

在凳面的反面装上一根能的木棍。

使用折凳,将两凳脚伸开,把木棍90度与凳脚垂直,撑住凳脚。

不用,把木棍再90 度与凳脚平行,凳脚就可以折叠在凳面上,再把木棍90度与凳脚垂直,住凳脚,不凳脚散开,就便于携了。

再如一位同学,运用“ 一”的法,明了手表式太阳。

他在制成太阳(日)模型后,就想到把它小到可以随在身使用。

他把日的指和平板都成可以折叠的。

把指南准方向,在太阳底下看日上指的影子,就能出当的候。

就成了最的自制手表。

上海和田路小学二年小朋友明的“小喂食器”也是成功的“ 一”的例子。

她模仿粮食店里的售米器,加以小,改,利用一只弃的塑料瓶,下端开一个洞,用一个体形的木塞接。

瓶内装小米。

用手一按小,木塞向下松开,小米就漏下来,着一个小漏斗“流” 。

手一松,一根簧将往上拉,木塞住洞,小米就停止下漏。

同学,仔察一下自己的周,哪些西是,又是可以的?5、联一联什么是“ 一”呢?可以想:某件事情的果跟它的起因有什么系呢?能从中找到解决的法?把两或几事物系起来,会什么律?把几西系起来,或几件事情系起来,能帮助我解决什么?看下面一个明的例子。

如有一个小朋友的自来水自关水装置就是一个例子。

他在盛水的桶里放一个木作浮子。

浮子上装一根,的另一端挂一个重。

重上的通滑在水上的开关上。

当水盛,浮子上升,重从上脱落,利用重下降的力,通把开关上。

水浮子上浮重脱落拉开关关上通几个中把“水”与“关上开关” 系起来了。

你能用“ 一”的法造出什么新西?6、仿一仿“仿一仿”是人们进行创造发明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如科学家研究了蝙蝠的飞行、学习其中的原理发明了雷达;研究了鱼在水中的行动方式,发明了潜水艇;研究了大袋鼠跳跃的方式后,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研究了大鲸在海中游动的情形,把船体改成了流线形,大大地提过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人们模仿某些贝壳制成了坚固的坦克,模仿了一些大树、脉秆的性能建造了高耸入云的塔与摩天大厦。

由此可见,所谓“仿一仿”可以这样想:有什么事物可以让自己模仿、学习一下?模仿它的某些形状结构或学习它的某些原理、方法。

这样做,会有什么良好的效果?这样会创造出什么新的东西?模仿不是照搬,而是从现象中寻找规律,模仿中有创造。

下面三个事例可以说明这一点。

伽利略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到教堂去做礼拜,教徒们祈祷,唱诗十分虔诚。

伽利略却觉得无聊,便东张西望。

忽然,一盏悬挂在教堂半空的铜吊灯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看了好久,只见吊灯被门洞里进来的风吹得来回摆动。

他慢慢地发现了一个规律,不管吊灯摆的幅度大小,时间都是相等的。

伽利略回到家里,找来一根小绳,吊一个重物,让它象教堂里的吊灯一样来回摆动,实验结果证明,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跟所吊物体的重量没有关系,而与摆长有关系。

他终于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定律。

后来有些能工巧匠运用这个定律制造出各种走时准确的机械摆钟。

你想不到吧!我们使用的钟竟是向随风摇摆吊灯学来的。

英国人邓禄普发明充气胎也是同样。

有一次,他看见儿子骑着硬轮自行车在卵石上颠簸行驶,非常危险。

他想,能否做一种新的可以减少震动的轮胎呢?在花园里,他看到了浇水的橡皮筋,脚踩撒谎能够去很有弹性。

与是他模仿了这个原理,发明成果了充气轮胎。

我们少年儿童掌握了“仿一仿”的办法,就能在小创造、小发明中一显身手。

如上海的小朋友徐琛、贝明纲发明的四用防触电插座曾获世界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最佳奖。

这件小发明的关键部位——四片活门的巧妙组合,就是受到工厂里恒温车间的双层玻璃窗启发而实际出来的。

再如上海的小朋友张军发明的拔毛器,曾获全国小发明三等奖。

他也是从爷爷的电动剃须刀的构造得到启发,才设计出来。

7、变一变“变一变”就是这样想:改变一下事物的形状、颜色、音响、气味、位置、方向会产生什么结果?改变一下事情的次序或操作的顺序又会产生什么结果?如我们常见的铅笔,一般是圆的,放在桌上容易滚落。

于是,人们就把圆的变成六角形的,克服了容易滚动这个缺点,后来又有人把六角形变成三角形,就更方面低年级的小朋友把握,为了方面木工的使用,又把铅笔做成扁圆形。

铅笔芯一般是黑的,把它变成红、黄、蓝等多种颜色,就有了新的用途,现在还有白色的铅笔,可以在黑板上写字。

我们每天要行走的马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在“变。

”单调的路面颜色会使长时间高速行驶的司机感到枯燥,产生疲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设计了一种颜色路,把不同的色彩掺进黑色的沥青材料,使路面的颜色起了变化,彩色路还是一种信号路,它能告诉司机:红色---前面有交叉口或者居民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